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 向 四 面 八 方

55
奔 奔 奔 奔 奔 奔 奔 奔 奔 奔 奔 奔 歷歷歷歷歷歷歷 歷歷歷歷歷歷歷歷歷歷 歷 歷 歷歷歷

description

奔 向 四 面 八 方. 歷史文化學習網 台北市立五常國民中學 曹 若 梅 老師. 奔 向 四 面 八 方 四 通 八 達. 捷 運 木 柵 線.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奔 向 四 面 八 方

奔 向 四 面 八 方奔 向 四 面 八 方

歷史文化學習網

台北市立五常國民中學曹 若 梅老師

奔 向 四 面 八 方四 通 八 達

捷 運 木 柵 線 台北捷運公司成立至今,已跨越 20個年頭,民國 93

年 7月,特別舉行慶祝大會,並緬懷施工期的點點滴滴,而捷運系統中第一條動工的路線,就是由動物園直通到中山國中站的木柵線,此條路線於民國 77年底開始動工,直到 85年 3月才告完工通車。捷運施工期間,五常國中遭受到極大的衝擊,一方面是工程進行中的噪音干擾,嚴重影響到師生的上課,另一方面,因為施工圍籬佔據路面,使得車流量受到阻礙,塞車的夢魘更讓大家揮之不去。但自捷運木柵線完工以來,無污染又不受塞車之苦的捷運,已經成為全校師生的最愛。

圖片說明:捷運佔據路面的圍籬,確實造成不便,但為了長遠的未來著想,忍一時之苦應是你我的共識。

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車 水 馬 龍 的 ( 五 常 )

台北捷運系統除了木柵線之外,民國 86年年底,淡水線也完成淡水到台北的全面通車,五常國中的師生可以乘坐公車,到「民權西路」站轉換該條捷運路線;到了 89 年,板南線也完成通車,從五常國中坐木柵線先到「忠孝復興」站,即可換搭板南線。四通八達的捷運系統,不只是方便,更為大家爭取到時間,「塞車」似乎已成為過去式。

圖片說明:捷運中山國中站和五常國中的相關位置。■圖片來源:五常國中

民國 93 年的 4月,五常國中 20歲的生日剛過,進入嶄新的另一個階段,校區附近復興北路上的捷運圍籬又起,那是為了捷運機場線和內湖路段的銜接施工,我們等待並期盼,短暫的不便,將是迎接美好未來的前奏。

舟車往返古到今 -東奔西跑 當人們一步一腳印的開疆闢土時,才發現方向的掌握是極重要的,傳說遠古時期的黃帝,曾在霧中與蚩尤大戰,因為有了指南車的發明而獲得勝利。到了西周初年,據說來自南方的外族使者前往周京朝貢,體貼的周公怕他們返程時迷路,就送他們一具指南車,得以辨識方向,以上雖然未必有史可考,但到了三國時期,曹魏的馬鈞製出指南車,的確是史料記載的事實。

舟車往返古到今

以獸力為主的交通以舟船為主的交通近代交通

交 通 運 輸 篇以獸力為主的交通

牛 與 馬作戰篇-馬

休閒文化篇-馬後語-馬

以獸力為主的交通 -牛與馬

從「犁」這個字的含意中,即可看出牛隻耕田的勞力貢獻。此外,步履緩慢卻穩重踏實的牛隻,也擔任載運貨物的工作,例如,「拖板車」的使用,對傳統的農業社會就產生極重要的影響。

■圖片說明:所謂「嫁妝一牛車」,其實就是拖板車,既可載貨也可供人乘坐。■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牛是最典型的勞力型動物,在以農業為主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牛一直是農業生產的主力,不僅可以耕田,還能拖車載貨,從農民的角度觀之,牛將其畢生力氣貢獻殆盡,以致於人們不忍食其肉,這種想法一直流傳至今,足見牛在農業社會中的份量。

■圖片說明:唐代牛拉車■ 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圖片說明:唐朝韓滉的作品,五牛圖局部,圖中以渾厚逼真的筆觸,描繪牛的淳樸勤勞。■圖片來源:中國通史-唐, p.82、 83

