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43
1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 勞工博物館常設展 展覽及文宣細部設計規劃書 承包廠商:鉅奇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菜公一路 52 巷 2 號 電話:07-3431800 傳真:07-3431802 聯絡人:童心怡

Transcript of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Page 1: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

勞工博物館常設展

展覽及文宣細部設計規劃書

承包廠商:鉅奇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菜公一路 52 巷 2 號

電話:07-3431800

傳真:07-3431802

聯絡人:童心怡

Page 2: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

目錄

一、 展示文案................................................................................................................................ 3

二、 常設展文宣設計與印製...................................................................................................... 12

(一) 常設展海報...................................................................................................................... 12

攝影宣傳海報.............................................................................................................................. 12

(二) DM 設計 .......................................................................................................................... 13

(三) 請柬.................................................................................................................................. 15

(四) 帆布.................................................................................................................................. 16

(五) 車體廣告設計.................................................................................................................. 17

三、 展示內容設計...................................................................................................................... 18

四、 展示圖版設計...................................................................................................................... 26

Page 3: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

一、 展示文案

分區 展示文案 多媒體/實體互動

打拼人生常設展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承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

協辦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政府都市發

展局、高雄港港史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經濟部

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

司、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

入口

展覽緣起

高雄素有「勞動城市」之稱,回顧都市發展歷程,從

早期鹽埕曬鹽工,到輕工業與重工業的加工出口區女

工、拆船工人、鋼鐵與石化業工廠作業員,以至現今

的服務業,不同年代、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將自身奉獻

在高雄這塊土地上。

為了紀念及彰顯勞動者對於高雄城市發展的貢獻,期

待透過本展覽之規劃,勾勒出城市與勞動者之間的故

事,並投以自身對高雄未來的想像,期待這座勞動城

市得以從歷史累積的經驗中不斷成長。

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日治時期(1895~1945)因政策與建設的發展,打狗

港由漁港轉型成為重要的商港,成為南台灣發展的重

鎮,又因為交通優勢,蛻變成為工業重地,加速打狗

的繁榮。

當時高雄港附近區域,在日本提出的「工業臺灣,農

業南洋」口號之下,相繼發展煉油、製鋁、水泥、製

鹽、造船等等產業,奠定高雄發展之基礎。

內容:〈南進台灣〉

片長:

出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Page 4: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4

多媒體設備:

螢幕 1 台(館方提供)

媒體撥放器 1 台(廠商提供)

戰後產業發展歷程

回顧高雄產業歷史,戰後政府採行的工業化策略與促

進經濟發展的十大建設工程,使高雄成為臺灣的工業

重鎮。綜觀高雄產業結構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五

階段:復原重建階段、加工出口階段、重工業奠基階

段、重工業成熟階段、產業轉型階段。

復原重建階段

二戰後,政府接收並整頓日資工廠企業,日資企業被

改為國營、國省合營事業、省營事業,其他公民營的

紡織廠等也紛紛設立,工業部門起飛。這時期較大規

模的工廠有臺灣鋁業公司、臺灣肥料公司第三廠、大

榮製鋼公司、唐榮鐵工廠等。

各縣市議長蒞臨唐榮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加工出口階段

1960 年代起,臺灣政府大量引進外資,利用豐沛與廉

價勞動力進行加工、出口,加速了經濟成長,同時也

造成國際上被稱為「臺灣奇蹟」的輝煌歷史。高雄因

著高雄港優厚之利,以及自日治時期所奠定的工業基

礎,於 1966 年設立位於前鎮區的高雄加工出口區,

1971 年又增設楠梓加工出口區,吸納鄰近鄉村的農業

勞動力,促進農工轉型。

高雄加工出口區建成典禮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

提供

高雄加工出口區廠商員工上班車潮

50~60 年代

Page 5: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5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

