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麟州到神木 -...

Post on 02-Nov-2020

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从麟州到神木 -...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6 文 化 览 胜WENHUALANSHENG责编/王子湋 李苗苗 编辑/安娜 美编/延杨红 校检/郭婷婷

神木之神,神在美名来历。神木有1300多年的州县建制史,也曾多次更改名称,但是留下深深印记的只有两个:麟州、神木。其中,麟州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延至五代、宋,止于金兴定元年(1217),前后长达500年;而从金、元、明、清一路走来,神木之名已有800岁之久。其间,诸如新秦郡、建宁军、镇西军、云州等名称,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倏忽即逝。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始设麟州,此地原为胜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辖地。《新唐书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载:“麟州新秦郡,下都督府。开元十二年析胜州之连谷、银城置……户二千四百二十八,口万九百三。”那么,为什么要割胜州之地而另设麟州呢?翻开《旧唐书》,其中第九十七卷张说(yuè)列传载:“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四月,胡贼康待宾率众反……时叛胡与党项连结,攻银城、连谷,以据仓粮,说统马步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之……说招集党项,复其居业。副使史献请因此诛党项,绝其翻动之计,说曰:‘先王之道,推亡固存,如尽诛之,是逆天道也。’因奏置麟州,以安置党项余烬。”

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开元九年(721)突厥降将康待宾勾结陕北党项人叛乱,攻占了境内的银城(今神木解家堡)、连谷(今神木黄羊城),时任并州(今太原)长史兼天兵军大使的张说率一万人马出合河关,西渡黄河,大破康待宾,并奏请

朝廷北割连谷、南划银城,于其中新设麟州,以天道仁心而宽恕安置这群党项人、突厥人的残兵败将。朝廷准奏,并于开元十二年(724)正式设置麟州,从此开启了神木的州县建制历史。合河关应为今神木马镇合河村对岸的岚漪河与黄河交汇处。此地山高谷深,地势险要,自古为晋陕孔道,由此西渡黄河,逆窟野川而上,即可抵达银城、连谷。

张说(667 年—731 年),字道济,唐朝开元年间的名相名将,且执

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曾封燕国公,故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此公一生跌宕起伏,因不肯诬陷魏元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与宰相姚崇不和而多次被贬官流放,又多次被委以重任,三度为相,唐玄宗将宁亲公主嫁给其次子张垍,成为皇帝的儿女亲家。他“为文俊丽,用思精密……天下词人,咸讽颂之”,留世文集 30卷;为武则能“驱貔虎之师,断獯戎之臂”,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平定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功莫大焉。开元十八年(731),张说病危,唐玄宗“每日令中史问疾,并手写药方赐之”,他去世后,罢朝举哀,御赐谥号“文贞”,可以说极尽哀荣。

张说为什么要用“麟州”二字命名新设之州呢?麟,即麒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仁兽。其外形,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礼记·礼运第九》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诗经·周南·麟之趾》以麟比人,冀望子孙德高如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云仁兽,用公羊说,以其角端戴肉,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韩愈《获麟解》说:“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必有祥瑞。传说孔子诞生时有麟降世,吐玉书于门前,预兆圣人出世。据《左传》《兖州府志》等记载:鲁哀公于十四年春,西狩大野泽(今山东巨野)而获麟,孔子知道后,“反袂拭面,涕泣沾衿”,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之”。这一年,孔子71岁,所著《春秋》一书刚刚完稿,于是感麟而忧,从此罢笔,不再写作。两年后的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与世长辞,获麟绝笔的故事便广为流传。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亦有“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表达了追步孔子、垂名后世的志向。

童蒙经典《幼学琼林·老幼寿诞》云:“麟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

玉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玉燕投怀》载:“张说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投入怀中,而有孕生说,果为宰相,其至贵之祥也。”张说一定追慕圣人而私淑孔子,平定羌胡叛乱而不杀败兵降将,按照天道仁心的理念,以仁兽之名设“麟”州,期冀主政此方的官员能够亲百姓、行仁政。

遥想当年,意气风发的张说,刚刚击败羌胡叛乱,打马从窟野川走过,远处川原莽莽,近见河流蜿蜒,两岸岩壁挺拔,怪石嶙峋,特别是窟野河与兔毛川交汇处(今县城西二郎山),突兀巉岩,两壁绝险,巍峨逼人,状若狮虎,头角崭然,如麒麟游弋;再看东岸山脊,状若游龙,天生龙眼(今县城东南龙眼山),石龙迤北,凤头高扬(今凤头山);攀上东山之巅,一马平川尽展眼前,北眺大漠长河,南瞰群山连绵,此乃灵瑞吉祥之地,于是南面京师长安,即刻酿就造设“麟”之新州的奏折。以仁“麟”名之,定有怜悯边地百姓、祝福苦寂塞上之意。

