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

2
252 现代经济信息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 碳经济》,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为应对气候变化和 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 略。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 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 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 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 一次重大进步。 一、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率先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 色北京”战略,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单位CO 2 排放量和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图1),提前超额 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据测算,2001年至2007年,北京共 计节能3020.2万吨标煤,合计减排二氧化碳7853万吨,单位GDP二氧 化碳排放量下降了46.5%。“十一五”前四年,北京万元GDP能耗下 降率连续四年超过5%,累计下降23.34%,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 节能减排目标。其中,2008年,北京市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度和 “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 图1 北京市1998-2008年万元GDP能源能耗变化图 2.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机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十一五”期间,北京先后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振兴新能源产业实施 方案》及《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等措施,实施低碳出行奖励制度和财 政补贴政策,大大促进了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3.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煤炭 消费量由2005年的3069万吨减少至2009年的2665万吨;天然气消费 总量由2005年的31亿立方米增至2009年的65亿立方米,所占比重由 7%提高至12.6%。截至2009年底,北京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仅为 3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升至68%,天然气应用也领先全国。 4.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近年来,北京淘汰了“三 高”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率先在国内构 建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08年,北京市服务业比重已超过 7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至73.2%,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 水平。同时,重点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低 热、核电等新能源产业,有效推动了北京市经济向低碳化转型。 5.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提高碳汇水平。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三 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通道绿化等重点工程,北京市实现了碳汇突 破性进展。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森林资源总碳储量为1.1亿吨,森林 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972万吨(碳汇量)。 二、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尽管北京市通过各种举措使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一 定成效,但要真正实现北京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从总量上看,未来十年是北京城市化、国际化快速推进时期, 尽管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放缓,但总的碳排放量仍将继续 增加。北京作为高耗能城市,能源消耗从1998年的3808万吨标煤增长 到2008年的6327万吨标煤(图2),且能源自给率基本为零。在能源 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现北京经济的“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型 尤为重要。 图2 北京市1998-2008年GDP与能源消耗量 2.从制度层面看,只有消除低碳经济建设的制度壁垒,破除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体制弊端,才能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 境不断优化的双赢局面。目前,北京市管理体制尚不完全适应建设低 碳经济的要求,如行政机构设置不到位、制度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 升、财政制度中环保成分不足等。 3.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 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方向就是在坚持第二、三产业协调 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着力发展金 融、文化创意、物流等低能耗产业。北京市所确定的这一产业结构调 整方向,本质上代表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要求。 4.从技术层面看,一方面,我国低碳技术,特别是低碳核心技术 储备,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容易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上处于被 动地位。另一方面,北京科技资源高度密集,科技优势得天独厚,具 备低碳技术研发条件。因此,北京市要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必须积极完善低碳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低碳技术,尤其是低碳核心技 术的研发与应用。 三、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 1.完善法规制度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申红艳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 100120 滕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本文总结了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支撑的必要性,结合北京市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 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战略,提出了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方向和基本路径。 关键词:北京;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252-02 收稿日期:2010-12-19

Transcript of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

Page 1: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 CAS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1107/P020110708359821930940.pdf · 高”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率先在国内构

252

现代经济信息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

碳经济》,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为应对气候变化和

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

略。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

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

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

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

一次重大进步。

一、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北京作为我国首都,率先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

色北京”战略,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单位CO2排放量和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图1),提前超额

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据测算,2001年至2007年,北京共

计节能3020.2万吨标煤,合计减排二氧化碳7853万吨,单位GDP二氧

化碳排放量下降了46.5%。“十一五”前四年,北京万元GDP能耗下

降率连续四年超过5%,累计下降23.34%,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

节能减排目标。其中,2008年,北京市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度和

“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

图1 北京市1998-2008年万元GDP能源能耗变化图

2.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机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十一五”期间,北京先后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振兴新能源产业实施

方案》及《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等措施,实施低碳出行奖励制度和财

政补贴政策,大大促进了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3.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煤炭

消费量由2005年的3069万吨减少至2009年的2665万吨;天然气消费

总量由2005年的31亿立方米增至2009年的65亿立方米,所占比重由

7%提高至12.6%。截至2009年底,北京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仅为

3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升至68%,天然气应用也领先全国。

4.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近年来,北京淘汰了“三

高”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率先在国内构

建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08年,北京市服务业比重已超过

7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至73.2%,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

水平。同时,重点发展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低

热、核电等新能源产业,有效推动了北京市经济向低碳化转型。

5.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提高碳汇水平。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三

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通道绿化等重点工程,北京市实现了碳汇突

破性进展。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森林资源总碳储量为1.1亿吨,森林

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972万吨(碳汇量)。

二、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尽管北京市通过各种举措使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一

定成效,但要真正实现北京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从总量上看,未来十年是北京城市化、国际化快速推进时期,

尽管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放缓,但总的碳排放量仍将继续

增加。北京作为高耗能城市,能源消耗从1998年的3808万吨标煤增长

到2008年的6327万吨标煤(图2),且能源自给率基本为零。在能源

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现北京经济的“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型

尤为重要。

图2 北京市1998-2008年GDP与能源消耗量

2.从制度层面看,只有消除低碳经济建设的制度壁垒,破除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体制弊端,才能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

境不断优化的双赢局面。目前,北京市管理体制尚不完全适应建设低

碳经济的要求,如行政机构设置不到位、制度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

升、财政制度中环保成分不足等。

3.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

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方向就是在坚持第二、三产业协调

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着力发展金

融、文化创意、物流等低能耗产业。北京市所确定的这一产业结构调

整方向,本质上代表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要求。

4.从技术层面看,一方面,我国低碳技术,特别是低碳核心技术

储备,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容易在未来碳交易市场上处于被

动地位。另一方面,北京科技资源高度密集,科技优势得天独厚,具

备低碳技术研发条件。因此,北京市要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必须积极完善低碳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低碳技术,尤其是低碳核心技

