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orning 娱乐脱口秀 B3 -...

1
风味人间与邵逸夫斗了一辈子的邹文怀 很多看起来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还是会发生的比如在相当长时 间里王菲就代表着文艺圈高光集聚 的金字塔尖最近有一则莫名其妙的 新闻是说大导演李安要拍 邓丽君 》,想力邀王菲出演我觉得这是不 太可能的且不论两人的音乐风格大 相径庭外型也是南辕北辙打个不 恰当的比喻一个美在”,一个则 灵在”,是肉丸子与排骨之间的差 但重点是邓丽君和王菲在华人 世界的影响力已是伯仲之间了我还 捕捉到一些微妙的感觉是王菲这个 时代也快到了著书立传的时候了没有终结而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正在构建新的意义王菲时代也只能靠她去完成裂 变与重组就是王菲的大女儿窦靖童也是在最近国内某顶级时尚杂志 已经捧着窦靖童上了封面洋洋洒 洒的自述体算是把窦靖童的心灵历 程交代得比较充分细腻了窦靖 1997 年生人在她这个年龄阶 段的明星中是罕见的零差评高口 好人缘”。 窦靖童的艺术素养来源于强大 的原生家庭在社交平台的语境里原生家庭主要呈现为让人难以言说 尴尬种种舒服隐痛潜伏伤痕可是在窦靖童这 这个的语境发生了灿烂的光 合作用她的音乐素养源于王菲的国化与窦的本生的妙的化 学反应可以在王菲 乐一 的演会上与母亲俏皮互动可以低调地爷爷邵儒 出现在父亲唯曲高和作品潸何吊为人声伴奏她的音乐朋友何至童年 就为许巍歌曲旅行录制队班底键盘手贝贝原名王文 与王菲那英朴树等合作则是自姑父唯妹妹丈夫姑父姑母的儿子还是自 己唱片Only Kids封面人氏五官基因是很强大的弟俩的表情到的窦还有窦神似拽酷同父异母妹妹与高原的女儿窦佳嫄今万圣节 前夕还与姐姐搞怪合她能勇气走上音乐道路独辟蹊从日 风格里生长窦靖童的鼓励与影 响不在话下子说有教无类是说可以教育那么在窦靖 童的世界里没有纠葛只有惺惺坦白羡慕她这强大的。《乐之现了周迅与王菲 同框我想她的交集很重要的 就是窦靖童这些可的有华的有风格的人聚在了窦靖童的 周围窦靖童到打经年 积累次元壁”, 我想最重要的原 还是她的华与格相相成熠熠只有真实地尊重自内心可能触类旁通听人的 也只有心无旁骛地自我表可能摆脱人情的羁绊中国美食自信是我们一切自信的缩影 人物记者 B3 2 20 01 18 8 . . 1 11 1 . . 5 5 M o r n i n g 娱乐脱口秀 人间一本 ”,一集开篇山海游走仿似总第二分主论述仿似分论有分组成的人间”,貌越越清晰一集里印象葡萄牙 安娜澳门的生安娜是在澳门土长的葡萄 牙后裔被称她长着的面继承了很多葡萄牙习惯她是个实实在在 澳门”。所谓澳门”,她和她 的儿女说着在当有事朋友儿女已经组成了新的家 枝散叶饮食习惯上还 保留葡萄牙人的习惯喜欢制作 葡萄牙菜肴但这些菜肴已经不是 葡萄牙如她招待朋友马介休球再例被称 Tacho 的大Tacho 语里是的意),其中食材都用广东或者澳门食材替换腊肠腊鸭 也是为这故乡有了新 安娜曾经在退休人一起开澳门但不久又举不到乡愁”。 