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感受到的惊喜变化epaper.zgsyb.com/page1/1/2020-06/10/08/2020061008_pdf.pdf ·...

1
从“互连”走向“互通” 交通先行 交通先行 8 CHINA WATER TRANSPORT 2020 年 6 月 10 日 星期三 责编 美编 张妮 热点 长三角一体化一年间你能感受到的惊喜变化 你能感受到的惊喜变化 滚滚长江水,浩浩汤汤,奔腾万里汇入东海, 江海交汇,蔚为大观。在入海的陆上三角洲 长三角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正汇聚起磅礴 的力量。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疫情防控到 创新协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去年 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 展规划纲要》以来的一年间,江苏、浙江、安徽和 上海三省一市之间的合作不断升温,一系列新布 局落子如飞,一连串新变革揭开大幕,推动长三 角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这些天,把企业办在浙江湖州 的上海人江维心情格外舒畅。打开 手机,他说,从上海到湖州,坐高铁 要绕道杭州,耗时约 2 个小时。自 己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沪苏湖铁 路一旦建成,整个行程将压缩到半 个小时内。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来说,今年 的关键词就是“施工”。 6 5 日上 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 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湖州隆重 举行,同一时间,沪苏湖铁路上海 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在当地“云同 步”举办,在安徽,扬马城际铁路马 鞍山枢纽工程开工仪式的“云现场” 也分外热闹。 长三角上的“东方明珠”上海, 与太湖畔的两颗明珠苏州和湖州在 未来将“串成一条线”,湖州这座因 太湖得名的清丽古城,也将迈进“上 30 分钟通勤圈”。 这条横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 化发展示范区的沪苏湖铁路东起上 海市,沿太湖南岸西至浙江湖州,线 路全长 163.8 公里,设计时速 350 里,全线共设上海虹桥站、松江南 站、湖州东站等 7 个车站,建成后将 串联起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并在 湖州与商合杭铁路衔接,连通安徽, 成为贯通长三角东西区域的智能大 动脉,成为长三角互联互通的新力 量和“轨道上的长三角”的新示范, 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磅礴 力量。 交通运输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 载体。长三角地区积极打造“轨道 上的长三角”,以全国铁路 8% 的营 业里程,承担了国内近 20% 的铁路 旅客输送量,形成全国最密集完善 的高铁网。 合肥南、上海虹桥、杭州东等现 代化高铁站运营时间内平均不到 2 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到发;“半小时至 3 小时经济圈”从梦想变成现实…… 风驰电掣的速度,印证着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的热度。 “目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与苏 浙皖省港集团‘手拉手’,加大江海 联运力度,提升长三角港口群发展 能级。” 5 27 日,在上海洋山深水 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上港集团副总 裁张欣表示。 从高处俯瞰,整个四期码头宛 若无人之境,只有桥吊、自动引动车 等生产系统和设备忙碌不停,这里 是目前全球已建成单体规模最大、 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码头, 今年 1 月,已被整体纳入洋山特殊 综合保税区。 2019 5 22 日,安徽省港航 集团与上港集团签订“沪皖港口联 盟”深化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开通 芜湖—上海洋山“点对点”直达联盟 航线 (一 核 航 线) ,又开通合肥―芜 湖、安庆―池州―铜陵―芜湖两条 省内“港航巴士” (两 翼 航 线) ,“一 核两翼”集装箱运输体系全面运行, 压缩了货物出运时间,安徽集装箱 运输从“货等船”变成了“船等货”。 6 6 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 2020 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 谈会举行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 式。《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 略 合 作 框 架 协 议》和《南 通 新 机 场 合作共建协议》在会上签署,这标 志着苏沪两地在不断凝聚共识、持 续协同发力的基础上,携手推动通 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 设和合作共建南通新机场取得突 破性进展。 随着铁路、机场、港口集群的建 设完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呼之 欲出。“长三角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 合作与竞争,我们要有更宽的全球 视野,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未来, 各展所长、和而不同,抓住机遇、乘 势而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有 关负责人表示。 任 何 一 份 长 三 角 一 体 化《规 划》 或《方案》中,“产业协同”都是其中 浓墨重彩的篇章。