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家药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epaper.cnpharm.com/zgyyb/images/2018-07/10/08/zgyyb201807100… ·...

1
行业面面观 行业面面观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南路甲 2 邮编: 100082 电话:总编室:( 010 83025701 广告经营部:( 010 62212952 发行部:( 010 83025753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 0380 定价:每份 1.3 全年定价: 300 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南路甲 2 邮编: 100082 电话:总编室:( 010 83025701 广告经营部:( 010 62212952 发行部:( 010 83025753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 0380 定价:每份 1.3 全年定价: 300 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2018 7 10 星期二 2018 7 10 星期二 8 8 YEJIE GUANCHA 责任编辑/落楠 版式/张妙婷 王建平 电话/(010)83025728 E-mail:[email protected] 业界观察 本报记者 窦洁 6 月 26 日,商务部发布《2017 年中药材流通 市场分析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分析了 2017 年中药材国内市场行情和进出口贸易行情,展 望了中药材流通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17 年中药材国内市场价格 整体保持平稳,品种价格波动幅度收窄;中药 材种植受到政策鼓励,家种品种供应量持续增 加;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产能不足,需求稳步增 长;药食同源品种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增长 主力。 《报告》指出,2017 年随着国际市场回暖,我 国中药材进出口量双增长,亚洲仍为进出口主 要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下,对沿线国家 和地区中药材出口大幅增长;贵细中药材进口 增速较快,人参产业亟待升级;随着行业标准不 断提升,中药材出口品质持续好转;民营企业成 为中药材进出口主力。 国内市场平稳 品种价格波幅收窄 《报告》显示,2017 年中药材流通市场价格 整体保持平稳,略有下滑。从反映全国中药材 整体价格情况的“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 我国 200 种主要大宗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 加权)来看,价格指数在年初最高达到 2700 点,随后缓慢回落,年底点位为 2350.80 点,虽 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6年的年初点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示,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 3.5%,种植面积达到 3466.89 万亩( 不含林地和 野生药材),家种药材供应量持续增加。预计 今后几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到 2020 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6620 万亩 (含 林 地 种 植 面 积) ,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 步激增。 《报告》指出,由于各类野生资源稀缺,国家 对其实施严格的政策保护,再加上劳动力价格 持续上涨,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供给出现不足,价 格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药食同源品种也表现出 强劲的发展势头,相关品种需求总量增长率为 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 国际市场回暖 进口出口数量齐增 《报告》显示,2017 年,国际市场需求回暖, 带动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增加,全年中药材出 口量为22.35万吨,同比增长9.51%。但受国内 部分药材价格下跌影响,中药材平均出口价格 大幅跌至5.1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0.72%;中药 材出口额11.39亿美元,同比微降 2.23%。我国 出口的主要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 茯苓等。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进口中药材 9.10 万 吨 ,同 比 增 加 13.62% ;平 均 进 口 价 格 2.87 美 元/千 克 ,同 比 上 涨 14.15% ;进 口 总 额 2.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69%,远高于我国货 物进口额18.7%的同比增长。我国进口的主要 品种有龙眼、西洋参、鹿茸、西红花、乳香、没药 及血竭等。 《报告》指出,2017 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出 口中药材18.54万吨,出口额9.71亿美元,占我 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 80%。其中,日本、中国香 港、韩国是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品种有人参、枸 杞子、茯苓、半夏、地黄等。2017 年,日本成为我 国中药材出口第一大市场,出口占比达21.67%。 《报告》还指出,我国从亚洲地区进口中药 材8.26万吨,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的 90.77%;进口额1.64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进口 总额的62.79%。在国家政策影响下,我国对东 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药材出口呈 现高速增长势头,出口量分别占我国中药材出 口 总 量 的 13.70% 和 34.01% ,同 比 分 别 上 升 80.33%和51.43%;出口金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 18.35% 和 25.89% ,同 比 分 别 上 升 54.40% 和 38.35%,远高于我国中药材出口整体水平。 资源竞争激烈 今年价格维持震荡调整 《报告》推测,同 2015 年相似,2018 年中药 材走势将维持整体震荡调整态势。其中,家种 大宗品种价格难以乐观,小品种、野生品种、 动物类品种价格则有望走高。2018年我国部 分地区已发生干旱、洪涝、冰雹、“倒春寒”等 气象灾害,需要继续关注特殊气候因素对中药 材整体行情的影响。