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 epaper.wxrb.comepaper.wxrb.com/paper/jnwb/resfiles/2017-09/24/wbA12A12C0924.pdf ·...

1
江南晚报 无锡市文化研究会 主办 文化研究 继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无锡 古运河两岸进入“后申遗时代”,2015年江苏省政府又 批复设立“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该范围:规 划面积 12.8 平方公里,囊括了上述两个世遗段点和锡 惠名胜区。这三大板块以水脉为纽带,以文脉为灵魂, 体现了水脉和文脉的相互叠加,山水与城池的相互交 融,处于无锡山水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部位, 既有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又有操作性强的广阔 发展前景。那么,怎样启动该旅游度假区的实体化建 设和实质性运作呢?我们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 ( 一)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分步实施 。 (二)进一步挖掘古运河两岸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注重从细节打造文化名片。 ( 三)发掘和开展民俗节庆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 品牌效应。 生生相息的古运河,滋润了无锡数千年社会生态 的方方面面。善待古运河,就是善待历史、善待故土、 善待自己。由生生相息而至息息相关所引发的种种课 题、话题,将与川流不息的运河水一样,长远地流淌下 去。 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为北上 争霸,于长江以北开掘“邗沟”作为 运道。以连接流经今苏锡常地区并 北入长江的“吴古故水道(简称古吴 水)”。在此过程中,无锡 北部芙蓉湖 中的一无名小岛“相传为吴王夫差 浚芙蓉湖时鼓吹游燕之所”。公元前 248 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获准将其领 地从淮北徙封江东,以“故吴墟”为 都邑,为此“ 立无锡塘 ”、治“ 无锡 湖”。而无锡湖就是芙蓉湖的古称, 立无锡塘即立堤筑岸,规范航道, “北门塘”等古地名即源于此。夫差 鼓吹游燕的小岛被称作黄埠墩,以 纪念黄歇的治水功绩。这也是“先有 无锡湖,后有无锡名;先有黄埠墩, 后有无锡城”出典的由来。 汉高祖五年(前 202 年),始筑无 锡县城,城址在“运河西,梁溪东”, 运河擦城而过。隋大业六年(610 年),炀帝敕开江南运河 ,运 河 畔 的 无锡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唐“安 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 无锡地位益显重要。汉初所建县城 嬗变为县衙所在的子城( 内城),原 城郭则扩大为县城的城址,其平面 也渐成龟背形格局,至两宋定形。河 址基本未变的江南运河,因城址扩 大而呈穿城而过态势。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年),元 世祖命凿山东会通河,京杭大运河 全程贯通。凭借大运河穿城而过的 区位优势,无锡又成为漕运重镇。漕 粮的集散,无疑为此后无锡米市乃 到整个流通领域的兴盛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促进作用。 明嘉靖三十三年( 1544 年),无 锡知县王其勤率民重筑无锡城,以 防倭寇犯境。此后大运河无锡主航 道改从城外的城东外城河与城西由 梁溪演变而来的护城河而过。清康 熙二十九年( 1690 年)所刻《 无锡县 志》对此有权威认定。而此举成倍地 拓展了无锡经济社会在城区的发展 空间,又恰逢此时为中国资本主义 的萌芽期,从空间和时间方面,为传 统无锡米、布、丝、钱四大码头的兴 盛和近代民族工商业首先在环城运 河两岸崛起,举行了奠基礼!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四十 九年( 1684—1784),康乾 循大运河各 六次南巡,每次必在无锡逗留。史 载:康熙在第一、第二次南巡时,曾 分别驻跸“无锡县南城门”和黄埠 墩。乾隆在 1751 年首次南巡回京后 于京师皇家园林内,仿惠山寄畅园, 建清漪园构中山园(今熙和园中谐 趣园),及圆明园“ 廊然 大公”之 双 鹤轩,在玉泉山“玉泉趵突”之上仿 建惠山竹炉山房,又仿黄埠墩在昆 明湖的南湖建“凤凰墩”。无锡古运 河为促进南北文化交流而载入史 册。 对于以上史实,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世遗审议专家组在 2013 年作现场 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环城运河反 映了运河与城市相生相伴的典型关 系,即“环城运河龟背城”。 始于 21 世纪初,连续实施 10 多 年的古运河整治工程,坚持“以水为 本,以文为魂,以城为根 ”的理念,贯 彻“彰显古代,突出近代,融合现代” 的原则,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 治理,环城运河沿线基本形成“历史 人文线,生态景观轴,亲 水宜居地,旅 游休闲区”的初步格局,我们将它们 归纳为凸现人文、生态、旅游价值的 三个“道”。 在环城古运河整治前期,共有戏 称为“八龙治水”的八家中外设计公 司为其量身作概念性整治规划。这些 规划各有所长,但多数对河道本身作 了“重塑”,这显然有悖于对其真实 性、完整性、独特性作科学保护的原 则,故未被采纳。而最终吸收其合理 部分,也是最“接地气”的做法,即把 这条线形文化廊道完整地保护下来。 即对原已列为各级文保单位或 工业遗产的文物建筑作妥然保护,又 将若干工业遗产用作文化展示场所。 同时在原址按原样重建了无锡南城 门,使之与南禅寺、妙光 塔一起,造就 了无锡古城的一缕遗韵。此外,还对 环城运河廿四桥中的 13 座桥梁,作 文化包装。 在古运河两岸恢复历史风貌方 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对沿 河老旧居民新村的房屋建筑,注入江 南水乡黛瓦粉墙绿树等传统元素,作 “穿衣戴帽”改造,既改善了这一带居 民的宜居条件,又改善了景观风貌。 对江尖公园东北侧由古运河、酱油 浜、横浜、茅泾浜(局部)构成的“四 水八岸”的岸边建筑,对羊腰湾原技 师学院的校舍建筑等的有机更新改 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无锡人对 “百年工商城”的乡愁和乡情。 由于古运河特别是环城段与无 锡古县城相生相伴的紧密联系,使其 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个经济圈,还是城 池的基础设施、水利枢纽和通风廊 道。整治后的环城运河两岸,新增滨 河公共绿地约 24.2 万平方米,使其 生态效益愈益提高。2013 年至 2014 年,我们又对环城运河沿线的两墩 ( 黄埠墩、西水墩),五 园( 运河公园、 江尖公园、海棠苑、业勤 苑、抚熏苑) 和生态十景作景观优化和提升。绿 化、美化与文化、亮化的 相互交融,构 筑起无锡城区一道亮丽的水上风景 线。 在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中作出 杰出贡献的古运河,经过今天的全面 整治,已涤荡了环境污染带来的污泥 浊水,在灯影桨声中,游人可欣赏蓉 湖溯源、北塘米市、莲蓉 烟雨、站前灯 火、熙春朝晖、望湖薰风、梁溪晓月、 旧城怀古等八段优美景色。同时,枕 河人家真实的生活画面,古今无锡交 相辉映的城市景观,由林中小道、亲 水步道、亲水平台等贯通全程的两岸 慢游系统,船桥相对,水 陆互动,白天 赏景,晚上看灯,黄金水 道之美,无言 自明。 抓住省批复设立“无锡 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 区”机遇,让“后申遗时 代”运河文化为擦亮“无 锡名片”并促进全域文 化旅游作出新贡献 相生相伴的“环城运河龟背城”在无锡的历史地位 治理后古运河所彰显的人文、生态、旅游价值