俗話說:「老牛拖車慢吞吞」,似乎在抱怨牛隻工作時的緩不濟急,其實,在以農耕為生產主力的古代,不論是犁田和拖車,牛對農業發展,是頗具貢獻的。不僅中國如此,甚至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古文明,也有使用耕牛的記載,而牛車的使用,既可載貨又可乘坐,對交通運輸的助益更具貢獻。

■圖片說明:牛耕田,不論中外,牛耕田的景象,都是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記憶。

■圖片來源:透視中世紀, p.16,正傳出版社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這句話是說,尼羅河豐沛的水源,加上沖積而來的肥美土地,為埃及的農業奠定基礎,因而有了多采多姿的埃及古文明。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論中外古今,牛的功能都是極為重要的。

■圖片說明:這是馬拉車的實景照片,和過去不同的是,如今所拉乘的車是供遊客乘坐的觀光車,地點則是法國西南部的中世紀城堡 Carcassonne■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駿馬不僅可供騎乘,還可拉車以供主人坐騎,不同於戰場上戰馬戰車的配備,或是帝王出巡時的排場,一般平民所乘坐的馬車,顯得較為簡單,但的確具備交通運輸的功能。

■圖片說明:兵馬俑■圖片來源:甦醒的秦代兵團, p.56、 57,陜西旅遊出版社

西元 1974年,由於乾旱天災,掘井取水時意外的一鋤,讓秦始皇陵墓建築群中的「兵馬俑」得見天日,隨著出土文物逐一呈現在世人眼前,帶給我們無比的震撼,因為,俑坑裡不僅數以萬計的士兵刻畫得生動逼真,連馬匹也栩栩如生。自喻「功過三皇,譽高五帝」的秦始皇,自封為始皇帝,其視死如生的觀念,大約在西元前 246 年,便展開了地下宮殿的營建,所以,這些完整的牽馬步兵俑陶俑和陶馬,已經有兩千多歲了。

■圖片說明:銅馬車圖■圖片來源:甦醒的秦代兵團, p.56,、 57

秦始皇兵馬俑坑道所發現的兩具「銅馬車」,一輛重達 1061公斤,另一輛則是1241公斤,從維妙維肖的造型中,不難想見馭馬駕車的氣勢,更足以證明,人類以馬駕車,是對獸力的有效應用,而馬車的設計及造型,不僅具有實用的價值,更得以彰顯出乘車者的富貴及威勢,而成為歷史上很特別的一部份。

■圖片說明:中國內蒙古「希拉木仁草原」,馬仍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何謂「千乘之國」,是指能出車一千輛的國家。由以上的評估可以了解,以馬拉車是國家富強的象徵之一,據說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部落時代,黃帝就已經馭馬拉車了,「馬匹」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工作拍檔了。

■圖片說明: 1964年出土的齊景公殉馬坑,位於山東臨淄,坑內長七十多尺,氣勢恢弘萬千,無怪乎人稱「看殉馬,見齊都戰力」雄霸春秋!■圖片來源:歷史中國,錦繡出版社

從「千乘之國」這句話來看,車和馬似乎成了評斷國家勢力強弱的一種標準。所以,即使在君主死後的陵墓中,也要以壯觀的車馬來陪葬,彰顯出磅礡的氣勢和威儀。如圖中齊景公的「車馬坑」就是一例,此坑中將六百多匹戰馬排列整齊再加以掩埋,真令人嘆為觀止。

■圖片說明:馬具示意圖,人們為了便於駕馭馬匹,因而設計出各種馬具,輔助騎乘時的便利。■圖片來源:草原文化, p.23

到了漢武帝的時代,因為張騫通西域,使得來往於中西交通孔道上的馬匹,更顯得舉足輕重了,馬匹不僅載貨通商,打通了歐、亞洲之間的交通,也造就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影響極為深遠。張騫也因此受封為「博望侯」,是歷史上著名的探險家。

