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旭生境花园 - cgj.sz.gov.cncgj.sz.gov.cn/attachment/0/681/681024/7790250.pdf ·...

Post on 14-Jul-2020

14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上海虹旭生境花园 - cgj.sz.gov.cncgj.sz.gov.cn/attachment/0/681/681024/7790250.pdf ·...

深圳社区花园案例七

上海虹旭生境花园

——打造亲近自然、健康生活和美好邻里的生态花园

项目地点:上海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二小区

项目面积:约 450平方米,小区内南侧边角地

建成时间:2019年 11 月 29日

花园维护:虹旭居委和居民志愿者

参与机构:上海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居委、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桃花

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四叶草堂、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工作室

一、项目简介

虹旭生境花园由仙霞街道和虹旭居委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合作,以

生境花园项目核心理念,将自然融入社区公共空间,以丰富和提升社区生态品质,

拉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亲近自然和绿色生活成为邻里交流的新风尚。

虹旭生境花园将自然、社区自治和公共艺术等内容与城市更新、美好家园等项

目相结合,同时邀请四叶草堂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工作室共同参与设

计与营造。通过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打造以“行近自然、健康生活和美好邻里”

为主题的社区生态空间,让花园充满勃勃生机,让居民乐享亲自然空间所带来的生

态福利,体验到乐趣浓浓的社区生活,提升幸福感和自豪感。

二、项目背景

虹旭二小区是仙霞街道管辖范围内的小区(以下简称“虹旭小区”),位于长

宁区虹古路 419 弄,建于 1994 年的售后公房小区。虹旭小区近年来在小区环境改

善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垃圾回收和资源再利用以及城市微

更新项目带来的小微环境改善,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对小区环境的满意度,增强了社

区凝聚力。

虹旭生境花园所在位置是小区拆违后的闲置空地,曾经作为临时停车场和垃圾

堆放区。为了充分利用这片闲置空地,进一步提升小区的生态环境,为周边居民提

供交流和共享的空间,促进睦邻关系,在居委会和居民的共同商议下,决定参与生

境花园合作示范,建一座生机勃勃的小花园,让自然就在身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TNC 生境花园花园项目旨在打造多功能的社区花园和绿色空间,将自然融入生

活,为周边居民提升生态空间品质,也让社区花园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生

活里可以亲近的自然。

虹旭生境花园建设前

三、项目准备

主题确定。虹旭生境花园在空间层面确保自然特征和品质的同时,结合虹旭小

区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优势、社区微更新景观的布局亮点以及居民志

愿者和参与活动的基础等工作功能,同时契合美好家园和睦邻等项目的开展,确定

以“行近自然、健康生活和美好邻里”为主题,结合城市更新项目,更好地实现居

住环境更温馨、邻里关系更融洽等宜居目标。

合作伙伴确定。2019 年仙霞街道与 TNC 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共同探索生境花

园与生态社区营造和绿色健康生活倡导等方向上的项目合作示范共识。项目同时邀

请四叶草堂参与支持花园设计和居民参与等内容,分享其在社区花园营造方面丰富

的经验;邀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工作室参与支持公共艺术与自然科普

和社区人文相结合的设计,分享公共艺术与社区融入方面丰富的经验。从项目合作

角度,虹旭生境花园是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项目,是街道、居委与公益组织、

机构和高校等共同合作,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探索多元素融入、多伙伴参与和多形式

开展的项目。

四、布局与设计

虹旭生境花园以尊重自然、生态提升为基本原则,兼顾居民的亲近体验和景观

感受,确保在物质空间和视觉上提升自然特征和品质。空间布局上,从生境、体验

和休憩上进行层次划分,呈现生境主题保育区、互动体验区和休憩科普区三大板块。

虹旭小区所处位置及其周边有着较好的生态基底,小区内植物种类资源也较为

丰富,有上百种不同品种的植物,有树龄较老的高大乔木,基本构成了较完整的乔

灌草群落结构。生境主题的设计,基于虹旭小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

查以及居民访谈,确定围绕鸟类和传粉昆虫为花园的生境主题。围绕生境花园营造

五大原则,即使用本土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丰富植物群落、减少农药化肥的

使用以及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虹旭生境花园在生境方面的内容包括:

o 保留场地内已有的高大乔木和灌木;

o 补充和丰富乔灌草植物结构;

o 优选本地植物;

o 营造四季开花的植物配置;

o 补充鸟类食源类植物;

o 增加水源,营造有坡度、湿生植物和藻类等的池塘生态系统;

o 增设昆虫箱,为昆虫提供栖居之所,也为居民了解与我们并肩生活的自然、

学习生境、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等提供途径;

o 不使用农药和化肥,使用小区垃圾堆肥的有机肥料进行土壤养护,搭配香

草类植物进行多样化种植以减少病虫害侵扰;

o 考虑种植柑橘类和带刺灌木类植物,减少流浪猫对花园的破坏和对鸟类等

的侵袭;

