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139
转转转转转转 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转 转 转 2005.11.

description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蔡 克 勇 2005.11. 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2020年前: 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05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Page 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蔡 克 勇 2005.11.

Page 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Page 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2020 年前: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05 年 6 月 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

会议强调,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今后 15 年,我国科技工作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领引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确定我国 2020 年前科学和技术发展长远战略目标,科技创新能力从目前的世界第 28 位将提高到前 15 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Page 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入 WTO 的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Page 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 一)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一)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Page 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1) 成因: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猛; 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 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2) 功效: E=MC2

E 为财富, C 为创新, M 为设施、设备、原材料 典型:比尔 . 盖茨 1975 年创办微软公司, 1986 年微软

股票上市, 90 年将视窗操作系统投放市, 1995 年成为世界首富,稳居至今。 1999 年 7 月,微软资产达 5000亿美元,比尔 . 盖茨资产 1100 亿。

(3)特征:产品的“一次性创新”——“持续创新”; “个别产品创新”——“系列产品创新”; “个别专家创新” ——“集体(全员)创新”。

Page 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美国微软公司----持续创新、系列创新、集体创新的典型:

微软成功的秘诀:“我们的成功取决于创新”; 微软交战的守则:“淘汰自己的产品”; 微软招聘雇员的标准:“能够适应软件技术与

行业内差不多每月一次的革命。”“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 18个月”。“我们在

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 20多年,但是这并不是未来的保证。我们每天都必须创新。”

Page 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创新造就海尔的辉煌创新造就海尔的辉煌张瑞敏:海尔成功的秘诀,“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

第三还是创新。”平均每天有一个新产品问世、申报两个专利。“通过差异化的产品逐渐蠃得了美国消费者的心。”

杨绵绵:“我们拥有创新速度,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时代周刊》:“海尔以闪电方式占领美国小型电冰箱市场。几年前,海尔注意到美国大学生希望在冰箱上加把锁,宾馆希望冰箱具有除霜功能,海尔做到了,因而卖了不菲的价格,公司占领美国 40%的市场份额。”

Page 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泽伊教授的论述泽伊教授的论述 “尽管工人们依旧坐在装配线上,但是,他

们面前的都不是开关、滑轮和控制杆,而是一块计算机线路板,等待着由他们发出指令。这些指令是根据顾客的要求,由工人自己改组或重新设计的复杂指令。这些工人已经由装配线上的操作人员转变为革新者和设计者。这一转变亟待提高他们的创造技能。”

Page 1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20202020 年:生物经济时代 年:生物经济时代 2000 年,世界著名刊物《时代周刊》预言:到 2020 年,生物经济

将取代信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信息经济时代的代表人物比尔 . 盖茨也断言:超越他的下一个首富 ,一定出自基因领域 .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有一定规律的 ,即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每个经济时代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 .例如 ,狩猎采集经济时代度过了数十万年 ; 农业经济时代经历了大约 1万年 ;工业经济时代经历了大约 200 年 (英国于 18 世纪 60 年代最先进入工业经济时代 , 美国在享受工业经济带来巨大利益和发展的同时 ,于 20 世纪 50 年代率先走上信息经济道路 ,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中心 ); 据专家分析 ,信息经济时代大约持续 70 到 80 年 , 其后将被新的经济时代所取代。这个新的经济时代,就是生物经济时代。

Page 1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北京大学教授潘爱华:北京大学教授潘爱华:生物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生物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生物经济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

第二,由于生物事件(主要指瘟疫、生物恐怖和生物战争等)所引起经济的变化;

第三,建立在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法所建立的经济理论、经济模式基础上的经济。

Page 1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二 )) 加入加入 WTOWTO 的要求的要求

对优秀师资和人才、优秀生源的争夺;留学生出现了低龄化倾向;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方法、教育思想、专业设置的挑战;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少数敌对势力和宗教对我国的渗透等等。

Page 1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中国留学生凸现低龄化中国留学生凸现低龄化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 ,仅 2003年 ,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数量就有 11.73 万人之多 ,其中自费留学占 93.05%.

教育部的统计数字中还遗漏了一批数量也在飞速扩张的未成年留学生队伍 . 不少人估算 ,如今未成年留学生已经占到自费留学生人数的一半 . 在南方一些城市 ,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甚至占到所有出国人员的 70%至 80%.

一项对上海市 14 所学校的 428名初中生和高中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47.4%的初中 42.9%的高中生有留学的打算 ,超过 6 成的中学生父母对子女的出国留学计划持支持态度 .

Page 1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少小离家为哪般?少小离家为哪般?-- -- 一个母亲的回答一个母亲的回答

虽然她的书面成绩优秀,但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在她的意识中,读书似乎只是一种为考试得高分的手段,人成了考分的奴隶,至于是否能真正学到做人的道理和真才实学值得怀疑。激烈的竞争带来繁重的学习负担,甚至于孩子的爱好以及个性的发展也全部被抹杀了。这些对于孩子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协作精神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把孩子送出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她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更好地发展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Page 1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优秀学生的标准 一个案例分析

2000 年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签署共同培养本科生的协议。2001 年下半年,汉诺威大学派专家来设计与艺术系,对 19名已学习了一年多去德国学习的学生考试。 考试科目:“素描“,“色彩“,“立体构成”三门。题目由德方出。

Page 1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色彩”的考题: “激动与镇静” 意思就是要用彩色来表达“激动与镇静”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实际上考的就是学生的思维,个性和创新能力。如果学生仅靠死记硬背书本理论或靠呆板的临摹,考试的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Page 1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考试结果: 一位平时成绩样样优秀的学生,未能上榜,而一些平时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却在这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最让人吃惊的是,从来没有上过“立体构成”课的一位学生,却在这门课的考试中得了最高分。

同一个人,同一份卷子,中德教授给的成绩却大相径庭。

Page 1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差异就是差距:系主任说,之所以出现不同的评判结果,原因在于中德两国

在高校教育的理念,人才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汉诺威大学副校长说,我们培养的是设计师而不是画匠,素描再好,色彩再逼真,如果没有个性,没有创新,那还不如照相机来拍。另一位德国教授认为,这 19 位学生的专业基本功都很不错,之所以有些学生没有取得好成绩,主要原因是德国的考试及评分标准,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可塑性和创新精神。

Page 1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的要求

不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依靠教育培养人才,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大量失业。

Page 2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中国的目标:中国的目标:世界工厂和世界实验室世界工厂和世界实验室

《华尔街日报》 03年 2 月 10 日评论:对于那些寻求廉价劳动力的国际生产商来说,中国可能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厂,不过,中国会不会成为全球最卓越的科学实验室之一呢?中国政府确实希望如此。

法国《焦点》月刊 2004年 5 月号文章”已经是世界工厂的中国是否也会成为世界实验室?中国并不隐瞒自己的雄心,它只把科研当作了全国的伟大事业、未来技术独立的保证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Page 2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中国是制造大国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非强国但非强国

