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 ... ·...

110
水保监测(吉)字第 0009 报告编号:2019-004 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设单位:哈牡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监测单位: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二〇一九年十月

Transcript of 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 ... ·...

水保监测(吉)字第 0009号 报告编号:2019-004

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设单位:哈牡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监测单位: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二〇一九年十月

单位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 4188号

单位邮编:130021

项目联系人:姜艳艳

联系电话:0431—85607822

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

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工程路基防治区、站场防治区、桥梁隧道

防治区、弃土(渣)场防治区、施工便道

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6个防治分

区。工程共占地 618.86hm2,占用地类主要

为林地及耕地,其中永久占地 442.89hm²,临时用地 175.97hm²。需要说明的是废弃

铁路占地 183.60hm2,拆除铁轨后移交地方

政府,其占地不在本工程征占地面积

618.86hm2中。

经监测,工程实际发生土石方总量 2273.51万 m3,其中填方 731.61万 m3,挖方 1541.9万m3,外购方 44.09万m3,永久弃土 548.38万 m3,地方综合利用 306.0万 m3。

建设单位全称 哈牡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工程等级 铁路一级

所属流域 松辽流域

工程总投资 106亿元

工程工期 2010年 7月-2015年 12月

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监测单位 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联系人及电话 姜艳艳:0431—85607822

地貌类型 低山丘陵、中低山区 国家及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设施)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设施)

1.水土流失状况监

测定位监测、调查监测 2.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调查监测、现场量测、资料收

3.水土保持措施情

况监测调查监测、无人机监测 4.防治措施效果监测

调查监测、无人机监测、对比

分析

5.水土流失危害监

调查监测、遥感解译、

无人机监测、现场复核

水土流失背景值 水蚀 850t/km2·a

方案设计防治责任范围 943.76hm2(不含直接影响区) 土壤容许流失量 200t/km2· a水土保持总投资 23020.04万元 水土流失目标值 200t/km2· a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路堤坡面防护、路堑坡面防护、浆砌石排水沟及顺接工程、边仰坡骨架护坡、表土

回覆、表土剥离、浆砌石挡墙、截水沟、翻垦整地、土地平整

植物措施 植乔木、灌木、种草、撒播草籽、三维生态护坡

临时措施 挡土埂、急流槽、临时堆土防护编织袋拦挡、密布网苫盖、沉沙池、堆石拦渣墙

分类分级指

目标值

(%)

监测值

(%)监测数量

扰动土地整

治率95 98.7 防治措施面积 290.13 hm2 扰动地表面积 618.86hm2

水土流失总

治理度85 97.3 防治责任面积 802.46hm2 水土流失面积 298.2hm2

土壤流失控

制比0.9 0.92 工程措施面积 119.85hm2 容许土壤流失量 200t/km2·a

拦渣率 93 94.9 植物措施面积 170.28hm2 监测土壤流失量 217t/km2·a林草植被恢

复率95 95.5

可恢复

林草植被面积178.35hm2 林草植被面积 170.28hm2

林草覆盖率 20 27.5实际拦渣弃土

(石、渣)量520.41万 m3

总弃土

(石渣)量548.38万 m3

水土保持治

理达标评价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指标:扰动土地整治率为 98.7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 97.3 %,土壤流失控制

比为 0.92,拦渣率 94.9 %,林草植被恢复率为 95.5%,林草覆盖率 27.5 %,达到防治标准。

总体结论本工程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基本完成,总体治理度基本达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二级标准,防

治效果明显。

主要建议

建议建设单位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运行维护工作,加强植物措施抚育工作,确保植物成活率,使水土保持

措施更好的发挥水土保持功能,加强后期水土保持措施的维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以发挥其水土保持的防治效果,

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I

目 录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

1.1 项目概况..................................................................................... 1

1.2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2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4

2 监测内容和方法................................................................................... 24

2.1 监测内容................................................................................... 24

2.2 监测方法................................................................................... 25

2.3 监测时段与工作进度...............................................................34

3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37

3.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37

3.2 取土(石、料)监测结果.......................................................41

3.3 弃土(石、料)监测结果.......................................................41

3.4 土石方监测结果.......................................................................65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66

4.1 工程措施监测结果...................................................................66

4.2 植物措施监测结果...................................................................69

4.3 临时措施监测结果...................................................................72

4.4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73

5 土壤流失情况监测............................................................................... 74

5.1 水土流失面积...........................................................................74

5.2 土壤流失量............................................................................... 74

II

5.3 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潜在土壤流失量.......................................77

5.4 水土流失危害...........................................................................77

6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79

6.1 扰动土地整治率.......................................................................79

6.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79

6.3 拦渣率....................................................................................... 80

6.4 土壤流失控制比.......................................................................81

6.5 林草植被恢复率.......................................................................81

6.6 林草覆盖率............................................................................... 82

7 结论........................................................................................................83

7.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83

7.2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83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84

7.4 综合结论................................................................................... 84

8 附件........................................................................................................86

8.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86

8.2 监测分区及监测点位布置图...................................................87

8.3 防治责任范围图.......................................................................88

8.4 弃渣场分布图...........................................................................89

8.5 弃渣场历史影像对比图...........................................................90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本线路途经牡丹江市区、穆棱市、东宁市、绥芬河市,全长 145.1km,其中改造

铁路正线线路长度 138.8km,路基长度 60.3km,桥梁为 27.4km/40座,隧道总长隧道

51.1km/17座,涵洞 91座;设 7座车站,其中改建 2座,新建 5座。改造铁路相关线

长度 6.3km(相关线为东宁联络线、城鸡线联络线)。

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自滨绥线的牡丹江枢纽 K351+525引出,沿既有

线改造,线路跨过铁岭河后在磨刀石镇北侧设磨刀石站,出站后向东经红池隧道和转

心湖隧道,沿柳毛河沟南侧山坡上向东前进,跨过穆棱河,在康吉村北侧设穆棱站,

出站后经湖北沟、枯榆树村、红房子经营所,折向东南沿 301国道前行在既有细鳞河

站南侧设细鳞河站,出站后向东南经过柞木台子村,在绥阳镇中心设绥阳站,出站后

跨过 301 国道,折向东南经红花岭村、宽沟村,最后到达本工程的终点绥芬河站

K544+462。

工程土石方总量 2273.51万 m3,其中填方 731.61万 m3,挖方 1541.9万 m3,外购

方 44.09万 m3,永久弃渣 548.38万 m3,地方综合利用 306.0万 m3。工程表土剥离及

回填量 124.81万 m3,剥离的表土全部用于绿化用土,外借方由设计的取土场取土调

整为外购土石方。

本工程于计划于 2009年 11月开工,2013年 4月建成投产,总工期 42个月;实

际建设期为 2010年 7月~2015年 12月,总工期 66个月。

1.1.2 项目区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线路通过地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及中低山区两个地貌单元。牡丹江至爱河为低山丘

陵区,局部为丘间洼地以及河谷漫滩阶地,山势低缓,地形起伏,冲沟发育,植被茂

盛,丘间洼地多有沼泽,喜水杂草茂密,海拔高程在 200~600m;爱河至绥芬河线路

多经过中低山区,局部为低丘缓坡及丘间沟谷,山势陡峭,峰峦连绵,切割深度较大,

高差多在 300m左右,植被发育,海拔高程在 1000~1100m。

(2)气象

本区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干旱漫长,夏季湿热短暂,春季多风。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

年平均降水量为 471.4~558.0mm,年平均气温为 3.4~5.0℃,土壤最大冻土深为 1.91~

2.41m,年平均蒸发量为 1147.6~1223.3mm,≥10℃积温 2250~2400℃,20年一遇最

大 24小时降雨强度为 165.79~178.68mm。

(3)水文

线路通过主要地表河流有牡丹江、穆棱河、细鳞河、小绥芬河等,常年流水。勘

测期间牡丹江水面宽约 350m,水深 6.0~8.0m;穆棱河水面宽约 50m,水深约 1.5m;

细鳞河河床宽约 25m,水深约 0.5m;小绥芬河水深 0.4~1.0m。

沿线牡丹江的支流有铁岭河、桥北河、柳毛河等;小绥芬河的支流有鸡冠砾子河、

朝阳河等,均为“U”型河谷,为季节性河流,雨季集中降水后水流量很大,少雨期河

内水流量较小。

(4)土壤

本工程所经地区主要以暗棕壤和白浆土为主,土壤厚度 10~30cm。

(5)植被

本工程沿线所经区域属于温带北部针阔叶林混交林带,主要植被类型为胡枝子灌

丛、农田植被、蒙古栎林、蒙古栎矮林,项目沿线林草覆盖率为 55%。

项目处于东北黑土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以轻度、微度为主。容许土壤

流失量均为 200t/km2·a;

本项目不涉及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

1.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

1.2.1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情况

本工程水保编制单位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

有限公司):

2009年 10月,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承担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2009年 11月 30日,铁路节能环保技术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该水土保持方案报

告书的预查会,根据审查意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于 2010年 4月编制完成了《改

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2010年 7月 27日,水利部以《关于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经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

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水保函[2010]186号)予以批复。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

2018年 7月,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

公司)开展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018年 12月 20日,黑龙江省水利厅以《关于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经至绥芬河段

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黑水保

许可[2018]18号)批复了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

1.2.2 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

为加强环水保管理,建设单位对本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目标、职责分工和组织机构、

现场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派安环部门确定专人,专司负责水土保持工作推进与

技术衔接。

项目建设期间,监测单位多次组织现场踏勘监测,得到安环对接人员的积极配合,

包括协调现场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开展调查咨询,搜集提供主体及监理施工资料,

协助现场监测小区建设并维护修缮,认真组织落实水土保持监测意见并反馈整改,使

监测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发挥了水土保持监管及技术支撑服务功能。

1.2.3 “三同时”制度落实

建设单位全面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坚持水土保持“三同时制

度”,遵循“谁开发谁保护,预防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按照批复的项目水土保持方

案报告书中设计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开展建设,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设计体

系、并同时投产使用。在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纸中,对批复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

投资,进行了优化调整与细化落实,经监测,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明确,无逾越红线

扰动开发情况,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基本按照设计要求开展建设,建设期间采取了必要

的防护措施,重点部位能够及时消险加固,严格管控,确保施工生活安全和有效控制

水土流失。

1.2.4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送与落实

松辽委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于 2015年 10月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了水土保持

监测工作。监测工作期间,监测项目组按照技术规程规范要求,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常

期监测,组织编制了监测实施方案 1份、监测季报 14份、年报 3份等阶段性监测资

料,及时报送生产建设单位备案,并在历次监测期间,分别就渣场安全防护、堆土开

挖边坡削荷减载及表土分区堆放、后期土地整治等问题提出了监测书面意见,提交给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将监测意见通知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整改效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

果良好。

本工程验收筹备阶段,监测单位协同第三方评估、水土保持监理等参建单位多次

进入现场,查缺补遗,并联合提交了针对验收要求的建设性意见,得到业主的高度首

肯和积极回应。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组在监测资料与数据成果整编分析的基础上,

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为对照基准,针对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

况、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效果及达标情况,提交了《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

造工程预验收阶段水土保持监测意见》报送建设单位,为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提供了专

业支撑。

1.2.5 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

本项目建设过程建设单位落实了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的要求,没有发生重大水土

流失危害事件。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3.1 监测委托时间及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

河段扩能改造工程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掌握水土流失形成过程,了解不同类型水土流

失分布情况及影响范围和程度,弄清水土保持设施的防治效果,确定工程的水土流失

情况,从而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和防治水土流失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哈尔滨铁路局牡绥建设工程指挥部于 2015年 10月委托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

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开展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签订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技术服务

