让市场检验成果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6-04/20/05/05.pdf2005/04/20  ·...

1
让市场检验成果 —从“吉粳511”种子脱销看省农科院科研创新改革 本报记者 孙翠翠 Email: jlrbBS3BS@163.com电话:(0431)88600592 5 2016 4 20 星期三 编辑 王春苗 三农短波 今年 3 月,“吉粳 511”在日本广岛获 评食味“最优秀奖”。半个月之内“吉粳 511”种子脱销,市场上“一种难求”。 “吉粳 511”为何能在中日水稻新品 种食味评比中脱颖而出?为何大米企业 对其情有独钟?一切都源自省农科院在 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以食味为标准 “吉粳 511”在日本被评为食味“最优 秀”奖,业内人士都知道,在日本获得食 味最优秀奖意味着什么?日本是世界公 认的最讲究大米食味的国家,他们把大 米按品质分为五个等级,A’级为顶级米, 被公布为 A’级的大米,销售价格马上翻 一番。而“吉粳 511”获评食味“最优秀” 奖,意味着跻身顶级米行列。 “这次评选由中国北方稻作科学技 术协会与日本佐竹公司联合主办,非常 权威,25名中日大米品鉴专家对10个 优良食味品种的食味进行‘盲评’,‘吉 粳511’在参评的六个中国优良水稻品种 中,排名第一。其食味值还超过其他三 个日本知名品种。”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 周广春说。 “吉粳 511”是省农科院水稻科研创 新团队选育的优良食味超级稻,2012年 通过审定,目前,在省内长春、吉林、延边 等地广泛种植。 去年,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会上, 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山东、宁 夏等省、自治区的25个优良食味稻参评, “吉粳 511”被评为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 种特等奖。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 通过农业部超级稻确认专家组测产,平 均亩产超过800公斤,被农业部确认为 2016 年超级稻品种。 长春大米协会会长、“松江佰顺米 业”董事长赵明柱的水稻基地种植的主 要品种就是“吉粳 511”,他说:“‘ 吉粳 511’的适口性好,市场反映一直不错。 今年公司与上海等地的高端客户签订了 高端米销售协议,所以,公司的有机种植 基地将大面积种植‘吉粳 511’,预期销售 价格在每公斤 300 元左右。” “高产也是我们选择‘吉粳 511’的重 要理由。”榆树种粮大户董玉辉说,“吉粳 511”的产量,试验田种植亩产能达到 800 公斤,种粮大户配套相应栽培技术,达到 这个水平应该没有问题。 “食味值全国排行第一,产量又达到 超级稻水平,这是近年来,吉林水稻育种 的重大突破。我们仔细分析了市场以及 ‘吉粳 511’的特点,它的市场定位主要是 面向大米企业的订单农业……”吉林吉 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赵劲松, 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后,为“吉粳 511”做 了精准的市场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 对于省农科院水稻所来说,竞争的 压力来自全国,甚至于全世界。随着种 子市场的开放,我省这个巨大的用种市 场,早已成为全国各地的育种机构的角 逐场。 无论是“吉粳 511”的脱颖而出,还是 专家们正在进行的新品种的培育,与水 稻以市场为导向商业化育种的思维模式 是分不开的。 2015 年,省农科院全面整合人才、技 术、资源等科技要素,鼓励“育繁推一体 化”,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 育种研发,逐步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 化育种模式转变。 “研发要符合水稻种子产业发展需 求、符合商业化育种发展趋势、符合产品 创新规律。而作为育种专家,必须有能 力根据目前市场现状,预测未来5年到 10 年的市场需求。”周广春再一次阐释着 水稻所的育种理念。 “吉粳 511”当年在确定选育目标时, 把优质放在第一位,就是为了适应当今 市场的新需求,而稻农种植需要它抗病, 所以抗病作为第二目标,高产作为第三 选育目标。 以创新为驱动 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 短,产业关联度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 风险能力低。省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战 线的排头兵,准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用五大发展新理念指导科技创新工作, 适时调整科研方向和工作重点,推进我 省农业供给侧改革。 创新,首先要改变旧的科研体制对 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各学科之间壁垒 难以破除,优质品种进入农民手里,就不 容易发挥它的特长,影响它在田间的表 现。”水稻所所长周广春说,以前体制机 制对于创新的束缚,每一个科研人员都 深有体会。 