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62
3-7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 一、 + - N u i 0 ωt u i p cos UI ) sin( 2 u t U u i t I i sin 2 正正 N 正正正正正正正 i u t t UI ui p sin sin 2

description

p. u. i. ω t. 0. 网络 N 吸收的瞬时功率. i. (. ). (. ). +. =. =. w. +. y. w. +. y. p. ui. 2. UI. sin. t. sin. t. u. i. u. N. -.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一、瞬时功率. 若. =. w. +. y. +. y. +. j. -UI. cos(. 2. t. ). UI. cos. u. i. p >0 表示网络 N 吸收能量. p

Transcript of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Page 1: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一、瞬时功率

+

-

N u

i

0 ωt

u

i

p

cosUI

)sin(2 utUu itIi sin2 若

网络 N 吸收的瞬时功率

i u t t UI ui p sin sin 2

Page 2: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cos( ) cos(2 )u i u ip UI UI t cos ) 2 cos( UI t -UI

i u

p>0 表示网络 N 吸收能量 p<0 表示网络 N 释放能量。

当 ||↑ 时, p 的正的部分↓ 负的部分↑ 常数部分↓ 当 ||↓ 时, p 的正的部分↑ 负的部分↓ 常数部分↑

当 || =π 时, p 的正、负部分相等,常数部分 =0

而 = 0 时,总有 p≥0

]1)(2cos[

]1)2cos([,0

u

iuR

tUI

tUIP

纯电阻时:

Page 3: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纯电感时:

纯电容时:

)(2sin

)2cos(,2

u

iuL

tUI

tUIP

)(2sin

)2cos(,2

u

iuC

tUI

tUIP

任何时刻 pR≥0 ,所以电阻 R 为耗能元件。 而 pL 、 pC 正负半轴对称, L 和 C 为非耗能元件。

Page 4: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单位:瓦( W )、千瓦( kW )

cos —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角

纯电阻时: R

URIUIUIP

22cos 0

0 , 2

P纯电感时: 不耗能

0 , 2

P纯电容时: 不耗能

二、有功功率(平均功率)

cos

]cos2cos[11

00

UI

dtUItUIT

dtpT

PT

iu

T

Page 5: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三、无功功率sinUIQ

单位:乏 var

电压超前电流,为感性电路 00 时,当Q

电压滞后电流,为容性电路 00 时,当Q

LL X

UXIUIUIUIQ

2290sinsin

纯电感:

cc X

UXIUIUIUIQ

2290sinsin

纯电容:

Page 6: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四、视在功率

22 QPS

如变压器的容量为 1000VA ,额定工作状态下:

如 cos = 0.5 ,则 P=1000×0.5=500W

如 cos=1 , P=1000W

五、复功率

如端口处

+

-

N U

I

iu IIUU ,

UIS 单位:伏安( VA )

Page 7: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网络 N 吸收的复功率

复杂电路中的功率满足

P = P1+P2+……

Q = Q1+Q2+……

21 SSS ……

但 SS1+S2+……

单位:伏安( VA )

UIUIIUIUS iuiu *

jQPjSSjUIUI sincossincos

Page 8: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Z1 为感性

788.3185.0cos 11

Z2 为容性负载, P2=10KW , cos2 = 0.9 。 求总的有功、无功、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Z1 Z2

解: 总的有功

KWPPP 3021

P1=20KW , cos1 = 0.85 ; 例 Z1 为感性负载,

Page 9: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总的无功 kvar 552.721 QQQ

总的视在功率

kVAQPS 936.30552.730 2222

功率因数 97.0cos S

P

kvar 395.12tgsincos

sin 1111

1111

P

PSQ

Z2 为容性 842.259.0cos 12

kvar 843.4tg 222 PQ

Page 10: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问题的提出:日常生活中很多负载为感性的, 其等效电路及相量关系如下图。

u

i

R

L

Ru

Lu

COS I 当 U 、 P 一定时,

希望将 COS 提高

U

I

RU

LU

P = PR = UICOS

其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六 功率因数的提高

Page 11: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负 载

i u

说明: 由负载性质决定。与电路的参数 和频率有关,与电路的电压、电流无关。

cos

功率因数 和电路参数的关系)( COS

R

XXtg CL

1

R

CL XX Z

Page 12: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例 40W 白炽灯 1COS

40W 日光灯 5.0COS

A364.05.0220

40

cos

U

PI

发电与供电 设备的容量 要求较大

供电局一般要求用户的 , 否则受处罚。

9.0COS

A182.0220

40

U

PIcosUIP

Page 13: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纯电阻电路 )0( 1COS

10 COSR-L-C 串联电路

)9090(

纯电感电路或 纯电容电路

0COS )90(

电动机 空载

满载

3.0~2.0COS9.0~7.0COS

日光灯 ( R-L-C 串联电路) 6.0~5.0COS

常用电路的功率因数

Page 14: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 必须保证原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变。即:加至负载上的电压和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

