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huatu.com  · Web view2020-02-10 ·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 7 第一章 教育观 7...

download file.huatu.com  · Web view2020-02-10 ·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 7 第一章 教育观 7 第二章 学生观 16 第三章 教师观 21 模块二 教师法律法规 29 第一章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Transcript of file.huatu.com  · Web view2020-02-10 ·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 7 第一章 教育观 7...

目 录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7

第一章 教育观7

第二章 学生观16

第三章 教师观21

模块二 教师法律法规29

第一章 教育法律法规概说29

第二章 主要法律法规条文3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5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5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3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71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77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5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85

第二章 教师职业行为93

模块四 教师的文化素养99

第一章 中国历史99

第二章 世界历史124

第三章 中国文学138

第四章 外国文学150

第五章 中西音乐162

第六章 中国美术167

第七章 外国美术170

第八章 科技173

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182

模块五 教师的基本能力191

第一章 逻辑思维能力191

第二章 信息技术203

第三章 阅读理解能力220

第四章 写作能力226

第一节 审题226

第二节 立意228

第三节 布局229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章 教育观

第一节 素质教育概述

一、素质教育观

(一)教育观

一般来说,教育观就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具有一定知识经验的人,都会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教育活动做出一定的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观。

(2) 素质的概念

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把素质所包含的所有内容给予青少年一代。所以,我国教育方针中规定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对儿童、青少年的基础素质的教育。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自然素质,分为身体和生理的素质。主要有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消化、循环、内分泌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健康和良好教育,以及良好的运动和适应能力。

第二,心理素质。包括直接承担人的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及构成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生活技能以及审美的知识和情趣等等。

(三)素质教育的概念

在学术界,关于素质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

1.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结构与功能的社会实践方式。

3.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6.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对“素质教育”“素质”的概念进行界定。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这四个方面。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形成系统的思想。

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成为国家意志。

综上所述,我们把素质教育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重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素质教育的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5.教育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与发展性

6.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第二节 素质教育的任务及实施策略

一、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基础层,身体素质不好,其他各种素质也不会好,即使别的素质好,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身体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结构与身体机能两个方面。

(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层。每一个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素质教育的,心理活动积极,就会主动地去接受教育,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反之。按照心理学的二分法,心理素质可以一分为二,即认识、智力因素,与意向、非智力因素。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社会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而获得、形成的,它居于素质整体结构的最高层,又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社会素质包罗甚广,主要由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素质构成。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德育(思想基础)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智育(核心)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物质保证)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总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

三、素质教育的途径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方面,素质教育作为完整的人的教育,必然要包括完整的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这些教育的各个方面,要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 “新课程”

根据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区分出德、智、体、美等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但是“五育”也有一个共同的载体,就是“课程”。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从2001年开始国家为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既然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那么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基础教育课程,就是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如果中学教育者不掌握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中学新课程,就不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①学校管理

素质教育活动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实现的。学校素质教育活动,也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实现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也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试教育的存在,是以应试教育的管理为条件的;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是以素质教育的管理为条件的。

②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学校正式的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有一些活动是在课外开展的,譬如课外的兴趣活动等;有一些是在校外开展的,譬如社区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拓展了学生素质发展的领域,也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拓展了的“课程”概念中,这些活动也被纳入到课程的范畴,是所谓的“活动课程”。

③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活动是有组织进行的。在学校里,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级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如果班主任不能够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开展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班级教育工作,那么即便有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班级中的素质教育仍然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四、素质教育的方法

(1)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在当下就是掌握素质教育观,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掌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者。只有当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者,素质教育的课程及其他素质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才有可能。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发展、有个性地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在素质教育活动中一切方法的运用,都必须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最终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素质教育中,素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统一的,知识发展与能力发展也是相统一的。既有全面素质基础、又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不可能完全是在学校课堂狭小的天地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必须走出课堂的狭小空间,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里成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不同性质的教育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应试教育有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有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性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由评价来引导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实行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

