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球共识...

1
CHINA ECONOMIC TIMES 中国经济新闻网:www.cet.com.cn 本报协办单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200 2018 12 7 星期五 5742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本期 8 零售价: 1.20 对读者负责 对历史负责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 值班编委:王 本版责编:张娜 电话:( 010 81785188-3013 电子邮箱: zhangna_freesina.com 美术编辑:孟宸永 组版:梅雪荣 本报在北京、长沙、杭州、武汉同步传版印刷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 jjsb.cet.com.cn 中国经济时报手机报: zgjjsb.goonews.cn 中国经济时报官方微博: weibo.com/cetwb 社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编: 102209 电话:( 010 81785188 (总机) ( 010 81785188-5100 (编辑部) ( 010 81785186 (广告部) ( 010 81785178 (发行部) 传真:( 010 81785121 电邮: infocet.com.cn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 信箱)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昌工商广字第0011 本报总法律顾问:周慧明律师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址: http//press.gapp.gov.cn 本报监督举报电话:( 010 81785188-5100 81785111 国内邮发代号: 1-218 国外代号: D6831 邮局订户及投诉请拨打:当地邮局11185 联系本报发行部请拨打:( 010 81785178 全年定价288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4 版:社保全国统筹 越早越好 (6) 3 版:金融科技监管 亟待加强 本报记者 李慧莲 第四届“丝路国际论坛”即将于 12 7 -8 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经合 组织发展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 织、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共 同在境外主办的一次重要国际会 议。本届论坛在此时召开对推动经 济全球化有何特殊意义?对我国 “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将发挥何种 作用?对国内经济会产生哪些积极 影响?围绕这些热点话题,在论坛 召开前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 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希望通过论坛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共同维护多边 贸易体制和经贸规则,将有助 于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获得 共同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 当前的国际形 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环境日益 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严峻挑 战,不久前结束的亚太经济合作组 (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更是首次出现没有发表领袖共 同宣言的局面。在这样的现实背景 下,本届丝路国际论坛想在建设开 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维护自由贸易 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伟: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 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利益交融不断 深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我 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 自己”,我们希望能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更多的国家、国际组织、 企业和智库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 义、单边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 制和经贸规则,将有助于继续推动 经济全球化、获得共同发展。“丝路 国际论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 高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自举办以 来,已为各方共建“一带一路”持续 凝聚共识、共商良策提供服务和 支撑。 这次论坛,首先肯定将有助于 进一步凝聚共识。 二是进一步增进对中国政策主 张的了解、认可。出席这次论坛的 中方代表,将会阐述中国政府支持 自由贸易、维护多边体制以及加快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 放的立场和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国 家、国际组织、企业和智库对此进一 步了解和认可。 三是进一步促进政策沟通和 战略对接。今年,全球经济呈持 续复苏态势,但基础仍不稳固,共 建“一带一路”通过开放包容的新 型区域合作,通过基础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和 民心相通,有针对性地解决沿线 国家的现实发展需求,不仅为区 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还将促 进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全球经济 持续复苏。 希望借助丝路国际论坛 这个高端国际交流平台的品 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为共建 “一带一路”提供更多更好的 智力支持 中国经济时报: 丝路国际论坛 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作为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发挥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优势、打造高端国际交流平台的一 个重要品牌,它在服务“一带一路” 建设方面将扮演何种角色? 李伟: 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 展、开放型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 增加的国际形势下,召开本届论坛 首先将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凝聚 共识。论坛专门设置“一带一路”与 开放型世界经济议题,政府官员、国 际组织领导人、智库专家和国际企 业负责人,围绕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和经贸规则、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市 场开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 化,以及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完善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推动多方 合作等话题,开展深入研讨,充分交 流,为推进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凝聚更多共识。 其次,为共建“一带一路”向纵 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论坛秉持 “传承丝路精神,共谋合作发展”的 宗旨,其目的是在“和平合作、开放 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 精神指引下,通过坦诚交流、回应关 切、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有效促进 各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 同,推动沿线国家务实合作,促进全 球可持续发展。 再次,为有关各方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提供重要高端交流平 台。前三届论坛为宣介“一带一 路”、增信释疑、推动务实合作发挥 了积极作用。“丝路国际论坛”已成 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挥全球 伙伴关系网络优势、打造高端国际 交流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 重要品牌。 本届论坛的召开还将为第二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 热。本届论坛已一切准备就绪,我 们期待本届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为 明年我国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第二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 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 发展转变。 中国经济时报: 对于这届论坛 来讲,将通过哪些安排来发挥它对 共建“一带一路”的作用? 李伟: 在前三届论坛的基础上, 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聚焦“一带 一路”与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 议程对接,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繁荣进步,增加民生福祉。 □□□□□□□□□□ (下转 2 版) “第四届丝路国际论坛”预热报道( 5 凝聚全球共识 助力“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本报记者 王小霞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城镇 到农村、从职工到全民……改革 开放 40 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 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 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由 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 乡的“社会保障”根本性转变,覆 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 系基本建立,民生保障网不断织 密扎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待遇 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走 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 障道路。 改革初始 从企业到社会 社会保 障进入转型期 1978 年以前,我国长期实行 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退 休和医保制度,实质上是建立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或单位 保险制度”。 “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由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 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由企业包 揽劳动者生老病死伤残等所有福 利,使得企业负担过重,不利于企 业参与市场竞争。”清华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 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接受中国经 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因此,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 开始了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的就是 为了在城市改革、国企改革的大 背景下,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让 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增强企 业活力和竞争力,减少传统体制 下给企业带来的包袱。 1982 2 月,原劳动人事部发 布了《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 的通知》,劳动合同制作为对“包 办就业、终身铁饭碗”的矫正措 施,走上历史舞台。 接着, 1984 年,我国开始尝试 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在江苏 省泰州市、广东省东莞市等地开始 试点,引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 机制。 1986 4 月,第六届全国人大 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七个五年计划》,其中不仅首次 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而且 还设单独章节阐述了社会保障改 革与社会化问题。 3 个月后,国务院颁布《国营 企业试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明确规定国营企业将以劳动合同 制取代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 碗”,同时规定合同制工人的退休 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并由企业和 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 “当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 处于初期的探索、试点和研究阶 段,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国外的 经验和做法”,陈秉正表示。1986 年,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真正 进入由“国家—单位保障”迈向” 国家—社会保障”的标志性年份, 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真正意义 上的建设时代。 □□□□□□□□□□ (下转4 版) 本报记者 刘慧 “在一个相互依赖越来越强的 变化的世界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 大国要继续在全球化进程中防范风 险、趋利避害,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 合作、国际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副主任隆国强 12 5 日在 2018 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上如此表示。 回顾过去几十年,大概每过十 年左右就有一次全球性的、有影响 的金融危机。20 世纪 80 年代的拉 美危机、 90 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 金融危机。 “经过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的十 年,全球经济经过深度调整,近几年 美国经济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但全 球经济增长很不均衡,格局在分化, 风险也在积累,比如债务总额比 2008 年爆发危机的时候增长了一 倍。前一段时间,一些新兴经济体 的汇率出现大幅度下跌。”隆国强 称,一方面全球经济在恢复性增长, 稳中略有趋缓,金融风险的因素也 在积累,在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下, 中国下一步开放怎么办? 在他看来,要坚定不移地扩大 开放,也要树立底线思维。世界银 行曾评估“中国是全球化进程中少 数几个获益较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肯定了中国在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 就。实际上在全球化进程中有很多 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可能获 益不多,或者甚至未得其利先受其 害。但不开放的代价是很高的,开放 带来的受益是慢慢积累的,进一步扩 大开放的方向不能动摇。中国今年 的金融开放有了重大举措,还举办了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批准设立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我们要想在 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关键在于自 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开放战略。” 未来怎么用好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来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就 变成了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要思考 的问题。 隆国强表示,在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要趋利避 害 、防 范 风 险 ,根 本 上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调整我 们的开放战略,促进我国参与全 球竞争新优势的形成,同时要进 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外 部金融风险和内部金融风险形成 联动、形成共振,真正取得打好三 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 险”这一战役的胜利。 “在全球化进程中要防范金融 风险,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协 调。”隆国强认为,有一类开放的风 险是传染式的风险,经济繁荣的时 候资金大量流入,外部出现风吹草 动的时候资金就快速撤出。1998 年泰国的金融危机就是这样发生 的,繁荣的时候股市、房市都很繁 荣,资金一撤“泡沫”就破灭了。 现在世界联系得愈加密切,相 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他看 来,这种影响有好的影响,但是也有 不好的影响,有的时候是不经意的, 比如美联储一加息,美国的货币政 策走向所谓“正常化”,然后资金就 开始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新兴 经济体就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资 本流出会导致汇率贬值或资本市场 出现动荡等。“所以说在一个越来越 开放、越来越彼此联系密切的国际 环境下,国际的协调合作就变得日 益重要。” □□□□□□□□□□ (下转 2 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趋利避害 改革开放 40 中国社会保障惠及全民 12月6日,在新建福厦铁路第8标段厦门同安制梁场,工人在绑扎梁体钢筋。当日,福建首条高速铁路—新建福厦铁路桥梁主体工程首孔箱梁顺利浇筑,标志着桥梁主体工程由下部结 构向上部结构有序推进。新建福厦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铁路正线全长277.42公里,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 新华社发(阮士凡 摄)

