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趙令揚教授於1964年出任澳洲雪梨大學東...

17

Transcript of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趙令揚教授於1964年出任澳洲雪梨大學東...

趙令揚教授於1964年出任澳洲雪梨大學東

方學系中國歷史講師,1969年獲聘回港,在母

校香港大學中文系講授明清史、中西交通史、

政治思想史和近代文學等科目。趙教授之研究

範圍主要為中國明清思想史、中國現代文學和

海外華人史。在香港大學任教期間,歷任文學

院院長、中文系系主任、日文系創系主任,多

年來為本地及海外學府培養了不少教學和研究

人才。趙教授於2001年退休,獲大學授予「榮

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榮銜。

2015年適逢趙令揚教授任教上庠五十周

年,同時也是他的金婚紀念和八十壽慶,本論

文集付梓的目的,為其門生友好對趙教授表示

敬意和為他祝壽。

建議上架分類:歷史/文化

128

ISBN 978-988-8340-61-3

Golden Jubilee E

ssays Dedicated To Professor C

hiu Ling Y

eong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封面題字:賴恬昌教授

趙令揚教授八秩慶壽論文集-cover.pdf 1 23/6/15 上午9:13

前言 v

方志體例各昉源於己學視野說 1馬楚堅

WifelyJealousy婦妒inTraditionalChina 25Ling Wing Tim 凌榮添

曇鸞追尊蓮宗祖師位的問題 35陳劍鍠

略論胡瑗《中庸義》佚文及其價值 57黃富榮

元末明初江南地區知識分子的「仕」與「隱」觀念探研 85梁操雅

寧王朱權及其《通鑑博論》 109李焯然

懿文太子及建文帝的后妃與子女 143黃迺錕

明代內書堂的設立與祖制 161梁紹傑

目 錄

談殷偕《鷹擊天鵝圖》——皇室狩獵片斷 189蘇耀宗

龔輝與《西槎彙草》 215楊文信

馮應京《皇明祖訓附解》考索 241許振興

清代廣東漁業生產發展述論(1644 - 1911) 261陳偉明 李哲

廣州十三行商與圖書刊印事業 293冷東、阮宏

商業救國論的漂移——從澳大利亞《雪梨商報》看 20世紀初中、澳貿易 313楊永安

香港的教育場景與港督盧押建構香港大學的理念 343劉潤和

香港華人自理會道濟會堂婦女傳道工作(1877 - 1926) 361葉深銘

自然主義?敘事文?——論夏丏尊的小說創作 383楊玉峰

蔣介石與政學系 399金以林

張相與金兆梓:記中華書局一段師生情誼 423姚繼斌

作者名單

馬楚堅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講師

凌榮添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退休講師

陳劍鍠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黃富榮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

梁操雅 前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李焯然 新加坡國立大學雲茂潮中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黃迺錕 任職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梁紹傑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蘇耀宗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文增補課程高級講師

楊文信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許振興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陳偉明 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哲 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研究生

冷東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阮宏 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研究生

楊永安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劉潤和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副教授

葉深銘 田家炳中學副校長

楊玉峰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金以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姚繼斌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客席助理教授

前言

趙令揚教授,祖籍廣東澄海,1935 年上海出生,1954 年喇沙書院中學

畢業,1955-56 年於葛量洪師範專科學校(Grantham Training College, Hong

Kong)完成師資培訓。其後於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修

業,1961 年獲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即今中文學院)文學士學

位,1963 年以《唐宋時廣州市舶司研究》論文獲頒授文學碩士學位,其指導

老師乃史學泰斗羅香林教授。1963 年 3 月為澳洲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聘任,出任東方學系(Department of Oriental Studies)中國