第三节 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应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大体可以从以下10点表现出来:

1.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2.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3.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4.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型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5.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主科”,轻视所谓“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

6.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不按课程计划授课,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7.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每一个学生,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8.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9.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10.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从以上10点基本可以着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二、现阶段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偏差

(一)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二)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常用手段,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纠正以分数代替一切的做法。

(三)将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划等号

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不清楚,因而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

(四)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教育,把素质教育当成“灵丹妙药”

现行教育虽存在不少弊端,但并不是说现行教育必须全面否定。事实上,现行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二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两种对立的教育。

(五)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三、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不够

(二)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理论指导

(三)改革的相关措施不配套

(四)缺乏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

(五)经费投入不足

(六)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落后

(七)应试教育仍有很大市场,干扰素质教育的实施

【2018年上】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2014年上】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

【2014年下】期末考试来临,某校老师决定将音、体、美提前一个月进行考试,把语数外放在期末考试期间考,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B.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C.不正确,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011年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A.素质教育 B.基础教育 C.应试教育 D.课程教育

【2019年上中】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

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 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

【2019年上幼】某幼儿园为打造以艺术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决定将70%的课程安排为音乐、美术、舞蹈等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凸显幼儿园特色 B.不正确,不利于幼儿知识学习

C.正确,有利于培养幼儿园艺术特长 D.不正确,不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016年上小学】

李老师认为,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必须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在一次课上,李老师组织孩子讨论:“你有哪些优点?”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有的说自己乐于助人,有的说自己孝顺父母,有的说自己尊敬老师……大家发现原来自己和小伙伴都有很多优点呢。这时,活泼好动的小明把手举得很高。李老师说:“小明,你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小明说:“你为什么总是叫我们说优点啊?爸爸说,每个人都有缺点,大人有缺点,老师也有缺点,你也有,我想说缺点。”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李老师愣了一下,然后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有缺点,请大家经常帮助我哦!大家围绕小明的观点进行讨论吧!”大家七嘴八舌,最后,李老师总结道:“我们谈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了缺点,我们会更强。”.

最后,老师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了这件事,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我的小秘密”活动,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不好意思说出的缺点,并引导他们改掉这些缺点。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2017年上中学】

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他常常说: “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作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

  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运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画、古诗词意境配画等,他还带学生去郊外写生。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称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2019年上小学】

下面是对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交流发言:

我班上有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有时还会说上几句“俏皮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的作业字迹草,龙飞凤舞……经过现察,我发现小安虽然调皮捣蛋,但他特别喜欢绘画,我就经常和他交流绘画心得,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我是一个坏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老师经常批评我,同学们也嘲笑我。听了小安的话,我心里一紧,小安由于不断受到否定的评价,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找到症结后,我便对症下药。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指着他的作业本说“你看,这样乱糟槽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写好吗?“老师,我想写好,但就是写不好!”我接着说道:“你没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试试看,好吗?”他点了点头,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个字,虽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不失时机地说:“写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写小点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见他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了,等他把作业交上来时,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了一个“优”,并且盖上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渐渐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写得越来越好,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提高了,还赢得了学校绘画比赛的二等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2017年上幼儿】

分组活动时,姜老师正在辅导一部分小朋友跳绳。瑜瑜跑过来说:“姜老师,元元他们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让我们滑”。姜老师抬起头来,果然看见几个男孩围着滑梯议论着什么,姜老师急忙走了过去,刚要开口,忽然听到元元嚷道:“快看,唾沫往下滑了”。姜老师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站到这群孩子背后。“真的在滑,就是太慢了。”恺恺头也不抬说。迪迪问:“唾沫为什么会滑下去呢?”“这个问题提的好,谁知道为什么呀?”姜老师插话,听见姜老师说话,几个男孩转过头,懵懂地看着姜老师。姜老师笑了笑说:“想一想……”见姜老师没批评他们,孩子们活跃起来。迪迪说:“我知道,因为滑梯是斜的,很光滑,唾沫像水一样,所以就滑下来了”。姜老师摸了摸迪迪头说:“迪迪说的对。但是,你们往滑梯上吐唾沫,对不对呢?”“不对”“随地吐痰不对,往滑梯上吐也不对”“不讲卫生”。小朋友们抢着回答。那几个男孩说:“我们以后不随便吐了,咱们把滑梯擦干净吧”恺恺从口袋里拿出纸将滑梯上的唾沫擦干净。滑梯前又排起了队。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角度,评析姜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二章 学生观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