在这一集里很多人小麦西亚养出来的到世界成了形态各却非常国的面 陕北蒸馍馍伊朗和中原的馍馍们异蒸馍馍或者石的时候丝毫没有生之感不会 觉得它是馈赠它只要 位又母亲多演注入就已经是我故乡的交不只是语言文化着人迁移的生里也有许许多多的 ”,多来自本的进入了我的语已经成了 现在的所谓”,结构立意作手西方叙事文的影响了现代心的成 说差已经很大了文化融汇该拥 还是该恐惧呢在美食领们似 表现出了 大的 宽容 但在其他领种种 心文化交改变化的基因会让我原有的文化们应强大的自拥抱这一是在我的文 化体大的情很多外来 的文化到了我这里像陷入汪 洋大融汇最终成了于我的文化人间说的:“中国来不是物旅行的终点多时候它是再创造。” 没有人是岛屿”, 这个 世界上没有一文化是可以中国文化就是在不融汇吸收强大也 丰富中华文化也是在纳各种元素的程中成了界最大的 IP断吸收 也不 断输 食领里的自是我 在一 文化 里的自 媒体人 钱眼识人 作家 窦靖童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花言峭语 武侠小 泰斗 庸驾鹤西 华人世界一哀悼也有 庸小改编的影视剧 缅怀相比而言电视剧领格外 热闹香港 TVB 一时来台制片杨佩佩接棒张纪庸武侠剧新世 谓常武侠潮早由盛转衰近些年也甚少在大银幕上见到金 近年传陈嘉上要拍 射雕》, 还会拍成 三部 ,“ 哈利·波特 ”; 边厢徐克筹拍的雕侠 也在全球招新人演…… 庸电将迎说其为金 庸电来就没有出现春天便翻部香港电武侠 夫片篇 改编屈指其原导演来说查良镛兄为人作品 如长只是瀑布我只能 表现作品的一。”钟左右论是优雅式武侠还是力美武侠难以容纳 以长述的 ”。 所谓表现”,比如 像杨过断血腥生了名一时的臂刀》, 已与 相比之适合搬上大银幕其本身具 简洁明快的影结构都曾受希区柯莱坞的影响于是 生了这 香港导演大多有个金要拍金庸小是自讨苦1980 年代拍 剑恩 》, 来内折腾的经银幕形大多林青霞东方但恰恰是 这个角色让金大光其徐克 玩颠覆玩不看 这个武侠世界主的眼色—— ,“我把与女喜欢的女也不喜欢女人的”,东方成为于王家西》,说人名字树开见金评论想来也不算来算去能让金意的 银幕形可能只有于星做第二人想”。 鹿鼎记里的于原著起来 雕侠侣”“蛤蟆功说还支付权费 无从置喙,“不见心不 ”。 香港秋天有点多名人是这有名人去世武侠靓绝TVB 女星蓝洁 去世的这两个流量的新闻中 禾公司老板邹怀也去世 91 怀如金也不如要论香港贡献影的 贡献我个人以为怀是一 —— 1960 年代邵氏 1970 年代和好影的喜欢当当当色块掷出的片片记忆犹上世八九十年代打得还不了了李 冠杰 曼玉 梅艳 连杰粒粒巨创造 制片公司改变了以公司明星的惯例地调动了导演创造徐克彭浩翔都受怀1990 年代香港心与禾模 论是夫片还是还是文艺涉猎看完僵尸边又看到 新文艺想不到 一时的文艺胭脂扣》《蜜蜜》《玻璃这一归功怀怀父亲曾国时广东著名的 过广东财厅厅来得介石只得远避香港怀香港长大去上 约翰读的是正的西化的 英教育经在申报做实认识来的拍冠昌是在美国新闻处工邵氏13 生最重的 智囊只可惜邵生的就是你干职务能力出的让自姐加约邹怀怀 队走建立了怀经说是一什么就是极致精干 非常力的导型人生要宽容得多得多所谓不能持续比较的两邹刚刚走后邵氏臂刀这一相同题但也没来是 1998 片场用 地被邵氏 公司 对嘉影响香港 不好冠昌的去 怀的影响力慢慢降电视再创TVB 几乎香港体圈而且这老板精怀20 只比他早 4 年去世2014 107 怀席追他对:“什么们俩好的他对我有但我多年弥补。” 好在与最大的不怀不算本质上是一个文化人好多多打高 夫下桥牌温馨于人生的金东西好的”, 但与 此同时也要,“尽量到最好。” 媒体人 金庸的 大银幕之恨 情人看剑 佟言无忌

