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

1
7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 吴燕 美编 / 吴婷 2018.7.5 · · 缤纷舞台 缤纷舞台 在新的演出季中,东艺星光璀璨。 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芝加哥交 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 管弦乐团将轮番奏响名家名作,里卡多 · 穆蒂、索菲 · 穆特、尼尔森斯、郎朗等世界 级音乐家也将倾情加盟。马林斯基剧院 芭蕾舞团、马拉霍夫、云门舞集将奉上世 界顶级的舞蹈盛宴。明星演员蒋雯丽、 刘钧、孔维,戏曲名家梁谷音、茅善玉、张 军,著名主持人周涛等艺术家也将先后 登台。 创新演出季发布形式 引领更多人走进剧场 此次新演出季的发布,创新是关键 词。东艺首次用时尚方式营造独具一格 的科技感现场,将演出季发布会整体从 单日延展到多日,每日邀请观众参与体 验太空舱游戏区互动,引领传统剧院演 出季发布会开创新的形式,引导更多人 走进剧场。 6 30 日演出季发布会现场,由著 名主持人赵屹鸥主持,邀请著名钢琴家 张昊辰、昆曲王子张军、中央芭蕾舞团 《敦煌》导演费波、 SMG 金话筒主持人李 欣等业内权威嘉宾助阵,开启未来与艺 术的探讨,和台下 150 名观众共同“遇见 未来”。 2006 7 月,东方艺术中心在亚洲 剧场中率先推出与国际接轨的跨年度演 出季。2017 年,东艺推出了“东方质造” 的概念,从单一的剧场经营向节目的制 造延伸,开始多元化、年轻化、品牌化的 战略发展,将中国剧院的演出季发布推 至新高度。如今,东艺所处的浦东,正以 建设上海“四大品牌”核心承载区为战略 引领,聚焦高品质文化地标、高水准文化 主体、高质量原创精品和高品位文化体 验的上海“四高建设”,打响文化品牌、打 造文化高地。同时也在新演出季中精心 策划“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 化”,推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节目系 列。位于“一带一圈”(黄浦江东岸文化 集聚带、花木地区文化圈)核心位置的东 方艺术中心,也将乘着“上海文创 50 条”、浦东两个 15 亿元文化投入等多重 利好的东风,引入更多名家名团、创新更 多演艺机制,在提升区域文化品质、优化 城市人文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努力为 浦东打造文化高地、上海建设卓越的全 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奥斯卡电影交响 开启“大片时代” 东艺 2018/19 演出季将以交响乐结 合电影放映的“奥斯卡获奖音乐大赏 · 影交响音乐会”开篇,这种极具现代科技 感的演出形式可谓别开生面,伴随着大 银幕上的影片放映,交响乐团将现场演 奏经典电影配乐。 9 月,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和最 佳音乐奖项的《英国病人》电影交响音乐 会,将拉开东艺 2018/19 演出季的帷幕。 《英国病人》的配乐风格凄美而深情,神 秘且沧桑,兼具巴洛克音乐和阿拉伯音 乐的元素,影片配乐的另外两处神来之 笔则是传统匈牙利民谣和富有时代特征 的爵士乐。 演出季的第二场电影交响音乐会是 夺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最佳原创音 乐、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混音这四个奖项 的《泰坦尼克号》,影片荡气回肠的音乐和 席琳 · 迪翁演唱的《我心永恒》使之成为传 世经典。此后,捷克指挥家利伯 · 佩斯克 将带领捷克国立交响乐团演绎《星球大 战》的电影配乐,《星球大战》的史诗级管 弦乐作品在电影主题乐曲史上有着举足 轻重的地位。在星战的太空科幻主题中, 东艺将带领观众一起遇见未来。 “听交响,到东方”作为东艺的核心品 牌,在新演出季中依旧熠熠生辉,东艺也 一如既往名团荟萃,大师云集—观众将 遇见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 利、波兰、匈牙利、日本等国家的乐团。 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 · 穆特每每造 访中国,都令乐迷期待不已,今年 10 月, 她将与波兰华沙交响乐团奏响德沃夏克 的作品。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作为法国最 著名的交响乐团,将与极具才华与深度 的俄国钢琴家尼科莱 · 卢冈斯基于 11 联袂演出。 意大利圣切契利亚交响乐团将在著 名指挥帕帕诺的带领下首次登台东艺。 维也纳爱乐乐团和东艺渊源颇深,他们 曾数次造访东艺, 2017 年的两场音乐会 门票更是被一抢而空,今年 12 月,他们 将携手中国天才钢琴家郎朗,献上一台 重磅演出。动漫《交响情人梦》中千秋真 一的原型—天才指挥家西本智实也将 执棒日本辉煌艺术交响乐团,于年底带 来两场新年音乐会。 明年 1 月,大师级指挥家里卡多 · 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强强联合也令乐 迷期待不已。费城交响乐团是第一支访 问新中国的西方交响乐团,在新的演出 季中,为纪念中美建交 40 年,他们将于 明年 5 月演奏《红旗颂》等作品。