歷史講師,於 1964 年 1 月履新。教學之餘,並繼續進修,師從東方學系系主

任戴維思教授(Albert Richard Davis),於 1968 年獲博士學位。戴教授為傑出

的中日文學研究者,尤醉心鑽研六朝文學,其巨著《陶淵明研究》後由香港大

學出版社出版。趙教授於 1969 年受聘回港,在母校中文系講授明清史、中西

交通史、政治思想史和近代文學等科目。1975 年榮升教授,1984 年晉升講座

教授,並曾任文學院院長、中文系系主任、日文系創系主任。2001 年退休,

獲大學授予「榮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榮銜。

趙令揚教授之研究範圍主要為中國明清思想史、中國現代文學和海外華人

史。早年參與撰寫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明代名人傳》),曾出版學

術專著多種,包括《明史論集》、《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寧王朱權及其

庚辛玉冊》、Zheng He: Navigator , Discoverer and Diplomat 等,合編史料如《明

實錄中之東南亞資料》、《明實錄中之天文資料》、《海外華人史資料選編》、《苦

笑錄:陳公博回憶,1925-1936》等,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如〈從張岱史

學觀點看明代文化思想變遷之歷程〉、〈論龔自珍對史之觀念〉、〈傳統中國知識

分子的「家」,「國」觀念〉、〈辛亥革命期間海外中國知識份子對中國革命的看

法──梅光達,邱菽園與康、梁的關係〉、〈陳寅恪先生與民族文化史研究〉、

vi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儒學與香港專上教育關係之今昔〉、“The Thought of Founding a Nation: Dr.

Sun Yat-sen’s Views During His School Years” 等。

趙令揚教授擔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期間,繼承中文系文史不分家之傳

統,除致力弘揚發展文學、歷史、哲學、翻譯各科之外,並將原屬港大語文中

心(Language Center)的普通話和廣東話課程納入中文系,改設成為中國語文

學部,使校內師生增加學習語言的機會。又創立「中文增補課程」,使港大選

修不同學科的學子們得以有系統地學習漢語和實用中文,使中文系成為港大少

數以全校學生為教學對象的學系。

過去港大中文系研究生獎學金名額有限,有志於畢業後繼續深造的同

學,受制於中文、歷史及翻譯每組僅設一個大學資助研究生 (Studentship)名

額,往往不能一展抱負。趙令揚教授擔任系主任以後,一方面在系內經費的

支持下,增設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的職位,另一方面則把導師

(Demonstrator)的職位分拆為二,此舉不獨令未能得到資助的同學得以紓緩經

濟壓力,也使更多同學受惠。此外,趙教授還極力向校方反映,敦促大學必須

撥出更多經費來培養未來的學術人才。在多方面的配合下,語言文學、歷史文

化、中英翻譯三個不同組別的研究學額及資助日增,使中文系在 20 世紀 80-

90 年代增添一批又一批年青研究才俊,為本地及海外學府培養了不少教學和研

究人才。

趙令揚教授在任期間,亦積極推動學術研究,並多次邀請國內外著名學

者到香港大學講學。其中如史學大師錢穆教授、北京大學任繼愈教授、中國

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瞿同祖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金應熙教授、臺灣大學

陳捷先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及蔣彝兩教

授、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華盛頓大學陳學霖教授、明尼蘇達大學 Edward

Farmer 教授、威斯康新大學周策縱教授、羅馬大學 Paolo Santangelo 教授、

澳洲國立大學柳存仁教授、墨爾本大學 Harry Simon 教授、倫敦大學 Hugh

Baker 教授等,使港大中文系莘莘學子得以親睹著名學人的風采,聆聽教益。

上世紀 70 年代末,中國開放改革之初,趙教授即舉辦多次學術研討會,使三

地兩岸學者能聚首一堂,交流研究心得,同時亦邀請海外學人參加,使中國

vii

歷史或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甚至不同的意識形態下,

得以相互切磋砥礪。這類具前瞻性和影響力的國際研討會和講座,令中文系

的學術研究和路向得到嶄新的開拓與發展。大略計算,這些國際學術會議和

講座不下四十餘次,時間橫跨上世紀 70 年代末至本世紀。舉其例子,如「查

良鏞學術講座」,不同主題的明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人的革命:中國現代

化中的思想與文化問題研討會」、「香港大學中文系 70 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

討會」、「中國學術研究之承傳與創新研討會」、「五四運動紀念國際研討會」、

「許地山教授學術研究會」、「孫逸仙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34 屆

(1993)亞洲及北非洲研究國際學術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Studies, ICANAS)、「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

