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6
1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 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 TEL 85405332 13088011007; Email scu_liany [email protected]

description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 教授. 涂铭旌. 连利仙. 四川大学副教授. TEL : 85405332 ; 13088011007; Email : [email protected]. 主要内容:. 1 、前言 —— 诺贝尔奖的由来 2 、诺贝尔获得者的创造发明思维 3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品德 4 、诺贝尔奖的遗憾和缺失 5 、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 一、前言. 1 、诺贝尔其人. 诺贝尔( AHred Bernhard Nobel ) 瑞典人( 1833 — 1896 ). 一生从事炸药的研制和生产。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Page 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 教授

涂铭旌涂铭旌

诺贝尔奖的启示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四川大学副教授 连利仙连利仙TEL : 85405332 ; 13088011007; Email : scu_lianyi@1

26.com

Page 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

主要内容:

1 、前言——诺贝尔奖的由来 2 、诺贝尔获得者的创造发明思维 3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品德 4 、诺贝尔奖的遗憾和缺失 5 、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

Page 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

1 、诺贝尔其人 诺贝尔( AHred Bernhard Nobel )

瑞典人( 1833—1896 ) 一生从事炸药的研制和生产。

曾获 355 项发明专利,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 并在欧美等五大洲 20 个国家开设了约 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一、前言

Page 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

以巨资设立诺贝尔奖

是为“对人类的智力和体力上最高成就的一种评价和奖赏”。

至今,“诺贝尔奖”已成为“取得世界顶尖级成就”的同义词。

Page 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

2 、诺贝尔奖的设置及其执行情况

1900 年,根据诺贝尔遗嘱及约合 920 万美元遗产设立诺贝尔基金会。

诺贝尔奖包括:

证明、金质奖章和奖金支票。

Page 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

诺贝尔奖的种类: 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诺贝尔奖化学奖;

诺贝尔奖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诺贝尔奖文学奖;

诺贝尔奖和平学奖;

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1968 年由瑞典中央银行出资)。

Page 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被科学界广泛认为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最高荣誉

根据对 1901-1999 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分类统计:

重大科学发现 占 58.7% ;

重大理论突破 占 22.8%

重大技术和方法发明 占 18.5%

Page 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

领域 获奖人数

物理学 162

化学 135

生理学或医学 172

经济学 46

文学 97

和平 88

总计 700

1901—2000

诺贝尔奖颂奖

100 年人数汇总近年诺贝尔奖金金额

年份 每项诺贝尔奖金金额(美元万元)

1992 120

1993 84

1994 95

1995 100

1996 112

1997 99

1998 96

1999 96

2000 92

执行情况

Page 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

Page 1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0

3 、百年诺贝尔奖的启示 诺贝尔奖对国人有什么样的启示? 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人类和平事业发展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在中国有那些启示?

—建立创新型国家方面的启示;

— 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有那些感受,向诺贝尔奖获得者学哪些方面?

—如何了结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情结。

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Page 1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1

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造思维与方法

1 、创造思维

质疑思维: “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徽

质疑是萌发创新思想的前提,是创造的起点。

求异思维: 创造发明的真谛在于求异,不求异就不能标新。

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的思维。

Page 1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2

直觉思维: 对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进行直接而迅速的判断,

是“思维的自由创造”。

想象思维: “ 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 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

——爱因斯坦

Page 1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3

灵感思维:

又称顿悟思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超前思维:

又称前瞻性创新思维

Page 1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4

[ 例 1] 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标新立异

1911 年发现低温超导现象

1911-198675 年间

在“金属合金”领域研发超导材料

Hg4.2K Nb3Ge23.22K临界温度 TC仅↑ 19K

瑞士 Bednoz和Muller转向无机材料领域LaSrCuO TC 36K

↓赵忠贤等人

TiBaCaCuO TC125K

另辟蹊径

开发高温超导

Onnes 获 1913 年“诺贝尔奖” Bednoz 和 Muller两人获 1978 年“诺

奖”

金属领域

Page 1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5

[ 例 2] 居里夫人直觉判断、发现钋和镭

Page 1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6

[ 法 ] 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铀

试验其他上百种

矿物质,有的也有放射性

可能有别的放射性

元素存在

从沥素铀矿石中发现比铀的

放射性还强 900倍

质疑

居里夫人 直觉判断

发现元素钋

发现元素镭

1896 年

1903 年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都荣获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称赞居里夫人“具有大胆的直觉”

Page 1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7

[ 例 3] 查德威克凭直觉发现中子

Page 1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8

用 α粒子轰击铍发现从 Be 中射出穿透力极强的

射线

认为居里夫妇发现的不是 r 射线。是一种新的粒子很可能是中子

他的导师卢瑟福 1920 年提出了中性粒子的假说

质疑

[英 ]青年学者查德威克凭直觉

1932 年 1月居里夫人

终身遗憾!