合同,确定了双方职责,明确了监测任务、监测时段及监测费用。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后,我中心站及时成立了监测组,组织监测技术人员进入现场踏勘。2015年 12月我

单位根据该项目工程建设特点和当地的自然条件,针对建设活动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

和潜在危害程度,对项目区进行了监测区划分,明确了监测重点时段和重点对象,基

于上述查勘成果,编制提交了《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

测实施方案》,据此开展不同类型区域的监测点布设,启动实施水土流失监测工作,

及时获取建设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情况,掌握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

果。

2015年 10月,我单位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根据该项目工程建设特点和当地的自然条件,针对建设施工活动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

和造成危害程度,对项目区进行了监测区划分,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施工特点布设监

测点,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意见书 4份,并及时向建设单位

反馈,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落实各项监测意见,及时获取建设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

水土流失情况,掌握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

1.3.2 监测项目部组成及技术人员配备

我单位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根据项目需要

成立水土保持监测小组,开展现场监测工作。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及监测点布置工作,

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实时报送监测观测数据,编制监测实施方案,每季度完成监测季度

报告表,每年度完成监测年度报告,根据监测情况及时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意见书等。

负责监测前期和验收相关报告的组织编写,日常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和技

术核查(质量把关)等工作。本项目成立监测项目部由 10名成员组成,其中 1名总

监测工程师,7名监测工程师,2名监测员。

1.3.3 监测点布设

根据项目区现有的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等,并结合各建设区的具体施工工艺情况,

确定水土保持重点监测地段和部位,根据工程布局、施工工艺及工程建设特点,在项

目区沿线内共布设了 8处水土保持固定监测点,并在所有弃渣场布设调查监测点,其

中固定监测点:在 DK448+300路堤处设置 1处、在 DK371+200路堑处设置 1处、在

新穆棱站设置 1处、在磨刀石隧道进出口弃渣场各设置 1处,在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

设置 1处,在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设置 1处,细鳞河站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设置

1处。监测区域为铁路路基高填地段、站场作业区、弃土(渣)场等水土流失易发区;

具体位置可参见附图----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设图。监测点位分布如下:

(1)路基防治区

在桩号 DK448+300路堤设置 1处定位/调查监测点,监测边坡径流泥沙动态及水

保措施拦蓄排导效果、边坡植被恢复状况;在 DK371+200路堑处设置 1处定位监测

点,监测水土流失强度及程度变化。

(2)站场防治区

在新穆棱站设置一处定位观测点,观测站场扰动作业面泥沙淤积量,推算控制区

水土流失强度。

(3)桥梁隧道防治区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

在磨刀石隧道进、出口各设置 1处定位/调查监测点,监测开挖崩壁临空面稳定性、

潜在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强度及面积。

(4)弃土(渣)场防治区

在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设置一处定位监测点,监测高

陡边坡稳定性及水土流失量变化、边坡植物及工程防护措施实施数量及防治效果。

(5)施工便道防治区

在施工便道区设置 1处定位观测点,监测水土流失强度、表土剥离厚度、堆置去

向。在施工便道区截洪沟设置 1处调查监测点,监测工程措施运行效果。

(6)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在细鳞河站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场区设置 1处调查监测点,监测扰动地表水土流

失变化,土地整治面积及效果。

由于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所滞后于主体工程,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

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5]139号)结合工

程实际情况,按照如下频次开展建设期监测和运行期监测。

表 1.3-1 调查监测内容、时段及频次表

时段 分区 内容 方法 频次

施工准备

期前

项目防治

责任区

项目区水土流失

背景值

原地貌背景值

采用前期卫星

影像进行遥感

解析与追溯

项目启动前开展一次全面调查

和遥感监测

施工期

路基防治

1)扰动地表面积(程

度)

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3)永久建筑物及硬化

面积

4)主体工程绿化面积

5)施工中挖、填方数

6)临时堆土场的临时

拦挡工程的实际拦渣

量,拦蓄效果

7)水土流失危害。

施工期扰动地

表、水土保持措

施、水土流失面

积采用高分卫

星影像进行遥

感解译,并与主

体监理资料相

印证;

挖填方量、拦渣

量采取实地测

试和调查咨询

方式获取

水土流失强度

采取定位观测

获取;

水土流失危害

采取巡查取证

1)挖、填方数量,扰动地表面

积,破坏植被面积及程度,土

建施工期前、中、末分别估测;

2)临时堆土场,堆土的数量、

堆土高度、边坡情况及堆放面

积等监测,土建施工期前、中、

末分别估测。

3)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的拦渣

保土效果,工程实施前估测,

实施后实测 1次;

4)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14年末估测 1次;2015-2019年各监测 1次

桥梁隧道

防治区

施工生产

生活防治

弃土(渣)

场防治区

施工便道

防治区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

获取

自然

恢复期

路基防治

(1)林草生长情况、成

活率、植被盖度及植

被恢复情况。

(2)工程措施运行状

况、水土保持防护效

现场调查

定位观测

对比分析

林草生长状况、成活率、郁闭

度、盖度及综合防治效果,植

物措施完成后的春季、秋季各

测定 1次。

桥梁隧道

防治区

弃土(渣)

场防治区

表 1.3-2 地面定位观测点位、内容、时段及频次表

时段 (分区)点位 内容 方法 频次

建设

路基防治区 1)堆土的数量、高度、

边坡稳定性及堆方

量,临时堆土潜在流

失量,

2)坡度、坡长、沟面蚀

发育形态、侵蚀沟数

量、体积,据此计算

水土流失强度

3)根据强度动态变化

及扰动单元类型的面

积权重测算水土流失

量、水土流失程度

●建设期采取

定位观测和实

地调查

●林草恢复期

采取典型调查

及对比分析。

●针对建设期间雨季集中

期、水土流失活跃期进行分

阶段定位监测。

●林草恢复期,每年雨季末

观测 1次,在遇到大雨后增

测 1次。

站场防治区

桥梁隧道防治

弃土(渣)场

防治区

施工便道防治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情况

DK448+300路基边坡水土流失固定监测点

路堑水土流失固定观测点

马玉兰 2号弃渣场固定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

红房子隧道出口弃渣场植被恢复监测点

马玉兰 1号隧道口固定监测点

路基段临时监测点

DK371+200路堑段固定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0

穆棱河特大桥固定监测点

磨刀石站临时监测点

穆棱站场固定监测点

梁场固定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1

拌合站固定监测点

大桥施工便道固定监测点

营区中心实验室桥区驻地固定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2

磨刀石 1号隧道弃渣场监测点

磨刀石 2号隧道弃渣场监测点

椅子圈弃土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3

红池隧道进口与斜井弃渣场监测点

转心湖隧道进口弃渣场监测点

红池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4

转心湖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蜂子窝沟路基弃土场监测点

红旗 1号隧道进口弃渣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5

红旗 1号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红旗 2号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红旗弃土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6

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监测点

兴源隧道 2#弃渣场监测点

石砾屯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7

红房子隧道进口弃渣场监测点

红房子隧道斜井弃渣场监测点

红房子隧道出口新增弃渣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8

路基弃土场监测点

双丰隧道进口弃渣场监测点

双丰隧道 1号斜井弃渣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9

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监测点

双丰隧道 2号斜井新增弃渣场监测点

双丰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0

东胜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绥阳隧道进口弃渣场

绥阳隧道出口弃渣场监测点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1

1.3.4 监测设施设备

表 1-10 本项目监测办公设施及设备投入表

监测办公设备

名称 品牌 数量(台) 原产地 制造年份

台式工作站 GISDOM 5 中国 2017

移动台式工作站 GISDOM 1 中国 2017

移动工作站 DELL 5 美国 2017

办公计算机 LENOVO 15 中国 2016

彩色多功能复合机 Konica Minolta 1 日本 2014

黑白多功能复合机 Konica Minolta 1 日本 2012

大型输出设备 Epson, 1 日本 2006

大型输出设备 HP 1 美国 2009

照相机 Canon 11 日本 2014

专用监测设备

名称 品牌 数量(台) 原产地 制造年份

8旋翼无人机 CineStar 1 美国 2013

6旋翼无人机 大疆 1 中国 2015

4旋翼无人机 大疆 10 中国 2015-2006

固定翼无人机 eBee 4 瑞士 2014-2017

遥感影像 国产卫星 中国视项目年

监测用车 TOYOTA/Ford 2 中国 2010

三维地貌激光扫描仪 Stratasys 1 美国 2004

自动气象站 CAWS600-R型 2 中国 2008

径流小区试验仪器 HWX 3 中国 2008

坡面径流小区 自设 7 中国 2009

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 自设 20 中国 2009

可移动简易径流小区 自设 2 中国 2012

GPS/RTK GARMIN 10 美国 2013

1.3.5 监测技术方法

(1)调查监测法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2

通过询问、收集资料、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对相关的

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效果,水土保持项目管理、执法监

督等情况进行全面接触和了解,掌握有关方面的资料,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水土保持

状况,为动态监测服务。

(2)地面定位监测法

一、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

二、简易坡面量测法

三、水土流失因子监测方法

(3)遥感解译监测法

利用遥感影像及 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对工程沿线状况进行摸底,并对已经

建设部分进行水土流失状况评价。

(4)无人机遥测法

利用无人机遥测系统拍摄项目区的影像数据及地形数据,结合无人机的数据处理

软件,可以连续地监测施工过程中地面扰动情况,计算工程填、挖方量、弃土弃渣量、

土壤流失量等各项指标。

1.3.6 监测阶段成果及相关水土保持监测意见

在监测过程中,我中心按时编写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及年度简报,及时提交

给建设单位,认真记录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扰动面积、植被面积、水土保持工作进度、

土壤流失量等各项指标,并积极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提供监测意见和

防治建议 4份,尽心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建设单位也根据我们的建议与意见,成立了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指派专

人负责水土保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也根据我们的建议,增加了大量的水土保持临

时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3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具体措施布设时,针对不同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特点与

施工季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对于其它水土流失相

对不突出的区域,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设置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了施

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量。

根据项目区的气候和地形特点,本区土壤侵蚀类型风蚀和水蚀共存,水土保持措

施结合了施工特点和工程性质进行了合理布设,最终实现工程措施、临时措施以及植

物措施的有机结合,点、线、面治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综合防治体系。

工程结束后,在总结季度报告表、年度报告及各阶段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形

成了《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1.3.7 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

无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发生。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4

2 监测内容和方法

2.1 监测内容

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 12号)及《水土保

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规定,主要是对施工期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进

行监测,包括工程原地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扰动土地面积、降水、水土流失(类

型、形式、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以及水土流失灾害等,监测评估

项目建设期内的水土流失动态。植被恢复期监测主要是对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

其效益等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拦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临时防护工程、植被建设等

措施的数量、质量。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确定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水土保持方案提

出的防治目标。结合本项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内容如下:

2.1.1 原地貌土地利用情况监测

本项目总占地 618.86hm2,占压土地的主要类型为林地、耕地等。

2.1.2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

项目建设区分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永久占地在项目建设前就已经确定,

并经国土部门按权限批准,该部分监测主要是对永久征地范围认真地核查,监测建设

单位或施工单位有无超越红线开发的情况及各阶段永久占地范围的变化;临时占地面

积也会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该部分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是否超越范围使

用临时占地及临时占地面积变化情况。

2.1.3 取土(石、料)弃土(石、渣)动态监测

施工中开挖、回填和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施工期某时段的弃土弃渣量指的是该

时段没有被回填和利用的土料、石渣、石料。本工程监测工作中监测的弃土弃渣包括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渣堆土,主要监测堆放量、堆放情况(面积、堆渣高度、坡长、

坡度等)、防护措施及拦渣率。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5

2.1.4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

(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监测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临时防护措施)监测包括:工程数量、质量;防护工程