討會」、「廿一世紀國際儒學教育之發展學術研討會」等。尤應注意的是,「亞

洲及北非洲研究國際學術會議」是國際盛會,素被譽為「學術界奧林匹克」,

第 34 屆會議是首次在香港舉行,而趙教授是首位擔任會議主席的華人學者。

此後,他更連續兩屆(1997 年匈牙利布達佩斯和 2000 年加拿大蒙特利爾)

獲大會邀請擔任會議的名譽主席。

除服務香港大學外,趙令揚教授對海內外高等教育事業亦貢獻良多,曾受

聘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並擔任該校和馬來亞大學校外考試委員

與學術顧問;曾出任澳洲國立大學客座研究員、墨爾本大學客座講師、廣州中

山大學及暨南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

汕頭大學創校校董、香港浸會大學校董、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董。趙教授

雖然退休多年,但在學術界仍然活躍,是中國史學會會員、皇家亞洲學會香港

分會(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終身會員,現仍身兼港大中文

學院名譽教授、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Unesco Hong Kong Association)

副會長、上海財經大學顧問、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明史學會理事等

職。上世紀 80 年代,大學迅速擴張,趙教授說服社會名流如查良鏞教授、徐

谷華昆仲、徐展堂博士慨捐巨款,共同發展大學之多元化學術活動,成效卓著。

對本地明清史研究的推動,趙令揚教授的貢獻更是有目共睹。他以其研

究的興趣和專長,為香港培養了大批明清研究的學人,也為香港大學中文系

viii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成為國際上明清研究的重鎮打下堅實的基礎。趙教授於 1985 年創辦《明清史

集刊》,與當時美國的 Ming Studies、臺灣的《明史研究專刊》、日本的《明

代史研究》、中國大陸的《明史研究論叢》,共同發展明清史研究,使港大成

為國際上推動明史研究的重要推手。《明清史集刊》在他的開拓和經營下,吸

引了不少海內外著名學者踴躍投稿,這固然是學術界承認該學刊的地位所致,

也和趙教授的慧眼獨具、果斷創刊的決心不無關係。2003 年,新加坡國立大

學前文學院院長 Edwin Thumboo 教授特別在當地為趙教授舉辦榮休紀念學術

研討會,足見國際學術界對其成就的肯定。翌年,研討會論文集由新加坡國

立大學文化中心所屬 UniPress 和新加坡八方出版社共同出版,題為 East-West

Studies: Tradition,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 A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Professor Chiu Ling Yeo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Retirement from the Chair of

Chines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今年適逢趙令揚教授任教上庠五十周年,同時也是他的金婚紀念和八十