此外,受到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及种植粮 食作物收益下滑的影响,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 扩大,在我国中北部区域中药材种植向农场化 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到2020年,我国中药 材种植面积规模预计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 种植面积 )。 《报告》指出,中药材产地呈现新形势,表 现为医药企业加速产地布局,集约化产地加工 雏形初现,产地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如中国中 药、康美药业、天士力、珍宝岛、九州通、香雪制 药等上市公司按照《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 “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的要求,纷纷以多 种形式下沉中药材产地,产地资源竞争日趋激 烈,中药材定制化生产、产地集中加工、托管式 仓储、供应链金融、中药材视频直播和溯源等 新型业务模式和技术都已在各大中药材产地 兴起和应用。 本报记者 王依依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18中国工业行业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106家企业集中发布了 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包括扬子江药业集 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扬子江药业” )等13 家医药 企业。 该发布会由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 指导,旨在展现企业履责创新成效,推动企业 提升有效应对与管控内外部各类风险与挑战 的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适应新时代 工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据悉,自 2009 年 起,十年来在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会上发布报告的企业数量累计达近730 家()。 创新研发打造“中国品牌” 坚持创新精神、提高药品疗效和质量,以助 力提升群众用药可及性,是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 任务。 本次医药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 示,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华润双鹤” )致力于制药领域的创新研发,建 立起以患者与临床治疗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立 项体系,并率先引进吹塑-灌装-密封技术 简称 BFS ),将其应用于输液生产,进而推动中 国医药包装协会组织起草《吹灌封一体化 (BFS)输液技术指南》。华润双鹤相关负责人 介绍,这是中国首部研究制定BFS相关技术 标准的行业性指导性文件,突出了BFS输液 技术的安全性优势。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云 南白药” )推进天然药物开发国际化、传统中药 现代化,开展中药产品在美国上市的探索,推 动传统中药剂型创新,结合现代理念技术,做 大做强保健医药等大健康产业,扎根中国,走 向世界。 “创新是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 责任。医药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更精准、 系统地诊断和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时代。 我们将聚集更多资源在这些重大疾病的精准 诊断、治疗产 品 的 创 新 研 发 上 ,更 快、更 好、更 可负担地解决这些重大疾病带来的问题。”复星 国际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指出,未 来复星医药的核心价值基本在于此。 绿色制造建设“美丽中国”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化污染 防治,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 要的一环,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统计显示,在参加本次发布会的企业中, 涉及绿色制造指标的企业数量超过90%。云 南白药等多家知名药企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 到要践行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 展的产业体系。 “我们努力以绿色、低碳理念规划各类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推行 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发展对环境的消耗。”云南 白药相关负责人在企业报告中表示。目前,云 南白药已依照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 规章制度要求,结合自身生物医药大健康行业 实际,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环保管理网络,并完 善了环保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 保管理体系。同时,企业还进一步提升能源管 理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切实履行企业社会 责任。 据扬子江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已先 后累计投资数亿元,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 和技术,并引入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从生产源头开始,对产 品全生产过程实施污染预防。 以人为本助力“健康中国”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受到追捧。 药企社会责任报告显示,目前云南白药已拥 有两个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共300余个品种 的药品生产体系,以牙膏、洗发水、卫生巾等为代 表的个人健康护理产品体系,以及以原生药材产 业链体系开发的产业生态发展体系,共同构成企 业大健康产品体系。云南白药相关负责人透漏, 2017 年以来,公司努力以“新白药·大健康”战略 为指引,贯彻落实“稳增长”相关要求,优化产业布 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扬子江药业在责任报告中明确提出,公司积 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大力 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竭力 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并将企业社会责任贯穿于所 有业务运营的环节,在质量提升、保障消费者安全 用药、开展公益活动、企业文化等方面同步发力。 