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因为,在很多领域,就产量而言,我们都名列世界第一。但我们的产品品种少,档次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在还不是制造强国。

Page 2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必须提高传统产业必须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的科技含量

以纺织为例,我国是一个服装大国,服装加工生产能力居全球第一,服装出口换汇量全球第一,年创汇超过 400 亿美圆,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世界级的服装品牌。我国是一个纺织面料生产大国,可是每年进口的高档面料高达 60 亿美圆。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千方百计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经济效益,是很具普遍意义的。

Page 2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欧美“特保”行动欧美“特保”行动对中国的警示对中国的警示

从 2005 年第二季度开始的欧美等国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贸易“特保”行动警示:就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而言,及时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是中国主动出击的地方。

中美贸易摩擦只是刚刚开始。然后是家具、彩电,今后还会有钢铁、汽车。随着中国比较优势的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将会不断“侵犯”到美国人的传统制造领域。贸易摩擦也将一个接着一个。

上世纪 80 年代就有在贸易领域同美国较量过的日本。当时,日本产品不断取得对美国的优势,因此遇到美国制造的种种贸易摩擦。

可是限制的结果又如何呢?以日本轿车为例,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的限制措施,日本人被“逼”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向更高档的产品领域进军,从而更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日本人生产出了自己的高档车,美国人原来具有优势的高档轿车市场受到了冲击。这就是美国人一味限制他人、忘记创新精神的后果。

Page 2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中国制造”:贴牌到中国制造”:贴牌到何时?何时?

2005 年举办的第 98 届广交会上十几万种商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中国出口商品。然而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尽管“ MADE IN CHINA” 在世界各个角落处不在,却大多摇身一变成了“耐克”、“米奇”等国际知名品牌。

2005 年 6 、 7 月份,欧盟相继宣布对中国劳保鞋和皮面批鞋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六七亿美元,涉及中国 1200 多家企业和上百万人,很可能成为继纺织品后中国另一个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专家指出,大量的贴牌生产是中国鞋招致反倾销的一大原因。

在珠三角。几乎整个制鞋业都是贴牌生产模式,广州番禹创信鞋业年产鞋超过 1000 万双,年出口额 1 亿多美元,是国内最大的制鞋出口企业之一,专做世界著名品牌的贴牌加工,如美国米老鼠、史努比、台湾知名童鞋品牌魔术屋、运动名牌耐克等。今年以来,一些鞋业生产企业已开始对贴牌生产的模式忐忑不安。

一方面贴牌容易因为加工出口量大而遭遇国外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极易受影响。

Page 2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缺乏创新,千年御窑没落缺乏创新,千年御窑没落景德镇面临创新挑战景德镇面临创新挑战

2005 年 10 月中旬,景德镇上,到处都结起红布条,写着“当好东道主,办好瓷博会”,“振瓷都雄风,建经济重镇”。这是这个 1700 年的中国瓷都,遇到史上最大危机,力图振作的一墼。

以产值来说, 1970 年,景德镇陶瓷产值曾占中国陶瓷产值的 20%,但是去年景德镇 8万个陶瓷工人,产值仅 20万人民币,占全国陶瓷产值的 1%不到,更远低于广东潮州市枫溪区 7万陶瓷工人拥有 70 亿人民币的产值。

不仅产值降低,在过去两年,中国有关部门将“瓷都”之名授予广东潮州、福建德化等地,史书上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现在连瓷都之名都快要保不住了。

近几年,原本以官窑盛名的景德镇,正因仿古缺乏创新,产品原地踏步。从元代开始就是官窑的景德镇,吸收仿造前朝的工艺,加以改造,上呈给皇帝形成“贡品文化”。吸取前朝工艺、传承技术,是景德镇作为官窑的使命。

不过到了近代,却因这种贡品文化,让景德镇一直沉醉在官窑的美梦中,就像是没落的贵族专研究仿古的艺术瓷,忽略了时代脉动,市场和成本意识淡薄,将瓷都之名让与以生活实用瓷闻名的潮州。

其实景德镇御窑出产的瓷器,在国际拍卖中永远是最高价,只是可惜近年因为仿古,作品缺乏创新,才逐渐走下坡路。艺术的可贵性在于创造,以目前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来说还差了一点儿。

Page 2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我国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信息技术落后关键在于缺乏创新人才关键在于缺乏创新人才

王选:“目前中关村的企业,包括北大方正在内,没有多少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多。象目前这样的电脑制造业算不上高技术产业,其中真正有技术含量的CPU芯片,我们都做不了。”

Page 2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商务部报告:商务部报告:中国电子信息大而不强 中国电子信息大而不强

商务部 2005 年 9 月 9 日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 3倍的速度迅猛增长。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 5650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1%。

200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超过 2000 亿美元 ,占全球出口总额的 15%,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大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并存、外资大量进入与本土大企业缺失并存的尴尬局面。

由于外资企业的巨大贡献,中国的整机产业(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和视听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主要依赖本土研发的元器件产业在全球所占的份额则十分有限。这一局面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加工组装阶段的现实。

法国《外交世界》月刊 2005 年 8 月号也撰文指出:中国出口的三分之二都来自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它们做的主要是来料加工和组装。

Page 2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靠技术创新靠技术创新种好种好 1010 亿亩田养活亿亩田养活 1616

亿人亿人 据权威预测,到 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粮食总产量需

达到 6.4亿吨 _7.2 亿吨 . 面对耕地减少 \生态恶化等困难 ,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 ,我们应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近 3亿吨粮食增产呢 ?

中国农业大学提出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即在我国一、二、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亩产 2000斤、 3000斤和 3500斤—— 4000斤的粮食超高产田,将可以实现粮食总产 6.4亿吨 _7.2亿吨 ,从而实现”种好 10 亿亩田 ,养活 16 亿人”的战略目标 .

技术创新是根本保证 :实践表明 ,在现代粮食增产的过程中 ,技术因素占 35%,即每增产 100斤粮食 ,就有 35斤是因为技术的改良待来的 .预计到 2020 年 ,技术因素的贡献将达到 45%.