稳定性、完好程度、运行情况;工程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等。

(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监测

植物措施监测主要包括:不同阶段林草种植面积、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

扰动地表林草自然恢复情况;植物措施拦渣保土效果等。

2.1.5 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

(一)地表扰动情况监测

工程扰动地表情况监测主要内容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的类型、坡度、面

积、毁坏原地貌的水土保持设施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工程建设的地表扰动情况

进行分析评价。监测的重点是各种有危害扰动,特别是没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开挖面、

临时堆土堆砌面以及施工场地。

(二)扰动地表土壤侵蚀强度监测

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表扰动将增加土壤侵蚀的强度,不同扰动类型与自然土

壤的侵蚀又有明显不同。针对建设项目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流失特点,对不同地表扰

动类型,进行了多点位、多频次监测,经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扰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

在监测过程中,根据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面积与侵蚀强度的监测,计算工程建

设过程中整个扰动地表的土壤流失量的动态变化。

2.2 监测方法

2.2.1 调查监测法

通过询问、收集资料、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对相关的

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效果,水土保持项目管理、执法监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6

督等情况进行全面接触和了解,掌握有关方面的资料,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水土保持

状况,为动态监测服务。

(1)询问调查

通过询问有计划地以多种询问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回答来获得

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本项目中主要应用于调查公众对项目建设水土流失

的影响,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方面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一般包括

面谈、电话访问、邮寄访问、问卷回答等方法。

(2)收集资料

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资料的收集;与国土资源部

门联系收集项目建设区土地利用情况等数据、与统计部门联系收集项目建设区沿线各

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数据、与气象部门联系收集工程建设沿线各地区气象相关数据、

与水利和水土保持有关部门联系收集工程建设沿线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相关资

料;针对各种数据调查使用的软件,并收集与各方面数据有关系的遥感数据资料、文

字说明材料以及其它技术资料。

(3)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非全面调查,是针对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为典型

对象,根据事先确定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调查,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并提出

相应的对策。典型调查适用于水土流失典型区域、典型事例及水土流失灾害的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被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

样本指标进行量测和调查,以样本统计特征值(样本统计量)对应的总体特征值(总

体参数)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和推断的调查方法。对于主体工程沿线附近的取、

弃土场,伴行(临时)道路,穿(跨)越河道,中长隧道,场站等关键控制性监测点,

抽样强度不得小于 50%,而且应该在不同地貌类型区和不同侵蚀类型区分别布设。对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7

于其他对象,抽样强度不得小于 30%。

(4)重点调查

以取土场、弃土场、大面积裸露坡面等重点监测点位为重点调查对象,是从调查

对象中选择部分对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对象进行调查。

(5)全面调查巡查

指对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区内水土流失情况定期进行水土保持调查,是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2.2.2 地面观测法

(1)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

1)布置

在临时弃土场等分散堆积场地及边坡布设。布设样地规格为 2m×2m。在每个选

取的小区坡面打入监测桩以测定土壤侵蚀厚度(监测桩长 50~100cm)测针顺坡长边

每 1m一排,数量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确定,测针铅直打入,地面外保留 20~30cm,涂

上油漆后编号登记上册。坡面面积较大时,测针应适当加密。

图2-1 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布置图

2)监测方法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8

定期监测测针露出地面的高度,记录下来,用后一次测量结果减去前一次测量结

果,得出差值,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测针的平均出露高度 h,再乘以小区面积,即得

出侵蚀量,再乘以土(岩体)容重计算每平方米水平面积侵蚀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A=ZS/1000cosθ

式中 A—土壤侵蚀量(m3)

Z—侵蚀厚度(mm)

S—水平投影面积(m2)

θ—斜坡坡度值

新堆放的土堆应考虑沉降产生的影响,可在平坦地段设置对照观测或应用沉降率

计算沉降高度。若测针不与土体同时沉降,则实际侵蚀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Z=Z0-β

式中 Z—侵蚀厚度(mm)

Z0—观测值(mm)

β—沉降高度(mm)

3)监测频率

汛期每月监测一次,如遇日降雨量大于 50mm时雨后加测一次。

(2)水土流失因子监测方法

1)地形地貌监测

①调查指标和方法

包括地貌类型区、小地形和地面坡度组成两个方面。

地貌类型区:在一定的范围内,各种地貌形态彼此在成因上相互联系,有规律地

组合,称之为地貌类型。同一类型有相同的地貌形态组成,反映了一定的外表形态和

成因。地貌类型区划分指标见表 2-1。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29

小地形:应确定每一地块的地貌部位和坡地特征。地貌部位划分如表 2-2。坡地

特征包括坡位、阶地、坡向、坡度等。坡度一般分五级:小于 5°、5~15°、15~25°、

25~35°和大于 35°。然后计算出各级坡度所占面积的数量和百分比。地面坡度的组成

对确定土地合理利用方式,认识水土流失形式和强弱等密切相关。

表 2-1 地貌类型区划分指标

阶梯 地貌类型区 海拔高程(m) 相对高差(m)

高原面4000-1000m

高山区 >2500 >1000中山区 2000-00 500-1000低山区 1500-2000 200-500

丘陵区(山前台地) <1500 <200盆地区(谷地) 可低于 1000 可成负地形

高原区 1000 <50

平原面1000-0m

中山区 >1000 >500低山区 500-1000 200-500

丘陵区(山前台地) <500 <200洼地区(谷地) 可低于海平面 可成负地形

平原区 <200 <50

表2-2 小地形地貌部位划分

地形地貌 小地形部位

山地 山脊、山坡、山麓

丘陵地 丘顶(梁)、丘波、丘间凹地、丘间低地

沟谷地 沟掌、沟坡、阶地、沟底、滩地、冲积扇

②观测频次

在工程建设前后各一次,施工期间配合监测工作开展来选择监测的次数。

2)地面组成物质监测

①调查指标和方法

分析工程区的地面组成物质即土壤和形成土壤的主要矿物质。调查主要内容有:

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厚度、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养分等。以便采取适应的整地

工程与植树种草措施。常见土壤类型主要有砖红壤、红壤、黄壤、褐土、棕壤等。土

壤质地分类和野外指感法鉴定,其标准分别见表 2-3和表 2-4。土壤厚度、土壤水分

含量可调查实测。土壤养分可查阅土壤志或农业区划相关资料。

②观测频次

在工程建设前后各一次,施工期间配合监测工作开展来选择监测的次数。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0

表2-3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质地分类 各级土粒重量(%)

类别 质地名称粘粒

(<0.002mm)粉沙粒

(0.02~0.002mm)砂粒

(2~0.02mm)

沙土类 沙土及壤质沙土 0~15 0~15 85~100

壤土类

砂质壤土 0~15 0~45 40~85

壤土 0~15 35~45 40~55

粉沙质壤土 0~15 45~100 0~55

粘壤土类

砂质粘壤土 15~25 0~30 55~85

粘壤土 15~25 20~45 30~55

粉沙质粘壤土 15~25 45~85 0~40

粘土类

砂质粘土 25~45 0~20 55~75

壤质粘土 25~45 0~45 10~55

粉沙质粘土 25~45 45~75 0~30

粘土 45~65 0~35 0~55

重粘土 65~100 0~35 0~35

表2-4 野外土壤质地指感法鉴定标准

土壤质

肉眼观察

形态

在手中研磨时

的感觉

土壤干燥时

的状态

湿时搓成土球

(直径 1cm)湿时搓成土条

(2mm粗)

砂土几乎全是

沙粒

感觉全是沙粒,

搓时沙沙作响松散的单位

不能或勉强成球

一触即碎搓不成条

砂壤土

以砂为主,

有少量细

土粒

感觉主要是砂,

稍有土的感觉

搓时沙沙作响

土块用手轻

压或抛在铁

锹上很容易

可成球,轻压既

勉强搓成不完整

的短条

轻壤土

砂粒多,细

土约占二

三成

感觉有较多粘

质颗粒

用手压碎土

块,相当于压

断一根火柴

棒的力

可成球,压扁时

边缘裂缝多而大

可成条,轻轻提起

即断

中壤土还能见到

沙砾

感觉沙砾大致

相当,有面粉状

细腻感

土块较难用

手压碎

可成球,压扁时

有小裂缝

可成条弯成 2cm直径圆圈时易断

重壤土几乎见不

到沙砾

感觉不到沙砾

存在

干土块难用

手压碎

可成球压扁仍有

小裂缝

可成条和弯成圆

圈将圆圈压扁有

裂缝

粘土看不到沙

全是细腻粉末

状感觉

干土块手压

不碎,锤击也

不成粉末

可成球压扁无裂

可成条和弯成圆

圈将圆圈压扁无

裂缝

3)植被监测

①调查指标和方法

通过实地全面调查或典型地段观测,对天然林草和人工林草测算。主要包括林草

植被的分布、面积、种类、群落、生长情况和演变等。根据调查观测情况,计算林地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1

郁闭度、草地的覆盖度、林草植被覆盖度和多度等指标,分析说明群落生态特征、立

地条件总特征、演替与发展前途、质量等。

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取标准地进行观测并按以下公式计算林地郁闭度和草

地覆盖度:

D=fd/fe

式中: D—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

fe—样方面积(m2)

fd—样方内树冠(草冠)垂直投影面积(m2)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按以下公式计算类型区林草的植被覆盖度;

C=f/F

式中: C—林(或草)植被覆盖度(%)

f—林地(或草地)面积(hm2)

F—类型区总面积(hm2)

注意:纳入计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积,其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都应大于 20%。

②观测频次

植被情况观测三个阶段: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时一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期根据施

工进度及监测工作开展进行多次、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前一个雨季时进行一次。

4)降雨状况监测

①调查指标和方法

通过降雨观测以及数据的收集分析,了解年降雨量及其季节分布和暴雨情况,涉

及内容有最大年降雨量、最小年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和丰水年、枯水年、平水年

的比例分配等。

②观测频次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2

降雨状况以当地多年降雨资料进行统计,辅助以其他观测的降雨资料,根据需要

随时运用和测定。

2.2.3 遥感解译监测法

利用遥感影像及 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对工程沿线状况进行摸底,并对已经

建设部分进行水土流失状况评价。在遥感图像的季相选择上,既要注意图像覆盖区域

内遥感信息获取瞬间图像本身的质量,如含云量<10%等技术指标,又必须顾及不同

区域的时效性季相差异选择,以满足瞬时状态下最大限度地使图像上尽可能丰富地反

映地表信息的要求。如果可能尽可能使用 QuickBird高分辨率影像。主要调查以下几

方面:

(1)地表组成

利用遥感数据,结合自动解译、目视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详实的土

地利用信息,整理出项目区土地利用分布图和统计表

(2)植被变化情况监测

利用遥感解译,通过调查检验,得出项目区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等空间数据和

属性数据。

(3)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利用前面得出的土地利用,植被盖度和地形数据等参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利用 GIS的分析工具并结合野外调查,分析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得到项目区水

土流失现状图和统计表。

(4)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监测

通过高分辨率影像,解译水保措施完成情况,植被生长状况。

遥感解译图像最好在工程开工前和竣工结束后两个时相的进行对比

遥感监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宏观性,可以快速获得区域土壤侵蚀及其防治状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3

况。针对本工程特点决定依托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解译、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采用

空间分辨率为 0.5m航片及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监测区内的土地利用、植被盖度等相

关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定量计算获得监测区内水土流失情况,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

