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公的先見之明 - pressstore.com.t · 陳 水 扁 、 馬 英 九 、 蔡 英 文 ︵ 如 無...

Transcript of 鄧公的先見之明 - pressstore.com.t · 陳 水 扁 、 馬 英 九 、 蔡 英 文 ︵ 如 無...

4

推薦序

【推薦序1】

鄧公的先見之明

鄧予立先生是我尊敬的人。我知道鄧公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外匯教父﹂、曾經在金融領

域叱吒風雲,被譽為﹁交通燈﹂;後來知道鄧公酷愛旅行,已經遊歷了一百一十多個國家與

地區,寫了十幾本遊記,在各地粉絲無數。但以前我不知道他對臺灣問題頗有研究,著書立

說,恰恰因為這一點,我們有過多次探討而建立了友誼。

二○○

九年,正值馬英九當選聲望如日中天之時,鄧公寫了一本︽馬英九必修的10堂

課︾,直指馬的十大問題;二○

一一年,又出版了︽馬經濟,大危機:馬英九要重修的7堂

管理經濟學︾,提醒馬要重視貧富懸殊問題,認為這是會導致社會大亂的重要問題;二○

一三年,他再次出版︽馬尾看臺灣:2012

馬英九動D

own 300

天︾,指出馬英九的種種作為將

為他自己與國民黨埋藏下毀滅的種子。果然,鄧書出版一年後,臺灣發生了太陽花反服貿學

5

馬英九們 吧!

運,五十萬人走上街頭,從此馬與國民黨的聲勢一路下挫,直至﹁九合一﹂地方選舉盡輸,

敗績慘不忍睹;到二○

一六年臺大選之時,朱立倫更以三百零八萬票大比數輸給蔡英文,立

法院也失掉大多數席次,讓民進黨第一次享有﹁完全執政﹂的絕對優勢。這也意味著兩岸關

係步入一個前景不明朗的﹁新常態﹂。

儘管馬英九曾經﹁星光熠熠﹂,但我的觀點與鄧公相同,始終認為他僅僅是一個政客而

非政治家,在兩岸關係發展及真正破局上從未對他寄託過什麼希望。

事實也是這樣。在臺灣,馬英九毫無疑問是毀了國民黨的﹁一根稻草﹂;在兩岸關係

上,儘管馬在八年任內兩岸關係有所發展,但馬政府始終堅持推廣﹁不統、不獨、不武﹂,

令臺灣民眾對﹁一個中國﹂的認同感也逐年下降,反映臺灣人身分認同的﹁臺灣人認同指

數﹂一路上升,甚至比大力倡議獨的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更高,民眾也愈來愈傾向獨立。

馬執政初期擔任﹁國安會祕書長﹂,﹁九二共識﹂一詞的發明人蘇起就表示,﹁馬英九兩岸

的成功也是馬英九的失敗﹂,反而讓民眾認為臺獨成了可行的選擇。

據說在兩岸關係上,影響臺獨支持率最大的是﹁中共會不會打﹂、﹁美國會不會救﹂兩

個因素。在大陸不會打、美國不會救的情況下,臺獨支援率約是百分之六十;而大陸不打、

6

推薦序

美國會救的情況下,臺獨支援率約是百分之八十;但在大陸打、美國會來救的情況下,臺獨

支援率直接腰斬剩下百分之四十左右;如果大陸會打、美國不救,臺獨支持率更是只剩下

百分之十四。這份調查顯示美國因素造成的影響約百分之二十,大陸因素的影響是百分之

四十,大陸因素影響比美國更大。

馬連任之後沒有選票的顧慮,假如他敢作敢為,大破大立,兩岸關係極有可能﹁柳暗花

明﹂、再進一大步。但由於他個人的局限性,無法也不敢提出更具前瞻眼光、有助於推動兩

岸關係穩定發展的論述,推動兩岸政策愈來愈力不從心,也愈來愈受非理性民粹的影響,國

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優勢也在流失中。國民黨從二○

一二年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到三年

後以破壞政治和諧為出發,立場動蕩、變化之大應證了臺灣共識︵即﹁臺獨﹂︶業已形成。

時至今日,國民黨已在馬手裡進行了一番徹底的改造,變為一個選舉型的政黨,甚至不講理

念,臺獨與獨臺幾乎不分伯仲。

﹁歷史對這樣的賭局已不止一次擲過骰子﹂,儘管曾經當過﹁馬迷﹂的鄧予立先生從迷

之深到恨之切,歷史已經翻過了馬英九這一頁。任何當權者最後總希望留下點什麼,雖然

﹁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了,但平淡如水滑過,似乎並沒有留下什麼?馬所期望的﹁諾貝爾

7

馬英九們 吧!

和平獎﹂更是不用指望了!原因甚多,鄧公在書中層層分析,直言利弊,而僅僅從他本人由

﹁馬迷﹂變成了一個批判者也足以說明一切。

馬英九的所作所為是否從另一方面幫了民進黨和蔡英文不必贅言,自有公論。幾乎可

以預言的是,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硬的會變得更硬,軟的也會變硬。民進黨如果欲放棄

﹁九二共識﹂的地基,必須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地基填上,而這個新地基不能只是民進黨的一

廂情願,還必須大陸能接受、美國不反對。這個問題馬上就要端上桌面,目前已無空間與時

間讓蔡繼續模糊以對了。況且今天的大陸已不會被動地因應兩岸關係變化,若民進黨的總統

奉行的兩岸政策被認定有損臺海穩定,大陸將可能出手並會讓臺灣﹁有感﹂,這恐怕就是中

共總書記習近平講的﹁地動山搖﹂了吧?

希望並祈禱這種不幸不要發生,結果如何有賴於兩岸領導人的政治智慧。只是,主動權

握在習近平手裡。

香港廣角鏡出版社社長

8

推薦序

【推薦序2】

以馬英九為鑑

二○○○

年到二○

二○

年,臺灣歷經三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如無重大意

外,蔡英文第一任的總統任期到二○

二○

年︶。二十一世紀第一個二十年,臺灣政黨翻騰三

次輪替;兩岸關係從陳水扁時期戰爭邊緣到馬英九的和平開展。進入蔡英文時代,臺灣海峽

會是風雲湧動還是波濤不驚?

如何駕馭兩岸關係,是總統的使命,也帶點無奈的宿命。中國情結、臺灣情結糾纏盤繞

彷彿人體的神經系統,每次選舉都要發作,隱隱刺痛選民神經,也牽動選票流向。

二○○

八年大選,陳水扁家族腐敗、民進黨執政團隊系統性貪汙,兩岸瀕臨烽火危機,

是造成民進黨崩盤大敗的主因。雖然民進黨一路猛攻馬英九的兩岸經貿政策,將造成中國

貨、中國人如傾銷倒貨般襲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還創造了一段臺語順口溜。他說,

9

馬英九們 吧!