根据

↓ 推断

误认为是 r射线

↓ 一个月实验

证实是中子

1932 年 2月 21日

《自然》杂志发表

轰动全世界1935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Page 1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19

[ 例 4] 想象力助沃森发现 DNA 的双螺旋结构

Page 2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0

Page 2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1

[ 例 4] 想象力助沃森发现 DNA 的双螺旋结构 沃森在发现 DNA双螺旋结构过程中,强调想象力的作用。 沃森说:我躺在那里,闭着双眼,很愉快地把腺嘌呤的碱基在我眼前翻来翻去地顺着一条想象的线摆动着。

突然,他发现:“每一个腺嘌呤的碱基都可以形成两个氢原子的联结,只不过要转个 180度的大弯而已”。

1962 年沃森等三人,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age 2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2

[ 例 5] 马丁因顿悟而获得诺贝尔奖

马丁苦思冥想

发明

氨基酸的分离法

不留神将咖啡洒在滤纸上

咖啡渗入滤纸,由浓到淡

用过滤纸分离氨基酸的分离法

顿悟

1952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喝咖啡的偶然机遇

Page 2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3

[ 例 6] 耶洛独具慧眼,超前思维敢为天下先

二战期间回旋加速器诞生

同位素的研究与应用

耶洛首先发现用同位素测量人体内部情况的方法

1997 年获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引发

Page 2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4

2 、创造方法

1) 继承与创新

原理——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

—— 科学研究的继承性是批判地继承,创新地继承。

对前人成果的继承

重大发现

重大发明

批判、创新

Page 2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5

[ 例 7] 元素周期表的继承与创新

前人研究成果:1862 年 [ 法 ]尚古多“元素螺旋图”1857 年 [英 ] 欧德林“元素表”1857 年 [ 德 ]迈耶尔“原子量次序的元素表”1865 年 [英 ]纽兰弦“八音律表”

批判地继承

[俄 ]门捷列夫

1869 年创造性地建立元素周期律预言 Al 、 B 、 Si 、 Ga 、Sc 、 Ge 等元素的存在。

门捷列夫于 1905 、 1906 年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均未通过。1907 年过逝,铸就诺贝尔奖的遗憾!

Page 2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6

[ 例 8] 创立 DNA双螺旋分子结构图的由来

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共获 196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 ] 富兰克林于 1958 年因病去世。

创新性继承

1950 年[新西兰 ] 威尔金斯

[英 ]富兰克林

测出 DNA 的 X射线衍射图 提出 DNA 的双螺旋分子结构图

1953 年英国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沃森和克里克

Page 2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7

1956 年“诺奖”

[ 例 9] 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发展

1948 年 1955-56年[美 ]Kilby

1958 年[美 ]Noyce

第一支晶体管问世

1 个三极管 +3 个电阻 +1 个电容器集中在一个

0.5cm2 的小片上

首次把所有的电子器件作在一块单晶硅片上

首次发明了第一个

集成电路模块Noyce1990 年逝世

Kilby 获 2000 诺贝尔物理奖

继承创新

氧化硅薄膜 -绝缘

铝质膜 -导线

打破了利用晶体材料制备电子器件的常规;开创了用蚀刻法和薄膜材料制备电子器件的先河,使人类缩短了通往信息时代的进程。

Page 2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8

[ 例 10]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继承与创新

Page 2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29

1895 年 1912 年[ 德 ]劳厄

1915 年[ 英 ]布拉格父子

[ 德 ]伦琴发现X射线 发现了 X射线衍射

创立了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方法

1901 年“诺奖”

1914 年“诺奖”

1915 年“诺奖”

Page 3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0

2) 联想

原理联想是创造之母;联想法是创新发明的一种重要方法。

案例

Page 3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1

[ 例 11] 放射性元素铀的发现

Page 3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2

[ 德 ]伦琴 1895 年

[ 法 ] 贝克勒尔

1896 年

阴极射线管放电时照相底片走光

发现了X射线衍射

1901 年“诺奖”