盛唐衰落,五代迭起,宋辽争霸 ,完 颜 问 鼎 。 金 兴 定 元 年(1217),麟州迎来新号“神木”,此后,除元初短暂的几年设云州于神木寨,无论寨堡道县,再没有改名更姓。2017年4月,神木获批撤县设市,7月揭牌,成为榆林第一个县级市。据清道光《神木县志》记载:

“县东北杨家城,即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约四十步,有松树三株,大可两三人合抱,为唐代旧物,人称神木。金以名寨,元以名县,明代尚有遗迹。”金代皇族完颜氏,系关外女真人。可以想象,占领麟州的女真将领看到复杂的州名,一定抓耳挠腮,再说新朝建立,需要除旧布新,不如以城外神松为名——神木,简单易记,朗朗上口,旧州改名即刻完成。比较麟州、神木两个名字,前者典雅大气,内涵丰富,彬彬然有君子之风,而后者简单易记,朴实可人,名出有因。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我的家乡陈家坡,是陕北高原上的小村庄,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有着刻骨铭心的情怀。年少时光,最爱听父亲讲起家乡的故事,那一幕幕岁月的痕迹,铭刻在记忆的彼岸。

陈家坡位于榆阳区镇川南部,临近米脂地界,山川沟峁河皆俱。村子四周青山环抱,层碧叠翠。无定河沿村西顺流而过,绿茵苑曼,碧波粼粼,风景秀丽。一上陈家坡,首先看到的是迎客槐,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像纯朴的村民点头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朱氏庄园坐落在村东绿荫遮掩之下,开阔的院落有十几孔陕北最典型的石窑洞。庄园坐北向南,石窑洞高大整洁,冬暖夏凉。明面窑适宜人居住,暗面窑适宜存放粮食。影壁墙更是精工细雕,美观大方。父亲的童年和青年时光就在这里度过。

上个世纪60年代,家家户户集体生产,大人们种地,孩子们大都捡拾农家肥赚取工分。每天晨曦初露,村中的娃儿们便提筐担担,操一粪铲,游走于村头巷尾、公路两旁,捡拾牲畜秽物。天一放亮,村子被飘来的炊烟裹住时,娃儿们便去上学了,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

村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村里有陈、朱、艾、王等几大姓氏族人。陈家坡村风淳朴,村民和谐。村里人茶余饭后常爱聊一些尊老爱幼的故事,教育后代学习楷模。那时候,有一陈姓族人,白天在生产队劳动,还要在自留地干活,黑夜抽出时间来为患病老人推磨碾米,担水劈柴,侍奉父母从不懈怠。父亲每每提起,总要跟我说,百善孝为先,做人做事当是这样。

陈家坡还是英雄的故乡。烈士朱明祥,16岁便踊跃参加解放军,在解放榆林战役中壮烈牺牲。六爷爷朱维通,在攻打胡宗南的宜川瓦子街战役中身负重伤,和平年代又为保卫银行金库与抢劫犯殊死斗争,最终献出生命。朱序斌、朱维瑞、高志宏、朱维理、任忠亮等老一辈共产党员,在抗战中接受革命思想,为解放榆林、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流血流汗,解放后又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贡献。

村里有水田也有旱田,从治理盐碱地到改造旱田,从倒抽筑坝到修建梯田,经历了几代勤劳勇敢的村民共同奋斗,使庄稼旱涝收成有了保障,基本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上世纪60年代,陈家坡从后沟到后洼打了防空地洞,至今仍有保留。

家乡水最甜,家常味最美。每逢临年腊月,男人们杀猪宰羊,妇女们清扫内屋,儿童们在村外的土墙上划竖杠杠,数着盼着过大年。爷爷在家的时候,村里人常会找他写对联。没有狼毫,不必端砚,爷爷洗手执笔,挥洒而下。纯朴的邻里人拿到字后,喜悦之情溢于脸上,直夸“这字儿好,真好!”还有朱志亮老师的书法行云流水,画画惟妙惟肖,人人赞不绝口。

正月里,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看秧歌水船。盛大的秧歌场子上,站满了一排一排的人,树上墙上爬满了一串串的孩子们。陈家坡的老秧歌,其精华是缠腰鼓子。秧歌队在伞头的领唱导引下,后生们舞打腰鼓,矫健彪悍,姑娘们扭腰踮脚,莲步轻移,还有猪八戒背媳妇、蛮婆蛮汉、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表演,全村老少喜悦的面庞上是对丰收的庆祝和来年的憧憬。晚上,人们打起火塔塔,炭火把四周照得通红,在朦胧的夜色中,水船灯光游离闪烁,飘飘若仙,很有诗意。

在过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村民们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总是填满了大家伙的回忆。还记得,陈家坡学校师生成功演出京剧《智取威虎山》最让人津津乐道。演员们演技与唱功俱佳,音乐伴奏、舞台效果深得大家喜欢。晚上学校舞台汽灯照明,十里八乡的人都跑来观看,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从我懂事起,村子里的大节日就数每年农历六月十三的黑龙潭庙会了。黑龙潭四周群山环抱,谷中九潭连环,泉流活跃。走进山谷,雕梁画栋的殿堂楼阁古色古香,庙西侧悬崖突兀处有一