6 月,有 着辉煌历史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音乐会则将在安德里斯 · 尼尔森斯的执 棒下与小提琴家贝芭 · 丝凯德联袂演绎 肖斯塔科维奇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 国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将携手法国里昂 国立管弦乐团演奏中法交响作品。 东方艺术中心迎来2018/19演出季 主题聚焦“遇见未来” 电影交响开篇 名家名团云集 今年,东艺将迎来第13个剧院演出季—2018/19 演出 季。6月30日下午,东艺演出季发布会以全新面貌打造“遇 见未来”主题,公布118台158场全年豪华演出阵容。五大板 —“大片时代”“乐坛翘楚”“致敬经典”“舞光十色”“跨界 潮流”将融合交响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 众带来多方位的艺术体验。 芝加哥交响乐团将在明年 1 月来沪演出。 东艺 供图 打开童书 到南汇博物馆看中国童书的百年变迁 本报记者 曹之光 《十万个为什么》《三毛流浪记》 《男生贾里》《淘气包马小跳》……每个 人的童年,都有自己最爱看的童书。 可你是否知道:百年前的孩子,是看哪 些童书?不同时代的童书,反映出怎 样不同的童年生活?走进正在南汇博 物馆展出的“炫彩童年”中国百年童书 展,你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本次展览从时间跨度上分为“晚 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 ‘文革’时期”“上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新世纪以来” 5 个部分,共展出 40 余本童书及儿童刊物的实物以及 相关图文展板。童书囊括了童话、小 说、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内容涵盖 战争、科普、校园、科幻等多种题材, 并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中国童书百年 来的变化与发展。 晚清时期是中国现代儿童读物 的萌芽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 国掀起了翻译热潮,一批西方童书随 之进入了中国人的书房。同时,热心 于儿童事业的中国有识之士,纷纷投 身于儿童读物的创作和出版,专门面 向儿童的报刊和丛书也开始出现。 1903 年由北京启蒙画报馆编印的《启 蒙画报》,是此次展览中最“年长”的 实物展品。作为较早诞生自中国北 方的一份画报,《启蒙画报》创刊于 1902 年,主张“以图说为入学阶梯”, 认为这是“教小孩第一妙法”,版面设 计采用半文半图的形式,并设有伦 理、物理、数学、历史、时政、地理等栏 目。《启蒙画报》影响深远,梁漱溟就 曾评价道:“《启蒙画报》是我 10 岁内 外的好读物。” 民国时期,中国文化界在西方现 代儿童观的感召下,儿童读物的创作 和出版如雨后春笋,鲁迅、丰子恺、叶 圣陶等人都曾投身童书的创作与翻 译。1922 年,诞生了两份影响力很大 的儿童刊物 —中华书局的《小朋 友》与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标 志着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一个崭新的 发展阶段。展览中展出了 1937 年的 《儿童世界》“新年特大号”。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文学的创作 和出版事业也迈入了新的时期。随 着“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立和“好好 学习”口号的提出,儿童小说、诗歌、 童话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青春、乐观、清新、向上,塑造了许多 或可爱或英勇或机智的经典形象。 展出的童书中,英雄故事有《小兵张 嘎》《闪闪的红星》,童话寓言有《一只 想飞的猫》《金色的海螺》,儿童诗歌 有《欢迎小雨点》,百科丛书有《十万 个为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童书的 出版数量逐年增长,并涌现出更多的 精品佳作。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儿童读物开启了多元化时代。70 后、 80 后观众在展览中,能看到幼年最爱 看的《黑猫警长》,青少年时代红极一 时的《花季雨季》《第三军团》《男生贾 里》《女生贾梅》等童书。新世纪后, 原创童书和引进童书市场都很兴盛, 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杨 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以及 《哈利 · 波特》《植物大战僵尸》等,现 场都有图书展示。此外,还有可翻转 掀拉、挖洞拼贴、发声发光的“异形童 书”,充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让儿 童可以边阅读、边游戏。 家长可尽情怀旧,孩子们则可乐 享阅读。除童书展示外,本次展览还 开辟了阅读体验区、设置了多个电子 设备。小读者们“戳一戳”屏幕,就能 参与趣味知识问答。 本次展览由南汇博物馆、国家图 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将免费 展出至 9 10 日。 学生参观展览。 本报记者 朱泉春 摄 《小兵张嘎》1964 年版。 1903 年出版的《启蒙画报》,是展览中年代最 早的童书。 《十万个为什么》1961 年初版。 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曹之光 摄 EXHIBITION 展览