甘肃渭源县 与红日药业签署 投资合作协议 本报江苏讯 日前,从扬子江药业集团传来 消息,该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的苯磺酸氨 氯地平片,正式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 价,成为集团继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后,第二个通过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据悉,在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心 血管系统化学药市场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销 售额超过40亿元,其中3/4的市场被原研企业 占有。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年 销售近5亿元,是企业拳头产品。为了顺利开 展该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公司一方面组 织人员研读法规文件,一方面派遣人员进行集 中培训、汇集专家意见,最终形成整体工作思 路。经过18个月的探索、30多个处方工艺的筛 选、多个新分析方法的开发、300多条溶出曲线 的检测,最终确定了最优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使 得企业产品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曲线高度一 致,且产品质量关键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经人 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论证,该集团苯磺酸氨氯地 平片与原研制剂疗效一致,且安全性良好。扬 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成为苯磺 酸氨氯地平片全国第二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 价的企业。 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国家为保障群众用 药安全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 高我国仿制药市场竞争力,推进医药产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实现进口药的国产替代。该项工作 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加快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优 化市场竞争格局。扬子江药业的苯磺酸氨氯地平 片产品顺利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该公司不 断优化产品布局、用高质量药品推动企业高速发 展的体现。 (刘良鸣) 健康产业积极作为 充分展现责任担当 十三家药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本报北京讯 (记者满雪) 7月4日, 甘肃省渭源县政府与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 以下简称“红日药业” )投资合作签 约仪式在京举行。 根据协议,红日药业将依托渭源县区 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携手西北地 区中医药企业佛慈制药在当地联合开展中 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项目合作,并帮助 渭源县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药 配方颗粒等产业,实施产地化生产,开展西 北五省以及全国市场销售。 签约仪式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 就协议的达成表示祝贺,对渭源县开门纳 贤引进优质企业,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中 药材产业链,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转型升 级,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 做法表示肯定;对红日药业集团积极响应 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履行上市公司社会 责任的行动表示赞赏。刘永富希望渭源县 和红日药业精诚合作,全力打造产业扶贫 示范项目。 红日药业集团董事长姚小青表示,企 业将通过投资合作,打造具有当地特色 的中药产业链,推动渭源县中医药产业 转型升级,以产业发展带动渭源县百姓 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地 方受益。 本报北京讯 (记者王泽议) 日前,在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在京举行的京沪中药材种植与市场对接会 上,记者了解到,中药材栽培技术实现了 突破性进展,以用途为导向的丹参差异化 栽培技术体系在上海医药集团旗下上海 市药材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药药材” )成 功构建。 据上药药材中药资源事业部负责人介 绍,该公司将“质量源于设计(QBD)”的理 念导入源头科研,围绕丹参多样化的市场 需求,进行了“用途导向的丹参差异化栽培 技术体系构建”研究。目前该公司在山东 临沂的药材种植基地,已成功实现丹参的 四种差异化栽培—高丹酚酸型、高丹参 酮型、综合指标型丹参栽培模式和品相美 观的生长型丹参种植。四种差异化栽培模 式生产出来的丹参,能满足下游工业企业 提取、切片等不同需求。如高丹酚酸型栽 培模式生产的丹参,主要以丹酚酸B等水 溶性成分含量高为主要特征;高丹参酮型 栽培模式生产的丹参,主要以丹参酮等脂 溶性成分含量高为主要特征;综合指标型 栽培模式生产的丹参,各种有效成分含量 普遍居中,且均一稳定;品相美观生长型丹 参,外观性状优异,色泽鲜红,条形粗细均 匀,适合切片。据悉,上药药材相关育苗、 栽培技术等已获多项专利保护。 本报北京讯 (记 者 窦 洁) 日前,由 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 年 中 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在京开幕。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自2007年启 动以来,第一阶段以城市大型现场公益活 动为主,第二阶段以“进乡村、进社区、进家 庭”为主,展示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播中医 药健康文化知识、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 好氛围,成为影响深远的公益性中医药文 化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为“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 段活动,主要包含展览展示、健康咨询、互 动体验、健康讲座、科普资料发放等板块。 “中医中药中国行” 主题活动在京开幕 丹参实现以用途为 导向的差异化种植 扬子江药业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商务部发布《2017 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中药材市场总体向好