“海眼”,常年涓流细滴,誉之“龙穴藏珍”,为榆林八景之一。黑龙潭建成了我国唯一的民办山地树木园,沟底流水潺潺,坡梁郁郁葱葱,远可闻无定河涛声依旧,近可沐龙王沟清风拂古。每逢庙会之日,人声鼎沸,香烟缭绕。

今年夏季,我与父亲又一起回到了家乡。如今的家乡十里芦苇荡,万亩稻花香。朱氏庄园在政府的资助下也修葺一新,搞农家乐旅游。还是那十几孔石窑洞,阔朗的窑面嵌有木格窗子和朴拙厚重的木门,敞开的转扇圆大门仿佛张开了双臂,迎接漂泊在外、眷恋家园的儿女……

毕海娜是我一家子,属晚辈,我们的祖先都在艾好湾村,对于海娜这一辈分的年轻人,我大都不熟悉。

得知海娜大学毕业了,平日里喜欢读书写作,我有些惊喜,我们的下一辈已长大成人。在我们村,很少有喜欢写作的,于是,我把海娜的作品拿来一读。

我们艾好湾村是个出名的地方,传说貂蝉就出生于此。从仙佛洞沟进去,一路有叙述不完的故事,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像珍珠般地散落在村庄,一个貂蝉,鲜活的影子,历史的舞台上,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风姿和美丽。仙佛洞沟清澈见底的泉水,潺潺地有自己寻找归宿的方向。海娜的根在那里,当她自觉地创建文学写作标本的时候,老家所有的一切催生出她新的价值观,传统文化的养分滋养了她,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都充

满了想象,留给人们的空间很大,读起来感觉到作品除了审美的格局优雅外,还有内心在吟唱生活。某一个小故事,某一种情绪,都能艺术地与时代气息融为一体,作品的个性张驰,还有深深的寓意不仅仅是文学的,还是哲学的,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清风吹过的惬意。

细细品读海娜的散文或更像小说的《撒谎》《在冬天的夜晚》以及诗歌《天大的小事》等,一股浓浓的乡愁瞬间袭来,一个大学生眼中的生活真相和社会本质,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世界在她的文学里如同破茧化蝶的态势,茁壮成长,满身的清新和灵动,让我感到海娜文字中主体意识的构建传达着一个时代年轻人非常强烈的感觉,时代与她们心灵相通,文字与我们相通。

“爷爷不知道他回来,也不知道

他已经辞了工作,他想抽支烟再进去,但是外面实在太冷了。门怎么也开不了。这个时候,他听见屋里传来几声熟悉的咳嗽,门开了,他就像刚放学一样钻进屋里。”《在冬天的夜晚》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而在这个看似简单不过的故事后面,深埋着现实生活里一个远离故土出外打拼青年的精神世界。爷俩一起熟悉的生活场景,是温暖的,也是有热度的。一个年轻人的焦虑,在大千世界里的微不足道、力不从心、内心的卑微,海娜是深深的同情。故事中的主人公以及他爷爷的生存环境,让人隐约感觉到一种疼。诗歌《天大的小事》,海娜这样写:“诗是纸上的生命/用这种方式表达/我非常遗憾/我不愿像叫卖衣着表达它……读出来/得到的是另一种回应/更大声的回应……”如果说年轻人是在放飞

梦想的年代,那么,海娜依旧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天地之中,思考着生活、人生、亲情等,那些在她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又是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故乡的“根”与“魂”牵着她,大都市的繁华与陌生让她最大限度地观察和度量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她的作品露出的灵巧和质地,让我刮目相看。

海娜还在成长阶段,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写作上,一定会有另一种升华与蜕变,在社会巨大的变革中释放自己青春的美丽,并用自己的方式把文字提升,提炼得更完美,衷心祝愿故乡的孩子被故乡呼唤时,像静静的、缓慢的流水,用时间证明一个全新的自己。因为,在她前面一定有光明和希望相伴。

康德曾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自己的帝王。”录于此,与海娜共勉。

陈家坡记忆朱佳从

麟州到神木

马腾明

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毕华勇

爷孙俩(国画)

田雷 文化新闻

市体育局与陕西师范大学

科研项目合作签约本报记者杨晓慧报道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

和人才优势,厚植榆林体育文化基础,8月10日,市体育局与陕西师范大学就《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和雅文化”教材》《榆林市国民体质健康指导白皮书》两个课题项目的教材编撰和研制举行签约仪式。

本次签约是树立体育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榆林体育实施文化传承和品牌创新工作的新作为。科学编制《榆林市国民体质健康指导白皮书》,能有效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进行科学健身指导,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榆林群众开展科学健身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推进“健康榆林”建设。

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我市坚持“和雅文化”引领体校工作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走出了包括5位世界冠军在内的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榆林体育运动学校也连续4个奥运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更加牢固地奠定了冠军摇篮的基础,为陕西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流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