Transcript of EXHIBITION -...

Page 1: EXHIBITION - pdtimes.com.cnpdtimes.com.cn/resfile/2018-07-05/07/07.pdf代儿童观的感召下,儿童读物的创作 和出版如雨后春笋,鲁迅、丰子恺、叶 圣陶等人都曾投身童书的创作与翻

7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吴燕 美编/吴婷 2018.7.5

··缤纷舞台缤纷舞台

在新的演出季中,东艺星光璀璨。

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芝加哥交

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

管弦乐团将轮番奏响名家名作,里卡多·穆蒂、索菲·穆特、尼尔森斯、郎朗等世界

级音乐家也将倾情加盟。马林斯基剧院

芭蕾舞团、马拉霍夫、云门舞集将奉上世

界顶级的舞蹈盛宴。明星演员蒋雯丽、

刘钧、孔维,戏曲名家梁谷音、茅善玉、张

军,著名主持人周涛等艺术家也将先后

登台。

创新演出季发布形式引领更多人走进剧场

此次新演出季的发布,创新是关键

词。东艺首次用时尚方式营造独具一格

的科技感现场,将演出季发布会整体从

单日延展到多日,每日邀请观众参与体

验太空舱游戏区互动,引领传统剧院演

出季发布会开创新的形式,引导更多人

走进剧场。

6月 30日演出季发布会现场,由著

名主持人赵屹鸥主持,邀请著名钢琴家

张昊辰、昆曲王子张军、中央芭蕾舞团

《敦煌》导演费波、SMG金话筒主持人李

欣等业内权威嘉宾助阵,开启未来与艺

术的探讨,和台下 150名观众共同“遇见

未来”。

2006年 7月,东方艺术中心在亚洲

剧场中率先推出与国际接轨的跨年度演

出季。2017年,东艺推出了“东方质造”