Page 2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解决“水荒”靠科技创新解决“水荒”靠科技创新 据水电部评估, 2003年全国水量总需求 5497 亿立方米,而实际供水缺口近 10%。全国 600多座大中城市有 400多个缺水,其中“水荒”严重的城市达 110个。水危机已经显现于社会经济领域和百姓生活之中,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资料表明,日本每增加 1万美元GDP耗水 208 立方米,美国为 514立方米,中国则 高达 5045 立方米,是美国的近 10倍、日本的 24倍。如此巨大的差距主要差在科学技术落后,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就一定能大大降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

比如城市家庭普遍使用的抽水马桶,英国议会早在 60多年前就专门制定了“马桶法律”,规定座便器每次用水不得超过 6升,耗水量6升以上的马桶不得进入市场。而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座便器出水量普遍在 9 至 13升。

Page 3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中关村的经验教训说明:中关村的经验教训说明: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迫切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迫切

清华紫光比威公司总经理吴熙指出,对于中关村来说,管理上的创新甚至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中关村靠核心技术起家的企业,往往是技术持有人担任管理者,结果管理做得不怎么样,研发时间也丧失了。还有一些企业,上市了,全国知名了,管理上倒出了问题,“成功了反而失败了”。

Page 3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缺乏高附加值产业缺乏高附加值产业 经济特区竞争力下降经济特区竞争力下降

为扩大改革开放,中国政府 1980 年指定了首批经济特区,现在已走过了 25 年的风雨历程。经济特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但目前特区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竞争力下降,经济增长开始放缓。

美国的《财富》杂志中文版 2005 年 10 月号评出了中国的 10个最适合企业经营的城市,上海和北京分列为前两位,深圳位居第三,而此前 10多年,深圳一直名列前两位,珠海等其余四大特区这次甚至连前 10名都未能进入。 2004年,深圳经济增长率为 17.3%,落在了经济增长率高达 20%的苏州、上海、北京和广州后面 .缺乏高附加值产业 ,就取法实现持续发展 .

Page 3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江泽民:江泽民:军事领域最具创新活力 军事领域最具创新活力

军事领域作为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是最具创新精神的领域。我们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Page 3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中情局把病毒装进软件售给苏联中情局把病毒装进软件售给苏联导致西伯利亚一条天然气管道大爆炸导致西伯利亚一条天然气管道大爆炸

1982 年 1 月,罗纳德 .里根批准了中央情报局有关破坏苏联经济的一项计划 , 其手段是秘密转让暗藏故障的技术 , 包括 1982 年夏天导致西伯利亚一条天然气管道大爆炸的软件 .

“为了干扰苏联输送天然气 ,阻扰它从西方赚取硬通货和破坏苏联国内经济 , 用来控制输气泵、涡轮和阀门的软件做了手脚,它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会自动调整泵的吸气速度和阀门的设置,致使压力远远超出管道接缝和焊接点的承受范围。其结果就是那场除了核爆炸之外最强烈的大爆炸。”

管道爆炸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严重损害了苏联经济。把冷战推向结束的不是流血冲突和核战,而正是苏联经济的崩溃。

苏联人逐渐明白他们窃取的全是伪劣技术,但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办法呢?也许,苏联的每个角落都受到了感染,他们无法分清哪些设备是好的、哪些是劣质品。一切都显得可疑,这正是整个行动所要达到的效果。

Page 3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学家保罗 .郎格郎提出 :”教育不再是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促进

人的发展 .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授知识 , 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掘学生的特长 , 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斯坦福大学校长认为 ,在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对他说 :”卡斯帕尔教授 ,你错了。要让本科生、青年的大学一年间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 ,有强烈的愿望 ,对老师说 :’你错了’。”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 :从学生一入学 ,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

Page 3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二、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二、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一)以继承为中心教育的弊端(一)以继承为中心教育的弊端(二)关于打基础和练基本功(二)关于打基础和练基本功(三)关于知识和创新(三)关于知识和创新(四)教育具有开发和窒息创造精神 (四)教育具有开发和窒息创造精神 双重力量双重力量(五)培养创新精神的经验(五)培养创新精神的经验

Page 3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一)以继承为中心(一)以继承为中心教育的弊端教育的弊端

Page 3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传统教育弊端日益显见传统教育弊端日益显见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陈贤忠用 7个“过于”,描述了传统教育以往存在的弊端 :----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并缺乏整合;----课程内容过于‘繁、难、偏、旧‘,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不能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要。 这种方向上的偏差造成:青少年犯罪率年年上升;所谓的学习尖子不会与人相处,就业无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花季学生自杀现象屡屡发生。

---- (光明日报 2004年 12 月 14日)

Page 3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两院院士潘家铮的见解两院院士潘家铮的见解不要认为过去的传统在今天已经消失,我看中国今天的教育模式就没有什么改变。在这种模式中,可以教出一大批戴深度眼镜的好学生和国际大赛上的冠军,但出不了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工程师。

光明日报 2002 年 5 月 17 日

Page 3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钱学森对温家宝说:钱学森对温家宝说:没有一所没有一所大学按培养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大学按培养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

2005 年 7 月 29 日,温家宝到医院看望钱学森同志,温家宝向钱老介绍制定新一轮科技发展规划后,钱老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 ( 2005 年 7 月 31 日)《中国教育报》:《深切的交谈》)

Page 4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二)关于打基础(二)关于打基础和练基本功和练基本功

Page 4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杨丽萍:杨丽萍:《雀之灵》是如何“开屏”的《雀之灵》是如何“开屏”的 上个世纪 80 年代,我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后,有人要

我跟着练芭蕾舞,练那些成套的基本功。起初,我去练过一段时间,可后来我发现练完以后动作就僵硬了,我的身体被束缚了,原来我很擅长的动作,突然变得自己支配不了自己了。于是,我就跟领导提出来不练了。

我一直觉得表现孔雀之美是舞蹈的最佳题材,所以我就去自己琢磨孔雀这个形象。

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时,我编创了《雀之灵》,并在全国舞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 (摘自《中国妇女》 2005 年第 5期杨丽萍文)

Page 4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标准答案”的考试窒息学生的思维火花

  “天空(蓝蓝的、灰灰的、青青的)”  “东风吹,天气(暖和、温暖、温和)”  “做事应有的原则(尽心尽力,有始有终)”

Page 4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专家呼吁:专家呼吁:给数学奥赛降温给数学奥赛降温

王元、杨乐等院士呼吁:奥赛热该降温了,别把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扼杀在“奥数班”里。

杨乐说:“奥数班只是教给学生技巧性的东西,而这些技巧性的东西有时并不是青少年必需具备的,更不能提高数学能力,有时甚至会造成钻牛角尖。”

我国中学生获奖一方面是他们比较聪明,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一大批老师和数学工作者从事奥赛培训班的工作,他们教学生解题技巧,这些学生又经过层层选拔,再经过冬令营和将近半年的特殊培训,最终产生参赛选手。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说得严重一些,这样做就像是我国职业运动员和国外业余运动员的较量。

Page 4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丘成桐:丘成桐:奥数竟赛成就不了大国梦奥数竟赛成就不了大国梦

“奥林匹克数学竟赛成就不了实现大国梦,而让孩子多看几本名人传记,对培养孩子对数学、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则大有裨益。”

“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找问题。奥数只训练做别人的题目,而不知道去做自己的题目。”

他说自己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都不能毕业。

Page 4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奥校”、加强班……奥校”、加强班……东北师大教授说:这是摧残东北师大教授说:这是摧残

对目前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课外参加各种数学“奥校”、加强班、提高班学习的现象,东北师范大学一些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表示担忧。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揠苗助长的学习方式无异于对儿童智力的掠夺性开采,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摧残。

他们认为,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要更多地通过直观形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Page 4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过增元院士过增元院士

