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30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 神经细胞 ( 一 ) 神经元 1. 基本结构 ⑴受体部位 - 胞体或树突膜 ⑵ AP 的起始部位 - 轴突始段 ⑶传导神经冲动 - 轴突 ⑷释放递质部位 - 神经末梢. 3. 神经纤维: 长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 有髓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1) 神经纤维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 营养作用 轴浆运输. 机制:局部电流 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髓鞘有无、温度、动物种属等有关。. (2)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Page 1: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Page 2: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神经细胞( 一 )神经元 1. 基本结构⑴受体部位 -胞体或树突膜⑵AP的起始部位 -轴突始段⑶传导神经冲动 -轴突⑷释放递质部位 -神经末梢

Page 3: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3. 神经纤维:长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1) 神经纤维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

营养作用

轴浆运输

Page 4: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2)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机制:局部电流

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髓鞘有无、温度、动物种属等有关。

Page 5: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3)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 结构完整性 :损伤或切断兴奋传导障碍 功能完整性:麻醉药,麻醉区离子跨膜运动受阻, 兴奋传导障碍 ⑵绝缘性 各根 N纤维上传导的兴奋一般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⑶双向性 局部电流可沿 N纤维向二个方向构成回路。 ⑷相对不疲劳性 比突触传递耗能少。 ⑸不衰减性 以不断产生新 AP的方式进行, AP 产生是“全或无”的。

Page 6: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4) 神经纤维的分类

( 1)按纤维兴奋传导的速度: A、 B、 C ( A α、 β、 γ 、 δ 四个亚类)( 2)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Ⅰ、Ⅱ、Ⅲ、Ⅳ

Page 7: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5)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①功能性作用 N 元通过传导 AP→递质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②营养性作用 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调整所支配组织内在代谢活动。

持续用局部麻醉药阻断 AP传导,并不能使所支配的肌肉发生内在的代谢改变。

切断运动 N→所支配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将 N缝合,经 N再生→所支配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恢复。

Page 8: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6) 轴浆运输

指借助轴浆流动在胞体和轴突末梢之间运

输物质的现象。

特点: ①双向性

②耗能

③物质运输的速度不同

Page 9: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 二 )神经胶质细胞 1. 分类 ⑴周围神经系统 : 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 小胶质细胞。 2. 基本功能 ⑴支持作用 ⑵修复和再生作用 ⑶免疫应答作用 ⑷绝缘和屏障作用 ⑸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⑹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⑺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3.特征⑴数量大,分布广⑵有突起但无树、轴之分⑶细胞之间不能形成化学性突触⑷不能产生 AP

Page 10: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Page 11: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突触传递

根据信息传递媒介物性质不同化学性突触电突触

根据突触前后成分有无紧密的解剖学关系

非定向突触定向突触化学性突触

突触

根据神经元接触部位不同轴 -树突触轴 -体突触

突触

轴 -轴突触

根据效应不同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突触

Page 12: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 一 )经典的突触传递

( 1)功能结构 ①突触前膜 递质、受体 ②突触间隙 水解酶 ③突触后膜 受体、离子通道

Page 13: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复习:神经复习:神经 -- 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复习:神经复习:神经 -- 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AP 传到轴突末稍,接头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 Ca2 +通道开放, Ca2 +内流前膜内囊泡中的 ACh释放 (量子释

放 )ACh与终板膜上受体结合

终板膜化学门控 Na +通道开放, Na+内流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 EPP)

EPP 经总和达到阈电位

爆发肌细胞膜 AP

Page 14: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 2)化学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轴突末梢的 AP

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膜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开放Na+( 主 ) K+通透性↑ Cl-( 主 ) K+

通透性↑

前膜电压门控 Ca2+通道开放

IPSPEPSP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Page 15: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常与其他多个神经构成突触联系,而突触后神经元的状态取决于同时产生的 EPSP 与 IPSP 代数和的总和。

若: EPSP> IPSP ,但达不到阈电位, 则后神经元呈易化状态 EPSP> IPSP ,并达阈电位, 则后神经元呈兴奋状态 EPSP< IPSP 则后神经元呈抑制状态

Page 16: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 二 )非定向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 曲张体

传递特征 ①无突触前、后膜的特化结构;②不存在一对一支配关系;③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间隙间距;④递质扩散距离较远,⑤释放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受体。

意义 一个神经元能支配较多的效应器细胞

Page 17: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 ) 电突触传递结构基础 缝隙连接。缝隙连接是二个 N元紧密接触的部位上有沟通两细胞浆的水通道蛋白,允许带电离子通过,且电阻低。传递过程 电 -电 (AP 以局部电流方式 )。传递特征 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Page 18: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元的四个功能部位

•神经纤维上兴奋如何传导的?有何特征?

•何为突触后电位?有哪些类型?

•非定向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

•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Page 19: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 ) 神经递质 1.概念

以往 一 N元只能释放一种递质近来 一 N元内可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递质 = 共存。

4.神经递质的共存

Loewi1921年蛙心灌流实验:迷走素 ——Ach是最早被鉴定的神经递质

2.递质的鉴定

3. 调质的概念 ——调节传递效率

Page 20: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5 、递质的代谢:

Page 21: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6. 神经递质分类: 100 多种,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家 族 成 员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 NE、 5—HT、组胺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 GABA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 ADH、催产素、阿片肽、 脑 -肠肽、 AⅡ、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 腺苷、 ATP气体 NO、 CO脂类 PG类

Page 22: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一)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先天 后天 刺激 事物本身(直接刺激) 事物属性(条件刺

激) 数量 少而有限 多而无限 反射弧 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变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永久、固定 暂时、不固定 意义 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多变的环境

Page 23: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 二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Page 24: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环式联系( 1)产生反馈的结构基础;( 2)突触传递时产生后放作用的原因之一。

•辐散式联系:常见于感觉传入通路

•链锁式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作用范围

•聚合式联系: 发生总和效应,常见于运动传出通路

Page 25: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中枢兴奋传布(突触传递)的特征 ①单向传递 ②突触延搁 ③总和 ④兴奋节律的改变 ⑤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Page 26: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1. 突触后抑制

(四)中枢抑制兴奋冲动

抑制性中间 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 N 元产生 IPSP

突触后 N 元发生抑制

2. 突触前抑制

超极化抑制

去极化抑制

Page 27: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兴 奋 冲 动 传 入

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 N

元抑制性中间 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抑制另一 N元

突触后膜产生 IPSP

交互抑制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意义 调控其它 N 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

兴奋一 N元

突触后膜产生

EPSP

屈肌收缩伸肌舒张

Page 28: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回返性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意义 调控 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

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 N

元抑制性中间 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原兴奋的N元抑制

突触后膜产生 IPSP

兴奋效应细胞

突触后膜产生

EPSP

肌肉收缩肌肉舒张

肌肉舒张

Page 29: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2. 突触前抑制

实验 A 刺激轴突 1时,胞 3 产生 10mV的 EPSP ;实验 B 先刺激轴突 2 ,再刺激轴突 1时,胞 3 产生 5mV的 EPSP 。

⑴结构基础 轴 2- 轴 1- 胞 3串联突触。 ⑵概念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 ( 轴 1) 电位使突触后N 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⑷机制 (见下页 )

⑶意义 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

Page 30: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⑷机制 先刺激轴 2

轴 2 兴奋释放递质 (GABA)作用于轴 1 相应受体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 1

轴 1 产生 AP幅度↓轴 1 Ca2+内流量↓轴 1 释放递质量↓胞 3EPSP幅度↓

胞 3 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胞 3抑制

特征 去极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