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漕运:往事并不如烟 -...

1
厚重宋韵 雍容文明 己亥年六月十五 责编:马丽 版式:周文利 校对:李姝霖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老树养人 10版 制图:周文利 汴河漕运 汴河漕运 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李树友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每天9时,静谧的清明上河园往往被一阵震天动地 的迎宾盘鼓声敲醒,天南地北的游客蜂拥而至。游客进 园,左行几步,就会看到一座古朴的汴河码头。数艘黄色 仿古游船静静地靠在岸边,热情欢迎游客乘船游览环绕 全园、蜿蜒曲折的汴河风光。距离汴河码头一步之遥,就 是那座举世闻名、伟岸耸立的虹桥,状若彩虹,飞架汴河 之上。此时此刻,一艘庞大的运粮漕船刚刚从桥下穿过, 就遇到一伙蟊贼,企图抢劫漕粮。恰遇包拯巡河,指挥果 断,官兵英勇还击,三下五除二就将蟊贼捉拿归案。漕船 沿着清澈的汴河继续前行,向着东京城进发。 这是情景剧《汴河漕运》中的一幕。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汴河漕运究竟怎样呢?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 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狭 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 运而言。 我们要讲的发生在北宋年间的汴河漕运故事,指的 是狭义的漕运。 汴河历史悠久。北宋年间,汴河漕运兴旺发达,汴河 的发展也达到鼎盛时期。 据李村人先生对汴河故道的考证:汴河在开封城中 间,发源于荥阳大周山洛口。东来经中牟北五里的官渡, 从外城西边“利泽水门”和里城的“大通水门”流入里城, 横贯今之洪山庙、后河街、州桥街中间的大王庙、袁宅街、 胭脂河街,折而东南(乾隆六年旧汴河改为惠济河),出里 城,经扬州门北的“上善东门”流出外城,经过今大堤以 外、虹桥弯村北边(今讹为横船弯),过陈留、杞县北,流入 泗水、淮河。 北宋末期,汴河失修,钦宗靖康初(1126 年)曾有干涸月 余的情形发生,航运受到阻碍。宋南渡后,汴京沦陷,汴、淮 交通断绝,汴河也失去了漕运的意义,很快淤塞。 好在我们还有“一经一卷一园”(“经”指的是孟元老 的《东京梦华录》,“卷”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园” 则是按照《清明上河图》一比一的比例复原的清明上河园 大型宋代文化主题公园),使我们依稀望得见历史尘埃中 汴河的模样,记得住汴河带给我们的乡愁,进而讲好汴河 漕运的故事。 画家张择端虽然不是开封人(他是山东诸城人),但 他曾经长期在开封游学,对北宋末年开封城市的生活非 常熟悉。在《清明上河图》中,他抓住了大运河这个最为 重要的线索,描绘了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年~1125 年)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关于大运河 的千古名画。 打开《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由城郊沿汴 河向城内铺展,城外村落中几座茅舍,小桥溪水,杨柳依 依,农民正在耕作,恬静安宁。接近城门,房屋都成了瓦 房,商贸行旅增多,画面逐渐繁荣热闹起来。之后,出现 汴河,码头上有装有卸,船只有的停泊,有的正在行驶。 街上有卖馒头的饭馆,有“王家纸马”店招,门前有叠成楼 阔模样的纸扎及“黄胖”(泥人)等祭扫之物。在势若彩虹 的大桥处,赶集的人们使繁华的商业区更加热闹。桥上 轿马相撞,摊贩争售,摩肩接踵,喧闹不已。一艘巨大的 漕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紧张操 作,桥上和岸边都有人驻足观看,成为这幅画的高潮。 画幅刚刚进入汴河,就接连出现了两个码头,而且都 在进行紧张的卸货。而据《东京梦华录·外诸司》的记载, 这里正是国家粮食储备仓库的集中点:“诸米麦等,自州 东虹桥元丰仓、顺城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 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 汴河是引用黄河、洛水之水,每年冬季要进行疏浚, 无法行船。