Transcript of 文化研究 - epaper.wxrb.comepaper.wxrb.com/paper/jnwb/resfiles/2017-09/24/wbA12A12C0924.pdf ·...

Page 1: 文化研究 - epaper.wxrb.comepaper.wxrb.com/paper/jnwb/resfiles/2017-09/24/wbA12A12C0924.pdf · 后有无锡城”出典的由来。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筑无 锡县城,城址在“运河西,梁溪东”,

江南晚报无锡市文化研究会主办

文化研究

继 2014 年“ 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无锡古运河两岸进入“ 后申遗时代”,2015 年江苏省政府又批复设立“ 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该范围:规划面积 12.8 平方公里,囊括了上述两个世遗段点和锡惠名胜区。这三大板块以水脉为纽带,以文脉为灵魂,体现了水脉和文脉的相互叠加,山水与城池的相互交融,处于无锡山水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部位,既有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又有操作性强的广阔发展前景。那么,怎样启动该旅游度假区的实体化建设和实质性运作呢?我们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分步实施。(二)进一步挖掘古运河两岸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注重从细节打造文化名片。(三)发掘和开展民俗节庆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

品牌效应。生生相息的古运河,滋润了无锡数千年社会生态

的方方面面。善待古运河,就是善待历史、善待故土、善待自己。由生生相息而至息息相关所引发的种种课题、话题,将与川流不息的运河水一样,长远地流淌下去。

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于长江以北开掘“ 邗沟”作为运道。以连接流经今苏锡常地区并北入长江的“ 吴古故水道(简称古吴水)”。在此过程中,无锡北部芙蓉湖中的一无名小岛“ 相传为吴王夫差浚芙蓉湖时鼓吹游燕之所”。公元前248 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获准将其领地从淮北徙封江东,以“ 故吴墟”为都邑,为此“ 立无锡塘”、治“ 无锡湖”。而无锡湖就是芙蓉湖的古称,立无锡塘即立堤筑岸,规范航道,“ 北门塘”等古地名即源于此。夫差鼓吹游燕的小岛被称作黄埠墩,以纪念黄歇的治水功绩。这也是“ 先有无锡湖,后有无锡名;先有黄埠墩,后有无锡城”出典的由来。

汉高祖五年(前 202 年),始筑无锡县城,城址在“ 运河西,梁溪东”,运河擦城而过。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敕开江南运河,运河畔的

