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季刊 - tfd.org.t數位落差、媒體體系與制度性因素...

7
ISSN 1726-9350 print / 1811-3109 online © 2014 by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 Vol. 11, No. 2 / June 2014 《臺灣民主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 一卷,第二期 卷,第二期 二期 (20146)169-75 169 r 書評:Digital Media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Worldwide: A Comparative Study 〔數位媒體與政治參與—一個跨國比較分析〕by Eva Anduiza, —一個跨國比較分析〕by Eva Anduiza, 一個跨國比較分析〕by Eva Anduiza, Michael Jensen and Laia Jorba, e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Paperback, 287 pp. ISBN 978-107-66849-2陳柏宇 中山大學 前言 從美國總統大選到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運動,網路科技驚人的動員能 力使得大眾不得不注意新科技對政治型態帶來的衝擊。去年台灣社會號稱25人上街頭的白衫軍運動,透過網路動員,創下了過去各種社會運動集會遊行人 數的紀錄,加上近期的太陽花學運中,資訊科技的運用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 因此網路科技對政治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由於近十年來日新月異的網路 科技對政治領域帶來的影響與改變已是有目共睹,迄今亦已累積了相當豐富的 成果。不論是政黨、利益團體或者是公民,對網路科技都不斷進行著摸索、實 驗與創新。 過去對網路政治的研究,多半集中於兩個面向,第一是政黨或候選人如 何運用網路進行競選活動,第二是網路是否能夠促進政治參與。就第一個面 陳柏宇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約聘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比較政治、日本政 治。 Po-yu Chen is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of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Japanese politics.

Transcript of 臺灣民主季刊 - tfd.org.t數位落差、媒體體系與制度性因素...

ISSN 1726-9350 print / 1811-3109 online © 2014 by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 Vol. 11, No. 2 / June 2014

《臺灣民主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一卷,第二期卷,第二期二期期 (2014年6月):169-75 169

臺灣民主季刊

r 書評:Digital Media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Worldwide: A Comparative Study〔數位媒體與政治參與—一個跨國比較分析〕by Eva Anduiza,—一個跨國比較分析〕by Eva Anduiza,一個跨國比較分析〕by Eva Anduiza,

Michael Jensen and Laia Jorba, e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Paperback, 287 pp. ISBN 978-107-66849-2)

陳柏宇

中山大學

前言

從美國總統大選到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運動,網路科技驚人的動員能

力使得大眾不得不注意新科技對政治型態帶來的衝擊。去年台灣社會號稱25萬

人上街頭的白衫軍運動,透過網路動員,創下了過去各種社會運動集會遊行人

數的紀錄,加上近期的太陽花學運中,資訊科技的運用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

因此網路科技對政治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由於近十年來日新月異的網路

科技對政治領域帶來的影響與改變已是有目共睹,迄今亦已累積了相當豐富的

成果。不論是政黨、利益團體或者是公民,對網路科技都不斷進行著摸索、實

驗與創新。

過去對網路政治的研究,多半集中於兩個面向,第一是政黨或候選人如

何運用網路進行競選活動,第二是網路是否能夠促進政治參與。就第一個面

陳柏宇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約聘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比較政治、日本政

治。

Po-yu Chen is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of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Japanese politics.

Vol. 11, No. 2 / June 2014

170 《臺灣民主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一卷,第二期卷,第二期二期期 (2014年6月)

向,政治學學者們要探索的是政黨制度、管理規則以及選舉過程等「內容」

(content)如何形塑網路科技的使用,而新科技的使用又如何形塑了上述

內容(Ward et al., 2008)。第二個面向,學者們探討的是網路是否能夠動員

民眾參與政治,因此有所謂常態化理論(normalization theory)與動員理論

(mobilization theory)的爭辯(Gibson, Lusoli and Ward, 2005; Hirzalla, van

Zoonen and Ridder, 2011)。常態化理論可以解釋為「動者恆動」,指網路本身

反映了離線(offline)狀態政治參與狀況,因此網路政治參與度高的民眾,在

離線狀態的政治參與度也高。相反的,網路動員理論則認為網路以及其他數位

科技能夠促進直接民主的發展、賦權公民,並且使原本不熱衷政治參與的民

眾,因網路的使用而參與政治,例如使原本沒有意願投票的民眾出門投票,或

藉由網路這個新媒介開放更多政治參與形式。

以往關於網路科技與政治參與關係的研究大多仍集中於西方國家,特別多

半是植基於美國經驗的分析,且較重視從上而下的觀點,亦即政黨或候選然如

何運用網路做為競選工具。然而由於數位媒介影響所及之處遍佈世界各地,資

訊科技對政治帶來的影響是否有其普遍性規則可尋,特別是網路科技如何改變

了各國公民政治參與的型態,都是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因此,一個結合各國

學者的跨國比較分析研究實在不可或缺。Eva Anduiza、Michael Jensen以及 Laia、Michael Jensen以及 LaiaMichael Jensen以及 Laia

