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ishiduode

12
亞里斯多德 作者 王彥翔 11 30

description

philoshoply people story

Transcript of yalishiduode

Page 1: yalishiduode

亞里斯多德

作者

王彥翔

11 月 30 日

Page 2: yalishiduode

目錄

亞里斯多德 .............................................................................................................. 3

生平 .......................................................................................................................... 4

特色 .......................................................................................................................... 6

科學研究 .................................................................................................................. 7

歷史 .......................................................................................................................... 9

自然哲學 ......................................................................................................... 10

[編輯] 五大元素 ..................................................................................... 10

[編輯] 原因關係與四因說...................................................................... 10

Page 3: yalishiduode

亞里斯多德

(希臘語:Α ρ ι σ τ ο τ

έλ η ς,Aristotélēs,前 384

年-前 322 年 3 月 7 日),古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

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他的著作包

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上

學、詩歌(包括戲劇)、生物學、動

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

理學。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 老

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 斯多德的著

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 德、美學、邏輯和科

學、政治和玄學。亞里斯多德關於物理學的 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紀的學

術思想,其影響力延伸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雖然最終被牛頓物理學取代。在動物科學方

面,他的一些意見僅在 19 世紀被確信是準確的。他的學術領域還包括早期關於形式邏

輯理論的研究,最終這些研究在 19 世紀被合并到了現代形式邏輯理論里。在形上學方

面,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和神學思想在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傳統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

世紀,它繼續影響著基督教神學,尤其是學術傳統的天主教教會。他的倫理學,雖然自

始至終都具有深刻的影響,後來也隨著新興現代美德倫理的到來獲得了新生。今天亞里

斯多德的哲學仍然活躍在學術研究的各個方面。雖然亞里斯多德寫了許多論文和優雅的

Page 4: yalishiduode

對話(西塞羅描述他的文學風格為「金河」),但是大多數人認為他的著作現已失散,

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創作品倖存了下來。

生平

亞里斯多德在前 384 年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基拉,父親是馬其頓王的御醫。從小亞里斯多

德在貴族家庭環境裡長大。在 18 歲的時候,亞里斯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圖學園學習,

此後 20 年間亞里斯多德一直住在學園,直至老師柏拉圖在前 347 年去世。柏拉圖去世

後,由於學園的新首腦比較同情[1]柏拉圖哲學中的數學傾向,令亞里斯多德無法忍受,

便離開雅典。但是從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中可以看到,雖然亞里斯多德不同意波西普斯等

學園新首腦的觀點,但依然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離開學園後,亞里斯多德先是接

受了先前的學友赫米阿斯的邀請訪問小亞細亞。赫米阿斯當時是小亞細亞沿岸的密細亞

的統治者。亞里斯多德在那裡還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為妻。但是在前 344 年,赫米阿斯

在一次暴動中被謀殺,亞里斯多德不得不離開小亞細亞,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3

年後,亞里斯多德又被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召喚回故鄉,成為當時年僅 13 歲的亞歷

山大大帝的老師。根據古希臘著名傳記作家普魯塔克的記載,亞里斯多德對這位未來的

世界領袖灌輸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學的教育。亞里斯多德也運用了自己的影響力,對亞

歷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亞里斯多德的影響下,亞歷山大大帝始

終對科學事業十分關心,對知識十分尊重。但是,亞里斯多德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政治觀

點或許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觀是建築在即將衰亡的希臘城邦的基礎上的,而

Page 5: yalishiduode

亞歷山大大帝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帝國對希臘人來說無異是野蠻人的發明。 前 335

年腓力二世去世,亞里斯多德又回到雅典,並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學校。學園的名字

