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19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 (教科版)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海珠区教育局教研教育发展中心 曾小兰

Transcript of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Page 1: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海珠区教育局教研教育发展中心

曾小兰

Page 2: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教材的主要特点

•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

• 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Page 3: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各单元教材活动分析和建议

Page 4: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蔷薇花丛• 它们是什么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做一个生态瓶• 观察生态瓶• 显微镜下的生命• 改变生态瓶•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

Page 5: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本单元核心概念

动植物的生存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包括这个环境中其他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的食物和资源以及空间、水和空气等。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些植物和动物可以幸存和繁衍,有些则死亡或迁移到其他地

方。

Page 6: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总目标

• 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进行探究活动,探究事物关系平衡被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 通过调查考察、预测验证、方案设计、实验观察、资料分析等系列探究活动,扩展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加深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强化保

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Page 7: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分目标认知目标:1、    通过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了解认识生活在植物从中的动植物及它们之间的食物能力交换关系,认识植物丛的动植物间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

体;2、    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

——的食物联系 食物链。3、    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含义。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Page 8: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4、   认真观察生态瓶,分析构成生态瓶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在生态瓶中的作用,了解微生物对生态瓶内生态平衡的影响。

5、   通过调查、相互交流了解认识一些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特点及当地野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和保护状况。

6、了解一些动植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 绝,认识我们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Page 9: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能力目标 1、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植物丛,能在一定时期内坚持进行观察。

2、经历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过程,学习考察的方法,通过活动记录反映考察的成果。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在讨论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想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4、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5、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Page 10: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6、能够分析生态瓶中各种生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并尝试用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7、经历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体中的微生物的过程。

8、经历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能坚持进行观察记录活动。

9、经历添加动植物或植物后,引起生态瓶变化的原因分析活动。

10、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及沙尘

暴生成的原因。

Page 11: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蔷薇花丛● 有植物生活的地方就会有动物生存,有动物生活动地方也必定会有植物生存,植物和动物是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观察生态瓶》、《显微镜下的生命》

●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植物 和动物之间都会有相应的食物链关系。

具体概念

Page 12: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它们是什么关系》、《做一个生态瓶》、《观察生态瓶》、《显微镜下的生命》、《改变生态瓶》

●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空间里的各种事物,构成了相生共存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会失去平衡。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

● 人类的任何过度行为,都可能会对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Page 13: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单元教学建议1、挖掘生命世界主题中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知识基础:动物的生活、植物是怎样生存的(四上)

Page 14: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2、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和活动材料

• 结合学校的春游• 选择校内外其他较大的植物丛

• 课内研讨观察与记录的方法,课外实施观察活动

Page 15: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3、把握概念的内涵、梳理概念的脉络

这段文字的表述存在什么问题?

阳光 水分 空气 土壤

生物部分(群落) 非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n 群落—— n 种群—— n 个体

环境

Page 16: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 1)微小生物与微生物( 2)大多数的食物链是以生产者(绿色植物)为起点( 3 ——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肉食动物

细菌

Page 17: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沙尘暴是环境破坏引起的吗?是否有更合适的案例?

Page 18: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4、多渠道、多角度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图片、视频、动画、文字资料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事实;也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设。

Page 19: 一位教研员的教材分析:维护生态平衡

5、以评价、共享、奖励、示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的观察和探究活动能持之以恒

6 、做生态瓶(模拟实验)是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可以在实验室建立一个大型的生态箱,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调动积极性,同时便于学生作横向

观察比较。

•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建立生态瓶的一些基本条件提供给孩子们,如:池塘水、水草、藻类、淤泥等,然后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方案自主决定放什么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