一、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来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强调的是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人的发展存在着从人的依赖性到人的独立性再到自由个性的演变趋势;

第二,人的发展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践为基础,在社会空间中展开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第三,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相统一的;

第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等等。

二、全面发展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

全面发展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它由“全面发展”与“教育”两个概念组成,“全面发展”是教育中的核心概念。“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还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概念。

2.全面发展教育的特征

第一,全面性。全面发展教育是要促进人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全体性。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全面发展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社会公民。

第三,层次性。全面发展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结构,各级各类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逐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第四,长期性。全面发展教育是现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因此接受全面发展教育是每个公民终身的任务和追求。

第五,主动性。全面发展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准确和深刻地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主动积极地追求,方可实现全面发展的理想。

3.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

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全面发展教育具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

4.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

第一,以超前的意识,确立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指导思想。

第二,以开放的意识,创造新型的办学模式,抛弃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第三,正确认识教育与科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增强教育为本的意识。

第四,增强改革意识,加速教育自身现代化建设,其中包括办学体制的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第二节 学生观概述

儿童观的结构

儿童观作为一种指向儿童的观念,有内在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儿童观的结构,首先必须从儿童作为人的整体生命出发,把儿童理解为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从这一维度,儿童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构成—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儿童的身体,身体组织是长期在自然界的制约下进化、发展的产物。作为生物个体,一方面具有独立性、个体性和完整性,有自身生理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具有对外部世界和周围事物的依赖性。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二)社会构成—儿童是社会的存在

儿童在本质上是人,因此他同样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生命。作为社会的存在,一方面是如何看待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应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最后,儿童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需要一种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三)精神构成—儿童是精神的存在

儿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自己的活动方式,儿童不需要理由地喜欢游戏。儿童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和交友方式,儿童之间有成人不知道的秘密,儿童通过彼此的联系而弥补了他在成人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儿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丰富的情感、独立人格、形成的个性,要正确看待儿童的活动需要、儿童的差异。

一、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教师的学生观对儿童的成长而言非常重要。正确的学生观将会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有失偏颇或是错误的学生观将会阻碍甚至反向作用于儿童的生长。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学生观。在教育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即“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学生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杜威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生长过程或者经验的改造,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资源提供者,教师不应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而应站在学生背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学生观在历史上的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都曾先后不一的流行过,也均在某些方面得到过成功或是失败。

二、历史上的学生观

(一)儿童是“小大人”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儿童被期待像成人一样去思维、去思考、去成长,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倾向于按照理性和逻辑的方式教导小学生。儿童的特点、儿童期的意义则被完全忽视了。

(二)儿童是“白板”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使用“白板”一说来表达他对儿童的认识。他假定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后来通过不断积累的经验在上面烙下的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这一历史上的学说却一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假设。在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是将儿童仅仅视做周围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的产物,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三)儿童是“私有财产”

持有这种观点的成人,或是把儿童看做家庭的所有物,或是把儿童看做某个学校或某个班级的所有物,儿童与成人之间是一种依附关系,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为此,成人可以代替儿童作出很多选择,包括受教育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这种对待儿童的态度从根本上无视儿童的独特性和独立人格。

(四)儿童是“花草树木”