■圖片說明:絲路路徑圖■圖片來源:仁林一上社會科課本, p.93

因為張騫的「鑿空」,造就中西文化交流,使得原產於非洲和中亞地區的犀牛,竟遠從絲路而來,因為從長安到「大秦」﹝即西羅馬帝國﹞的絲路,市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交通路線,東西文化交流就在商旅們的奔走下,歲歲年年的進行著 ...。

拓荒英雄 -- 張騫

時間:西漢武帝(西元前一世紀) 路線: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過蔥葱嶺

而達西域。 影響:史稱其為「鑿空」,對政治、軍事、

外交、通商、文化、宗教等,皆有重大影響。■圖片說明:張騫出使西域辭行圖■圖片來源: www2.hkedcity.net/.../ chin-hist/ch_3/ch-3r.htm

以獸力為主的交通作戰篇

■圖片說明:三彩馬■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有了方向的掌控,加上「馬」的便捷,人類不僅可以東奔西跑,還可以以騎術用之於戰爭征伐中。馬具有高度的記憶力,耐勞的堅忍性,和獨特的戰鬥性,和人類可以心靈契合,是人們在獸力使用中的最佳拍檔。大約在西元前 2500 年左右,人類開始捕獵野生馬加以飼養,後來又因為需要,而將馭馬的使用擴展到交通、運輸、作戰和休閒等方面。

■圖片說明:戰馬圖■圖片來源: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六﹞, p.23,天衛文化

人類為了開疆擴土,戰爭在所難免,特別是在戰爭由平原延續到山區之時,笨重的戰車已經不適用了,必須改以機動性高的騎兵作戰,這時,人類和馬匹在「生死與共」的結合裡,同時扮演著戰場上重要的角色。

■圖片說明:戰國時期的士兵,身穿皮甲冑,並以皮質護甲批在馬匹身上,保護馬頭和身軀,以增加戰鬥力。■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為了增加自身安全的保障,戰士們騎馬征戰時,必須披上盔甲,全副武裝的上陣,甚至連馬匹也要披掛冑甲,對重要部分加以保護,以確保安全無虞,才能全力應戰。而甲冑的製作是極為精緻的,為了保護戰士和座騎,甲冑是片片鐵甲以銅絲和鐵絲串連而成,內裡還襯著牛皮,以防武器的刺穿。

■圖片說明: 馭馬駕車的戰士們,全副武裝,準備出征應戰。

■圖片來源:埃及古文明, p.50 ,時報出版

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常常給人「來無影,去無蹤」的威脅,更具有致命的殺傷力,為了培訓出強大的騎兵部隊,馬匹的飼養和戰士的訓練並重,必須雙管齊下的進行,才能在戰場上殺出一番成果。

■圖片說明:騎馬打仗

從「萬馬奔騰」這句成語,顯示出健壯的馬兒,奔馳跳躍時英姿煥發的情景。如果是用於戰爭,經過訓練的騎兵則可以大軍開進再四散而出的方式,在寬廣的範圍內迅速的偵察、警戒和隱蔽。接著,再以大迂迴、大包圍或誘敵的方式展開戰鬥。

以獸力為主的交通

休閒文化篇-馬

■圖片說明:騎馬的貴婦和小女孩■圖片來源:圖說中國的文明, p.94 ,台灣商務

隋唐時期胡漢融合的交互影響,不僅胡風東漸,婦女從事騎射的風氣也頗為興盛,在出土的文物中,不難發現馬匹所扮演的角色,已不限於征戰或交通運輸,而擴及到休閒娛樂,再加上唐朝時風氣開放,婦女乘騎出遊的情況也很普遍。

■圖片說明:高大駿美的白馬,配上英姿煥發的唐玄宗,可說是豪情萬千,這就是「唐明皇調馬圖」無圖■圖片來源:中華文明史─神州鼎盛, p.53。

締造「開元之治」的唐玄宗是中唐時期的聖主,更由於經歷了武后篡唐自立的風波,歸政於李的局面,給唐朝帶來一股嶄新的力量,而唐玄宗也的確是一世英主,只可惜晚年因迷戀楊貴妃而疏於政事,更導致安史之亂的肆虐,大唐國勢從此一蹶不振。