作为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地区以 占据全国 2.2% 的国土面积,创造了 全国近 1/4 的经济总量。近年来,各 地招商引资纷纷紧盯高端装备制 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 药等,区域产业错位与协同成为推 进一体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打破 产业溢出和承接的单向关系、努力 实现协同发展,日益成为共识。 在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的 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内, 机器开足马力,人工核验、收尾工作 有条不紊。工人沈大桃正细心地进 行最后一道“修毛刺”工序,一根根 崭新的雨刮器不久后将出现在上海 某批本田小轿车的车窗上……在长 三角地区,这样跨域生产和销售的 场景将越来越多。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 合作共建的首个项目,中新苏滁高 新产业开发区现已成为长三角一体 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中新苏滁高 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 永宾介绍,园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 200 多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 项目占比超七成。 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彰显 长三角“产业圈”协同战“疫”和携手 复苏的能力。地处南京江北新区的 中车浦镇车辆厂在一河之隔的来安 县拥有 125 家配套企业,疫情发生 后,产业链“骤断”。通过长三角产 业链复工复产协同机制,两地共同 成立复工复产协调小组,梳理轨道 交通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通过人员 流动互认、运输车辆共保、应急物资 互帮,确保与中车浦镇配套的 362 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产业链条重 现生机。 去年 7 1 日,歌斐颂巧克力 (上 海) 有限公司总经理莫雪峰在嘉 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领取了首 张经营场所冠以“长三角生态绿色 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字样的营业执 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一年时间过去,扎根长三角的 众多企业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6 5 日下午,长三角企业参与 一体化战略的服务平台 —长三角 企业家联盟正式在浙江湖州举行成 立大会,奥盛集团、苏宁控股、正泰 集团、科大讯飞等近百位长三角企 业家齐聚湖州,“抱团谋发展”,共同 见证了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的成立。 作为联席主席,张近东也是此 次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的发起人。去 年,张近东相继参与了长三角工商 峰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示范区企业家座谈会等相关会议, “通过这些会议的持续探讨,我逐渐 明确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 定位以及企业家应承担的责任,所 以在此基础上,提议成立长三角企 业家联盟,我们将其定位于长三角 企业参与一体化战略的服务平台。” “长三角既要做中国的长三角, 更要做世界的长三角,三省一市的 企业都要跳出固有思维,从新时 代、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长三角的发 展。”张近东认为,推进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是国家战略所向,也是企业 发展机遇所在。建立长三角企业 家联盟,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携起 手来,优势互补、共享资源,抢抓机 遇、应对挑战,在推进长三角更高 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 地发展。 合肥西郊,外形酷似量子公式 E=hv ”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 技创新研究院正在抓紧建设中。合 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量子项目 办主任屠盛说,作为安徽合肥综合 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号工程”,这 里将承载我国首个“天地一体化”的 量子实验室。 西有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 中心,东有上海张江国家科学中 心。上海市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 介绍,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张江建成 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 14 个。这个大科学设施集群向长 三角、全国和全球的研究人员开放, 源源不断地释放科技“原创力”。 科技创新既要“钱变纸”,也要 “纸变钱”。根据规划纲要,三省一市 正在加快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通过 清除科技成果转化的路障,让科技 “原创力”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 庆表示,作为江苏省科技体制改革 的“试验田”,他们如今有了新使命 —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转化的 科技成果“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技 术”在青海投入使用后,当地的风机 发电量提高了 3% 江苏产研院国内合作部副主任 庄韦介绍,这项技术最初由中国科学 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发。 “我们把上海光机所吸引到南京,成 立新机构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 究院。母体主要做基础研究,新机构 致力于把研究成果变成一个样机,充 分释放协同创新的网络效应。” 同舟共济扬帆起,以一体化示 范区为引领, 2020 年,三省一市将 继续集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长三 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上海启动建 设张江科技城第二、三轮创新基础 设施项目,江苏启动建设长三角先 进 材 料 研 究 院、生 物 医 药 创 新 中 心,浙江启动建设浙江大学杭州国 际科创中心、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 项目,安徽启动建设中科院 (安 徽) 临床研究医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 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等项目…… 夏星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也是一名“长三角工程师”,用他的 话说,自己早已开启了“长三角人模 式”,一个月内坐了 20 多趟高铁,最 多的一天曾跑了三个城市:上午在 上海开会,下午去杭州讲方案,晚上 又抵达宁波。 2019 5 月,长三角地铁 7 城互 通,如今,长三角地铁实现 10 城互 通,覆盖 2000 多公里轨道交通,占全 国历程的 1/3 。成功的背后,自是少 不了像夏星星这样“长三角工程师” 的付出,在未来,夏星星说还想跑遍 更多的长三角城市,带去技术、做好 服务,也想让“长三角工程师”传为 长三角一体化时代的一段佳话。 “异地就医的麻烦解决后,我的 病也像是好了一大半。”老家上海 的曹实在徐州工作,在徐州参加医 疗保险,回到上海看病需要自己先 行垫付门诊医药费,再将单据带回 徐州到医保部门进行人工报销,报 销周期长,往返奔波更是损耗人力 物力,给她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如 今,曹实只要办理异地就医手续, 在上海门诊就医就能直接刷医保 卡结算。 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多,围绕 居民异地就医门诊直接刷医保卡这 一“关键小事”,长三角破除障碍,携 手并进去年,江苏省所有统筹地区实现 与上海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今 4 月末,好消息再次传来,江苏所有 统筹区实现与浙江所有统筹区的门 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年,长三角 医保一体化还将继续扩容提速,江苏 年内将加快实现与安徽的门诊医保 直接刷卡结算,最终实现三省一市长 三角区域全覆盖。目前,江苏开通长 三角门诊医疗机构 3447 家,其中三级 155 家、二 级 550 家、一级及无等级 2742 家,占长三角开通门诊医疗机构 总数 6064 家的 56.84%长三角医保“一卡通”的加速实 现,让异地养老的老人成为直接受 益者。 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带来的幸福感也很实在。“去年 9 月,我花 299 元买了一张长三角 PASS 旅游年卡沪杭宁版,一年内在 上海 30 个景点免费玩一次,杭州 21 个景点免费玩四次,南京 20 个景点 不限次玩,如果分别打卡一次这些 景点,要花 2500 多元。”南京白领李 亚星说。 长三角区域文化和旅游合作“渐 入佳境”。去年 9 月,长三角文旅部门 携区域内 91 家文旅企业在上海设立 集市,联合发布各地应季文旅融合线 路;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市江宁区 石塘竹海景区内,安徽牌照私家车随 处可见……携程集团南京公司总经 理易昆认为,文旅一体化有助于长三 角地区整体旅游市场发展再进一步, 同时提升本地居民出行热情。 为助推三省一市文化旅游资源 共享,四地文旅主管部门纷纷发力 机制建设。去年 5 月,沪苏浙皖文 化和旅游部门合作建立长三角文化 和旅游联盟。江苏作为 2020 年联盟 轮值省份,近期协调沪、浙、皖文化 和旅游部门,联合制定《2020 年长三 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 推出包括举办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 览会、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 旅游发展等 31 项措施,助力长三角 文旅行业合作发展对抗疫情影响。 5 25 日—26 日,长三角文化 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在溧阳举行, 四地文旅部门联手推出“高铁 + 店”“高铁 + 景区”快捷游线路,共同 打造江南水乡文旅品牌等“厚礼”。 会议期间,上图、南图、浙图和徽图 四地省级公共图书馆联合向长三角 区域三省一市的公共图书馆发出 “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号召各 馆通力协作,共同实现“借阅办证零 门槛,文献传递无边界,个性服务通 全域,通借通还重实效”。这一倡议 让不少长三角人翘首以盼。 “长三角三省一市长期以来互 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原本就是 难分彼此的好兄弟、一家人。”江苏 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表示,“我们要 乘势而上,更加紧密携手同行,深化 合作共赢,最大限度释放联动、协 同、聚合效应,下好文旅一体化发展 的‘大棋局’,努力成为长三角整体 一体化进程的先导。” 一年间,医疗服务更优、文旅服 务更佳,三省一市居民享受到越来 越多区域互联带来的一体化红利, 而大家也逐渐认可一个新身份 “长三角人”。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打拼” 产业协同 产业协同 从“相加”走向“相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从“一卡通行”到“幸福共享” 服务更优 服务更优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交汇点等媒体报道 (上 接 第 1 版) 发展决策激人奋进,泰州海事局 立即着手优化,让党建联盟发展走上 了规范化、制度化之路。