壽慶,本論文集付梓的目的,為其門生友好對趙教授表示敬意和為他祝壽。然

而,論文集的出版如果沒有眾多友人的幫忙和支持,是沒有辦法完成的。我們

衷心感謝賴恬昌教授為書名題字,馬昭文小姐為論文集設計封面,香港中華書

局編輯部同仁的鼎力支持和協助。我們誠意地將這本論文集獻給趙教授,祝願

他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1方志體例各昉源於己學視野說

方志體例各昉源於己學視野說

馬楚堅 *

一、引言

方志之書,歷朝公私纂修,各有隆替;其內容於研討所具價值,關係頗

鉅,羅香林(1906-1978)先生顧入民國後,中國史地學界於此雖有所「論

著,時有精義」,1 然而大學史地系皆乏此課程,乃於二十二年在中山大學闢

「方志學研究」課程,又講於中央大學文理學院,來港後則講於香港大學及珠

海文史研究所。

羅先生「方志之學」肇迪於宋(960-1127)朱長文(1041-1100),2

師承於梁啓超(1873-1929)先生,3 復承學朱希祖(1879-1944)、顧頡剛

(1893-1980)、陳寅恪(1890-1969)、洪業(1893-1980)諸老,且參與《廣

東通志稿》工作,並為通志館體例起草及任志稿編纂人之一,4 於該學之推廣

不遺餘力。先生於方志尤重其於學術研究上之應用價值,故門下桃李多善用

方志材料以志證史。然又以方志學有待研求尚多,且以志書卷帙浩繁,現存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講師1 傅振倫:《中國方志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卷首,〈自序〉,頁 1-3。2 朱長文:《吳縣圖經續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卷首,〈自序〉頁 1-2。3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頁 299-314,十五,〈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3),七、「方志學」〉。按:此文嘗發表於《東方雜誌》,21卷 18期(1924年)。

4 馬楚堅:《羅香林先生學述》(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排版中)。

2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約逾二、三萬部,卻散藏於中外,得之非易,故喜導學者自行就本地所藏及

所購膠卷者予以多方探究,得其學者以王重民(1903-1975)、趙令揚諸先

生為首。

今適逢趙公大耋惠迪吉期,耋艾歌詠論道撰說欣賀,楚堅樂以拙說預

流,5 並藉以向同好請益就正焉。

二、體例草創開基與己學視野之關係

修書著史,必先立明體例,著述遂有軌可循,其書上下必因循系統有

自,條理切當,致載筆無違例不純之弊。所謂體例,即規定編撰款式及文辭

之體裁。惟是一書有一書之體例,益以古代經籍流通於唐(618-907)宋

(960-1279)以前,皆受印刷術所侷限,致開基草創者,不得不端賴己學視

野所及而發凡言例。學術高者,自能以積學本會通之道,而相依視野所及古

今資料,創自得致工的新體例;一般自命為騷人才士之縉紳小儒、長吏,則

自難憑學術而有會通之講,竊以為其僅能依賴常識予以有限模昉而已。立體

例既關係一書之系統條理,故體例向為學者所重視,劉知幾(661-721)《史

通》為此云:

例,猶國之有法,國無法,則上下靡定,史無例,則是非莫準。昔夫子

修《經》,始發凡例。《左氏》立傳,顯其區域。6

5 本文原為 1976年方志學研究讀書報告,2015年初削繁修訂成稿。6 劉知幾著,張振珮箋注:《史通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卷 4,〈序例〉,頁 103。

3方志體例各昉源於己學視野說

其他如揚雄(前 53-18)〈長楊賦〉、7 杜預(222-285)〈春秋序〉、8 陸機

(261-303)〈文賦〉、9 嵇康(223?-262?)〈琴賦〉、10 孔穎達(574-648)《毛

詩正義》之〈周頌〉疏、11 李重論革法創制皆有所言。12

考發凡創體例,始自孔子(前 551-前 479)之修《尚書》、《春秋》。

其修書,乃博覧周室(前 1046-前 256)、魯國及周遊列國所藏史志、古存

經籍,「凡典、謨、訓、誥、誓、命之書,散在天下」,憑其學術會通而為一

書,「舉而進之,上通于堯、舜,旁通于秦、魯,使天下無佚書,世代無絕

緒,然後為成書。」13 《尚書》與《春秋》體制各異,各為創基之體例。《春秋》

「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上以遵周公之遺制,下以明將

來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則刊而正之,以示勸戒。其餘則皆即用舊

史,史有文質,辭有詳略,不必改也。」「其發凡以言例」,皆「從而修之,

以成一《經》之通體。」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皆據舊例而發,義指

行事,以正褒貶。」且為標明周王統緒、魯君祚胤所在,「因其曆數附其行

事,采周之舊以會成王義,垂法將來。所書之王,即平王也;所用之曆,即

周正也;所稱之公,即魯隱公也。」14 惟其筆法特重「微言大義」,致「言高

則旨遠,辭約則義微」,於是左丘明(前 556-前 451或約前 502-約前 422)