等到夏季水大足以行船时,又因为水流湍急 而十分危险,特别是上游行船,完全靠拉纤才能行进。 《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下边出现的一幕险情,就生动 地描绘了这种场景。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条船上放置着许多缆绳, 而正在行进的两条漕船,也都是靠岸上由士兵充任、五人 一组的纤夫拖拽。而船过虹桥桥洞时,需要放倒系有纤 绳的桅杆,靠船夫撑篙来稳定船身和提供前进动力,但 船夫人力一时误差,导致船只打横。就在此时,上游一 航船顺流而下,眼看就要发生两船相撞的事故。船上和 桥上的人都急声呼救,还有两人跨到桥栏外,向遇险船 只抛出缆绳,以助一臂之力。观看细部,站在桥栏杆外 边的两个抛缆绳的船工,把缆绳的一头系在自己腰间和 桥栏杆上…… 《清明上河图》中对汴河收尾部分的处理则意味深 长:一条漕船在纤夫费力地拖拽下,艰难地逆流而上,船 上却也只有两个船夫在操船。这种荒凉和前景莫测的画 面,似乎在冥冥中诉说着什么。 开封被称为北方水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曾对开封 作出巨大贡献。 这条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涿州(今北京),中经洛 阳、汴州、江都,全长 2000 多公里,贯通中国南北水运。 大运河对后来的中国经济影响重大。唐朝著名诗人 皮日休曾把隋炀帝与大禹相比:“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 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开封本不过是个普通州县,大运河穿城而过后,逐渐 成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公元8世纪之后,天下根本在于江淮,汴河越发重 要,开封成为“水陆要冲,运路咽喉”,燕、赵、吴、楚等地商 人向这里聚集,这里逐渐成为活跃而繁荣的商业贸易中 心。王建、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写诗赞誉它的富 庶: “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 公元784年,为保护汴河漕运,唐朝宣武军节度使的 10万兵马从商丘迁来,使这里成为区域性政治、军事中 心。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夺取大唐江山建立梁朝, 下诏升汴州为开封府,定为东都,同时将洛阳改为西都、 长安降为雍州。这是中国古都史上一个重大的变化。 古代交通中,水路比陆路重要。赵匡胤即位后,疏浚 汴河、蔡河、五丈河,并开凿金水河,使开封拥有四条河 流,成为“天下之枢”。 那时开封的河道上,日夜舟船如织,商旅不绝,“八荒 争凑,万国咸通”。 在这四条河流中,汴河显得最为重要,其漕运能力 10倍于其他河流,是开封水系的主干,有宋一代,都把汴 河视为“建国之本”。 在当时开封乃至全国的漕运交通中,汴河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北宋初年,赵匡胤曾经考虑迁都洛阳或长安。他说: “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 事,以安天下也。” 赵匡胤把自己的设想摆到桌面上,结果遭到群臣及 弟弟赵光义极力反对,使迁都计划搁浅。赵光义等人反 对迁都的理由之一,就是开封漕运四通八达,无可取代。 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 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指 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 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就当时形势面 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很充足。 那段时间,吴越王钱曾经向宋大祖进献一条镶宝犀 牛腰带,宋太祖说:“我有三条宝带,与此不同。”