提供

重工業奠基階段

1970 年代,在國家經濟發展目標下,高雄因十大建設

開展了鋼鐵、造船與石化工業,減少對國外原料供應

之依賴,提高經濟自主性,在此時期高雄地區境內設

置的工業區有:大社工業區、仁武工業區、鳳山工業

區永安工業區、林園工業區。

高雄市煉油總廠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護目罩 37X25X24

安全帽 31X22X19

重工業成熟階段

1990 年代,除了國營的中油二、三、四、五輕設廠於

楠梓、林園、後勁外,臺塑等較大規模的企業也相繼

於高雄設廠,群聚連成一片的石化廠,不時吐出火煙

的高大煙囪林立,形構成高雄特殊且壯觀的地貌。而

石化工業的興盛,也使得塑膠與化學製品居產業重要

製品。

林園工業區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產業轉型階段

自 80 年代起,高雄石化工業的發展隨著環保意識提

高,預告石化工業將面臨嚴峻之挑戰。後勁反五輕、

林園事件、大社鄉反石化毒害事件,已指出公害與汙

Page 6: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6

染是高雄工業化所付出的代價之一。

戰後以來,高雄為臺灣工業發展的火車頭,但在國際

市場上卻也面臨產業外移、加工產品的競爭壓力等衝

擊,因而配合國家發展政策的方向,近年來高雄的產

業發展也亟思轉型,加工出口區從勞力密集的傳統產

業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電子專業區,以資本、技術和

知識密集的高科技產業為主。未來,除了推動多功能

經貿園區之外,還有亞洲新灣區發展計畫,都將全方

位發展高雄的觀光休閒、會展、影視和數位產業。

高雄世貿展覽館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單元一

碼頭勞動一甲子

高雄港是高雄市發展的生命線,從日治時代築港計畫

開始,便吸引各地勞工聚集營生,在港口周邊形成碼

頭工人聚落,形成特殊的社群文化與都市空間紋理。

這些碼頭工人孑然一生出賣著勞動力,但隨著機械

化、貨櫃化與裝卸業務民營化,碼頭工人人數大幅減

少,這些人像是最後一隻推手,將貨櫃推向世界市場;

也是第一道拉力,將物料拉進國內消費或製造,一推

一拉成就臺灣的出口擴張與進口替代策略。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勞動體制與碼頭工會

碼頭工人具備獨特的勞動體制與變化歷程,其內部分

為隊長、班長、基本工、預備工及臨時工等階級,由

於班隊長收入遠高於一般碼頭工人,班隊長選舉成為

各方勢力競逐標的。而碼頭裝卸作業制度,從包工制、

分業調派制、輪流調派制、固定碼頭派工制演變到「吊

桿組」派工制。

1990 年代後深受機械化及民營化之影響,碼頭工人人

數逐年下滑,也造成曾是戰後第一個合法工會,擁有

龐大會員數量、「喊水會結凍」的高雄港碼頭工會,已

成為昨日回憶。

扛沙包(實體互動)

高雄港史館/提供

Page 7: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7

工人心聲

當時碼頭的工作環境相當惡劣,在辛勞的工作下,經

常會導致勞動過度之職業病。

您也來親自聽聽碼頭工人的心聲吧!

工人心聲(聲音播放)

3 段談話講述碼頭工人的辛酸苦辣。

多媒體設備:

數位撥放器 3 台(廠商提供)

耳機 3 台(廠商提供)

單元二

走進五金街

高雄港為高雄創造的工作機會與經濟發展,除了碼頭

工作之外,還有享譽國際的拆船業,以及因為拆船業

而生、名聞全台灣的五金街。50 年代至 70 年代,拆

船業和五金街不僅帶動高雄的繁榮,也是當時台灣鋼

鐵業與工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拆船王國」的繁榮

高雄拆船業自二次大戰,日本炸毀阻礙高雄港口航線

的沈船開始啟動,由於獲利豐厚,至 1962 年後開始

進口舊船進行拆解,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拆船王

國」。

興盛時期的規模與狀況

固定拆船碼頭的設置,讓拆船業發展更為興盛。1975

年,設置大仁宮拆船專業區,專業區內有 37 座拆船碼

頭,每天幾乎都停泊著臨近飽和點的待拆解船隻,是

全球最大的拆船專業區。從早到晚都人聲鼎沸,拆解

機械的操作聲從不停歇。平均每天可以拆解一萬噸的

鋼板,中鋼煉鋼廠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原料由此提供。

大仁宮爆炸事件(影片播放)