2015年,省农科院进行了一系列的 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院内学科、专 业、课题组界限,整合全院水稻研究优势 资源和优势力量,构建一个首席专家负 责制的相对独立运作、非机构性质、结构 松散任务紧密的水稻科研创新团队。 “无论是育种过程还是推广种植,多 部门多学科配合,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紧密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作用。”“吉粳 511”的育成人郭桂珍说。 以水稻新品种选育为核心,上游连 接水稻资源鉴定与研究,中游覆盖育种 技术,下游配套单品种栽培技术与品种 示范,并把新品种网点区试、生试纳入团 队,对外连接吉农水稻公司的市场开 发。省农科院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让 其与市场联系得更紧密。新品系在报送 省或国家审定的同时,也送到水稻种子 公司,由对方来进行配套的相关技术研 究和试验,审定通过以后,第一时间配合 适应的栽培技术等推向市场。 同时,省农科院以国家“镰刀弯”地 区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向先进国家学习,强化专用品种育 种研究。通过培育新品种,研究新的栽 培技术等途径,为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 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推进“互联网+种子”在线上的 发展。与省供销社和省农业综合信息服 务有限公司合作,提升服务质量,扩大销 售范围。线下与公主岭市政府合作,打 造我省“种业硅谷”;与国内外企业合作, 提升品种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 动的供给侧改革,让水稻育种更加适合 市场的需求,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 了强有力的种业支撑。 4月14日的大安,天空碧蓝纯 净,像海。 安广镇永富村的农田里,灰褐 色的耕地上豁然出现了一片醒目 的绿色,看着让人十分兴奋。 那片绿色,是大安市民意农民 专业合作社栽种的大葱。 远处的农田里,农民刚刚开始 整地,而这里,王芳和村里十几位 妇女已经在忙着“收获” 她们 把长到一尺多高的大葱从地里起 出来,剥掉沾着泥土的外皮和葱 须。 “一天能扒七八十斤,一天能 赚一百多块钱。”王芳麻利地扒着 葱皮,时不时抬起胳膊揉揉眼睛。 空气中满是大葱辛辣的味道。 地头上,理事长刘勇的电话响个不停。“这个是订购大 葱的,刚才还有要流转土地的。”刘勇说,大葱是去年合作社 主要利润点,一共种了27公顷大葱,平均一公顷地利润能 达到5万元。此外,合作社去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加上70 栋果蔬大棚、8 公顷圆葱、47 公顷玉米,共盈利达 160 万元。 “去年由于政策调整,每公斤玉米价格降了2毛多,卖 玉米勉强保本。”刘勇说,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承包的土地 全都种植玉米,最多的时候达到 114 公顷。“头些年,玉米价 格越来越高,包地价格也越来越高,我开始研究市场需求, 逐步调整种植品种。”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刘勇的经营策略。几年 来,合作社陆续建起了鸡舍、大棚。 “白城小米名气越来越大。”刘勇说,今年他计划再缩减 20 公顷玉米种植面积改种谷子。 如今,合作社用工需求量越来越大,160名村民在合作 社打工。 “带头人会算账,我们农民就能多收入。”王芳说,自打 前年加入合作社,就觉得一年到头都有活干,也越来越琢磨 出多赚钱的门道。 十二道沟镇关注民生办实事 本报讯 (记者赵赫男 通讯员郭燕) 近年来,长白县十二 道沟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 难等实际问题。 地处长白山脚下的外南岔村,是十二道沟镇交通条件 比较差的村之一,今年,镇政府与县有关部门协调,多方筹 集资金,修通了外南岔村的通村柏油路,并完成10余公里 的村级主干道路工程。目前,村级道路铺油硬化工程竣工, 基本实现了全镇村村通柏油路。为防治群众因病致贫,镇 政府通过发放医疗救助金,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公主岭:农机扶贫助春耕 本报讯(伊海龙)备春耕之际,公主岭市环岭街道开展 “农机下乡帮扶贫困居民”活动,组织 19 户农机大户免费为 310户贫困居民、100多公顷耕地春耕提供机械化作业。 他们针对个别贫困居民耕种、收割难等实际情况,在全 街道发出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机械化作业的倡议,得到19户 农机大户的响应。农机站站长、民政助理孙永权说:“针对 大多数贫困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缺乏劳动能力这一问题,开 展此次帮扶活动,帮助他们减轻一些负担,早日脱贫致富。” 九台开展公益植树活动 本报讯 (张影 王忠宇) 日前,长春市九台区77个单位 部门的干部职工,来到龙嘉镇杨树村参加公益植树活动,共 栽植 2800 余棵抗风能力强且美观实用的树种。 