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十七年,在申花开启教练生涯 其实...

1
18 2 0 1 9 . 3 . 2 8 ”。 17 17 。“ 30 。” ,“ 。” 。“ 。”

Transcript of 兜兜转转十七年,在申花开启教练生涯 其实...

  • 18 体育新闻2019 . 3 . 28 星 期 四

    编 辑 唐 舸 倪 维 佳

    当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提出为他

    举办退役仪式的时候,他是有过犹豫

    的。“之前申花也有很多队员,比我能

    力强比我出色,但阴差阳错,不是每个

    人都能在虹口举行这样一个仪式。”

    王赟以为论自己在申花的资

    历,其实算不上资深。毕竟在兜兜转

    转了那么多年,错过了几次关键的

    时间点后,当他终于在 2015 年如

    愿以偿加盟之时,已经 32岁了。他

    依然优秀,依然准备为球队倾其所

    有,但职业生涯的峰顶已过,申花对

    于他的需求一年年地减少。确切来

    说,他只以绝对主力的身份出战过

    一个赛季,即他加盟的第一年。

    王赟和申花的故事,可以写成

    一部“论有意之人彼此如何花式错

    过史”,最早的一次甚至可以追溯

    到上个世纪,1998 年。

    “那年申花选拔 83/84 年龄段

    的小球员去巴西,我当时和汪嵩在

    东方明珠俱乐部,全国冠军拿到手

    软,入选的机会是很大的。但有个最

    大的困难,一旦选上去巴西的话,每

    人要支付三、四万留洋费用。九几年

    的时候,相当于我爸妈两个人加起来

    近一年的收入。后来想怎么办呢?他

    们卖掉新分的彭浦新村房子,买了套

    小房子,剩下几万块钱,打算留着交

    学费。”后来俱乐部担心影响实力,

    拒绝这批球员参加选拔,“我看到他

    们穿上申花的外套,就觉得很遗憾,

    心想自己可能错过了一生一次的好

    机会。当时不知道他们从巴西回来

    后,其实并没有得到很多机会。”

    王赟他们后来和申花83年龄段

    在江湾踢了一场比赛,2比1赢了。回

    去以后就听说申花想买他,因为东方

    明珠是民营俱乐部,到最后总要找个

    职业俱乐部来整体收购的,当时就提

    出不单卖,要买就500万一起打包走。

    没成,他们这批人最后就去到中远。

    从中远到后来的申鑫,他在 12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申花的对

    手,被虹口看台上的申花球迷骂得

    最凶的球员之一。中间两次险些加

    盟申花,“其实比 2007 年那次更近

    的是 2011 年夏天,我在大连踢不

    上比赛,申花来找我,两边都谈好

    了。8号晚上截止,我东西都理好准

    备回去了。实德的总经理打电话给

    我,说大连正在保级,老板意思这时

    候放人影响不太好,就不放了。我一

    下呆住了,就差几个小时。”

    究竟为什么要出现这些没完没

    了的波折呢?他常常琢磨,也许“是

    为了看到金字塔”。这则隐喻来自

    他听人说起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少

    年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埃及金字塔

    下,才发现自己要寻觅的宝藏就在

    家乡那座老教堂的无花果树下。那

    么他渡过大海、穿过沙漠、经历生死

    的意义在哪里呢?为了看到金字塔。

    “如果我一开始就来了申花,职

    业生涯就会错过那些城市和那些经

    历,错过一些决定性的时刻。”他也许

    不会遇见自己生命里的“金字塔”,他

    也许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人。

    对于举办退役仪式的犹豫其实

    是很符合他性格的一种反应。

    让我们回到他职业生涯中和申

    花相关的两个具体时刻:2015 年加

    盟的发布会上,他眼眶红了;4 年后

    的退役仪式上,他差点哭出来,但还

    是忍住了。他努力了又努力、终究没

    有在人前流下的眼泪,也许是对于

    这名球员性格中克制和分寸感的那

    一面最好的诠释。

    “人生就是靠装。”这话是孙继

    海当年跟他们说的,他在曼城的时

    候,当时的主教练埃里克森在聊天中

    就这样告诫自己队员,“一定要装”。

    “其实想想是有道理的,每个

    人都想为所欲为,这是人的动物天

    性决定的,但作为文明的产物,你又

    一定要维持自己的公众形象。慢慢

    这种努力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人

    生而在世行为处事的准则。它变成

    你心里坚守的某个信条,不能逾越

    的一道底线。”

    在如今这支申花队里,王赟反

    而成了上海球员中的另类。他聪明、

    冷静,善于审时度势,不轻易激动、

    听任自己的理智被情绪吞噬。

    他也有过年少轻狂的曾经吧,

    王赟?那是一定的。至今人们还时常

    提起发生在 2002 年 10 月亚青赛

    期间的“拜金四少”事件,可以被视

    为他整个人生的转折点。一个 19

    岁的小孩,敢于在输球后代表全队

    向主帅的战术打法提建议!此后的

    背锅和挨整在这个强调长幼尊卑的

    世界中似乎也成了一种必然。这事

    给他带来什么直接的影响呢?沈丹

    青脱口而出,“一夜白头!”