钱问什 么样的带子,宋太祖笑答: “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 一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汴河,就没有开封168年 的繁盛;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 宋时开封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经济 中心。有四条运河是漕运枢纽,一切货物全赖之交流,是 一个“八方辐辏,四面云集”的大都市。到元代还有“一苏 二杭三汴梁”的谚语。从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张 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博物馆中的宋代白地黑花大瓷坛 上的画,都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都市的面貌。其中所谓 四条运河,即为蔡河、汴河、金水河与五丈河。 《宋史·河渠志》载:“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 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 路而进。” 从北宋建国之日起,宋政府对整治汴河就高度重视。 淳化二年(991 年)六月,汴河在浚仪决口,引起开封 大水成灾,居民恐慌不安。宋太宗乘步辇从乾元门出城 察看,宰相、枢密使等文武百官及一部分亲王在郊外路旁 迎驾。为了及时堵住决口,宋太宗竟使所乘步辇进入洪 水之中。护驾大臣极为震惊,也一个个跳入水中,弄得泥 泞满身。宋太宗命令禁军首领率步兵奋勇抢修,终于堵 住缺口。浚仪知县宋炎自知有罪,吓得离任逃跑,后经皇 帝特赦,方敢出来任职。宋太宗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 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 汴河长期引用黄河之水,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床的 淤塞特别严重。宋仁宗天圣二年(1022年)以前,每次对 汴河清淤,都要求见到河底特置的石板石人标记处而 止。保持河水常在地平面以下,称作“水行地中”。 天圣二年以后,每年为征调治理汴河的劳动力常被 借调去从事其他工役,以至汴河河道多年失修,河床日益 增高,沿岸修起高堤,变成“水行地上”。由于河床淤淀严 重,淤滩增多,河水流速缓急不等,行船颇多不便。 宋廷自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采取狭河措施, 浚汴河中流,阔 5 丈,深 5 尺,以省修堤费用。 仁宗天圣、嘉年间,又自开封至泗州的运河上“治 木岸”,以束水势。所谓“木岸”,是用树的枝梢做成的,捆 捆相连,安放在狭河岸侧,再用木桩钉牢固,使河流稍窄, 流量流速适中,以利航行。这样做的结果,河身平夷,“操 舟往来便之”。 不论采用什么办法,如何保证汴河漕运,一直是宋廷 官员经常考虑的问题。 汴河的纲船,官办的有 3000条左右,每年把大约 600 万石的粮食从江准运到开封,最高时可达700万石,还有 其他百货。北宋文学家宋庠在《汴渠春望漕舟数十里》曾 有这样的诗句: 虎眼春波溢宕沟,万艘衔尾饷史州。 控淮引海无穷利,枉是滔滔本浊流。 北宋以开封为都,当时全国各地的物质主要通过四条 漕运路线运抵京都: “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湖南北六路之 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陕西之粟,自三门,白波转黄河入 汴,至京师;陈、蔡之粟,自闵河、蔡河入汴,至京师;京东之 粟,自五丈河历陈、济及郓,至京师。四河所运,惟汴河为 最重。” 实际上汴河吸引的商品,还不仅以江、淮、两浙、荆湖 诸路为限,岭南、川蜀的货物到京师的,大多也经由汴河。 宋代官物虽由江陵陆运至京师,不必经由汴河,但商 人货物仍由江陵沿江东至真州入江北运到汴,所以川蜀 也可视为汴河所通的区域。 北宋制定有严格的漕运制度,制度中对京城漕运诸 河的漕运路线,漕运租赋的种类乃至于每年漕运量的定 额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关于北宋时期汴河的漕运之盛以及其重要性,汴河 漕运对开封的关系,宋代著名经济学家张方平于熙宁五 年(1072 年)在 其《论 汴 河》中 讲 述 得 最 为 详 尽 透 彻 。 他说:“……汴河斛斗六百万石,广济河六十二万 石,惠民河六十万石。广济河所运止给太康、咸平、尉 氏等县军粮而已。惟汴河专运粳米,兼以小麦,此乃大 仓蓄积之实,今仰食于官廪者,不惟三军,至于京师士 庶以亿万数,大半饱于军食之余。