Transcript of 十三家药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epaper.cnpharm.com/zgyyb/images/2018-07/10/08/zgyyb201807100… ·...

Page 1: 十三家药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epaper.cnpharm.com/zgyyb/images/2018-07/10/08/zgyyb201807100… · 格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药食同源品种也表现出 强劲的发展势头,相关品种需求总量增长率为

行业面面观行业面面观

社 址 :北 京 市 海 淀 区 文 慧 园 南 路 甲 2 号 邮 编 :100082 电 话 :总 编 室 :(010)83025701 广 告 经 营 部 :(010)62212952 发 行 部 :(010)83025753 广 告 经 营 许 可 证 :京 海 工 商 广 字 第 0380 号 定 价 :每 份 1.3 元 全 年 定 价 :300 元 工 人 日 报 社 印 刷 厂 印 刷社 址 :北 京 市 海 淀 区 文 慧 园 南 路 甲 2 号 邮 编 :100082 电 话 :总 编 室 :(010)83025701 广 告 经 营 部 :(010)62212952 发 行 部 :(010)83025753 广 告 经 营 许 可 证 :京 海 工 商 广 字 第 0380 号 定 价 :每 份 1.3 元 全 年 定 价 :300 元 工 人 日 报 社 印 刷 厂 印 刷

2018年7月 10日 星期二2018年7月 10日 星期二88 YEJIE GUANCHAYEJIE GUANCHA责任编辑/落楠 版式/张妙婷 王建平电话/(010)83025728 E-mail:[email protected] 业界观察

□ 本报记者 窦洁

6月26日,商务部发布《2017年中药材流通

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了2017

年中药材国内市场行情和进出口贸易行情,展

望了中药材流通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17年中药材国内市场价格

整体保持平稳,品种价格波动幅度收窄;中药

材种植受到政策鼓励,家种品种供应量持续增

加;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产能不足,需求稳步增

长;药食同源品种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增长

主力。

《报告》指出,2017年随着国际市场回暖,我

国中药材进出口量双增长,亚洲仍为进出口主

要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下,对沿线国家

和地区中药材出口大幅增长;贵细中药材进口

增速较快,人参产业亟待升级;随着行业标准不

断提升,中药材出口品质持续好转;民营企业成

为中药材进出口主力。

国内市场平稳品种价格波幅收窄

《报告》显示,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价格

整体保持平稳,略有下滑。从反映全国中药材

整体价格情况的“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

(我国 200 种主要大宗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

加 权)来看,价格指数在年初最高达到 2700

点,随后缓慢回落,年底点位为2350.80点,虽

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6年的年初点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示,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长