五四时期,周作人强调了儿童的人生权利,指出儿童期的孩子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教育应当顺自然之势帮助其成长和发展。在这一观念下,儿童被比喻为“花草树木”,而教育者作为“园丁”需要根据他们内在的成熟期来呵护他们的自然生长。这种对待儿童的态度和看法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让儿童处于被动地受保护、受管制的位置。

(五)儿童是“未来的建设者”

这种观点认为,儿童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和建设者。因此教育需要帮助儿童储蓄力量以迎接未来的责任和挑战。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方式,高投入就会有高产出。仅仅强调或过于强调儿童是国家的财富,也是一种否定儿童具有内在价值的一种功利观点。

(六)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相对前几种观念而言,将儿童视为有能力的主体是新近的观点。这种观点充分认识到儿童在体力、智力、情感、社会性、道德等方面区别于成人的独特性和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主动性。在教育生活中,十分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和不断扩大儿童的各项权利。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往往会消解教师应当具有的适当权威,这样反而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上述几种历史上的学生观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欠合理的一面。任何一种学生观都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大环境、大背景来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判断,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正确认识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身心发展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1.身体的发展: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

2.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因此,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

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总结:教育是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第三节 科学的学生观【重点】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人们经常用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这是经过现代科学和教育实践证实的。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客观上要求教师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开展教育活动。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推断学生没有出息,没有潜力。不少人坚持僵化的潜能观,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教育对此无能为力。其实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智力水平可以明显提高,这已为科学研究,如裂脑研究、左右脑研究等所证实。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处于人生上升期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要持一种乐观的学生观,充分信任学生。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求全责备。其实,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没有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对待学生。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独立于教师的意志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这是说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不是受教育者支配的消极对象,不是总处在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给予的东西的地位。学生作为“人”,是说学生同教育者自己一样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有自己的主观意志,会做出自己的判断等。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有学习的需求,因而能够把学习的内容作为自已的认识客体,从而自己成为认识主体。

(3)学生是权利的主体。

3.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当今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现实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儿童观,要从新的视角看待儿童,理解儿童,教育儿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一)“育人为本”的概念

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二)“育人为本”儿童观的内容

1.儿童是发展的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指儿童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儿童不同于成人,正处于发展之中。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成长特点。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儿童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要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让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首先,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如身体的发展是按“从头部到四肢”“从中心部位到全身的边缘方向”发展的;人的思维发展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记忆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这些顺序都是不可违背的。

其次,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以思维为例,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少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能进行理论逻辑推断。阶段性还表现为各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②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例如,身高、体重在出生后一年发展最快,以后缓慢,到青春期又高速发展。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例如感觉、知觉在少年期之前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要到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抓住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关键期”的概念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茨在发现幼禽的印刻现象时提出的。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当然,关键期也并非绝对的,错过关键期之后,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得到发展,只是难度很大。所以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③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可变性强调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

教师要看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④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素质不同,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性。教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2)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当把儿童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倡导对儿童进行形成性评价。

从本质上讲,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应当避免只关注儿童的现实情况,要挖掘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实现对儿童成长的全局性把握,坚信每个儿童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位儿童充满信心。同时,尊重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儿童的自由意志。把儿童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儿童的人格与权利。

(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儿童的身心发展速度极快,变化很大,因而具有未定型性。儿童身心的各方面都是可以改变的。幼儿教师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幼儿现有的身心特点和水平,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尽管儿童的身心发展很快,但他们毕竟还处在人生发展的初期,因此具有幼稚性。幼儿身心的各个方面都非常不完善,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幼儿教师应努力地呵护、照料和关心他们。

儿童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是完整和谐地发展的。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儿童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儿童是独特的人

(1)儿童是完整的人

儿童是完整的人,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儿童,不仅具备智慧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儿童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给予儿童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2)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都各不相同,其身心素质的组合特征也不同。每个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风格等各不相同,都有其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教师应当将儿童看成独特的个体,因材施教,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3)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儿童不仅是成人生活的准备阶段,儿童期自身还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儿童期是童年生命的展开,是人生中享受童年乐趣不可恢复的阶段。儿童最终要长大成人,而成人是经由儿童期发展而来的。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是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在此阶段的最大成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儿童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对教师完全盲从,而是具有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现代教育观强调儿童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实施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儿童主动建构的过程。

【2018年上中学】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读起来,等她坐下,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课后,我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总是先提问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已经成了习惯。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形式继续提建议。

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到他身边听清楚后复述给大家...

