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ksy.judicial.gov.tw/Upload/RelFile/Publish/387/634037420046250000… ·...

4
129 筆者對於蘇東坡的詩詞,甚為喜歡, 也津津樂道,但是對於詩詞的感受都屬於 語言文字的比量境界,總覺得不是身歷其 境的現量境界或現身境界,一直到禪修契 入後,才豁然開朗。 本文將撰述蘇東坡的下列六首詩,從 「禪」的觀點來看,這六首詩可以詮釋 「開悟」人生過程中的六個階段,亦即從 「開始觀察人生、認識自我」、「人生苦 困、無常」…到最後的「清淨智慧、弘法 利生」階段,當然這不能做為詮釋蘇東坡 的「開悟」過程。茲撰述下列部份心得和 各位分享。 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 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 此山中。 這首詩代表「開始觀察人生,認識自我 」的階段 這首詩告訴我們,對於一件事情,可 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切入,但由於角度的 不同,其觀察到的情形就像觀看山嶺那 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因此沒有任何一個角度的看法是絕對正確 的;在民主多元的社會中,不但要學習包 容與尊重,更需要去除個人的分別心與成 見,因為分別心與成見常使我們陷入迷惑 的困境中。 事實上任何事情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單 一的答案,更不是零和的遊戲;你吃麵 包,人家可以喝粥嘛!更何況自己也常在 不知不覺中變來變去,前晚想到今早要吃 稀飯,但今早卻去喝豆漿,並認為是理所 當然,自己可以變,別人一定得聽我的, 這不是矛盾嗎?想想看,宇宙萬象難道不 是千差萬別又客觀的各自存在嗎?難道不 是互相尊重且和諧的來來去去嗎?但很多 人都不識這種本來如此的廬山真面目而一 味的要求別人聽自己的;多少天下眾生都 在這種千差萬別中迷惑、迷失了自我!探 究人生的真相,必須從觀察人生和認識自 我開始。 與人生 與人生 ● 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 心靈分享

Transcript of 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ksy.judicial.gov.tw/Upload/RelFile/Publish/387/634037420046250000… ·...

Page 1: 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ksy.judicial.gov.tw/Upload/RelFile/Publish/387/634037420046250000… · 養成內心清淨的生活智慧以及「放下」與 「圓融」的人生觀。

129

筆者對於蘇東坡的詩詞,甚為喜歡,

也津津樂道,但是對於詩詞的感受都屬於

語言文字的比量境界,總覺得不是身歷其

境的現量境界或現身境界,一直到禪修契

入後,才豁然開朗。

本文將撰述蘇東坡的下列六首詩,從

「禪」的觀點來看,這六首詩可以詮釋

「開悟」人生過程中的六個階段,亦即從

「開始觀察人生、認識自我」、「人生苦

困、無常」…到最後的「清淨智慧、弘法

利生」階段,當然這不能做為詮釋蘇東坡

的「開悟」過程。茲撰述下列部份心得和

各位分享。

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

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

此山中。

這首詩代表「開始觀察人生,認識自我

」的階段

這首詩告訴我們,對於一件事情,可

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切入,但由於角度的

不同,其觀察到的情形就像觀看山嶺那

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因此沒有任何一個角度的看法是絕對正確

的;在民主多元的社會中,不但要學習包

容與尊重,更需要去除個人的分別心與成

見,因為分別心與成見常使我們陷入迷惑

的困境中。

事實上任何事情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單

一的答案,更不是零和的遊戲;你吃麵

包,人家可以喝粥嘛!更何況自己也常在

不知不覺中變來變去,前晚想到今早要吃

稀飯,但今早卻去喝豆漿,並認為是理所

當然,自己可以變,別人一定得聽我的,

這不是矛盾嗎?想想看,宇宙萬象難道不

是千差萬別又客觀的各自存在嗎?難道不

是互相尊重且和諧的來來去去嗎?但很多

人都不識這種本來如此的廬山真面目而一

味的要求別人聽自己的;多少天下眾生都

在這種千差萬別中迷惑、迷失了自我!探

究人生的真相,必須從觀察人生和認識自

我開始。

與人生與人生 ● 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

禪與人生

心靈分享

Page 2: 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ksy.judicial.gov.tw/Upload/RelFile/Publish/387/634037420046250000… · 養成內心清淨的生活智慧以及「放下」與 「圓融」的人生觀。