o 园内的枯枝落叶用于昆虫箱材料和堆肥使用。

互动体验设计以果蔬种植、“海绵理念”和自然艺术墙绘等为主。种植体验区

位于花园北侧光照较好的区域,以果蔬种植为主,满足小区居民体验农事与园艺的

需求,为孩子们展示食物来源,也可以亲手参与劳作与收获、感受四季。种植箱也

考虑了需要轮椅代步居民的需求,高、低箱体配置和路径宽度能够满足轮椅通行。

“海绵理念”贯穿于花园设计和营造,铺装路面均采用透水铺装,同时配以生

境花园色彩和自然主题的图案,增添趣味性。在凉亭平台设置雨水收集桶,收集雨

水帮助浇灌果蔬,也可以展示和讲解花园里有关“海绵”的故事。

自然艺术墙绘,结合场地原有墙面进行设计,彩绘图案以上海地区常见动植物

为内容,以科普绘画的方式进行呈现,形象地展现自然里多种多样动植物信息,也

帮助丰富了花园里自然的形式,增进居民与自然的亲近感。

休憩科普的设计,鼓励周边的居民使用花园、走进自然,在花园里放松身心。

设有廊架、长椅和活动平台,满足居民在花园里休憩和放松的需求。居民们可以在

花园里漫步和驻足,欣赏四季花开,倾听鸟的鸣叫,观赏蝴蝶的飞舞,还有色彩丰

富的墙绘。小朋友们也可以在设有互动装置的场地内活动。花园里设有各式各样的

解说牌,帮助居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花园里自然,增进居民与自然相处的乐趣。

五、生境设计

植物配置在保留原有乔木基础上,优选 50 多种乔灌草种类,有 16 种本土植物,

充分考虑鸟类等的生境需求,也照顾到居民的视觉体验。从食源出发,种植火棘、

枸骨等果期长又受到鸟类喜爱的植物,也可以帮助补充冬季食源需求。四季错落的

开花植物帮助吸引昆虫,昆虫可以帮助花朵和果蔬授粉,也能满足食虫性鸟类的需

要,鼓励花园的生物多样性,也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丰富的植物种类,造就了

不同的花期和果期,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有果熟,居民也总会有欣赏和感叹的喜悦。

乔灌草搭配丰富的植物群落,也能够帮助吸收二氧化碳、提供阴凉和帮助防风,

为鸟类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和庇护所。水塘一侧紧靠乔灌草密集的边缘,也能保障

鸟类有躲避和停歇的空间,安心地取用水。

水塘设计采用不同的坡度,以大小不等且边角浑圆的石块,丰富水深层次,满

足鸟类和昆虫们的水源需求。塘内种有水藻、睡莲和鸢尾等水生植物,帮助营造良

好的生态环境,增强水质的自净能力。不同的基质和多种类型的植物,也有利于增

加景观的层次感,增进居民对水的亲近感。大塘旁环抱的迷你小塘,可以满足不同

小动物们的水源需求,也方便居民和小朋友走近观察。涌泉装置以涌动的状态帮助

活化水体,也能为景色增添不少勃勃生机。

至今,虹旭生境花园发现并记录有白头鹎、鹊鸲、红胁蓝尾鸲和暗绿绣眼等

12种鸟类和哺乳动物,勾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画。

六、居民体验和参与

周边居民会经常来生境花园里转转,和邻居们畅谈交流,观察果蔬的生长,数

数新近冒出土的小绿芽,还一起分享看到鸟、看到松鼠的喜悦。一些居民把在生境

花园里的体会和感受还写在了花园里的留言板上,对花园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2019 年 11 月生境花园开放前,居民志愿者帮助在种植箱里种下了花园里第一

批果蔬,有小白菜、青菜、生菜、香菜、蒜苗、萝卜和草莓、迷迭香等上海常见品

种。通过虹旭居委会招募活动,种植箱已经由居民家庭认养,帮助照顾果蔬的生长,

也帮助收获与周边居民们分享丰收的喜悦。

不定期的自然观察和分享活动,吸引了周边居民的广泛参与,大家一起走进生

境花园,认识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学习和了解生境的知识,一起观察和认识鸟类,

学习鸟类的名字,了解雨水收集桶和“海绵”的故事,了解和掌握记录自然的本领。

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进一步促进了居民之间的相识和交流,增进对于自然的了解。

七、花园管理

虹旭生境花园由虹旭居委管理,实行花园志愿者管理体系,由居民志愿者进行

日常维护。首批志愿者培训已经结束,包含了有关生境维护、土壤维护和生境花园

讲解等内容。现在 14 名居民志愿者正轮流着参与生境花园管护。今后志愿者培训

还将继续,相信更多的居民也会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参与生境花园讲解、活动和维护

等工作。

八、合作伙伴介绍

大自然保护协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成立于 1951 年,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的自然环境

保护组织之一。TNC 一直致力于在全球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陆地和水域,维护

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目前 TNC上海保护项目正在开展“生境花园”项目,希

望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更多更好的栖息地,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多接触自然和参与自

然保护的机会。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正式注册于 2015 年,致力于用公益的心态、科学的方

法、商业的手法保护我们关爱的净土。基金会由中国知名的企业家、艺术家、慈善

家发起,由马云和马化腾两位先生担任联席主席。基金会注重培育、扶植当地保护

机构,探索可持续的资金模式,推广环境友好的生态产品,组织公众尤其是青年的

野外体验活动,提供志愿者机会,向更多人传达“来自自然,回到自然”的健康生

活方式,实现“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青山绿水”的愿景。

四叶草堂

四叶草堂致力于探索城市社区更新和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倡导向大自然学习

推动社区营造,在创造性活动中焕发出绿色活力,以社区花园为抓手推动空间更新

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协助社区打造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知名的高水平艺术学院,以与上海发展密切同步

的“都市美院”为建设目标,以城市公共艺术和国际当代美术为特色化发展方向。

公共艺术工作室,公共艺术协会 IPA,是致力于研究国际公共艺术实践,建立并保

持的一个全球性网络,使国际公共艺术决策者和参与者分享信息、了解动态、提升

研究能力的机构。2013 年 2 月成立,协会的核心研究平台设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

学院公共艺术及国际交流工作室。2018 年起开展了面向街道的“公共艺术沟通最

后一公里”等活动,旨在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进行社区环境微更新的尝试。

案例来源:大自然保护协会(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