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46
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

description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黄义医师. 理疗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公元前 7000 年的 石器时代 ,当时原始人利用阳光、 砭石 、石针、水和按摩等治疗或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起源:医学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 经验总结。. 物理治疗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物理治疗学的起源 1 .定义: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的学科,称为物理治疗学 Physiatrics ),简称理疗学。. 二、物理治疗的发展. (一)我国物理治疗学的发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Page 1: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中医穴位物理疗法

黄义医师

Page 2: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理疗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公元前 7000年的石器时代,当时原始人利用阳光、砭石、石针、水和按摩等治疗或预防疾病,维护健康。起源:医学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 经验总结。

Page 3: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学的起源与发展一、物理治疗学的起源 1 .定义: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天

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的学科,称为物理治疗学 Physiatrics ),简称理疗学。

Page 4: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二、物理治疗的发展 (一)我国物理治疗学的发展 早在公元 2 世纪以前《黄帝内经》就有针

灸、按摩、拔罐、用水治疗的记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按摩成为了一种重要医疗手段。

针灸在我国的影响很大,从砭石针到金属针。公元 562 年 ,吴人知聪将针灸传到日本, 17 世纪又传入法国、德国、意大利。清代吴师机利用日晒、火烤、蒸熏、热慰、薄贴等方法。

Page 5: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我国 50 年代建立了物理治疗专业, 1978 年正式出版了《中华理疗杂志》, 1985 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 1995 年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我国物理治疗专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探索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功能形态学、生理病理学,神经化学、免疫化学等。例:局部加温治疗癌症、电刺激镇痛,磁场治毛细血管瘤、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病、前列腺增生症、子宫内膜异位等。

Page 6: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国外物理治疗的发展 公元四世纪,古希腊倡导应用矿泉、日光、海水以

及“体育”治病。 17 世纪,应用摩擦生电治病。 1801 年发现紫外线。 1802 年发现红外线。 1891 年应用白炽灯治病。 1908 年应用中波透热治病。 本世纪 30~40 年代,运用超声波治病。

Page 7: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使病、伤、残尽快恢复,在物理治疗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除物理治外,还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传统医学手段(针灸、推拿)。

Page 8: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的分类 一、传统物理治疗的分类 二、现代物理治疗的分类第一类,应用天然物理因子,诸如:日光浴 疗法、空气浴疗法、森林浴疗法、海水浴疗法、洞穴疗法、气候疗法、温(矿)泉疗法等。

第二类,应用人工物理因子,诸如:电、 光、声、磁、冷、热、机械等。

Page 9: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电疗起源:用电治病,是人类在掌握电能之前,古希腊的渔夫们在捕鱼的过程中,被脊柱上长有放电气的鱼用电击伤,原有患关节痛的人经过这样的电击之后,疼痛得到缓解或者痊愈。现代应用静电(可以治疗精神萎靡、嗜睡、乏力等)、无线电磁波、各种脉冲电流治疗疾病,从而形成了临床电疗学。

Page 10: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按摩(推拿)疗法起源:原始社会,人们狩猎追捕野兽,常被荆棘绊倒,造成软组织损伤,本能用手抚摸、按摩,形成原始的按摩法。现代医师将按摩法不断完善。

Page 11: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超短波疗法起源:一位无线电工程师在面部患疖肿时,疼痛难忍并伴有发热,全身不适,但为了尽快调试好一台无线电发射装置,日以继夜的在超高频电场下工作。三 天后,无线电发射装置调试完成。工程师患的面部疖肿痊愈了。偶然发现超短波可用于急性炎症。

Page 12: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光疗的起源:光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长期处于黑暗的环境中,常常导致抗病能力下降,骨骼发育不良,患佝偻病等。

①公元前 400 年,希腊医生 Hippocrates第一个应用日光治病。

②1666 年,物理学家 Newton做了一个实验发现白光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Page 13: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磁疗的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应用磁最早的国家。

①磁治疗早在东汉时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磁治“周痹风湿、肢节肿痛”,“除大热烦满耳聋”。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记》,记载用磁治眼疾。

②国外也有不少记载,在公元 129-200 年古希腊医生 C.H.Golen 用磁石治疗腹泻;公元 502-550 年古罗马医生 Aetus 以手握磁石解痛; 16 世纪,瑞士医学家 J.E.Paracelsus 用磁石脱肛、浮肿、黄疸等。

Page 14: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 物理因素通过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经、

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或保健目的。

肌肉特

Page 15: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鹊答曰:“我大哥治病,是在疾病还没有露出苗头的时候提前消除了病因,但是此时病人并未察觉,反而认为没有啥效果,所以我大哥的医术只有我们家族内部才知晓。我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刚露出苗头、刚有轻微征兆的时候就解除了病因,阻止了疾病的发展,但是病人也不知情,以为我二哥只能治一些轻微小病,所以名声不出乡里。而我扁鹊只有在病情严重的时候才知道救治,病人只看到我用针、药等方法医好各种疑难怪病,就以为我医术最高,所以名声传的很远。但事实是我那两位不出名的哥哥才是真正的‘明医’,而我只是名满天下的‘名医’而已。”

Page 16: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Page 17: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理疗分类 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 光疗分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疗法 声疗又分超声波和超低声疗法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

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 )