u

i

R

L

Ru

Lu

并电容C

Page 15: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RLI

CI

I

L

并联电容值的计算

u

i

R

L

Ru

LuC

设原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cos L ,要求补偿到 cos 须并联多大电容?(设 U 、 P 为已知)

U

Page 16: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分析依据:补偿前后 P 、 U 不变。由相量图可知:

sinsin III LRLC

LRLUIP cos

cosUIP

CUXUI

CC

sincos

sincos U

P

U

PCU L

L

RLI

CI

I

L

U

Page 17: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2

tgtgU

PC L

sincos

sincos U

P

U

PCU L

L

i

u

R

L

Ru

LuC

Page 18: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已知: f=50Hz, U=380V, P=20kW, cos1=0.6( 滞后 ) 。要使功率因数提高到 0.9 , 求并联电容 C 。

o11 13.53 6.0cos φφ 得由

例 .

P=20kW cos1=0.6

+

_

CUL

RCU

I

LI

CI

+

_

解:o

22 84.25 9.0cos φφ 得由 UI

LICI

1 2

F 375

)84.25tg13.53tg(380314

1020

)tgtg(

2

3

212

φφU

PC

Page 19: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呈电容性。

1cos

IU

RLI

CI

呈电感性

1cos

0

U

I

CI

RLI

0CI

UI

RLI

问题与讨论

功率因数补偿到什么程度?理论上可以补偿成以下三种情况 :

功率因素补偿问题(一)

1cos 呈电阻性

0

Page 20: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结论:在 角相同的情况下,补偿成容性要求使用的电容 容量更大,经济上不合算,所以一般工作在欠补偿状态。

感性( 较小)CI 容性( 较大)CI '

C 较大

功率因数补偿成感性好,还是容性好? 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完全补偿 (即: )1cos

过补偿欠

补偿

RLI

U

I

CI

U

I

CI '

RLI

Page 21: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功率因素补偿问题(二) 并联电容补偿后,总电路( R-L//C )的有功功率是否改变了?

问题与讨论

R

LjXCjXU

I

LI1

2I

定性说明:电路中电阻没有变,所以消耗的功率也不变。

I RLI<

L <

通过计算可知总功率不变。cosUIP cos I 、其中

RLI

CI

I

L

U

Page 22: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功率因素补偿问题(三)提高功率因数除并电容外,用其他方法行不行?

补偿后

R

UI

RLUL

I

UURL

I

RLU

CU

U

0

串电容 行否补偿前

R

UI

RLUL

C

问题与讨论

Page 23: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UU RL

串电容功率因数可以提高,甚至可以补偿到 1 ,但不可以这样做! 原因是:在外加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负载得不到所需的额定工作电压。

同样,电路中串、并电感或电阻也不能用于功率因 数的提高。其请自行分析。

RU

I

RLUL

C

CUI

RLU

U

CU

Page 24: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七、共轭匹配(与最大功率传输相似)

Z S

Z L

£«

£

U S

.

I.

)()(

...

LSLS

S

LS

S

XXjRR

U

ZZ

UI

22 )()( LSLS

S

XXRR

UI

22

22

)()( LSLS

LSLL XXRR

RURIP

只改变 XL ,保持 RL 不变, 当 XS+XL=0 时,即 XL= - XS , PL 可以获得最大值

sss jXRZ LLL jXRZ 令

Page 25: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2

2

)( LS

LSL RR

RUP

改变 RL, 使 P L 获得最大值的条件是

0L

L

dR

dP

得 RL=RS

所以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

SL

SL

RR

XX

ssSL jXRZZ

Page 26: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最大功率为

S

S

R

UP

4

2

max

例:一 R 、 L 串联的电感线圈,用电压表测端口的电压为50V ,电流表读数为 1A ,功率表的读数为 30W ,工频情况下求 R 、 L 值。

解:

13.53)50

30arccos(

30cos

501

50

UIpI

UZ

Page 27: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最大功率为

S

S

R

UP

4

2

max

例:一 R 、 L 串联的电感线圈,用电压表测端口的电压为50V ,电流表读数为 1A ,功率表的读数为 30W ,工频情况下求 R 、 L 值。

解:

13.53)50

30arccos(

30cos

501

50

UIpI

UZ

Page 28: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mHL

R

jZ

12740

30

)4030(13.5350

mHL

L

I

ULRZ

RRIP

12740

403050

50)(

3030

22

22

2

另解:

Page 29: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含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如果无功功率得到完全

补偿,使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 1 ,即: u 、 i 同相,便称此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谐振串联谐振: L 与 C 串联时 u 、 i 同相

并联谐振: L 与 C 并联时 u 、 i 同相

谐振电路在无线电工程、电子测量技术等许多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

谐振概念: 3-8 电路中的谐振

Page 30: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R

XXtgXXR

ZXXjRZ

CLCL

CL

122

串联谐振的条件

CU

R

L

C

U

RU

LU

I

串联谐振电路

IU 、 同相

若令: CL XX 0则: 谐振

CL XX 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一、串联谐振:

Page 31: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fCCXfLLX CL

2

11 2

谐振频率: of

CL

00

1

CL XX

LC

10

LCf

2

10

Page 32: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串联谐振的特点

RXXRZZ CL 22

min

CL XX

01

R

XXtg CLU 、 I 同相

RXX CL 当 时

RIUXIUXIU CCLL 000

当电源电压一定时:R

UIII max0

UC 、 UL 将大于电源电压 U

Page 33: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注:串联谐振也被称为电压谐振

当 时,RXRX CL 、

UUU CL

R

UI 0

谐振时:

UR

XX

R

UXIU

UR

XX

R

UXIU

CCCC

LLLL

0

0

LU

CU

IUUR

CL XX 、

Page 34: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品质因素 --- Q 值 定义:电路处于串联谐振时,电感或电容上的 电压和总电压之比。

UCR

UR

XU

UR

LU

R

XU

CC

LL

0

0

1

谐振时 :

RCR

L

U

U

U

UQ CL

0

0 1

在谐振状态下 ,若 R>XL 、 R>XC , Q 则体现了电容或电感上电压比电源电压高出的倍数。

Page 35: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串联谐振特性曲线

0I

0f

20I

1f 2f f

I R

UI 0

谐振电流

:0f 谐振频率

下限截止频率

上限截止频率12

2

1

fff

f

f

通频带

Page 36: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0

关于谐振曲线的讨论

0I

I

(a) 不变,00I 变化。

(b) 不变, 变化。0

0I(c) 不变,

f 变化。

00I

不变,

01 02

0II

0

0I

I

Page 37: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谐振曲线讨论(之一)

结论: R 的变化引起 变化 R愈大 愈小(选择性差) R愈小 愈大(选择性好)

0I

0I

0I

R 小

R 大

不变,00I 变化。

0I

0

I

0I

0( 1 ) 不变

即 LC 不变LC

10

R

UI 0

R 改变 0I 改变

( 2 )

Page 38: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0I分析:( 1 ) 不变

即 U 、 R 不变R

UI 0

( 2 ) 改变0LC

10

结论: LC 的变化引起 变化

L 变小或 C 变小 变大

L 变大或 C 变大 变小0

0

0

谐振曲线分析(之二)

0102

0II

不变, 变化。0

0I

Page 39: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谐振曲线分析(之三)

结论: Q愈大,带宽愈小,曲线愈尖锐。 Q愈小,带宽愈大,曲线愈平坦。

Q

f

L

Rf 0

2

分析: 0I 不变, 不变0( LC )、 R 不变,

f 12 如何改变或 ?可以 证明:

可见 与 Q 相关。f不变,

f 变化。

0I

0 不变,

0

0II

20I

Page 40: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串联谐振时的阻抗特性

0

L

R

C

1

容性 0

感性 0

22)( CLCL XXRXXjRZ

Z

Page 41: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收音机接收电路

1L

2L 3L

C

:1L 接收天线

2L 与 C :组成谐振电路

:3L 将选择的信号送 接收电路

串联谐振应用举例

Page 42: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1L

2L 3L

C

组成谐振电路 ,选出所需的电台。C - 2L

321 eee 、、 为来自 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的电动势信号;

C2L2L

R

1e2e3e

Page 43: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已知: 20 H250

22 LRL 、kHz8201 f

C2L2L

R

1e2e3e

解:CL

f2

12

1

222

1

LfC

pF15010250108202

1623

C

如果要收听 节目, C 应配多大?1e问题(一):

结论:当 C 调到 150 pF 时,可收听到 的节目。1e

Page 44: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问题(二):

1e 信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流 有多 大?在 C 上 产生的电压是多少?