据了解,本次公益植树活动是落实九台区“绿满九台” 行动的一个缩影,旨在充分发挥干部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 唤醒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为建设绿色生态 九台,推动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三家子种牛场做好群众信访工作 本报讯 (李辉 高俊峰) 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认真 做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做到了“三到位”,即:领导重视程 度到位,将纪检信访工作列入场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纪检 信访工作的领导力度,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制;基层信访工作 处理到位,结合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的开展,重点抓好基层纪 委的信访举报制度建设;信访工作责任意识到位,纪检信访 工作紧紧围绕场中心工作,及时查办纪检信访案件,以关注 民生、解决民意为重点,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发挥积极作 用。围绕当前农村公益事业、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问题中,群 众关注,热点多、矛盾大、纠纷调处难的问题,及时妥善做好 群众信访工作,处理好各类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南大村治村先治贫 本报讯 (记者曾庆伟 通讯员张晓泉) 地处半山区的蛟 河市新农街道南大村,人均耕地少,致富项目缺乏,残疾、长 期患病和无劳动能力者多。全村281户、799人当中,有贫 困户64户、贫困人口99人。为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借力国 家脱贫攻坚政策,今年南大村决心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打一 场翻身仗。“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必须从改善集体经济开 始。今年,我们村集体决定建果蔬种植产业园区。”村党支 部书记马清泉说。在各级扶贫资金和上级组织的支持下, 南大村在集体土地上规划了一个拥有 11 栋大棚和坡地果 园的果蔬种植产业园区。园区由蛟河市相关部门招标设计 建设,目前实地测绘和设计工作已完成。 秸秆产能过剩,不在田里直接烧掉,能干 啥?在东辽县云顶镇众旺养牛专业合作社,秸秆 被做成饲料罐头,既消化了过剩的秸秆,又多了 条增收的路子。 在合作社院内一角,堆放着一摞摞码放整齐 的蓝白色圆柱体。“这是通过秸秆膨化机做成的 玉米秸秆膨化饲料,我们都管它叫饲料罐头。”合 作社理事长王景辉拿起一罐说,它的制作过程是 先用铡草机切断,然后用揉搓机揉碎加上糖化菌 液,接下来打包机捆扎和覆膜机包裹密封,最后 糖化发酵 15 天后就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了。 说起与秸秆膨化机机缘,王景辉说也是偶 然。“去年参加市里的一个产品推广展示会,秸秆 膨化机是展示会上的农用机械之一,听完介绍, 我就决定买回来一台试试。” 王景辉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生产1吨秸 秆膨化饲料的成本是300元左右,1吨秸秆的售价 是350元,这样生产1吨秸秆膨化饲料的利润在 50 多元。农民 10 亩地的秸秆可以制作 25 吨膨化 饲料罐头,能够饲养 4 到 5 头牛,秸秆罐头的加工 费 3000 元左右,等于是微成本、高产出,省时、省 力、效益好。 “我的膨化罐头饲料可以向养殖户出售,也 可以为养殖户代料加工。”王景辉说,“拉伸种养 业的链条,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这是我的经 验。” 在合作社大院的东面,是王景辉的牛舍和鹅 舍,牛和鹅吃的都是罐头饲料加玉米面。里面养 殖着60头牛和2000只鹅,育肥牛长得膘肥体壮,种鹅已经开始产蛋。 “去年一年通过秸秆膨化机消化了云顶镇一万吨的秸秆,下一步, 我打算设立几个加工点,把这项技术向全镇、全县推广,让大家都能够 富起来。”王景辉说。 云顶镇党委书记刘志说:“通过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可以大大减少 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给玉米秸秆找到一条有用的出路,同时, 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给农民找到一条守在家里的致富路。” 集安农电“女管家” 本报讯 (记者李樊 通讯员孙凌) 国网集安市供电公司青 石供电所里,她正在认真地查阅一季度的台账,并不时地和 工作人员沟通,核对数据。她就是国网集安市供电公司财务 资产部主任徐常颖,公司里的员工都亲切地喊她“管家”。全 市12个基层所站,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个季度她都要走一 遍,核对账目,查阅台账,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春耕在即,前郭县抢抓时 间、积极备耕。 上图 前郭县红旗农场的 农户正在翻地。 左图 农民们正在进行水 稻育苗。 本报记者 丁研 摄 备春耕 “吉粳 511”装 袋过秤。 (资料图片) “吉 粳 511”收 获现场。 (资料图片)