故国家于漕事至急 至重……国家初设浚河渠三道,通京城漕运,自后定立 上供年额……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 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 言也。近岁已罢广济河,而惠民斛斗不入大仑,大众之 命,惟汴河是赖。” 北宋年间,日本著名的僧人成寻在专程来开封大相 国寺进行佛事交流期间,在大相国寺前曾亲眼目睹了汴 河漕运繁忙之状。他后来记述道:“汴河两岸著船不可胜 计,一万斛、七八千斛,多多庄严。大船不知其数,两日见 过三四重著船千万也。” 北宋时期,通向京师的漕运船只,称作纲船。当时按 船只数目或载重量多少,组成船队运输,每一队即为一 纲。这些纲船常年穿梭在江淮至京师几千里的运输线 上,昼夜不息。汴河的漕运纲铅,宋初是每年往返3次, 后来改为4次。 作为水路枢纽的开封,汴河漕运战线曾经活跃着一 批特殊职业者—“押纲人”。 为了保证汴河运输的粮食和物资能顺利到达都城开 封,北宋政府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设立专门的漕运机构。这个机构叫发运司,专 门负责大运河运输。二是组建纲船队伍。由政府拨出 专 项 资 金 在 南 方 地 区 打 造 约 6000 条 运 输 船 ,还 把 每 10 条船分为一组,叫一纲。三是指定押纲人员。每组纲船 派遣1~3名中下级军官或大户人家子弟随船护送,称 为“押纲”。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官物被查,或船只沉没 等事故,押纲人要负责全部赔偿。否则轻则降职,重则 入狱。 为了提高押纲人的积极性,宋政府规定,漕船80%的 运 载 量 用 于 装 载 漕 粮 和 货 物 ,另 外 20%允 许 载 点 儿 私 货 , 可以到都城开封售卖,挣一些外快,补贴收入的不足。 根据大运河运输船的载重量计算,每船夹带的私货 有 5000斤到 1万斤不等。一般是来自江浙一带的土特产 品,比如丝绸、瓷器、竹木器、海货、香料等,大多是东京开 封市场稀缺、市民非常喜欢的商品。回船的时候,再从开 封市场上携带一定数量的商品运到南方去。这样一来一 往,就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往返于汴河的漕船大约有6000条。宋朝法律规定, 这些船不能住宿停留,沿途税务机关不得拦船收税。每 年8个月的航运期内,漕船日夜不息,往返4次,载来了 168年的东京繁华。 显然,官府对纲船不检税,就是有意让船工们带点货 物,做点买卖,维持生活,甚至有点小利可图,给船工水手 留下一条生活出路,使他们安心纲运。只要不妨碍纲船 正常进行,押纲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 神宗元丰年间,一些官僚捉摸不透宋初立法允许船 员夹带私货之用意,不许纲船携带私物贸易。船工无 利,生活困难,不仅不愿意干,而且盗食官米,纲运问题 的弊病也日渐突出。宋廷最后不得不改用旧法。从旧 法实行结果可知,随纲船入京,私人百货也运到开封,沿 途河市均可贸易。可以说,纲船到哪里,哪里的商业也 就活跃起来。 宋太宗即位后在京师设立江淮发运使,后把权限下 放到沿准“排运司”。派大将从川陕运木料来修整河岸, 每年漕运粮米增加到400万石。有一次京城粮食缺乏, 太宗果断决定各州郡留够3个月口粮,其余一律漕运京 师,以至于汴河之上上千运粮船首尾相继,蔚为壮观。 在汴河漕运中,宋朝曾有这样一条规定:“发运司岁 发头运粮纲入汴,旧以清明日。” 自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导洛通汴渠成,称为清汴, 头纲入汴改为明年二月一日。这年冬天,汴水通行,三司 即请求宋廷“不必以二月为限”。 哲宗元年间,复开汴口,引黄河入汴,与清汴工程 混用,冬寒汴口仍旧关闭。因此,头纲入汴主要仍在清明 之时。于是,清明前后,纲船和其他私人商船衔尾入汴, 粮食储于东水门外之虹桥元丰仓、近城顺成仓,东水门则 有广济、里河折中、富国、万盈、广盈、永丰、济远等共十 仓。粮来货至之日,宋延发放粮物,“遇有支遣,仓前成 市”。东京东南部汴河一带顿成闹市区,汴河冬季停运时 的萧条局面大为改观,市场开始生机勃勃。 汴河与漕运,漕运与清明,清明与河市繁荣,就这样 结下不解之缘,周而复始,延续一百五六十年。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对此有集中展现。往事并不如烟,至今我 们纵观图中数量众多的粮船和货船,透过千百年历史沧 桑,仍然能够感受到北宋时期汴河漕运的发达。