如果馬英九當選,臺灣將會﹁查甫找嘸工︵男人找不到工作︶、查某找無尪︵女人找不到老

公︶,和兒子會面要到黑龍江﹂。但臺獨牌失效、親中賣臺的紅帽子無法阻擋馬英九的總統

之路,出生在臺北市的﹁臺灣人﹂謝長廷,輸給了在香港出生、祖籍湖南、臺灣長大的﹁外

省第二代﹂馬英九。這是一九九六年臺灣民選總統以來,選民第一次選出了﹁非﹂臺籍的總

統。

二○

一二年馬英九連任之役遇上蔡英文,這場仗打得艱辛。馬英九執政無能的問題湧

現,但民眾初嚐兩岸開放果實才短短三年,擔心政權輪替會讓兩岸和平紅利一夕化為烏有。

蔡英文模糊的﹁臺灣共識﹂,老美、老共都不買帳。馬英九的﹁九二共識﹂斷絕了蔡英文成

為臺灣第一位女總統的最後一哩路。

二○

一六年蔡英文高票當選,蔡英文兩岸政策論述大幅調整但核心並未鬆動。蔡英文的

當選顯示臺灣民眾不再擔心兩岸關係嗎?答案是,也不是。國民黨大敗關鍵的根由之一,又

回到中國情結、臺灣情結。

二○

一六年臺灣民眾的面貌早已和一九四九年國府敗退來臺大不相同了。一九四九年前

後來臺的外省第一代,多已凋零或年事已高。擔任過蔣介石侍衛長、八二三炮戰的金門前

10

推薦序

線指揮官、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高齡九十七歲。﹁年輕﹂一輩,上海出生的新黨主席郁慕明

七十五歲。一九四九年後在臺灣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在中國大陸或仍有嫡系血親,但往來密

切的有多少?外省第三代、第四代︙︙,祖籍,或許僅成了祖輩、父輩口中的一個中國大陸

地名罷了,他們都是新臺灣人。

二○

一六年第一次有投票權、二十歲的年輕人,出生時一九九六年,第一位民選總統、

臺灣人李登輝;小學畢業時十二歲、二○

八年,陳水扁總統卸任。馬英九八年總統任期

屆滿時,恰恰二十歲。年輕一代的臺灣人,可以到中國大陸旅遊、讀書、工作,交個大陸男

友、女友︙︙,但談到國族認同,甚至中華文化認同,都會捲入中國情結、臺灣情結的辯

論。蔡英文總統的四年任期,臺灣還是跳不開這個漩渦。馬英九政權潰敗的原因之一,是他

沒能掌握第一位民選﹁外省﹂總統的珍貴賦與,沒有真正驅散臺灣內部族群對立的幽靈,任

期尾聲還激化了新世代的反中浪潮,辜負了選民重託。

鄧予立先生是我在南極行結識的好友,雖然是香港人,但他和馬總統及多位藍營、橘營

政治人物有深厚友誼,長年關心臺灣政局。鄧先生的新著︽馬英九們,醒醒吧!:小英,準

備好了嗎?︾,以局外人的超然直指馬政權的病根。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鄧先生說自己

11

馬英九們 吧!

是徹底失望的馬迷,而他的新著,正是讓兩岸三地曾是或仍是馬迷者,以馬英九為鑑,看國

民黨如何成也馬英九、敗也馬英九。

    尹乃菁 N

ews98

電臺《今晚亮菁菁》節目主持人

12

推薦序

【推薦序3】

看破馬英九─

為鄧予立先生新書增序

中國先賢有云:﹁善惡在我,毀譽由人;蓋棺定論,無籍於子孫之乞言耳。﹂馬英九

先生仍健在,自然無謂﹁蓋棺﹂,不過確實已有很多人對他這八年執政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議

論。其是非功過雖難評說,但如果對馬先生稍有了解之人,恐怕給他個﹁三七開﹂或﹁五五

開﹂也不是什麼難事。重要的是,如果你想仔細研究馬英九與﹁馬團隊﹂失敗根源的話,有

本書則必修必讀。

筆者敬重的知名金融家鄧予立先生新著─

︽馬英九們,醒醒吧!:小英,準備好了

嗎?︾,是他長期觀察、研究馬英九先生和國民黨的又一力作。在此之前,鄧先生曾出版過

︽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二○

九年︶、︽馬經濟,大危機:馬英九要重修的7堂管理經

濟學︾︵二○

一一年︶和︽馬尾看臺灣:2012

馬英九動D

own 300

天︾︵二○

一三年︶等專

13

馬英九們 吧!

著,而新書選在臺灣總統大選國民黨慘敗之後出版發行,可視為是鄧予立先生對馬英九功過

與否的全面而深刻的系統性總結,也為讀者研判國民黨在﹁後馬英九時代﹂究竟何去何從,

提供了新的思考闢經。

早在二○一五年夏初時,筆者就曾得悉鄧先生準備出這本書。接觸後鄧先生挑白,臺灣

年底大選,國民黨在經歷了二○

一四年十一月底﹁九合一﹂選戰慘敗後,大選情勢告急,馬

英九先生即囊中無計,國民黨又內鬨分裂,臺灣政壇由﹁藍﹂變﹁綠﹂幾成定局,所以考慮

不如待大局篤定後再綜合檢討馬英九如何喪盡執政江山,國民黨又如何因其庸政懶政而潰不

成軍。筆者當時就認為,鄧先生推遲出書頗具眼力:一來他對島內政情瞭如指掌,而且因對

馬英九和國民黨長期研究,深諳馬先生政念之短缺、國民黨組織之渙散,故全面總結失敗原

委,更為客觀、亦更具說服力;二來作為研究馬英九的系列著作之一,時間節點必須把握準

確,這關乎研究馬本人思想體系、個人行事作風與國民黨整體運作失敗的邏輯關聯。對此,

筆者首先為鄧先生的思維冷靜與學風定力,深表欽佩。

鄧先生新書的一個重點是﹁看破了馬英九﹂。但何為﹁看破﹂?筆者認為,無論聖賢亦

或凡人,要看破一個人,必須首先透徹了解此人的內心,包括他的世界觀、思想體系,甚至

14

推薦序

信念傳承;其次,要知道他的為人處世風格,由心及表,看看他的平時工作與駕馭無常的能

力;最後,當然也要看他的個人修養。這是從﹁學做人﹂的﹁量﹂到﹁質﹂的積累,也是

﹁會做人﹂的﹁好﹂與﹁差﹂的變遷。看透了一個人的修養,評價他大抵也差不到哪兒去。

書中有專門論述馬英九的做事能力。有一段話很精闢:﹁馬先生上任以來,最常被人批

評的就是﹃父子騎驢﹄,想推一樣政策,卻沒有想清楚細節與推動方法,一開始大張旗鼓,

被人一抨擊卻又馬上掩旗息鼓,掉頭放棄,甚至前後矛盾,左右打架,最後一招就把失敗責

任推給前朝陳水扁,說是陳水扁時代就決定的,或是扁朝的遺毒。國光石化案、美牛案、油

電雙漲案、年金改革案、證所稅案、服貿案、課綱案︙︙,都是如此虎頭蛇尾,結果綠的起

火了,藍的也被惹毛了,最後一事無成,徒留罵名。﹂還有一段評馬先生的世界觀,也頗出

彩:﹁一個人,必須有他的中心思想與核心價值,才會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

牛﹄的氣魄。馬英九與他的團隊,就是缺乏中心思想,隨風飄蕩的一群,經常以﹃社會觀感

不好﹄作為結案報告。人們看不見整個團隊解決問題的成績,也看不見他們的靈魂,看不見

他們的風格,整個黨也不知如何適從,甚至不知如何辯護。結局就是處處想討好,卻處處被

罵跑,最後一無所有,連國民黨的鐵粉都拋棄了他。﹂

15

馬英九們 吧!