Transcript of 让市场检验成果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6-04/20/05/05.pdf2005/04/20  ·...

Page 1: 让市场检验成果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6-04/20/05/05.pdf2005/04/20  · 让市场检验成果 ——从“吉粳511”种子脱销看省农科院科研创新改革 本报记者

让 市 场 检 验 成 果——从“吉粳511”种子脱销看省农科院科研创新改革

本报记者 孙翠翠

Email:jlrbBS3BS@163.com 电话:(0431)88600592 三 农 52016 年 4 月 20 日 星期三编辑 王春苗

[三农短波]今年3月,“吉粳511”在日本广岛获

评食味“最优秀奖”。半个月之内“吉粳

511”种子脱销,市场上“一种难求”。

“吉粳511”为何能在中日水稻新品

种食味评比中脱颖而出?为何大米企业

对其情有独钟?一切都源自省农科院在

体制机制上的创新。

以食味为标准

“吉粳511”在日本被评为食味“最优

秀”奖,业内人士都知道,在日本获得食

味最优秀奖意味着什么?日本是世界公

认的最讲究大米食味的国家,他们把大

米按品质分为五个等级,A’级为顶级米,

被公布为A’级的大米,销售价格马上翻

一番。而“吉粳511”获评食味“最优秀”

奖,意味着跻身顶级米行列。

“这次评选由中国北方稻作科学技

术协会与日本佐竹公司联合主办,非常

权威,25名中日大米品鉴专家对10个

优良食味品种的食味进行‘盲评’,‘吉

粳511’在参评的六个中国优良水稻品种

中,排名第一。其食味值还超过其他三

个日本知名品种。”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

周广春说。

“吉粳511”是省农科院水稻科研创

新团队选育的优良食味超级稻,2012年

通过审定,目前,在省内长春、吉林、延边

等地广泛种植。

去年,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会上,

来自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山东、宁

夏等省、自治区的25个优良食味稻参评,

“吉粳511”被评为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

种特等奖。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

通过农业部超级稻确认专家组测产,平

均亩产超过800公斤,被农业部确认为

2016年超级稻品种。

长春大米协会会长、“松江佰顺米

业”董事长赵明柱的水稻基地种植的主

要品种就是“吉粳 511”,他说:“‘吉粳

511’的适口性好,市场反映一直不错。

今年公司与上海等地的高端客户签订了

高端米销售协议,所以,公司的有机种植

基地将大面积种植‘吉粳511’,预期销售

价格在每公斤300元左右。”

