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42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 德德德德德德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教育.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族教育執行內容. 原住民族教育執行內容. 布農族樂舞校內展演. 布農族樂舞全市母語日展演. 阿美族樂舞排練. 阿美族樂舞校內展演. 原鄉最美. 族群 融合. 文化 學習. 族語 教學. 校本 環境. 海洋 教育. 原鄉初體驗. 山的呼喊. 海的輕喚. 原住民文物尋寶 原住民文化認識. 山中傳奇 木琴敲擊練習 全家樂樂舞創作 歌詞的族語學習. 原住民海洋文化認識 編織文化學習 文物的族語學習. 社會領域. 綜合領域. 藝術與人文. 語文領域 - 原住民語.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Page 1: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族教育

Page 2: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族教育執行內容舞碼介紹 實施步驟 效益評估

布農族樂舞

第一幕 : 大家呼朋引伴到廣場唱歌跳舞第二幕 : 布農族以八部和音一同歡唱第三幕 : 布農族英雄表戰功慶豐收第四幕 : 大家一同跳舞歡呼

1. 請族語老師運用課前練習。

2. 安排學校母語日、全市母語日進行展演。

提供原住民學生認識與學習自身文化的機會,並建立族群交流的平台

阿美族樂舞團隊

第一幕 : 音樂 : 鳥鳴 海浪聲 sipehenhen阿美族男人工作撒網,打獵 婦女編織農具 除草 採野菜 耕種

第二幕 : 音樂 : 祈禱 吟唱捕魚節,迎靈祭拜海神,長老吟頌祈禱,感謝上蒼賜予阿美族人豐富糧食,並且祈求大海能看護族人平安、風調雨順、年年豐收

第三幕 : 音樂 :nalowan 阿美族人頌 ho hay yan

宴靈 - 族人歡唱宴請海神一塊享受祭品送靈 ~

1. 聘請阿美族吳美芳、李玉英、蔡雅智老師擔任樂舞編排與指導。

2. 每日 0740至0840練習。

3. 安排全校全市各種場合進行展演。

建立資源中心之舞蹈團隊,透由展演建立族群之自我認同與相互尊重。

Page 3: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族教育執行內容活動內容 實施步驟 效益評估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一)原鄉初體驗1.原住民文物尋寶 2.原住民文化認識(二)山的呼喊1.原住民海洋山林文化認識2.木琴敲擊練習3.全家樂樂舞創作4.木琴祖謠中的族語學習(三)海的輕喚1.原住民海洋文化認識2.編織文化學習3.原住民文物的族語學習

1. 聘請排灣族林順吉老師擔任指導老師。

2. 97年 3-4月教師團隊設計規劃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3. 97年 5-6月擇定 2班級實施課程並評估實施狀況。

4. 教材分享推展給全校實施

透過統整課程的設計,融入在社會、綜合、藝術與人文、語文領域中,希望透過課程的實施,能在各領域中開啟孩子多元文化學習的視窗

原住民文化體驗

1.資源中心文物欣賞與介紹2.原住民文化介紹3.排灣族琉璃串珠體驗4.原住民祖謠教唱

1. 聘請排灣族林順吉老師擔任指導老師。

2. 安排校內三至六年級學生進行體驗課程

3. 安排社區人士體驗原住民文化。

讓學生與社區人士認識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並親身體驗原住民文化,促進族群之尊重與了解。

Page 4: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布農族樂舞校內展演

Page 5: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布農族樂舞全市母語日展演

Page 6: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阿美族樂舞排練

Page 7: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阿美族樂舞校內展演

Page 8: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文化學習 海洋

教育

族群融合校本

環境

族語教學

原鄉最美

1. 原住民文物尋寶2. 原住民文化認識

原鄉初體驗 山的呼喊 海的輕喚

1. 山中傳奇2. 木琴敲擊練習3. 全家樂樂舞創作4. 歌詞的族語學習

1. 原住民海洋文化認識

2. 編織文化學習3. 文物的族語學習

社會領域 綜合領域 藝術與人文 語文領域 - 原住民語

Page 9: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 文物尋寶

Page 10: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 木琴

Page 11: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 祖謠族語教學

Page 12: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 樂舞創作

Page 13: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鄉最美統整課程 - 編織

Page 14: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文化體驗 - 文物尋寶

Page 15: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文化體驗 - 文化解說

Page 16: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文化體驗 - 琉璃珠 DIY

Page 17: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文化體驗 - 祖謠教唱

Page 18: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社區家長原住民文化體驗 - 文物欣賞

Page 19: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社區家長原住民文化體驗 - 琉璃珠 DIY

Page 20: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社區人力協助活動概況表 姓名 族別 職稱 工作項目陳美瑩 嘉義大學教授 民族教育行動研究指導

原鄉最美課程統整設計指導張慧真 台南大學教授 母語學習環境研究指導蔡玉枝 阿美族 族語教師 民族教育推展諮詢

文化體驗活動講師林順吉 排灣族 族語教師

社團負責人原鄉最美課程統整設計指導文化體驗活動講師布農族樂舞協助指導

高金玉 排灣族 族語教師 布農族樂舞協助指導白石蘭 布農族 族語教師 布農族樂舞編排與指導吳美芳 阿美族 族語教師 阿美族樂舞編排與指導李玉英 阿美族 助教 阿美族樂舞協助指導蔡雅智 阿美族 助教 阿美族樂舞協助指導羅大松 阿美族 原住民文化會館負責人 民族教育推展諮詢