Jorba三位學者所編著的這本書,便是結集研究網路政治已有斐然成果的學者群

所進行的研究,使用最大差異法挑選了15個個案,橫跨歐洲、美國、拉丁美洲

以及亞洲,一方面從上而下探究政治制度對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影響,另

一方面亦由下而上,探究公民社會如何運用網路影響政治,內容豐富,非常值

得對網路與政治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超越常態化與動員論

本書一開始便回應學界關於網路與政治參與關係的分析,亦即所謂常態化

© 2014 by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書評 171

臺灣民主季刊

理論以及網路動員理論之辯。常態化理論主張網路本身並沒有動員一般民眾參

與政治的效果,而是本身在離線狀態下政治參與度高的民眾才會使用網路作為

政治動員的工具。換言之,傳統探討政治參與程度的社會經濟地位分析以及

資源理論仍然能夠解釋網路政治參與,因為高社經地位以及擁有時間、金錢與

公民技能的民眾能夠運用網路作為動員工具的機會較大(Bimber 1999; Gibson,

Lusoli and Ward, 2005; Norris, 2001),因此利用網路作為動員工具者本身在現

實世界就是高度政治參與者,可謂「動者恆動」。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使

得傳統政治參與原本就具有的社會人口特徵所呈現的落差—社經地位、性別,

並沒有因此而縮小。易言之,社經地位高者、男性仍然是政治參與度較高的族

群。網路政治參與並沒有改變社經地位高、擁有較多資源者在政治參與程度上

較高的事實。

與常態化理論持相反意見的是網路動員理論。支持網路動員理論的學者

指出,政治參與的門檻可以透過網路的使用而降低。網路節省了以往要取得

相關資訊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因而促進了投票行動的參與(Kann et al., 2007;

Cedroni and Garzia, 2010)。例如透過網路就可隨時獲得政治新聞、瀏覽各政黨

與候選人網站,更有效獲取政治相關知識,民眾因為具備了較多的知識進而增

加了其參與離線政治活動的動機(Tolbert and McNeal, 2003)。此外,網路的

匿名性質(Rohlinger and Brown, 2009)提高了民眾願意討論政治活動的動力。

某些言論或活動的發動者必須承擔風險與成本,例如人際關係或工作身份的顧

忌,在無法避免身份曝光之下多半不會主動表達意見或立場,但在網路的匿名

性質下降低了發動者所需承擔的風險與成本。

因此強調網路促進政治參與的學者認為,網路這個新媒介的特性使得政治

參與者不再受限於社會經濟地位以及資源也能夠參與政治,使原本對政治參與

沒有興趣,或因沒有資源參與的民眾得以透過網路參與。藉由網路,民眾可以

有更多政治資訊來源以及發聲的管道,因此即便社會經濟地位低以及資源少的

群眾,在現實世界中無法在正式的機構或管道佔有一席之地者,反而因為網路

Vol. 11, No. 2 / June 2014

172 《臺灣民主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一卷,第二期卷,第二期二期期 (2014年6月)

而得以發聲,因此網路在政治參與上有動員的效果。

針對上述常態化理論與動員理論的爭辯,本書作者群認為,網路所造成的

影響已經不能簡單歸類為這兩種過渡簡化的理論,而應關注政治制度,也就是

整體政治環境的影響,以及在其影響下,網路政治參與如何以不同形式的呈

現。網路的環境是異質的,作用亦不同。因此問題不僅是誰參與,而是他們透

過什麼樣的形式參與。不同的政治制度經使提供不同的參與動機,且不同政

治制度下,網路所架構出的政治溝通方式亦不同。當某政治體制下正規渠道

的溝通受到阻塞,或是被視為是不可靠的,民眾便會轉移至非正式管道發聲

(p. 7)。因此,作者群認為,常態化與動員理論雖然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架

構,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觀察網路參與的不同形式,以及政治環境的影響。

舉例而言,政府機關或政黨大多擁有網站作為與民眾互動的管道,然而當

政治制度的影響使得這些正式的管道無法作為民眾溝通的管道,民眾可能

透過部落格或社群網站發聲,甚至進行串連,從事本書稱為「超代表制」

(extrarepresentional)的抗議行動。

數位落差、媒體體系與制度性因素

本書指出影響網路科技與政治參與關係的三個脈絡因素(contextual

factors):數位落差、媒體體系以及制度性因素—例如法律對言論自由的限

制。首先,數位落差將造成使用者在政治參與過程中資源上的落差。「資源」

的定義在網路時代不同於以往資源理論認為的時間、金錢與公民技能,而

是接觸網路的管道,亦即網路普及率、上網的技能以及上網的時間(Kruger

2002)。網路普及率扮演發展數位政治物質條件的角色,直接影響網路政治參

與的程度。本書研究發現,網路普及率低或者數位媒介的使用集中在教育程度

較高的中上層階級的國家,前者例如巴基斯坦,後者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往往

其政治制度提供的政治機會處於封閉結構。但這並非意指網路普及率低的國家

© 2014 by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書評 173

臺灣民主季刊

就沒有政治活動,而是這些政治活動往往限縮於一小群擁有高教育的中上階

層,或者是透過國際組織的援助,例如多明尼加共和國(pp. 177-99)。而那些

政治開放,且網路普及率高的國家,上述常態化理論所提及的現象非常明顯,

網路科技已經充分融入政府與公民互動關係以及選舉政治之中。

其次,影響網路科技與政治參與關係的是媒體體系。在媒體控制嚴格的國

家,許多異議者便透過數位媒介傳播不同的聲音。本書研究指出,在這些管控

嚴格的國家,使用網路越頻繁的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越低。例如在中國,

網路使用越頻繁,對制度的信任程度越低,而對政治的內在效能感越高(pp.