在总结前期 党建联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该局提 出了以党建联盟为平台,汇聚推进中 心工作合力的工作思路。泰州海事 局党委组织编制了《党建联盟工作指 南》,从党 建联盟的建 设、运 行、保 障 及考核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要求,明 确了联盟的组建原则、组建程序、机 构设置、发展及解散等内容,形成了 党建引领机制、共建共享机制、调查 研究机制、综合协调机制和攻坚克难 机制等五大运行机制,为党建联盟的 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指 导。 串珠成线,下好“一盘棋”。党建 联盟打破了机关、企业等党组织之间 彼此独立、相互隔离的“无形藩篱”, 整合辖区涉水党组织资源,汇聚起了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维护船舶航 行安全、保障辖区水域清洁、推动地 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也让党建联 盟成为讲政治敢担当的平台,成为了 党员交流学习的“大舞台”、政府和 企业间的“润滑剂”。 聚焦新理念 展现责任担当 进入汛期,为切实保证辖区水上 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近日,泰州海 事局依托滨江水上综合管理党建联盟 平台,联合当地政府、公安和船闸等部 门,建立以海事主导、公安保障、船闸 协助的联动治理模式,对二墩港水上 临时过驳区过驳分流船舶超载行为开 展集中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安全线就是生命线。党建联盟 已经成为泰州海事局保障水上交通 运输安全的坚强支撑。记者了解到, 泰州海事局发挥党建联盟优势,针对 船舶超载、三无交通船等安全监管顽 疾,联合建立了“海事查处、船闸控 制、公安保障、公司停业”的联控机 制,共同取缔了非法“吊梢船”作业 点和“龙窝口”三无船集中点;将疫 情防控和水上安全专项整治有机结 合,联合对辖区 39 艘“ 三无 ”船实施 了集中看管措施,水上“黑的士”得 到了有效打击,“船舶超载”现象得 到了较好遏制。 “党建联盟不是‘空壳子’‘花架 子’,不是搞形象工程,不能千篇一 律、一哄而上。”泰州海事局党委书 记、局长王林介绍,该局紧贴辖区实 际,每个联盟组织都有聚焦、有侧 重 。“ 银 杏 党建联盟 ”聚 焦污染防治 , 突出泰兴港区危化品码头众多的特 点,将沿江危化品企业纳入联盟架 构,着力在船舶污染防治联动上下功 夫;“泰州高港健康长江党建护航联 盟”聚焦绿色发展,积极响应“健康 长江泰州行动”,结合高港生态核心 港区发展需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核心港区发展上发力…… 长江航运发展,生态必须优先。 目前,党建联盟已经成为长江污染防 治攻坚的一个新平台。 2019 8 泰州实现“一零两全四免费”的全面 覆盖,成为推动长江生态保护建设的 又一次成功实践;泰州海事局还联合 联盟单位成员共同建成了长江泰州 段首家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为过驳 区船民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发挥新优势 助力航运发展 今年 3 13 日,在泰州海事部门 的精心维护下,泰州史上最大外贸船 —巴拿马籍 32.5 万吨新造矿砂船“海 洋曹妃甸 SEA CAOFEIDIAN ”轮自江 苏新时代船厂码头离泊出江,顺利交 付外国船东。作为党建联盟单位,泰 州海事部门在疫情期间,自我加压、 靠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党建联盟始终将服务长江航运 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该局提出“联盟 搭台、服务唱戏”服务理念,努力实 现联盟党建与地方发展的互促共 赢。为提升港航企业的应急处置和 搜救能力,以银杏党建联盟为载体, 联合联盟成员单位的港航企业举办 了职工应急处置安全技术大赛、水上 搜救技能大赛;为提升 12.5 米深水航 道高效畅通,在江苏海事局的指导 下,会同“长江未来港”党建联盟单 位建立了高效联动机制,顺利保障了 长江沿线最大浮船坞“江山号”及 “河山号”顺利搬迁;为优化营商环 境,与联盟成员单位通力配合,保障 了全球最大国内首艘 5 GT 乙烷运 输船靠泊泰兴码头,有效促进了辖区 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地方政 府和港航企业的认可。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交通强 国建设对党建联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而党建联盟迅速响应,着力在交 通强国建设上“挥旗子”“喊号子” “探路子”。以中国航海日为契机, 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开展联合巡航、 专题会议研讨等形式,“走码头、上 船头”宣讲交通强国理念,立足岗位 思考港口综合治理思路。联合泰州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等联盟单位开展 中心组联学活动,共同探讨泰州港全 程可视化系统建设、船舶港口污染治 理、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应急资 源共建共享等重点问题,在联盟内部 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汇聚了共识,形 成了“ 共下一盘棋 ”“ 共铸交通梦 ”的 发展合力。 “虽然长江泰州段党建联盟体系 全面成立,但党建联盟的未来发展之 路还很长。”王林表示,该局将聚焦 忠 诚、安 全、绿 色、智 慧、共 享 等 五 大 方面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党建联盟的 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优势资源, 锻造一流执法铁军,破解水上安全治 理和船舶污染防治的难点、痛点问 题,积极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党建联盟聚合力 共筑发展新格局