1903 年“诺奖”

硫酸钾铀 +底片放在暗室里,底片也走光

发现放射元素铀

联想

机遇

Page 3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3

[ 例 12] 超导体遂道效应的发现

Page 3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4

1957 年[日 ]江崎于奈

发现半导体的遂道效应,

研制出遂道二极管

提出超导体的遂道效应,并研制超导遂道器件

1973 年江崎和贾埃弗共获诺贝尔物理奖

联想

1960 年青年的 [ 美 ]挪威贾埃弗

Page 3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5

[ 例 13] C60— 富勒烯结构的发现

Page 3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6

C60— 由 60 个碳原子

构成的封闭的笼式分子。

C 的三种形式

——石墨;

—— 金刚石;

—— 富勒烯。

Page 3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7

联想出创造

富勒烯名称的由来:

克罗托由富勒 1958 年为一家汽车公司设计的半球型建设物受

到启发,“利用最小结构是提供最大的强度,最大限度利用

资源”。因而,闻名于世。

C60多面体结构像个足球,故又称足球烯。

Page 3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8

3) 移植法

原理大多数的发现和发明都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某一领域的发现或发明

另一领域

重大发现

重大发明

合理移植

Page 3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39

应用

X射线结构分析

X光测定青霉素及VB12 巨大分子结构

用 X射线衍射和电镜对染色体

的研究测出 DNA 的X射线衍射图

[ 例 14] X射线结构分析的移植创新

横跨三大奖学科移植

[ 德 ] 伦琴 1901 诺物理学奖

[英 ] 霍奇金 1964 诺物理学奖

[挪威 ] 哈塞尔 1969 诺化学奖

[英 ] 克鲁格 1982 诺化学奖

[ 新西兰 ] 威尔金斯 1962 诺生理学奖

X光测定典型化合物的结构

Page 4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0

Page 4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1

[ 例 15]横跨三大诺贝尔奖的核磁共振技术的移植

1959 年美、瑞士人布洛郝美国珀塞尔 诺物理学奖

核磁共振方法发明

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辨技术的发展

发明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的方法

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的成就

1991 年瑞士艾尔恩斯特 诺化学奖

2002 年瑞士维特里希 诺化学奖

2003 年美国劳特布尔 英国曼斯菲尔德诺生理学 /医学奖

Page 4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2

4) 交叉突破

原理两门或几门学科对交叉地带进行交叉研究和突破对 1901—2000 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中有 41% 的奖

项存在学科交叉研究。

Page 4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3

Page 4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4

[ 例 16] 晶体管的发明—贝尔实验室有远见的集体攻关

Page 4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5

贝尔实验室——“全美最大的制造发明的工厂”

1945 年确定以半导体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固体物理学研究项目,代替真空管。

组长肖光利 布拉顿

巴丁

半导体物理学理论家

半导体专家

固体物理学家

对固体导电理论造诣很深,

是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1956 年因研制成功晶体管

1972 年提出 BCS 理论的超导电性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奖。

多学科结合 治金、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电子

线路等专家。

固体物理研究组 群英荟萃,通力协作,互补长短,发扬学术民

主,目标明确, 1950 年制成晶体管后,仍然不

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晶体管的发明,功劳归于他们的研究

集体。

Page 4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6

[ 例 17] 多学科交叉突破1 、英国弗莱明,美国钱恩和弗洛里三人,因发现和制造青霉素,

1945 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 、多学科交叉突破的典范。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钱恩弗洛里联手系统研究青霉素

细菌学家加得纳

生物学家山德士

研制简便测定青霉素含量

的方法

青霉素培养

动物试验

化学家钱恩

细菌学家西德雷

青霉素提取

1940 年青霉素

制品

临床试验

二战中

救治了

数以万

计的伤

员和病人

3 、社会评价人们把青霉素、原子弹和雷达列为二战的三大发明。青霉素是不同科学方法为了共同目标而协作成功的杰出范例。

Page 4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7

[ 例 18] 导电高分子的发现

Page 4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8

黑格

白川英树

迈克迪尔米德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现

合作研究无机聚合物的金属薄膜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物理学

1976 年被邀请到美国合作研究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材料学英籍无机化学家新西兰,美国宾夕法