新書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恨鐵不成鋼﹂。據筆者所知,鄧予立先生與馬英九先生挺熟,

馬的周邊不少幕僚更是鄧先生稱兄道弟的朋友。鄧先生也曾稱自己是﹁馬迷﹂。但事到如

今,馬英九遭黨員痛罵﹁敗家﹂,又遭島民怒斥﹁無能﹂,八年執政乏善可陳不說,還做了

不少親者痛、仇者快的事,這不單止讓一大批島內外忠實﹁馬迷﹂︵包括鄧先生自己︶徹底

崩潰,且讓不少仍對國民黨存留一線希望的眾人信心盡喪,可謂悲哉、悲哉!

誠然,閱畢全書,筆者也未感覺鄧先生由此而對國民黨未來重振旗鼓、逆天再生而徹底

絕望。其實,鄧先生在書中對馬、對國民黨的批判,還是正面、積極、善意和具建設性的。

畢竟,臺灣在進入新時代後,國民黨只要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只要凝聚共識團結一心,只要

有個明智、圓融、善改且有號召力、行動力的領袖,東山再起或仍有希望。

鄭浩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16

自序

【自序】

不要推給馬英九

看到二○

一六國民黨大敗後,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完全執政,全臺各地,幾乎不分藍綠

的不禁大罵馬英九,我的心中也泛起無限的感慨。

二○○

九年,正值馬英九如日中天,我就寫了一本︽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直指出馬

英九的十大問題。二○

一一年,又出版︽馬經濟,大危機:馬英九要重修的7堂管理經濟

學︾,提醒馬英九要重視貧富差距問題,那才是會出亂子的核心問題。二○

一三年,我再次

出版︽馬尾看臺灣:2012

馬英九動D

own 300

天︾,指出馬英九連任後的種種作為,是為他

自己與國民黨埋藏了毀滅的種子。未料到四個月後,洪仲丘事件爆發,白色力量興起。一年

後,二○

一四年,更發生了太陽花反服貿學運,五十萬人上街頭,從此馬先生與國民黨的聲

勢一路下挫,直到十一月二十九日﹁九合一﹂地方選舉,幾乎丟光了所有的地方山頭,六都

17

馬英九們 吧!

中只有新北市﹁一席尚存﹂,全臺灣僅保住六席縣市長。可是國民黨高層還沒覺醒,依然繼

續爭權奪利,直到二○

一六年選舉,朱立倫以三百零八萬票大比數輸給蔡英文,立委也失掉

大多數席次,這樣一來讓民進黨第一次享有﹁完全執政﹂的絕對優勢。

原本,作為一個徹底失望的﹁馬迷﹂,我不想再動筆為馬英九寫﹁讚歌﹂;此次選後,

檢討國民黨錯誤的文章如汗牛充棟,再出一本書,講述國民黨的失敗也沒有太多意義。接下

來的黨主席選舉,卻讓我憂心不已,國民黨內的敗選報告檢討了馬英九,檢討了大環境,檢

討了民進黨,檢討了周子瑜,檢討了網軍,甚至檢討了臺灣的年輕世代,就是沒有檢討自

己,沒有檢討整個黨的組織文化,於是使我又興起了再作深入討論的意圖。

為什麼要檢討組織文化?因為,同樣的錯誤,如果只有一個人犯,那是他個人的錯;如

果連續兩個人犯,那可是該派系的錯;但如果是一群人都有同樣毛病,都在犯同一樣的錯,

像旅鼠一樣,集體從懸崖上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去,就是組織文化出了毛病。如果再不扭轉,

將無法停止這種無意識的﹁自殺潮﹂。

同時,臺灣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許多文化、傳統、習慣都是相通的。臺灣的政治發

展歷程,尤其是經驗教訓,可以作為兩岸三地的參考,讓我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不要走

18

自序

上失敗的道路。馬英九其實不是個壞人,他只是一位表現不合格的政客,關鍵是他背後與腦

裡的習慣、價值與文化,該去除的、調整的,其實是他那種根深柢固要命的官僚文化。

本書的完成,我要感謝很多朋友的幫助,他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訊息,包括多位現任和

卸任的立委朋友、C

all-in

節目的名嘴和熱愛臺灣的人士,為我提供不少中肯意見。學界的朋

友、商界的朋友們,也提供許多哲學、經濟、管理、文化面的觀點,讓我能更宏觀地看清這

次選情全域,能夠在微觀方面掌握脈絡,在此衷心感謝各位先進的指教和幫忙。

蔡英文在當選之夜說:﹁我們要謙卑、謙卑、再謙卑。﹂我也在此祝福臺灣的朋友,期

盼新上任的政府,能夠脫離過去﹁馬時代﹂的腐朽政治文化,為中華民族找出一條可長可久

的發展方向。

祝福臺灣!

目 次CONTENTS

推薦序1

 鄧公的先見之明/魯薇

04

推薦序2

 以馬英九為鑑/尹乃菁

08

推薦序3

 看破馬英九─

為鄧予立先生新書增序/鄭浩

12

序 不要推給馬英九

16

第一章

導讀:第二次徐蚌會戰

23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29 第一課:入門,學著當個「平凡人」

31

第二課:文史,讀經讀史,擴大自己的格局與視野

35

第三課:哲學,建立執政論述,用觀念引領臺灣

39

第四課:管理,去上E

MBA

,導入現代管理

44

第五課:體育,在辦公室練好肩膀

48

第六課:音樂,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

52

第七課:社會,不要泛道德化

56

第二章

第八課:經濟,不要拿電湯匙燒洗澡水

61

第九課:兩岸,是朋友而非敵人

66

第十課:誠信,重建社會的「信任工程」

73

神格化的救世主情結

80

馬神崛起

83

國民黨─

一九二七

85

民主集中制?

91 恩庇─

侍從體制

95

Guan-Xi

100

子民式政治文化

104

政治文化創造了需要神的溫床

108

神啊!救救我吧!