治效果进行辅助评价。

遥感监测法综合应用资料搜集、野外抽样调查、遥感解译、模型计算等多种技术

方法和手段进行。主要工作环节包括资料准备、野外调查、数据处理、水土流失情况

分析与评价四部分,遥感监测技术路线见图 2-2。

图 2-2 遥感监测技术路线图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4

2.2.4 无人机遥测法

利用无人机遥测系统拍摄项目区的影像数据及地形数据,结合无人机的数据处理

软件,可以连续地监测施工过程中地面扰动情况,计算工程填、挖方量、弃土弃渣量、

土壤流失量等各项指标。使用无人机进行监测,具有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

高分辨率、机动灵活等优点。无人机监测,能在宏观上把握工程的总体情况,同时对

已建立的解译标志进行校核,提高遥感监测的准确度,是遥感监测与常规监测方法有

力支撑和补充。

图 2-3 轴无人机、4轴无人机和 ebee无人机

2.3 监测时段与工作进度

2.3.1 监测时段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水土保持监

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合同签订时到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完成。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5

在监测期间,我中心站增加监测次数,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获取,特别是雨季即

时监测,及时对各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监测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加强各水

土流失监测因子分析,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完整性、稳定状况、地表植被恢复等,

以及水保措施防护效果和安全情况等,确保监测效果。

2.3.2 工作进度

监测工作进度根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的安排,结合工程建设期实际进度,开

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2015年 10月-2015年 12月,进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现场监测和资料收集等

工作,针对工程水土流失现状进行评价,编制完成《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根据

监测实施方案的安排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过程中完成 2015年第四季度生产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完成 2015年度水土保持监测意见书,并及时反

馈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针对我中心站提交的监测意见书及时开展各项整改工作。

2016年 1月-2018年 12月,开展现场监测。进入雨季,及时对过程中水土流失情

况进行监测,对现场临时堆土、取土、水保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监测。按时完成 2016、

2017、2018年四个季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季度报告表,完成 2016年度、2017年

度和 2018年度水土保持监测意见书,并及时反馈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针对我中心站

提交的监测意见书及时开展各项整改工作。

2019年 1月-2019年 10月,认真开展现场监测,对各监测区域已完成的水土保持

措施展开全面调查,按时完成各季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季度报告表。采用遥感及

无人机遥测等先进监测方法对本项目区进行全面监测,对本项目的扰动土地面积、水

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临时占地恢复情况、植物措施的覆盖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对

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的位置提出水土保持监测建议,提交给建设单位,以备后期建设单

位整治本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2监测内容和方法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6

2019年 11月,将工程监测数据及资料汇总,我监测中心站编制完成《改建铁路

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7

3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3.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1)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

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确定,该工程水

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 1446.28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 943.76hm²,直接影

响区面积 502.52hm²。

实际监测结果,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 802.46hm²,其中项目建

设区面积 802.46hm²,较方案防治责任范围(未含直接影响区)变化量为-141.3hm²,

变化幅度为-14.97%,经监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措施体系,

规范生产建设行为,未发生水土流失重大影响,据此,直接影响区未发生,面积界定

为 0hm²。主体工程各分区面积详见表 3-1。

表 3-1 原方案设计与实际监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对照表

号分区

防治责任范围(hm2)方案设计 实际发生 对比情况

项目

建设

直接影

响区合计

项目建

设区

直接影

响区合计

项目建

设区

直接影

响区合计

1路基防治

区193.69 134.34 328.03 138.43 0 138.43 -55.26 -134.34 -189.6

2站场防治

区143 33.59 176.59 124.67 0 124.67 -18.33 -33.59 -51.92

3桥梁隧道

防治区158.48 82.26 240.74 179.79 0 179.79 21.31 -82.26 -60.95

4取土场防

治区33.52 6.79 40.31 0 0 0 -33.52 -6.79 -40.31

5弃土(渣)

场防治区103.26 9.59 112.85 103.26 0 103.26 -9.59 -9.59

6施工便道

防治区60.96 134.55 195.51 3.91 0 3.91 -57.05 -134.55 -191.6

7施工生产

生活防治

67.25 9.6 76.85 68.8 0 68.8 1.55 -9.6 -8.05

8废弃路基

拆除区183.6 91.8 275.4 183.6 0 183.6 0 -91.8 -91.8

合计 943.76 502.52 1446.28 802.46 0 802.46 -141.3 -502.52-643.82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8

造成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优化,及施工实际情况的变化,具

体如下所述:

1. 路基防治区。实际路基线路较方案减少 2km,且整地宽度有所调整,路基长度

的减少及桥隧比的增加导致路基区占地面积减少。

2.站场防治区。方案设计阶段设置 9座,实际中设置了 7座。方案设计中的兴源

站和红旗站取消。因此占地面积减少。

3.桥梁隧道防治区。桥梁长度较方案增加 9.2km。

4.取土场防治区。本工程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共设计取土场 6处,占地

33.52hm2,取土场取土量为 315.49万 m³。经实地确认,本工程未设置取土(土料、砂

石料)场,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土料、砂石料)均以外购形式解决。

5. 弃土(渣)场防治区。本工程在后续设计及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设计和

土石方调配方案调整以及征地困难等原因,弃渣总量和弃渣场数量进行了调整。将本

工程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共设置弃渣场 31处,变更为 27处弃渣场。

27处弃渣场位置均发生变更。因此弃渣场补充方案对新增的 27处弃渣场进行设

计。补充方案根据实际勘界结果,确定弃渣场占地面积为 103.26hm2。

6.施工便道防治区。批复的水保方案中设计全线新建和改建施工便道合计为

159.60km,其中新建施工便道 71.60km,改建施工便道 88.00km,总占地 60.96hm2。

由于渣场的变更,实际中施工便道利用现有农村道路即可满足大部分要求,新建施工

道路大幅度减少,据监测,共新建施工便道 4.88km,占地面积 3.91hm²。面积较方案

设计减少了 57.05hm²。

7.施工生产生活区。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共设计 T梁制、存梁场同铺轨基

地设置在一起共设置 1处,混凝土拌合站 26处,级配碎石站 4处,施工营地 11处,

总占地面积 67.25hm²。经监测,工程实际设置制梁场 3处,租用工业场地当铺轨基地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39

2处(1标租用当地厂房和 2标利用绥芬河站不计入临时占地),混凝土拌合站 15处,

施工营地及钢筋加工厂 28处,道碴存放场利用制梁场或拌合站堆料场存放,不单独

设置道碴存放场,总占地面积 68.80hm²,较方案设计增加了 1.55hm²。

(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

扰动土地监测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析和现场调绘获取,并通过收集主体设计、

主体监理报告等施工资料进行复核验证。

根据监测,项目区原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坡耕地、交通运输用地及少量未利用

地,经过建设期间挖填方扰动,原自然坡面新塑地貌剧烈变化,逐渐演变为开挖填筑

裸露面和工程扰动平台,形成大面积水土流失策源地,该指标与水土流失量变化互为

表里,是衡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基本要素。监测组对 2015年 10月至 2019年 9

月扰动土地面积进行了分阶段动态量算,据以说明监测时段内土地扰动对象和扰动范

围的变化。

经监测,本工程扰动土地总面积为 618.86hm2,时段扰动变化量为:

○2010.5-2015.10扰动土地面积为 381.0 hm2,占面积最大值的 61.6%;

○2015.10-2016.10扰动土地面积为 541.75hm2,达到面积最大值的 87.5%;

○2016.10-2018.10扰动土地面积为 618.86hm2,达到面积最大值的 100.0%;

○2018.10-2019.9扰动土地面积为 618.86hm2,达到面积最大值的 100.0%。(详见

表 3-2、3-3)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0

表 3-2 地表扰动面积监测统计表

项目 防治分区 扰动面积(hm2) 占地类型

路基防治区 138.43 永久

站场防治区 124.67 永久

桥梁隧道防治区 179.79 永久/临时

取土场防治区 (未发生)

弃土(渣)场防治区 103.26 临时

施工便道防治区 3.91 临时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68.80 临时

废弃路基拆除区 (未发生扰动)

小 计 618.86

表 3-3 地表扰动面积监测时段变化量统计表 (单位 hm2)

监 测

分 区监测时段

扰 动 面

其中(原地貌土地利用类型) 扰 动

类型农地 林地 荒地 水域 其它

路 基

防 治

2010.5-2015.10 83.06 29.26 27.78 1.15 24.86

开挖

填筑

2015.10-2016.10 96.90 34.14 32.41 1.34 29.01

2016.10-2018.10 138.43 48.77 46.30 1.92 41.44

2018.10-2019.9 138.43 48.77 46.30 1.92 41.44

站 场

防 治

2010.5-2015.10 112.20 57.42 4.62 50.16 移 挖

作填

土 地

平整

2015.10-2016.10 124.67 63.80 5.13 55.74

2016.10-2018.10 124.67 63.80 5.13 55.74

2018.10-2019.9 124.67 63.80 5.13 55.74

桥 梁

隧 道

防 治

2010.5-2015.10 44.95 15.27 15.06 0.62 14.00 建 桥

掘隧

弃 土

石渣

2015.10-2016.10 161.81 54.97 54.21 2.24 50.39

2016.10-2018.10 179.79 61.08 60.23 2.49 55.99

2018.10-2019.9 179.79 61.08 60.23 2.49 55.99

弃 土

(渣)

场 防

治区

2010.5-2015.10 82.61 21.67 60.94

弃 渣

占压

2015.10-2016.10 92.93 24.38 68.55

2016.10-2018.10 103.26 27.09 76.17

2018.10-2019.9 103.26 27.09 76.17

施 工

便 道

2010.5-2015.10 3.13 0.78 2.35 辗 压

扰动2015.10-2016.10 3.52 0.87 2.65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1

防 治

2016.10-2018.10 3.91 0.97 2.94

2018.10-2019.9 3.91 0.97 2.94

施 工

生 产

生 活

防 治

2010.5-2015.10 55.04 14.45 1.65 38.94场 地

平整

物 料

堆占

2015.10-2016.10 61.92 16.25 1.85 43.81

2016.10-2018.10 68.80 18.06 2.06 48.68

2018.10-2019.9 68.80 18.06 2.06 48.68

3.2 取土(石、料)监测结果

本工程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共设计 6处取土场取土场 6处,占地 33.52hm2,

取土场取土量为 315.49万 m³。经实地监测,本工程未设置取土(石料)场,本工程所需

土料除内部横向调配外,不足部分均外购解决,由建设单元与正规商业料场签定采购

合同,料场负责将商品料运至施工场地,并承担生产-储备-运输各环节的水土流失防

治责任。

施工期间共外购土方 44.9万 m³,其中穆棱市兴源镇伊林取土场购土 24.5万 m3,

牡丹江市阳明区北山取土场购土 20.4万 m3。

3.3 弃土(石、料)监测结果

本工程批复的原水土保持方案共设置弃渣场 31处,土石方总量 2047.56×104m3,

其中填方 785.22×104m3,挖方 1262.34×104m3。本工程在后续设计及项目施工过程中,

由于工程设计和土石方调配方案调整以及征地困难等原因,弃渣总量和弃渣场数量均

有所变化。

经监测,本工程建设期间实际发生弃渣总量 854.38万 m3,其中综合利用方量

306.0×104m3。主要用于其他工程填料、建筑材料和直接利用用于场地平整或田地复垦。

产生永久弃渣总量为 548.38万 m3,弃方来源为路基区清表剥离、桥隧区掘进弃土石

渣。弃渣高峰期集中于 2013-2015年。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2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印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

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6〕65号文)及《黑龙江省水土保持

条例》,2018年 8月,建设单位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改建铁路

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黑龙

江省水利厅于 2018年 12月 20日以《关于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

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黑水保许可

[2018]18号)批复了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

《改建铁路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

报告书》对拟址的 27处弃渣场均做了位置变更,其中沟道弃渣场 6处、坡地弃渣场

12处、平地弃渣场 4处、临河型 5处。本次 27处变更弃渣场均不在环境敏感区内,

建设单位委托相应工程勘查机构对下游有公共设施、居民点、工业企业的 7处弃渣场

开展了安全鉴定,安全鉴定结果为渣场总体是稳定、安全,局部边坡过陡整改后稳定。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3