    “这个挫折后来再看也不是坏

    事,我至少是在一个很早的年纪就

    学会了收敛自己的轻狂。”前两年,

    王赟参加 D 级教练班培训碰到当

    年的国青主帅王宝山,主动和后者

    打了招呼。“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

    东西都放下了。”

    长期以来,外界对于王赟形成

    一种共识:这是一个好人。

    他很排斥这个说法,“我不觉

    得自己是个好人———如果这里的

    ‘好人’指的是‘老好人’的话。我

    有自己的性格,我也有自己的原则。

    很多人不会拒绝,不会说‘不’,这

    样是很累的。”他更愿意强调自己

    是一个“克制”和“包容”的人,但

    它们常常被人们和“隐忍”混淆,尤

    其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尾声,他被当

    成了“没有脾气的那一个”。

    经过“拜金四少”事件,王赟性

    格里那种张扬的少年意气就此被打

    压下去了。很多年以后,越来越多的

    细节浮出水面,历史终还四名球员

    以清白,足协当年调查此事的专员

    张健强也在 2010 年掀起的反赌扫

    黑中落网。他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

    丑陋角色在于逼迫这四名球员为自

    己没有做过的事“认罪”。太晚了,

    这些球员的人生轨迹已经被永远改

    变了,“四少”之一的华尔康在事发

    不久后就心灰意冷地结束了自己的

    足球生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赟顶着

    “拜金”的“罪名”生活、踢球,他尽

    量低调,但骨子里还是有叛逆的一

    面。2012 年赛季开始前,他在康桥

    基地的热身赛上出乎意料地和申花

    队员扭打在一处,这事后来也常被

    他用来证明自己“是有脾气的”。

    在很多现场目击者的记忆里,

    这场比赛是带有一点超现实色彩的。

    那场群殴规模之大,导致当时中超最

    大牌的外援阿内尔卡站在场上看呆

    了,而申花教练席上站着的曾经拿过

    欧洲冠军的蒂加纳气得双脚跳。

    三年后,当时参与混战的那些

    申花球员先后离去,而王赟来了。

    “我刚到申花,和有些老队员也有

    过不开心。我从小踢球因为喜欢盘

    带,一直被人家踢,但我也从来不怕

    挨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

    大家都是职业球员,你是无意还是

    故意,大家都懂。我这个人很讲原

    则,如果你是存心踢我,我也不会很

    好说话的,这就是从小性格里养成

    的东西。”他指出,“所以你看,其实

    我的脾气一直都在的。”

    和很多上海足坛响当当的名字

    一样,这也是一个从弄堂里走出来

    的球员。对于王赟而言,他曾经最大

    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住进公房。

    他人生中第一套比较像样的住

    房是在 2002 年和申花打完第二场

    德比后买的,那场比赛中,他梅开二

    度帮助球队 3比 0大胜。为了奖励

    队员,中远俱乐部发放 200 万赢球

    奖,王赟拿到 12万。赛季结束他用

    这笔奖金加上职业生涯第一年赚的

    薪水和其他赢球奖给家人买了套房

    子,“66万,印象老深的。”他说,父

    母当年为了筹措送他去巴西的费用

    卖了新分的住房,这是他理应报答

    他们的。

    弄堂生活孕育了上海人性格中

    十分坚韧的一面,这种韧性根植于长

    期同局促的生活条件所作的种种艰

    苦斗争中,他们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持

    体面可以做任何努力。这种性格平时

    隐藏在上海人看似绵软的外表之下,

    然而当出现挑战的时候,性格里深藏

    的东西就立刻被激发出来了。

    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王赟在大

    连实德这一年,2011 年,他鲜有出

    场机会,从核心球员沦为在一场比

    赛中被主帅换上又换下的替补。

    “很多人面对挫折自暴自弃,但这

    年我是一下子想通,越这样越要努

    力,等机会再出现的时候就能把握

    住。我的性格里面有一种很坚毅的

    东西,这一年是我练得最艰苦的一

    年。我知道自己是替补,甚至有时候

    都不给我报名,但我就是要逼自己

    多跑,多抢。我相信,总归有用的!”

    17 年的故事,说不完的;17 年

    的经验,他要留着慢慢传给申花队

    里的年轻人。

    扫描二维码, 在公众号

    “新闻晨报体育”中,可阅

    读本文完整版。

    晨报记者 沈坤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等待第二只靴子落地的时刻,带着一点忐忑甚至恐惧。 说不清这样的等待持

    续了多久,当这一刻终于到来的时候,他长舒一口气,叹得一声“释然”。一个环在此时此地闭合了。站在虹口足

    球场的球员通道里,王 突然意识到。 这个环始于 17 年前的上海德比,终于 17 年后的上海德比。

    最终的决定是二月下旬作出的。这天下午他和董事长吴晓晖谈完,确认了退役。太太沈丹青在家中接到丈

    夫的电话,告诉她这事定了。 “就是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坦然。到 30 岁以后这种感觉就时常若隐若现,

    不知道一旦不踢球了会怎么样。 那是一种好像没有终点的彷徨、忐忑甚至恐惧,所以一旦确定以后心态反而比

    之前不知道还能踢多长时间要好。 ”王 开车回家,“觉得一颗心很平静,一切都放下了。 ”

    他的身体机能依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在今年冬训球队的各项测试中,他的成绩都在很前列。 所以,

    这并非一次不可避免的退役。 他承认,之前也有球队联系自己。 “我真的考虑过,要不要再出去踢。 但我可能看

    得更长远一点,因为我本身喜欢教练这份职业,今年的外教团队又很优秀,我很想跟着他们学到点东西。 如果

    我不喜欢做教练,肯定就选择再踢两年赚点钞票了。 ”

    兜兜转转十七年,在申花开启教练生涯

    王 :其实,我的脾气一直都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