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 機能 亢進症

15

description

甲狀腺 機能 亢進症. 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導致情緒異常 反應或精神症狀.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指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毒症則指身體組織受過多的甲狀腺素刺激後出現的症狀和徵象。因為現在工商社會競爭壓力大,人們情緒不穩定,造成這種疾病容易發作,尤其是女性,可能是先天體質加上荷爾蒙以及細膩敏感的個性,發病的機率特別高,不過、近來男性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甲狀腺 機能 亢進症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指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毒症則指身體組織受過多的甲狀腺素刺激後出現的症狀和徵象。因為現在工商社會競爭壓力大,人們情緒不穩定,造成這種疾病容易發作,尤其是女性,可能是先天體質加上荷爾蒙以及細膩敏感的個性,發病的機率特別高,不過、近來男性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內分泌科陳世爵主任指出,病人最常見的表現有脖子增粗、易緊張煩躁不安、眼球突出、消瘦、怕熱多汗、多食、大便次數增多、月經不正常、皮膚癢、心慌、心悸、失眠等。也有一些表現不典型,僅有易怒、易疲勞、不孕、工作績效或功課退步等。有時候常常被認為是患上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或心臟疾病、糖尿病、腸胃炎甚至癌症等。

甲亢的治療方式目前有藥物 ( 抗甲狀腺藥物 ) 、開刀、放射碘治療,須視病人情況來決定治療方針。陳世爵主任表示,抗甲狀腺藥物:這是一般患者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須定期檢測血中甲狀腺素濃度,

以調整藥量。使用 1-2 週後症狀開始改善, 4-8 週 後成效良好,通常需持續使用 6-24 月至甲狀腺功能

正常,使用維持劑量後,如要停藥,須歷經數月並定期追蹤。極少數人會引起副作用。如︰皮膚癢、皮疹、蕁痲疹、關節疼痛,肝功能異常等,最嚴重者為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狀為喉痛、發燒、有口腔潰瘍;以上出現時需立刻停藥找醫師診治及進一步檢驗。

陳世爵主任提醒,治療過程的應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耐心持續用藥

甲亢病人在用藥治療有效後,要按照醫師的吩咐,定期 追蹤逐漸減少藥量,直至最小維持量。維持治療時間

一般在 1 年半至 2 年。

(2) 定期檢查白血球細胞

最好每週檢查白細胞一次, 2-3 個月後,每隔一個月復查一次,如果白血球細胞過低,醫生會加用提升白血球細胞的藥物,停藥或換藥。

(3) 遇到懷孕妊娠時

孕婦要按照醫師的吩咐謹慎用藥,要及時調整藥量,以免用藥過量,而影響胎兒甲狀腺及大腦發育。

甲狀腺風暴為甲亢最嚴重急性併發症,風暴發作時,體溫可達 39 °C以上,煩躁不安、心跳在 140次 /分以上,腹瀉、嘔吐,甚至休克而死亡。若甲亢病人未進行適當治療,當遇到精神創傷、感染、勞累及手術等因素時,容易發生甲亢風暴。因此,陳世爵提醒,甲亢病人除了進行正規治療外,還須注意休息,避免精神打擊,及時控制感染等。

甲亢一般是不必手術切除,只有當藥物控制不下來或腫大到會壓迫到呼吸道,或有可能合併惡化腫瘤時,可以會診一般外科做進一步評估及處理。 在門診時,不時會遇到易緊張煩躁不安、眼球突出、消瘦、易流汗或者怕熱的人,甚至也會出現亦怒、類似輕躁症狀,甚至有人也會心情低落,這些人往往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所引發。甲狀腺主要負責體內的新陳代謝,分泌太多,就形成甲狀腺功能亢進,分泌不足,就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其表現會比較以類似憂鬱的狀態來表現,體溫低、不想動、心情低落、體重增加、皮膚濕冷等等。

總之,有情緒困擾,擔心自己是否有精神疾患的人,建議最好都做個甲狀腺功能篩檢,確定是否甲狀腺功能異常,如果有,應該先治療甲狀腺的身體問題。一般在分科精細的醫療院所,藥物治療由新陳代謝科負責,若需手術,由一般外科醫師負責。