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一堂死水了.

问题:结合材料,从学生观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2014年下小学】

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 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首先,来个开场白,接着念几篇范文,发一通评论。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带一堆提示……崔老师却不这样,他经常找一些文章,说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阅读,然后叫大家交流阅读感想。同学们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忙的不亦乐乎,他却显得逍遥自在,在此基础上,学生顺利地完成作文,崔老师真懒!

崔老师建议同学自主评选“班级之星”,并走“星光大道”,班上42个同学,同学们都说自己能评“星”,纷纷上台展现自己的风采,最后评出了各种各样50颗“星”,他也没有反对。

崔老师负责学校宣传栏,起初,他叫几个能写会画的同学帮忙,后来竟把组稿、绘画、编排等工作全交给同学们,最要命的是,他自己不做,居然还要求大家每次必须有新意、有亮点,大家绞尽脑汁,他最多只在关键点拨一下,有时大家忙活了半天,他只说一句,“哎,还是没有新意。”同学们又得想办法,时间长了同学们发现自己很有进步。

问题:请利用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文中崔老师的教育行为。

【2018年下幼儿】

班上的一些小朋友不喜欢洗手,有些小朋友虽然洗手,也只是简单地冲冲水就算了。户外活动后,韩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念着儿歌认真地洗手,另一组暂时不洗手。韩老师拿出两块柚子皮,一组一块,让小朋友分别摸柚子皮内层,红红突然叫起来“黑了,黑了!”果然,没洗手那组小朋友摸过的柚子皮内层已经黑乎乎了,韩老师趁机提问:“柚子皮为什么会变黑呀?”孩子们抢着说:“他们没洗手,手很脏”“手上有土,把柚子皮弄脏了”韩老师连忙引导:“这是我们能看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呢?”“细菌、病毒”,孩子们大声说。韩老师趁热打铁:“如果我们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手上的脏东西会沾到食物上,脏东西进入我们的肚子,身体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开来,最后得出了“一定要认真洗手,做健康的小主人”的结论。活动结束后,没洗手的小朋友,立刻跑到洗手池边洗手,洗得格外认真,洗了手的小朋友中,有人感觉自己没洗干净,就认真地又洗了一遍。

自此,小朋友们大都能自觉地去洗手,如果某个小朋友忘记洗手,其他的小朋友也会提醒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韩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三章 教师观

第一节 教师观概述

一、教师观的内涵

所谓“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它既包括对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

二、传统教师观

(一)传道者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主义中华优良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通过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

(二)授业、解惑者

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三)示范者

俗话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就是要以身立教,以人格影响人格,向学生展示合乎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

(四)管理者

现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都是在集体中以集体方式进行的。教师应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五)朋友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六)研究者

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三、新课程下的教师观(重点)

(一)教师角色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应该是研究者,要精通教学理论和分析教学理论,并可以独立完成教育行动研究。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要开发教育资源,包括开发校外和校内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结构;教师还要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的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所以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师而且是社会的一员,所以教师应是开放型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终身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教师也应该将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时时刻刻注意对于自身的反思,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二)教师行为观(重点)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所谓的职业角色指的是人们对于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在行为上的期望和要求。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就是人们对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人在行为上的总的期望和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过不同的角色。如:充当保姆的阶段、充当教师的阶段,以及教师角色多样化阶段,其中多样化的角色体现在幼儿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游戏的伙伴;既是知心朋友,又是幼儿的第二任妈妈等。具体而言,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和研究者