表 3-4 弃渣综合利用去向一览表

号标段 综合利用项目 弃渣来源

地理坐标位置

利用量利用去向或者方向

有无

协议东经 北纬 (万 m3)

1MSSG-Ⅰ

DK351+525-DK362+300段区间弃土综合利用

牡丹江站至爱河站路基挖方弃

土(DK351+525-DK362+300)129°43'35.96" 44°33'19.51"

直接运至综合利用处,用

于地方建设。13.9

牡丹江市阳明区磨刀

石建民建材砂石营销

处,用于地方建设。

2MSSG-Ⅰ

岭镇四道村弃土综合利

爱河站路至铁岭河特大桥区间

弃土(DK362+300-DK366+889)129°44'58.71" 44°32'47.45"

直接运至综合利用处,用

于场地平整13.4

牡丹江市阳明区四道

村,用于通向便道,

鱼塘填方田地复垦

3MSSG-Ⅰ

牡丹江市阳明区工业园

区弃土综合利用

铁岭河特大桥桥尾至磨刀石站

区间部分弃土

(DK370+962.68-DK374-280)129°48'40.36" 44°33'15.60"

直接运至综合利用处,用

于场地平整58.6

牡丹江市阳明区工业

园区用于园区建设,

场地平整

4MSSG-Ⅰ

穆棱新站站前广场平整

场地综合利用穆棱新站站前广场平整场地 130°21'13.64" 44°36'39.94" 穆棱新站站前广场 23.8

用于站前广场洼地整

平有

5MSSG-Ⅰ

穆棱市腾达矿石经销处

综合利用兴源隧道出口出渣 130°18'37.81" 44°35'58.00"

施工期间临时堆放在

DK412+100左侧 150m,现已全部加工粉碎,已用

40%。

32.5渣体为碳质泥岩,用

于建筑基础建设。有

6MSSG-Ⅳ

八面通林业局红房子经

营所综合利用

红房子隧道出口出渣 130°33′33.45″ 44°33′31.01″ DK457+830左侧荒沟 10 填沟造林 有

7 红房子隧道出口出渣 130°33′51.22″ 44°33′38.27″林场基建工程(房屋基础、

道路扩宽、场地填筑7

房屋基础、道路扩宽、

场地填筑等建设有

8MSSG-Ⅱ

东胜隧道进口出渣综合

利用东胜隧道进口出渣及路基挖方 130°47′11.70″ 44°28′36.85″

施工期间临时堆放在

DK478+550正在筛选分

拣,现已用 60%。

87.6绥芬河机场、地方道

路、水利工程有

9MSSG-Ⅱ

标绥西隧道进出口出渣综

合利用

绥西隧道进口出渣 130°50′48.53″ 44°26′32.30″施工期间临时堆放在

DK484+700右侧 200m,现已用 60%。

15.2绥芬河机场、地方基

础建设有

10MSSG-Ⅱ

标绥西隧道出口出渣 130°52′01.99″ 44°25′39.16″

施工期间临时堆放在

DK486+850右侧 270m,现已利用 90%。

20绥芬河机场、地方基

础建设有

11MSSG-Ⅱ

绥芬河 1#隧道、2#隧道

出渣综合利用

绥芬河 1号隧道、绥芬河 2号隧道出渣及路基万方

131°06′04.96″ 44°23′47.58″直接运至保税区用于场地

基础填筑。24

绥芬河保税区建设用

地场地基础有

合 计 306.0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4

表 3-5 永久弃渣场情况一览表

序号 行政区 标段 名称 位置

占地面

(hm2)

占地类型

弃方量

(万 m3)

容量

(万m3)

渣场

类型

平均

弃渣

高度

(m)

最大

堆渣

高度

(m)

沟道

(坡地)比降

汇水

面积

(km2)

与弃渣场补

充水保方案

位置对照耕地 林地

1 阳明区 MSSG-Ⅰ标 磨刀石 1号隧道弃渣场 改 DK374+400右侧 330m 2.99 2.99 13.00 14.2 坡地 5.1 18 9/100 0.018 符合

2 阳明区 MSSG-Ⅰ标 磨刀石 2号隧道弃渣场 DK375+350左侧 600m 1.70 1.70 14.80 20 坡地 9.6 16 9.2/100 0.025 符合

3 阳明区 MSSG-Ⅰ标 椅子圈弃土场 DK378+800 左侧 400m 1.72 1.72 13.28 16 临河 7.8 10 9.1/100 0.019 符合

4 阳明区 MSSG-Ⅲ标 红池隧道进口及斜井弃渣场 改 DK383+000右侧 70m 7.27 7.27 46.00 65 沟道 6.7 30 7.2/100 0.670 符合

5 穆棱市 MSSG-Ⅲ标 转心湖隧道进口弃渣场 改 DK388+600右侧 300m 5.73 5.73 36.00 40 平地 6.8 18 / 0.080 符合

6 穆棱市 MSSG-Ⅲ标 红池隧道出口弃渣场 改 DK389+200右侧 720m 8.47 8.47 42.00 45 平地 5.5 16 / 0.250 符合

7 穆棱市 MSSG-Ⅲ标 转心湖隧道出口弃渣场 改 DK395+100右侧 510m 4.77 4.77 33.00 45 坡地 7.3 25 5.5/100 0.280 符合

8 穆棱市 MSSG-Ⅰ标 蜂子窝沟路基弃土场 改 DK396+800 左侧 300m 5.00 5.00 42.90 50 临河 8.9 9.5 / 0.085 符合

9 穆棱市 MSSG-Ⅰ标 红旗 1号隧道进口弃渣场 DK397+756左侧 230m 2.59 2.59 6.60 10 临河 2.7 7 / 0.094 符合

10 穆棱市 MSSG-Ⅰ标 红旗 1号隧道出口弃渣场 DK399+669左侧 236m 2.41 2.41 16.50 25 临河 7.2 19 11.4/100 0.195 符合

11 穆棱市 MSSG-Ⅰ标 红旗 2号隧道出口弃渣场 DK401+720左侧 230m 2.10 2.10 7.50 10 坡地 3.8 14 7.4/100 0.078 符合

12 穆棱市 MSSG-Ⅰ标 红旗弃土场 改 DK402+300左侧 200m 2.20 2.20 25.37 35 坡地 12.7 32 16.3/100 0.024 符合

13 穆棱市 MSSG-Ⅰ标 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 DK409+080左侧 100m 2.54 2.54 24.90 35 平地 9.9 11 / 0.028 符合

14 穆棱市 MSSG-Ⅰ标 兴源隧道 2#弃渣场 DK410+780 左侧 500m 1.47 1.47 6.23 10 坡地 4.5 8 16/100 0.104 符合

15 穆棱市 MSSG-Ⅱ标 石砾屯隧道出口弃渣场 DK444+700右侧 630m 2.20 2.20 18.50 25 坡地 9.0 27 17.4/100 0.024 符合

16 穆棱市 MSSG-Ⅳ标 红房子隧道进口弃渣场 DK451+640右侧 100m 5.10 5.10 24.50 35 沟道 5.1 32 11.8/100 0.440 符合

17 穆棱市 MSSG-Ⅳ标 红房子隧道斜井弃渣场 DK453+060右侧 700m 4.50 4.50 14.60 20 临河 3.3 24 / 0.348 符合

18 穆棱市 MSSG-Ⅳ标 红房子隧道出口新增弃渣场 DK458+050左侧 700m 2.00 2.00 6.70 10 坡地 3.7 19.2 12.1/100 0.026 符合

19 穆棱市 MSSG-Ⅳ标 路基弃土场 DK460+050右侧 90m 4.70 4.70 24.00 35 沟道 5.5 18 3/100 0.061 符合

20 穆棱市 MSSG-Ⅳ标 双丰隧道进口弃渣场 DK461+740左侧 50m 4.10 4.10 28.00 40 沟道 7.3 29 7.3/100 0.902 符合

21 东宁市 MSSG-Ⅳ标 双丰隧道 1号斜井弃渣场 DK463+000右侧 800m 7.30 7.30 36.00 50 平地 5.1 18 / 0.078 符合

22 东宁市 MSSG-Ⅳ标 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 DK468+850右侧 150m 4.70 4.70 2.20 10 坡地 0.5 14 17.3/100 0.038 符合

23 东宁市 MSSG-Ⅳ标双丰隧道 2号斜井新增弃渣

场DK467+800右侧 600m 2.10 2.10 12.50 20 坡地 6.5 18 6/100 0.022 符合

24 东宁市 MSSG-Ⅳ标 双丰隧道出口弃渣场 DK468+300左侧 300m 3.70 3.70 19.40 30 沟道 5.6 21 5.8/100 0.044 符合

25 东宁市 MSSG-Ⅱ标 东胜隧道出口弃渣场 DK481+641右侧 150m 3.30 3.30 23.00 35 坡地 7.2 19 14.3/100 0.152 符合

26 东宁市 MSSG-Ⅳ标 绥阳隧道进口弃渣场 DK491+500左 100m 3.60 3.60 1.20 15 坡地 0.5 14 23.3/100 0.128 符合

27绥芬河

市MSSG-Ⅳ标 绥阳隧道出口弃渣场 DK497+780左侧 100m 5.00 5.00 9.70 20 沟道 2.1 31 9.5/100 1.240 符合

合 计 103.26 27.09 76.17 548.38 765.20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5

综合利用弃(渣)土场现场监测情况 :

DK351+525-DK362+300段区间弃土综合利

用岭镇四道村弃土综合利用

岭镇四道村弃土综合利用 牡丹江市阳明区工业园区弃土综合利用

穆棱新站站前广场平整场地综合利用 穆棱市腾达矿石经销处综合利用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6

八面通林业局红房子经营所综合利用

东胜隧道进口出渣综合利用 绥西隧道进口出渣综合利用

绥西隧道出口出渣综合利用 绥芬河 1#隧道、2#隧道出渣综合利用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7

弃(渣)土场现场监测情况 :

2015年磨刀石 1号隧道弃渣场航拍图 2016年磨刀石 1号隧道弃渣场

2018年磨刀石 1号隧道弃渣场分层 2019年磨刀石 1号隧道弃渣场绿化

2015年磨刀石 2号隧道弃渣场航拍图 2016年磨刀石 2号隧道弃渣场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8

2017年磨刀石 2号隧道弃渣场部分绿化 2019年磨刀石 2号隧道弃渣场绿化

2015年椅子圈弃土场航拍图 2016年椅子圈弃土场未平整场地

2017年椅子圈弃土场平整后绿化 2019年椅子圈弃土场绿化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49

红池隧道进口与斜井弃渣场遥感图 2015年红池隧道进口与斜井弃渣场

2015年红池隧道进口与斜井弃渣场截水沟

破损

红池隧道进口与斜井弃渣场截水沟修复及

绿化

转心湖隧道进口弃渣场遥感图 2015年转心湖隧道进口弃渣场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0

2015年转心湖隧道进口弃渣场整形,场

外占地复耕

2019年转心湖隧道进口弃渣场整形挡墙

及绿化

红池隧道出口弃渣场遥感图 2015年红池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7年红池隧道出口弃渣场部分绿化 2019年红池隧道出口弃渣场整形及绿化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1

2015年转心湖隧道出口弃渣场航拍图 2016年转心湖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6年转心湖隧道出口弃渣场自然恢复为

