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 eco.textiles.org.tw°¸續環保.pdf ·...

4
紡織月刊27728 永續環保 編輯部 因應國際環保及資源再生循環趨勢,紡拓會與紡綜所共同推動成立「臺灣循環紡織聯 盟」(Taiwan Circular Textile Initiative,簡稱 TCTI),於今(2019)年612日假 紡拓大樓舉行聯盟成立大會,盼結合產、官、學、研資源,促進臺灣紡織產業之資源循環創新 技術的結盟合作。同時,邀請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總監姚磊博士發表專題演講 「從研發到紡織品閉環再利用」,分享香港的循環經濟理念、回收技術及作法。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產官學研攜手合作 引領臺灣紡織業向前走 TCTI 成立大會除聯盟召集人暨紡拓會顧問施 顏祥、紡拓會董事長詹正田及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所長李貴琪外,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以及大 東、旭寬、南緯、遠東新等企業代表皆出席,盼藉 由產、官、研合作,合力推動紡織業成為國際循環 經濟典範。此外,HKRITA 總監姚磊博士發表之專 題演講「從研發到紡織品閉環再利用」,介紹香港 的循環經濟理念、回收技術及作法。TCTI 盼透過 開拓紡織業循環經濟新商機 經驗交流及分享紡織產業之綠色循環概念、經驗及 技術,進而提升我國紡織業研發能量與帶動產業轉 型,達到環境保護、減廢再生、資源循環之目的。 聯盟召集人施顏祥強調,循環經濟乃大勢所 趨,儘管崎嶇難行,仍非做不可,TCTI 為一開放 性聯盟,目前已有40多家企業加入且持續增加, 未來將結合紡織業力量,定期透過研討會、座談會 的召開,以及與國際機構連結,為臺灣紡織企業找 到新方向及落實循環經濟的可行方案。工業局局長 呂正華特別出席成立大會並表示,工業局對紡織產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會員共同見證聯盟成立

Transcript of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 eco.textiles.org.tw°¸續環保.pdf ·...

Page 1: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 eco.textiles.org.tw°¸續環保.pdf · 藉由商轉模式以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減廢 棄物及避免汙染自然環境,以符合國際潮流,提升

紡織月刊277期28

永續環保

編輯部

為因應國際環保及資源再生循環趨勢,紡拓會與紡綜所共同推動成立「臺灣循環紡織聯

盟」(Taiwan Circular Textile Initiative,簡稱 TCTI),於今(2019)年6月12日假

紡拓大樓舉行聯盟成立大會,盼結合產、官、學、研資源,促進臺灣紡織產業之資源循環創新

技術的結盟合作。同時,邀請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總監姚磊博士發表專題演講

「從研發到紡織品閉環再利用」,分享香港的循環經濟理念、回收技術及作法。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產官學研攜手合作引領臺灣紡織業向前走

TCTI 成立大會除聯盟召集人暨紡拓會顧問施

顏祥、紡拓會董事長詹正田及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所長李貴琪外,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以及大

東、旭寬、南緯、遠東新等企業代表皆出席,盼藉

由產、官、研合作,合力推動紡織業成為國際循環

經濟典範。此外,HKRITA 總監姚磊博士發表之專

題演講「從研發到紡織品閉環再利用」,介紹香港

的循環經濟理念、回收技術及作法。TCTI 盼透過

開拓紡織業循環經濟新商機

經驗交流及分享紡織產業之綠色循環概念、經驗及

技術,進而提升我國紡織業研發能量與帶動產業轉

型,達到環境保護、減廢再生、資源循環之目的。

聯盟召集人施顏祥強調,循環經濟乃大勢所

趨,儘管崎嶇難行,仍非做不可,TCTI 為一開放

性聯盟,目前已有40多家企業加入且持續增加,

未來將結合紡織業力量,定期透過研討會、座談會

的召開,以及與國際機構連結,為臺灣紡織企業找

到新方向及落實循環經濟的可行方案。工業局局長

呂正華特別出席成立大會並表示,工業局對紡織產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會員共同見證聯盟成立

Page 2: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 eco.textiles.org.tw°¸續環保.pdf · 藉由商轉模式以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減廢 棄物及避免汙染自然環境,以符合國際潮流,提升