為疏明其事之本末而作《傳》,「或先《經》以始事,或後《經》以終義」,

7 揚雄:〈長楊賦〉,載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卷 9,〈墨客〉條,頁 8。

8 杜預:〈春秋序〉,載杜預注,孔頴達疏:《左傳正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卷 1,頁 5。

9 陸士衡:〈文賦〉,載《文選》,卷 17,頁 4。10 嵇康:〈琴賦〉,載《文選》,卷 18,頁 12。11 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卷 19之首,〈周頌〉疏,頁

235。12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卷 46,〈列傳〉16,〈李重〉,頁

1309。13 鄭樵著,吳懷祺校補:《鄭樵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卷 3,〈上宰相書〉,頁 36-40。

14 杜預:〈春秋序〉,卷 1,頁 1-9。

4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言見《經》文,而事詳《傳》內,或《傳》無而《經》有,或《經》闕而《傳》

存,遂使學者原始要終。15 魯「《春秋》得仲尼挽之於前,左氏推之於後,故

其書日月竝傳。」16 於是「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

年,所以記遠近,別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

以為所記之名也」的編年史遂為史學主體,17 繼志者若荀悅(148-209)《漢

紀》、司馬光(1019-1086)《資治通鑒》等是。

「襲《(尚)書》、《春秋》之作者,司馬遷也,又與二書不同體,以其自

成一家之言,始為自得之書。」「馬遷之為書,當漢世挾書之令初除,書籍之

在天下者,不過《尚書》、《春秋》、《世本》、《戰國策》數書耳。遷會(通)

其書而為一書。舉而推之,上通乎黃帝,旁通乎列國,使天下無絕緒,然後

成書。」其會通自成「之法,得處在〈表〉,用處在〈紀〉、〈傳〉。以其至

要者條而為綱,以其滋蔓者釐而為目。」18 於是編年體史學主流之地位,19 遂

為以本紀序帝王,列傳述人物,表譜繫年爵,書志詳制度之史體迎頭趕上,

編年為古史,紀傳為正史,自此迄清朝(1644-1912)、民國,皆承此「二體」

為史學體例之主流。

後之史家雖會通之講不若孔、左、馬,然以官修史書得秘府藏書、檔

案,集眾學視野模效紀傳體例,於體例中略為損益,錯舉一代之史事而分記

述之可也。為此鄭樵(1104-1162)嘗有「使遷不作,則班(固)、范(曄)

以來皆無作矣」20 以評論之,或有其道理在。孔、馬後之史家,自是不出於此

紀傳,即入於彼編年,莫能外焉。

孔子之《書》體,中有因事命篇,敍事皆有原委,首尾畢具,若「〈堯〉、

15 同上。16 鄭樵:《通志》(清武英殿刻本),卷首,〈通志總序〉,頁 1-2。17 杜預:〈春秋序〉;《史通箋注》,卷 2,〈二體〉,頁 28。18 〈上宰相書〉,頁 36-39。19 《史通》,卷 2,〈二體〉,頁 28-29。20 〈上宰相書〉,頁 36-39。