主,需要覆土及绿化转心湖隧道出口弃渣场整形,覆土绿化

蜂子窝沟路基弃土场遥感图2017年蜂子窝沟路基弃土场无坡度分级,

无挡墙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2

2019年蜂子窝沟路基弃土场石笼干砌石挡

墙,分层堆放,整形

2019年蜂子窝沟路基弃土场石笼干砌石挡

红旗 1号隧道进口弃渣场遥感图2015年红旗 1号隧道进口弃渣场堆放不规

2015年红旗 1号隧道进口弃渣场整形后植

被恢复

2019年红旗 1号隧道进口弃渣场内弃渣被

修路利用,场内部分复耕,部分绿化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3

红旗 1号隧道出口弃渣场遥感图 2015年红旗 1号隧道出口弃渣场绿化良好

2016年红旗 1号隧道出口弃渣场坡面产生

细沟2019年红旗 1号隧道出口弃渣场

红旗 2号隧道出口弃渣场遥感图2015年红旗 2号隧道出口弃渣场,未整形,

无挡墙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4

2016 年红旗 2 号隧道出口弃渣场部分绿

化,无挡墙

2019年红旗 2号隧道出口弃渣场整形后覆

土,修建挡墙

红旗弃土场遥感图 2015年红旗弃土场未整形无挡墙

2018年红旗弃土场整形后修建挡墙 2019年红旗弃土场需要种植灌木,撒草籽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5

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遥感图 2015年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正在修建挡墙

2016年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修建挡墙,部

分绿化2019年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已绿化

兴源隧道 2#弃渣场遥感图 2015年兴源隧道 2#弃渣场使用中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6

2016年兴源隧道 2#弃渣场完成整形,部分

绿化2019年兴源隧道 2#弃渣场完成绿化

2015年石砾屯隧道出口弃渣场航拍图 2015年石砾屯隧道出口弃渣场未完成整形

2018年石砾屯隧道出口弃渣场完成整形,

绿化,部分复耕

2019年石砾屯隧道出口弃渣场绿化良好,

部分复耕良好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7

红房子隧道进口弃渣场遥感图2015年红房子隧道进口弃渣场整形完毕,

播撒草籽

2017年红房子隧道进口弃渣场种植灌木 2019年红房子隧道进口弃渣场加修排水沟

红房子隧道斜井弃渣场遥感图2015年红房子隧道斜井弃渣场整形完毕,

播撒草籽,绿化良好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8

2017年红房子隧道斜井弃渣场种植灌木,

加修场内排水沟

2019年红房子隧道斜井弃渣场补植灌木,

修场外排水沟

红房子隧道出口新增弃渣场遥感图2015年红房子隧道出口新增弃渣场修整完

毕,播撒草籽,绿化良好

2017年红房子隧道出口新增弃渣场灌木,

修建场内排水沟

2019年红房子隧道出口新增弃渣场补植乔

木、灌木,绿化良好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59

路基弃土场遥感图 2015年路基弃土场整形完毕

2017年路基弃土场边坡绿化2019 年路基弃土场修建挡墙及场内排水

沟,绿化

双丰隧道进口弃渣场遥感图2015 年双丰隧道进口弃渣场挡墙修整完

毕,场内有细沟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0

2017年双丰隧道进口弃渣场修建排水沟及

截水沟

2019年双丰隧道进口弃渣场截排水沟保存

良好,种植灌木,绿化良好

双丰隧道 1号斜井弃渣场遥感图2015 年双丰隧道 1 号斜井弃渣场修建挡

墙,播撒草籽

2017年双丰隧道 1号斜井弃渣场修建场内

排水沟,种植灌木

2019年双丰隧道 1号斜井弃渣场加修场内

排水沟,种植灌木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1

2015年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航拍图2015年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整形,修

建挡墙

2018 年双丰隧道 2 号斜井弃渣场种植灌

木,播撒草籽,绿化良好

2019年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修建排水

沟,补充绿化

双丰隧道 2号斜井新增弃渣场航拍图2015 年双丰隧道 2 号斜井新增弃渣场整

形,修建挡墙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2

2017年双丰隧道 2号斜井新增弃渣场边坡

绿化,顶部复耕

2019年双丰隧道 2号斜井新增弃渣场补充

绿化

双丰隧道出口弃渣场航拍图2015年双丰隧道出口弃渣场修整完毕,绿

2017年双丰隧道出口弃渣场补充绿化 2019年双丰隧道出口弃渣场补充绿化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3

东胜隧道出口弃渣场航拍图 2015年东胜隧道出口弃渣场修建挡墙

2015年东胜隧道出口弃渣场部分绿化 2019年东胜隧道出口弃渣场场内平整

绥阳隧道进口弃渣场遥感图 2015年绥阳隧道进口弃渣场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4

2017 年绥阳隧道进口弃渣场整形绿化完

毕,修建场内排水沟挡墙修建完毕2019年绥阳隧道进口弃渣场补植灌木

2015年绥阳隧道出口弃渣场航拍图 2015年绥阳隧道出口弃渣场弃渣被使用

2015年绥阳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9年绥阳隧道出口弃渣场绿化

3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5

3.4 土石方监测结果

本工程批复水土保持方案中设计全线土石方总量为 2047.56×104m3,其中填方

785.22×104m3,挖方 1262.34×104m3,工程挖方尽可能利用为填方,利用方

403.85×104m3。总弃方为 858.49×104m3,弃方中 119.75×104m3表层土作为绿化用土重

新利用,738.74×104m3作为永久弃土(渣)弃于弃土(渣)场。

经监测,工程实际发生土石方总量 2273.51万 m3,其中填方 731.61万 m3,挖方

1541.9万 m3,外购方 44.09万 m3,永久弃土 548.38万 m3,地方综合利用 306.0万 m3。

表 3-4 工程实际发生土石方量及流向一览表

号名称 挖方 填方

内部调配 废弃外购

调入 来源 调出 去向 弃土(渣) 综合利用

1 路基区 618.14 317.67 204.07穆棱站和

绥芬河站54.59 85.9 44.09

2 桥隧区 655.74 418.06 220.1

3 站场区 268.02 413.94 204.071标,

2标75.73

合计 1541.9 731.61 204.07 204.07 548.38 306 44.09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6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4.1 工程措施监测结果

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完成了拦渣工程、斜坡防护工程、土地

整治工程、防洪排导工程、植被建设工程、临时防护工程六类单位工程。经监测,本

工程基本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落实了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基本做到了水土保持

措施工程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相协调,实现了不同施工阶段水土保持工程有序衔接和

及时防护。

截至 2019年 9月,相继完成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表土剥离与回填、边

坡防护、路基排水、全面整地、拱形骨架护坡、防洪排导工程和拦挡工程等,具体工

程措施监测结果见表 4-1。

表 4-1实际完成与方案设计工程措施量对比表分区 措施类型 方案设计 实际监测结果 工程量对比

路基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未纳入 剥离表土 38.80万 m³ +38.80m表土回填 未纳入 表土回填 28.28万 m³ +28.28m3

边坡防护浆砌石及混凝土量132205m3

浆砌石及混凝土量 291277m3 +159072m3

路基排水 混凝土 96747m³截排水沟长 179334m,混凝土 88734 m3

-16130m3

全面整地 —— 全面整地 10.09hm2 +10.09hm2

站场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 表土剥离 27.57万 m3 +27.57万 m3

表土回填 —— 表土回覆 27.57万 m3 +27.57万 m3

拱形骨架护坡

浆砌片石 39039m³ 浆砌石量 33429m3 -5610m3

混凝土 1398³ 混凝土量 3429m3。、 +2031

排水系统 浆砌石 64279m³混凝土量 36480m3

-970浆砌石 26829m3

—— 1150 +1150

全面整地 —— 全面整地 5.23hm2 +5.23hm2

桥隧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与回覆

——表土剥离 9.29万 m3,表土回覆 9.26万 m3

+9.26万 m3

场地平整 —— 全面整地 43.20hm2 +43.20hm2

拱形骨架护坡

——浆砌石量 13371m3,混凝土量1371m3。

+14742m3

防洪排导工程

——隧道洞口边仰区截排水沟长2202m,混凝土 2487m3。

+ 混 凝 土14742m3

弃土(渣 )场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剥离表土 20.46万 m³ 表土剥离 20.46万 m3 0

表土回填 表土回填 30.98万 m³表土回覆 30.98万 m3(从路基区调运 10.52万 m3)

0

土地平整 全面整地 103.26hm2 全面整地 103.26hm2 0

削坡 —— 土方量 18.9万 m3+ 土 方 量14742m3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7

分区 措施类型 方案设计 实际监测结果 工程量对比

土地复垦 复垦 30.48hm2 复垦 30.48hm2 0

挡渣墙

挡渣墙长 12217m,包括 片 石 混 凝 土 量87312m3,挡土墙顶、底 铺 浆 砌 石 量22750m3。

挡渣墙长 12217m,包括片石混凝土量 87312m3,挡土墙顶、底铺浆砌石量 22750m3。

0

截排水沟及消能设施

截 排 水 设 施 长20343m,浆砌石工程量 34620m3;弃土渣场 内 渗 水 盲 沟 长3249m,碎石 5387m3。沉沙消能设置 17座。

截排水设施长 16696m,浆砌石工程量 27998m3;宾格石笼护岸长度 560m,块石量1050m3;弃土渣场内渗水盲沟长 3249m,碎石 5387m3。沉沙消能设置 10座。

截排水设施:-6622m3

宾格石笼护岸:+1050m3

施工便道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 表土剥离 1.17万 m3 +1.17万 m3

表土回填 —— 表土回覆 1.17万 m3 +1.17万 m3

土地平整 —— 全面整地 3.91hm2 +3.91hm2

土地复垦 复垦 60.95hm2 复垦 0.97hm2 +0.97hm2

排水沟 浆砌石 30324 m³ —— -30324 m³

施工生产生活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 剥离表土 22.60万 m³ 表土剥离 27.52万 m3 +4.96万 m3

表土回填 表土回填 22.60万 m³ 表土回覆 27.52万 m3 +4.96万 m3

土地平整 全面整地 67.25hm2 全面整地 22.75hm2 -44.5hm2

土地复垦 复垦 24.26hm2 复垦 20.65hm2 -3.61hm2

工程措施实施效果:

路基边坡护坡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8

隧道口护坡

浆砌石排水沟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9

浆砌石拦渣墙

浆砌石截水沟

4.2 植物措施监测结果

植物措施监测结果在翻阅资料,参考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

调查和典型测量法监测本工程的植物措施实施情况,经统计分析本工程植物措施在不

同监测分区内情况详见表 4-2。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0

表 4-2 实际完成与方案设计植物措施量对比表

分区 措施类型 方案设计 实际监测结果 工程量对比

路基区

植物措施

边坡防护灌木 139.03万株

栽种紫穗槐 125.13万株+6.58万株

道路绿化带 栽种灌木 20.48万株道路绿化带 栽植乔木 1.07万株 乔木 1.29万株 +0.22万株道路绿化带 撒播种草 1.5hm2, 撒播种草面积 4.11hm2。 +3.96hm2

绿化总面积绿 化 面 积 总 计46.02hm2

绿化面积 38.45hm2,其中路基边坡绿化面积 28.36hm2。路基两侧绿化带绿化面积 10.09hm2

-7.57hm2

站场区

植物措施

边坡防护绿化

栽植灌木 35.40株紫穗槐绿化 12.48hm2,55.06万株

灌 木 +20.02万株

园林绿化 绿化 7.15hm² 绿化 5.23hm² -1.92hm²

桥隧区

植物措施

攀缘植物攀缘植物 2.35 万株

——-2.35万株

乔木 1.7万株 —— -1.7万株

撒播种草 —— 43.20 hm2 +43.20hm2

护坡种紫穗槐

—— 1.5万株 +1.5万株

弃土(渣 )场区

植物措施

撒播种草 撒播种草 65.51hm2 灌草绿化面积 61.11hm2 -4.4hm2

栽植灌木栽植紫穗槐 122.63万株

128.32万株 +5.69万株

栽植乔木 栽植 7.1万株 种植乔木 2.54万株。 -4.56万株

施工便道区

植物措施 恢复植被 种植灌草 33.59hm2 撒播种草 2.94hm2 -30.65 hm2

施工生产生活区

植物措施 撒播种草 42.99hm2绿化面积 2.10hm2,其中种草1.9hm2,恢复林地 0.9hm2。

-40.89hm2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1

植物措施实施效果如下:

种植灌木

种草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2

种植乔木

边坡绿化

4.3 临时措施监测结果

临时措施监测结果主要采用翻阅资料,参考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数据的方式确

定,经统计分析本工程临时措施在不同监测分区内情况详见表 4-3。

表 4-3 实际完成与方案设计临时措施量对比表

分区 措施类型 方案设计 实际监测结果 工程量对比

路基

区临时措施

挡水梗 挡水梗 43665m, —— -43665

临时急流槽 急流槽长度 32745m 急流槽长度 32078m -667

铁丝网护栏 16160m2 2110m2 -14050

编织袋装土挡

编 织 袋 装 土 挡 墙

2508m³—— -2508m3

钢板临时支护 —— 6189m +6189

密目网覆盖 密目网 5.20万 m² 密目网 6.20万 m2 +1.0万 m2

站场

区临时措施

编织袋装土挡

墙7705m3 —— -7705m

钢板临时支护 —— 1128m +1128

密目网覆盖 密目网覆盖 6.16万 m² 密目网 6.0万 m2 -0.16万 m2

桥隧 临时措施编织袋装土挡

墙4996m³ —— -4996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3

分区 措施类型 方案设计 实际监测结果 工程量对比

区 护栏拦挡(铁

丝网)5600m2 1487m2 -4113

堆石挡渣墙 4200m³ —— -4200m³

泥浆池、沉淀

泥浆池 20个,沉淀池

40个

桥墩钻孔基础施工中

设置泥浆池及沉淀池

443个,挖方 2658m3;

土质排水沟长 531m,

挖方 765m3。

泥浆池、沉淀

池+383 个,

土质排水沟

+531m

密目网覆盖 —— 密目网 2.41万 m2 +2.41万 m2

弃土

(渣 )

场区

临时措施临时绿化撒播

种草撒播种草 5.84万 m2 撒播种草 5.84万 m2 0

施工

生产

生活

临时措施

编织袋装土挡

编 织 袋 装 土 挡 墙

2508m³—— -2508m³

密目网覆盖 密目网覆盖 4.52万 m² 密目网 2.11万 m2 -2.41万 m2

4.4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本工程针对各监测分区扰动后地貌特点及水土流失情况,实施了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工程实际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类型与方案设计基本一致,一些水保措施量由

于实际施工时需要,与设计值有些不同,但不影响水保措施的布设,布设的效果

也基本不受影响。

通过对各个监测分区工程、植物、临时措施完成情况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完

成情况良好,能较好的达到水土保持方案要求。

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后续变更设计进行,在完成

已经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新增了一些水土保持措施,调整了一些工程

量。采用乔、灌、草合理搭配,绿化与美化相互统一,并与周围植被和环境相协

调,景观效果良好,达到快速恢复植被,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目的。

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4

5 土壤流失情况监测

5.1 水土流失面积

鉴于本项目介入时,主体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本项监测采用遥感解译与实地

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防治责任范围空间地图并进一步确定扰动边界,按照《开

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遴选水土流失控制指标为扰动形式、

强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盖度、地形地貌诸因子,综合界定水土流失面积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特征及变化量说明如下:

(1)施工准备期,随着主体工程场平、清表等施工作业逐步推进,水土流失

面积达到 381.22hm2,

(2)施工期由于全面扰动,水土流失面积达到峰值 618.86hm2

(3)施工后期随着地表建筑物及硬化地表趋于稳定,水土流失面积逐年缩减,

最终确定为 300.21hm2。

水土流失阶段变化情况见表 5-1。

表 5-1 水土流失面积阶段变化监测数据表 单位:hm2

监测分区水土流失面积

施工准备期 施工期 植被恢复期

1 路基防治区 85.27 138.43 108.77

2 站场防治区 76.80 124.67 20.39

3 桥梁隧道防治区 110.75 179.79 50.59

4 取土场防治区

5 弃土(渣)场防治区 63.61 103.26 95.68

6 施工便道防治区 2.41 3.91 0.97

7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42.38 68.80 23.81

8 废弃路基拆除区

合计 381.22 618.86 300.21

5.2 土壤流失量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由于监测单位

介入时主体工程全面启动,对工程建设前期土壤流失量,依据同类地区生产建设

项目监测成果及相关水土流失调查资料,结合工程实际特点,采取类比分析方法

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5

拟合侵蚀模数状态量;对监测介入后时段土壤侵蚀量采取定位观测与推演分析方

法测算土壤侵蚀量。其技术路线为,按施工工艺及扰动形态,确定各分区扰动单

元类型及分布,通过定位监测小区获取各单元土壤侵蚀模数,以单元面积为基数

测算单元土壤侵蚀量,累加获得分区土壤侵蚀总量。

经监测,项目监测期内土壤侵蚀总量为 102986.86 t,按照防治分区侵蚀量先

后排序:

○桥梁隧道防治区侵蚀量为 35526.46t,占侵蚀总量的 34.5%;

○弃土(渣)场防治区侵蚀量为 23093.88 t,占侵蚀总量的 22.42%;

○路基防治区侵蚀量为 21514.78t,占侵蚀总量的 20.89%;

○站场防治区侵蚀量为 16017.6t,占侵蚀总量的 15.55%;

○其它防治区侵蚀量为 6834.14 t,占侵蚀总量的 6.64%;

按施工时段划分

○2010.5-2015.10侵蚀量为 35184.50 t,占侵蚀总量的 34.17% ;

○2015.10-2016.10侵蚀量为 39092.61 t,占侵蚀总量的 37.96%;

○2016.10-2018.10侵蚀量为 27366.74 t,占侵蚀总量的 26.57%;

○2018.10-2019.9侵蚀量为 1343.01 t,占侵蚀总量的 1.30%;

监测期内各时段及分区土壤侵蚀量测算如下表 5-2。

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6

表 5-2 各监测时段分区土壤流失量汇总表

项目名称

监 测 时 段合计

2010.5-2015.10 2015.10-2016.10 2016.10-2018.10 2018.10-2019.9

流失量(t)侵蚀强度[t/km2.a]

流失量(t)侵蚀强度[t/km2.a]

流失量(t)侵蚀强度[t/km2.a]

流失量(t)侵蚀强度[t/km2.a]

流失量(t)占总量比

例(%)

路基防治区 7343.71 5305 8159.06 5894 5711.62 4126 300.39 217 21514.78 20.89%

站场防治区 5454.31 4375 6060.21 4861 4242.52 3403 260.56 209 16017.60 15.55%

桥梁隧道防治区 12161.00 6764 13511.22 7515 9458.75 5261 395.49 220 35526.46 34.50%

取土场防治区

弃土(渣)场防治

区7914.88 7665 8794.65 8517 6156.36 5962 227.99 221 23093.88 22.42%

施工便道防治区 132.39 3386 147.09 3762 102.95 2633 7.12 182 389.55 0.38%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

区2178.21 3166 2420.38 3518 1694.54 2463 151.46 220 6444.59 6.26%

废弃路基拆除区

合计[强度均值] 35184.50 5685 39092.61 6317 27366.74 4422 1343.01 217 102986.86 100.0%

占侵蚀总量比例% 34.17% 37.96% 26.57% 1.30%

注:侵蚀强度为时段末监测值

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7

5.3 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潜在土壤流失量

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临时堆土的边坡松散,稳定性差,抗蚀性差,容易形成

面蚀或沟蚀,侵蚀强度为剧烈。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是由于施工开挖使土

壤裸露造成的侵蚀,以及项目建成后,土壤植被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地面径流条件

而造成的侵蚀。

施工期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有山体开挖造成地表裸露;施工过程中损坏

原有地表植被及水保措施;干扰不良地质增加其不稳定性等引起的水土流失。

本工程弃渣量为 854.38万 m3,出渣量大。本着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设置

综合利用 11处,综合利用方量 306.0×104m3。主要用于其他工程填料、建筑材料

和直接利用用于场地平整或田地复垦

永久弃渣 548.38万 m3堆置于 27处弃渣场,弃渣场类型为坡地型、沟道型、

平地型、临河型。采取临时撒播草籽措施。修建挡渣墙和排水盲沟,弃土(渣)

后场地平整,回覆表土,周边布设截水沟,坡面和平台布设横纵向排水沟,截排

水沟末端接入自然排水系统。表土不足部分就近利用路基桥梁剥离表土。弃渣边

坡采用灌草护坡,台面种植灌木并撒播草籽或撒播种草,恢复植被或复耕。

根据实际监测,上述综合拦渣固渣措施防护渣体总量达到弃渣 94.9%以上,

该项潜在土壤流失量多发生于局部堆土边坡存在措施损毁、高强度、骤发性侵蚀

部位,但因面积可控,且周边无居民点、农田及公共基础设施,未发生严重水土

流失危害。

5.4 水土流失危害

本项目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由于项目建设导致地形地貌被破坏、扰动。随着

工程施工,对地表造成扰动,将促使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加水土流失量

由于地表植被遭到完全破坏,使土壤的结构、组成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

壤的抗侵蚀能力,造成新增水土流失活跃。临时占地也破坏了植被和扰动地表,

使土壤变得疏松,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疏松弃土,也新增了一定量的水土流失。

(2)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8

各种施工活动造成了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区域周边一定范围的

植被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原生状态下,由于有植被覆盖,原有的土体与

植被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工程造成大面积的土体裸露,在大风的作用下,地表

物质随风搬运,形成挟沙风,使土壤表面在受风的剪切力作用时,对土壤表层的

直接撞击力作用,加剧了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风蚀强度。

(3)水土流失增加附近河流的含沙量

侵蚀泥沙随水流下泄到下游比较平缓的河道淤积下来,增加河流的泥沙含

量。

(4)占压地表植被,减少生物量

本项目建设占用、破坏和扰动了草地,造成项目区及周边土地退化,土地资

源减少,土地生产力降低,生物量减少。

分析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和时段得出,在工程建设期随着表面细小

颗粒前期流失、植被的逐年恢复,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会逐年递减,水土流失呈

现先强后弱的特点。

经监测,施工期间未发生滑坡、泥石流等严重水土流失情况及对村庄和居民

造成危害的情况。

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79

6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6.1 扰动土地整治率

扰动土地整治率是指项目建设区内的扰动土地整治面积占扰动土地面积的

百分比。扰动土地是指开发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挖损、占压、

堆弃用地面积。扰动土地整治面积,指对扰动土地采取各类整治措施的面积,包

括永久建筑物面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 100%

水土保持措施面积 永久建筑物及硬化占地面积

扰动土地整治率 =建设区扰动地表面积

依据监测成果,本工程的扰动土地面积为 618.86hm²,水土保持措施治理面

积 290.13hm²,建筑物及硬化面积 320.66hm²,经计算,项目扰动土地整治率为

98.70%,达到了防治标准(废弃路基拆除区仅拆除铁轨,原有硬化和植被面积没

有被破坏,因此不计入扰动面积)。

表 6-1 扰动土地整治情况表 单位:hm2

防治分区土地扰

动面积

扰动土地整治面积 扰 动 土

地 整 治

率(%)建 筑 物 /

硬化

工程措施 植物措

施小计

整地 整治

1 路基防治区 138.43 34.61 64.17 38.45 102.62 99.13

2 站场防治区 124.67 104.28 2.16 17.71 19.87 99.58

3 桥梁隧道防治区 179.79 129.2 1.42 47.27 48.69 98.94

4 取土场防治区

5弃土(渣)场防

治区103.26 7.58 30.48 61.11 91.59 96.04

6 施工便道防治区 3.91 0.97 2.94 3.91 100.00

7施工生产生活防

治区68.8 44.99 20.65 2.8 23.45 99.48

8 废弃路基拆除区

合计 618.86 320.66 119.85 170.28 290.13 98.7

6.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指项目建设区内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建设区内水土流

