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75
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国 杨杨杨 杨杨杨杨杨杨杨杨杨杨杨杨杨杨 2012 杨 09 杨 10 杨

description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杨跃承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201 2年 0 9月10日. 国家高新区是一个承载责任和使命、充满希望和梦想、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体现和收获创新价值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沃土 !. 报告提纲. 四. 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一. 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三. 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1.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1、载体问题 2、主体问题 3、服务体系问题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Page 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杨跃承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2012年 09 月 10 日

Page 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国家高新区是一个承载责任和使命、充满希望和梦想、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体现和收获创新价值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沃土!

Page 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报告提纲

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一

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二

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三

1

四 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Page 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1 、载体问题 2 、主体问题 3 、服务体系问题 4 、政策环境、问题 5 、市场机制问题 6 、文化问题还要把握好战略框架、核心要求和基本规律

Page 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国家高新区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区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大型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享有立法权

和特别行政管辖权,战略任务是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要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资、外企,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主要任务是吸引外资,振兴地方经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出口,投资类别政策

高新区:主要依靠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借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创造局部优化的科技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科技产业化体系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类别政策

Page 6: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新技术革命——响应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潮流(第三次浪

潮)。显著特点是呈现科学、技术、经济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

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和经济相互促进并互为制约。也可以说强大的经济需

要有强大的技术、强大的技术需要有强大的科学、而强大的科学又离不开强大的

经济,是一种科学、技术和经济极度耦合的社会发展形态。或为市场自然形成,

或为政府力量推动

高科技园区应运而生;硅谷、剑桥科技园、新加坡、新竹、筑波等。全世界约

有 1000 多家科技工业园区

设立背景

2

Page 7: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世界科技园区发展回顾: 1950 —年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区 斯坦福大学科学园在美国诞生, 70年后培育出世界闻名的硅谷; 60年代初,英国剑桥、牛津大学开始创办科技园; 60年代末,法国索非亚大学建立科学园; 80年代初,北欧、台湾新竹;中国高新区、印度班家罗尔、韩国大德等;俄罗斯、越南、非洲等。

硅谷的“心脏”硅谷的“心脏”————斯坦福大学科学园:斯坦福大学科学园:斯坦福大学: 1887 年创建,9000 英亩土地, 2000 万美元; 7 个分校, 12 个海外分部; 1.3万名学生, 50% 研究生;办学宗旨:培育具有良好教育基础的实用型人才;富于想象力,创业精神和动手能力;科学园以 660 英亩土地, 5 亿美元起家;硅谷的 150 家电子公司中,约 1/3 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学生创办;约 1/2 于斯坦福大学有直接或间接的业务关系。

Page 8: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 硅谷”硅谷”————几次飞跃和发展机制:几次飞跃和发展机制: 50-60 年代,美国政府的“军转民”改革和政府采购政策; 60-70 年代,硅谷实业家转变为风险投资家; 80-90年代以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技术转移、产学研结合、勇于冒险、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竞争合作的硅谷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和创业者的天堂。

全世界约有 1000 多家科技工业园区:美国 180余家,美洲约 280 多家;欧洲共 470 家;亚太地区近 380 家:中国 100余家,日本 26 家,澳新 30余家,俄罗斯 53 家;主要类型分为:科学园(研究园)、技术园、科技工业园、出口加工区等。

相关的国际组织:相关的国际组织:美国大学研究园协会( AURRP ): 1984 年成立, 300

多个会员;欧洲“国际科学园区协会”( IASP ), 1986 年成立,约 200多个会员;“国际企业孵化器协会”( NBIA ), 1987 年在美国设立,有200 多个会员;欧洲企业孵化器网络( EBN ), 80 年代末成立,由 250多个会员;支持发展的国际组织:教科文组织、工业发展组织、计划开发署、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Page 9: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破除枷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联产承包、企业股份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

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寻求发展的出路: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

城市;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走出去和引进来

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美苏冷战、军备竞赛等带动的技术突破、以色列

经济的奇迹、台湾新竹的快速崛起、印度班加罗尔“千年虫”的机遇、中国

的强国梦想、应对金融危机

设立背景

3

Page 10: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4

1984年 6月《关于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对策》的报告呈送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制定新技术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政策,要大胆实践