教师在工作中要使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要把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教师要实现对幼儿的全面发展的培养,也必须去研究儿童,去研究教育教学。在实践—反思—探究—总结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二)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水平不仅取决于教师完成工作角色的任务水平。更重要的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对幼儿真挚的热爱,以及幼儿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要使幼儿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职责。

同时,幼儿教师也必须不断的反思,通过反思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四)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应用者,课程的建设者

在现代社会,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现代教师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会使用各种教学软件。为幼儿提供声、像、文字一体的教学环境。教师还应能够在教育信息网络上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将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幼儿。

幼儿教师不仅能开发和应用信息,还应该能够建设课程。我国课程的结构分为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导者是学校,处于主体地位的是教师。

(五)幼儿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一个的心理活动所组成的,生命的本质就表现在心理上。一个人的价值也是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深度决定的。从现代健康观和健全的人格的角度来说,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六)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是一个支持者,应以教师应以游戏伙伴的身份进入儿童的活动,成为活动的支持者,这样才保证孩子在一日生活中顺利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既要顺应儿童的探索需求,又要在不断整合、提升儿童经验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儿童的发展,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组织者,当儿童在一日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组织儿童共同探讨,使更多的儿童共同参与和思考,让孩子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自主发展。

(七)幼儿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幼儿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就是进入到了第一个除家庭之外的社会环境。在与幼儿沟通中,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运用谈话的技巧;要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要注重孩子的兴趣;要注意用语通俗易懂;要运用非语言沟通策略。

(八)教师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者

学前教育机构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的良好运行需要社区、家长的大力支持,作为一名学前教育教师,必须学会和家长、社区沟通,整合各种有用的资源为儿童发展做好服务。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幼儿园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其职业方面的特殊性:一方面,幼儿园教师是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个小群体而存在,有教师的共性;另一方面,它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发展规律,其职业特点也有别于其他阶段教师的特性。具体而言,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对象的幼稚性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幼儿在身体和心理上正处于生长发育中,其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认识活动是无意性占优势,具体表现为:注意不稳定,不持久;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想象是无意想象占优势,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思维活动是直觉行动思维,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的感知和动作;情感外露,肤浅,易冲动,不稳定;行动目的性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坚持性较差等。

这些特点体现了幼儿的幼稚性。作为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任务,还要承担保育任务,不仅要负责幼儿的学习,还要负责幼儿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要特点。

“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健康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预防疾病,加强营养和锻炼,使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注重其健康、积极的情感培育;培养幼儿探索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教”是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这体现了幼儿园教师劳动任务的全面性。

同时,由于幼儿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较差,幼儿园教师几乎要对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事都给予关心和帮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事事躬亲,他们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吃、喝、拉、撒、睡、穿和玩,还要关心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这体现了幼儿园教师劳动任务的细致性。

(三)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有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的幼儿,由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幼儿园教师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创造性地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教育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广泛、具有个体适宜性的多种机会,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并提供积极、适时的回馈,既帮助幼儿充分认识他们自己,又锻炼、增强他们的优势和信心,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差异基础上积极充分、富有个性地发展。

【2018年上】初入园的小朋友害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黎老师就在每个蹲坑的两边合适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新奇又喜欢,入厕时都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长期性B.示范性

C.复杂性D.创造性

(四)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幼儿的好奇心强,好模仿,易受教师感染和影响,对教师无限信任和依赖。因此,幼儿园教师自身的活动和言行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对幼儿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教师应时刻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幼儿展示世界的真、善、美,用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起较为完美的职业形象。

(五)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在物质生产中,随着劳动产品的获得,劳动过程也就完成了,而教师的劳动则完全不同。教育的产品是人,培养人是一个长期过程。一个人能够成才,需要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教育者共同的集体劳动,学前教育教师从事的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作。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甚至会影响儿童的一生。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要求教师有高瞻远瞩的精神和战略的眼光。