以獸力為主的交通

後語 -馬

■圖片說明:古代人類的生活中,馬匹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圖片來源:李美緣

中國成語裡關於馬的用詞頗多,由「馬到成功」這句話來看,相較於牛的慢條斯理,馬的敏捷威武,似乎更具有成為人類得力助手的條件,而人類的文明締造中,馬匹也的確是功不可沒。

■圖片說明: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是埃及的一種交通工具,背景是開羅附近的 Giza Kufu國王金字塔■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陸地上除了馬匹之外,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則是大漠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駱駝最特別的優點是牠很少需要水份,即使在水源短缺的情況下,牠可以靠著自身體內的水份支撐,而繼續存活幾個月!即使是體重有所消耗,但力氣卻絲毫不減,工作能力一如往昔。

■圖片說明:約旦南部的哇地朗﹝Wadirum﹞雙峰駱駝仍是交通工具之一,遠溯一次大戰期間,英國情報員勞倫斯﹝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曾經遊說各各遊牧民族,出兵攻打土耳其,當時所乘的交通工具,也許就是雙峰駱駝呢!■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中亞地區的地形多乾旱,沙漠型的氣候明顯,馬匹的行走已是漸感吃力不足了,在漢代的「絲路」行蹤上,商旅們從長安出發以後,行經中亞或西域地帶,就必須棄馬而乘駱駝,才能完成長遠的使命。

■圖片說明:「我有一隻小毛驢」, ...耳熟能詳的歌謠,說明驢子和人們相依存的關係,圖中是埃及路克索﹝ Luxor﹞ 市集用來載貨的驢車。■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牛、馬之外,騾子也是農業社會常用的獸力。騾子是馬和驢配種所生,本身不具有生育能力,雖然無法繁衍後代,但騾子耐勞性強,也是人類在獸力使用中的一項。圖是唐代的藍釉陶俑,表現出渾厚樸實的風格。

以舟船為主的交通

前 言文化 交通 貿易 水戰

■圖片說明:長江三峽,滾滾長江和無垠的大海。■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長江,全長六千三百多公里,自西向東順流激盪,縱橫於中國腹地而奔騰不息,以全世界而言,長江是僅次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和非洲尼羅河的第三大河。他孕育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並顯現出海天一色、風月無邊的滔滔情愫。

■圖片說明:號稱「水都」的義大利威尼斯,市內水道縱橫交錯,浪漫情調美不勝收,小船便是家家戶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威尼斯,公共汽車應稱為公共汽船。■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陸地的交通獲得掌控,人們進而想要跨越水域,泛舟於河,行船於海,甚至為了擴張領土,而有了水戰,這些都是水路交通上的突破。有了征服水域的交通工具,一水之隔再也不能阻斷人類的足跡。直到今日,「水戰」已被地球村內愛好和平的人們所唾棄,人們所期盼的,反倒是行船時所帶來的祥和和悠閒。

■圖片說明:這艘陶船模型是漢朝內河航行船的形式,從廣州的漢墓中出土,全船以船尾的舵掌控方向,船身有不同的艙房,可見漢潮的製船技術相當高明。■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隨著文明的演進,人類的步履開始向外拓展,如要征服水域,甚至遠渡重洋,舟船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舟船的製造技術,就在人類智慧及雙手的交互應用中,不斷的突飛猛進,終於可以航向遠方;而最早的水上運輸工具,應是獨根樹幹挖掘而成的「獨木舟」。在商朝出土的甲骨文裡,就有象形文「舟」字的出現,到了漢朝時期,人類造船的技術和之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圖片說明:唐代海船模型■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船行水上,造船質材必須堅硬耐久,隋唐時代,以產於江南的楠木、樟木、杉木為主,配以工藝技術的精進,造船的水準遠高於同時期的歐洲,而「水密分艙」的方式,不僅把船艙區隔城許多的小單間,還加強了船體的強度和抗沉韌性,提高航行時的安全,這種技巧要超越歐洲數百年,的確是中華文化的一項驕傲。