“高产也是我们选择‘吉粳511’的重

要理由。”榆树种粮大户董玉辉说,“吉粳

511”的产量,试验田种植亩产能达到800

公斤,种粮大户配套相应栽培技术,达到

这个水平应该没有问题。

“食味值全国排行第一,产量又达到

超级稻水平,这是近年来,吉林水稻育种

的重大突破。我们仔细分析了市场以及

‘吉粳511’的特点,它的市场定位主要是

面向大米企业的订单农业……”吉林吉

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赵劲松,

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后,为“吉粳511”做

了精准的市场定位。

以市场为导向

对于省农科院水稻所来说,竞争的

压力来自全国,甚至于全世界。随着种

子市场的开放,我省这个巨大的用种市

场,早已成为全国各地的育种机构的角

逐场。

无论是“吉粳511”的脱颖而出,还是

专家们正在进行的新品种的培育,与水

稻以市场为导向商业化育种的思维模式

是分不开的。

2015年,省农科院全面整合人才、技

术、资源等科技要素,鼓励“育繁推一体

化”,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

育种研发,逐步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

化育种模式转变。

“研发要符合水稻种子产业发展需

求、符合商业化育种发展趋势、符合产品

创新规律。而作为育种专家,必须有能

力根据目前市场现状,预测未来5年到

10年的市场需求。”周广春再一次阐释着

水稻所的育种理念。

“吉粳511”当年在确定选育目标时,

把优质放在第一位,就是为了适应当今

市场的新需求,而稻农种植需要它抗病,

所以抗病作为第二目标,高产作为第三

选育目标。

以创新为驱动

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

短,产业关联度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

风险能力低。省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战

线的排头兵,准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用五大发展新理念指导科技创新工作,

适时调整科研方向和工作重点,推进我

省农业供给侧改革。

创新,首先要改变旧的科研体制对

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各学科之间壁垒

难以破除,优质品种进入农民手里,就不

容易发挥它的特长,影响它在田间的表

现。”水稻所所长周广春说,以前体制机

制对于创新的束缚,每一个科研人员都

深有体会。

2015年,省农科院进行了一系列的

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院内学科、专

业、课题组界限,整合全院水稻研究优势

资源和优势力量,构建一个首席专家负

责制的相对独立运作、非机构性质、结构

松散任务紧密的水稻科研创新团队。

“无论是育种过程还是推广种植,多

部门多学科配合,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紧密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作用。”“吉粳