111

二○○

年總統選舉─

神明的內戰

112

第三章

第四章

二○○

四年連宋配─

兩顆子彈,打碎了泛藍神話

118

二○○

五至二○

一四──

馬的黃金十年

124

菁英們的背叛

133

萬神殿的神棍

134

官僚們的「冬眠」

138

「膝反射」食腐動物

147 媒體的「捧殺」

152

世代間的「疏離」與「摩擦」

154

兩岸的迷思

157

周子瑜事件

158

檢討周子瑜事件

161

面對綠營執政的現實

172

第五章

第六章

結語:蔡英文的挑戰

174

控制型領導者

175

當強盜得了天下──

甲申三百年祭

176

不對稱起伏

179

改變政治文化才是最大的挑戰

182

務實穩定兩岸,大膽變革內政

185

醒醒吧!馬英九們!

187 洪秀柱當選國民黨黨主席之後

189

第七章

後記補遺

23

馬英九們 吧!

第一章

導讀:第二次徐蚌會戰

二○

一六年一月十六日,下午四點後,我就在臺北,與臺灣的選民一樣,圍著電視機,

緊盯螢幕,觀看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的開票結果。毫不令人意外的結果,蔡英文及民進黨立

委從一開始就一路領先,支持民進黨的選民歡聲雷動;而朱立倫及國民黨選情一路低迷,節

節敗退。但意外的是,本來連民進黨人都不預期獲得勝利的地區,他們及初出來參選的時代

力量等候選人,同樣開出紅盤。三個小時後的民進黨不但贏得了總統選舉,還在國會單獨過

半數,達成了﹁完全執政﹂的目標。

總統選舉方面,民進黨蔡英文得票689

萬4,744票︵與馬英九二○

一二年得票數689

1,139

票,僅相差3,605

票︶,得票率56%

,贏了二十二縣市中的十八個;國民黨朱立倫只得

24

第一章

導讀:第二次徐蚌會戰

到了381

萬票,得票率僅31%

,僅在花蓮、臺東、金門、連江四個偏鄉僻壤贏過蔡英文。

而親民黨宋楚瑜卻意外得到近158

萬票,得票率近13%

,比二○

一二年不到3%

,大幅成長

10%。立

委選舉方面更是形勢逆轉。二○

一二年立委選舉,國民黨獨得六十四席,在總數

一百一十三席立委中單獨過半,民進黨只拿到四十席。但二○

一六年立委選舉,民進黨獨得

六十八席,國民黨剩下三十五席,還不如二○

一二年的民進黨。全臺各地,大批國民黨立委

紛紛落馬,連朱立倫當政的新北市,國民黨立委席次都從十席敗退到僅剩兩席。號稱為﹁天

龍國絕對安全區﹂的臺北市,也從八席掉到五席,老將丁守中、林郁方等,也分別被民進黨

吳思瑤,甚至是新興的時代力量林昶佐擊敗。臺中紅派老將楊瓊櫻、新北市汐止區的李慶華

︵前國民黨祕書長李煥之子︶,不幸被時代力量的洪慈庸與黃國昌拉下馬來,跌破大家眼

鏡。

按選前估計,大家都對國民黨選情早感到不樂觀,但沒有想到會輸得這麼慘。一般認

為,國民黨至少有35%

到40%

的鐵桿藍票,沒想到國民黨只有31%

。而立委席次再怎麼算,

國民黨也有保持住四十到四十四席左右實力,最悲觀的國民黨與最樂觀的民進黨人士,也估

25

馬英九們 吧!

算國民黨至少有三十八席,誰曾想到會輸到剩三十五席?!不分區政黨票狀況更慘敗,國民黨

政黨票僅得到26.9%

︵民進黨44%

︶,靠著許多小黨沒有通過門檻,席次重新分配,國民黨

才會得到十一席不分區,一心想進立法院延續政治生命的總統府曾永權祕書長,如今只能被

堵在立法院大門外,望門輕歎。

真正令人憂心的還不只是選舉結果,而是後繼無人。馬英九即將卸任走人,被鬥垮的王

金平只能當個陽春立委,行政院長出缺卻無人願意頂替。朱立倫不但輸了選舉還輸了體育精

神;連戰因為九三閱兵事件被馬英九摒棄,他的兒子連勝文在二○

一四年的臺北市長選舉中

落敗後,已經一兩年悄無聲息;郝柏村之子郝龍斌連國民黨鐵盤基隆的立委都選不上;吳伯

雄之子吳志揚選輸桃園縣長後,只能當個不分區立委;洪秀柱成為國民黨基本教義派黃復興

黨部的代表人選;吳敦義既不選總統也不選主席,從此將不成為臺灣政壇的選項;另一副主

席黃敏惠不選立委,雖被拱出來選主席,卻難成大事。從二○

一四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到二○

一六年臺灣中央選舉,從總統到立委,從中央到地方,國民黨一路敗北,整整兩代的政治菁

英全數被殲滅,到目前為止,我仍未看到有下一代的政治明星,遑論救世主或顧命老臣了。

媒體形容這是一場二○

一六年版的徐蚌會戰︵淮海戰役︶,但一位資深國防立委的辦公

26

第一章

導讀:第二次徐蚌會戰

室主任講得更透徹:﹁這不只是一場戰役的失敗,更是一場決定性的殲滅戰。國民黨就像

阿金庫爾會戰中的法軍︵西元一四一五年,亨利五世以長弓手殲滅法國貴族重裝騎兵,據統

計,光是貴族就死掉五千多個︶、長篠之戰中的武田家族︵織田信長以火槍陣殲滅武田家貴

族騎兵軍團︶、坎尼會戰後的羅馬︵西元前二一六年,漢尼拔殲滅羅馬軍團︶,一整代領導

菁英與他們的下一代貴族,一天之間就這麼人間蒸發了。﹂爾後,我跟很多臺灣政界和官場

朋友開玩笑說:﹁國民黨並未被共產黨徹底打垮,反而是斷送在馬英九﹃無能﹄的八年執政

上,得到如斯徹底失敗的收場。﹂

面對這樣的慘敗,國民黨又是如何認知的呢?一月十六日選完後兩周左右,二月三日,

國民黨中央黨部的敗選檢討報告提出五個敗選原因,第一個就是﹁執政未獲民眾認同﹂,完

全執政自然必須完全負責。第二個原因是﹁兩岸論述因民進黨拿香跟拜,無法凸顯兩黨品牌

差異﹂,亦即,民進黨以﹁維持現狀﹂為訴求,國民黨無法對這個論述有效區隔,打出有利

的品牌差異。第三個原因是﹁黨內矛盾不團結,導致支持者失望﹂,似乎在影射﹁換柱﹂。

而第四個原因是﹁網路經營不夠深化和多元,議題論述未能有效爭取支持﹂。第五個原因是

﹁缺乏長期培植人才,本黨理念與願景無法贏得多數青年認同﹂,使得年輕世代不願加入這

27

馬英九們 吧!

個團隊,理念因此出現斷層。最後,這六頁報告也指出,﹁選戰最後一刻的周子瑜事件,無

疑是壓垮本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報告一出,連挺藍媒體都認為國民黨是把所有的錯都推給別人。網友們的解讀更直接,

說國民黨六頁敗選報告,六句話便可秒懂:第一頁臺灣人的錯/第二頁年輕人的錯/第三

頁洪仲丘的錯/第四頁太陽花的錯/第五頁民進黨的錯/第六頁周子瑜的錯。這樣的反省檢

討,把全部錯誤和責任都推給馬英九、民進黨、年輕人,沒有認真深入反省,以及絲毫觸及

組織文化與思維態度,讓人如何期待國民黨能有所改變?

