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刘剑峰 美术编辑林婕 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 A11 莫把 …€¦ ·...

1
A11 文体 2018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 刘剑峰 美术编辑 林婕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文化动态 青年报记者最近参加了一场真 人图书馆的活动,那位被作为“图书” 供读者分享的真人是一位企业老板, 一上来就是大谈自己的奋斗史,说得 是声泪俱下,最后还不忘宣传一下自 己的企业产品。 这种充满自吹自擂的真人图书 馆活动,与记者几年前所见的真人 图书馆已有了很大变化。当时一些 “真人图书”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 历,他们来分享,不带任何的功利色 彩,只是为了用自己的讲诉给听众 带来改变。显然,真人图书馆这几 年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形”,有的 人甚至把一般的讲座就当成真人图 书馆。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真人图书馆 源于 2000 年的丹麦,当时在丹麦罗 斯基德音乐节上举办了一次活动,叫 做“真人图书馆”,即现场出借 75 本 真人书与观众互动。其消除偏见,在 观众之间建立一种友谊。很多年后, 世界真人图书馆创始人鲁尼·艾伯格 在中国说:“其实真人图书馆的概念 很简单,只是源于一个理想:为了解 决冲突,消除偏见,就回到人本身 坐下来,谈一谈。” “海平线”展 32 年 首次聚焦长三角 本报讯 记者 郦亮“诗意江南” 第十七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日前 在中华艺术宫揭幕。本次展览由上 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市 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华艺术宫协办, 邀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朱国荣 策展。本次展览共邀请 24 位来自上 海、浙江、江苏、安徽的中青年艺术家 的150余件作品参展,这是近年来 “海平线”首次将学术视野聚焦长三 角美术的协同发展,可谓意义非凡。 两年一届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 展是上海美术界最重要的品牌展览 之一。30 多年来,“海平线”始终聚焦 中青年美术家的成长,以探索性、学 术性、时代性为主旨,相继推出了 400 余位艺术家,可以说,“海平线”对上 海中青年美术创作力量的培养起到 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今年的第十七届“海平线”首次 将主题聚焦在江南文化的传承发展 上,依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 文联组建“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之 际,力邀长三角地区的多位艺术家和 上海艺术家共同创作、展示、研讨、交 流,这可以说是“海平线”的又一次学 术飞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海 平线”从上海走向长三角是一种艺术 发展的必然,希望未来,“海平线”能 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海平线”。 莫把真人图书馆变成 鸡汤讲座曾经在中国火爆一时的真人图书馆,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具体来说原本是推 进阅读和分享的真人图书馆,变得更像一场自吹自擂的真人秀。在这样的一种情 况之下,真人图书馆的存在都在经受考验。 青年报记者 郦亮 中国人从来都是紧跟世界潮流 的。2008年上海交大建立了中国首 个真人图书馆。此后,真人图书馆在 中国各高校流行开来,同时也逐渐受 到了社会的青睐。上海一直是真人 图书馆的重镇,就在去年,徐汇区图 书馆也推出了真人图书馆,他们做得 很专业,正在尝试构建真人图书馆数 据库,未来将开放投稿,鼓励大家把 自己的故事输入数据库中,读者可以 在页面上点击“想读”,等“想读”的数 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提供故事者就可 能成为馆藏资源。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原本为 了“解决冲突”“消除偏见”的真人图 书馆就变了味了呢?资深出版人章 秦川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真人图书馆变味,其实也折射出现 在一些阅读活动充满功利色彩的现 实。那些公立机构所办的真人图书 馆还好,但有一些私立机构,他们举 办真人图书馆这类阅读活动,很多 都是为了赚钱。看上去是推广阅 读,其实不过是为了卖书,或者做个 人的营销。如此一来,真人图书馆 变身“成功学宣讲会”也就不足为奇 了。 真人图书馆变味,失去了本来的 意义,其结果只能是被读者抛弃。现 在各地传来越来越多的消息显示,一 些真人图书馆走向了没落,有时甚至 “真人书”比读者还多。有的读者说, 他们用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参加阅读 活动,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气势,而不 是来听人讲奋斗史,为自己树碑立传 的。这是一种浪费时间。 章秦川认为,真人图书馆是一个 很好的概念,但是现在一些国人正在 消费这个概念,让概念变形,这对真 人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运作 者唯有放下功利之心,才能真正地推 广阅读。 现实 真人图书馆充满自吹自擂 背后 举办阅读活动不能太功利

Transcript of 责任编辑刘剑峰 美术编辑林婕 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 A11 莫把 …€¦ ·...