130

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

泥;泥上偶而留指爪,鴻飛那復計

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

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

人困蹇驢嘶。

這首詩代表對「人生苦困、無常」的有

所體悟

訂了一個很理想的目標,但是完成目

標的方法卻又沒有彈性,因此經常在勉強

自己、要求他人的情境下過著生活,這種

人生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

「如願」的「願」應該是以無執著的

心去達成工作目標,因此它不但代表著不

刻板、不勉強的工作態度,而且每一個當

下的工作都要滿心歡喜、生機無限、生意

盎然才是。但是一般人呢?常常為了達到

目的而不擇手段,弄得焦頭爛額,疲於奔

命,根本無法停下來看看自己的人生,所

以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人生。

若能狂性頓歇,一念迴光,就知道人生到

處「奔波」、「隨波」,只是飛鴻踏雪泥

而已,而所擁有的亦只是「泥上指爪」罷

了。

鴻飛了,你又豈能計較它往那個方向

飛嗎?老僧死了,難道不是只添一個祭祀

的新塔而已嗎?壁上的任何題詞,難道不

會因大自然的風化作用而毀損嗎?那麼人

生的一切到底在那裡呢?難道只是為了工

作,就可以不斷地處心積慮嗎?假定你過

的是這種人生,那這種人生也真是路長人

困、往返崎嶇而不得安寧呀!

假定你能在不得安寧、不能休歇的人生

中,不斷的反問人生的意義在那裡?那麼

你的「覺照之心」就會生起,這種「覺照

之心」容易讓你觀察到境風、識浪,那麼

你的「定靜之力」自然就強化了。

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

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

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

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

也無晴。

這首詩代表「禪定與生活」的階段

在漂泊的人生中,為什麼找不到休歇

處呢?因為風動、幡動、心跟著動嘛!這

心靈分享

禪與人生

Page 3: 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ksy.judicial.gov.tw/Upload/RelFile/Publish/387/634037420046250000… · 養成內心清淨的生活智慧以及「放下」與 「圓融」的人生觀。

