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本理論

35
1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5-1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5-2 第第第第 5-3 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五章 成本理論.   生產成本上漲不僅侵蝕了廠商利潤,進一步也改變廠商的生產行為,雖然會計學已對「成本」有詳盡說明,然而,經濟學所討論的成本則更加廣泛,有助於廠商瞭解其成本結構,進而做出最適的產量與訂價決策。 5-1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5-2 短期成本 5-3 長期成本. 本章綱要. 1.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2. 短期成本結構及 AC 、 AFC 、 AVC 與 MC 的關係。 3. 長期成本結構及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4. 規模報酬遞增、遞減與固定。 5. 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5-1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五章 成本理論

Page 1: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第五章第五章 成本理論第五章 成本理論

  生產成本上漲不僅侵蝕了廠商利潤,進一步也改變廠商的生產行為,雖然會計學已對「成本」有詳盡說明,然而,經濟學所討論的成本則更加廣泛,有助於廠商瞭解其成本結構,進而做出最適的產量與訂價決策。

5-1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5-2 短期成本 5-3 長期成本

Page 2: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第五章本章綱要本章綱要

1.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2. 短期成本結構及 AC 、 AFC 、 AVC 與 MC 的關

係。3. 長期成本結構及長期平均成本曲線。4. 規模報酬遞增、遞減與固定。5. 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Page 3: 第五章 成本理論

3第五章5-15-1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企業為了永續經營廠商必須以「追求利潤最大」為目標,釐清成本的意義與種類則是分析利潤的重要前提。

圖來源: http://www.pref.aichi.jp/cmsfiles/contents/0000006/6364/image2.gif

Page 4: 第五章 成本理論

4第五章5-1-15-1-1  成本的意義與種類 成本的意義與種類

1.成本的意義成本( cost )係指生產過程中廠商使用各種

資源所付出的代價。會計帳中的「會計成本」只計算「外顯成

本」,未計入廠商使用自身資源的代價(即 「內含成本」),為避免低估生產成本,

經濟學中所稱之成本即為機會成本,      不僅計入外顯成本,        也包括內含成本。

Page 5: 第五章 成本理論

5第五章

成本的種類1. 私人成本( private cost )

私人成本所衡量的生產成本,只關心廠商自身的生產成本,不考慮生產的外部性(例如:污染)。

2. 社會成本( social cost )社會成本不僅考慮廠商自身的成本,同時也納入生產行為的外溢效果(即外部性,也就是生產帶給社會的正負面影響)。

Page 6: 第五章 成本理論

6第五章私人成本(私人成本( private costprivate cost ))

私人成本又稱經濟成本( economic cost ),即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的概念,包括了外顯成本與內含成本。

① 外顯成本( explicit cost ):係指廠商使用「非自身擁有的生產要素」生產,以貨幣方式支付的成本,由於可採客觀的會計標準計入會計帳,故又稱為「會計成本」。

② 內含成本( implicit cost ):係指廠商使用「自身擁有的生產要素」所應支付的代價,是應支付但實際卻未支付的成本(沒有計入會計帳中),又稱為「隱藏成本」。

Page 7: 第五章 成本理論

7第五章

Page 8: 第五章 成本理論

8第五章社會成本(社會成本( social costsocial cost ))

社會成本主張廠商的生產成本應包括私人成本與外部成本。

耗能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不是過低就是沒有,導致廠商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對氣候產生威脅,像這種生產過程的外溢效果所產生的社會成本不會計入私人成本中(圖 5-1, S0),因而低估了廠商的生產成本,使其產量大於社會最適產量,導致生產過量( Q0> Q1)。

Page 9: 第五章 成本理論

9第五章

外部成本( external cost )係指生產過程中發生「不利於他人的外部性」,所造成不須由廠商自己承擔的成本。

Page 10: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0第五章5-1-25-1-2  利潤的意義與種類 利潤的意義與種類

影響廠商繼續經營與否的關鍵─「利潤」,也是廠商生產的原動力,故經濟學中所稱之利潤是能忠實反應廠商的盈虧的「經濟利潤」而非會計利潤。

1.利潤的意義利潤通常以希臘字母 π 表示, π大於零表示

廠商有利潤,小於零則表示廠商發生虧損。

Page 11: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1第五章利潤的種類利潤的種類

① 會計利潤( accounting profit )② 經濟利潤( economic profit )③ 正常利潤( normal profit )

會計利潤又稱商業利潤,就是「總收入」與「會計成本」(外顯成本)的差額(式 5-4),是廠商以客觀的會計標準所計算的盈虧,即財務報表中的「本期損益」。

經濟利潤又稱超額利潤或純粹利潤, 是「總收入」與「經濟成本」的差額(式 5-5)。計算經濟利潤時,不僅扣除會計成本,也扣除了內含成本。

正常利潤( normal profit ),是廠商使用「自身的生產要素」應得之報酬,也等於內含成本。當廠商經濟利潤為零,意謂會計利潤只夠支付內含成本,廠商只賺得正常利潤( normal profit ),即企業繼續經營所要求之最低報酬。

Page 12: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2第五章

Page 13: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3第五章

1.(B)

Page 14: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4第五章

Page 15: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5第五章5-25-2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

短期廠商不僅僱用固定生產要素,也僱用變動生產要素,則其短期成本結構將由僱用固定生產要素的成本即固定成本,與僱用變動生產要素的成本即變動成本所組成。

Page 16: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6第五章5-2-15-2-1  短期成本結構 短期成本結構