Transcript of 你能感受到的惊喜变化epaper.zgsyb.com/page1/1/2020-06/10/08/2020061008_pdf.pdf ·...

  • 从“互连”走向“互通”交通先行交通先行

    8 CHINA WATER TRANSPORT 2020年 6月 10日 星期三责编 美编 张妮 热 点长三角一体化一年间——

    你能感受到的惊喜变化你能感受到的惊喜变化滚滚长江水,浩浩汤汤,奔腾万里汇入东海,

    江海交汇,蔚为大观。在入海的陆上三角洲——长三角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正汇聚起磅礴的力量。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疫情防控到创新协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去年5 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的一年间,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之间的合作不断升温,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一连串新变革揭开大幕,推动长三角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这些天,把企业办在浙江湖州的上海人江维心情格外舒畅。打开手机,他说,从上海到湖州,坐高铁要绕道杭州,耗时约 2 个小时。自己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沪苏湖铁路一旦建成,整个行程将压缩到半个小时内。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来说,今年的关键词就是“施工”。 6 月 5 日上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湖州隆重举行,同一时间,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在当地“云同步”举办,在安徽,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开工仪式的“云现场”也分外热闹。

    长三角上的“东方明珠”上海,与太湖畔的两颗明珠苏州和湖州在未来将“串成一条线”,湖州这座因太湖得名的清丽古城,也将迈进“上海 30分钟通勤圈”。

    这条横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沪苏湖铁路东起上海市,沿太湖南岸西至浙江湖州,线路全长 163.8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全线共设上海虹桥站、松江南站、湖州东站等 7 个车站,建成后将串联起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并在湖州与商合杭铁路衔接,连通安徽,成为贯通长三角东西区域的智能大动脉,成为长三角互联互通的新力

    量和“轨道上的长三角”的新示范,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交通运输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长三角地区积极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以全国铁路 8%的营业里程,承担了国内近 20%的铁路旅客输送量,形成全国最密集完善的高铁网。

    合肥南、上海虹桥、杭州东等现代化高铁站运营时间内平均不到 2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到发;“半小时至3小时经济圈”从梦想变成现实……风驰电掣的速度,印证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热度。

    “目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与苏浙皖省港集团‘手拉手’,加大江海联运力度,提升长三角港口群发展能级。”5 月 27 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上港集团副总裁张欣表示。

    从高处俯瞰,整个四期码头宛若无人之境,只有桥吊、自动引动车等生产系统和设备忙碌不停,这里是目前全球已建成单体规模最大、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码头,今年 1 月,已被整体纳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2019 年 5 月 22 日,安徽省港航集团与上港集团签订“沪皖港口联

    盟”深化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开通芜湖—上海洋山“点对点”直达联盟航线(一核航线),又开通合肥―芜湖、安庆―池州―铜陵―芜湖两条省内“港航巴士”(两翼航线),“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体系全面运行,压缩了货物出运时间,安徽集装箱运输从“货等船”变成了“船等货”。