Transcript of M orning 娱乐脱口秀 B3 -...

Page 1: M orning 娱乐脱口秀 B3 - epaper.zhoudaosh.com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18-11/05/B03/B031105.pdf · 很多看起来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情,还是会发生的。比如,在相当长时

《风味人间》

与邵逸夫斗了一辈子的邹文怀

� � � � 很多看起来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比如,在相当长时间里,王菲就代表着文艺圈高光集聚的金字塔尖。最近有一则莫名其妙的新闻是说大导演李安要拍 《邓丽君传》,想力邀王菲出演。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且不论两人的音乐风格大相径庭,外型也是南辕北辙。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美在“肉”,一个则灵在“骨”,是肉丸子与排骨之间的差距。 但重点是,邓丽君和王菲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已是伯仲之间了。我还捕捉到一些微妙的感觉是,王菲这个时代也快到了著书立传的时候了,它没有终结, 而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正在构建新的意义。

王菲时代也只能靠她去完成裂变与重组。

她,就是王菲的大女儿窦靖童。

也是在最近, 国内某顶级时尚杂志已经捧着窦靖童上了封面, 洋洋洒洒的自述体算是把窦靖童的心灵历程交代得比较充分、 细腻了。 窦靖童,1997 年生人, 在她这个年龄阶段的明星中是罕见的“零差评,高口碑,好人缘”。

窦靖童的艺术素养来源于强大的原生家庭,在社交平台的语境里,原生家庭主要呈现为让人难以言说的尴尬,有种种不舒服,是隐痛,也是潜伏的伤痕。 可是, 在窦靖童这里, 这个词的语境发生了灿烂的光合作用。

她的音乐素养源于王菲的国际化与窦唯的本土化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 她既可以在王菲 “幻乐一场”的演唱会上与母亲俏皮互动,也可以低调地与爷爷窦邵儒 (民乐管

乐手)出现在父亲窦唯曲高和寡的作品《潸何吊》中,作为人声伴奏。

她的音乐朋友何至于此,童年就为许巍的歌曲《旅行》录制童声。乐队班底的键盘手贝贝,原名王文颖,曾与王菲、那英、朴树等人合作,实则是自己的姑父,窦唯妹妹窦颖的丈夫。 姑父姑母的儿子,还是自己唱片《Only� Kids》封面人物。 插一句,窦氏五官基因是很强大的,姐弟俩的表情,加上后面提到的窦佳嫄,长辈窦唯、窦颖还有窦鹏,都有神似的拽酷。 同父异母的妹妹,窦唯与高原的女儿窦佳嫄今年万圣节前夕还与姐姐搞怪合影,她能鼓起勇气走上音乐道路,独辟蹊径从日韩风格里生长,窦靖童的鼓励与影响不在话下。

孔子说有教无类,是说无论什

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那么在窦靖童的世界里,没有纠葛,只有惺惺相惜。坦白说,很羡慕她这样强大的磁场。 《幻乐之城》实现了周迅与王菲的同框, 我想她们的交集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窦靖童。 这些可爱的有才华的有风格的人都聚在了窦靖童的周围。

窦靖童何以做到打破如此经年积累的“次元壁”,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的才华与性格相辅相成,熠熠生辉。 只有真实地尊重自己的内心, 才可能触类旁通听到别人的声音,也只有心无旁骛地自我表达,才可能摆脱世俗人情的羁绊。

中国美食自信,是我们一切自信的缩影

人物记者

B322001188 .. 1111 .. 55 星星 期期 一一 编编 辑辑 唐唐 舸舸 倪倪 卫卫 文文M orning 娱乐脱口秀

� � � � 如果把 《风味人间》 当做一本“书”,第一集,盛大开篇,在山海之间游走,仿似总论;第二集,分主题论述,仿似分论。 有总有分,由风味组成的“人间”,面貌越来越清晰。这一集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葡萄牙人安娜在澳门的生活。

安娜是在澳门土生土长的葡萄牙后裔,被称为土生葡人。她长着异域的面貌, 继承了很多葡萄牙生活习惯,但更多地方,她是个实实在在的“澳门人”。所谓“澳门人”,她和她的儿女们,说着粤语,在当地有事业有朋友, 儿女们已经组成了新的家庭,开枝散叶。尽管在饮食习惯上还保留着葡萄牙人的习惯, 喜欢制作葡萄牙菜肴,但这些菜肴,已经不是“纯正”的葡萄牙菜了。 例如她用来招待朋友的马介休球, 再例如被称为 Tacho 的大盘杂煮(Tacho 在葡语里是“大盘子”的意思),其中关键的几味食材, 都用广东或者澳门的食材替换了,例如猪皮、腊肠和腊鸭腿。也是因为这种交融,故乡有了新的定义。 安娜曾经在退休后和全家人一起离开澳门, 但不久又举家搬回,因为“买不到猪皮,犯起乡愁”。