511”的育成人郭桂珍说。

以水稻新品种选育为核心,上游连

接水稻资源鉴定与研究,中游覆盖育种

技术,下游配套单品种栽培技术与品种

示范,并把新品种网点区试、生试纳入团

队,对外连接吉农水稻公司的市场开

发。省农科院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让

其与市场联系得更紧密。新品系在报送

省或国家审定的同时,也送到水稻种子

公司,由对方来进行配套的相关技术研

究和试验,审定通过以后,第一时间配合

适应的栽培技术等推向市场。

同时,省农科院以国家“镰刀弯”地

区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向先进国家学习,强化专用品种育

种研究。通过培育新品种,研究新的栽

培技术等途径,为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

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推进“互联网+种子”在线上的

发展。与省供销社和省农业综合信息服

务有限公司合作,提升服务质量,扩大销

售范围。线下与公主岭市政府合作,打

造我省“种业硅谷”;与国内外企业合作,

提升品种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

动的供给侧改革,让水稻育种更加适合

市场的需求,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

了强有力的种业支撑。

4月14日的大安,天空碧蓝纯

净,像海。

安广镇永富村的农田里,灰褐

色的耕地上豁然出现了一片醒目

的绿色,看着让人十分兴奋。

那片绿色,是大安市民意农民

专业合作社栽种的大葱。

远处的农田里,农民刚刚开始

整地,而这里,王芳和村里十几位

妇女已经在忙着“收获”——她们

把长到一尺多高的大葱从地里起

出来,剥掉沾着泥土的外皮和葱

须。

“一天能扒七八十斤,一天能

赚一百多块钱。”王芳麻利地扒着

葱皮,时不时抬起胳膊揉揉眼睛。

空气中满是大葱辛辣的味道。

地头上,理事长刘勇的电话响个不停。“这个是订购大

葱的,刚才还有要流转土地的。”刘勇说,大葱是去年合作社

主要利润点,一共种了27公顷大葱,平均一公顷地利润能

达到5万元。此外,合作社去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加上70

栋果蔬大棚、8公顷圆葱、47公顷玉米,共盈利达160万元。

“去年由于政策调整,每公斤玉米价格降了2毛多,卖

玉米勉强保本。”刘勇说,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承包的土地

全都种植玉米,最多的时候达到114公顷。“头些年,玉米价

格越来越高,包地价格也越来越高,我开始研究市场需求,

逐步调整种植品种。”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刘勇的经营策略。几年

来,合作社陆续建起了鸡舍、大棚。

“白城小米名气越来越大。”刘勇说,今年他计划再缩减

20公顷玉米种植面积改种谷子。

如今,合作社用工需求量越来越大,160名村民在合作

社打工。

“带头人会算账,我们农民就能多收入。”王芳说,自打

前年加入合作社,就觉得一年到头都有活干,也越来越琢磨

出多赚钱的门道。

本报记者

赵赫男

十二道沟镇关注民生办实事本报讯(记者赵赫男 通讯员郭燕)近年来,长白县十二

道沟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

难等实际问题。

地处长白山脚下的外南岔村,是十二道沟镇交通条件

比较差的村之一,今年,镇政府与县有关部门协调,多方筹

集资金,修通了外南岔村的通村柏油路,并完成10余公里

的村级主干道路工程。目前,村级道路铺油硬化工程竣工,

基本实现了全镇村村通柏油路。为防治群众因病致贫,镇

政府通过发放医疗救助金,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公主岭:农机扶贫助春耕

本报讯(伊海龙)备春耕之际,公主岭市环岭街道开展

“农机下乡帮扶贫困居民”活动,组织19户农机大户免费为

310户贫困居民、100多公顷耕地春耕提供机械化作业。

他们针对个别贫困居民耕种、收割难等实际情况,在全

街道发出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机械化作业的倡议,得到19户

农机大户的响应。农机站站长、民政助理孙永权说:“针对

大多数贫困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缺乏劳动能力这一问题,开

展此次帮扶活动,帮助他们减轻一些负担,早日脱贫致富。”

九台开展公益植树活动

本报讯(张影 王忠宇)日前,长春市九台区77个单位

部门的干部职工,来到龙嘉镇杨树村参加公益植树活动,共

栽植2800余棵抗风能力强且美观实用的树种。

据了解,本次公益植树活动是落实九台区“绿满九台”

