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传承莱溪守望2019/09/25  · 六世传承莱溪守望...

1
854 | | 20 1987 1 1985 2 1938 1948 2000 4 80 542 2008 12 2009 4 2006 90 2010 2012 6 Lyme 94

Transcript of 六世传承莱溪守望2019/09/25  · 六世传承莱溪守望...

Page 1: 六世传承莱溪守望2019/09/25  · 六世传承莱溪守望 “我为家藏而活,家藏也成了我的人生” 王立翔 新民网: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读者来信:dzlx@xmwb.com.cn

六世传承 莱溪守望“我为家藏而活,家藏也成了我的人生” ◆ 王立翔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新民网:www.xinmin.cn

本报副刊部主编 2019 年 9月 25日 星期三 第 854期 | | 首席编辑:吴南瑶 视觉设计:戚黎明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20

翁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翁同龢,

他是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状元宰相,且两入军机,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晚清政

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彼时历史虽然进入了封建制的尾声,但士大夫的产生土壤及其由

此产生的诸多情怀志趣,并没有大的改变。因此,当初的翁氏家族,也同其他同僚一样,多

雅好古籍和字画。翁同龢正是承接了其父翁

心存的收藏,并逐步积聚而成大观。历史的尘埃掩去了时间的种种印痕。朝

代更迭,人世沧桑,翁氏家族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至 1987年 1月,《艺苑掇英》在第

三十四期以专集形式介绍、选刊了翁氏家藏的书画精粹,世人开始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了

翁氏一族身上,翁万戈的名字,开始与翁氏六代紧密结合在一起。原来,谢稚柳、徐邦达、杨

仁恺等当代书画鉴定的顶级权威,于 1985年

受翁万戈之邀造访他在美国波士顿北部的莱溪居,从此为今人掸去历史的尘埃,让世人真

正知道世间还有翁氏完整的书画珍品。而翁

万戈守护翁氏家藏的传奇故事,也渐为鉴藏界所知。

翁氏藏书转让上图作为翁同龢的第五代嫡孙,翁万戈 2岁

时就接受了这笔巨额家藏。1938年他留学美

国,1948年秋天,因预感内战将起,为避战火,

翁万戈将他继承的存于天津的翁氏家藏尽数打包,运到上海,再辗转运抵纽约。当这批宝藏

历经坎坷、远渡重洋到达纽约时,他决心以毕生所能守护家藏,背负起一个收藏世家的传承

使命。退休前他选中波士顿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半山丛林,架椽筑屋,以贮珍宝。此后的三

十余年,翁先生即隐居于莱溪居,一直潜心研究着翁氏文献和中国书画。

翁万戈也是美国著名的华人社会活动

家。2000年 4月,他将 80种 542册宋元明清

珍稀古籍善本书转让给上海图书馆。此次转

让使世界聚焦,傅熹年先生认为翁氏藏书是“二百余年学人想望不知其存否的著名善本。

即以其中的宋刊本而言,其珍稀程度和版本、文物价值超过美国各图书馆现藏中国宋刊古

籍之总和”,“是争取海外大批善本回归的最

后一次机会”。此后,翁先生先后在 2008年 12月,于北

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于 2009年 4

月,在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推出“六代翰墨流传———翁氏珍藏书画精品展”。这是目前

仅有的两次翁氏六代中国书画珍藏大体量公诸同好,翁氏书画由此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