1.總固定成本 TFC

短期下,廠商僱用所有固定要素之成本。

2.總變動成本 TVC

短期下,廠商僱用所有變動要素之成本。

3.總成本TC

短期下,廠商生產某一數量商品所負擔的總固定成本與總變動成本之和。

Page 17: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7第五章

TFC 不隨產量增減而變動,即使廠商停工仍需負擔,因此 TFC 曲線呈一平行橫軸的水平線。

TVC 受產量增減影響,產量愈大 TVC愈高,當廠商停工則不需支付總變動成本, TVC 為零。TVC 受到邊際報酬遞減影響,一開始呈「遞減速度」增加,經過「反曲點」( a 點)後則以「遞增速度」增加。

TC 曲與 TVC 曲線的垂直距離即為TFC ,故 TC 曲線與 TVC 曲線互相平行(圖 5-2)。

Page 18: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8第五章

4.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每一單位產量負擔的固定成本,即總固定成本除以產量。

5.平均變動成本AVC

平均每一單位產量負擔的變動成本,即總變動成本除以產量。

6.平均成本AC

平均每一單位產量負擔的總成本,即總成本除以產量,或平均固定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之合。

Page 19: 第五章 成本理論

19第五章

7.邊際成本, MC

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即「 T

VC 的變動量」除以「產量的變動量」。

Page 20: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0第五章

TFC 不受產量多寡影響( TFC 為常數),因此 AFC 曲線將隨產量增加而下降,當產量很大時 AFC

將趨近於零。 AVC 曲線隨產量增加先下降後上升,

呈大寫的 U 形。 AC 與 AVC 的垂直距離就是 AFC ,

由於 AFC 隨產增加而遞減,因此產量愈大時 AC 與 AVC將愈接近,AC 也呈大寫 U形。

Page 21: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1第五章

Page 22: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2第五章5-2-25-2-2     ACAC 、、 AFCAFC 、、 AVCAVC 與與MCMC 的關係的關係

Page 23: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3第五章5-35-3  長期成本 長期成本

長期下,由於廠商可以自由調整所有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生產要素皆為變動生產要素),必會選擇在生產成本最低處生產。

Page 24: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4第五章5-3-15-3-1  長期成本結構 長期成本結構

1. 長期總成本( LTC ):LTC 是短期總成本( ST

C )的包絡曲線( envelo

pe curve )。2. 長期平均成本( LAC ):

LAC 是短期平均成本( S

AC )的包絡曲線( envel

ope curve ),即長期平均每一單位產量所負擔的總成本。

Page 25: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5第五章5-3-25-3-2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LAC 與 SAC 存在三種關係:1. LAC曲線下降時,與其相切的 SA

C 也必處於下降階段( a點)。2. LAC曲線上升時,與其相切的 SA

C 也必處於上升階段( c點)。3. LAC 的最低時,與其相切的 SAC

也必處於最低點( b點),意謂只有一個 SAC 最低點對應 LAC

最低。

Page 26: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6第五章

Page 27: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7第五章3-3-33-3-3  規模報酬遞增、 規模報酬遞增、遞減與固定遞減與固定

規模報酬遞增、遞減或固定是生產面的觀點,主要在探討生產要素投入量與產量之關係,也就是在說明,長期時廠商可自由調整生產要素投入量,若其同時對所有生產要素投入量增、減 λ 倍時,將對產量產生何種影響。

規模報酬規模報酬遞減遞減 規模報酬規模報酬固定固定 規模報酬規模報酬遞增遞增

Page 28: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8第五章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遞增

規模報酬遞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係指產量增加比例大於要素增加比例,即所有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λ 倍,產出增加將大於 λ 倍。

例如:長期下,生產技術滿足規模報酬遞增時,廠商同時增加生產要素投入量 2倍,可產出 4倍的商品數量,反映廠商欲使產量增加 2倍,只需投入小於 2倍的生產要素量。

以 C-D 生產函數 f ( L , K )= ALαKβ為例,當 α + β > 1 時,表示「規模報酬遞增」。

Page 29: 第五章 成本理論

29第五章規模報酬遞減規模報酬遞減

規模報酬遞減(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係指產量增加比例小於要素增加比例,即所有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 λ 倍,產出增加小於 λ 倍,反映生產技術滿足規模報酬遞減時,若要增加 λ 倍產量,要素投入必須增加超過 λ 倍。

以 C-D 生產函數 f ( L , K )= ALαKβ 為例,當 α + β < 1 時,表示「規模報酬遞減」。

Page 30: 第五章 成本理論

30第五章規模報酬固定規模報酬固定

規模報酬固定(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係指產量增加比例等於要素增加比例,所有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 λ 倍,產出也會增加 λ 倍,反映生產技術滿足規模報酬固定時,若要增加 λ 倍產量,要素投入必須增加 λ 倍。

以 C-D 生產函數 f ( L ,K ) = ALαKβ 為 例 ,當 α + β = 1 時,表示「規模報酬固定」。

Page 31: 第五章 成本理論

31第五章

Page 32: 第五章 成本理論

32第五章

Page 33: 第五章 成本理論

33第五章

Page 34: 第五章 成本理論

34第五章5-3-55-3-5  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廠商生產成本發生變動係因外部因素導致(非廠商本身行為所致),造成平均生產成本改變,稱為外部經濟或外部不經濟。

生產技術進步

Page 35: 第五章 成本理論

35第五章

1. 外部經濟:外在因素使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整條下移。相同產量下廠商可用更低的成本來生產。造成外部經濟的原因如下:

① 生產技術進步② 生產要素價格下跌③ 政府政策與發展公共建設

2. 外部不經濟:外在因素使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整條上移。相同產量下廠商須用更高的成本來生產。造成外部不經濟的原因如下:

① 生產技術衰退② 生產要素價格上漲③ 不利廠商的政策與公共建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