无锡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唐“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无锡地位益显重要。汉初所建县城嬗变为县衙所在的子城(内城),原城郭则扩大为县城的城址,其平面也渐成龟背形格局,至两宋定形。河址基本未变的江南运河,因城址扩大而呈穿城而过态势。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元世祖命凿山东会通河,京杭大运河全程贯通。凭借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区位优势,无锡又成为漕运重镇。漕粮的集散,无疑为此后无锡米市乃到整个流通领域的兴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明嘉靖三十三年(1544 年),无

锡知县王其勤率民重筑无锡城,以防倭寇犯境。此后大运河无锡主航道改从城外的城东外城河与城西由梁溪演变而来的护城河而过。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所刻《 无锡县志》对此有权威认定。而此举成倍地拓展了无锡经济社会在城区的发展

空间,又恰逢此时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期,从空间和时间方面,为传统无锡米、布、丝、钱四大码头的兴盛和近代民族工商业首先在环城运河两岸崛起,举行了奠基礼!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684—1784),康乾循大运河各六次南巡,每次必在无锡逗留。史载:康熙在第一、第二次南巡时,曾分别驻跸“ 无锡县南城门”和黄埠墩。乾隆在 1751 年首次南巡回京后于京师皇家园林内,仿惠山寄畅园,建清漪园构中山园(今熙和园中谐趣园),及圆明园“ 廊然大公”之双鹤轩,在玉泉山“ 玉泉趵突”之上仿建惠山竹炉山房,又仿黄埠墩在昆明湖的南湖建“ 凤凰墩”。无锡古运河为促进南北文化交流而载入史册。

对于以上史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遗审议专家组在 2013 年作现场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环城运河反映了运河与城市相生相伴的典型关系,即“ 环城运河龟背城”。

始于 21 世纪初,连续实施 10 多年的古运河整治工程,坚持“ 以水为本,以文为魂,以城为根”的理念,贯彻“ 彰显古代,突出近代,融合现代”的原则,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治理,环城运河沿线基本形成“ 历史人文线,生态景观轴,亲水宜居地,旅游休闲区”的初步格局,我们将它们归纳为凸现人文、生态、旅游价值的三个“ 道”。

在环城古运河整治前期,共有戏称为“ 八龙治水”的八家中外设计公司为其量身作概念性整治规划。这些规划各有所长,但多数对河道本身作了“ 重塑”,这显然有悖于对其真实性、完整性、独特性作科学保护的原则,故未被采纳。而最终吸收其合理部分,也是最“ 接地气”的做法,即把这条线形文化廊道完整地保护下来。即对原已列为各级文保单位或

工业遗产的文物建筑作妥然保护,又将若干工业遗产用作文化展示场所。

同时在原址按原样重建了无锡南城门,使之与南禅寺、妙光塔一起,造就了无锡古城的一缕遗韵。此外,还对环城运河廿四桥中的 13 座桥梁,作文化包装。在古运河两岸恢复历史风貌方

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对沿河老旧居民新村的房屋建筑,注入江南水乡黛瓦粉墙绿树等传统元素,作“ 穿衣戴帽”改造,既改善了这一带居民的宜居条件,又改善了景观风貌。对江尖公园东北侧由古运河、酱油浜、横浜、茅泾浜(局部)构成的“ 四水八岸”的岸边建筑,对羊腰湾原技师学院的校舍建筑等的有机更新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无锡人对“ 百年工商城”的乡愁和乡情。

由于古运河特别是环城段与无锡古县城相生相伴的紧密联系,使其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个经济圈,还是城池的基础设施、水利枢纽和通风廊道。整治后的环城运河两岸,新增滨

河公共绿地约 24.2 万平方米,使其生态效益愈益提高。2013 年至 2014年,我们又对环城运河沿线的两墩(黄埠墩、西水墩),五园(运河公园、江尖公园、海棠苑、业勤苑、抚熏苑)和生态十景作景观优化和提升。绿化、美化与文化、亮化的相互交融,构筑起无锡城区一道亮丽的水上风景线。

在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古运河,经过今天的全面整治,已涤荡了环境污染带来的污泥浊水,在灯影桨声中,游人可欣赏蓉湖溯源、北塘米市、莲蓉烟雨、站前灯火、熙春朝晖、望湖薰风、梁溪晓月、旧城怀古等八段优美景色。同时,枕河人家真实的生活画面,古今无锡交相辉映的城市景观,由林中小道、亲水步道、亲水平台等贯通全程的两岸慢游系统,船桥相对,水陆互动,白天赏景,晚上看灯,黄金水道之美,无言自明。

抓住省批复设立“ 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机遇,让“ 后申遗时代”运河文化为擦亮“ 无锡名片”并促进全域文化旅游作出新贡献

相生相伴的“ 环城运河龟背城”在无锡的历史地位

治理后古运河所彰显的人文、生态、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