我国博士生的上课和中小学的上课一样,学书本,听教师讲课,很少有人有意识提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独创的,对教师、对书本有挑战性的东西。美国的研究生总是会给你弄点新花样,在课时跟你辩论几句,哪怕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是在“无理搅三分”,做题是自己独立主动的,给教师提出自己研究计划的方案。

如果要攻尖,特别难的题目,千万不要找中国的博士生,而是找美国的博士生;如果工作量大,需要踏踏实实做的,找中国的博士生。

Page 4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教给你们的知识教给你们的知识有一半是错误的” 有一半是错误的”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仪式上,这样告诉学生:“学校将教给你们的知识有一半是错误的,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过去,大家都很相信专家信息的质量和正确性,但是今天,这已成为历史。

专家应该谦卑,因为学生经常会得到专家未知的信息,老师应该向学生学习。专家要从作为知识唯一的来源改变为知识的整理者,对知识的可信度进行鉴别。

Page 4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三)关于知识和创新(三)关于知识和创新

Page 4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知 识 与 创 新

美国心理学家:知识多而创新能力弱,和知识少而创新能力强,都是正常的现象。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他的物理知识并不多。

Page 5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爱因斯坦的教训和认识爱因斯坦的教训和认识 1905 年爱因斯坦撰写《物理的惯性取决于它的

能量含量》,提出相对论,发现 E=mc2 。但后来他又怀疑这个公式,认为应该在论文的后面加个“?”号,并且说利用这个公式,通过原子分裂产生能量的想法不值一驳。直到 1937 年哈恩等人成功地分裂铀原子时,他才接受了自己提出的理论。

有人问爱因斯坦:“谁能搞出伟大的发明?”他说:“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件事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个怪人对此一无所知,他就能搞发明”。

Page 5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普朗克的教训普朗克的教训 1900 年普朗克提出能量电子的概念,认为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当时他提出这个理论只是为了解释黑体辐射。但这个理论与当时公认的物理理论格格不入,于是他自己也将信将疑,花了多年时间希望能把自己的理论纳入经典理论框架。

1905 年爱因斯坦据此提出光子说,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推进一大步。但普朗克最初对爱因斯坦的这一观点持批评态度。

Page 5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学界泰斗季羡林的见解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某一门学问的专家,对他这

一门学问钻得太深,钻得太透,或者也可以说,钻得过深,钻得过透,想问题反而缩手缩脚,临深履薄,战战兢兢,…一个外行人,或者半外行人,宛如初生的犊子不怕虎,他往往能看到真正专家、真正内行所看不到或者说不敢看到的东西”。

“从人类文化发展史来看,如果没有绝少数不肯受钳制、不肯走老路、不肯固步自封的初生犊子敢于发石破天惊的议论的话,则人类进步必将缓慢得多”。

Page 5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黄昆院士的体会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

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

大多数具有学术上的开创性与重要性的研究都不是繁复的。我的学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都很有限,之所以能有一些成果,关键是少而精,有了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又不被前人束缚住。

Page 5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纽约大都会为什么纽约大都会为什么 请张艺谋执导《图兰朵》 请张艺谋执导《图兰朵》

“我其实对歌剧是一窍不通的。在拍《图兰朵》之前,我从未听过普契尼。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发了传真邀请我执导《图兰朵》,被我搁置了一年多。后来我把这消息告诉电影作曲家周质平,他向我极力推荐这个东方故事,并扬言我少拍一部电影也要拍这个歌剧。我便找来 VCD看看,发觉《图兰朵》场面浩大,音乐优美,便喜欢上了。不过首次拍歌剧是一个苦差,我找来一大堆资料恶补,后来想通了,人家要找我拍,是因为我是歌剧的外行,希望我做异想天开 所以,我就停止歌剧的研究了,让自己的想像任意发挥。我把歌剧当京剧看,以京剧来包装这个西方歌剧,我利用自己的专长,把舞台视觉化。歌剧唱等很慢,如果舞台没有动静观众很快会睡着。我善于在舞台上制造延绵不断的兴奋。我的歌剧有这个特点,最起码听不懂也能看。

Page 5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从事发明的年龄每过十年增长 0.6岁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一个梦想创新的人而言,为了扩展目前的认知领域,他必须首先积累信息,而其所需要的信息量要大大超过前几代人。

目前,融会贯通创新所需要的知识需要 30 年的时间。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赞助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如果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必须先爬上巨人的背。而随着知识越来越多,攀登的难度也越大。”

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了 5.5万名专利持有人进行创新时的年龄之后得出结论 ,檫出创造火花的年龄已经升高到 29岁 .研究人员还发现 :从事发明的年龄每过十年就增长 0.6岁 .

然而 ,真正的天才出现还要经过更长的等待 . 在 20 世纪 ,诺贝尔奖得主和大发明家做出巨大成就的平均年龄为不到 40岁 .

Page 5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四)教育具有开发和窒(四)教育具有开发和窒息创造精神双重力量息创造精神双重力量

Page 5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双重力” ;

一个孩子,聪明还是愚笨,就看他的智力是否得到较为充分地开发,意志是否坚定执着,行为是否求真、向善、尽美。

Page 5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莫让过剩知识扼杀创新精神莫让过剩知识扼杀创新精神 ---- 北欧基础教育考察见闻北欧基础教育考察见闻 (2002.11.11(2002.11.11 文汇文汇

报报 )) 全国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讨班于 2002 年 10 月在北欧

国家考察时发现,被认为基础扎实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制约着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芬兰和瑞典的中学课程比我国要浅得多,但学习并不轻松:物理、化学实验,老师只提出实验要求,而具体的实验内容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流程的安排、结论的推导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核心课程保底分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难易程序分为若干等级,学生可按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一级的内容学习并参加考试。

Page 5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我国大、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现状

初步具有创造力特征: “探究能力”; “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像力”; “有收集信息能力”。占 14.9%。

初步具有创造人格特征:“自信心强”;“能够质疑”;“有强烈的好奇心”;“意志坚强”。占4.7%。

存在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障碍:“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教育部科技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于 1998 年联合对31个省、区、市 11800 学生调查。

Page 6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国际竞争力报告》: 1999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对世界上最主要的 47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排名,,在各项指标排位中,我国有两项指标位列前 10名之内,有两项指标位列倒数第一和第二:

指 标 排位 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 4 企业研发人员总数 4 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 倒数第一 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 倒数第二 1999排年名第 25 位。

2003年 5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 32 位。

Page 6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周济谈:推进教育创新周济谈:推进教育创新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

本任务。 高等教育教学推进教育创新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

重点;– 二是加强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三是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Page 6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朱九思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界定

学生要善于运用和发展已经获得的知识,要能举一反三;

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不断而又及时地吸收新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 new idea, 就是要具有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见解的能力,要具有一种科学的想象力。

Page 6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五)培养创新精神的经验 1.改革“大一统”的教学制度,积极推行个性化教学模式; 2.改革教学方法,克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改革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实行选拔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机会复数化,使高等学校入学门槛多元化;