多媒體設備:

觸控螢幕 1 台(館方提供)

數位撥放器(館方提供)

Page 8: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8

高雄港港史館/提供

五金街的買賣

五金街的商家因著拆船業、機械、馬達而發達,蓬勃

的商機吸引許多從嘉義等地移入高雄的新移民,也促

進了高雄港區之熱鬧。繁榮一時的公園路,他們供應

的物料設備,支援了全國各地工廠的生產設備,替這

些工廠節省了進口的物料成本與時間耗損,因此將五

金街比喻作支援前線工廠生產的後勤亦不為過。

五金街的心情故事

拆船行業的興起

拆船業最初因應日人鑿沉大船的清港工作而形成特有

的產業,隨著 1965 年國際貿易局制訂「獎勵進口舊

船加工輔導辦法」,使得世界各國舊船源源不絕進入港

灣解體。拆船業有別於戰後設立的大工廠或大建設,

雖然由眾多小規模的拆船業者組成,卻可達高效率的

勞動薪資比一比(觸控互動)

多媒體設備:

觸控螢幕 1 台(廠商提供)

五金街心情故事(螢幕播映)

多媒體設備:

螢幕 1 台(館方提供)

Page 9: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9

拆解速度,使臺灣有拆船王國之稱。

拆船行業的辛苦

進行拆解船隻的過程,必須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例

如:高溫、有毒氣體、船艙巨大噪音等惡劣環境,對

拆船工人所帶來的職業災害無疑是充滿高危險性的。

1986 年,停泊於大仁宮拆船工業區的卡娜莉號油輪,

因艙底仍有未清除乾淨的殘油而引發爆炸,造成一百

多人傷亡。事件發生後,工安問題和環境汙染問題的

解決壓力,讓政府裁撤拆船碼頭,導致拆船業逐漸沒

落。1990 年,一艘停泊已長達一年待解體的波多公主

號被拖離高雄,送往菲律賓蘇比克灣,盛極一時的拆

船業正式劃下句點。

拆船行業的薪資

由於拆船行業所面對的工作環境具有高度的危險性,

同時也大量仰賴勞力的付出,所以拆船產業獲得的利

潤也相對豐厚,相較其他產業的工酬,約略高出 1 至

2 倍。以 1970 年代的拆船勞動者工資為例,每日 800

~1000 元的日薪,半年的薪資就可買下當時前鎮區約

十幾萬元的房子。

相較今日月薪以 3 萬元計,1 坪 15 萬的房子,30 坪

計,不吃不喝也須花上 12~13 年的時間才買得起房

子。由此可見,當時拆船產業的繁榮,而豐厚的薪資

也吸引了許多從嘉義等地移入高雄的新移民,打造了

「拆船王國」的輝煌歷史。

拆船業所帶動的行業

拆船業的興盛帶動了其他工業發展,如電爐煉鋼業

者、小型單軋鋼廠;另外從舊船卸下的雜貨,則帶動

了流通業,如高雄建國路的拆船舊家具、大同路的拆

船雜貨、公園路的廢五金買賣。

Page 10: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0

單元三

加工出口區與女性勞動

阿花領了薪水

從第一張算到最後一張

再從最後一張算到第一張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其中三張要付房租

其中三張要寄給老媽媽

餘下三張還要買蜜絲佛陀

鞋子迷你裙

─陳坤崙,1972年〈女工〉

女性撐起一片天

1966 年臺灣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高雄加

工出口區,設立初期,女性從業人員佔了絕對多數,

1976 年之前,女性從業人員幾乎佔園區從業人員的五

分之四。每逢下班時,數以萬計的女工騎著腳踏車,

萬頭鑽動地離開加工出口區之情景為 1970 年代臺灣

的共同記憶。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

提供

女性勞動者的路(地貼裝置)