1985年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试办新技术园区

1985年 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兴办了中国第一个高新区

1988年 5 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颁布 18条优惠政策。

Page 1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1991 年 3 月国务院 12号文件颁布,批准建立 26 个国家高新区并制定全国适用的扶持政策;同年 4 月,小平同志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的题词发表,全国第一次高新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指引下, 1992 年 11 月国务院又批准建立 25 个国家高新区。

1997 年 6 月,为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 21 世纪中国粮食问题,国务院特别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07 年 1 月 8 日,国务院批准宁波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同年,经国务院批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序列。

2009 年 3 月 18 日,国务院批准湘潭、泰州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2010 年 9 月、 11 月国务院批准济宁等 27 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2011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紫竹等 5 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发展历程

5

Page 1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截至目前,共拥有 89 家国家级高新区。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国家高新区空间布局

类别:类别:•依托智力密集和依托智力密集和工业基础较好的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

•依托对外开放条依托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的沿海城件较好的沿海城市市

•依托军工企业密依托军工企业密集和老工业基地集和老工业基地城市城市

•主动布局功能性主动布局功能性支撑平台支撑平台

6

Page 1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管理体制管理体制 经国务院授权 , 科技部对全国高新区进行归口管理和业务指导

省级科技部门归口管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落实政策、支持发展

高新区所在地政府具体领导,推进改革、制定政策、支持发展,是责任主体

高新区管委会,特征:——政府的派出机构、法定机构、公司制;——“小政府、大服务”,人员是同级政府的 1/4-1/10 ;——行政授权、一级财政,政策制定者;——园区的规划建设者、招商;——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工作重点:软硬环境建设。——各类产业促进组织

Page 1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中关村科技园区联合调研组(上报国务院)——高科技园区发展具有更加明确的

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区域性创新政策仍然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高新技术产

业集群发展将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国家整体发展要求看,中关村的实力还有

待加强。 2009 年国务院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央政策研究室“送阅件”——以园区为载体推动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是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经验。经过 20 年的发展,我

国 56 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几类园区中脱颖而出,已经在集聚创新资源、引

领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形成明显优势。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培育战略

性新兴产业,将形成优势最大、成本最小、效果最佳的推进机制和成长路径。

新时期国家进一步确立了高新区的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

7

Page 1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二、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8

2011 年总体情况

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 1074多万人,其中硕士、博士近 52 多万人,归国留学人员 5 万人 , 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中 80%以上来自国家高新区;

经济与产业 生产总值占全国 GDP 的比重约 8.8%; 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创汇占全国的份额分别达到 12.3%和 16.8%; 企业总数近 57000 家,其中 80% 以上是本土培养的草根性企业; 上市公司 1000 多家;科技创新 企业研发投入超过全国研发投入总量的 1/3 ; 企业授权的发明专利为 29438件,约占全国全部企业授权总量的 50多%。

Page 16: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二、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9

2011 年国家高新区共实现

1992-2010 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 40% 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引领、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营业总收入 133425 亿元, 工业总产值 105680 亿元, 工业增加值 21410 亿元, 利润 8484多亿元,税收 6816亿元 出口创汇 3180 亿美元。

Page 17: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二、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2023年4月20日 10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基地,催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高新区汇聚了全国 50% 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成长起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

中关村的芯片设计、上海张江的集成电路制造和生物医药、武汉东湖的光纤光缆、深圳的通信设备、大连的软件服务外包、无锡的物联网和光伏太阳能等。

探索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效益和速度的协同发展

2011 年,高新区人均 GDP38.8万元,万元 GDP 能耗 0.5吨标煤,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土地利用效率、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都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出。

Page 18: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二、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2023年4月20日 11

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日益突出,辐射带动了区域的创新与发展

高新区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和科技中心; 一半以上的国家高新区的经济总量占所在城市的比重达到 20% 以上。 汇聚 700 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开放实验室、约 300 家技术测试平台。

通过创新合作、技术交易、产业配套、管理模式输出等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11 年中关村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1000 亿元,其中 60% 以上输往京外。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突出,创新活动活跃,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不断出新。 每万名从业人员专利拥有量超过 75 件,接近先进国家水平。 产生了中国芯、高性能计算机、卫星导航、非典疫苗、 3G 技术等多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果,华为、中兴、联想、百度、尚德、阿里巴巴、腾讯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Page 19: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二、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12