5方志體例各昉源於己學視野說

〈舜〉二典直序人事,〈禹貢〉一篇唯言地理,〈洪範〉總述災詳,〈顧命〉都

陳喪禮」,21 遂為後世「本末」體所昉。左丘明成《左傳》後,繼作外傳《國

語》二十一篇,起周穆王(姬滿,?-前 922,前 976-前 922在位),下迄

魯悼公(姬寧,?-前 437,前 467-前 437在位),分敍周、魯、齊、晉、

鄭、楚、吳、越八國政治之發展,且詳敍一時之典章與大事,並涉述全社會

之各方面,凡重大問題必溯原竟委,前後照應,使人讀之相悅以解,22 於是

「本末」體遂奠。漢(前 202-220)劉向(前 77-前 6)會通《尚書》、《國語》

之體,依《春秋》及戰國游士策謀、諸國興衰資料,上繼春秋,下終楚漢之

爭,以東西二周、秦、齊、燕、楚、三晉、宋、衞、中山十二國別敍繫以時

日,凡三十三篇,敍事無不備其首尾詳其端委,名曰《戰國策》,亦《國語》

之類。23 宋袁樞(1131-1205)會通《尚書》、《國語》、《國策》,相因依《資

治通鑑》而作《通鑑紀事本末》,使温公之書,別以《國語》之流出之,於

是《尚書》、《國語》之本末體例遂因袁書而自成一家,繼志而起者眾多,遂

為史學「二體」外的第三體。24 朱熹(1130-1200)、25 韓菼(1637-1704)、26

章學誠(1738-1801)、27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於其體皆辨源論優,28 以為

21 《史通》,卷 1,〈六家〉,頁 5。22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五年),第 2章,頁 14。參見韋昭:《國語》(《四部備要》本。臺北:中華書局,1986年),卷首,韋昭〈國語解敍〉,頁 1-2。

23 劉向:《戰國策》(《四庫全書》本),卷首,〈戰國策原序〉,頁 1-2。鮑彪注:《戰國策》(《四庫全書》本),卷首,〈戰國策提要〉,頁 1。

24 袁樞編:《通鑑紀事本末》(《四庫全書》本),卷首,〈通鑑紀事本末提要〉,頁 1-2。25 朱熹:〈跋通鑑紀事本末〉,載陳俊文編:《朱子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全文資料庫指定版本,2000年),卷 81,頁 3995。

26 高士奇:《左傳紀事》(臺北:德志出版社,1962年),卷首,韓菼〈左傳紀事本末序〉,頁 1-3。

27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卷 1,〈書教下〉,頁 51-52。

28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卷 49,〈史部〉5,〈紀事本末類〉小序,頁 1。

6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尚書》、《國語》等皆其體之祖禰也。

唐劉秩承父知幾之學,導源於《尚書》之政典,29 倣「代不乏作」之「經

史百家之言,取《周禮》六官所職」,30 聚而將歷代制度沿革變化,「撰分門書

三十五卷,號曰《政典》」,「(杜)佑得其書,尋味厥旨,以為條目未盡,

因而廣之,加以開元《禮》、《樂》,書成二百卷,號曰《通典》」,31 上起神

農,下迄天寶(742-756),附肅宗(李亨,711-762,756-762在位)以

後之制,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每門各

分子目,自是以典章制度為綱,每事以類相從,舉其始終,序論其得失,分

門別類之政書體例遂䇄立於史學中。32

南梁(502-557)蕭統(501-531)昉《詩經》之輯〈國風〉、〈小雅〉、

〈大雅〉、〈周頌〉、〈魯頌〉、〈商頌〉之例,將東周(前 770-前 256)至六

朝(222-589)間一百三十位文史名家所著,大凡史書中「綜輯辭采」、「錯

比文華」之論文,「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之楚辭、漢賦、六朝駢文、詩

歌者皆為所選輯,惟經、子則不取,共得作品七百餘,區分為三十八類,凡

三十卷,名曰《文選》,33 為春秋至南梁間現存遺世詩文總集,其區分體例,

世因題名而曰「文選體」,視研讀或注釋其集為一專門學問,曰「文選學」。

唐顯慶(656-661)間李善(630-689)為之注釋,並析為六十卷,曰《文

選李善注》,其所援引諸經、傳訓詁、諸子類百有餘種,諸史、別傳、譜牒

等凡四百種,〈詔〉、〈表〉、〈箋〉、〈啟〉、〈雜文〉凡八百餘篇。諸經籍與《文

29 《中國歷史研究法》,第 2章,頁 21。30 《史通箋注》,卷 3,〈書志〉,頁 89。31 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卷 147,〈列傳〉97,〈杜佑〉,頁