打理家庭

無名女英雄

求學讀書

永遠的勞動女性英雄—「二十五淑女墓」之始末

1973 年,25 位年輕的勞動姐妹,在搭乘渡輪前往加

工出口區上班途中,不幸發生船難。由於 25 名罹難者

皆為女性,故政府將他們合葬一處,命名為二十五淑

女墓。

這群女性勞動者多半是為台灣經濟貢獻、愛家孝順的

漁村女兒,她們的故事,說明了 1970 年代加工出口

區女工的辛酸。2008 年高雄市政府將「25 淑女墓」

正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即為紀念這群女性勞動

者的貢獻。

「她們的故事」影片介紹:

她們,是一群在加工出口區領著微薄薪水的女作業員。她

們,為了家計放棄升學,在加工出口區一待就是三、四十

年,堅毅樂觀地奉獻出自己的青春歲月。她們,是台灣女

她們的故事(影片投影)

多媒體設備:

投影機 1 台(館方提供)

數位撥放器 1 台(館方提供)

高港翻船慘案特輯(翻閱互動)

Page 11: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1

性經濟獨立的開始,本片透過數位資深女作業員的現身說

法,呈現出她們對台灣經濟的貢獻,以及娓娓道出女性勞

動者背後,少有人知的辛酸。

女工的薪資

這群女性勞動者初中或高中畢業後就進入高雄加工出

口區工廠工作,1960 年代,每月 480~540 元的薪資,

吸引了大量的女性勞動力投入加工產業。

扣除每月約 100 元的租屋費及生活費,若有交通費,

每個月再 50 元,最少都還可存下 120~330 元。在那

個農村人力過剩、生活貧困的年代,這群女性勞動者

省吃儉用,這五百元就足夠改善農村的家計。

裁縫束口袋體驗(實體互動)

中央社/提供

單元四

新勞工,向前行

產業的發展總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從工商業

到服務業,甚至新興的創意研發、智慧經濟產業,都

創造出新的勞工面貌。「勞工」的定義更為多元,護理

師、醫師、機師、專業技術等從業人員也從過去不被

視為勞工的職業別,開始將自己定義為勞工。

勞工不再限於傳統付出勞力的藍領階級,新的勞工族

群集合了技術、專業、知識與智慧,在每個角落各司

其職,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並挺身捍衛自身應有的勞

動者權益,包含工時、工酬、加班等勞動條件,形塑

出不同的勞動文化與價值。

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與可能性,在所有勞工朋

友共同攜手努力之下,也將創造出更美好的勞動環境。

勞工向前行 (實體互動)

多媒體設備:

電視螢幕 1 台(館方提供)

網路攝影機 1 台(廠商提供)

主機 1 部(館方提供)

集章趣(實體互動)

Page 12: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2

二、 常設展文宣設計與印製

(一) 常設展海報

攝影宣傳海報

150P 菊全開(A1) 雪桐紙 1000 份

Page 13: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3

(二) DM 設計

中文版 象牙卡 250P,8000 份,22.8X10.5cm,全彩印刷

Page 14: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4

英文版 象牙卡 250P,8000 份,22.8X10.5cm,全彩印刷

Page 15: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5

(三) 請柬

邀請卡(象牙卡 250P,扎型,2000 張)

信封袋(古紋紙 100P,單面彩色印刷,2000 份)

文字尚未確認

Page 16: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6

(四) 帆布

Page 17: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7

(五) 車體廣告設計

Page 18: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8

三、 展示內容設計

(一) 空間平面圖

Page 19: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19

(二) 展示單元空間尺寸

Page 20: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0

Page 21: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1

Page 22: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2

Page 23: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3

Page 24: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4

Page 25: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5

Page 26: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6

四、 展示圖版設計

Page 27: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7

Page 28: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8

Page 29: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29

Page 30: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0

Page 31: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1

Page 32: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2

Page 33: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3

Page 34: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4

Page 35: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5

Page 36: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6

Page 37: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7

Page 38: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8

Page 39: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39

Page 40: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40

Page 41: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41

Page 42: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42

Page 43: userfiles/hard-working life.pdf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