利用温度的治疗有热疗(泥疗法 , 石蜡疗法 玉石疗法 :利用电热原理加热玉石产生大量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远红外线被人体表层吸收后产生大量的热能,并传导至皮下更深层组织,令人体细胞活化,促进新陈代谢,增进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到达康复治疗的目的 )、冷疗和冷冻疗法;

利用机械力的疗法有按摩、推拿、手法治疗、牵引和运动等

Page 18: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是理疗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利用患者的力和外加的机械力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常用的自然界物理因素有日光、大气、海水、矿泉、高山和森林等,

Page 19: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健康也是需要付出的,虽然说最好的治疗是预防,任何一种能够预防疾病、有益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都需要有足够的毅力长期坚持,否则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Page 20: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对中医临床各科,尤其推拿理疗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 经络总论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定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

Page 21: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络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附属于十二经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浮络。

一、十二经脉(正经)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以 手足、脏腑、阴阳 三部分组成。

总规律,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其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除足阳明),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Page 22: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任脉

肾经

胃经

脾经

第 5 肋间

脐上 6 寸脐上 3 寸

督脉1.5寸

3寸

躯干部:前面 4 条经脉, 7 条线;后面 2 条经脉, 5条线

膀胱经

Page 23: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四肢部:

外侧 内侧外侧 内侧 阳明(前缘) ---- 太阴(前缘阳明(前缘) ---- 太阴(前缘 ))

少阳(中线) ---- 厥阴(中线)少阳(中线) ---- 厥阴(中线) 太阳(后缘) ---- 少阴(后缘) 太阳(后缘) ---- 少阴(后缘)

注:下肢在内踝上注:下肢在内踝上 88 寸以下,足厥阴在足太阴之前,在内寸以下,足厥阴在足太阴之前,在内踝上踝上 88 寸以上,遵循规律。寸以上,遵循规律。

Page 24: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胸手手三阴

头手三阳

足三阳

足三阴

即在体内与脏腑相属络,其中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即在体内与脏腑相属络,其中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主表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关系。属于自己的本脏(腑)属于自己的本脏(腑) ,, 络于相表里的腑(脏)络于相表里的腑(脏)

1 、同名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2 、相互衔接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的规律。 3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Page 25: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五)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气血从肺经开始至肝经,再复从肺经而逐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按照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循)

(六)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 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二、奇经八脉

1 、定义: “ 奇经”,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 八脉”

Page 26: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一、经络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Page 27: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推拿理疗的施术部位。(腧、输、俞)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一、腧穴的发展 160 -- 349 -- 354 -- 359 -- 361二、腧穴的分类 1 、十四经经穴:简称“经穴”。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归属十四经的腧穴 , 有明确的针灸主治。 2 、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的特点,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的腧穴。 3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有无固定名称、定位和无归经的特点,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以痛为输”。三、腧穴的命名 1 、形象法 2 、会意法 3 、比拟法

Page 28: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3 、特殊作用: 双向调整作用:即当人体处于不同功能状态时,针刺腧穴可起到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对特异性:某些腧穴针对某种症状或体征有特殊的作用。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1 、近治作用: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与邻近组织、脏器的病证。 2 、远治作用:指十四经穴,尤其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除具有近治作用外,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远隔部位的组织、脏器病证。此外,十二经脉中的腧穴,还能治疗相表里经脉与手足同名经脉,及其相关经脉远隔部位的疾患。

Page 29: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中指同身寸(直指寸)拇指同身寸 “ 一夫法”(横指同身寸)

固定的标志活动标志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

Page 30: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活动标志:指需要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使关节、肌肉、肌腱等出现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标志,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固定的标志:指以各部位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以及五官、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固定不移的标志,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

Page 31: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人体三大养生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Page 32: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穴位保健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在手背 ,第 1 、 2 掌骨间 ,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合谷穴对胃肠道疾病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通过合谷穴治疗,能调经气、和胃腑,以达到安和脏腑,起到药非能及的疗效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Page 33: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

Page 34: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Page 35: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提升自愈力 健康之正道灭火 (把火比喻成疾病)灭火过程 就是治疗过程 (理疗,药物,手术

等) 预防火情(穴位保健 )

Page 36: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第三医学 自然医学 : 物理自然疗法 --- 理疗 (针灸、按摩、推拿、火罐

、刮痧等 )水疗、食疗、尿疗等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 :世界上最好的药物是食物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人类 63% 的疾病是不需要药物可以治愈的 ,26% 的疾病是需要药物才能治愈的 ,剩下的百分之几就是无药可救的 .

目的 :减少打针、吃药带来的危害

共同点:运用人体的经络和穴位

Page 37: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增强自身免疫力的五种方法1.合 理 膳 食 2.适 量 运 动 3.戒 烟 限 酒4. 心 理 平 衡5. 运用科学、专业的第三医学 

Page 38: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浙江卫视 28岁女主播 梁薇 猝死 梁薇曾经是浙江卫视一位十分优秀的新闻主播,她对于工作兢兢业业,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这里有两个突出的词很扎眼:“十分繁忙” “兢兢业业”,

记得罗京走的时候也见到过这两个词……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一个人的起点和终点也都完全一样,不同的只是生命的过程以及与这种过程伴随的生命旅程。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是有质量的,却很少有人做到……

健康重庆

Page 39: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脊柱

Page 40: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颈椎

Page 41: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胸椎腰椎

Page 42: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骶尾椎

Page 43: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胸椎

Page 44: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脊柱 ·颈椎

Page 45: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Page 46: 中医穴位 物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