园区规划建设水平领先,引领城市新城区的发展趋势

园区创新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创新人才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 科技金融政策

武汉光谷广场 杭州高新区集团总部板块 宁波高新区研发园

产业发展政策 企业成长政策 网络与合作政策

Page 20: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国家高新区责任与使命

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是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前提(园区的国家意义) 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工业化集约发展的模式 支撑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引领、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支撑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既要做供给、也要创造需求 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农业现代化

13

Page 2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国家高新区面临的挑战

政策弱化、局部环境优势再造 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效率机制 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制度性矛盾的碰撞 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如何提升产业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效率最大化 专业化管理团队能力提升、保持管理体制的优势和先进性 如何增强创新能力,产业特色和优势的塑造 如何增强技术、资本、市场的控制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14

Page 2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希望要求

1991年 4 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 ;

1996 年,江泽民同志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 ; 2003年 1 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关村并指示:“三年成绩喜人,今后任务艰巨,发展前景美好,大家仍需努力” ; 2005年 6 月,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发展的 “车马炮”精神——勇往直前、与日俱进、跨越发展温家宝总理在 2006 年科技大会明确提出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战略定位——要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载体、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平台、实现创新驱动和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15

Page 2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高新区发展核心要求知识创造

技术创业

创新资本

高端人才

创新集群

创新政策

创新制度

创新文化

国际化水平

经济贡献

技术源头,发明专利

中小企业活跃

天使投资、创业投资

工程师、企业家、资本家

创新网络、技术联盟

区域、产业政策、资源配置

改革、先行先试、体制机制

创新、创业、竞争、宽容、领导力

走出去、引进来

动力引擎、增长极、辐射带动 16

Page 2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国家高新区发展方式

传统工业园区 现代科技园区

发展模式

发展动力

建设重点

发展路径

园区形态

经济形态

外延式外延式

生产要素驱动 生产要素驱动

硬环境建设 硬环境建设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产业孤岛 产业孤岛

内生式内生式

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驱动

软环境 软环境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

现代城市功能区 现代城市功能区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17

Page 2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三类园区建设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国际竞争力集群,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 ------打造创新集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能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系统解决方案——建立导向、分类指导、一区一策;核心技术、细分领域、产业体系整体性布局;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同步追求;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要协同推进

18

Page 26: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创新载体建设

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知识创造、聚集高端创新要素、企业的衍生功能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创业、企业和企业家孵化培育科技企业加速器——整合利用市场化力量促进企业成长加速科技企业服务器(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和扩散、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结合、创新合作的有效载体金融服务平台——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担保等专业园(软件园、生物产业园等)——集群特征的产业生态体系

19

Page 27: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打造优势发展产业

打造优势 发展产业创新资源集聚优势

创新人才集中优势

创新组织集成优势

创新产业集群优势

创新经济集约优势

发展研发、创意、外包等新业态

高端制造业、价值链高端

高技术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创新链

产业链

价值链

20

Page 28: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主要测度指标: 园区企业 R&D投入达到 6%—8% 的水平; 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 25 件 / 万名从业人员; 园区硕士、博士争取达到 10% 以上; 增加值率在 35% 以上、利润率在 8%—10% 以上; 当年新注册企业数占园区企业总数的 20% 以上; 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 35%—40% 以上; 形成一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园区企业每年获得股权投资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 10% 以上; 园区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 0.25吨标准煤。

Page 29: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自主创新责任人

市场开拓者

产业组织者

改革探索者

价值发现者

战略投资人

创新需求的服务者

创新优化管理体制

•管理位势提升•多元的联合治理模式•高效化、扁平化、专业化•确立科学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创新与产业促进•提升园区的支撑、服务、运营能力与水平•注意管理模式的阶段性和渐进性发展•科技主管部门参与园区管理和指导•有效利用部省会商机制和平台 21

Page 30: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要求

努力完善政策环境

第一代政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政策; 第二代政策—创新环境与产业化政策; 第三代政策—创新发展资源的战略性配置国家高新区政策配置把握的基本原则: 1 )、区域性安排与国家战略部署相结合 2 )、加大创新投入与提高创新效率相结合 3 )、注重创新政策的精准化和靶向性 4 )、注重政策的差异性、动态性与周期完整性 5 )、税收政策与公共财政政策、资源配置相结合 6 )、多点支撑、体系性政策