(六)教学行为的自主性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教学自主就是指教师有权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工作,能自由作决定,不受他人干扰。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自行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活动形式和方法,安排教学进程等。可以说,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而言的。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的是教师这个职业群体获得专业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教师专业化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国家对教师任职不仅有规定的学历要求,也要有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对教育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不仅包括学科专业性的内容,也包括教育专业性的内容。

第二,国家要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形成完备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的体制和机制。

第三,国家还应建立较为完备的评估、认定和管理机制,用于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评估、认定和管理,以及对教师任职资格的评估、认定和管理。

二、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理解,是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观念。其中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教师教育的理念是教师行为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师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直接关系,也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体验及其对实践活动的反思有密切联系。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建立在教师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础上的职业道德修养。它包括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涉及教师与他人(包括学生、家长和同事)、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一系列行为规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同时,教师道德规范不仅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行为,也成为教师向学生示范道德规范的基础。

教师的师德修养不仅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个人道德修养密切相关,也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反思密切相关。积极的教育实践和主动的自我反思会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任教学科的知识。例如语文教师所具有的语言文学知识,数学老师所具有的数学知识。也有的研究者把这部分知识称为“学科内容知识”。这类知识是学科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选择。

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用来支撑学科内容的本体性知识的,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这类知识包含着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它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怎么教”的问题。这类知识不仅来自职前教育所接受的学科教学的训练,更多的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并掌握的经验。这些经验与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直接相联。

文化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对小学教师而言,由于其教育对象是处在启蒙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学科分化尚不明显,而且学生的认知也具有整体性,因此,小学教师具有相对宽阔的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是尤其重要的。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是构成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有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

第二个层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实践能力,包括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能力、组织实施的能力和检查评价能力。

第三个层次的能力是教师反思和研究的能力。这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专业发展不必可少的重要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他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大小、时间的压力和核对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各个阶段

阶段特点

具体内容

顺应阶段

教师角色

首先要学习进入“幼儿教师”角色,适应自己的身份

主要任务

努力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所需帮助

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包括他人的理解、鼓励、肯定和其他教师的帮助等

适应阶段

教师角色

新手型教师工作一年左右,便已经进入了适应阶段

主要任务

如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幼儿学习、更加技巧性地和有效地处理幼儿出现的的特殊问题

所需帮助

审阅教学计划、教育笔记,现场观摩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发展阶段

教师角色

工作四五年之后,幼儿教师便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

主要任务

更加关注教育的新趋势、新观点和新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需帮助

提供新信息,新的教育方法的机会,与教育专家直接接触

专业化阶段

教师角色

不同幼儿教师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时间不同

主要任务

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自我反思

所需帮助

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参加各种教育教学工作的座谈会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接受系统的职前教育

职前教育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掌握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素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接受各类在职培训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在我国,有大量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的任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在职学习课程。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在职学习进修的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不断地学习。

(三)终身学习

1.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作为现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当代优秀教师成长过程的研究普遍表明,优秀教师本人都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觉学习、思考的习惯,他们会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同行学习,也会在教育教学中随时向自己的学生学习。总之,会随时随地通过各种途径去观察、思考和学习。

2.做反思的实践者

所谓“反思”,是人对自己已经有的认识、观念或行动的一种再思考,再理解、再认识。教师的教学反思一般会涉及对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对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的反思和对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方法的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这三方面的反思内容,常常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常常是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某一具体事件开始,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入手,最终会涉及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引发对自己教育观念的反思。教师的反思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或工具作为载体,通过这些具体的方式方法或工具,帮助教师展开自己的反省性思维过程。教师常用的反思工具有教后记、教学日志、教育案例等。

3.在行动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就是将“行动”与“研究”结合,使教育研究者,包括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学校管理者等能够在行动中研究,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而研究。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行动”。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者把行动与理论、与应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行动研究是一种可以形成原理和理论的应用研究,同时,它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它也是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