Transcript of 凝聚全球共识...

Page 1: 凝聚全球共识 助力“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jjsb.cet.com.cn/zgjjsb/20181207/A01.pdf2018/12/07  · 值班编委:王 本版责编:张娜 电话:(010)81785188-3013

CHINA ECONOMIC TIMES

中国经济新闻网:www.cet.com.cn

本报协办单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00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第5742期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本期8版零售价:1.20元

对读者负责 对历史负责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

■值班编委:王 本版责编:张娜 电话:(010)81785188-3013 电子邮箱:zhangna_free@sina.com 美术编辑:孟宸永 组版:梅雪荣 本报在北京、长沙、杭州、武汉同步传版印刷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jjsb.cet.com.cn 中国经济时报手机报:zgjjsb.goonews.cn 中国经济时报官方微博:weibo.com/cetwb□社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编:102209 电话:(010)81785188(总机) (010)81785188-5100(编辑部) (010)81785186(广告部) (010)81785178(发行部) 传真:(010)81785121 电邮:info@cet.com.cn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昌工商广字第0011号 □本报总法律顾问:周慧明律师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址:http://press.gapp.gov.cn 本报监督举报电话:(010)81785188-5100 81785111□国内邮发代号:1-218 国外代号:D6831 邮局订户及投诉请拨打:当地邮局11185 联系本报发行部请拨打:(010)81785178 全年定价288元

微信公众号中国经济新闻网

4版:社保全国统筹越早越好

(6)

3版:金融科技监管亟待加强

■本报记者 李慧莲

第四届“丝路国际论坛”即将于

12 月 7 日-8 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经合

组织发展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

织、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共

同在境外主办的一次重要国际会

议。本届论坛在此时召开对推动经

济全球化有何特殊意义?对我国

“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将发挥何种

作用?对国内经济会产生哪些积极

影响?围绕这些热点话题,在论坛

召开前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

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希望通过论坛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共同维护多边

贸易体制和经贸规则,将有助

于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获得

共同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的国际形

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环境日益

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严峻挑

战,不久前结束的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更是首次出现没有发表领袖共

同宣言的局面。在这样的现实背景

下,本届丝路国际论坛想在建设开

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维护自由贸易

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伟: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

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利益交融不断

深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我

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

自己”,我们希望能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更多的国家、国际组织、

企业和智库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

义、单边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

制和经贸规则,将有助于继续推动

经济全球化、获得共同发展。“丝路

国际论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

高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自举办以

来,已为各方共建“一带一路”持续

凝聚共识、共商良策提供服务和

支撑。

这次论坛,首先肯定将有助于

进一步凝聚共识。

二是进一步增进对中国政策主

张的了解、认可。出席这次论坛的

中方代表,将会阐述中国政府支持

自由贸易、维护多边体制以及加快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

放的立场和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国

家、国际组织、企业和智库对此进一

步了解和认可。

三是进一步促进政策沟通和

战略对接。今年,全球经济呈持

续复苏态势,但基础仍不稳固,共

建“一带一路”通过开放包容的新

型区域合作,通过基础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和

民心相通,有针对性地解决沿线

国家的现实发展需求,不仅为区

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还将促

进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全球经济

持续复苏。

希望借助丝路国际论坛

这个高端国际交流平台的品

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为共建

“一带一路”提供更多更好的

智力支持

中国经济时报:丝路国际论坛

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作为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发挥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优势、打造高端国际交流平台的一

个重要品牌,它在服务“一带一路”

建设方面将扮演何种角色?

李伟: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

展、开放型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

增加的国际形势下,召开本届论坛

首先将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凝聚

共识。论坛专门设置“一带一路”与

开放型世界经济议题,政府官员、国

际组织领导人、智库专家和国际企

业负责人,围绕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和经贸规则、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市

场开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

化,以及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完善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推动多方

合作等话题,开展深入研讨,充分交

流,为推进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凝聚更多共识。

其次,为共建“一带一路”向纵

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论坛秉持

“传承丝路精神,共谋合作发展”的

宗旨,其目的是在“和平合作、开放

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

精神指引下,通过坦诚交流、回应关

切、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有效促进

各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

同,推动沿线国家务实合作,促进全

球可持续发展。

再次,为有关各方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提供重要高端交流平

台。前三届论坛为宣介“一带一

路”、增信释疑、推动务实合作发挥

了积极作用。“丝路国际论坛”已成

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挥全球

伙伴关系网络优势、打造高端国际

交流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

重要品牌。

本届论坛的召开还将为第二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

热。本届论坛已一切准备就绪,我

们期待本届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为

明年我国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第二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

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

发展转变。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这届论坛

来讲,将通过哪些安排来发挥它对

共建“一带一路”的作用?