22

Page 3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一)、什么是创新集群 产业集群—对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于 19 世纪末

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从那个时候算起,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有:工业区位理论(Weber, 1929 )、增长极理论( Boudeville, 1966)、社会资本网络理论( Granovetter, 1973, 1985 )、产业区理论(Marshall 1922, Piore and Sabel 1984, etc)、集群理论( Porter 1990, 1998)。

以波特为代表的集群学派则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之间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结在一起( Porter, 1998)

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内涵的理解国家 对产业集群的理解 国家 对产业集群的理解德国 相似公司的聚集和创新模式 美国供应链网络和生产网络意大利 产业知识流 加拿大 创新系统墨西哥 创新系统 澳大利亚 创新的网络和生产网络荷兰 价值链和生产网络 法国 由知识连接起来的独特组合英国 区域创新系统 爱尔兰价值链和生产网络比利时 生产网络、创新系统、合作 丹麦资源区西班牙 创新系统 瑞典 不同产业独立公司的集合 /系统瑞士 创新系统 芬兰 由知识而联系在一起的公司的独特组合

Page 3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内涵的研究也有所涉及。比如,仇保兴( 1999 )认为“小企业集群就是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他这里显然放宽了对产业集群的限制;

王缉慈认为我国存在着五种集群现象: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以中关村为村为代表的智力密集型地区、浙江等地的一些乡镇企业集群、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开发区以及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核心的老工业基地(王缉慈, 2001)。

集群可以有这样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集群是由一组在地理上邻近的、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和机构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

Page 3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创新集群的产生—首先产业要素在物理空间集聚,产业专业化,形成产业基地;第二步,企业之间形成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紧密分工合作关系,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第三步,技术、人才、资本、高技术企业等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主体之间关联、互动和竞合 ,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形成创新集群。

依托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园区,通过公共政策的引导,培育和

发展创新集群,通过创新网络、创新服务、创新企业培育和发展、专业园建设、产业联盟发展、业态创新以及加强设施管理等来加快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创新集群又可分为—特色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集群、国家竞争力集群、国际竞争力集群、尖端集群、知识和研发集群、服务业集群等。

Page 3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二)、为什么要发展创新集群 1 、中国科技创新取得巨大进展 ——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近几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 20% 以上

, 2010 年达到 2046 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达到 7062 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 74% 。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2010 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 255 万人年,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科技论文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 2011 年专利授权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 20% , 2011 年达到 4700 多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 2010 年达到 7.62 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取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载人深潜、量子通讯、干细胞研究等一批世界瞩目的成果。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实施,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任务中贡献显著,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中表现突出。

——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拓展,科技外交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技发展为创新集群奠定了基础

Page 3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2 、创新,驱动世界经济社会新的发展 ——世界正进入创新密集时代,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

速度明显加快,重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科技创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重大变革和突破;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和转移,知识、技术、人才和机构等创新资源向新兴经济体国家流动;

——许多国家提出了创新战略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制定规划并大幅度提高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不断促进产业革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发展创新集群是世界创新经济发展趋势

Page 36: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3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 ——环境资源承载和生态保护的压力促使转变发展方式; ——原材料、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带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转型; ——人民币汇率实质性上升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技术壁垒、贸易壁垒及贸易摩擦需要破解; ——新兴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需要有路径选择。

创新集群是体现了科学发展

Page 37: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4、全球经济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国电子企业与国际企业利润总额比较( 2008年数据)

电子百强前 10 家企业 世界 500 强电子企业名称 利润(亿元) 名称 利润(亿美元)海尔 28.0 IBM 95

京东方 3.5 三星电子 85

TCL 4.5 戴尔 26

联想 10.8 微软 126

上广电 -2.5 英特尔 50

华为 52.4 诺基亚 56

美的 23.7 思科系统 56

熊猫 12.9 LG 电子 26

海信 11.3 德州仪器 43

中兴通讯 10.7   

Page 38: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美国对中国产业控制 经济掏空中国—— 28 个产业,控制了 21 个。这是最根本最省事的釜底抽薪。多少年来,当中国关注于 GDP数字和外贸进出口额的时候,美国却一直在隐秘地实施着针对中国的经济掏空战略。美国借中国的钱,再投到中国,消灭中国的名牌,控制中国的矿产,入股中国的银行,炒中国的股市、楼市,但是,美国却不许中国购买美国的企业,不出售给中国高技术和武器,只许中国大量的金钱买美国的国债,其实就是“借”钱给美国,供美国循环用于掏空中国。(李炳炎《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