Transcript of 汴河漕运:往事并不如烟 -...

Page 1: 汴河漕运:往事并不如烟 - kfrb.kf.cnkfrb.kf.cn/tplimg/1/2019-07/17/09/2019071709_pdf.pdf · 打开《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由城郊沿汴 河向城内铺展,城外村落中几座茅舍,小桥溪水,杨柳依

厚重宋韵雍容文明

己亥年六月十五

责编:马丽 版式:周文利 校对:李姝霖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9老树养人

——10版

制图:周文利

汴河漕运汴河漕运::往事并不如烟往事并不如烟李树友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每天 9 时,静谧的清明上河园往往被一阵震天动地

的迎宾盘鼓声敲醒,天南地北的游客蜂拥而至。游客进园,左行几步,就会看到一座古朴的汴河码头。数艘黄色仿古游船静静地靠在岸边,热情欢迎游客乘船游览环绕全园、蜿蜒曲折的汴河风光。距离汴河码头一步之遥,就是那座举世闻名、伟岸耸立的虹桥,状若彩虹,飞架汴河之上。此时此刻,一艘庞大的运粮漕船刚刚从桥下穿过,就遇到一伙蟊贼,企图抢劫漕粮。恰遇包拯巡河,指挥果断,官兵英勇还击,三下五除二就将蟊贼捉拿归案。漕船沿着清澈的汴河继续前行,向着东京城进发。

这是情景剧《汴河漕运》中的一幕。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汴河漕运究竟怎样呢?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

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我们要讲的发生在北宋年间的汴河漕运故事,指的是狭义的漕运。

汴河历史悠久。北宋年间,汴河漕运兴旺发达,汴河的发展也达到鼎盛时期。

据李村人先生对汴河故道的考证:汴河在开封城中间,发源于荥阳大周山洛口。东来经中牟北五里的官渡,从外城西边“利泽水门”和里城的“大通水门”流入里城,横贯今之洪山庙、后河街、州桥街中间的大王庙、袁宅街、胭脂河街,折而东南(乾隆六年旧汴河改为惠济河),出里城,经扬州门北的“上善东门”流出外城,经过今大堤以外、虹桥弯村北边(今讹为横船弯),过陈留、杞县北,流入泗水、淮河。

北宋末期,汴河失修,钦宗靖康初(1126年)曾有干涸月余的情形发生,航运受到阻碍。宋南渡后,汴京沦陷,汴、淮交通断绝,汴河也失去了漕运的意义,很快淤塞。

好在我们还有“一经一卷一园”(“经”指的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园”则是按照《清明上河图》一比一的比例复原的清明上河园大型宋代文化主题公园),使我们依稀望得见历史尘埃中汴河的模样,记得住汴河带给我们的乡愁,进而讲好汴河漕运的故事。

画家张择端虽然不是开封人(他是山东诸城人),但他曾经长期在开封游学,对北宋末年开封城市的生活非常熟悉。在《清明上河图》中,他抓住了大运河这个最为重要的线索,描绘了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 年~1125年)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关于大运河的千古名画。

打开《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由城郊沿汴河向城内铺展,城外村落中几座茅舍,小桥溪水,杨柳依依,农民正在耕作,恬静安宁。接近城门,房屋都成了瓦房,商贸行旅增多,画面逐渐繁荣热闹起来。之后,出现汴河,码头上有装有卸,船只有的停泊,有的正在行驶。街上有卖馒头的饭馆,有“王家纸马”店招,门前有叠成楼阔模样的纸扎及“黄胖”(泥人)等祭扫之物。在势若彩虹的大桥处,赶集的人们使繁华的商业区更加热闹。桥上轿马相撞,摊贩争售,摩肩接踵,喧闹不已。一艘巨大的漕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紧张操作,桥上和岸边都有人驻足观看,成为这幅画的高潮。