3982;卷 102,〈列傳〉52,〈劉子玄〉,頁 3174。32 杜佑:《通典》(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卷 1,〈通典自序〉,頁 1;李翰〈通典序〉,卷首,頁 2。《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 81,〈史部〉,〈政書類〉1,小序,頁 43;《通典》,頁 43-44。

33 《文選》,卷首,蕭統:〈文選序〉,頁 1-3。姚思亷:《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卷 8,〈列傳〉2,〈昭明太子〉,頁 165-171。

7方志體例各昉源於己學視野說

選》所輯原典多亡佚,是故該書學術價值甚高。34 憑上述已可見創例與個人所

學視野關係之大者,其他體例之先後建立則畧之不贅。

「志乃史體」,35 然則其體例若何?縱觀歷代志書,其體例皆多不如史學

三體。政書體由高學術者創出,後繼志者景仰之而自得規例,益以印刷流通

侷限,公、私修志者不得不以己學視野而仰古虛昉,或就所見志書類而作有

限模仿,草創體例,故至清代之方志,便因各自模效而體例優劣不一。此章

學誠有言,古人多偏重地理沿革,或誤昉圖經,致體例混亂不一,主張應以

「六經亦史」之大歷史觀編志,倡立「三書體」,別增「叢談」體例為綱,下

分紀、表、圖、書、政略、列傳等門類,各類目下再分細目,務使一方具體

而微焉,36 可以稽證。歷代志書,因各以己學視野所見而昉,於是上述各種

史學體例,編年體以時間為綱,按年月日記事;紀傳體以人物為綱,以人繫

事,分紀、傳、志、表類敍之;紀事體以事為綱,每事敍其始末;政書體以

34 《舊唐書》,卷 189上,〈儒學上〉,〈李善〉,頁 4946。《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37,〈集部〉,〈總集類〉1,〈文選註六十卷〉,頁 80-81;〈六臣註文選六十卷〉,頁 81-82。《文選》,卷首,頁 1-3。又參駱鴻凱:《文選學》(北京:中華書局,1947年)。

35 《文史通義校注》,卷 8,〈答甄秀才論修志第一書〉,頁 821。36 同上,頁 821-824;〈第二書〉,頁 825-836;〈與甄秀才論文選義例書〉,頁 837;〈駁文選義例再答〉,頁 837-842;〈修志十議〉,頁 842-852;〈與石首王明府論志例〉,頁 861-868;〈記與戴東原論修志〉,頁 869-872;〈報廣濟黃大尹論修志書〉,頁 873-876;〈覆崔 州書〉,頁 877-879;〈為張吉甫司馬撰大名縣志序〉,頁 880-887;〈為畢秋帆制府撰常德府志序〉,頁 888-893;〈為畢秋帆制府撰 州府志序〉,頁 894-900;〈為畢秋帆制府撰石首縣志序〉,頁 901-904;〈書朝邑志後〉,頁 911-914;〈書吳郡志後〉,頁 915-924;〈書灤志後〉,頁 930-934;卷 6,〈方志立三書議〉,頁 571-587;〈州縣請立志科議〉,頁 587-595;卷 7,〈永清縣志皇言紀序例〉,頁 703-708;〈永清縣志選舉表序例〉,頁 718-721;〈永清縣志輿地圖序例〉,頁 731-735;〈永清縣志建置圖序例〉,頁 736-740;〈永清縣志列傳序例〉,頁 760-765;〈永清縣志列女列傳序例〉,頁 766-773;〈永清縣志闕訪列傳序例〉,頁 774-780;〈永清縣志前列傳序例〉,頁 781-787;〈永清縣志文徵序例〉,頁 788-800;〈亳州志人物表議〉上中下,頁 801-810;〈亳州志掌故例議〉上中下,頁 811-818。章學誠:《章氏遺書》(吳興劉氏嘉業堂壬戌刊本),卷 24,〈湖北通志凡例〉,頁 5-15;〈政略敍〉,頁 38。