失总面积的百分比。各项措施的防治面积均以投影面积计,不重复计算。计算公

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0

式如下:

% 100%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面积

依据监测成果,该工程项目建设占地面积 618.86hm²,建筑物及硬化面积为

320.66hm²,除建筑物及硬化面积,尚有 298.2hm²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在工

程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共计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 290.13hm²。经计算,项目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7.3%,达到防治标

准(废弃路基拆除区仅拆除铁轨,原有硬化和植被面积没有被破坏,因此不计入

扰动面积)。

各分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计算结果见表 6-2。

表6-2 项目建设各监测区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统计表 单位:hm2

监测分区实际扰

动面积

建(构)筑

物及场地道

路硬化面积

水土

流失

面积

扰动土地治理面积 水土流

失总治

理度(%)

工程

措施

植物

措施小计

路基防治区 138.43 34.61 103.82 38.45 102.62 98.84站场防治区 124.67 104.28 20.39 2.16 17.71 19.87 97.45

桥梁隧道防治区 179.79 129.2 50.59 1.42 47.27 48.69 96.24取土场防治区

弃土(渣)场防治区 103.26 7.58 95.68 30.48 61.11 91.59 95.73施工便道防治区 3.91 3.91 0.97 2.94 3.91 100.00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68.8 44.99 23.81 20.65 2.8 23.45 98.49废弃路基拆除区

合计 618.86 320.66 298.2 119.85 170.28 290.13 97.3

6.3 拦渣率

拦渣率是指项目建设区内采取措施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量与工程弃土

(石、渣)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 100%采取措施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量

拦渣率 =建设区工程弃土(石、渣)总量

根据监测成果,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区累计产生弃渣总量 854.38万 m3,其中

综合利用方量 306.0万 m3。主要用于其他工程填料、建筑材料和直接利用用于场

地平整或田地复垦,永久弃渣 548.38万 m3,弃土石渣均堆放在专门存放地,使

用挡土墙、边坡防护工程、造林种草和密目网苫盖进行了防护。监测单位认为本

工程建设期间拦渣率可达到 94.9%。拦渣率达到设计要求。

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1

6.4 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是指项目建设区内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

失量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项目建设区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控制比=

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强度

依据监测成果,截至 2019年 9月,该工程项目治理后的平均土壤侵蚀强度

为 217 t/km²·a,容许土壤流失量为 200 t/km²·a,土壤流失控制比平均为 0.92,达

到了防治标准。

表6-3 项目建设各监测区土壤流失控制比统计表

项目名称建设区面积

(hm2)林草恢复期

侵蚀量(t/a)

林草恢复期

侵蚀模数

(t/km2·a)

容许流失量

(t/hm2·a)土壤流失

控制比

路基防治区 138.43 300.39 217 200 0.92

站场防治区 124.67 260.56 209 200 0.96

桥梁隧道防治区 179.79 395.49 220 200 0.91

取土场防治区

弃土(渣)场防治区 103.26 227.99 221 200 0.91

施工便道防治区 3.91 7.12 182 200 1.1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68.80 151.46 220 200 0.91

废弃路基拆除区

合计 618.86 1739.59 217 200 0.92

6.5 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是指建设区内植被恢复面积占建设区面积范围内可恢复植

被面积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 100%项目建设区内林草类植被面积

林草植被恢复率( )=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

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建设区可恢复植被面积为 178.35hm2,已恢复植被面积

170.28hm2,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 95.5%,达到了防治标准(废弃路基拆除区仅

拆除铁轨,原有硬化和植被面积没有被破坏,因此不计入扰动面积)。

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2

表6-3 监测区林草植被恢复率统计表 单位:hm2

监测分区实际扰

动面积

水土流

失面积

建(构)筑物

及场地道路

硬化面积

工程

措施

面积

可恢复

林草植

被面积

已恢复

林草植

被面积

林草植被

恢复率

(%)

路基防治区 138.43 138.43 34.61 64.17 39.65 38.45 97.0站场防治区 124.67 124.67 104.28 2.16 18.23 17.71 97.1

桥梁隧道防治区 179.79 179.79 129.2 1.42 49.17 47.27 96.1取土场防治区

弃土(渣)场防治区 103.26 103.26 7.58 30.48 65.2 61.11 93.7施工便道防治区 3.91 3.91 0.97 2.94 2.94 100.0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68.8 68.8 44.99 20.65 3.16 2.8 88.6废弃路基拆除区

合计 618.86 618.86 320.66 119.85 178.35 170.28 95.5

6.6 林草覆盖率

林草覆盖率则是指项目建设区内的林草面积占建设区面积的百分比。其计算

公式如下:

% 100%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林草面积

林草覆盖率( )=建设区面积

该工程建设区面积为 618.86hm2,目前项目区已实施林草措施总面积为

170.28hm2,林草植被覆盖率为 27.5%。达到了防治标准(废弃路基拆除区仅拆

除铁轨,原有硬化和植被面积没有被破坏,因此不计入扰动面积)。

表6-4 各监测区林草覆盖率统计表 单位:hm2

监测分区 实际扰动面积 林草植被面积 林草覆盖率(%)

路基防治区 138.43 38.45 27.78站场防治区 124.67 17.71 14.21

桥梁隧道防治区 179.79 47.27 26.29取土场防治区

弃土(渣)场防治区 103.26 61.11 59.18施工便道防治区 3.91 2.94 75.19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68.8 2.8 4.07废弃路基拆除区

合计 618.86 170.28 27.5

7结论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3

7 结论

7.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经监测数据及资料表明: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总体上呈递减趋势。表现为水土

流失面积逐步减少、侵蚀强度、土壤流失量逐步降低、流失程度逐步减轻、水土

保持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治理、改善和修复。

工程在建设期(含施工准备期),由于场地全面平整,工程施工开挖、填筑,

地表植被全部被破坏,地表大面积裸露,形成多处裸露边坡,使原地貌丧失或降

低了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水土流失面积激增,覆盖整个建设区,随即土壤流失

量相应增加,造成区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而且对周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不良

影响。

随着工程进展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逐步实施,水土流

失防治面积的增加,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水土流失面积逐步减少,土

壤流失量逐渐降低。工程建设期结束进入植被恢复期,随着硬化、植物措施的实

施、植被的逐渐恢复、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根系固土保水能力的增强,水土流

失大大减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也趋于良性转变。

7.2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本工程主要由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组成。工程措施

主要包括:表土剥离及回覆、边坡防护工程、拦挡工程、排水工程、绿化覆土工

程、土地整治工程等。植物措施主要包括:植草防护、站场区美化和绿化。临时

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编织袋拦挡、临时排水工程、密目网覆盖等。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基本按照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要求组

织实施。施工安排合理、紧凑、基本协调主体,有效地将水土流失控制在较小的

范围内。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建设单位成立了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奠

定基础。

二、在施工过程中,对表土进行剥离,并对集中堆放,修建排水措施及临时

苫盖,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地表扰动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周围的影响。

三、主体工程结束后立即对可绿化用地进行平整,采取绿化措施,绿化美化

7结论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4

环境。

根据巡查和调查已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果明显,没有人为损坏和自然

损坏现象发生,运行情况良好。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监测工作介入滞后,施工前期阶段一些监测资料不够完备,使得施工前

期工作中具体的水土保持问题难以发现解决,因此建议业主在以后的建设项目中

要在施工准备期就同步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

度。

二、建议建设单位加强各项措施的维护和后期管理工作,使其更好的发挥其

水土保持功能。

三、在已采取植物措施的渣场中,部分弃渣场由于恢复期较短,部分区域植

被覆盖度较低,建议建设单位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加强植物措施的后期补

植补种及抚育,提高水保措施防护功能。对磨刀石 1号弃渣场及红池隧道进口与

斜井等弃渣场的挡墙进行维护。

7.4 综合结论

一、项目建设单位哈牡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对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

工作充分重视,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落实

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管理纳入工作程序中,在工程建设

过程中落实了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强化

了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管理,确保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护措施体系实施到位。

二、项目建设区内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合理,数量和质量基本达到了该工程水

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设计要求。林草措施实施后植被生长情况良好,工程措施稳

定运行,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三、项目建设区经过系统整治后,水土流失面积、土壤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

度都逐年递减。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强度由施工中的中度、强烈下降到轻度、微度,

有效的将水土流失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四、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与环境美化治理相结合,既达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目

的,又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7结论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5

五、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能够积极落实各个分区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

施效果明显,各项指标值分别为扰动土地整治率为 98.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

到 97.3%,土壤流失控制比为 0.92,拦渣率 94.9%,林草植被恢复率为 95.5%,

林草覆盖率 27.5%,达到防治标准。

表7-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达标情况一览表

防治目标水土保持方案

目标值

实际监测

达到值评价结论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98.7 达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85 97.3 达标

土壤流失控制比 0.9 0.92 达标

拦渣率 93 94.9 达标

林草覆盖率 20 27.5 达标

林草植被恢复率 95 95.5 达标

综上所述,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合理,防护效果明显,经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汇总,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达

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的目标水平,很好地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保障了主体工

程的顺利施工与正常运行。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6

8 附件

8.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地理位置示意图

本项目位置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7

8.2 监测分区及监测点位布置图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8

8.3 防治责任范围图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89

8.4 弃渣场分布图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0

8.5 弃渣场各阶段影像对比图

1、磨刀石 1号隧道弃渣场

2010.10 2012.8 2019.7

2.磨刀石 2号弃渣场

2010.10 2014.9 2019.7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1

3.椅子圈弃渣场

2010.10 2014.9 2019.7

4.红池隧道进口弃渣场

2010.10 2012.9 2019.7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2

5. 转心湖隧道进口弃渣场

2010.10 2014.7 2019.7

6. 红池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0.10 2012.9 2019.7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3

7. 转心湖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0.10 2012.9 2019.7

8. 蜂子窝沟路基弃土场

2010.10 2014.7 2019.7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4

9. 红旗 1号隧道进口弃渣场

2013.2 2016.5 2019.7

10. 红旗 1号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4.7 2016.5 2019.5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5

11. 红旗 2号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3.2 2014.7 2019.5

12. 红旗弃土场

2013.2 2016.5 2019.5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6

13. 兴源隧道进口弃渣场

2013.2 2014.2 2019.5

14. 兴源隧道 2#弃渣场

2013.2 2014.2 2019.5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7

15. 石砾屯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8.9

16. 红房子隧道进口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8.9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8

17. 红房子隧道斜井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8.9

18. 红房子隧道出口新增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9.9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99

19. 路基弃土场

2013.2 2014.6 2019.9

20. 双丰隧道进口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9.9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00

21. 双丰隧道 1号斜井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9.9

22. 双丰隧道 2号斜井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9.9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01

23. 双丰隧道 2号斜井新增弃渣场

2013.2 2014.2 2019.9

24. 双丰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9.9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02

25. 东胜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3.2 2014.6 2019.9

26. 绥阳隧道进口弃渣场

2013.1 2017.9 2019.9

8附件

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03

27. 绥阳隧道出口弃渣场

2013.1 2013.10 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