一場戰役的失敗,也許是錯誤的指揮與戰術造成的;但一場殲滅戰的發生,必然觸及到

時代與觀念的演進與淘汰,是基本組織與結構性的錯誤,而不只是戰術性的失策,例如二戰

初期德國的戰車淘汰了上一代的馬其諾防線。政黨組織就像一棟房子,如果只是外牆磁磚掉

落,可能是老舊與風蝕造成的。但如果一、兩場地震就整個傾斜或倒塌,那就是結構上有問

題,或是根本地基已經土壤液化,承受不了建築重量,除了拆光重建,別無它法可以拯救。

國民黨新的黨主席於三月二十六日已有結果,洪秀柱當選黨主席,臺灣新的總統則要到

五月二十日才會上任,但未來四年的臺灣政治版圖大局已定。誠如國民黨新主席所言,她會

28

第一章

導讀:第二次徐蚌會戰

領導殘兵敗將力圖再舉。不過檢討與世代交替聲浪依然四起,如果沒有徹底去瞭解失去人心

的原因,沒有改變八年間國民黨為何從顛峰墜落谷底的那些組織文化與思維、價值和態度,

即便換上﹁小辣椒﹂來都沒有用。沒有人敢直指核心問題,決心砍掉重練的國民黨將會發

現,現在雖然已在谷底,但谷底下頭還有天坑,天坑下面還有十八層地獄。

其他的政黨,包括即將執政的民進黨,若然不小心也仿效國民黨的腐敗文化,四年之後

也將一樣的以加速度墜落谷底。國民黨的失敗,應該是大家警惕的教訓,而不是撕咬搶食,

見獵心喜的對象。

我在二○

九年,馬英九上任一百天之後,正是聲勢如日中天,就發表了︽馬英九必修

的10堂課︾一書,指出馬英九的危機與問題,並提出了愛之深、責之切的建議,後來臺灣

形勢的發展,幾乎一如書中預言般準確的出現。這表示我們發現到問題,方能預言日後的發

展,而既然是有道理,就不只適用於馬英九與國民黨,它將會同樣的適用於蔡英文與民進

黨。今天,我也將秉持著同樣的思維與態度,站在讓臺灣更好的角度,大膽總結馬政府致命

的原因,以供繼任者參卓。

29

馬英九們 吧!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二○○

九年,我出版的︽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一書,指出馬英九作為臺灣最高領導人

必須認識自身弱點,謀求改進,否則將陷於困境,我也未有想到後來竟然一一印證。書中沒

有講明,如果國民黨迷信馬英九,以為他可憑一人之魅力拯救國民黨,那麼整個國民黨也將

隨馬英九一人的成敗同步起伏,馬英九之後可能再無國民黨,至少會淪為邊緣化的小黨。

這種例子在商業界屢見不鮮。所謂﹁家族企業﹂或﹁一人公司﹂,經常面臨這種﹁一人

興,一人亡﹂的困境。從企業到國家,從遠古的朝廷到現代的政黨,任何一個組織想要永續

經營,必須依賴優良的組織文化與不斷隨時代更新的作為,最重要的是要在高峰期選好培養

接班人,建立可以永續經營的團隊。如果一味依賴少數明星,甚至為了領導者的安全感與權

30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力欲排除打壓優秀的人才,最後必然人亡政息,走向衰頹,甚至因為一人的錯誤不能自拔,

使整個組織日益腐朽,最後使整個組織為一人所敗亡。秦朝不是亡於趙高,而是整個體系習

慣了由上而下一人決策,於是始皇強則國強,二世弱則國弱,能人異士,強如智者李斯,勇

如大將蒙恬,也無法檢討和約束趙高,結果令到整個朝代國家隨個人一起敗亡。

更可怕的是,如果一個組織已經習慣依賴救世主,各個成員沒有自己出去闖天下的想法

和決心,只會依附主管領導人生存,可以說它根本無可救藥,遲早會被競爭者徹底擊潰殲

滅,再難翻身。

我在二○

九年已看到馬英九的缺點與國民黨的危機,嘗試提出勸告,其後每兩年連續

出版︽馬經濟,大危機:馬英九要重修的7堂管理經濟學︾、︽馬尾看臺灣:2012

馬英九動

Dow

n 300

天︾等,指出馬政府真正面對的危機將出現在社會分配問題,而不是兩岸問題。但

所有勸告都石沉大海,激不起馬政府絲毫反省的漣漪,最後,整個國民黨都因此大敗。

所以,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那﹁十堂課﹂,看看七年前我對馬提出了什麼樣的警告,

而這些警告,對於任何領導者,我認為都有一點參考價值。

31

馬英九們 吧!

第一課:

入門,學著當個「平凡人」

過去幾年(二○

○○

至二○

八),由於藍軍輸怕了,所以不論藍軍政治人物或媒體,

都刻意隱藏起對馬英九的不滿,甚至幫他遮掩缺失,以集中力量,共同倒扁。結果大家共同

創造了一位「馬神」,他講什麼,大家就信什麼,永遠不能批評,也不會犯錯。

於是神便認為,只要他講講話,就是神諭,祭司們自會照他的意旨去辦,不敢有絲毫違

抗。更有甚者,神會認為,他有權力律定人們的生活方式,讓大家活在他所定義的天堂。

一個神,還會認為人家來祈求他,祭拜他,奉獻他,是理所當然的事。他既不需回報,

也不需感恩,只需要點頭微笑,照個相,簽個名,大家就心滿意足了。

連馬英九本人和他的團隊,都有被這種神話催眠了的現象,真的以為自己過去做得不

錯,真以為自己全知全能,真以為自己英明蓋世,真的以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大家被月暈

原理熏到頭暈,為了讓馬英九披掛上陣,就把所有藍軍人物好的一面,全加在馬先生一個人

的身上,把他打扮得比七爺還高,配件比八家將還齊,事實上,那並不是馬先生本人。

現在,神話幻滅了,馬英九和他的團隊,必須下凡來,重新學習,做一個普普通通的

32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人」。

是人,就會犯錯,就會忽略了兼聽則明的道理,就會有所不足。只有當一個人真的認清

他自己只是個人,才會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虛心聽見不同的聲音,用心看見外面的人才,

掌握市井小民真實的心聲。

當面對錯誤或失敗的時候,神會為自己辯護,會覺得那是你們的智商不夠理解,是你們

的信仰不夠虔誠,但人會想辦法改進。

但到現在為止,馬英九以及他身邊的團隊,還活在勝利掌權的喜悅中,一心把他重新塑

造成神,而不是一個真實的人。

他自己缺乏發現問題,並提出理性架構的建築能力(這點他比不上宋楚瑜),過度依賴

組織程式的種種考慮(這點很像連戰),卻又缺乏官僚議價的手腕(這差了連戰、吳伯雄、

王金平一截),所以帶不動官僚系統,反而被他們淹蓋滅頂,像個被官僚系統綁架的小媳

婦,而不是帶動政府改變的領導者。

在人格特質上,他既沒有李登輝的戰略眼光,也沒有陳水扁的奸巧機詐,內沒有連戰的

寬厚大度,外沒有宋楚瑜的能耐幹勁,他既不能善用吳伯雄的圓融手腕,又輕視王金平的

33

馬英九們 吧!