画幅刚刚进入汴河,就接连出现了两个码头,而且都在进行紧张的卸货。而据《东京梦华录·外诸司》的记载,这里正是国家粮食储备仓库的集中点:“诸米麦等,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城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

汴河是引用黄河、洛水之水,每年冬季要进行疏浚,无法行船。等到夏季水大足以行船时,又因为水流湍急而十分危险,特别是上游行船,完全靠拉纤才能行进。

《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下边出现的一幕险情,就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场景。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条船上放置着许多缆绳,而正在行进的两条漕船,也都是靠岸上由士兵充任、五人

一组的纤夫拖拽。而船过虹桥桥洞时,需要放倒系有纤绳的桅杆,靠船夫撑篙来稳定船身和提供前进动力,但船夫人力一时误差,导致船只打横。就在此时,上游一航船顺流而下,眼看就要发生两船相撞的事故。船上和桥上的人都急声呼救,还有两人跨到桥栏外,向遇险船只抛出缆绳,以助一臂之力。观看细部,站在桥栏杆外边的两个抛缆绳的船工,把缆绳的一头系在自己腰间和桥栏杆上……

《清明上河图》中对汴河收尾部分的处理则意味深长:一条漕船在纤夫费力地拖拽下,艰难地逆流而上,船上却也只有两个船夫在操船。这种荒凉和前景莫测的画面,似乎在冥冥中诉说着什么。

开封被称为北方水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曾对开封作出巨大贡献。

这条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涿州(今北京),中经洛阳、汴州、江都,全长 2000 多公里,贯通中国南北水运。

大运河对后来的中国经济影响重大。唐朝著名诗人皮日休曾把隋炀帝与大禹相比:“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开封本不过是个普通州县,大运河穿城而过后,逐渐成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公元 8 世纪之后,天下根本在于江淮,汴河越发重要,开封成为“水陆要冲,运路咽喉”,燕、赵、吴、楚等地商人向这里聚集,这里逐渐成为活跃而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王建、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写诗赞誉它的富庶:“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

公元 784 年,为保护汴河漕运,唐朝宣武军节度使的10 万兵马从商丘迁来,使这里成为区域性政治、军事中心。907 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夺取大唐江山建立梁朝,下诏升汴州为开封府,定为东都,同时将洛阳改为西都、长安降为雍州。这是中国古都史上一个重大的变化。

古代交通中,水路比陆路重要。赵匡胤即位后,疏浚汴河、蔡河、五丈河,并开凿金水河,使开封拥有四条河流,成为“天下之枢”。

那时开封的河道上,日夜舟船如织,商旅不绝,“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在这四条河流中,汴河显得最为重要,其漕运能力10 倍于其他河流,是开封水系的主干,有宋一代,都把汴河视为“建国之本”。

在当时开封乃至全国的漕运交通中,汴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宋初年,赵匡胤曾经考虑迁都洛阳或长安。他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赵匡胤把自己的设想摆到桌面上,结果遭到群臣及弟弟赵光义极力反对,使迁都计划搁浅。赵光义等人反对迁都的理由之一,就是开封漕运四通八达,无可取代。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指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就当时形势面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很充足。

那段时间,吴越王钱俶曾经向宋大祖进献一条镶宝犀牛腰带,宋太祖说:“我有三条宝带,与此不同。”钱俶问什么样的带子,宋太祖笑答:“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汴河,就没有开封 168 年的繁盛;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

宋时开封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有四条运河是漕运枢纽,一切货物全赖之交流,是一个“八方辐辏,四面云集”的大都市。到元代还有“一苏二杭三汴梁”的谚语。从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博物馆中的宋代白地黑花大瓷坛

上的画,都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都市的面貌。其中所谓四条运河,即为蔡河、汴河、金水河与五丈河。

《宋史·河渠志》载:“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从北宋建国之日起,宋政府对整治汴河就高度重视。淳化二年(991 年)六月,汴河在浚仪决口,引起开封