李伟:在前三届论坛的基础上,

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聚焦“一带

一路”与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

议程对接,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繁荣进步,增加民生福祉。

□□□□□□□□□□(下转2版)

■“第四届丝路国际论坛”预热报道(5)

凝聚全球共识 助力“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本报记者 王小霞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城镇

到农村、从职工到全民……改革

开放 40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

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

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由

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

乡的“社会保障”根本性转变,覆

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

系基本建立,民生保障网不断织

密扎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待遇

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走

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

障道路。

改革初始

从企业到社会 社会保

障进入转型期

1978年以前,我国长期实行

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退

休和医保制度,实质上是建立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或单位

保险制度”。

“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由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

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由企业包

揽劳动者生老病死伤残等所有福

利,使得企业负担过重,不利于企

业参与市场竞争。”清华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

究中心主任陈秉正在接受中国经

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因此,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

开始了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的就是

为了在城市改革、国企改革的大

背景下,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让

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增强企

业活力和竞争力,减少传统体制

下给企业带来的包袱。

1982年 2月,原劳动人事部发

布了《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

的通知》,劳动合同制作为对“包

办就业、终身铁饭碗”的矫正措

施,走上历史舞台。

接着,1984年,我国开始尝试

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在江苏

省泰州市、广东省东莞市等地开始

试点,引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

机制。

1986年 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

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七个五年计划》,其中不仅首次

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而且

还设单独章节阐述了社会保障改

革与社会化问题。

3 个月后,国务院颁布《国营

企业试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明确规定国营企业将以劳动合同

制 取 代 计 划 经 济 时 代 的“ 铁 饭

碗”,同时规定合同制工人的退休

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并由企业和

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

“当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

处于初期的探索、试点和研究阶

段,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国外的

经验和做法”,陈秉正表示。1986年,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真正

进入由“国家—单位保障”迈向”

国家—社会保障”的标志性年份,

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真正意义

上的建设时代。

□□□□□□□□□□(下转4版)

■本报记者 刘慧

“在一个相互依赖越来越强的

变化的世界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

大国要继续在全球化进程中防范风

险、趋利避害,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

合作、国际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副主任隆国强12月5日在2018年

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上如此表示。

回顾过去几十年,大概每过十

年左右就有一次全球性的、有影响

的金融危机。20世纪 80年代的拉

美危机、90 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

金融危机。

“经过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的十

年,全球经济经过深度调整,近几年

美国经济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但全

球经济增长很不均衡,格局在分化,

风险也在积累,比如债务总额比

2008 年爆发危机的时候增长了一

倍。前一段时间,一些新兴经济体

的汇率出现大幅度下跌。”隆国强

称,一方面全球经济在恢复性增长,

稳中略有趋缓,金融风险的因素也

在积累,在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下,

中国下一步开放怎么办?

在他看来,要坚定不移地扩大

开放,也要树立底线思维。世界银

行曾评估“中国是全球化进程中少

数几个获益较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肯定了中国在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

就。实际上在全球化进程中有很多

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可能获

益不多,或者甚至未得其利先受其

害。但不开放的代价是很高的,开放

带来的受益是慢慢积累的,进一步扩

大开放的方向不能动摇。中国今年

的金融开放有了重大举措,还举办了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批准设立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我们要想在

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关键在于自

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开放战略。”

未来怎么用好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来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就

变成了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要思考

的问题。

隆国强表示,在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根本

上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调整我

们的开放战略,促进我国参与全

球竞争新优势的形成,同时要进

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外

部金融风险和内部金融风险形成

联动、形成共振,真正取得打好三

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

险”这一战役的胜利。

“在全球化进程中要防范金融

风险,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协

调。”隆国强认为,有一类开放的风

险是传染式的风险,经济繁荣的时

候资金大量流入,外部出现风吹草

动的时候资金就快速撤出。1998年泰国的金融危机就是这样发生

的,繁荣的时候股市、房市都很繁

荣,资金一撤“泡沫”就破灭了。

现在世界联系得愈加密切,相

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他看

来,这种影响有好的影响,但是也有

不好的影响,有的时候是不经意的,

比如美联储一加息,美国的货币政

策走向所谓“正常化”,然后资金就

开始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新兴

经济体就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资

本流出会导致汇率贬值或资本市场

出现动荡等。“所以说在一个越来越

开放、越来越彼此联系密切的国际

环境下,国际的协调合作就变得日

益重要。”

□□□□□□□□□□(下转 2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趋利避害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保障惠及全民

12月6日,在新建福厦铁路第8标段厦门同安制梁场,工人在绑扎梁体钢筋。当日,福建首条高速铁路——新建福厦铁路桥梁主体工程首孔箱梁顺利浇筑,标志着桥梁主体工程由下部结

构向上部结构有序推进。新建福厦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铁路正线全长277.42公里,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 新华社发(阮士凡 摄)

新建福厦铁路桥梁

主体工程首孔箱梁顺利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