3.5%,种植面积达到3466.89万亩(不含林地和

野生药材),家种药材供应量持续增加。预计

今后几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到

2020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6620万亩

(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

步激增。

《报告》指出,由于各类野生资源稀缺,国家

对其实施严格的政策保护,再加上劳动力价格

持续上涨,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供给出现不足,价

格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药食同源品种也表现出

强劲的发展势头,相关品种需求总量增长率为

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

国际市场回暖进口出口数量齐增

《报告》显示,2017年,国际市场需求回暖,

带动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增加,全年中药材出

口量为22.35万吨,同比增长9.51%。但受国内

部分药材价格下跌影响,中药材平均出口价格

大幅跌至5.1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0.72%;中药

材出口额11.39亿美元,同比微降2.23%。我国

出口的主要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

茯苓等。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进口中药材

9.10 万吨,同比增加 13.62%;平均进口价格

2.87 美元/千克,同比上涨 14.15%;进口总额

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69%,远高于我国货

物进口额18.7%的同比增长。我国进口的主要

品种有龙眼、西洋参、鹿茸、西红花、乳香、没药

及血竭等。

《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出

口中药材18.54万吨,出口额9.71亿美元,占我

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0%。其中,日本、中国香

港、韩国是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品种有人参、枸

杞子、茯苓、半夏、地黄等。2017年,日本成为我

国中药材出口第一大市场,出口占比达21.67%。

《报告》还指出,我国从亚洲地区进口中药

材 8.26 万 吨 ,占 我 国 中 药 材 进 口 总 量 的

90.77%;进口额1.64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进口

总额的62.79%。在国家政策影响下,我国对东

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药材出口呈

现高速增长势头,出口量分别占我国中药材出

口总量的 13.70%和 34.01%,同比分别上升

80.33%和51.43%;出口金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

18.35%和 25.89%,同比分别上升 54.40%和

38.35%,远高于我国中药材出口整体水平。

资源竞争激烈今年价格维持震荡调整

《报告》推测,同2015年相似,2018年中药

材走势将维持整体震荡调整态势。其中,家种

大宗品种价格难以乐观,小品种、野生品种、

动物类品种价格则有望走高。2018年我国部

分地区已发生干旱、洪涝、冰雹、“倒春寒”等

气象灾害,需要继续关注特殊气候因素对中药

材整体行情的影响。此外,受到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及种植粮

食作物收益下滑的影响,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

扩大,在我国中北部区域中药材种植向农场化

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到2020年,我国中药

材种植面积规模预计超过6620万亩(含林地

种植面积)。

《报告》指出,中药材产地呈现新形势,表

现为医药企业加速产地布局,集约化产地加工

雏形初现,产地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如中国中

药、康美药业、天士力、珍宝岛、九州通、香雪制

药等上市公司按照《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

“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的要求,纷纷以多

种形式下沉中药材产地,产地资源竞争日趋激

烈,中药材定制化生产、产地集中加工、托管式

仓储、供应链金融、中药材视频直播和溯源等

新型业务模式和技术都已在各大中药材产地

兴起和应用。

□ 本报记者 王依依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18中国工业行业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106家企业集中发布了

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包括扬子江药业集

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药业”)等13家医药

企业。

该发布会由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

指导,旨在展现企业履责创新成效,推动企业

提升有效应对与管控内外部各类风险与挑战

的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适应新时代

工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据悉,自 2009 年

起,十年来在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会上发布报告的企业数量累计达近 730

家(次)。

创新研发 打造“中国品牌”

坚持创新精神、提高药品疗效和质量,以助

力提升群众用药可及性,是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

任务。

本次医药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

示,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 简 称

“华润双鹤”)致力于制药领域的创新研发,建

立起以患者与临床治疗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立

项体系,并率先引进吹塑-灌装-密封技术

(简称 BFS),将其应用于输液生产,进而推动中

国医药包装协会组织起草《吹灌封一体化

(BFS)输液技术指南》。华润双鹤相关负责人

介绍,这是中国首部研究制定BFS 相关技术

标准的行业性指导性文件,突出了BFS 输液

技术的安全性优势。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

南白药”)推进天然药物开发国际化、传统中药

现代化,开展中药产品在美国上市的探索,推

动传统中药剂型创新,结合现代理念技术,做

大做强保健医药等大健康产业,扎根中国,走

向世界。

“创新是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

责任。医药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可以更精准、

系统地诊断和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时代。

我们将聚集更多资源在这些重大疾病的精准

诊断、治疗产品的创新研发上,更快、更好、更

可负担地解决这些重大疾病带来的问题。”复星

国际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指出,未

来复星医药的核心价值基本在于此。

绿色制造 建设“美丽中国”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化污染

防治,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

要的一环,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统计显示,在参加本次发布会的企业中,

涉及绿色制造指标的企业数量超过90%。云

南白药等多家知名药企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

到要践行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

展的产业体系。

“我们努力以绿色、低碳理念规划各类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推行

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发展对环境的消耗。”云南

白药相关负责人在企业报告中表示。目前,云

南白药已依照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

规章制度要求,结合自身生物医药大健康行业

实际,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环保管理网络,并完

善了环保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

保管理体系。同时,企业还进一步提升能源管

理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切实履行企业社会

责任。

据扬子江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已先

后累计投资数亿元,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

和技术,并引入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和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从生产源头开始,对产

品全生产过程实施污染预防。

以人为本 助力“健康中国”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受到追捧。

药企社会责任报告显示,目前云南白药已拥

有两个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共300余个品种

的药品生产体系,以牙膏、洗发水、卫生巾等为代

表的个人健康护理产品体系,以及以原生药材产

业链体系开发的产业生态发展体系,共同构成企

业大健康产品体系。云南白药相关负责人透漏,

2017年以来,公司努力以“新白药·大健康”战略

为指引,贯彻落实“稳增长”相关要求,优化产业布

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扬子江药业在责任报告中明确提出,公司积

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大力

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竭力

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并将企业社会责任贯穿于所

有业务运营的环节,在质量提升、保障消费者安全

用药、开展公益活动、企业文化等方面同步发力。

甘肃渭源县与红日药业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本报江苏讯 日前,从扬子江药业集团传来