4. 重视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重视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各展所长,并充分发展学生

的非智力因素; 6. 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积极推行探究式教学; 7.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

Page 6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1.1.改革“大一统”的教学制改革“大一统”的教学制度度

Page 6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吴树青的论述吴树青的论述 “当前,中国教育思想有一个问题,就是共性太多,个性太少,课程分割得太厉害,不重视提高综合素质,所以建国后始终没有培养出大师级人才。”

Page 6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杨振宁:比尔杨振宁:比尔 . . 盖茨要是在盖茨要是在中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中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中国的教育制度 ,从自中小学起 ,有一个不好的地方 ,就是对特别好的 , 占总数 5%的最聪明的孩子比较不利 .这不利的一面 ,在美国却做得非常好 ,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比如 ,有一位非常有名物理学家 , 名叫费曼 , 这个人有非常丰富的想法 ,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 ,可是他从小说话做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常说他要在中国的话,很难成为大物理学家,因为整个社会不准他这样,不准他那样。

又比如,比尔 . 盖茨 , 他在中国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美国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对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有特别才能、特别天赋的人 ,能够给予极大的空间 , 他们可以发展 .这是美国今天在学术上、在经济发展上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杨振宁教授比较中美教育 2004.6.17.光明日报)

Page 6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语言技巧智能; 逻辑分析智能; 艺术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空间位置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 观察自然智能。

1983:《心理架构》

大脑是复杂的机体,有许多不同智能部位,掌管着人的不同的智能。主要有八种:

还可再分为 20种,如将人际关系智能再细分为四类:领导能力,交友能力,解决纷争能力,分析社交生态能力。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使每种智能发挥。

Page 6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加德纳加德纳 ::每个人都可以是第一每个人都可以是第一

加德纳 :“传统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歧视”。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考试只能考察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对其他智能很少涉及。因此单从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是极为片面的。任何从不同角度评价,每个人都可以是第一。

Page 6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发现你的无穷潜能 普通人终其一生,只有不到 5%的潜能得到发挥。 每个人天生都具备某种潜力 ,但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美国学者提出了3个生涯发展步骤 ,分别是 :自我了解、

自我接受、自我实现。 在“自我了解”这个阶段,通常可以求学过程中,对何种科目或活动有兴趣或擅长,作为早期的定位参考。 每个人最好朝属于自己的路子去发展,否则明明是一个绘画天才,但却去做一个平庸的医生。朝自己志趣发展,

是人生最充实、最令人满足的事。 许多工作不见得非要学业优异才能胜任:会设计武器的人,往往不是神枪手;管理学大师也未必都是经营高手。 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需要高学历不可。许多服务业,尤其是航空及旅游事业,是许多年轻学子向往的行业,但

是这两个行业对于主修何系、甚至是否必须具备较高学历并不太重视。有些看似门槛较低的行业,若要技艺精湛,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譬如烹饪技术是一项“易会难精”的专业,没有几分天赋,加上积年累月的苦心勤练,很难练就好功夫。

“自我接受” 阶段,主要是调整心态接受事实。如果了解自己不是朝学术工作的性向,却汲汲追求高学位,不仅蹉跎时光,而且还耽误可以朝其他途径发展成功的机会。

我们了解自己的有缺点后,就该坦然接受,并朝有关发展的方向全力迈进,切莫再有不干心的心态。唯有“自我接受”这一关突破后,才会有更强的决心与毅力。但这个心理过程,却往往受制于环境与家人亲友的期望。

最能达成但也最重要的阶段,是“自我实现”阶段。这需要有步骤的学习、艰苦奋斗的意志力与恒心。在人生路程中,最怕的就是没有固定的方向,一定要及早定型定位,才能促成自我实现。

Page 7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盖洛普:盖洛普:每个人都有特长每个人都有特长

盖洛普公司针对30 年来各行业的卓越人士进行系统化研究,结果发现成功人士的卓越表现,是源于在职场上发挥特长的能力,而不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技术专长。

盖洛普公司将这份研究报告写成了一本新书——《发现我的特长》,结果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职场能力训练的大革命。

《发现我的特长》阐述一个中心主题:每个人都有特长!只是大部分的特长不是被摆错了位置,就是没有努力或没有正确的方法发掘自己的内在特长。

Page 7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

一、每个人的特长都是持久而独特的。 二、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 有的人反映不快,但很有耐心;有的人拙于言词,但长于策略性思考;有的人天赋就有迷人的特质,这都是一种特长。卓越与平庸往往只差一小步。

你的特长不是来自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天赋礼物。只要找到自我特长,并将之在正确的地方发挥到极大值,你我都可以是快乐天才!

Page 7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丁肇中:丁肇中:毕生的追求是满足兴趣毕生的追求是满足兴趣

以前我是学机械工程的,可我总是看不懂机械图,迫不得已就改学物理了。

后来我想,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做。我毕生的追求,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就是兴趣。

《齐鲁晚报》 2004年 3月 2 日

Page 7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 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 1960 年,哈佛对商学院 1520名学生到哈佛学习的动机作了调查,其中 1245 人想迅速致富,只有 255 人出于对专业感兴趣。

20 年后,有人搞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 1500多名学生中有 101名学生成了百万富翁,而 101名富翁中有 100名是追求自己的兴趣的人。

调查结果告诉我们,追求兴趣与名利不相悖,相反或许是获得名利最好的渠道。

___(中国教育报 2005 年 4月 29 日)

Page 7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的模式清华大学的模式 每年都要在学生中选拔科技、文学、体育、管理等各方面的优秀分子,作为校级优秀生(每年约 200 人左右),给予个性化的培养;同时培养双学位 200 人,等级技工培训 200 人,造就一批各方面富有创造性的骨干人才。著名的理科班(由杨振宁指导)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本科毕业总学分由 200左右削减至 170左右;课程由 70多门减少到 40多门。让学生拥有更多自我设计的空间。

Page 7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北大北大 ::创新个性化教育创新个性化教育 减轻学生负担 。突破专业限制。

Page 7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学生负担 以往北大规定本科生四年内必须修满的学分多达 150_160个 .这么多的学分给学生们的压力太大 ,学生整天忙于奔跑在课堂之间 ,没有自主学习和读书的时间 ,不利于学生发展 .

因此 , 北大采取压缩学份的办法 ,把学分压缩到 130_140多个 . 学分减少了 ,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好处 .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学习别的知识 , 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可利用此时间来补课 ,巩固所学的知识 .

为了给学生减压 , 北大还在专业教育中按照”分流培养”的原则 ,将数学、物理、化学等一大批基础课分设为 A 、 B 、 C 类 ,想成为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就选 A 类 ,想顺利毕业从事相关专业的就选 B 类或 C 类 ,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

Page 7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突破专业限制突破专业限制 北大制定了”强化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 , 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改方针 . 北大近年推出的元培班是十六字教改方针的一个缩影 . 元培班实行导师制 ,为没个同学配备优秀的、有很高学术造诣的教授作为导师 ,对他们

的学业、生活等进行指导 .元培班实行自由选课学分制 ,在各个专业教学计划框架内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选课 ..元培班还实行弹性学制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 3_6 年的学习计划 , 少则 3年可以毕业 . 自由选择专业也是元培班的创举 .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 ,不分专业 .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 ,在他们对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 , 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专业 .