的概念,从单一的剧场经营向节目的制

造延伸,开始多元化、年轻化、品牌化的

战略发展,将中国剧院的演出季发布推

至新高度。如今,东艺所处的浦东,正以

建设上海“四大品牌”核心承载区为战略

引领,聚焦高品质文化地标、高水准文化

主体、高质量原创精品和高品位文化体

验的上海“四高建设”,打响文化品牌、打

造文化高地。同时也在新演出季中精心

策划“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

化”,推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节目系

列。位于“一带一圈”(黄浦江东岸文化

集聚带、花木地区文化圈)核心位置的东

方艺术中心,也将乘着“上海文创 50条”、浦东两个 15亿元文化投入等多重

利好的东风,引入更多名家名团、创新更

多演艺机制,在提升区域文化品质、优化

城市人文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努力为

浦东打造文化高地、上海建设卓越的全

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奥斯卡电影交响开启“大片时代”

东艺 2018/19演出季将以交响乐结

合电影放映的“奥斯卡获奖音乐大赏·电

影交响音乐会”开篇,这种极具现代科技

感的演出形式可谓别开生面,伴随着大

银幕上的影片放映,交响乐团将现场演

奏经典电影配乐。

9月,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和最

佳音乐奖项的《英国病人》电影交响音乐

会,将拉开东艺 2018/19演出季的帷幕。

《英国病人》的配乐风格凄美而深情,神

秘且沧桑,兼具巴洛克音乐和阿拉伯音

乐的元素,影片配乐的另外两处神来之

笔则是传统匈牙利民谣和富有时代特征

的爵士乐。

演出季的第二场电影交响音乐会是

夺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最佳原创音

乐、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混音这四个奖项

的《泰坦尼克号》,影片荡气回肠的音乐和

席琳·迪翁演唱的《我心永恒》使之成为传

世经典。此后,捷克指挥家利伯·佩斯克

将带领捷克国立交响乐团演绎《星球大

战》的电影配乐,《星球大战》的史诗级管

弦乐作品在电影主题乐曲史上有着举足

轻重的地位。在星战的太空科幻主题中,

东艺将带领观众一起遇见未来。

“听交响,到东方”作为东艺的核心品

牌,在新演出季中依旧熠熠生辉,东艺也

一如既往名团荟萃,大师云集——观众将

遇见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

利、波兰、匈牙利、日本等国家的乐团。

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每每造

访中国,都令乐迷期待不已,今年 10月,

她将与波兰华沙交响乐团奏响德沃夏克

的作品。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作为法国最

著名的交响乐团,将与极具才华与深度

的俄国钢琴家尼科莱·卢冈斯基于 11月

联袂演出。

意大利圣切契利亚交响乐团将在著

名指挥帕帕诺的带领下首次登台东艺。

维也纳爱乐乐团和东艺渊源颇深,他们

曾数次造访东艺,2017年的两场音乐会

门票更是被一抢而空,今年 12月,他们

将携手中国天才钢琴家郎朗,献上一台

重磅演出。动漫《交响情人梦》中千秋真

一的原型——天才指挥家西本智实也将

执棒日本辉煌艺术交响乐团,于年底带

来两场新年音乐会。

明年 1月,大师级指挥家里卡多·穆

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强强联合也令乐

迷期待不已。费城交响乐团是第一支访

问新中国的西方交响乐团,在新的演出

季中,为纪念中美建交 40年,他们将于

明年5月演奏《红旗颂》等作品。6月,有

着辉煌历史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

音乐会则将在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的执

棒下与小提琴家贝芭·丝凯德联袂演绎

肖斯塔科维奇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

国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将携手法国里昂

国立管弦乐团演奏中法交响作品。

东方艺术中心迎来2018/19演出季 主题聚焦“遇见未来”