美国主导国际重大产业竞争格局——石油、粮食、文化、高科技等 金融国际战略—金融国际战略—美元货币、家族资本、华尔街 /投行、国际组织;

政治无畏战略—政治无畏战略—国际警察、文化意识划界、无畏与无赖、联合国;

人才系统战略—人才系统战略—潜力人才流入、高端人才诞生、创新人才留下、国际教育体系;

军事支持战略—军事支持战略—航空航天、尖端海洋、年度各种演习、跳起军事冲突。

Page 39: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Made by China ??? NO 数控机床最大消费国( 60亿美元),但大部分需进口 最大纺织设备市场,高端进口设备占 40亿美元 家电产品最大生产和消费国,但不拥有其核心技术 无线产品最大市场,但需付出巨大专利使用费 钢铁、稀土、铜等产品的议价能力低 类似现象在工业机器人,汽车,造船,军事装备等领域同样存在 一是发达国家大型技术密集公司按照产品价值链推行全球网络化制造

(技术控制) ; 二是大型零售商、品牌制造商构造其全球供应链,借助于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技术,通过控制品牌和产品开发等核心价值环节来垄断全球市场,而把生产环节通过委托生产( OEM )等方式外包(供应链控制) ;

三是国外的财团、金融机构、 MNCs通过资本控制与运作、并购重组等手段,掌控着关键资源和产品的定价权(资本控制)

要通过发展创新集群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Page 40: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三)创新集群形成机制、发展模式和案例

1 、打造创新集群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四大规律 —产业成长规律 —产业价值链规律 —产业组织规律 —新兴产业规律

Page 4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产业成长规律

形成期

成长前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孕育期

整合期

成长期

通过对产业成长规律的把握,核心是明确产业的纵向发展趋势(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即将步入什么阶段),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促进产业发展。

——what to do?

Page 4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产业价值链规律

Page 4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企业

各级政府

大学科研院所

中介

产业组织规律的核心:

主体如何作用客体,实现产业发展运作机制;即解决由谁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

产 业 发 展

• 技术和市场是产业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力,几乎主宰着产业成长的各个阶段–技术——产业成长的发动机–市场—产业成长的牵引力

• 资源是产业成长的基础–资源——材料

• 企业是产业构成主体–企业——零组件

• 政府是产业的工程师–政府——工程师

• 技术、市场、资源、企业和政府五要素,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产业的成长

• 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五要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尽相同

产业组织规律

资金

技术

市场

人才

基础设施

知识资源

Page 4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企业试错

产业试错

产业集群

机制体制创新

新兴产业规律

Page 4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行业前景不明显•技术路线不清晰•政策支持不到位

不确定性

•企业试错•源源不断的创业

•商业计划书•创业•进入死亡谷•死亡或成为瞪羚

试错结果

新兴产业规律 ——企业试错

Page 46: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兴产业规律 ——产业试错

企业 1 企业 2 企业 3企业n+m······

市场选择机制

成功企业群体 新兴产业

产业试错以企业试错为基础

一群企业试错才是产业试错

产业试错的过程是新兴产业诞生的过程

大企业最容易在新兴产业中出现

Page 47: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兴产业规律 ——产业集群

47

新兴产业必须在空间上落地,在集群中进行

需要在区域层面发展新兴产业,只有在区域层面上才能形成全新的机制与体制

国家高新区具有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

新竹—— IC

硅谷

—IT 班加罗尔

—软件

爱尔兰

—软件

新竹—半导体

Page 48: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兴产业规律 ——体制与机制 三个循环:只有在高新区才能形成三个要素的高端循环