行动的一个缩影,旨在充分发挥干部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

唤醒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为建设绿色生态

九台,推动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三家子种牛场做好群众信访工作

本报讯(李辉 高俊峰)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认真

做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做到了“三到位”,即:领导重视程

度到位,将纪检信访工作列入场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纪检

信访工作的领导力度,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制;基层信访工作

处理到位,结合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的开展,重点抓好基层纪

委的信访举报制度建设;信访工作责任意识到位,纪检信访

工作紧紧围绕场中心工作,及时查办纪检信访案件,以关注

民生、解决民意为重点,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发挥积极作

用。围绕当前农村公益事业、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问题中,群

众关注,热点多、矛盾大、纠纷调处难的问题,及时妥善做好

群众信访工作,处理好各类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南大村治村先治贫

本报讯(记者曾庆伟 通讯员张晓泉)地处半山区的蛟

河市新农街道南大村,人均耕地少,致富项目缺乏,残疾、长

期患病和无劳动能力者多。全村281户、799人当中,有贫

困户64户、贫困人口99人。为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借力国

家脱贫攻坚政策,今年南大村决心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打一

场翻身仗。“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必须从改善集体经济开

始。今年,我们村集体决定建果蔬种植产业园区。”村党支

部书记马清泉说。在各级扶贫资金和上级组织的支持下,

南大村在集体土地上规划了一个拥有11栋大棚和坡地果

园的果蔬种植产业园区。园区由蛟河市相关部门招标设计

建设,目前实地测绘和设计工作已完成。

秸秆产能过剩,不在田里直接烧掉,能干

啥?在东辽县云顶镇众旺养牛专业合作社,秸秆

被做成饲料罐头,既消化了过剩的秸秆,又多了

条增收的路子。

在合作社院内一角,堆放着一摞摞码放整齐

的蓝白色圆柱体。“这是通过秸秆膨化机做成的

玉米秸秆膨化饲料,我们都管它叫饲料罐头。”合

作社理事长王景辉拿起一罐说,它的制作过程是

先用铡草机切断,然后用揉搓机揉碎加上糖化菌

液,接下来打包机捆扎和覆膜机包裹密封,最后

糖化发酵15天后就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了。

说起与秸秆膨化机机缘,王景辉说也是偶

然。“去年参加市里的一个产品推广展示会,秸秆

膨化机是展示会上的农用机械之一,听完介绍,

我就决定买回来一台试试。”

王景辉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生产1吨秸

秆膨化饲料的成本是300元左右,1吨秸秆的售价

是350元,这样生产1吨秸秆膨化饲料的利润在

50多元。农民10亩地的秸秆可以制作25吨膨化

饲料罐头,能够饲养4到5头牛,秸秆罐头的加工

费3000元左右,等于是微成本、高产出,省时、省

力、效益好。

“我的膨化罐头饲料可以向养殖户出售,也

可以为养殖户代料加工。”王景辉说,“拉伸种养

业的链条,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这是我的经

验。”

在合作社大院的东面,是王景辉的牛舍和鹅

舍,牛和鹅吃的都是罐头饲料加玉米面。里面养

殖着60头牛和2000只鹅,育肥牛长得膘肥体壮,种鹅已经开始产蛋。

“去年一年通过秸秆膨化机消化了云顶镇一万吨的秸秆,下一步,

我打算设立几个加工点,把这项技术向全镇、全县推广,让大家都能够

富起来。”王景辉说。

云顶镇党委书记刘志说:“通过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可以大大减少

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给玉米秸秆找到一条有用的出路,同时,

也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给农民找到一条守在家里的致富路。”

东辽秸秆转化致富路

本报记者

陈沫

通讯员

李寒

李洪波

集安农电“女管家”

本报讯(记者李樊 通讯员孙凌)国网集安市供电公司青

石供电所里,她正在认真地查阅一季度的台账,并不时地和

工作人员沟通,核对数据。她就是国网集安市供电公司财务

资产部主任徐常颖,公司里的员工都亲切地喊她“管家”。全

市12个基层所站,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个季度她都要走一

遍,核对账目,查阅台账,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春耕在即,前郭县抢抓时

间、积极备耕。

上图 前郭县红旗农场的

农户正在翻地。

左图 农民们正在进行水

稻育苗。

本报记者 丁研 摄

备春耕

▶“吉粳511”装

袋过秤。(资料图片)

◀“吉粳511”收

获现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