的私人收藏之一”。

合作出版翁氏文献和书画我拜识翁万戈先生,是在 2006 年的上

海博物馆举行的“中日古代书法珍品展”开

幕晚宴上。我贸然举杯向翁先生敬酒,翁先生起身热情回应。我以自己从事二十余年的

出版经验,顿时感觉我们之间将会为翁氏珍藏开启一段历史性的因缘。我当即约请先生

哪日有空,我单独请他小酌以便讨教,先生马上从口袋里找出一个小本和一支笔,翻看

行程,即刻作了约定,并认真记下了我们约

见的时间。这个小本子,此后多次出现在我

与先生约见的时刻,先生的严谨认真就此给

我留下深刻印象。

果然,我们在次日中午延安饭店边的苏浙汇聚谈,先生给予了我巨大的信任,并将他

正在做的翁氏文献整理和书画研究诸多工作一一讲述。我听了极为震动,这是一个庞大的

构想,出自一位将近 90高龄人的心扉,目光中充满着坚毅和自信。席间,我们就翁氏文献

和书画的系列性整理出版达成了合作意向,

翁先生将亲自整理、撰写研究文章。此后翁先生因各种事由几乎每年回国一

次,我都拜会一面,直至 2010年,因翁先生乘机不便而未再返回国内。但我于 2012年 6月

专门赴美拜访了远在东北部 Lyme小镇旁的莱溪居。这是我拜识翁先生后久有的一个心

愿,不仅是时隔两年,尤其想念已 94岁高龄的老先生,更因莱溪居贮藏着一个中国艺术

品收藏的传奇。

文化守望精神的出发地翁氏六代所藏中国书画的主体部分来源

自翁同龢,藏品上入宋元,下及沈周、文征明、

董其昌、项圣谟、陈洪绶、朱耷、清代“四王”、

恽寿平、华喦、金农诸家,其特色是文人作品。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梁楷《道君像》,此画谢稚

柳先生曾有专文,并被编入《梁楷全集》第一幅,认定为梁楷早年细笔精妙之作;最为辉煌

的,当属王翚《长江万里图卷》,是王翚费时七

月的自得之作,长达十六米。我则对翁藏两件书法情有独钟。一件是

唐开元年间遗存至今的四十三行《灵飞经》墨迹,乃《渤海藏真帖》《望云楼帖》之原身,亦是

翁氏家藏书法中年代最早的精品。另一件,则是初唐四家之一薛稷的《信行禅师碑》,世人

都以为世间仅存流入日本的“何绍基藏本”,

后因碑帖鉴赏家马成名先生来莱溪看到“翁氏藏本”,研究后终于打破了孤本之说。此二

件精美绝伦之作,后均收入于书画社出版之《中国碑帖名品》丛帖中,后者更是首度完整

惊艳亮相。在莱溪居,我们与万戈先生再次就翁同

龢《日记》《翁氏文献丛编》,以及翁氏书画珍品的出版做了深入商议。书画部分,翁先生决

定将对每一幅书画都写一篇鉴赏研究性文章,首先聚焦梁楷的《道君像》和王翚的《长江

万里图》。一别莱溪,翁先生已过期颐,虽隔大洋,

然赖先生女翁以思、侄翁以钧二位先生常递信息,令我如睹先生或伏写或缓行于莱溪之

畔的身形神采。

翁先生守护着五世重托,但他并不秘而不宣,以珍宝为独占,而是视为家族使命和中华

文脉在他身上的一种承续。他不仅热情而开放地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古籍、艺术研

究者,更是努力以捐赠、展览和著述等方式,弘扬藏品所荷之中华文化。

翁先生说:“我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了我的人生。”我体会此语寓意极为丰富,这其

中不仅指他完成了家族的使命,成就了他收藏

家、诗人、艺术家的宝贵人生,更让他成为一名中华文化的世界使者,他要为世界“发挥、利用

好它们的价值”。

莱溪居成为他守护家藏的阵地,更是其文化守望精神的出发地。

近期,上海博物馆“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展览名称,系翁万戈斋名及其夫人程华宝之名的合成,寓有翁氏家族所珍中华瑰宝之意。在近现代,翁氏一族的六世收藏,毫无疑问是中国收藏群落的大宗,是近代以降中国鉴藏史不可绕开的一段脉络。本刊特邀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王立翔撰文,回忆翁万戈先生应邀著述出版的一段往事,从中亦能感受到海外华人对于祖国的一份厚望。 ———编者

道君像

▲ 长江万里图(局部)

▲ 灵飞经

▲ 信行禅师碑

长江万里图(局部)

莱溪居读

长江万里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