豐沛人脈,文不能取蕭萬長之經濟長才,武不能容劉文雄、邱毅這種街頭悍將,所有資源都

在,他卻自己沒有辦法用,又怕別人有機會亂用,所以反而疏遠這些大老人才,將其供上神

桌,定期膜拜。

馬英九跟他旁邊的人,應該想像一下自己蹲在路邊抽煙,或蹲在毛坑上頭的樣子,從這

個起點,建構起一個「人」的性格,從這個角度出發,才會看見市井小民的心聲,講出大家

聽得懂的話語,建立起跟大家同甘共苦的形象。

引述這段話的意思是:馬英九以及他身邊的團隊,一直沒有把馬先生當人,他們一直以

為自己是神,是菁英,是超越一般人的先知全能者,所以一旦有錯,全是你們這些愚民,不

是我。所以,馬總統的發言人,總統府副祕書長羅智強,在馬王鬥爭中下臺後,一直很不服

氣,先去TV

BS

主持節目,不知何因,收視率實在低得慘不忍睹。二○

一四年他又放話要去

選基隆市長,但無疾而終。二○

一六年國民黨總統初選時,他放話說如果王金平出線,他就

退黨。二○

一六敗選後,大概看到柯文哲常﹁出包﹂,於是又說要去選臺北市長,結果對手

民進黨與柯文哲陣營大表歡迎。

幕僚已是如此,馬先生本人當然有過之而無不及。直至今日,連續慘敗,他仍不認為自

34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己有什麼錯。民眾的不認同,是因為宣傳不夠,是因為改革的腳步不夠快︵二○

一四年敗選

檢討︶,是因為民進黨太會抹黑。到現在,馬先生仍然認為他做得不錯,民進黨蔡英文不會

做得比他好;去年新加坡﹁兩岸領導人會面﹂,他應該可以拿諾貝爾獎,歷史終會還馬英

九一個公道。甚至,他還想繼續發揮卸任總統的影響力,繼續插手國民黨事務。他們無比的

自信,顯示他們仍舊活在神格的超然世界裡。

於是,整個馬團隊變成了祭祀公業,凡事要請示神明,人事要擲筊同意,既無法追上未

來改變,也無法修正過去錯誤,一心拖到任期屆滿,安全下莊,所顧者無非香油與廟產,至

於信眾禍福,那就各安天命,非神壇所能控制。而臺灣的政治文化與憲政體制,又加強了神

格化的威力,於是整個系統陷入萬劫不復,積重難返。我們將在下個章節,詳細說明神格化

的形成與運轉。

35

馬英九們 吧!

第二課:

文史,讀經讀史,擴大自己的格局與視野

說實話,從馬英九的講話反推,他應該不太愛看書,也缺乏哲理思維的訓練,就跟國民

黨歷年愚民教育訓練出來的那些忠貞幹部一樣,思想僅止於三民主義,論述全都在四書五

經,馬克思抵死不碰,凱因斯便已夠用。

馬團隊就讓這種習慣領域的慣性,限制了他們的視野與思維,所以他自己的講話,一沒

有雷根的明星魅力,二沒有柯林頓的感性心靈,三沒有歐巴馬的語言深度,四不能像羅斯福

細語談心。講來講去就是那套,只有敘述而沒有論述,只有政策而沒有靈魂,整個政府只講

文宣而不講觀念,內外政策多見巧勁而缺乏信念。於是整個臺灣都只看到形象,卻沒有看到

方向。這

樣的思維局限,不但限制了馬的洞察能力,也阻擋了他的用人範圍。簡單講,他就像

戴著鐘錶師傅那種顯微鏡走在街上的人,看得見自己手上一根毛所沾到的灰塵,卻看不見一

米以外的道路。所以他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主題,看到黑影就開槍,然後被聲音大,火力

強的綠軍牽著鼻子走。

36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在用人上更是如此,他沒有周公的心胸,一飯三吐脯,他旁邊也無鮑叔、魯肅這種人,

會為他舉薦管仲、周瑜。結果自然是奴才多,賢才少,遍地大老不去找,臺灣怎麼治得好?

這就是為什麼要先談學做一個「人」,再來談視野及用人的道理。是為「人」,才會自

知不能,因而才會用他人之能,截長補短,這便是高祖這個小流氓成功之道。相對的,項羽

就是自比為神,連老臣范增也不能用,才讓這力能扛鼎、能詩能打的文武全才,烏江自刎。

如果連我們這種販夫走卒,都知道這些道理與掌故的重要,馬跟他旁邊的人更應該知

道。我的建議是:要嘛馬就加緊練功,讀經研史,通古今之變,識事理之常,加大自己的視

野與深度;要嘛就承認自己多方面不足,然後放開心胸,積極訪才,善用人才。要不然,這

個團隊的前途堪慮。

我們不會期望馬英九短期內變成一個將才,但希望他能放開心胸,成為一個「將將之

才」。馬

英九的缺乏思想縱深,在二○

一五年十一月七日於新加坡舉行的﹁兩岸領導人會面﹂

︵俗稱﹁習馬會﹂或﹁馬習會﹂︶上完全表現出來。

在兩岸領導人會面前的公開講話中,習近平首先發言,強調兩岸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

37

馬英九們 吧!

呼籲兩岸﹁做出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正確選擇﹂,堅持九二共識,深化兩岸交流,表示﹁我

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關係

六十六年的發展歷程表明,不管兩岸同胞經歷多少風雨,有過多長時間的隔絕,沒有任何力

量能夠把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然而輪到馬英九說話時,他從二十二年前的辜汪會談講起,報告了兩岸交流的歷史,然

後強調:﹁七年多來,兩岸簽訂了二十三項協定,創造了四萬多學生交流、每年八百萬旅客

往來與一千七百多億美元貿易的空前榮景。這些巨大改變的基礎,都在於﹃和平﹄。﹂被網

友譏諷為﹁馬科長在向習主席做兩岸工作成果報告﹂。

之後,他提出了﹁維繫兩岸和平繁榮現狀的五點主張﹂: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

持和平現狀,還解釋了九二共識的來源。第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第三、擴大

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第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第五、兩岸共同合作,致

力振興中華。最後,還引用宋儒張橫渠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作為結尾。

這完全證明了我七年前的說法,除了數字、政策和儒家那幾句臺詞,馬英九及其幕僚的

38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腦袋裡,沒有歷史的縱深,也沒有哲理的精要,缺乏戰略的視野,更沒有戰術的機巧,完全

浪費了兩岸領導人六十六年來首次見面的歷史時刻。他沒有藉此跨出劃時代的腳步,也沒有

留下雋永的金句。甚至連那四句宋儒的詞兒,還是蔣介石天天講,從初中到高中﹁中國文化

基本教材﹂課本必讀,國文考試必考的老調,放在此情此景,完全沒有韻味。

一場兩岸領導人分隔六十六年來的歷史性會面,就在馬科長的狹小視野中,變成了一場

乏味的個人秀。在國際上沒有掀起大衛營會面般的波瀾,在臺灣也沒有對選情或政治氛圍產

生任何幫助,只是讓全世界媒體與全臺灣人看得更清楚,馬英九是一個多麼沒有﹁才情﹂的

政治人物。

39

馬英九們 吧!