在整个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作为研究主体的教师是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重新反思并不断组织和建构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而这个过程必然导致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善行动的教育专家。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现代师生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二、师生关系的构成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三、师生关系的模式

(一)专制型

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

(二)放任型

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

(三)民主型

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着目标进行学习。

四、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受教师的评价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通过语言暗示、表情等反映。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等生、厌恶“差生”,就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距离。

2.教师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大量教育实践表明,民主型领导方式下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最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学识上,还表现在教师的创造性上。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

4.教师的人格因素。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二)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许多调查表明:学生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的,就会主动疏远教师。

(三)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必然影响师生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我国中小学课桌的摆放多呈“秧田式”,教师讲台置于块状空间的正前方,这种格局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及生生之间的交往。目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圆桌式、马蹄形、半圆形、蜂巢式等便于交往和交流的座位排列方式。

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

谈及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教师是“传声筒”,幼儿是“容器”。这个比喻所形容的师幼关系,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于我国的幼儿教育中。而如今关于良好的师幼关系有这样形象化的描述: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教师是幼儿游戏和活动的“探索者和合作者”,教师还是幼儿的“学习者和分享者”等。

从上述形象化的描述中可见,现代的师幼关系中对幼儿的地位空前重视,对幼儿健康成长权利的充分尊重。因此,良好的师幼关系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互主体性

在以往的师幼关系中,人们往往习惯将教师当作交往的主体,而幼儿是交往的客体,在师幼互动中幼儿往往处于被教师支配和控制的地位,这是对师幼交往地位不正确的认识。新型的师幼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性的人际交往关系,教师和幼儿同为交往的主体,交往中双方互相尊重,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互动。

(二)互动性

优质的师幼关系还应该具有互动性,能充分体现交往的相互性和双向性,教师和幼儿之间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和交流。幼儿和教师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真诚地交流,可使交流能达到真正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效果。

(三)民主性

民主性的师幼关系指在师幼交往中教师能真正把幼儿当作具有平等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与倾听幼儿的想法,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包容他们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并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活动指向,而不是一味地以权威方式进行管教,让幼儿在互动中没有话语权,民主的师幼关系要求教师一定要敞开心灵,时刻倾听孩子们的意见。

(四)分享性

优质的师幼关系不是单方面的“教师传授,幼儿接受”的关系,而应该是教师与幼儿在知识、经验、情感等各方面的双向分享,教师与幼儿在互动过程中双方都能获得反馈并促进彼此的发展。

(五)激励性

优质的师幼关系还应该有较高的激励性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可以相互碰撞,这种碰撞既能激发幼儿的思考,促进幼儿的探索与发展,又能引起教师的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更有利于彼此进步的互动形式。

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求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1.有人曾经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也不是照相机,而是艺术家、创造者。”这说明教师职业劳动的过程具有( )。

A.时代性B.随机性

C.无规律性D.创造性

2.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 )。

A.支持者B.指导者

C.引导者D.合作者

3.某市幼儿园组织教师集体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赛的林老师意外获得一份重要资料,这对这次的评选活动非常有益,林老师将这份资料秘而不宣。这体现了林老师( )。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B.富有独立意识

C.缺乏团队合作精神D.富有竞争意识

4.尽管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幼儿,这体现了何老师( )。

A.身体素质良好B.职业心理健康

C.教学水平高超D.学科知识丰富

5.小凯的课堂表现很差,活动积极性不高,终日浑浑噩噩。朱老师找其谈话,询问缘由。小凯赌气地说:“你们只喜欢长得好看的同学,从来不叫我回答问题。”由此可见,朱老师的做法( )。

A.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C.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6.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

A.行动研究B.同伴互助

C.微格教学D.专业引领

7.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A.不予理睬继续上课B.批评该生上课分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