    6 月 6 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2020 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 会 举 行 重 大 合 作 事 项 签 约 仪式。《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在会上签署,这标志着苏沪两地在不断凝聚共识、持续协同发力的基础上,携手推动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和合作共建南通新机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铁路、机场、港口集群的建设完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呼之欲出。“长三角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我们要有更宽的全球视野,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未来,各展所长、和而不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任何一份长三角一体化《规划》或《方案》中,“产业协同”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地区以占据全国 2.2%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 1/4 的经济总量。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纷纷紧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区域产业错位与协同成为推进一体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打破产业溢出和承接的单向关系、努力实现协同发展,日益成为共识。

    在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内,

    机器开足马力,人工核验、收尾工作有条不紊。工人沈大桃正细心地进行最后一道“修毛刺”工序,一根根崭新的雨刮器不久后将出现在上海某批本田小轿车的车窗上……在长三角地区,这样跨域生产和销售的场景将越来越多。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合作共建的首个项目,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现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介绍,园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 200 多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七成。

    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彰显长三角“产业圈”协同战“疫”和携手复苏的能力。地处南京江北新区的中车浦镇车辆厂在一河之隔的来安县拥有 125 家配套企业,疫情发生后,产业链“骤断”。通过长三角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机制,两地共同成立复工复产协调小组,梳理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通过人员流动互认、运输车辆共保、应急物资互帮,确保与中车浦镇配套的 362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产业链条重现生机。

    去年 7 月 1 日,歌斐颂巧克力(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莫雪峰在嘉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领取了首张经营场所冠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字样的营业执

    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一年时间过去,扎根长三角的

    众多企业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6 月 5 日下午,长三角企业参与

    一体化战略的服务平台——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正式在浙江湖州举行成立大会,奥盛集团、苏宁控股、正泰集团、科大讯飞等近百位长三角企业家齐聚湖州,“抱团谋发展”,共同见证了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的成立。

    作为联席主席,张近东也是此次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的发起人。去年,张近东相继参与了长三角工商峰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企业家座谈会等相关会议,

    “通过这些会议的持续探讨,我逐渐明确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以及企业家应承担的责任,所以在此基础上,提议成立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我们将其定位于长三角企业参与一体化战略的服务平台。”

    “长三角既要做中国的长三角,更要做世界的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企业都要跳出固有思维,从新时代、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长三角的发展。”张近东认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所向,也是企业发展机遇所在。建立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携起手来,优势互补、共享资源,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在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地发展。

    合肥西郊,外形酷似量子公式“E=hv”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在抓紧建设中。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量子项目办主任屠盛说,作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号工程”,这里将承载我国首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实验室。

    西有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有上海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市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介绍,着眼世界科技前沿,张江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 14个。这个大科学设施集群向长三角、全国和全球的研究人员开放,源源不断地释放科技“原创力”。

    科技创新既要“钱变纸”,也要“纸变钱”。根据规划纲要,三省一市正在加快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通过清除科技成果转化的路障,让科技

    “原创力”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

    庆表示,作为江苏省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他们如今有了新使命——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转化的科技成果“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技术”在青海投入使用后,当地的风机发电量提高了 3%。

    江苏产研院国内合作部副主任庄韦介绍,这项技术最初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发。

    “我们把上海光机所吸引到南京,成立新机构——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母体主要做基础研究,新机构致力于把研究成果变成一个样机,充分释放协同创新的网络效应。”

    同舟共济扬帆起,以一体化示范区为引领,2020 年,三省一市将继续集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长三

    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上海启动建设张江科技城第二、三轮创新基础设施项目,江苏启动建设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浙江启动建设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项目,安徽启动建设中科院(安徽)临床研究医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等项目……

    夏星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是一名“长三角工程师”,用他的话说,自己早已开启了“长三角人模式”,一个月内坐了 20 多趟高铁,最多的一天曾跑了三个城市:上午在上海开会,下午去杭州讲方案,晚上又抵达宁波。

    2019 年 5 月,长三角地铁 7 城互通,如今,长三角地铁实现 10 城互通,覆盖 2000多公里轨道交通,占全国历程的 1/3。成功的背后,自是少不了像夏星星这样“长三角工程师”的付出,在未来,夏星星说还想跑遍更多的长三角城市,带去技术、做好服务,也想让“长三角工程师”传为长三角一体化时代的一段佳话。