(Lyceum)以阿波羅神殿附近的殺狼者(呂刻俄斯)來命名。在此期間,亞里斯多德邊

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亞里斯多德講課時有一個習慣,即邊講課,邊漫步於走

廊和花園,正是因為如此,學園的哲學被稱為「逍遙的哲學」或者「漫步的哲學」。亞

里斯多德的著作在這一期間也有很多,主而使用的語言也要比柏拉圖的《對話錄》晦澀

許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講課的筆記為基礎,有些甚至是他學生的課堂筆記。因此有

人將亞里斯多德看作是西方第一個教科書的作者。雖然亞里斯多德寫下了許多對話錄,

但這些對話錄都只有少數殘缺的片段流傳下來。被保留最多的作品主要都是論文形式,

而亞里斯多德最初也沒有想過要發表這些論文。一般認為這些論文是亞里斯多德講課時

給學生的筆記或課本。 亞里斯多德不只研究了當時幾乎所有的學科,他也對這些學

科做出極大的貢獻。在科學上,亞里斯多德研究了解剖學、天文學、經濟學、胚胎學、

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物理學、和動物學。在哲學上亞里斯多德則研究了美學、倫

理學、政治、政府、形上學、心理學、以及神學。亞里斯多德也研究教育、文學、以及

詩歌。亞里斯多德的生平著作加起來幾乎就成了一部希臘人知識的百科全書。一些人還

認為亞里斯多德可能是在那個時代裡最後一個精通所有學科和既有智慧的人了[2]。

亞歷山大死後,雅典人開始奮起反對馬其頓的統治。由於和亞歷山大的關係,亞里斯多

德不得不因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亡加而西斯(Chalcis)避難,他的學園則交給了狄奧弗

拉斯圖掌管。亞里斯多德說他會逃離是因為:「我不想讓雅典人再犯下第二次毀滅哲學

的罪孽。」(隱喻之前蘇格拉底之死)[3]不過在一年之後的公元前 322 年,亞里斯多德

因為多年積累的一種疾病而去世。亞里斯多德還留下一個遺囑,要求將他埋葬在妻子墳

邊要是關於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學和哲學,

Page 6: yalishiduode

特色

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根基於早期的希臘倫理學,尤其是來自於他的老師柏拉圖和柏拉圖

的老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本身並沒有留下任何著作,柏拉圖留下的著作主要是為廣大

群眾撰寫的,亞里斯多德則留下較多學術性的作品。與柏拉圖不同的是,亞里斯多德對

於自己提出的整體理論較常抱持保留態度,並且在倫理學上較不會堅持其理論的正確

性。不過這些哲學家的整體思想,還是相當接近的。 蘇格拉底是第一個專注於研究

倫理學的希臘哲學家,這種努力或許是為了解決詭辯的出現,當時強調修辭學、道德相

對主義、以及違逆雅典傳統諸神的詭辯技巧盛行一時(他們也用詭辯技巧違逆其他許多

傳統)。詭辯者可以對當前的社會提出大量的問題,但卻沒有提供解答。 蘇格拉底、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全都有著立場分明的倫理學系統,人們可以選擇追求美德以獲得幸

福和繁榮。他們都認為美德的行為是可以透過教導和練習的,他們也都認為倫理學是建

基於理性上,而且奉行美德也有其理性的原因。這與詭辯者所強調的道德相對主義形成

強烈對比,他們認為許多不同的行為在不同的社會裡也有不同的標準。事實上,同樣的

論點在現代的倫理學界依然是存在爭議的話題。 除了這些基本的相同點外,蘇格拉

底、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三人之間的倫理學差異並不大。主要的差異在於蘇格拉底和

柏拉圖認為懂得美德的行為為何便已足夠讓一般人過著美德的生活,沒有懂得美德的人

或做出邪惡的事情。亞里斯多德則認為(以及後世大多數哲學家都同意這點)許多人了

解自己做的事情是壞事,但由於意志的脆弱而仍從事之。柏拉圖只列出幾樣標準的美

德:智慧、勇氣、節制、和正義,亞里斯多德所列出的則遠遠不只這些。

Page 7: yalishiduode

科學研究

在雅典任教的期間,亞里斯多德領導了當時大多數的科學研究和思想,這段期間也成為

他生涯中最為後人所知的時期。不過,亞里斯多德的大半生涯其實都是花在研究自然科

學領域上。雖然他的形上學著作包含了許多對於數字本質的研究,但他對於數學本身並

沒有做出原創的貢獻。不過他的確在許多自然科學領域上做出原創貢獻,包括了植物

學、動物學、物理學、化學、氣象學、以及其他科學學科上。 亞里斯多德對於科

學的貢獻大多是理論性的、而不是數字性的。到了 16 世紀以後科學家們開始使用數學

研究物理科學時,亞里斯多德的作品中被發現出許多錯誤。他的錯誤主要是來自於對質

量、速率、力度、以及溫度等概念的缺乏,他了解速率以及溫度為何,但卻缺乏測量它

們的數字概念,也只有用過一些基礎的實驗配備如鐘或溫度計從事研究。 亞里斯多

德的著作提供了許多科學的觀察和記載,不過這些著作裡也有一些奇怪的錯誤。舉例而

言,在《動物史》一書裡亞里斯多德主張雄性動物比雌性擁有更多牙齒。同樣的,伽利

略也指出亞里斯多德提出的重物體掉落速度快於輕物體的主張是錯誤的。 在物理學方

面,亞里斯多德認為各物體只有在一個不斷作用著的推動者直接接觸下,才能夠保持運

動。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說法,「真空」是不能存在的,因為空間必須裝滿物質。這樣才