大水成灾,居民恐慌不安。宋太宗乘步辇从乾元门出城察看,宰相、枢密使等文武百官及一部分亲王在郊外路旁迎驾。为了及时堵住决口,宋太宗竟使所乘步辇进入洪水之中。护驾大臣极为震惊,也一个个跳入水中,弄得泥泞满身。宋太宗命令禁军首领率步兵奋勇抢修,终于堵住缺口。浚仪知县宋炎自知有罪,吓得离任逃跑,后经皇帝特赦,方敢出来任职。宋太宗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

汴河长期引用黄河之水,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床的淤塞特别严重。宋仁宗天圣二年(1022 年)以前,每次对汴河清淤,都要求见到河底特置的石板石人标记处而止。保持河水常在地平面以下,称作“水行地中”。

天圣二年以后,每年为征调治理汴河的劳动力常被借调去从事其他工役,以至汴河河道多年失修,河床日益增高,沿岸修起高堤,变成“水行地上”。由于河床淤淀严重,淤滩增多,河水流速缓急不等,行船颇多不便。

宋廷自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采取狭河措施,浚汴河中流,阔 5丈,深 5尺,以省修堤费用。

仁宗天圣、嘉祐年间,又自开封至泗州的运河上“治木岸”,以束水势。所谓“木岸”,是用树的枝梢做成的,捆捆相连,安放在狭河岸侧,再用木桩钉牢固,使河流稍窄,流量流速适中,以利航行。这样做的结果,河身平夷,“操舟往来便之”。

不论采用什么办法,如何保证汴河漕运,一直是宋廷官员经常考虑的问题。

汴河的纲船,官办的有 3000 条左右,每年把大约 600万石的粮食从江准运到开封,最高时可达 700 万石,还有其他百货。北宋文学家宋庠在《汴渠春望漕舟数十里》曾有这样的诗句:

虎眼春波溢宕沟,万艘衔尾饷史州。控淮引海无穷利,枉是滔滔本浊流。

北宋以开封为都,当时全国各地的物质主要通过四条漕运路线运抵京都:“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湖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陕西之粟,自三门,白波转黄河入汴,至京师;陈、蔡之粟,自闵河、蔡河入汴,至京师;京东之粟,自五丈河历陈、济及郓,至京师。四河所运,惟汴河为最重。”

实际上汴河吸引的商品,还不仅以江、淮、两浙、荆湖诸路为限,岭南、川蜀的货物到京师的,大多也经由汴河。

宋代官物虽由江陵陆运至京师,不必经由汴河,但商人货物仍由江陵沿江东至真州入江北运到汴,所以川蜀也可视为汴河所通的区域。

北宋制定有严格的漕运制度,制度中对京城漕运诸河的漕运路线,漕运租赋的种类乃至于每年漕运量的定额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关于北宋时期汴河的漕运之盛以及其重要性,汴河漕运对开封的关系,宋代著名经济学家张方平于熙宁五年(1072 年)在其《论汴河》中讲述得最为详尽透彻。

他说:“……汴河斛斗六百万石,广济河六十二万石,惠民河六十万石。广济河所运止给太康、咸平、尉氏等县军粮而已。惟汴河专运粳米,兼以小麦,此乃大仓蓄积之实,今仰食于官廪者,不惟三军,至于京师士庶以亿万数,大半饱于军食之余。故国家于漕事至急至重……国家初设浚河渠三道,通京城漕运,自后定立上供年额……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近岁已罢广济河,而惠民斛斗不入大仑,大众之命,惟汴河是赖。”

北宋年间,日本著名的僧人成寻在专程来开封大相国寺进行佛事交流期间,在大相国寺前曾亲眼目睹了汴

河漕运繁忙之状。他后来记述道:“汴河两岸著船不可胜计,一万斛、七八千斛,多多庄严。大船不知其数,两日见过三四重著船千万也。”