为了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壁垒 , 北大还开设了通选课 ,成为高校课堂中的一朵奇葩 .北大从各系 1900多门本科生课程中精选了300多门主干基础课 . 更有特色的是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 ,老师们不局限于具体琐碎的知识点 , 而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科学意识 .

辅修制和双学位制也是北大通识教育的一大亮点 ,毕业时拥有几个学位 ,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 , 已成为北大本科毕业生的重要特点 . 自 2000 年至今 ,30%以上的北大毕业生具有双学位 .

Page 7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中国科大中国科大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案 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度、自主选择院系专业、自主选择修学年限。

真正做到 :“ 我喜欢,我选择”。

Page 7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北邮“个性化专业”培养模式

内涵:允许少数个性鲜明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自主设计专业,制定培养计划,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课,若校内无此课程,可到其它学校修读。在修满和完成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学分和教学环节后,经审核合格即可毕业,并授予相应的学位。

目的:通过实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推进不同学科专业的参透与融合。

Page 8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2001 年秋季,从 2000级中挑选 5名学生作第一批试点。

自己设计独特专业《计算机技术与语言学》,由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和语言学领域的 3位专家指导。

其它专业:《生物物理与信息科学》、《信息与通讯》等等。

Page 8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培养各学科专业拔尖人才

北师大实施新耕耘计划北师大 2004年实施新的耕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以培养具备较高人才素养和科学精神、较强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在全体新生中组织统一测试,筛选 100名优秀者组成耕耘实验班,设置连贯 4年的优秀生培养方案,包括特别设置的参与前沿课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更多名师、得到名师指导;配备导师加强研究性学习、提供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的机会;以不同形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等。

实验班实行筛选制和淘汰制。

Page 8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耶鲁大学耶鲁大学 ::学生自由选择课程 学生自由选择课程 在本科教育中,耶鲁大学没有由校方硬性规定的课程表,而是让学

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制订学习计划,安排课程表。但是这绝不是放任自流,学校对学生选课有详尽的指导提纲,并给予具体帮助。

本科生在毕业前要修满 36门课,其中大部分是通选课。无论学什么专业,通选课都必须包括英国文学课程、两门自然科学和微积分,另外最少再学一门社会科学,还必须精通一门外语。通选课大多在一、二年级学习。

专业课计划通常包括 12门课程,一般在三、四年级完成。 学校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要广泛听取导师、住宿学院院长、本科

生学习部主任和各系教师的意见,以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Page 8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2.2. 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

Page 8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改革课堂教学的要点改革课堂教学的要点一、课堂是师生交流、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舞台。要师生共同参与。

二、课堂是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让学生自由和自主地讨论、辩论的场所。

三、课堂是教师艺术化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自己教学智慧和经验的圣地。

Page 8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不讲清楚,不讲清楚,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艺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热自动化专家钱钟韩在思考那些老师对他的业务学习帮助最大时,得出的结论是:

某些公认的“蹩脚老师”。他们每次讲课,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由于他们不把问题讲清楚就会引起自己的注意,这些老师讲过的内容,必须经过自己摸索才能弄清楚,所以印象深刻。( 2003年 3月 12 日中国教育报)

Page 8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北航教学方法:“讲一、练二、考三”

课堂只讲授“使用价值”和“智力价值”最大的“一”;

其余的“二”由学生通过自学、实验、作业等自己“练”来掌握;

为了督促和检查学生的“练”,必须按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三”来进行考核。

效果:课堂总学时 1800 ;均每周授课 15小时。

将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三:

Page 8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的调查:清华大学的调查:世界一流大学物理系本科教学世界一流大学物理系本科教学

必修学分、分修课程数量普遍比我们少,学生有较多时间自主学习,可以更早参加科研。

学生选择课程的余地很大,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课,还分出不同层次,供不同学生选择。

教学方式是讲得少,练得多,学生每周课外要自学好几十页,作许多练习。

非常重视讨论课,大约是 3 小时授课, 1 小时讨论。 授课过程十分重视演示实验。几乎每堂课都作演示。 重视实验课,做的数目不一定很多,但务必做深、做

精、做透。

Page 8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诺贝尔奖大师对话中国学子 诺贝尔奖大师对话中国学子 学生要敢于挑战老师 学生要敢于挑战老师

2005 年 25 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家顶尖科研课题组的青年学子,与 44名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一起,面对面地就各自领域的研究问题展开了对话。

自 1951 年以来,历届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或医学等领域的诺贝尔获奖者都聚集在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林道小城,大师们亲自与青年学子们进行交流。

中国青年学生代表团是第二次参加论坛。在 6 月 28 日的晚宴上,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伯茨教授很坦率地表示:“我是为你们而来。”

罗伯茨强调,学生要敢于挑战老师,敢于创新,敢于置疑。老师并不意味者权威,学生要有自主性,不能在老师的影子下,甚至成为老师的廉价劳动力。

Page 8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3.3. 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和评分标准

Page 9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案例 1 :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清华大学 ) 40%的试题属于有标准答案; 60%没有标准答案,而且是开卷。

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没有对、错,只有好与不好之分。

Page 9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案例 2 :“一页开卷”考试 (清华大学 )

允许学生带一张 A4 大小的纸进考场,每人可以在纸的正反面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

“这实际是进行一次印象十分深刻的复习。”

Page 9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案例 3 :“二次考试制度”

( 大连理工大学 ) 在新学期开始时,允许学生对以

前各学期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没有通过的部分理论课申请再考一次,最终成绩以高者为准。

Page 9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考试制度改革的试验案例 4 :作论文制度(英国牛津大学 ) 牛津、剑桥大学的艺术与人文学

科考核办法是,每人每学期写出15篇论述所学学科的论文。

Page 9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案例 5 :武大取消期末考试 进行四次综合测评

将全校所有院系原有的期末考试,按学生学习进度分成若干阶段进行,考试内容也从单一的书面考试改为包含考试、课程设计、日常考查等诸多内容,由各学院针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自主决定考试内容,但每学期最少要进行 4次综合测评。

校主希望以此掌握学生的阶段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Page 9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4.4. 重视综合实践训练重视综合实践训练

Page 9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时代的要求: “把知识定义为行动

的能力”克服我国教育弊端的要求进行创新活动的要求发展大脑的要求

Page 9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陶行知改名趣谈陶行知改名趣谈陶行知原名陶文濬。 从金陵大学文学系毕业后 , 出于对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知行说的信仰 ,改名“陶知行”。

后来 , 他懂得了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的理 . 1934年 2 月 , 他创办了 <生活教育 >半月刊 ,并