能通過直接接觸來傳遞物理作用。後世的物理學家牛頓指出了亞里斯多德這一論斷的謬

誤,指出了「力不是保持物體運動的直接原因。力只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可以說,

在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大廈沒有造起來之前,整個西方世界的科學都以展開亞里斯多德

的物理學科來進行。 不過,亞里斯多德在科學理論上犯下的一些錯誤並不能抵銷他對

於科學領域的重要貢獻。舉例而言,他主張將邏輯學生物學提升為正式的學科,並立下

了至今的研究基礎。他也提出了對於自然的基本概念,主張研究自然事物可以提供有用

的知識。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一書最為正確的翻譯是《自然哲學》,他所講的物理

Page 8: yalishiduode

學不同於現在的物理學,該書是一本哲學著作,但不是如《形上學》一般的純哲學著作,

而是 研究自然現象的自然哲學,它包括了今天物理學的一些內容,還容納了化

學、生物學、天文學、地學等等。該書研究自然界的總原

則和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總規律。這種將

現象上升到哲學高度的方法和思想,

即從事物中提取出共有特徵,是劃

時代的。

Page 9: yalishiduode

歷史

亞里斯多德自稱在他之前,邏輯領域都還沒有人認真研究過(Bocheński, 1951)。不過,

柏拉圖曾透露在亞里斯多德之前便已有人開始研究語法學,探索對詞彙使用的邏輯。邏

輯似乎是從辯證法裡衍生出來的,更早期的哲學家便已會使用反證法概念來討論哲學,

但卻從沒有認真探索其中的邏輯意義。即使是柏拉圖在邏輯研究上也有所障礙,雖然他

大致了解要如何建構一套演繹推理的體系,但卻從沒有真正投入建構過。柏拉圖只依賴

於他的反證法,將不同的科學和研究方法混合在一起(Bocheński, 1951)。柏拉圖認為

邏輯演繹只是從假說上衍生而出的,因此他只專注於提出清楚正確的假說,認為以此便

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後來柏拉圖才認識到在演繹中的過程可能對於取得結論大有幫助,

不過他從來沒有以這種方法成功研究過,雖然他曾將他的嘗試經驗和研究方式記載於

《智士篇》裡(Rose, 1968)。

Page 10: yalishiduode

自然哲學

主條目:物理學 (亞里斯多德)

[編輯] 五大元素

主條目:四元素說

火:又熱又乾燥

土:又冷又乾燥

空氣:又熱又潮濕

水:又冷又潮濕

以太:分割實體為龐大的球體和天體(星辰和行星)

地球上的四種元素都有其自然的地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接著是水、空氣、然後是火。

這些元素也會進行自然的運動,不需任何外界的動力。因此人的軀體會沉入水中、水會

隨著空氣蒸發、蒸發後的水氣隨著雨降下、火可以在空氣中燃燒,這些元素有著永恆的

運動循環。

[編輯] 原因關係 與四因說

Page 11: yalishiduode

亞里斯多德認為自然界有一種「原因」關係的存在。這種「原因」觀念不同於近代以來

的「因果」觀念,「原因」與「為什麼」相對應,並不與「結果」相對應。即「目的因」、

「物質因」、「動力因」和「形式因」。

「物質因」(Material Cause)

代表了一個事物從一堆零件、成分、基礎、或是原料所組成的存在形式,將物

質的構成追溯至零件的部分(要素、成分),接著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架構、

混合、綜合、複合、或結合)。舉例而言,形成一尊大理石雕像的大理石等原料

便是物質因。

「形式因」(Formal Cause)

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事物是由怎樣的定義、形式、形狀、本質、綜合、或原形所

構成的,解釋了構成一個事物的基本原則或法則,這只是整個事物(整套原因

關係)的其中一部分(宏觀結構)。舉例而言,雕塑一尊大理石雕像的草稿或設

計圖就是其形式因。

「動力因」(Efficient Cause)

指的是改變事物的動力及起因,研究「是什麼改變了什麼、而又是什麼造成了

這個改變」,範圍包括了所有事物間的媒介,包括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動力的

起源或是被改變的事物。舉例而言,將大理石雕刻為雕像的藝術家就是動力因。

「目的因」(Final Cause)

指的則是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是改變的原因,包括了有目的的行動和活動。

一件事物的目的因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或者說是它之所以改變的原因。

Page 12: yalishiduode

資料來源

http://tns.ndhu.edu.tw/~chihming/em/links/%A8%C8%B2z%B4%B5%A6h%BCw.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