131

就是境風、識浪。有什麼辦法呢?要在靜

態中學習禪定,並將禪定功夫用於動態的

日常生活中,使之與生活打成一片,形成

一個當下。如此,風波當然會漸漸的平

息,終至不起。

當這種功夫成熟受用之時,會有一種

身心都輕安的現象出現。此時不但感到生

理的負擔減輕了,心理的不當壓力也降低

了,因此可以體會到竹杖芒鞋輕勝馬的人

生,同時也會自然地呈現無有恐怖的心態

現量(誰怕!)。所以,只要有一簑(一個

相應法門),就可以自由來去於任何境界

的人生中,悠游平生、毫無掛礙。

進而,由於妄念減少,頭腦「冷」靜,身

上氣機自然會產生一股帶有甘露水般的清

涼之氣,由上而下,化育全身,我們稱此

為「春風化雨」。就像微冷的「料峭春

風」一樣,能使人心地清涼、遠離塵累,

更可以清醒夢中人;在此同時,伴有山頭

暖暖的斜照,由下而上的照著,如此,全

身細胞便沐浴在「中和的春風」了。

這時,再歸去面對風風雨雨的生命起伏、

或回顧向來蕭瑟的人生歷程,儘管有風有

雨,還是會平心靜氣;儘管晴空萬里,還

是一念不生。

四、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

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這首詩代表「禪定與生活打成一片」的

階段

禪定的功夫,配合誠懇的心地,進入

了坐擁虛空的天界定中,此時毫光可以照

遍大千世界,樂風、苦風、譏風、稱風、

譽風、毀風、衰風、利風,、這八風吹不

動人的定盤心,這是因為人的心端坐在清

涼的紫金蓮上了。

當蘇東坡入於這種定境後,馬上將入

定現量寫成這首禪詩,命童子送給他的朋

友佛印禪師看。禪師看完,為了要考驗蘇

東坡的禪定功夫,就在這首詩的後面寫了

一個「屁」字,然後又請童子送回去,沒

多久,蘇東坡就過江來找禪師理論了。到

最後,佛印禪師說了「八風吹不動,一屁

過江來」的話。

由此可知,打坐功夫是一回事,若未

能和日常事務打成一片,到頭來還是無濟

於事。所以,要成就好事,就必須在日常

生活上多磨練,始能將功夫中所證印的道

理,內化於生命中;亦唯有如此,才能受

用無窮。(無窮:時問無限延長,空間無

限擴大)。

不過,若真能入於「光照大千」中,

亦即一道神光萬境閒,妄念自然就起不

來,而八風也就自然的吹不動了。但一旦

出定,「光照大千」的功夫轉弱,八風當

然到處動了。雖然出定後「光照大千」的

功夫會轉弱,但在其中所養成的「覺性」

卻更上一層樓,能夠明白八風的來龍去

脈,而這「覺性」更是修行的利器呢!

五、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

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

心靈分享

Page 4: 前鎮高中 鄭顯黎老師ksy.judicial.gov.tw/Upload/RelFile/Publish/387/634037420046250000… · 養成內心清淨的生活智慧以及「放下」與 「圓融」的人生觀。

132

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代表「到真面目現前時卻無一事」

的悟境階段

一般的說法是廬山煙雨浙江潮,美不

勝收,不親自去品嚐一番,真有千般恨。

若以開悟人生、了悟自我的角度來看,未

親自到開悟人生的證量,一般人的心中也

是常常的恨恨不平。怨天啦!尤人啦!心

中有千般恨沒有消除,好像全天下的人都

欠他一樣。但是到了「真面目(開悟)」現

前時,卻才豁然發現自己所追求的,本

來是無一物,到來也是無一事!天下本

無事嘛!都是庸人在自擾。之後呢?應以

到來無一事的心胸去應萬物、做好事。如

此,廬山煙雨還是廬山煙雨、浙江潮還是

浙江潮,只是千般恨漸漸的消除,不再自

作孽、自尋煩惱、自作多情、自命風流

了…。

六、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

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教我如何

舉似人?

這首詩代表「清淨智慧、弘法利生」的

階段

當一個人狂性頓歇,過著適性的生活

後,才會發現大自然的一切,均蘊藏著無

限的禪機。如一花就是一菩提,一葉就是

一如來;潺潺不停的溪聲,就像廣度眾生

的佛法,晚上也傳來各種動植物發出的聲

音,就像很多美妙動聽的詩偈。這種「溪

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的無限

禪機,是一種現量的實相,我實在無法

用更貼切的話語來告訴人家,讓別人相

信這是真的;探其原委,蓋因為大家平常

都以主觀抉取、分別山色,自以為是的生

活著。因此每個人的心都被無限的「貪、

瞋、痴、慢、疑」所困擾與束縛,結果不

但造成人與人、甚至是人與大自然的對立

與失和,更引起每個人內心的不淨與不

安。人惟有潛心修行,去除「貪、瞋、

痴、慢、疑」,當到達親自開悟的人生階

段時,本來具有的智慧才會被開發出來,

這就是夜來八萬四千偈了,在此同時亦會

養成內心清淨的生活智慧以及「放下」與

「圓融」的人生觀。

以上是蘇東坡禪詩所啟示的人生境

涯,是實相現量,不經一番寒徹骨,是不

能體會個中滋味的,只有實修實證的人方

可契入這「生活天地」。

心靈分享

禪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