北宋时期,通向京师的漕运船只,称作纲船。当时按船只数目或载重量多少,组成船队运输,每一队即为一纲。这些纲船常年穿梭在江淮至京师几千里的运输线上,昼夜不息。汴河的漕运纲铅,宋初是每年往返 3 次,后来改为 4次。

作为水路枢纽的开封,汴河漕运战线曾经活跃着一批特殊职业者——“押纲人”。

为了保证汴河运输的粮食和物资能顺利到达都城开封,北宋政府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设立专门的漕运机构。这个机构叫发运司,专门负责大运河运输。二是组建纲船队伍。由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在南方地区打造约 6000 条运输船,还把每 10条船分为一组,叫一纲。三是指定押纲人员。每组纲船派遣 1~3 名中下级军官或大户人家子弟随船护送,称为“押纲”。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官物被查,或船只沉没等事故,押纲人要负责全部赔偿。否则轻则降职,重则入狱。

为了提高押纲人的积极性,宋政府规定,漕船 80%的运载量用于装载漕粮和货物,另外 20%允许载点儿私货,可以到都城开封售卖,挣一些外快,补贴收入的不足。

根据大运河运输船的载重量计算,每船夹带的私货有 5000 斤到 1 万斤不等。一般是来自江浙一带的土特产品,比如丝绸、瓷器、竹木器、海货、香料等,大多是东京开封市场稀缺、市民非常喜欢的商品。回船的时候,再从开封市场上携带一定数量的商品运到南方去。这样一来一往,就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往返于汴河的漕船大约有 6000 条。宋朝法律规定,这些船不能住宿停留,沿途税务机关不得拦船收税。每年 8 个月的航运期内,漕船日夜不息,往返 4 次,载来了168年的东京繁华。

显然,官府对纲船不检税,就是有意让船工们带点货物,做点买卖,维持生活,甚至有点小利可图,给船工水手留下一条生活出路,使他们安心纲运。只要不妨碍纲船正常进行,押纲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

神宗元丰年间,一些官僚捉摸不透宋初立法允许船员夹带私货之用意,不许纲船携带私物贸易。船工无利,生活困难,不仅不愿意干,而且盗食官米,纲运问题的弊病也日渐突出。宋廷最后不得不改用旧法。从旧法实行结果可知,随纲船入京,私人百货也运到开封,沿途河市均可贸易。可以说,纲船到哪里,哪里的商业也就活跃起来。

宋太宗即位后在京师设立江淮发运使,后把权限下放到沿准“排运司”。派大将从川陕运木料来修整河岸,每年漕运粮米增加到 400 万石。有一次京城粮食缺乏,太宗果断决定各州郡留够 3 个月口粮,其余一律漕运京师,以至于汴河之上上千运粮船首尾相继,蔚为壮观。

在汴河漕运中,宋朝曾有这样一条规定:“发运司岁发头运粮纲入汴,旧以清明日。”

自元丰二年(1079 年)六月导洛通汴渠成,称为清汴,头纲入汴改为明年二月一日。这年冬天,汴水通行,三司即请求宋廷“不必以二月为限”。

哲宗元祐年间,复开汴口,引黄河入汴,与清汴工程混用,冬寒汴口仍旧关闭。因此,头纲入汴主要仍在清明之时。于是,清明前后,纲船和其他私人商船衔尾入汴,粮食储于东水门外之虹桥元丰仓、近城顺成仓,东水门则有广济、里河折中、富国、万盈、广盈、永丰、济远等共十仓。粮来货至之日,宋延发放粮物,“遇有支遣,仓前成市”。东京东南部汴河一带顿成闹市区,汴河冬季停运时的萧条局面大为改观,市场开始生机勃勃。

汴河与漕运,漕运与清明,清明与河市繁荣,就这样结下不解之缘,周而复始,延续一百五六十年。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对此有集中展现。往事并不如烟,至今我们纵观图中数量众多的粮船和货船,透过千百年历史沧桑,仍然能够感受到北宋时期汴河漕运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