第三課:

哲學,建立執政論述,用觀念引領臺灣

所謂的論述,是一套思維,同時界定了我們的目標、我們的價值、我們的信念、我們的

行動方法。執政論述是統一所有人思想與行動的基本綱領,一如企業的核心價值與願景描

述。那不是一種宣傳、一種口號而已,還包含了整個組織行動的方向,結合了績效考評的制

度,生產與銷售的流程編組,一直到面對消費者的態度。

歐美國家的政黨,相當重視論述,比如左派,還是右派?是新保守主義,還是自由主

義?是貨幣學派、供給面學派,還是凱因斯學派?或者引用第三條路的理論,創造一種新的

平衡。但

是在臺灣,統治者都非常貪心,每一票都要,所以論述降格變成了文宣主軸,多半針

對特定議題進行攻防(例如國家定位或兩岸政策),或對特定人與政黨進行批判,政治人物

經常將一組深思熟慮的論述,切成片斷的文宣口號,用完就丟。形同將一整桌滿漢全席切了

當沙拉,根本吃不出味道。

我必須講,蔣經國時代的經濟政策是有論述基礎的,就是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一方

40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面帶有社會主義特質,要求國家控管所有的民生物資供應,以防哄抬,包括水、電、油、瓦

斯、交通、電信、郵政等,另方面開放自由經貿,最後以「均富」為其目標。

這套論述不一定完全適用現代,卻仍有它的道理在。馬政府為什麼不在這上面下點功

夫呢?也許目標仍是「均富」,但可以修正,或擴張目標為「華人經濟體中的S

OHO

創意基

地」,專吸收小而精的個人,再組建其中的計畫與方案,這樣從官方到民間,都很清楚要往

哪個方向走?知道要做什麼?這樣才能凝聚共識,集中資源與火力,讓大家朝一個方向前

進。

馬團隊缺的就是這種論述。很多官員認為,提出論述會限制了操作的空間。但話說回

來,要那麼多操作空間幹什麼?這不全是權力運作的思維嗎?有信念、有力量、有目標,事

情才能成功,論述可以達成這個目標,但權力運作空間只有助於個人目標,馬英九到底要選

哪一個?

這種執政論述的建立,已涉及哲理層次,有賴於馬團隊,尤其是馬英九本人,建立足夠

高度與縱深的史觀。當這些執政論述確立,整個政府就有了基調,有了觀念的指引,運作起

來自然事半功倍。

41

馬英九們 吧!

不要小看這種論述的力量。宋楚瑜當年在省府能做起來,也花了不少功夫在觀念與論述

的建立,比如「人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這個概念講出來後,接著他就三番兩次在省府

會議中嚴令:「以後誰再拿『於法無據』四個字,推卻人民請求,我就跟他沒完沒了。」能

夠這樣落實的信念,才叫作論述。

馬先生上任以來,最常被人批評的就是﹁父子騎驢﹂,想推一樣政策,卻沒有想清楚細

節與推動方法,一開始大張旗鼓,被人一抨擊卻又馬上掩旗息鼓,掉頭放棄,甚至前後矛

盾,左右打架,最後一招就把失敗責任推給前朝陳水扁,說是陳水扁時代就決定的,或是

扁朝的遺毒。國光石化案、美牛案、油電雙漲案、年金改革案、證所稅案、服貿案、課綱

案︙︙,都是如此虎頭蛇尾,結果綠的起火了,藍的也被惹毛了,最後一事無成,徒留罵

名。

會造成﹁父子騎驢﹂,核心問題就是沒有﹁中心思想﹂。講更白一點,就是領導團隊只

是一群撿拾議題搶鋒頭的蹩腳﹁政客﹂,而不是有中心思想、有核心價值、知道目標與方

向,帶領大家前往﹁奶與蜜之地﹂的﹁政治家﹂。在︽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

︶︾這部電影

中,南非總統曼德拉在他的支持者集會中,忤逆眾人,告訴他們不可以仇視白人橄欖球隊,

42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並且大力支持國家橄欖球隊的運作,事後在車上,曼德拉說﹁領導者是要領導他們,而不光

是附和他們﹂。這才是一位﹁政治家﹂所應該做的,才不會變成一個隨波逐流的﹁政客﹂。

馬先生的問題在於,擁有了許多文憑,圍繞了許多博士,卻失去了中心思想。最明顯的

例子就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在馬先生的文告中,幾乎完全消失了。雖然孫中山的思想已是

百年前的產物,與時代不一定完全符合,但許多觀念在現代依然適用,例如﹁均富﹂,這正

是傳統國民黨思想與蔣經國精神的核心,也正是現在全球資本主義國家面對的困境,分配不

均導致了美國的﹁占領華爾街/1 to 99

﹂,進而演化出反服貿的太陽花運動。

結果,馬政府寧可去請法國經濟學家來大談﹁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請大前研一來談

﹁M型社會﹂,大肆宣傳自己是蔣經國的傳人,卻在政策上一味向財團靠攏,光想富而不講

均,跟孫中山的均富思想距離越來越遠,拋棄了蔣經國的核心價值,毀滅了國民黨的核心價

值與中心思想。如果馬只是個國民黨體制訓練出來,腦中只有三民主義的鐵粉信徒,只要他

堅守孫中山的﹁均富﹂,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田地,起碼還能保住老本,贏得部分年輕人的

支援。一

個人,必須有他的中心思想與核心價值,才會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

43

馬英九們 吧!

牛﹂的氣魄。馬英九與他的團隊,就是缺乏中心思想,隨風飄蕩的一群,經常以﹁社會觀感

不好﹂作為結案報告。人們看不見整個團隊解決問題的成績,也看不見他們的靈魂,看不見

他們的風格,整個黨也不知如何適從,甚至不知如何辯護。結局就是處處想討好,卻處處被

罵跑,最後一無所有,連國民黨的鐵粉都拋棄了他。

44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第四課:

管理,去上E

MB

A

,導入現代管理

光有人格、視野、格局、信念,還需要現代管理,才能讓這個政府真正動起來。因為人

性不完全本善,如果沒有將信念與願景結合進績效考核,大家都會偷雞摸狗,甚至講一套,

做一套。

現代管理的內容包羅萬象,產銷人發財,每樣都有它一大片的子系統。但萬變不離其

宗,能夠讓顧客更方便、更便宜買到東西,讓組織更快速、更有效、更低成本達成任務的,

就是好東西。

更深一點的,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馬必須有效的整合部門間的橫向協調機制,統合、

串聯各部會的資料與資源,以降低內部交易成本。整合資源、降低成本、避免浪費,讓組織

從「生產者導向」變成「顧客導向」,才會提升整體效能。

這種現代管理工具與工作的導入,需要有明確的論述指引,也需要有外界管理顧問的介

入,而且必然是從上而下的推動。要不然一碰到國營事業年終獎金這種問題,就必然卡住,

誰也推不動,最後不了了之。

45

馬英九們 吧!