人(大学、产业) 资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上市) 信息

三个专业化:只有在高新区才能实现三类人群的高度专业化 系列创业者 职业经理人 风险投资商

三种创新:只有在高新区才能实现三种创新 全新的理念 全新的商业模式 全新的产业业态

Page 49: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 重大技术突破催生的新兴产业

• 价值链分解与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的新兴产业

• 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新兴产业

• 规制变化和政策引导催生的新兴产业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2、新兴产业集群的四种形成机制案例

物联网

生物CRO

创意产业

合同能源管理

Page 50: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之一 ——重大技术突破催生

新兴产业最容易在重大技术突破的结合点产生 全球性金融危机孕育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

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 (IPV6);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生物芯片 高通量药物筛选;新材料与纳米技术;航空航天

Page 5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MIT 的 Kevin Ashton:把 RFID “ ”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个 物联网 ( 1998)

Auto-ID中心:物联网是成千上万的物品采用无线方式接入了 Internet的网络。( 1999)

ITU报告:物联网是通过 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实现全世界设备互连的网络。( 2005)

IBM:把传感器设备安装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 ”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网络,即 物联网 ( 2008)

是由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这些物理设备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协同和互动,为人们提供智慧和集约的服务

RFID

传感网( sensor networks ) M2M

物联网

下一代互联网( NGI )

泛在网( Ubiquitous network )

案例 1

物联网

Page 5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案例 1

1. ——应用创新、产业形成期 未来 1至 3年,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带动产业链形成;

2. ——技术创新、标准形成期 未来 3至 5年,行业应用标准和关键环节技术标准的形成。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初步成熟,各类应用解决方案逐渐稳定成熟,物联网各环节的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路线图: 10 年 3 阶段 3 大细分市场

图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

用户数量

企业应用市场

个人与家庭市场

服务创新、产业成长

公共管理与服务市场应用创新、产业形成

技术创新、标准形成

物联网时代

2010年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图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

3. 服务创新、产业成长期——未来 5至 10年,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活跃,个人和家庭市场应用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各类提供物联网服务的新兴公司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

Page 5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之二 ——价值链分解与产业融合发展产生 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随着专业化分工而逐步出现分解,形成了独立第三方服务业态

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二三产中间出现了新的融合趋势 电子交易;商旅管理;在线教育;第三方支付; 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第三方汽车设计公司; 专业生物医药 CRO; 软件研发外包零包平台

Page 5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案例 2

5000-1000个候选目标

250个进入临床前

5个进入临床一期

1个批准上市

5000-1000个候选目标

250个进入临床前

5个进入临床一期

1个批准上市

生物医药研发的复杂性

生物CRO

Page 5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案例 2

生物CRO

生物医药研发价值链的参与者

靶标的识别与确认

主导化和物筛选与优化 临床前试验 临床Ⅰ 、Ⅱ 、

Ⅲ期试验 药品注册 制造及工艺优化

制药公司

科研机构

药物发现公司(生物技术公司)

CRO CMO

靶标的识别与确认

主导化和物筛选与优化 临床前试验 临床Ⅰ 、Ⅱ 、

Ⅲ期试验 药品注册 制造及工艺优化

制药公司

科研机构

药物发现公司(生物技术公司)

CRO CMO

Page 56: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案例 2

生物CRO

56

生物 CRO 是我国可力争进入世界前列的重要领域

中国优势

拥有大批人力成本低廉的专业人士某些领域雄厚的科研基础 研发费用低和日趋提高的技术等竟争优势庞大的人口为临床试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政府对于 CRO 的重视各个生物科技园区所提供的良好政策

Page 57: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之三 ——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对高端服务业和高端电子消费品的广大需求,催生了新产业的发展

内需市场扩大了市场容量 创意产业; 健康管理 教育培训; 以及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

Page 58: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案例 3

58

创意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科技) (文化)

高新技术产业 创意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双引擎

增长效应

就业效应

结构升级

关联效应

创意产业

Page 59: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案例 3

59

创意产业的内涵

传统文化产业部门 信息产业部门 其他经济部门

内容创作 生产制作

软件

网游

动漫

信息服务

工业设计 广告策划 会展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狭义文化产业

广义文化(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

影视广播 音乐表演

图书出版 古董文物

市场开拓 终端消费 生产

创意产业

Page 60: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之四 ——由规制变化和政策引导催生 全球性的资源能源短缺危机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低碳、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时尚 政策引导 替代性技术催生了新产业