在这一集里,很多人知道了,原来小麦是西亚人培养出来的, 它扩散到世界各地, 变成了形态各异但根源却非常一致的食物。 法国的面包和陕北的蒸馍馍, 伊朗的石子烤馕和中原的石子馍馍, 他们异派同源。 我们在吃着蒸馍馍或者石子烤馕的时候,丝毫没有生疏之感,不会觉得它是域外异族的馈赠。 它只要经过一位又一位母亲的手, 经过这么多演变,经过历史事件的注入,它就已经是我们故乡的食物了。

人类的交流,不只是限于食物,

语言、文化、习俗,都会随着人们的迁移,落地生根。

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许许多多的“舶来品”,例如,许多来自日本的词语,进入了我们的语汇,已经变成了日常用语。现在的所谓“纯文学”,不论从结构、立意、写作手法,到受众,都是受了西方叙事文学的影响,加入了现代心理学、 哲学、 美学的成果,和古代小说差别已经很大了。

面对这种文化融汇, 我们该拥抱,还是该恐惧呢? 在美食领域,我们似乎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包

容,但在其他领域,我们却总有种种担心, 担心文化交流会改变我们文化的基因, 会让我们原有的文化丢失。 其实,我们应该用强大的自信,来拥抱这一切。尤其,是在我们的文化体量这么大的情况下, 很多外来的文化到了我们这里, 都像陷入汪洋大海,被消化、借用、融汇,最终变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就像《风味人间》 所说的:“中国从来不是食物旅行的终点站,更多时候,它是创造和再创造的策源地。 ”

“没有人是孤独的岛屿”,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可以独立存活的。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融汇、吸收中,变得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丰富的,中华文化,也是在吸纳各种元素的过程中, 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 IP,不断吸收,也不断输出。

美食领域里的自信, 应该是我们在一切文化领域里的自信的缩影。

媒体人

■钱眼识人

作家

窦靖童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

■花言峭语

� � � �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驾鹤西去,华人世界一片哀悼之声,也有人拿出由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缅怀一番。

相比而言, 电视剧领域格外热闹:香港 TVB 版风行一时,后来台湾制片人杨佩佩接棒, 再到内地张纪中开启金庸武侠剧新世纪,可谓常拍常新。 反观影坛,华语武侠大片风潮早已由盛转衰,近些年也甚少在大银幕上见到金庸题材。不过,近年传陈嘉上要拍电影版《射雕英雄传》,还会拍成三部曲 ,“就像 《哈利·波特 》那样”;那边厢徐克筹拍的《神雕侠侣》 也在全球招募新人演员……莫非,金庸电影将迎来又一春?

这样说其实很勉强, 因为金庸电影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春天。随便翻开一部香港电影史, 在浓墨重彩书写的武侠功夫片篇章里,改编金庸的电影屈指可数。究其原因, 用导演张彻的话来说,“查良镛兄为人沉着厚重,其作品如长江大河; 我却是反叛尖锐的性格,只是激流瀑布,故此我只能表现他作品的一枝一节。”一百分钟左右的电影, 无论是胡金铨的写意优雅式武侠片, 还是张彻的暴力美学式武侠片, 都难以容纳金庸以长篇体量讲述的 “英雄之旅”。 所谓表现“一枝一节”,比如像杨过断臂的残酷血腥场面,催生了名动一时的《独臂刀》,已与金庸无关。相比之下,古龙小说天生适合搬上大银幕, 因其本身具有简洁明快的影像式结构, 甚至小说创作本身都曾受过希区柯克等好莱坞的影响。

于是乎产生了这样一种悖论:香港导演大多有个金庸梦,但要拍金庸小说又是自讨苦吃。 比如许鞍华 1980 年代拍 《书剑恩仇录》,跑来内地折腾三年;盘点金庸的经典银幕形象, 大多绕不开林青霞的东方不败, 但恰恰是这个角色,让金庸大光其火。徐克玩颠覆玩得天马行空, 全然不看这个武侠世界造物主的眼色———金庸自己说,“我把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特点区分开来, 不喜欢男人的女性化, 也不喜欢女人的男性化”,哪能容忍东方不败成为变性人。至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借用小说人物名字借树开花, 坊间未见金庸评论,想来也不甚乐观。