2019年7月Taiwan Textile Monthly 29

業在再生技術升級輔導、建置再生材料驗證平臺及

示範場域等都有所投入,以協助企業朝循環經濟推

進。紡拓會董事長詹正田認為,臺灣紡織產業在全

球紡織供應鏈具舉足輕重地位,對環保資源循環再

利用議題亦主動積極因應,期盼藉由政府政策引導

及資源投入,以及民間企業積極參與及推動,讓臺

灣紡織業成為循環經濟的典範。

全球吹循環經濟風國際品牌紛紛自發行動

2 0 1 5年1 2月於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

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第21屆簽署大會

(COP21)上通過「巴黎協定」,各簽署國協議

未來共同努力讓地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與前工

業時代相比最多攝氏2度內的範圍,並努力追求升

溫幅度標準續減至攝氏1.5度內。

由於全球資源消耗、人口成長而造成競爭加

劇,荷蘭、德國、盧森堡、英國、比利時、芬蘭、

日本等國皆宣示邁向循環經濟的決心。其中,荷蘭

政府希望在2030年前,減少原料使用量達50%,

並在2050年前達成循環經濟目標;荷蘭亦執行歐

盟搖籃到搖籃工作服計畫,研發100%可再生聚酯

纖維布料。英國永續紡織行動計畫,推動紡織產業

綠色設計,預計每年可減少30億英鎊的浪費,服裝

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商機更達每年2億英鎊以上;

此外,歐盟參考英國經驗,於2016∼2019年推動

「歐洲紡織行動計畫(European Clothing Action

Plan)」,協助歐盟各國紡織業推動永續行動。

國際品牌紛紛加入此行列,例如,C&A 基

金會成立,投入25萬歐元擴大執行紡織循環專案

(Circle Textiles Programme),包括織品循環分

揀科技、紡織物料回收線上標準、高值循環先導

計畫;Patagonia 的 Worn Wear 計畫等。此外,

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號召 Global Fashion Agenda

聯合全球64家服裝品牌,如:adidas、H&M、

INDITEX 集團、LACOSTE、HUGO BOSS 等,

承諾在明(2020)年前增加25%再生纖維使用

量,以加速循環經濟生產模式;H&M 推動舊衣回

收計畫,自2013年成立 H&M Conscious 產品系

列,使用環保再生的纖維及升級再造的布料進行設

計;2017年 NIKE 已達成75%產品使用回收材料

的目標;adidas 則承諾2024年前,產品全部改用

回收纖維製作。

因應綠色環保趨勢催生臺灣循環紡織聯盟

綠色風潮下,儘管臺灣紡織業聚焦研發永續環

保產品與製程,亦面臨不少困境。受到平價及快速

時尚風潮影響,服裝耐用性下降,廢衣可用率自

70%下降至50%。尤其,過去臺灣將舊衣出口至

其他國家,然中國大陸及東非聯盟等宣示禁止舊衣

進口,出口售價從每公斤12美元逐漸降至每公斤

1.5美元;同時,廢衣處理費逐年攀高,2015年自

每公斤2.5元提升至每公斤5元,2017年更上升至

每公斤7元,舊衣回收處理成本節節上升。此外,

臺灣各縣市民生廢棄物已達飽和,且無專業處理機

構,由於廢衣物屬石化材,燃燒空氣汙染嚴重,部

分地區出現拒處理現象。

活動現場業者熱烈參與及回應

Page 3: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 eco.textiles.org.tw°¸續環保.pdf · 藉由商轉模式以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減廢 棄物及避免汙染自然環境,以符合國際潮流,提升

紡織月刊277期30

永續環保

因此,為因應國際環保及資源再生循環趨

勢,響應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以非營利為

目的的 TCTI 隨之而起,期結合產、官、學、研

的資源,促進臺灣紡織產業之資源循環創新技術

的結盟合作。TCTI 將透過經驗交流、資訊分享、

觀摩學習,以重新製造、重新設計、重新定義

(Reengineering/Redesign/Redefine)等方

式,分享紡織產業之綠色循環概念、經驗及技術。

最終推動企業自主投入外循環之產品回收再生,並

藉由商轉模式以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減廢

棄物及避免汙染自然環境,以符合國際潮流,提升

紡織業研發能量與帶動產業轉型,達到環境保護、

減廢再生、資源循環的目的。

TCTI 的願景聚焦五大點:1. 以聯盟的力量帶

動循環紡織品產業快速發展;2. 分享最新循環經濟

資訊、技術、製程與國際相關再生循環趨勢;3. 以

互信、互助、互惠的原則,拓展循環紡織品商機;