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煤、热泵等 高效节能,如工业节能、智能建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 商业模式,如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 EPC) 环保技术,包括水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Page 6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产业资源市场资源自然资源科技与人才资源

新兴产业机遇重大项目机遇政策调整机遇

加强产业研究进行产业选择集中资源聚焦产业

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嫁接科技资本

优势资源转化

把握机遇认识规律

政策聚焦精准选择

高端人才对接科技资本

模式 典型

中关村保定高新区

特点

大连高新区

新余高新区

无锡高新区

3 、新兴产业集群的若干发展模式

Page 6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产业演进

计算机

软件及信息服务

互联网经济

下一代互联网及物联网

80 年代

90 年代 10 年代

下一个十年

成功优势:•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机遇;•优势科教资源;•高水平留学生;•风险投资;

政府作用:•推动成果转化;•对接国家资源;

中关村:多种技术源头嫁接科技资本

Page 6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张江:政策聚焦,产业转移,平台搭建

软件及服务外包 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政策聚焦

• 99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聚焦张江”战略• 06 年,上海再次提出“二次聚焦”战略

产业转移

• 全球软件外包产业的兴起

• 跨国医药集团的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的转移

• 集成电路代工行业的兴起和转移

平台搭建

• 上海浦东软件技术服务平台

• 软件培训中心• 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

• 集成电路工艺研发平台• 高性能集成电路(上海)设计

中心• 国家(上海)信息系统可靠性测试与认证中心

• 信息安全公共试验测试平台• 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培训

中心• 信息安全企业与产品信息数据库

• 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 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平台

• 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 张江生物医药职业技能

培训中心

Page 6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保定高新区:紧抓产业机遇,延伸优势领域

输变电领域

传统优势领域:• 创新源头:与华北

电力大学、中科院电工所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 产业基础:天威集团及一大批电力自动化企业

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领域

电网智能化装备

光电领域:• 英利集团、天威薄膜风电领域:• 国电联合动力、中航惠腾储能领域:• 英利飞轮储能项目、风帆

新型储能项目、宇能快速充电项目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领域:• 光电缆• 专用传感器与无线网络

• 系统集成与设备制造

依托依托 “电”字号科技先发优势 “电”字号科技先发优势 与 与 坚实的产业基础坚实的产业基础,,正从 正从 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 向 向 智能电网装备产业群智能电网装备产业群 稳健演进稳健演进

Page 6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无锡高新区:高端人才与社会资本对接,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高层次海外人才

雄厚社会资本

尚德效应 太阳能产业

530 计划 物联网产业

Page 66: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新余高新区:抓住机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企业作用• 05 年,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多晶硅原料处于短缺状态;

• 建立赛维,加大对多晶硅的投资,抢占先机;

• 认准新兴产业;• 政府担保融资 8 个亿;

赛维成为国内多晶硅领军企业太阳能产业占据新余半壁江山

政府作用

Page 67: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武汉光谷:依托优势资源,加强选择,塑造区域品牌

优势资源

光电子领域• 邮科院•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药领域• 武汉大学• 红桃K药业

打造“中国光谷”选择

• 2001 年建设“中国光谷”;• 已经成为中国的光电子产业与创新中心;• 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50% ;

• 光传输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 10% ;• 光电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60% ,

Page 68: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深圳高新区:整合资源,服务全球

整合资源,服务全球

• 虚拟大学园:整合全国知名大学在深设立分校或技术转移中心;

• 国际商务平台:吸引全球各国行业商会、协会在深设立办事处,建立企业走向国际的桥梁;

• 利用全国研发资源:华为、中兴、大族激光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设立研发中心;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 服务国家战略:与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海外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移动通讯产业的崛起

Page 69: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大连高新区:“民办官助、外包为主”的软件发展道路

大连

市政府

大连软件园

(开发公司)

产业上推动,帮助

日本

美国、欧洲

成本控制 风险规避

成本控制、风险规避

全球战略需求

管理上辅助、引导

拉动

民办官助

早期:

需求拉动起

决定性作用

• 随着园区的发展,园区自身服务、发展情况成为主要带动力量• 在美日设立分公司统一接单,为园区及大连软件外包企业提供“分包”服务

日本外包市场需求日本外包市场需求

语言与人力成本优势、地缘接近语言与人力成本优势、地缘接近

专业软件外包服务能力 专业软件外包服务能力

政府促进与支持

政府促进与支持

• 政府成立软件招商团,市长亲自带队,以政府信誉吸引日本财团• 通过大连软件园的龙头作用,规化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 举办国家品牌创新研讨会,中国国际软件和服务信息交易会

Page 70: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四)创新集群的政策框架

1 、创新集群政策的设计原则 ——国家参与:创新集群要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国家参与体现在几个层面:一是

集群发展目标要体现国家的战略导向;二是国家相关政府机构将成为政策的制定单位、监督单位和执行单位;三是国家将调配各种资源参与各创新集群的创新网络建设;

——开放性:一是市场主体的多元性,既要充分调动中小企业为了集群的共同愿景打拼,又要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对吸引配套企业的重要作用;既要尊重中央政府的统一制定规则的权利,又要尊重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既要发挥公共组织的力量,又要充分利用民间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力量。二是空间范围的扩散性,政策对象要进一步向周边延伸,扩散到政策集群。三是国际交流,要与国际上的相关主体和机构展开交流和合作;

——竞争性:提高创新集群竞争力是创新集群政策主要出发点。政策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要确定创新集群选择标准,只有目标明确、资源集聚、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集群才能享受集群政策。二是要积极鼓励集群内的企业、研究机构等等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政府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政策效率发挥最佳。

Page 71: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优先性:在促进政策公平的基础上,有必要对部分政策目标采取优先支持的策略。优先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凡是集群内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技术研发、产品、项目和企业要优先支持;二是凡是更富效率的企业、研发机构等要优先支持;

——制度保障:对于任何一个区域、集群而言,良好的制度保障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法律、法规、组织等层面的保障将能够确保区域和集群的成功运行,能够保障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效率发挥更佳。

Page 72: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2 、创新集群政策的选择 以下创新集群政策是综合世界各国创新集群政策的基础上归纳而成,体现了创新集群政策的各种导向。

—创业政策:建立各种专业孵化器、加强对大学教授和学生的创业培训、鼓励创业网络、提供商业支持、加强对FDI 的激励;

—创新政策:建立开发和测试新产品技术和工艺中心、加强需求调研与技术预见、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产品和工艺的创新、支持中小型企业开拓新市场、为联合产业研究合作提供便利、给与研发投入以税收优惠、让研究课题适应本地产业集群的需要、为集群公共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专业技术园区、建立机制让行业内部通过竞争获取政府资助;

—创新合作和创新网络:建立合作机构和沟通渠道、加强协会与联盟建设、提供建设性对话的平台(如论坛)、为网络中的合作提供便利、市场主体联合研发项目、支持多公司合作项目、共同建立技术标准,集群间的交流渠道,如通讯、杂志等;

Page 73: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创新人才:建立集群研究中心(公共技术平台)、帮助企业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联系、协助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建立区域技能联盟、与教育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集群;

—创新金融:政府对集群项目优先投资、促进联合融资、大力发展天使和创业投资、建立专业投资基金、或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共同分担风险、推动股权交易和资本市场建设;

—创新基础设施:信息交流平台、投资于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建设、地方政府应该围绕本地产业集群设立地方级别的高等教育体系、地方政府实现商业基础设施的升级(商业、文化、运输、通讯等);

—创新市场活动:联合市场研究、公共采购; —创新组织:建立集群政策指导委员会,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大学、协作型组织,建立适合的专家组织结构来指导集群的发展;

Page 74: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四、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公共服务:战略集群研究,建立区域品牌,市场研究、市场情报,收集和分类集群信息,建立跨部门的快速反应组织管理体系,商业顾问及指导,改善信息系统以实现数据收集及衡量的常规化,围绕优势产业集群招募企业;

—国际交流:支持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鼓励参加国际行业协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创新的法律和法规:明确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并执行更为鼓励创新的反垄断法案、强化税收优惠政策以企业对研发及产业界 -学术界的合作进行投资、鼓励制定旨在促进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Page 75: 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与功能作用

感谢各位!

杨跃承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2012年 09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