■圖片說明:時至今日,泛舟於溪上或許已不敷載送大批旅客,為了兼顧交通與旅遊,埃及政府設計出兼具旅館功能的遊船,在尼羅河上暢行無阻。■圖片來源:曹若梅提供

「歷史之父」希羅多德曾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源源不絕的河水,是千古以來人們生活的命脈。中國的江蘇省周庄,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至今仍以泛舟於河的古樸風情,博得勢人的青睞,至於文化古國埃及,則利用尼羅河的觀光資源,發展出大型油船,滿足觀光客食衣住行的需要,還可以飽覽風光,真可說是一舉數得。

■圖片說明:鄭和下西洋的寶船,長 138米,寬 56米,排水量 15000噸。■圖片來源:駱駝商隊與中國寶船

舟船既是交通工具上重要的一環,自然也具備了文化傳播的功能,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遠航行動,應是西元十五世紀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他曾率船隊七次遠涉重洋,一次的總人數高達 27800人,足跡遍佈南洋與印度洋,規模之大令人讚嘆不已;鄭和船隊中最大的船種稱為「寶船」,長 138 公尺,寬 56 公尺,排水量為 15000噸,載重量則超過 70000噸,上有九桅十二帆。若與哥倫布和麥哲倫航海時的船隻相比,鄭和的「寶船」體積比他們要大太多了,時間上也早了

將近百年之久。

■圖片說明:糧船,長 79.2 公尺,寬 34公尺, 排水量 7081噸,載重量 3500噸。■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鄭和每次遠航的船隊總數究竟是多少?文獻上的記載是「百餘艘」或「 208 艘」。現在較能接受的說法是「二百艘左右」,至於各艘的名稱、編號、或是造船廠家,目前已經無法考證,只能根據功用而歸納出八種以上的類別,例如糧船、戰船、坐船等等。以糧船來說,糧船上的糧食總量,要足以供給整個船隊大約是兩萬多人至少一個月的生活所需,其規模之大是可以想見的,還有專職負責到淡水去取水的「水船」,載運馬匹的「馬船」… ..,所以,中外史家都認為,鄭和的船隊是十五世紀初期全世界最浩大、最完備、最先進的一支混合艦隊。

■圖片說明:鄭和航海圖■圖片來源:www.travel-silkroad.com/.../ zhenghe/zhenghe.htm

偉大的航海家 ----鄭和

時間:明朝初葉( 15世紀)次數: 7次路線:徧遍及南洋、印度洋 最遠到非洲東岸。影響:宣揚國威,拓展國際貿易, 奠定華僑在南洋的基礎。

■圖片說明: 鄭和像

■圖片來源: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670000/newsid_4672400/4672479.stm

■圖片說明:日本的「遣唐使」船,正遠渡東海來到中國。■圖片說明:日本人所繪製的「唐船」,船底尖,以龍骨支撐,規模頗有現代化風貌。

■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正因為大唐文化的鼎盛,致使海外的日本,派出「遣唐使」前來學習中國文化。日本史上孝德天皇所策動的「大化革新」,就是一次大規模的唐化運動。此後,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文字、宗教、藝術、和生活方式中,處處可見大唐文化的身影。

相較於風塵僕僕,奔波於山岳、平原、丘陵和沙漠之間的艱辛,行駛於巨浪濤濤的船隻也具有另一番的挑戰。由於明清之際前往日本貿易的船隻絡繹不絕,日本畫家便繪製了中國船隻的模樣,他們習慣將中國稱之為「唐」。因此,中國船乃被稱之為「唐船」。

■圖片說明:《武經總要》中的鬥艦。■圖片說明:南宋水軍戰船■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船是「船舶」的通稱,古稱為「舟」,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易經》的「伏羲氏刳木為舟」,其中的「舟」是指簡單的獨木舟。到了宋代,造船事業已經十分發達,船不只是水上載運的工具,更延伸到作戰的功能。