在 7 月的该刊上发表短文一篇 ,阐述“行是知之始”的观点 ,正式将“知行”改为“行知”。

他还有一副对联 :“行是知之始 ;学非问不明。”

Page 9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与应用的界限正在被打破应用的界限正在被打破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那些传统的联系正在被打破,原有的各种分类和界限正在面临挑战和重新建构。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所谓传统意义上理论与应用的划分和界限正在被淡化。

Page 9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培养创造力培养创造力从技术教育入手从技术教育入手

教育部科技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科普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多的青少年不知如何实施“创造”。这与我国教育长期重理论轻实用、重科学轻技术,忽视技术教育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有关。

技术教育即为:激发受教育者学习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设计、绘图、制作等各项运用技术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产品”的创造者。

学习技术使青少年更多地在纵向思维基础上进行横向思维,“这个不行,换那个试试”,这种“火花”的闪现就是创造性思维。

Page 10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 :: 电动机电动机是他们的常备文具是他们的常备文具

麻省理工学院有一门课是这样进行的 :学生们每个人得到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元件的箱子,课程要求简单而明确:自行设计、装配一台机器。

Page 10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斯坦福的一个独特校规斯坦福的一个独特校规 学生可以随时休学一年,然后再回来接着上学 学校的用意是鼓励学生在校外体验与享受人生。

Page 10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美国学生日益青睐美国学生日益青睐””间隔年间隔年” ” 许多教育界人士和高校管理人员正在鼓励年轻人做的事 :

学生们离开教室去旅行 \ 反思 \ 参加社区服务 , 或者去工作一段时间以赚取学费 . 一些人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 .其他一些人则表示 , 他们仅仅是想松口气 .

那些离开并在 一年中返回校园的学生说 , 这段时间的经历帮助他们更加体会到学习的意义 .这一经历使他们迅速成长 .

在选择参加”间隔年”活动的学生中 ,有的去徒步旅行 ,有的去牧羊 ,有的到俄罗斯孤儿院服务 , 还有的到非洲去参加救济工作 .

Page 10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美国注重技能训练美国注重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和能力培养

与知识积累相比,技能和能力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美国社会对大学生有以下六方面的要求: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对个人和集体行动的责任感、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的能力、专业化能力。

Page 10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MBAMBA 人才培养新动向人才培养新动向 ::““半工半读”学以致用 半工半读”学以致用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2004年 11 月 2 日报道:美

国商学院重新打造工商管理硕士 在美国,申请攻读传统全日制MBA课程的人基本保持未

变,与此同时,非全日制课程非常红火,为中层经理开设的课程也大受欢迎。

美国许多商学院正在进行重点转移。“学校开设投入更大的力量培训人际关系和领导技巧—也就是‘人’的层面”。

MBA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呢?麦基尔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说 :“MBA课程太过标准化,是为没有经验的学生设计的,所以与管理毫无关系。课程的重点是商业,但并不能把任何人打造成领导者或经理人员。”

Page 10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美国诊所式法学教育美国诊所式法学教育 诊所式法学教育作为教学方法,有者悠久的历史。美国最早的法学教育就是诊所式,即学徒制,让未来的律师在执业律师的办公室“阅读法律”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是从英国一种给有经验的执业律师做书记员的做法上发展而来的。但在法学院设立诊所则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才兴起于美国。

所谓诊所式法学教育,就是通过法律诊所的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培养其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观念。

Page 10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隐忧: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隐忧:轻视实践轻视实践

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在近十及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设立法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达 300所左右,目前申办法学专业的趋势仍在继续。但“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

我国高校的法律教学重视系统法律知识的传授,很少开设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其结果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实际的需要。

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在实际参加 2002 年首次国家司法考试的 31万多人中,具有法律专业本科、专科学历的考生达 29万余人,占参考人树的绝大多数,而考试通过率大体仅占 7%。 2003年,这个比例有所上升也仅在 10%左右。

国家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其测试内容倾向于让考生运用法律知识和技巧,分析真实案件,重在考查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Page 10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软件专业毕业生软件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编程能力缺乏实际编程能力

软件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编程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出现了“软件人才就业难”和“软件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的怪现象。

Page 10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 ::中国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中国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

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 2005 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 : 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英语口语差的状况使中国难以发展以服务为基

础的产业。中国在试图从制造业占主导的队伍的经济转向以服务和研究为基础的产业时所面临的困难。

“这是一个‘多中有少’的矛盾问题”,“中国大批量的毕业生中没有几个人能够在服务输出产业顺利工作”。

许多中国学生接受的教育使他们无法获得在跨国企业工作所需的实践技能和团队技能,“大学所采取的是一种理论性的以书本为主的、以事实为基础的和向老师学习的教学方式”。中国的英语教学对于英语交谈的技能也强调得不够。

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与相关产业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毕业生就能够学到相关企业所要求的技能。

Page 10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华中师大创建实践教学新体制华中师大创建实践教学新体制培养眼高手也高的创新人才 培养眼高手也高的创新人才

近年来学校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革新 ,实践与创新结合,动脑与动手并重,建立了实践教学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俭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体制,整合了教学实习、军政训练、生产劳动、科技实践活动等内容,编制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规定该课程的学分不能低于总学分的 15%。

抓好本科生研究立项工作,这是该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主要举措。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本科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和〈〈本科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标准〉〉。

Page 11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Page 11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

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

把军政训练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以及和建议,形成调研结果。

Page 11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

业道德。 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

进适用技术传播。 为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Page 11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大学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

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

Page 11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5.5. 重视第二课堂活动重视第二课堂活动

Page 11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第二课堂的内涵第二课堂的内涵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

主组织和参与的一种教育和学习活动,因而它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激情的学习,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脑细胞,能充分调动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Page 11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第二课堂的功能第二课堂的功能扩大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陶冶思想情操;增强体质。

Page 11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天大:第二课堂 ----全面提高素质的重要场所一、二年级,实施“科学普及工程”三年级,实施“科技立项工程”、“科

技英才工程”四年级和研究生,实施“科技创业工程”

目的:培养和提高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

Page 11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 “清华大学重视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一以贯之,不断发展,在一代代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院士、学术大师不仅精通科学而且擅长文艺,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涌现出一批艺术名家,更有一大批在各级党政领导、技术管理领导岗位上工作的校友都曾经是艺术社团的骨干,这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曾说过,为什么清华大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与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关。”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再兴 ,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第三期

Page 11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钱学森对温家宝说:钱学森对温家宝说:把科学和文化艺术合作起来 把科学和文化艺术合作起来

2005 年 7 月 29 日,温家宝到医院看望钱学森同志,温家宝向钱老介绍制定新一轮科技发展规划后,钱老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合作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一点。”

---- ( 2005 年 7 月 31 日)《中国教育报》:《深切的交谈》)

Page 12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 ..莱温莱温 谈课外活动谈课外活动

希望我们的学生不光能在课堂中非常活跃,而且在课堂外不断地思考和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耶鲁大学对本科生的教育上。同时我们也非常注意关于未来领导人的培养,我想大家可能了解美国最近的 6任总统里面有 4位都是从耶鲁大学毕业的,而且我们的毕业生在商界、学术界也可以说是领头人,我们把未来的领导人的培养贯穿在学校很多方面的工作中。