电影交响开篇 名家名团云集今年,东艺将迎来第13个剧院演出季——2018/19演出

季。6月30日下午,东艺演出季发布会以全新面貌打造“遇

见未来”主题,公布118台158场全年豪华演出阵容。五大板

块——“大片时代”“乐坛翘楚”“致敬经典”“舞光十色”“跨界

潮流”将融合交响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

众带来多方位的艺术体验。

芝加哥交响乐团将在明年1月来沪演出。 □东艺 供图

打开童书

到南汇博物馆看中国童书的百年变迁

■本报记者 曹之光

《十万个为什么》《三毛流浪记》

《男生贾里》《淘气包马小跳》……每个

人的童年,都有自己最爱看的童书。

可你是否知道:百年前的孩子,是看哪

些童书?不同时代的童书,反映出怎

样不同的童年生活?走进正在南汇博

物馆展出的“炫彩童年”中国百年童书

展,你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本次展览从时间跨度上分为“晚

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

‘文革’时期”“上世纪 70年代末至 90年代”“新世纪以来”5个部分,共展出

40余本童书及儿童刊物的实物以及

相关图文展板。童书囊括了童话、小

说、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内容涵盖

战争、科普、校园、科幻等多种题材,

并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中国童书百年

来的变化与发展。

晚清时期是中国现代儿童读物

的萌芽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

国掀起了翻译热潮,一批西方童书随

之进入了中国人的书房。同时,热心

于儿童事业的中国有识之士,纷纷投

身于儿童读物的创作和出版,专门面

向儿童的报刊和丛书也开始出现。

1903年由北京启蒙画报馆编印的《启

蒙画报》,是此次展览中最“年长”的

实物展品。作为较早诞生自中国北

方的一份画报,《启蒙画报》创刊于

1902年,主张“以图说为入学阶梯”,

认为这是“教小孩第一妙法”,版面设

计采用半文半图的形式,并设有伦

理、物理、数学、历史、时政、地理等栏

目。《启蒙画报》影响深远,梁漱溟就

曾评价道:“《启蒙画报》是我 10岁内

外的好读物。”

民国时期,中国文化界在西方现

代儿童观的感召下,儿童读物的创作

和出版如雨后春笋,鲁迅、丰子恺、叶

圣陶等人都曾投身童书的创作与翻

译。1922年,诞生了两份影响力很大

的儿童刊物——中华书局的《小朋

友》与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标

志着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一个崭新的

发展阶段。展览中展出了 1937年的

《儿童世界》“新年特大号”。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文学的创作

和出版事业也迈入了新的时期。随

着“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立和“好好

学习”口号的提出,儿童小说、诗歌、

童话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春、乐观、清新、向上,塑造了许多

或可爱或英勇或机智的经典形象。

展出的童书中,英雄故事有《小兵张

嘎》《闪闪的红星》,童话寓言有《一只

想飞的猫》《金色的海螺》,儿童诗歌

有《欢迎小雨点》,百科丛书有《十万

个为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童书的

出版数量逐年增长,并涌现出更多的

精品佳作。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儿童读物开启了多元化时代。70后、

80后观众在展览中,能看到幼年最爱

看的《黑猫警长》,青少年时代红极一

时的《花季雨季》《第三军团》《男生贾

里》《女生贾梅》等童书。新世纪后,

原创童书和引进童书市场都很兴盛,

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杨

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以及

《哈利·波特》《植物大战僵尸》等,现

场都有图书展示。此外,还有可翻转

掀拉、挖洞拼贴、发声发光的“异形童

书”,充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让儿

童可以边阅读、边游戏。

家长可尽情怀旧,孩子们则可乐

享阅读。除童书展示外,本次展览还

开辟了阅读体验区、设置了多个电子

设备。小读者们“戳一戳”屏幕,就能

参与趣味知识问答。

本次展览由南汇博物馆、国家图

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将免费

展出至9月10日。

学生参观展览。 □本报记者 朱泉春 摄

《小兵张嘎》1964年版。

1903年出版的《启蒙画报》,是展览中年代最

早的童书。

《十万个为什么》1961年初版。

□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曹之光 摄

①②③

EXHIBITION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