Page 21: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統整課程教材於網站分享使用

Page 22: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活動成果建置於學校網站

Page 23: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對外展演 - 關帝廳

Page 24: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對外展演 - 全市鄉土教育大放送

Page 25: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對外展演 - 台南生活美學館

Page 26: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校內展演 - 兒童節遊藝會

Page 27: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校內展演 - 兒童節遊藝會

Page 28: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校內展演 - 學校與社區運動會

Page 29: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運動會邀請社區民眾體驗原住民舞蹈

Page 30: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南市原住民文化列車 - 文物尋寶

Page 31: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南市原住民文化列車 -琉璃珠 DIY

Page 32: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南市原住民文化列車 - 舞蹈體驗

Page 33: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原住民民族教育實施之效益 •強化原住民學生的自信與認同,樂意大聲說出自己是原住民

•促進原住民學生文化學習的動機,並提供不同族群交流的平台

•建立都會區學生認識原住民文化的橋樑 •化解族群的刻板印象,助益族群的認識與了解

•活動的辦理對教師的教學有實質的幫助 •發展都會區推展民族教育的另一種形式

Page 34: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能大聲說出自己是原住民 • A01說:「以前不會說自己是原住民,現在已經說出去了。」

• A03說:「接觸前我看到原住民,會想說試試看當原住民是什麼樣子,現在真的當上原住民了。」

• A05說:「四年級老師曾經說原住民爆發力很強,很光榮。」

實施效益 樂意當原住民

Page 35: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從隱性到榮幸 • A02:本來聽一般人講原住民都愛嚼檳榔、愛抽菸,說話都會加「的拉」有點刻板印象,參加後現在覺得跟他們講的都不太一樣……參加前,我爸爸沒有說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當原住民感覺真的很好,感覺很榮耀

• T03:在資源中心辦了這些原住民民族教育活動之後,能讓別人知道他所屬的族群的好,比較有自信,願意讓人知道他是原住民……這位原住民小朋友從不願讓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轉變成願意分享給別人他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對於族群認同與自信心都有幫助。

實施效益 樂意當原住民

Page 36: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族語:期待與喜悅 • A08說:「阿公阿嬤會跟我講族語,我有點聽不懂。」 A06也說:「阿公阿嬤會跟我講族語,我聽不懂,會想說學一學回去跟他們講。」 A09則說:「阿公阿嬤會跟我講族語,有一點點聽得懂,學完族語會跟他們說。」

• A03的媽媽至今還不會講族語,而對於學過族語的 A03感覺很光榮。 A03這樣敘述:「之前媽媽的朋友問媽媽會不會講原住民的話,我就說都不會,現在人家問會不會講原住民的話,媽媽會說不會,但我女兒會……媽媽覺得很光榮。」

實施效益 樂意當原住民

Page 37: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提供不同族群交流的平台 原住民民族教育活動,提供了都市原住民學生

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而透由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住民學生的共同學習,有助族群的相互關懷尊重與多元文化教育的推展。

實施效益

Page 38: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助益族群的認識與了解• B08說:「原住民學生舞蹈跳得比較好,水準不一樣,他們比較好,跳不好的地方可以請教他們。」 B04和 B05則認為他們很厲害,都跳得很好,動作都很正確,跳得很好看。

• T01表示:「原住民學生與一般學生共同學習原住民文化的模式……漢族小朋友會認為原住民跳得比較好,了解比較多,會對原住民小朋友有所肯定、有所期待。」

• T05表示:「別人會比較看重他,他會較有自信,人際關係比較好,像在學習原住民舞蹈時,原住民小朋友會獲得很多的稱讚與肯定。」

實施效益

Page 39: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轉化都會區民族教育推展方式都會區原住民民族教育活動的實施限於環境因素,有別於一般傳統部落。

採原住民學生與一般學生共同學習的模式進行,在訪談中發現,反而有助於族群的相互關懷與尊重。

將原住民語言文化以統整課程的模式型態呈現,使學童對原住民的文化語言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實施效益

Page 40: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都會區學校更需積極提供原住民民族教育活動

在都會區不管是原住民學生還是非原住民學生對原住民文化活動接觸都很少,雖然大部分原住民學生會在假日回部落去,但是回到部落後大都只是幫阿公阿嬤的忙,實際參與部落活動的機會並不多

學校辦理之原住民文化活動是學生接觸原住民文化活動的主要來源

反思與建議 一

Page 41: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了解與尊重是學生的一種習慣 一位老師這樣敘述:原住民民族教育活動的實施,

可以讓學生感覺到多元文化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學校就有少數族群,給小朋友實際的經驗、深切的體認,讓他們學習對不同族群的尊重與包容。

學校的氛圍變得不同了,過去不敢表露自己是原住民的小朋友,現在已經樂意大聲說出自己是原住民了,而一般學生也喜歡原住民文化,或者想更進一步了解原住民文化

原住民文化已經很自然的、很驕傲的呈現在校園各處,初步達成了民族教育的教育目標。

反思與建議 二

Page 42: 德高國小執行成果報告

開了一扇窗之後……• 認識→了解→尊重→欣賞→喜愛• 多元的族群 vs. 學習自己族群的智慧與技藝• 資源中心學校 vs. 台南市其他學校

反思與建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