Page 1: 责任编辑刘剑峰 美术编辑林婕 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 A11 莫把 …€¦ · 在中国说:“其实真人图书馆的概念 很简单,只是源于一个理想:为了解

A11文体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责任编辑刘剑峰 美术编辑林婕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文化动态

青年报记者最近参加了一场真人图书馆的活动,那位被作为“图书”供读者分享的真人是一位企业老板,一上来就是大谈自己的奋斗史,说得是声泪俱下,最后还不忘宣传一下自己的企业产品。

这种充满自吹自擂的真人图书馆活动,与记者几年前所见的真人图书馆已有了很大变化。当时一些

“真人图书”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来分享,不带任何的功利色彩,只是为了用自己的讲诉给听众带来改变。显然,真人图书馆这几年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形”,有的人甚至把一般的讲座就当成真人图书馆。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真人图书馆源于2000年的丹麦,当时在丹麦罗

斯基德音乐节上举办了一次活动,叫做“真人图书馆”,即现场出借75本真人书与观众互动。其消除偏见,在观众之间建立一种友谊。很多年后,世界真人图书馆创始人鲁尼·艾伯格在中国说:“其实真人图书馆的概念很简单,只是源于一个理想:为了解决冲突,消除偏见,就回到人本身——坐下来,谈一谈。”

“海平线”展32年首次聚焦长三角

本报讯 记者 郦亮“诗意江南”第十七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日前在中华艺术宫揭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华艺术宫协办,邀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朱国荣策展。本次展览共邀请24位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中青年艺术家的 150 余件作品参展,这是近年来

“海平线”首次将学术视野聚焦长三角美术的协同发展,可谓意义非凡。

两年一届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是上海美术界最重要的品牌展览之一。30多年来,“海平线”始终聚焦中青年美术家的成长,以探索性、学术性、时代性为主旨,相继推出了400余位艺术家,可以说,“海平线”对上海中青年美术创作力量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今年的第十七届“海平线”首次将主题聚焦在江南文化的传承发展上,依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文联组建“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之际,力邀长三角地区的多位艺术家和上海艺术家共同创作、展示、研讨、交流,这可以说是“海平线”的又一次学术飞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海平线”从上海走向长三角是一种艺术发展的必然,希望未来,“海平线”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海平线”。

莫把真人图书馆变成“鸡汤讲座”曾经在中国火爆一时的真人图书馆,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具体来说原本是推

进阅读和分享的真人图书馆,变得更像一场自吹自擂的真人秀。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真人图书馆的存在都在经受考验。 青年报记者 郦亮

中国人从来都是紧跟世界潮流的。2008年上海交大建立了中国首个真人图书馆。此后,真人图书馆在中国各高校流行开来,同时也逐渐受到了社会的青睐。上海一直是真人图书馆的重镇,就在去年,徐汇区图书馆也推出了真人图书馆,他们做得很专业,正在尝试构建真人图书馆数据库,未来将开放投稿,鼓励大家把自己的故事输入数据库中,读者可以在页面上点击“想读”,等“想读”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提供故事者就可能成为馆藏资源。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原本为

了“解决冲突”“消除偏见”的真人图书馆就变了味了呢?资深出版人章秦川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真人图书馆变味,其实也折射出现在一些阅读活动充满功利色彩的现实。那些公立机构所办的真人图书馆还好,但有一些私立机构,他们举办真人图书馆这类阅读活动,很多都是为了赚钱。看上去是推广阅读,其实不过是为了卖书,或者做个人的营销。如此一来,真人图书馆变身“成功学宣讲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真人图书馆变味,失去了本来的

意义,其结果只能是被读者抛弃。现在各地传来越来越多的消息显示,一些真人图书馆走向了没落,有时甚至

“真人书”比读者还多。有的读者说,他们用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参加阅读活动,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气势,而不是来听人讲奋斗史,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这是一种浪费时间。

章秦川认为,真人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是现在一些国人正在消费这个概念,让概念变形,这对真人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运作者唯有放下功利之心,才能真正地推广阅读。

现实 真人图书馆充满自吹自擂

背后 举办阅读活动不能太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