■圖片說明:清代北洋艦隊的「定遠艦」,排水量已達 7335噸,還有配有德製大砲,防衛及戰鬥性都不差。■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之役的接連失敗,促使清廷以「自強運動」來變法圖強,在軍事國防的發展重點中,新式海軍的建立自是一大重點,總噸位達 41200噸的「北洋艦隊」,是十九世紀中國最有實力的一支海軍艦隊。 1888 年成立以來,其實力堪稱為遠東第一,沒想到卻在光緒二十年(西元 1894年 )的甲午戰爭中,慘敗在日本的船堅砲利之下。

■圖片說明:停泊在聖彼得堡的「歐羅拉號」軍艦,是 1917 年俄國革命的發難地,所以至今仍被編列為「 No.1」軍艦。

■圖片說明:清代水師所用的戰船,可乘載 100人,防衛性並不高。■圖片來源:洪千凡老師繪製

舟車往返古到今 - 近代交通 隨著改革西化的演進,歐美便捷進步的交通工具,

也開始在國人面前展現新姿,並且搏得大眾的支持,雖然保守的守舊派曾經蓄意打壓反對,但求新求變求進步已是眾望所歸,而交通工具的改革,正是關鍵的一環。

■圖片說明:劉銘傳向德國購買的火車頭「騰雲號」,是台灣鐵路發展史上的功臣,現存於「二二八紀念公園」內。■圖片來源:台北古今行

清廷在「戊戌政變」之後推行改革,包括在光緒二十七年(西元 1901年)決定興築鐵路和發展工礦,但因為財政困難資金不足,便和各國簽了借款合同,但工程的進行卻不如預期;反倒是在台灣推展自強新政的首任巡撫劉銘傳,以台北大稻埕為分界,修建北通基隆,南達新竹的鐵路。

■圖片說明: 20世紀初,上海租界的有軌電車■圖片來源:中華文明傳真 10 , p.127下

直到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的大城市諸如上海、天津和北京才有電車的出現,當時距離全世界第一條有軌電車的出現,大致晚了二十年左右,國人覺得新鮮有趣,卻有點畏懼,甚至有人因為害怕電車會「觸電」而不敢嘗試呢!

■圖片說明: 20世紀初,上海以自行車代步的郵差。

■圖片來源:目擊中國 100 年, p.215

1842 年中英鴉片戰爭後開放了五個通商口岸,上海是其中之一,此後便獨領風騷,一直是沿海城市中最具繁榮景象的商業大城。直到今日,上海仍充滿著改革開放的活力,邁開大步向前邁進,而二十世紀初期的上海,更是全中國進步現代化的指標。

■圖片說明:獅球嶺隧道「曠宇天開」四字匾,獅球嶺曾在中法戰役中屏障了北台安全,但是,當鐵路要鑿山而過時,這段工程的險阻卻讓施工人員費盡心力,後來,當隧道貫通時,劉銘傳特書「曠宇天開」四字以為紀念。

■圖片來源:台北人物誌﹝第一冊﹞, p.17,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西力東漸,讓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相形失色,特別是洋人「船堅砲利」的威逼,閉關自守以來的傳統文化已頹然落後,而必須以積極「西化」的腳步,追趕世界潮流,「改革維新」是大勢所趨,中國再也無力迴避。 溯自西方國家的東來,應是十五世紀末開始向海外擴張勢力的葡萄牙,他們是最早到達東方的國家,明武宗十二年(西元1517 年),葡萄牙國王還派了使節來華,希望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但適逢武宗病逝,繼位的世宗將葡人驅離,種下中外交惡的隱憂。

■圖片說明:香港渡輪■圖片來源:天王星

十九世紀末的鴉片戰爭(西元 1842 年),是清末中外的第一場對外戰爭,戰後的割地賠款,不僅讓清廷失去香港,也讓國人見識到洋人船堅砲利的凶悍。但是,香港從此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二十世紀末(西元 1997年)才得以回歸,但在英人的治理下,香港和內地中國的確有著迥然不同的風貌,現代化的程度更遠遠超過同時期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