算来算去, 能让金庸满意的银幕形象可能只有周星驰版的韦小宝。据说对于星爷饰演韦小宝,金庸评价“不做第二人想”。 电影版 《鹿鼎记》 里的韦小宝人设不改,忠于原著精神,星爷演绎起来相映生辉。 不仅如此, 后来他拍《功夫》用到“神雕侠侣”“蛤蟆功”等名号, 据说还专门支付版权费用。

至于后来者如何拍电影,金大侠也无从置喙了,“眼不见心不烦”。

� � � � 今年香港的秋天有点凉, 有许多名人逝去,特别是这几天,连着三天都有名人去世, 而夹在武侠巨侠和“靓绝五台山”的 TVB 女星蓝洁瑛去世的这两个巨大流量的新闻中间, 嘉禾公司前老板邹文怀也去世了,享年 91 岁。

论知名度, 邹文怀先生肯定不如金庸先生,甚至也不如蓝小姐,但要论对于香港的贡献, 对于电影的贡献,我个人以为,邹文怀还真是一方巨人———1960 年代,他助力邵氏雄起;1970 年代, 他和好友撑起电影的另一方天地, 如果你喜欢看港片, 那当当当四个色块掷出的嘉禾影片片头,你一定记忆犹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嘉禾把邵氏打得还不了手, 更一手捧红了李小龙、许冠杰、成龙 、张曼玉 、梅艳芳、李连杰等粒粒巨星。而他们创造性的独立制片人制度与“卫星公司”

制度, 改变了以往电影公司完全剥削明星的惯例,极大地调动了导演、演员的创造性,徐克、关锦鹏、陈可辛、彭浩翔都受惠于邹文怀。 1990年代香港的电影盛世真心与嘉禾模式有关, 无论是功夫片还是搞笑片还是文艺片,嘉禾都有涉猎,你这头刚看完嘉禾的僵尸片, 那边又看到他们出产的清新文艺片, 你想不到吧,名动一时的文艺片《胭脂扣》《甜蜜蜜》《玻璃之城》都是嘉禾出品的。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邹文怀,邹文怀的父亲曾是民国时期广东著名的金融巨手, 担任过广东财厅厅长,后来得罪了蒋介石,只得远避香港。 邹文怀从小在香港长大,十二三岁去上海圣约翰读书,受的是真正的西化的精英教育,他曾经在《申报》做实习记者,认识了后来的拍挡何冠昌。 去香港先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后来进了邵氏干了 13 年,是邵先生最倚重的

智囊,只可惜邵先生的套路就是放手要你干活, 但绝不给你相应的职务,以此来掣肘能力突出的下属,后来更让自己的“红知”方逸华小姐加入公司来制约邹文怀,这直接导致邹文怀拉大队走人,建立了嘉禾。

邹文怀曾经说过, 他和邵先生是一种人,什么人呢?就是极致精干非常有判断力的领导型人才, 但他比邵先生要宽容得多,对于利益,也放手得多。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他俩的恩怨也持续了几十年。 比较震动的两件是邹刚刚出走后, 邵氏与嘉禾因为独臂刀这一相同题材打官司,嘉禾输了,但也没赔多少钱;后来是 1998 年, 嘉禾谋定的片场用地被邵氏联合了几家公司突然抢走,此事对嘉禾影响甚大,后来香港电影市道不好, 再加上何冠昌的去世,邹文怀的影响力慢慢降低,而此时,邵迢夫进军了电视市场,再创高

峰,TVB 几乎统制了香港媒体圈几十年,而且这位老板精力过人,他虽然比邹文怀大 20 岁,却只比他早 4年去世。 2014 年,107 岁的邵逸夫仙游,邹文怀出席追思会,他对媒体说:“其实没什么怨, 我们俩合作好好的,他对我有恩,但我亦为他服务多年弥补许多。 ”

好在与邵逸夫最大的不同是,邹文怀不算纯粹的商人, 本质上他是一个文化人,他的爱好多多,打高尔夫下棋打桥牌。 晚年他把嘉禾卖了,套现离场,生活也温馨,与妻子偕老。对于人生,他有他的豁达与坦荡,他的金句是“属于你的东西都是好的”,意指要珍惜自己所有,但与此同时也要勇猛精进,“尽量想办法弄到最好。 ”

媒体人

金庸的大银幕之恨

■情人看剑

■佟言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