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lian

31

Transcript of Xianglian

Page 1: Xianglian
Page 2: Xianglian

莫 泊 桑 简介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Page 3: Xianglian

他一生创作了他一生创作了 356356 篇中短篇篇中短篇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之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王”。

他的短篇小说偏重描写人情他的短篇小说偏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寻味。

http://zh.wikipedia.org

Page 4: Xianglian

教学目标

2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 和巧妙的布局

3 、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  学生的分析能力

1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Page 5: Xianglian

《《项链项链》》是什么文体?是什么文体?

短篇短篇小说

Page 6: Xianglian

本文中的本文中的人物有:有:

1.1. 玛蒂尔德玛蒂尔德2.2. 骆赛尔骆赛尔3.3. 佛来思节夫人佛来思节夫人主人翁是:主人翁是:玛蒂尔德玛蒂尔德

Page 7: Xianglian

《《项链项链》》按事件发生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以一串的顺序,以一串项项链链为线索来开展故为线索来开展故事情节。事情节。

Page 8: Xianglian

以项链为线索,本文故事情节的开展可分为五以项链为线索,本文故事情节的开展可分为五个部分:个部分:

借项链借项链 赔项链赔项链失项链失项链

还债务还债务真相大白真相大白

Page 9: Xianglian

号数 词语 解释 搭配01 请柬 请帖 invitation card

02 拧 用两三个手指扭住皮肉使尽转动 pinch

拧耳朵

03 两袖清风 (成语)比喻做官廉洁(of official) uncorrupted

04 抽噎 以吸一顿地哭泣 sob

05 出尔反尔 ( 成语 ) 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go back on one’s words

06 镀金 在起舞的表面镀上一层薄层的金子 gold-plated

07 雍容华贵 形容仪态文雅大方,服饰豪华而不俗气(of a woman) elegant and poised

Page 10: Xianglian

号数 词语 解释 搭配08 潇洒 (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

不拘束 (of a person’s appearance, demeanour)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潇洒自然、风姿潇洒、神情潇洒

09 倩影 美丽的身影(多指女子) beautiful image of a woman

美丽倩影、留下倩影

10 面面相觑 ( 成语 ) 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gaze at each other in speechless despair

11 海底捞针 (成语)比喻很难找到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12 同僚 就是称同在一个官署任职的官吏colleague; fellow official

Page 11: Xianglian

号数 词语 解释 搭配

13 开源节流 ( 成语 ) 比喻在财政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increase income and reduce expenditure

14 赊账 把买卖的货款记在帐上延期收付buy or sell or credit

拒绝赊账

15 揶揄 嘲笑 ridicule 揶揄别人、遭人揶揄、受人揶揄

16 誊写 照底稿抄写transcribe (by hand); copy out

誊写书稿、誊写文件

Page 12: Xianglian

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那么本文所着力塑造的人物是谁?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主要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典型的是何种方法?

一、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 的作用

Page 13: Xianglian

1 、玛蒂尔德接到晚会的请柬后,有怎样的 表现?她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 懊恼” “ 恼怒” “ 抽噎”

2 、借项链时,玛蒂尔德有怎样的表现?

兴奋,欣喜。

Page 14: Xianglian

3 、在晚会上,玛蒂尔德表现如何?

出尽风头

4 、遗失项链后,玛蒂尔德陷入了  怎样的精神状态?

惊恐

Page 15: Xianglian

5 、赔项链前后,玛蒂尔德的心理怎样的?

百感交集

Page 16: Xianglian

作者在塑造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时,主要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典型的是何种方法?

Page 17: Xianglian

赏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

作者主要是采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典型的是心理描写。

Page 18: Xianglian

人物分析玛蒂尔德出身:婚姻:生活:追求:心理:特点:遭遇:定位:

认识:

小职员家庭与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很不富裕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十分痛苦、伤心、悔恨、失望、困苦爱慕虚荣出尽风头、乐极生悲、十年艰辛、偿还债务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艳羡虚荣、追求奢华的庸俗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应该批判,但也值得同情。

Page 19: Xianglian

小结人物特征及心理描写的作用•心理描写的目的就在于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而本文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细腻的描写,惟妙惟肖地揭示了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突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这一点在本文刻画得极为成功,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造诣,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Page 20: Xianglian

按照以下情节的开展,找出表现玛蒂尔德心理变化按照以下情节的开展,找出表现玛蒂尔德心理变化的词语。的词语。

情节情节 心理描写的词语心理描写的词语

接请柬接请柬

借项链前借项链前

参加晚会参加晚会

丢项链丢项链

负债后负债后

懊恼、恼怒、不耐烦、抽噎懊恼、恼怒、不耐烦、抽噎

焦躁不安焦躁不安

满脸笑容、兴高采烈、陶醉满脸笑容、兴高采烈、陶醉

面面相觑面面相觑

感慨感慨

Page 21: Xianglian

二、体会本文构思的精巧•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对人物形象上塑造上,更要体现在小说精巧的构思上。

•提问 1 :有人认为,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是耍了一个花招,欺骗读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具体说说。

•友情提示:看看本文有没有伏笔?

Page 22: Xianglian

一般来说,小说的一般来说,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四个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节阶段情节阶段 《《项链项链》》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开端开端 借项链借项链

发展发展 失项链失项链

高潮高潮 赔项链、还债务赔项链、还债务

结局结局 真相大白真相大白

Page 23: Xianglian

真相大白

(谈谈)(谈谈)

借借借借

舞会(戴)(戴)

赔赔赔赔

丢丢丢丢

偿清 请柬

小小说说的的情情节节曲曲线线

Page 24: Xianglian

本文有三处伏笔• 1. 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很爽快地答应:“当然可以。” ---相当大方

• 2. 四处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说“我们只是做了这个盒子”。 ---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

• 3. 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 ---项链并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

• 小说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同时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作者不只一次做了巧妙的暗示

Page 25: Xianglian

继续体会本文构思的精巧——聚集结尾

• 作者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不再往下写了,这是为什么?

• 现在是同学们发挥想像力的时候,说说佛来思节夫人说出项链是假的之后,会发生什么事?(要有情节)

•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Page 26: Xianglian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尖锐地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尖锐地讽刺讽刺了人们了人们贪慕虚荣贪慕虚荣和和追求享乐追求享乐的思的思想行为。想行为。

通过描写通过描写 1919 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和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和小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也小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也反映反映了当时了当时贫富悬殊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社会现实。

Page 27: Xianglian

有人说:对现状不满,渴求改变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人类不断前进。因此,玛蒂尔德对梦想的追求无可厚非。  你的看法怎样?

Page 28: Xianglian

  有人说:爱慕虚荣是套在玛蒂尔德脖子上的一挂项链,其实,它又何尝不是拴在我们人类精神上的一根锁链呢? 你的看法怎样?

Page 29: Xianglian

关于本文的结局 ,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认为呢?

Page 30: Xianglian

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的结局?的结局?

这个巧妙的结局,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个巧妙的结局,具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首先,它加强了讽刺力:十年的艰苦它加强了讽刺力:十年的艰苦生活,不过是为了一串假项链,贪慕生活,不过是为了一串假项链,贪慕虚荣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虚荣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其次,其次,作者也借这个结局来揭穿那些作者也借这个结局来揭穿那些有钱人的虚有其表。有钱人的虚有其表。

Page 31: Xiang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