术的研发与应用。

三、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1.完善法规制度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申红艳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 100120 滕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本文总结了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支撑的必要性,结合北京市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

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战略,提出了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方向和基本路径。

关键词:北京;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252-02

收稿日期:2010-12-19

Page 2: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 CASsourcedb.igsnrr.cas.cn/zw/lw/201107/P020110708359821930940.pdf · 高”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率先在国内构

253

地方经济

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需制定合理、正确的制度

和政策,确定北京今后一定时期内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为低

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方向保障。首先,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

北京市应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北京地区现

有的低碳政策制度的同时,拟定周密的低碳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强

环境立法和能源立法,不断完善北京市低碳发展法律体系;再次,应

采用多样化、弹性化的环境管制方式,设置合理的碳排放监督程序和

责任机制,同时推动建立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有利于经济社

会低碳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2.建立低碳产业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的低碳化和减碳化,其主要载体是低碳

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

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目前,北京已明确提

出大力发展金融业等低碳产业。

3.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撑

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必须在金融创

新上作出战略安排。首先,北京要利用北京环境交易所积极参与碳排

放交易市场这一全球金融市场,建设绿色资本市场,积极研究开发环

境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其次,北京要

积极发展碳金融,构建碳金融支撑体系,促进低碳融资业务的发展;

再次,在银行等金融部门成立专门的绿色机构,消除低碳发展的融资

障碍;第四,除了开展低碳经济的委托贷款、担保业务之外,还应逐

步发展低碳期货、低碳证券、低碳保理等低碳金融衍生品。

4.加强低碳技术研究

低碳技术是实现北京低碳发展的核心,发展低碳产业必须以核心

技术为支撑。北京市能否实现低碳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5.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基础设施设计、

规划和建设过程从规模上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首先,突出规划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理清发展

思路,明确功能、产业定位,对综合交通体系、给排水等重大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设施予以重点安排;其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体

系,加快推进快速通道建设及智能交通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综

合交通运输网络;再次,树立“多市一盘棋”的理念。在发展智能电

网及优化输电和配电网络等重大项目建设上同京津冀经济圈形成共建

合力,提高基础设施的经济性和共享性。

四、结论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然选择。积极探索北京市

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不仅可以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和低碳城市的建设,还有利于实现北京市建设“绿色北京”和世界城

市的远景目标。北京市低碳经济支撑体系的建设应以“低能耗、低排

放”为出发点,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体系、科技创新、基础设施

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挥区内有利条件,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实现“低

能耗、低排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碳”向“低碳”模式转变,

从而促进北京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高新宇,范伯元,张红光,李彬等.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考虑及政

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0,32(6):21-23. [2]张焕波,齐晔.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

[J].中国人口•资源 与环境,2010,20(5):6-11.[ 3 ] 陈柳钦 . 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J ] . 当代经济管

理,2010,32(8):6-12.[4]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刻不容缓[J].北京

观察,2010,3:321-36.[5]张坤民.低碳世界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环

境,2008(3):1-7.[6]北京市统计局等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能源发展报

告,2008.[7]北京市统计局等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能源发展报

告,2009.

作者简介:申红艳(1983-),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主

要从事低碳经济、科技情报、科技翻译研究。

银行最大单户贷款比例。考虑村镇银行发展初期人员少、网点少、信

贷产品单一,以及县域农村金融竞争、发起行多是全国性的大银行或

来自发达地区等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村镇银行最大单户贷款比例,使

其能充分借鉴和发挥发起行的先进经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特别

是引导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监管部门

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均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新型农

村金融机构的性质、经营原则和目的,提高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广大

农户、中小企业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三)加强发展规划和金融创新,灵活进行风险管控,在支农的同

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是要认真分析研究自身特

点,既要善于借助主发起行提供的业务系统支持、专业人员配备和经

营管理经验,又要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灵活、决策链

条短、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等特殊优势,立足服务“三农”,深入了解

客户需求,因地制宜,加强金融创新,开发出适合当地实际的金融产

品,满足“三农”的各项金融需求。同时,应积极开展与其他金融机

构的合作,拓宽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渠道。

(四)减免村镇银行营业税,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壮大村镇银行发

展实力。村镇银行作为新设银行机构,在成立初期,面临经营成本

高、竞争压力大的客观环境,更应该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支持。按照

优惠幅度不低于农村信用社的设想,考虑基层实际,建议减免村镇银

行营业税。在规定年限内免征其营业税;在规定年限以外降低到3%

或2.5%(建议降低到3%是考虑到至少与农村信用社承担同等的税率,

建议降低到2.5%是考虑到江苏等省份财政奖励实际,使村镇银行营

业税实际负担水平不上升)。努力降低村镇银行操作成本,减轻风险

损失等政策支持外,村镇银行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

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

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二是设立村镇银行

分支机构或延伸金融服务,扩大服务半径。三是村镇银行职工应深入

“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

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四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

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

参考文献:[1]巫建华,丁文恪,徐燕.江苏省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成效与问题的调

查分析[J].金融纵横,2008(08).[2]张志元,雷良海,杨艺.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金融生态研究

[J].金融研究,2006(06).[3]庞东,杜婷.试论我国的金融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5(19).[4]黄韩星.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8(12).[5]玉宇.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01).

(上接第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