111-239);又如義大利媒體集中的程度高的情況下, 因此左派特別利用網路發

聲(pp. 138-59)。因此,即便威權政體控制,網路科技發展仍使得政治的社會

性(sociality of politics)成為可能。

本書指出第三個影響網路科技與政治參與關係的是制度性因素。其中包含

制度回應性(responsiveness)的程度、政治動員程度以及法律對言論自由的限

制。對於民意回應性不佳的政府,往往使得民眾必須透過網路社群發聲。例如

在多明尼加的個案中,民眾透過網路集結的聲音,讓聯合國介入使得多明尼加

政府在水泥工廠一案中讓步(pp. 177-99)。對於回應性不佳的政府,民眾對於

制度信任程度自然較低,亦因此使得民眾不走正規的「代表制」方式,而經常

透過網路發動「超代表制」的行動。而即便同樣是民主國家,例如西班牙因對

政府體制信任程度的低,因此相較於美國,較少使用正式的網路管道與政府官

員聯繫,而較常使用非正式的管道發聲(pp. 80-101)。

本書各章的研究結果指出三個總結論,一是支持網路科技對政治參與

(political engagement)正面的影響,雖然程度上有所差異。作者群亦承認,

當前政治學的經驗研究對於網路科技對政治參與的影響的結果並不一致,但大

多數仍然是對於數位媒介能夠帶動政治參與抱持肯定的態度。其次是數位媒介

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取決於政治參與的形式,其中數位媒介對於動員「超代表

制」形式的參與,例如抗議活動,特別有效。最後,如同政治參與有各種形

Vol. 11, No. 2 / June 2014

174 《臺灣民主季刊》第十一卷,第二期一卷,第二期卷,第二期二期期 (2014年6月)

式,數位媒介也並非鐵板一塊,本書的研究即呈現了數位媒介本身各種用途與

功能之殊異性,以及其所帶來政治參與形式的差別。

最後,本書點出政府在未來所要面對的挑戰,值得我們省思。從管理面來

說,政府將持續面對透過網路所提供的大量且超負荷的資訊流,而在這樣龐大

的資訊當中,如何因應並且做出有效的政策將考驗政府的智慧與能力。其次,

從政府的角度,發展數位媒介往往希望是「垂直聯繫」的開放,以便於控制。

然而,從公民社會的角度卻希望是橫向聯繫,以透過多元管道傳達更多不同的

聲音。這兩個面向可以是彼此衝突也可以是彼此互補,端賴為政者的心態如

何。因此,未來如何營造一個多元且平等的網路環境,將是民主國家的政府效

能是否彰顯的一個重要指標。

小結

本書兼具量化與質化研究,並提供15國跨國比較之經驗資料,投注研究能

量之龐大,鮮見於眾多網路政治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雖然仍有進一步探索的空

間,例如各章節在研究方法上以及問題意識的連貫上仍可更為緊密與一致;然

而瑕不掩瑜,本書仍然非常值得未來有志於研究網路政治的學者參考,尤其藉

此思考未來網路政治領域猶待開拓的研究議題。

© 2014 by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書評 175

臺灣民主季刊

參考文獻

Bimber, Bruce (1999). “The Internet and Citizen Communication with Government: Does the

Medium Matte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Vol. 16, No. 4:409-28.

Cedroni, Lorella and Diego Garzia (eds.) (2010). 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s in Europe: The State

of the Art. Napoli: ScriptaWeb.

Gibson, Rachel K., Wainer Lusoli, and Stephen Ward (2005). “Online Participation in the UK:

Testing a ‘Contextualised’ Model of Internet Effect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7, No. 4:561-83.

Hirzalla, Fadi, Liesbet van Zoonen, and Jan de Ridder (2010). “Internet Us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flections on the Mobilization/Normalization Controversy.”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Vol. 27, No. 1:1-15.

Kann, Mark E., Jeff Berry, Connor Grant, and Phil Zager (2007). “The Internet and Yout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irst Monday, Vol. 12, No. 8, www.firstmonday.org, 2012/8/30.

Krueger, Brian S. (2002).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of Interne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source Approach.”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Vol. 30, No. 5:476-98.

Norris, Pippa (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hlinger, Deana A. and Jordan Brown (2009). “Democracy, action, and the Internet after 9/11.”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 53, No. 1:133-50.

Ward, Stephen, Diana Owen, Richard Davis and David Taras (eds.) (2008). Making a Difference:

A Comparative View of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Election Politics, Plymouth: Lexingto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