8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典章制度為綱,分門別類敍述;文選體,依區分類別選輯藝文,遂分別落於

不同區域方志中,成為其草創體例之一二。然又有高言源出高古之書,故以

為其體例不一,內容因例不完備,致沿革臆測,或文獻失徵,或將之濫收猥

入,或簡略其辭而謬託高古,或地方小儒冗吏受官局限期勒造呈送致不得不

昉作,形成兒嬉類應酬小文。種種蕪穢痼疾,實修志者之學術水平不足、文

化質素低下而作有限模仿,卻又託古書名高自標榜,而實未見未讀此已佚之

書,僅略知該精神旨趣一二,即直言其為直接昉效祖禰所致。

方志為書,自古已然。「方志」、「四方之志」為周代史官所掌,「志」即

諸侯國之史。諸國史,就《春秋》、《左傳》、《國語》觀之,其旨偏重一方

「人」與「事」,是則各國之史,其實一也。復稽之,保章氏掌管觀察辨別九

州社會風情、天文地理、物產財用;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

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

用,九穀、六畜之數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隨後按

九州,分別橫敍各地山川、湖泊、藪澤、人民、物產、財用等,37 則知各國史

中及各國圖輿均有筆及「物」與「地」之內涵,由此可證「志」即為周代定制,

限各諸侯國官修一方之書。復觀後世方志有自言上溯至周代志、圖為祖源,

然而周代圖、志均已湮沒無存,僅存名詞、職掌旨趣而已,故稱源於此,實

屬託古於已湮沒文獻,體例無徵而純出想當然之己學視野臆斷中,此亦自古

至今遺世之各地志書各有體例、各修志者以己學視野所及所昉效,雖源同而

質異。唐宋以來不少方志筆載涉縱敍九州,橫敍各地之「人」與「事」、「物」

與「地」,此等體例之特色,多為纂修者己學視野所及、所昉效於所見古今

之經、史多源而作草創之基,重修則參考舊例及能見之他省、他州、他縣之

志例,昉之而為彌縫,擴充以增門類細目,然必以該方政區為主。是則其創

37 《周禮》(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卷 16,〈土訓〉,頁 111;〈誦訓〉,頁 111;卷 26,〈保章氏〉,頁 180;〈外史〉,頁 181;卷 33,〈職方氏〉,頁 221-224。

446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趙令揚教授於1964年出任澳洲雪梨大學東

方學系中國歷史講師,1969年獲聘回港,在母

校香港大學中文系講授明清史、中西交通史、

政治思想史和近代文學等科目。趙教授之研究

範圍主要為中國明清思想史、中國現代文學和

海外華人史。在香港大學任教期間,歷任文學

院院長、中文系系主任、日文系創系主任,多

年來為本地及海外學府培養了不少教學和研究

人才。趙教授於2001年退休,獲大學授予「榮

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榮銜。

2015年適逢趙令揚教授任教上庠五十周

年,同時也是他的金婚紀念和八十壽慶,本論

文集付梓的目的,為其門生友好對趙教授表示

敬意和為他祝壽。

建議上架分類:歷史/文化

128

ISBN 978-988-8340-61-3

Golden Jubilee E

ssays Dedicated To Professor C

hiu Ling Y

eong

趙令揚教授上庠講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封面題字:賴恬昌教授

趙令揚教授八秩慶壽論文集-cover.pdf 1 23/6/15 上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