    “异地就医的麻烦解决后,我的病也像是好了一大半。”老家上海的曹实在徐州工作,在徐州参加医疗保险,回到上海看病需要自己先行垫付门诊医药费,再将单据带回徐州到医保部门进行人工报销,报销周期长,往返奔波更是损耗人力物力,给她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如今,曹实只要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在上海门诊就医就能直接刷医保卡结算。

    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多,围绕居民异地就医门诊直接刷医保卡这一“关键小事”,长三角破除障碍,携手并进——

    去年,江苏省所有统筹地区实现与上海门诊费用双向直接结算。今年 4月末,好消息再次传来,江苏所有统筹区实现与浙江所有统筹区的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年,长三角医保一体化还将继续扩容提速,江苏

    年内将加快实现与安徽的门诊医保直接刷卡结算,最终实现三省一市长三角区域全覆盖。目前,江苏开通长三角门诊医疗机构 3447家,其中三级155 家、二级 550 家、一级及无等级2742家,占长三角开通门诊医疗机构总数 6064家的 56.84%。

    长三角医保“一卡通”的加速实现,让异地养老的老人成为直接受益者。

    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也很实在。“去年 9月 ,我 花 299 元 买 了 一 张 长 三 角PASS 旅游年卡沪杭宁版,一年内在上海 30 个景点免费玩一次,杭州 21个景点免费玩四次,南京 20 个景点不限次玩,如果分别打卡一次这些景点,要花 2500 多元。”南京白领李亚星说。

    长三角区域文化和旅游合作“渐入佳境”。去年 9月,长三角文旅部门携区域内 91家文旅企业在上海设立集市,联合发布各地应季文旅融合线路;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市江宁区石塘竹海景区内,安徽牌照私家车随处可见……携程集团南京公司总经理易昆认为,文旅一体化有助于长三角地区整体旅游市场发展再进一步,同时提升本地居民出行热情。

    为助推三省一市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四地文旅主管部门纷纷发力机制建设。去年 5 月,沪苏浙皖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作建立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江苏作为 2020年联盟

    轮值省份,近期协调沪、浙、皖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制定《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推出包括举办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等 31 项措施,助力长三角文旅行业合作发展对抗疫情影响。

    5 月 25 日—26 日,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在溧阳举行,四地文旅部门联手推出“高铁 +酒店”“高铁+景区”快捷游线路,共同打造江南水乡文旅品牌等“厚礼”。会议期间,上图、南图、浙图和徽图四地省级公共图书馆联合向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公共图书馆发出

    “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号召各馆通力协作,共同实现“借阅办证零门槛,文献传递无边界,个性服务通全域,通借通还重实效”。这一倡议让不少长三角人翘首以盼。

    “长三角三省一市长期以来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原本就是难分彼此的好兄弟、一家人。”江苏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表示,“我们要乘势而上,更加紧密携手同行,深化合作共赢,最大限度释放联动、协同、聚合效应,下好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大棋局’,努力成为长三角整体一体化进程的先导。”

    一年间,医疗服务更优、文旅服务更佳,三省一市居民享受到越来越多区域互联带来的一体化红利,而大家也逐渐认可一个新身份——

    “长三角人”。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打拼”产业协同产业协同

    从“相加”走向“相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

    从“一卡通行”到“幸福共享”服务更优服务更优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交汇点等媒体报道

    (上接第 1 版)发展决策激人奋进,泰州海事局

    立即着手优化,让党建联盟发展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之路。在总结前期党建联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该局提出了以党建联盟为平台,汇聚推进中心工作合力的工作思路。泰州海事局党委组织编制了《党建联盟工作指南》,从党建联盟的建设、运行、保障及考核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要求,明确了联盟的组建原则、组建程序、机构设置、发展及解散等内容,形成了党建引领机制、共建共享机制、调查研究机制、综合协调机制和攻坚克难机制等五大运行机制,为党建联盟的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指导。