尼亚大学

白川英树的偶然发现

三人获 2000 年诺贝尔化学者

黑色聚乙炔薄膜 漂亮银白色聚乙炔

加入超过 1000倍的催化剂量

I2 , AsF5

使绝缘体的导电率提高了 12 个数量级,超过了金属铜 Cu 的电导率

Page 4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49

[ 例 19] C60 的学科交叉突破

Page 5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0

美国萨塞克斯大学

星际分子的红外、微波光谱

美国赖斯大学

光谱学

1996 年发现“球形碳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C60

斯莫利柯尔

克罗托

美国赖斯大学

化学物理专业

Page 5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1

5) 学科发展的前沿

—— 诺贝尔奖的好发领域根据 1901—2000 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统计:

( 1 ) X射线的发现、发展及应用

15 奖项、 17 人次、横跨三大诺贝尔奖

( 3 )维生素的连琐发现和发明

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医学奖 9 项,获奖 13 人次

( 2 )超导发现、理论及技术

5 奖项、 11 人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Page 5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2

( 4 )基因——遗传因子的研究连续得奖

17 奖项, 34 人次(含化学及生理学奖)

( 5 )人类重大疾病及药物治疗

9 奖项, 13 人次

( 6 )重大先进分析,测试技术的发明

18 奖项,(物理学 8 项,化学 8 项,医学 2 项) 24人次

Page 5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3

6) 诺贝尔奖的连琐反应、效应

( 1 )连琐反应效应:

引发一连串新发现的出现引发一系列新理论的产生、新兴学科的诞生新发现引发一系列新的发明连琐反应的横跨三大自然科学奖领域的现象

Page 5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4

( 2 )案例

[ 例 20] X射线和中子的发现及其连琐反应

伦琴发现X射线

劳厄X射线衍射学

布拉格父子X射线晶体学

西格班(父)X射线光谱学

西格理(子)X射线光电子能谱学

1901 诺奖 1914 诺奖 1915 诺奖 1924 诺奖 1981 诺奖

发现中子 中子衍射技术 发表了中子光谱学

[英 ]查德威克

1935 诺奖

[英 ]沙尔

1994 诺奖

[加 ]布罗克豪斯

1994 诺奖

Page 5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5

Page 5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6

Page 5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7

Page 5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8

[ 例 21] X射线发现的连琐效应Ⅰ 引发一系列重大发现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U 、 Po 、 Th 、 Ra

α 、 β 、 γ射线的发现

Ⅲ 引发广泛应用的重大发明

引发新兴学科分支的诞生Ⅱ

引发诺奖的连琐效应Ⅳ

X射线衍射学、光谱学、光电子能谱学X射线晶体学、 X射线金相学

X射线结构分析

材料的内部结构、生物大分子及遗传基因的结构X射线透视检验

金属内部缺陷探伤、工业 CT ;

人体透视检验、医疗诊断 CT 。

1901——2004 年有 15 奖项、 17 人次获“诺奖”

X射线发现的连琐效应

Page 5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59

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品 [ 例 22] 不畏权威,坚持真理

1 、 麦克林托克的贡献

美国芭芭拉 ·麦克林托克,女,遗传学家( 1902-1992 )。由于

首次提出“可移动的遗传基因”学说,于 1983 年获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此时,她已 81岁。1944-1950 年经过六年的潜心研究,发现玉米的某些遗传基因可

以移动转座,于是她提出了 “遗传基因转座理论”。

Page 6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0

2 、 不畏权威,坚持科学真理

1956 年的学术会议上,她再次阐明“转座理论”。她再次遭到一

些著名遗传学家的嘲笑,讥讽,认为她是在发疯。

1951 年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了她“转座理论”。由于传统遗

传基因理论一直认为“基因是一定的”,因而她的报告,遭遇到

冷落,人们认为她一定是疯了。

一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家们陆续发现转座基因,转座理论

才被肯定,得获这时她已 81岁。

Page 6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1

[ 例 23]劳厄捍卫科学自由

1 、 劳厄的杰出贡献

德国劳厄( 1879—1960 )由于发现 X射线的衍射现象,于 1914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证明了 X射线和光一样具有波动性;得出第一张 X射线在晶体中

衍射的图样,发展了 X射线学。

Page 6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2

2 、 捍卫科学自由的斗士

1919任柏林大学物理学教授,德国物理学会会长。

1920当勒纳等人在柏林召开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公开集会

的第二天,劳厄等人联名在柏林日报上反击。

1933 年在全德物理学家年会上,劳厄以会长身份致开幕词,义

正严词地驳斥纳粹党徒攻击爱因斯坦和其他犹太科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劳厄从未参与有关军事的科学活动。

1943 年终于被纳粹当局强令劳厄从柏林大学提前退休。

Page 6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3

[ 例 24] 爱因斯坦的崇高人品

Page 6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4

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当总统

以色列政府请爱因斯坦当总统。

1952 年,为感谢爱因斯坦过去对犹太人的帮助,以及为国际和

平所作的贡献,以色列政府请他出任以色列国的总统。

面对殊荣,爱因斯坦拒绝地说:“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儿,关于

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样能当总统呢” ?