Page 12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学生课外活动集“学生课外活动集

市”市”每年哈佛开学典礼之后,是“学生课外活动集

市”,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一连几天都在招兵买马。

一个社团一张桌子一个“摊位”,摆放着招牌和资料的桌子一时半会都数不清。

有的社团专门为先天性兔唇的孩子捐慕手术费用,有的社团专门请成功女性来演讲,有的社团在校园里模拟联合国,有的社团在大张旗鼓地办报办刊。

Page 12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6.6. 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Page 12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美国建立以美国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各大学都将教学重点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以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

其一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变成探索者,本科生可以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

其二,为每个本科生配备导师,引进研究生教育中师生一对一的指导关系。

其三,开展研讨式学习,各大学为各年级本科生开设大量研讨式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其积极性,形成科学探索精神。

Page 12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新生研讨课在清华试点新生研讨课在清华试点 2003年 11 月,清华大学全面推出新生研究课,首次开设 31门。新生可以不限专业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一门。

新生研讨课是清华大学组织知名教授专门为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主要教学方式是教学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心理。

与其他类型课程不同,新生研讨课给开课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权”,没有固定教材,开课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由教师依据新生的特点自行确定,同时学校鼓励交叉学科选题。在选课人数上,每门新生研讨课原则上不超过 15 人。新生研讨课鼓励教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除了教授与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口头及写作训练方式之外,开课教授还安排实验、参观、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同时,新生研讨课不进行期末考试,教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对选课学生以书面形式作出“优秀、通过、不通过”的考核评价。开课教授上课期间每周则必须保证与学生见面的时间,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Page 12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MITMIT “:“: 伟大之产生”规伟大之产生”规划划

标准的大学考试和评分制度只能压制学生成为伟大人物的潜力。学生不应当被看做不成熟的孩子,他们应当被教授们当作年轻的同事,并且应当给他们以从事独立的、有激励性的科学研究的机会。这是“伟大之产生”的源泉。

从 1957 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规划。

Page 12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提前介入科研提前介入科研北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北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

北大采取多项措施,资助本科生开展科研。自 2002 年始,本科生介入科研计划已在全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中全面启动。

逐步实现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允许学生以优秀论文,卓有成效的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成果等取得成绩和学分。

Page 12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北航引入北航引入巴黎高师培养模式巴黎高师培养模式

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聘请 33位校内外资深教授担任高等工程学院首届本科生的专职导师。

首届 33名本科生是经过数学、物理、英语考试及心理、非智力因素测试和专家面试,从 2002 年入学的 3500名新生中选拔出来的。

借鉴法国巴黎高师的办学经验,由导师安排特定的学习计划,学生适时进入相关实验室,并参与导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社会活动等。

Page 12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鼓励本科生搞科研鼓励本科生搞科研

武汉工程大学启动校长基金鼓励本科生搞科研。该基金项目的立项强调研究项目的前沿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别鼓励有助于改善学校教学、管理、环境等项目。该校还十分支持跨年级、跨院系、跨专业组合,鼓励交叉项目的研究。

Page 12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7.7. 建立平等、和谐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师生关系

Page 130: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相互激励 教学相长相互激励 教学相长

“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江泽民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2.9.8)

Page 13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哈佛的马萨诸塞楼:哈佛的马萨诸塞楼:校长办公室兼学生宿舍校长办公室兼学生宿舍

马萨诸塞楼建于 1720 年,已有近 300年的历史,在全美大学 楼龄排行第二。

在这栋著名的红砖楼里一层二层是哈佛校长和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及学校的贵宾接待室,三层四层是一大学生宿舍。

Page 132: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耶鲁大学耶鲁大学 ::住宿学院制度住宿学院制度 耶鲁大学除按学科设置的学院外,还设有 12所住宿学院,耶鲁学院的 5000多名本科生分别住在 12所住宿学院中。

每所住宿学院都有院长和教务长,他们和学生一起住宿在学院里,分别负责教学和组织学生的文化活动、社会活动等事务。这样让学生与教师在学院里得到了相互交流和自由谈话的机会,每个住宿学院就像一个温馨和谐的小社区,给学生创造了学习、生活和社交的良好环境。

住宿学院制度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这项制度是耶鲁大学区别于其他美国大学的特色之一。

Page 133: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牛津、剑桥导师制的牛津、剑桥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是师生闲聊培养方式是师生闲聊

学生入学时,学院指派一名导师或视学院情况选派 1-2名课程导师,导师每周辅导学生一次,地点一般在导师办公室、宿舍或在校园大小酒馆里,边讨论边喝咖啡,既轻松又和谐。

在学生看来,“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少数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系统地喷烟,喷了四年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

教师只是点燃烟斗与他们闲聊,但正是这种导师烟斗的喷烟,喷给了学生知识,也喷给了学生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生的主动性及对专业的兴趣悄悄地萌发着。

Page 134: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告诉学生“你能行!”告诉学生“你能行!”

罗森塔尔教授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当教师期待名单上圈定的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他们果然取得了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

研究着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

Page 135: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是导游”。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1 )信任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2 )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3)甘当人梯,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Page 136: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苏步青效应” 苏步青效应”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教授在接见自己的弟子时说:“我已经培养出你们这一代数学家,你们已经超过了我;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出超过你们的数学家,这一点你们还不如我。”因此,科学界把“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的教育现象,称作“人梯精神”或“苏步青效应”。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苏步青效应系数较高的科学家群落,才能形成培育人才的肥沃土壤,进而把这些人才推到世界科学人才的最前沿。

Page 137: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美国学者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美国学者提出培养创新人才教学大纲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大纲应遵循的原则

1 、 发展学生有效思维和运用这些思维的实际技能和技巧; 2 、 有利于学生吸收经常变化和不断发展的知识以及新的信息和情报;养成学生不断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3、 促进学生养成利用必要的文献资料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5 、 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对自己和其他人、

自然界、文化以及其他事物的理解。

Page 138: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俄罗斯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 俄罗斯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的主动性 第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自参加研究的实践比复制性掌握知识更重要。 第三,在教学中不能接受保守主义。 第四,把个体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同集体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结合起来。 第五,实物的和空间的环境变化条件的积极化。实物环境和空间环境应当有最大限度的多种变化,有时甚至是出乎意外的变化。

第六,在利用时间、设备、材料方面的灵活性。 第七,最大限度地深入研究所要学习的题目。 第八,学习活动的高度独立性。 第九,培养竞争意识。 第十,“领袖”可能性的实现。

Page 139: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创新的要求有创新的要求有 88个 个 让学生进入前沿研究; 掌握现有的研究方法; 形成创新意识; 形成激发性的环境; 处于高激发态; 进入专注性思维; 演绎推广; 总结升华。 (杨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