    串珠成线,下好“一盘棋”。党建联盟打破了机关、企业等党组织之间彼此独立、相互隔离的“无形藩篱”,整合辖区涉水党组织资源,汇聚起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维护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辖区水域清洁、推动地

    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也让党建联盟成为讲政治敢担当的平台,成为了党员交流学习的“大舞台”、政府和企业间的“润滑剂”。

    聚焦新理念 展现责任担当

    进入汛期,为切实保证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近日,泰州海事局依托滨江水上综合管理党建联盟平台,联合当地政府、公安和船闸等部门,建立以海事主导、公安保障、船闸协助的联动治理模式,对二墩港水上临时过驳区过驳分流船舶超载行为开展集中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安全线就是生命线。党建联盟已经成为泰州海事局保障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的坚强支撑。记者了解到,泰州海事局发挥党建联盟优势,针对船舶超载、三无交通船等安全监管顽疾,联合建立了“海事查处、船闸控制、公安保障、公司停业”的联控机制,共同取缔了非法“吊梢船”作业

    点和“龙窝口”三无船集中点;将疫情防控和水上安全专项整治有机结合,联合对辖区 39 艘“三无”船实施了集中看管措施,水上“黑的士”得到了有效打击,“船舶超载”现象得到了较好遏制。

    “党建联盟不是‘空壳子’‘花架子’,不是搞形象工程,不能千篇一律、一哄而上。”泰州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林介绍,该局紧贴辖区实际,每个联盟组织都有聚焦、有侧重。“银杏党建联盟”聚焦污染防治,突出泰兴港区危化品码头众多的特点,将沿江危化品企业纳入联盟架构,着力在船舶污染防治联动上下功夫;“泰州高港健康长江党建护航联盟”聚焦绿色发展,积极响应“健康长江泰州行动”,结合高港生态核心港区发展需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核心港区发展上发力……

    长江航运发展,生态必须优先。目前,党建联盟已经成为长江污染防治攻坚的一个新平台。 2019 年 8 月泰州实现“一零两全四免费”的全面覆盖,成为推动长江生态保护建设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泰州海事局还联合联盟单位成员共同建成了长江泰州段首家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为过驳区船民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发挥新优势 助力航运发展

    今年 3 月 13 日,在泰州海事部门的精心维护下,泰州史上最大外贸船—巴拿马籍 32.5万吨新造矿砂船“海洋曹妃甸 SEA CAOFEIDIAN”轮自江苏新时代船厂码头离泊出江,顺利交付外国船东。作为党建联盟单位,泰州海事部门在疫情期间,自我加压、靠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党建联盟始终将服务长江航运

    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该局提出“联盟搭台、服务唱戏”服务理念,努力实现联盟党建与地方发展的互促共赢。为提升港航企业的应急处置和搜救能力,以银杏党建联盟为载体,联合联盟成员单位的港航企业举办了职工应急处置安全技术大赛、水上搜救技能大赛;为提升 12.5米深水航道高效畅通,在江苏海事局的指导下,会同“长江未来港”党建联盟单位建立了高效联动机制,顺利保障了长江沿线最大浮船坞“江山号”及

    “河山号”顺利搬迁;为优化营商环境,与联盟成员单位通力配合,保障了全球最大国内首艘 5 万 GT 乙烷运输船靠泊泰兴码头,有效促进了辖区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港航企业的认可。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交通强国建设对党建联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党建联盟迅速响应,着力在交

    通强国建设上“挥旗子”“喊号子”“探路子”。以中国航海日为契机,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开展联合巡航、专题会议研讨等形式,“走码头、上船头”宣讲交通强国理念,立足岗位思考港口综合治理思路。联合泰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等联盟单位开展中心组联学活动,共同探讨泰州港全程可视化系统建设、船舶港口污染治理、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应急资源共建共享等重点问题,在联盟内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汇聚了共识,形成了“共下一盘棋”“共铸交通梦”的发展合力。

    “虽然长江泰州段党建联盟体系全面成立,但党建联盟的未来发展之路还很长。”王林表示,该局将聚焦忠诚、安全、绿色、智慧、共享等五大方面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党建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优势资源,锻造一流执法铁军,破解水上安全治理和船舶污染防治的难点、痛点问题,积极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党建联盟聚合力 共筑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