Page 6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5

[ 例 25] 选择 +坚持不懈

1 、 吉莱明的杰出贡献

美藉法国人吉莱明( 1924—— )医学、内分泌学家,由于“研究

丘脑下部产生的激素的贡献”,于 1977 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下丘脑确实对脑下垂体激素的分泌起着一种促进、控制的作用。

是基础和临床分泌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Page 6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6

2 、 看准方向、艰苦奋斗、坚持不懈

他看准内分泌激素的研究方向,为了取得理论突破,在长达 16 年的

时间内,从五百多万个,重达四十多吨的羊下丘脑中,成功地提取

出 1毫克促甲状腺素释放的物质,向世界宣布取得重大的科学发现。

Page 6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7

[ 例 26] 千锤百炼、铸就丰功

1 、 埃利希的杰出贡献

德国埃利希免疫学理论的先驱( 1854—1915 ),由于“在免疫学

研究方面的贡献”, 1908 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age 6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8

2 、千锤百炼、铸就丰功

埃利希为了找到一种既杀死体内病菌,又不会伤害人体的化学药

物,他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研究,合成了数千种化合物,并逐一进行

实验。

1909 年发现第 606号化合物 =氨基 =氧偶胂莱能有效地杀死动物体内

的锥虫,是经过 606次实验发现的。1909 年经过临床试验,进一步发现, 606 化合物能有效地治愈梅毒

患者,举世闻名,铸就丰功。

Page 6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69

[ 例 27] 勇攀高峰的团队精神

1 、 库珀,巴丁和斯里弗三人的杰出贡献

美国库珀,巴丁和斯里弗三人由于“创立了解释超导性的 BCS 理

论”,获 1972 年诺贝尔物理奖。

BCS 理论为英国约瑟夫森“预言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遂道阻挡层”;日

本江崎于奈和美藉挪威人贾埃弗发现超导电的遂道效应,获 1973

年诺贝物理奖的理论基础,使超导研究领导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Page 7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0

2 、 团队攻关,勇攀高峰的典范

师生紧密合作攻关

巴丁教授因发明晶体管获 1956 年诺贝尔物理奖而扬名世界,库珀与

斯里弗作为巴丁的学生,与导师合作攻关。勇登高峰的难度

自 1911 年发现超导现象后,至少,有五名获诺贝尔奖者做过试探,

四十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进展,面对艰险,团队没有退缩。

库珀于 1956 年提出了超导电子对的理论,斯里弗构想出,超导体内

部的空间里有无数个库珀电子对,彼此紧密相关,构成一种凝聚状

态,两人在巴丁的指导下日夜奋战,终于 1957 年提出了 BCS超导理

论。

Page 7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1

四、诺贝尔奖的遗憾与失误 诺贝尔奖是举世公认的最高奖项, 100 年以来科学奖绝大多数是正确的,但也留下一些失误、不公和遗憾。

1 、获奖成果不实,祸及对人不公

[ 例 28] 法国莫瓦桑的获奖成果有不实之处1906 年因发现氟元素分析法,发明人造钻石和电气弧光炉而获诺贝

尔化学奖,其中发明人造钻石,有不实之处。

Page 7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2

1893 年莫瓦桑向世人宣布:“他已成功地用石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

颗人造金刚石”当一些人怀疑或无法重现提问,却以保密和专利为

由被谢绝,其实,当年就没有真正从石墨中制造出金刚石,而是弄虚

作假。

直到 1955 年,人造金刚石才由美国通用公司研制成功。

石墨 +Co.Ni催化剂 金刚石

1400℃

5—6Gpa

高温、高压合成

Page 7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3

[ 例 29] 评奖失误,秧及对门捷列耶夫的不公

1906 年在评奖中,莫瓦桑以一票的优势击败了时年 72岁的元素周

期律的发明者,俄国化学家门捷列耶夫,夺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

奖。

1907 年当评委们一致同意门捷列耶夫获诺贝尔化学奖时,不幸的

是,门捷列耶夫已于 1907 年 2月 20日逝世,这既是诺贝尔奖评委会

的一大失误,也是对门捷列耶夫不可挽回的终生遗憾。

Page 7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4

2 、评奖错判,差一点再生遗憾

[ 例 30] 菲比格因错判得奖

1926 年评委会由于判断有误,误认为丹麦菲比格发现了致癌寄生虫

而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实,菲比格所发现的肿瘤病变不是癌,而是皮细胞的化生和增生。