我在門診也發現很多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者,其實都有長期情緒壓抑的困擾,所以,有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建議在身體狀況治療穩定後,針對心理壓力的根源,應該以有效的心靈技術及生活改善技術,幫助自己根本抒壓以及獲取穩定資料,減少累積在心靈上的負荷,幫助自己更能處理生活的困惑與壓抑,對日後的復發預防,才能做到根本防患未然。

你愛吃甜食、精煉米或加工肉製品嗎?小心越吃越憂鬱!英國倫敦大學( UCL)研究顯示,愛吃精緻加工

食品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不吃的人高出 58%。雖然研究人員尚未弄清楚為何某些食物會引發心理憂鬱,但至少以此為起點,深入探討飲食與心理疾病的

關係。研究人員針對 3486 位中年公務員的飲食習慣 進行調查,其中女性佔 26.2% ,平均年齡 55.6 歲。

他們的飲食習慣可分為兩類,一類大多選擇天然健康食品,包含大量的蔬果、魚肉,另一類則偏愛加工過的肉類、甜食、精煉米、高脂產品等。

研究人員也調查受試者五年後,接受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 CES-D)的結果,他們發現最常吃天然食品的人,比起幾乎不

吃的人,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 26%;而飲食中大多選擇精緻加工食品的人,比起不吃

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增加 58%。

為何有些食物會引發心理憂鬱?科學家目前尚未找出關鍵原因,不過他們推測,不良飲食習慣有可能先誘發生理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進而造成心理疾病,但仍需更多研究,才可證實此項說法。

這篇名為「中年人飲食模式與憂鬱症狀」的研究報告,由倫敦大學的辛瑪諾克斯博士、費利珍博士、麥可‧馬摩博士等人共同合作而成,文章刊登於 11月的《英國精神病學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 許多情緒容易低落的人,的確有嗜糖的傾向,對人體而言,糖份濃度提升,可以改變氨基酸進入大腦的順序,尤其是色胺酸,這是體內血清素的原料,因此很多人說吃了甜食以後,會心情變好,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可能與此有關。

最近英國的研究發現:愛吃甜食,愛吃精緻加工的食物來源的人,容易產生憂鬱。到底其中因果關係為何?就營養醫學來說,有可能是幫是人員本身體就不好,所以會一直想吃不健康的食物,吃了精緻加工的食物之後,反而更加重身體的負擔,在功能性醫學的評估中,憂鬱是一種結果而且常非單一原因所引發,所以發現自己愛吃糖的話,最好找出自己身體背後的原因,針對根源處理,才能根本預防及改善憂鬱。所以我不認為當事人愛吃糖就會引發憂鬱,連愛吃糖我們最好都當作是一種身體功能不佳的結果來看比較好。

最後補充吃糖對身體的壞處:

高寡糖玉米糖漿 (與各種形式的糖或精製碳水化合物 )高寡糖玉米糖漿是一種陰險的化學物質,近幾年來悄悄入侵我們的食品。在  1980 年之前仍是無名小卒,現在我們每年製造  175 億磅,平均每人每年吃掉了 66磅。

這是強效型的糖,比一般的糖還甜,可以促進食慾,比正常的糖更容易造成肥胖,而且比古柯鹼更容易上癮。同時也會導致糖尿病與大腦發炎。

現在已經成為所有加工與垃圾食物的主要甜味劑,從可樂到能量點心棒,從優格到火雞肉片,從麵包到沙拉醬,甚至是番茄醬。

如果大腦發炎且比古柯鹼更容易上癮還不夠令人印象深刻,以下是高寡糖玉米糖漿 ( 與其他形式的糖 ) 會損傷大腦的其他理由:

*糖分會消耗身體所儲存的維他命與礦物質,卻不會提供任何的補充。

* 嗜糖與許多精神疾病息息相關,不勝枚舉,其中包括IQ 較低、焦慮、挑釁的行為、過動、飲食失常、疲倦、學習障礙與經前症候群。

*糖分會在大腦形成硬殼。想像一下焦糖布丁或硬麵 包上的薄脆糖片。在這些食物中 (與體內 )的糖分

會與蛋白質產生反應,形成硬殼或是稱為 AGE (後期糖化終產物 ) 的問題。這些糖 - 蛋白質硬殼怪物黏住大腦,導致失智症,一路損傷大部分的細胞與組織。 

擺脫糖分,拯救自己的大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