消息,该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的苯磺酸氨

氯地平片,正式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

价,成为集团继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后,第二个通过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据悉,在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心

血管系统化学药市场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销

售额超过40亿元,其中3/4的市场被原研企业

占有。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年

销售近5亿元,是企业拳头产品。为了顺利开

展该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公司一方面组

织人员研读法规文件,一方面派遣人员进行集

中培训、汇集专家意见,最终形成整体工作思

路。经过18个月的探索、30多个处方工艺的筛

选、多个新分析方法的开发、300多条溶出曲线

的检测,最终确定了最优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使

得企业产品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曲线高度一

致,且产品质量关键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经人

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论证,该集团苯磺酸氨氯地

平片与原研制剂疗效一致,且安全性良好。扬

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成为苯磺

酸氨氯地平片全国第二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

价的企业。

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国家为保障群众用

药安全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

高我国仿制药市场竞争力,推进医药产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实现进口药的国产替代。该项工作

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加快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优

化市场竞争格局。扬子江药业的苯磺酸氨氯地平

片产品顺利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该公司不

断优化产品布局、用高质量药品推动企业高速发

展的体现。

(刘良鸣)

健康产业积极作为 充分展现责任担当

十三家药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本报北京讯 (记者满雪) 7月4日,

甘肃省渭源县政府与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日药业”)投资合作签

约仪式在京举行。

根据协议,红日药业将依托渭源县区

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携手西北地

区中医药企业佛慈制药在当地联合开展中

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项目合作,并帮助

渭源县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药

配方颗粒等产业,实施产地化生产,开展西

北五省以及全国市场销售。

签约仪式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

就协议的达成表示祝贺,对渭源县开门纳

贤引进优质企业,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中

药材产业链,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转型升

级,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

做法表示肯定;对红日药业集团积极响应

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履行上市公司社会

责任的行动表示赞赏。刘永富希望渭源县

和红日药业精诚合作,全力打造产业扶贫

示范项目。

红日药业集团董事长姚小青表示,企

业将通过投资合作,打造具有当地特色

的中药产业链,推动渭源县中医药产业

转型升级,以产业发展带动渭源县百姓

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地

方受益。

本报北京讯(记者王泽议) 日前,在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在京举行的京沪中药材种植与市场对接会

上,记者了解到,中药材栽培技术实现了

突破性进展,以用途为导向的丹参差异化

栽培技术体系在上海医药集团旗下上海

市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药材”)成

功构建。

据上药药材中药资源事业部负责人介

绍,该公司将“质量源于设计(QBD)”的理

念导入源头科研,围绕丹参多样化的市场

需求,进行了“用途导向的丹参差异化栽培

技术体系构建”研究。目前该公司在山东

临沂的药材种植基地,已成功实现丹参的

四种差异化栽培——高丹酚酸型、高丹参

酮型、综合指标型丹参栽培模式和品相美

观的生长型丹参种植。四种差异化栽培模

式生产出来的丹参,能满足下游工业企业

提取、切片等不同需求。如高丹酚酸型栽

培模式生产的丹参,主要以丹酚酸B等水

溶性成分含量高为主要特征;高丹参酮型

栽培模式生产的丹参,主要以丹参酮等脂

溶性成分含量高为主要特征;综合指标型

栽培模式生产的丹参,各种有效成分含量

普遍居中,且均一稳定;品相美观生长型丹

参,外观性状优异,色泽鲜红,条形粗细均

匀,适合切片。据悉,上药药材相关育苗、

栽培技术等已获多项专利保护。

本报北京讯 (记者窦洁) 日前,由

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年中

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在京开幕。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自2007年启

动以来,第一阶段以城市大型现场公益活

动为主,第二阶段以“进乡村、进社区、进家

庭”为主,展示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播中医

药健康文化知识、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

好氛围,成为影响深远的公益性中医药文

化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为“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

段活动,主要包含展览展示、健康咨询、互

动体验、健康讲座、科普资料发放等板块。

“中医中药中国行”主题活动在京开幕

丹参实现以用途为导向的差异化种植

扬子江药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商务部发布《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中药材市场总体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