Page 7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5

[ 例 31] 鲁斯真正发现了肿瘤病毒, 87岁才得奖

美国鲁斯 1911 年从母鸡恶性肿瘤中发现了肿瘤病毒,但由于菲比格

获奖的教训,谁都不敢再“惹事”。

55 年后的 1966 年,几乎世界上所有癌症研究专家都承认了鲁斯的研

究成果,评委会才以“发现导致肿瘤的病毒” 授予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所幸鲁斯长寿, 87岁了还健在,享年 91岁。

Page 7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6

[ 例 32] 班迁和麦克劳德得奖有欠公正、公平1923 年加拿大班迁和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3 、播种人无功,收获者有奖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播种者,首先发现者无功,就欠公平、公正。

世界学术界普遍认为有三点不公:

1 )麦克劳德与胰岛素的发现关系甚少;

2 )班迁的得力合作伙伴不仅没能获奖,就连对这些人的卓有成效的功绩只

字未提。3 )罗马尼亚科学家所色列斯库发现胰岛素比班迁早半年,评委会也视而不见。

Page 7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7

Page 7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8

[ 例 33] 诺贝尔奖 DDT 奖项,因未预见环境污染而失误1949 年瑞士米勒因为“发现高效杀虫剂 DDT” ,荣获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1925 年米勒发现 DDT可用作杀虫剂, 1939—42 年开始大量生产应用

消灭马铃薯甲虫,防治疟疾、班疹伤寒的传播,据资料显示 1942-

52 年 DDT 至少挽救了 500 万人的生命。

DDT 并非米勒的发明,但当时社会效果大,故被授予诺贝尔奖。1962 年一位美国卡逊女生态学家在《沉默的春天》一书披露了令世界惊恐万状的一幕, DDT 对人类的生存安全环境带来灾难性的毁坏。

1972 年以后,世界各国禁止使用DDT杀虫剂。

这种失误不能不说是诺贝尔奖皇冠上的污点。

Page 7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79

[ 例 34] 诺贝尔奖的某些不公与偏见

爱因斯坦( A.Einstein.1879-1955 )

因“提出了光量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1921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不公。

1915 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如今相对论已经被大量的

实验事实所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 未获诺贝尔奖。

其原因诸多?!

其中一个理由是“他的相对论当时是无法验证的,即使在今天也只能验证其中的一部分”。

这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偏见与不公,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和失误。

Page 8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0

[ 例 35] 鹤蚌相争,瑞典人得奖

特斯拉原来是爱迪生的雇员,擅长交流电技术 ,他们一次交谈中 ,爱

迪生无意中说 :“你能将发电机改革,付你 5 万美元”。

几个月特斯拉对发电机改革成功,当他向爱迪生索取 5 万美元时,

爱迪生却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美国人爱开玩笑吗?”特斯拉认

为自己受骗了,于是当场辞职,对爱迪生耿耿于怀。

1 、特斯拉与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纠纷

1912 年当特斯拉得知,将与爱迪生一起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时,

他表示不接受这一荣誉。

Page 8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1

2 、 1912 年诺贝尔奖转发瑞典工程师达伦

据文献记载,达伦之所以得奖,并不完全在于他作出的科学成果,

而是他因工程试验负了重伤 ...........