V101 μE pF1501 C

H2502 μL 20

2LR

已知:

kHz8201 f解答:12902 1 fLXX CL

A5.02

1 REI V645C1 CIXU

所希望的信号 被放大了 64倍。

C2L2L

R

1e2e3e

Page 45: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当 时 领先于 ( 容性 )

CL II I U

U

I

LI

CI

谐振 当 时

CL II

0I

LIU

CI

理想情况:纯电感和纯电容 并联。

当 时 落后于 ( 感性 )

CL II I U

U

LI

CI

I

I

U LI CI二、并联谐振

Page 46: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CL X

U

X

U

CL

00

1

LC

10

LCf

2

10 或

LIU

CI

CL II

理想情况下并联谐振条件I

ULI

CI

Page 47: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CC

LRL

jX

UI

jXR

UI

U

RLI

CI

I

CRL III

非理想情况下的并联谐振

U

IRLI CI

UI 、 同相时则谐振

Page 48: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UC

LR

Lj

LR

R

UCjLjR

I

2222

1

虚部实部

则 、 同相 IU虚部 =0 。 谐振条件:

U

IRLI CICRL III

非理想情况下并联谐振条件

Page 49: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002

02

0

CLR

L

由上式虚部

并联谐振频率

U

IRLI CI

22

2

0 111

RL

C

LCL

R

LC得:

LC

10

LCf

2

10 或 02 R

L

C当 时

Page 50: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并联谐振的特点 I 同相。U 、

电路的总阻抗最大。

定性分析 :

I

ULI

CI

Z

U

LI

CI

理想情况下 谐振时: max0 ZZI

Page 51: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总阻抗:

RC

LZZ max0

UC

LR

Lj

LR

RI

2222

得: IRC

LU

2

2

0

1

L

R

LC代入

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的大小

U

IRLI CI

谐振时虚部为零 , 即 :

U

LR

RI

22

什么性质 ?

Page 52: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并联谐振 电路总阻抗:

RC

LZZ max0

0Z0R当 时

U U

所以,纯电感和纯电容并联谐振时,相当于断路。

Page 53: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minIZ

UI

O

外加电压一定时, 总电流最小。

I

U LICI

Z

OU

SI

maxZZO

OSO ZIUU max

外加恒流源 时, 输出电压最大。

SI

Page 54: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并联支路中的电流可能比总电流大。

支路电流可能 大于总电流

U

RLI

CI

I

电流谐振

U

IRLI CI

Page 55: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U

IRLI CI 0CU

X

UI

CC

0

UL

RC

Z

UI

R

L

I

IQ C 0

IIC 则 RL 0若

品质因素 --Q : Q 为支路电流和总电流之比。

当 时 , RL 0 CRL II CR

1

0Q

Page 56: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并联谐振特性曲线

Z

I

0容性感性

思考 为什么?

Page 57: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be

LC

i

O

r

RR

U

UA

//

CCV

CR

LR 0UiU

CR

替代后,在谐振 频率下放大倍数 将提高。该种频 率的信号得到较 好的放大,起到 选频作用。

并联谐振应用举例

Page 58: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消除噪声

(三)谐振滤波器:利用谐振进行选频、滤波

LCff N 2

10

令滤波器工作在噪声频率下, 即可消除噪声。

---信号源)sSE (

---噪声源)( NNE

已知:

接 收 网 络

SE

NE

r谐振 滤波器

Page 59: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提取信号

SE

NE

r 接 收 网 络

谐振 滤波器

LCff S 2

10

令滤波器工作在 频率下, 信号即可顺利地到达接收网 络。

Sf

---信号源)sSE (

---噪声源)( NNE

已知:

Page 60: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分析(一):抑制噪声

I

2LI

CI

信号被滤掉了NE

NfCL

f 2

0

1令:

消除噪声提取信号

C接 收 网 络

SE

NE谐振 滤波器

1L2L

Page 61: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分析(二): 提取信号

CU

CI

1LUNS ff

1LI

接 收 网 络

SE

NE谐振 滤波器

1L2L

C

则信号全部降落在接收网络上。01 LC UU 若在 Sf 下

CU1LI

2LI

CI

1LU

2LI

Page 62: 3-7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谐振 滤波器

接 收 网 络

SE

NE

NS ff 如果 , 网络应如何设计?

?

思考题:用上页类似的形式,设计消除噪声、提取信号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