把管理問題當作政治問題來處理,是八年來馬政府失敗最主要的原因。

就從二○

一六年二月六日臺南地震來說,除臺南市長賴清德救災得當外,行政院長張善

政獲得一致好評。到底張善政做了什麼偉大的事嗎?沒有。他只不過做了所有管理者都會做

的事:調度資源,支持前線,適時補位,關懷傷患,便獲得了各方的感謝與肯定。

民眾不是無情,也不是笨蛋,誰在做事?誰在作秀?大家一眼就看得出來。民眾不是吝

嗇給馬政府稱讚,而是厭惡馬團隊在災難中還一心討讚的嘴臉。馬團隊不是笨,而是太聰

明,卻聰明過了頭,把簡單的管理問題視為政治問題來處理,結果愈搞愈糟。

救災只是這種﹁簡單複雜化﹂傾向最明顯的一部分,馬政府經常令不出府門,消息卻仍

常走漏,這是管理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八八水災後馬用了各方認同的李鴻源當內政部長,

李把水災、土石流、地質鬆軟區的資料整合,做出災害潛勢圖,馬政府卻因為怕影響房價而

不敢公布。中央各部會已經整合起來,把嘉義東石地區的地質改造計畫做出來,卻因嘉義

縣民進黨縣長張花冠的政治理由反對,馬政府就縮起來不做了。只要把消防署升級為災防總

署,全國便只需一套專業人馬救災,而不是把救災推給非專業的國防部,但江宜樺一句﹁組

織改造方案是我做的,部會數目不能增加﹂,就把所有救災問題推給了軍方與各地方政府,

46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弄得救災指揮系統支離破碎。這些都是政治掛帥,凌遲管理的顯例。

我相信,馬團隊是很想做些好事,由於欠缺管理經驗與管理知識,使他們被官僚體制控

制,結果一切好事都做不下去,也做不徹底。他想改革年金,尤其是軍公教人員過高的福

利,結果被幾個老官僚進府一遊說,他就為了軍公教選票撤退了。被社會逼著打房,卻完全

掌握不住狀況,不知高房價主要發生在雙北市,用特案處理炒房或增加供給就可以了,反而

被本身都在炒房的官員們拖著走,制訂一個全國通用的奢侈稅,連高檔汽車和奢侈品都要加

重稅務,結果還不是雷大雨小,逐次消音。

食安問題更是如此,拿人民健康當提款機的詐欺犯被輕判輕罰,多次食品安全事件接連

爆發,卻沒有及時改進食安系統的決心,依然不敢碰那些食品大廠。他為了要鬥一個這麼大

的王金平,用的卻是如此薄弱的司法證據,還要等人家上了飛機嫁女兒時才偷襲發布,文宣

作戰系統是這樣管理的嗎?

更好笑的是,二○

一四年九合一選敗後,馬政府開始發現網路很重要,才發覺到民進黨

與綠營的網軍很龐大,於是要求行政部門都要大張旗鼓搞網路,還連番邀請了柯文哲的網路

軍師與網路幹部來上課,各部會首長忙著學滑手機和上臉書。問題是,二○

八年歐巴馬就

47

馬英九們 吧!

靠黑莓機選上美國總統,二○

八年時臉書已經風靡全臺,二○

一○

年北非就發生了茉莉花

革命,二○

一二年LIN

E

便已取代M

SN

及WhatsA

pp

,成為當紅的通訊軟體︙︙,難道馬政府

從上到下,沒有人發現通訊技術已經徹底改變這個世界了嗎?

過多的政治考慮,使馬政府命令處處受制肘無法貫徹,訊息不能上達,問題不能解決,

潮流無法跟上,整個系統形同中風,這種嚴重缺乏現代管理的狀態,我認為根本問題就出在

領導者的無知。

48

第二章

八年前的十堂課一一印證

第五課:

體育,在辦公室練好肩膀

從上而下改革講起來簡單,實際上困難,因為如果首長沒有肩膀,一切都是白講。馬政

府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多數的官員沒有肩膀,老想把麻煩問題,得罪人的問題,丟給別人處

理,好讓自己免於災禍。

這也不算什麼新聞,馬擔任首長,從市府到總統,一貫的主要問題,就是太講法律,依

賴組織,最後毫無作為。

講法律沒啥不對,但法是死的,人是活的,過時的、不對的法令就該修,而不是一天到

晚喊「惡法亦法」,叫人民無限期忍耐不合時宜的法令。所以,馬英九再無理由講「惡法亦

法」,再講,就是他沒有肩膀。

尊重組織程序也沒什麼不對,但官僚組織有其按部就班的緩慢步調,與爭功諉過的天生

惰性,所以首長需要帶,需要逼,需要扛,需要觀念導引,讓組織動起來。一個爛官僚體制

會一天到晚跟你搬弄法令,玩弄數字,最後「依法不行政」,啥事都不用幹。但好的官僚體

制會主動告訴人民,事情該怎麼辦,那給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49

馬英九們 吧!

從馬英九說他要退居第二線開始,這種(上下推拖)問題就從來沒斷過,結果是大家都

不敢做決定,下級或一線做的決定又缺乏宏觀視野,經常出錯,最後還是要高層來扛。弄得

整個政府一團混亂,馬團隊想退居二線,卻用汽油桶組成了一線防火牆,沒燒光馬政府,就

已經算不錯了。

所以有人就講,馬先生他本人愛運動,全身都練了,就少練了肩膀那一塊。剛才講的各

種大道理,如果沒有他的意志與肩膀來推動,一樣都做不成。

馬先生缺乏的,就是有個夠硬的肩膀來管理與帶動官僚組織,反而他放任官僚們否定他

的政見,把他的信用打碎,使得政府失去了公信力,自然難以伸張公權力,如此當然也很難

有執行力。

廣告大師李奧貝納有句名言:「我從未見過,在任何真正偉大廣告誕生的過程中,沒有

一點疑惑、沒有堆滿的字紙簍、沒有殫精竭慮、沒有對自我的惱怒和詛咒。」如果「不想犯

錯?只要不再去想好點子就行了。」

一個領導者之所以讓人願意追隨,從來不是因為他光鮮亮麗,而是因為他皮粗肉厚,不

懼小話,謗譽由人,遇事能拍板決斷,一肩挑起成敗之責。臺北國父紀念館的碑林上,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