1901-2000 年诺贝尔奖的得主中 ,瑞典人占 30 个 ,仅次于美国、英国、

德国和法国,全世界排名第五名

令世人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嫌。

Page 8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2

五、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1 、中国人有能力获“诺奖”

1 )已有华人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共已 8 人年份 物理学奖 化学奖1957 李政道( 31岁)杨振宁( 35

岁)1986 李远哲( 50岁)

1996 丁肇中( 50岁)

1997 朱棣文( 49岁)

1998 崔琦( 59岁)

2008 钱永健

2009高琨

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 CCD

Page 8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3

Page 8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4

2 ) 1957 年李政道和扬振宁获奖时的国籍是中国

李政道于 1946 年( 38岁)、杨振宁于 1965 年( 43岁)才先后加入美国国籍。

Page 8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5

3 )诺奖评委不公,华人学者周芷(女)丧失诺奖机会

周芷— 1944 年生于湖南,后到美国求学。

—她 26岁( 1970 年)最先发现“断裂基因”,即基因的遗传信

息是以不连续的方式排列的,并以第一作者与英国人(在美国的访问学者)罗伯茨共同署名发表论文。

1993 年 50岁的罗伯茨和美国夏普两人因“发现断裂基因”获生理学

或医学奖。

Page 8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6

颁奖时,竞然没有周芷的名字,

更令人气愤的是,瑞典评委会出具的论文副本,居然没有第一作者周

芷的名字。

综上,可以说明:

华人具有获诺奖的智慧和能力。至少已有 8 名华人获此殊荣。诺奖带有偏见和政治色彩,是造成对华人不公的主要根源。

Page 87: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7

2 、建国以来有两项杰出成果与诺奖擦肩而过

1 )人工合成胰岛素错失“诺奖”

1965 年 9月 17日中国大陆三个单位的联合研究组宣布,研制成功胰岛素,

是人类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纽约时报》指出:“国际上,人们通常把人工合成胰岛素、氢弹、人造

地球卫星称为世界三大科学成果”。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报导了这一成

果。有的外国专家称:中国学者做出了一项“可以得诺贝尔奖”的工作。

Page 88: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8

1966 年底,瑞典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提色勒斯专访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夜郎自大,漠视一切,中国拒绝了提色勒斯推荐中国科学家角逐诺奖的邀请。

文化大革命后期,扬振宁访华,建议向诺贝尔奖评委会推荐这一成就,这次,中国为了三个单位之间搞平衡,推荐了四个人,而诺奖规定,每个单项奖的获得者不能超过三人,这样,中国科学家还是错失了竞争诺贝尔奖的机会。

Page 89: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89

3 、青蒿素—中国重大发明, 与诺贝尔奖无缘

1 ) 20 世纪后半叶重大发明

对青蒿素的评价

—— 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

—— 国外专家海恩斯认为:“中国的青蒿素研究者们应该因此被授

予诺贝尔奖,这项研究是 20 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发明”。

Page 90: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0

青蒿素具有获诺奖的重大社会价值

—— 世界疟疾临床患者 4—5亿人

—— 每年因疟疾而死亡 200—300 万人,其中 50% 是 5岁以下的儿童。——传统用喹啉类药因疟原虫已具有抗药性而无效。

—— 对人类重大疾病的有效药物,诺贝尔奖都十分关注。

Page 91: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1

2 )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已获世界公认

青蒿素是全国大力协同的研究成果

——组织了全国 10 个省市和部队 60多个科研单位,约 500余科技人

员参加。

——调查了民间秘方 1 万多个,实验室筛选中草药 5000余种和化合

物 4 万多个。

——1971 年发掘出“青篙素抗疟疾新药” ,

1978 年临床试验成功。

——1979 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1992 年被评为“国家十大科技成果奖”

Page 92: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2

青蒿素已被列入国际药典

——西方发达国家花了几十年研究,没有实质性进展。

—— 中国科学家用 15 年就取得重大突破。

Page 93: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3

3 )青蒿素的重大发明却与诺奖无缘

没有专利概念,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 在学术杂志,国际学术会议上,详尽地公布了青蒿素的化学结

构、药效、临床等资料。

——外国人抢先申请了专利,争相仿效。

中国的青蒿素类产品反而只占国际市场销售额的 1/100 。

深刻的教训值得深思和总结。

Page 94: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4

4 、如何了却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1 )政策

创建创新型国家;

科教兴国,科教强国;

切实加强科教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入。

2 )目标

精心组织和强化重大原始创新:重大发现,重大发明。

Page 95: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5

3 )措施

从基础教育抓起。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研究型大学和中科院创新团队,更多的担负起基础研究和应用

基础研究。

国家“ 973 计划”、“ 985” 工程,国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更

应突出原始重大创新。大科学重大科技攻关与组织研究的小科学理论突破相结合。

加强创造发明思维,科技辩证思维和科技竞争谋略的培养。

Page 96: 诺贝尔奖的启示 —— 世界创造发明的典范

96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