4. 強化台灣循環紡織產業之上中下游鏈結,提升產

業創新研發能量;5. 結合產、官、學、研資源,推

動臺灣循環紡織產業與拓展商機。未來聯盟每季將

依照紡織產業製程技術、趨勢潮流及商業需求等議

題,透過研討會、座談會、會議等方式舉辦,與會

員進行交流。

借鏡香港循環經驗拓展紡織業未來新商機

姚磊博士於專題演講時首先介紹 HKRITA 的四

大主要研發領域:1. 創新物料、紡織品及成衣製

品;2. 先進紡織及成衣生產技術;3. 創意設計及

評估技術;4. 優化工業系統及基礎建設,此外,致

力開發貼近市場應用的研發技術,以企業及大眾需

求為出發點進行研發,最終朝成果商業化(技術轉

移)為目標,讓研發技術的效益最大化。

「閉環」是個範圍領域極廣、涉及層面多且深

的議題,姚磊博士強調,紡織成衣供應鏈相當長,

包含了原料、設計、製造、成衣、分銷、零售、消

費及回收,每個環節都有其技術瓶頸。因此,進行

閉環回收須從兩點著眼:第一為「Beginning」。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圖左至右:紡織綜合研究所所長李貴琪、工業局局長呂正華、聯盟召集人施顏祥、紡拓會董事長詹正田、紡拓會

副秘書長楊曉琴)

Page 4: 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成立 - eco.textiles.org.tw°¸續環保.pdf · 藉由商轉模式以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減廢 棄物及避免汙染自然環境,以符合國際潮流,提升

2019年7月Taiwan Textile Monthly 31

從最初原料的挑選(是否可回收再利用)及產品的

設計製造(如何以綠色環保方式進行),甚至是

否就近於消費國生產(減少運輸過程產生的碳足

跡),都需列入考量。第二為「End of life」。當

消費者淘汰衣服後,舊衣該如何處理?因為回收舊

衣來源及種類多且雜,如何重新處理、利用並轉化

為有價值的東西,亦需納入考量。為此,HKRITA

提供紡織企業一個影響評估工具,協助企業在生產

製造過程中,審視最終產品可能帶來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全球成衣銷售量成

長一倍,但利用率卻下降20%,過度消費後的成衣

最終都進了堆填區。以香港為例,儘管幾乎未生產

成衣,但香港年紡織廢料約達12.5萬噸,舊衣回收

率卻只有4%,顯示舊衣將成為社會問題,不得不

正視,因此,如何以回收技術達成閉環再利用,是

未來持續努力的課題。目前與紡織相關的回收技術

有生物回收技術、化學回收技術及機械回收技術,

且各有其優缺點。其中,生物回收技術無須使用化

學品,最受品牌青睞,但耗水耗時;化學回收技術

則最有效,但需添加化學品及水的使用;機械回收

技術則因處理後的產物多半成為填充材料,價值相

對較低。

姚磊博士特別介紹了 HKRITA 開發的紡織品

升級回收系統,在回收紡織廢料再製成維纖維及紗

線的過程中,不僅用水及廢水量為零,各個加工階

段皆有臭氧及紫外線消毒,確保產品衛生,更採用

封閉式粉塵控制系統,確保勞工健康與安全,同時

搭配智慧自動化設備,節省人力需求,最終生產出

優質的再生纖維。除了品牌、製造商掌握並了解循

環經濟,又該如何觸及消費者呢?HKRITA 在香港

開創出成衣循環回收再造技術 G2G(Garment to

Garment,舊衣新裳),將舊衣回收再製成新衣,

並在南豐紗廠商店設有小型生產線零售店,讓消費

民眾了解整個舊衣翻新的過程。整個二手衣回收再

製過程(從消毒、纖維開鬆,到紡紗及完成針織成

衣)是在一個40英呎的透明玻璃貨櫃進行,平均4

小時可完成一件舊衣新裳。

循環經濟是條不得不走的路,不論是來自品牌

的要求,還是出自自發行為,愛護地球的綠色紡織

已成為全球共識,轉型過程必然辛苦,但卻也是未

來最亮眼的新商機。聯盟召集人施顏祥認為,若想

成功推動循環經濟,有賴技術可行、經濟(成本)

可行、社會可行三項要素支持;姚磊博士則鼓勵,

循環經濟勢在必行,與其被動投入,不如由自身開

始落實永續。臺灣循環紡織聯盟歡迎您的加入,報

名網址 https://reurl.cc/4DOGj。▓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姚磊博士發表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