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大名著中怎样过年 -...

1
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年脚下。俗 话说:“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一鼎 一镬一直是人们最真切的拥有。吃是 人们表达快乐满足最隆重的方式。尤 其在年脚下,人们对食物的热爱,表现 得格外强烈。 搭眼看去,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几 乎都挂着腊肠腌鸡熏鱼。它和大红的 中国结一样,成了新年到来的标志。正 月头上,家里自然少不了亲朋往来。以 家酿米酒相待,配上腊肠之类的冷盘, 是最适宜的。 年脚下的菜市场,人气蒸腾。一 个挨一个的摊点上,以卖吃食为主, 比平时丰富许多。有老人骑着三轮车 载着一车水灵灵的蔬菜在涌动的人 潮里蜗牛般地蠕动。众人围上前,蹲 下身仔细挑挑选选。老人一边装袋, 一边强调,都是自家种的。没打农药 的。旁边的人不时关照两句,秤头要 足,他一一答应。 人们赶趟似的在拥挤的人群里穿 梭。很快,手里便提得满满当当了。这 只手里拎着一尾鱼,几块豆腐。那只手 里提着一只鸡,一把青菜。鸟儿衔草一 般,把东西一样样搬回家。我也提着大 包小袋打道回府,自以为,也把年味带 回家了。 年脚下,蒸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全 家老少,人手一块年糕,寓意年年高 呀。过去,家里的年糕都是奶奶蒸的。 她会在蒸好的年糕上用筷子头蘸一点 可食用的红粉,像给女子光洁的额头 中间点一粒朱砂。我曾问过奶奶,何故 如此?奶奶答,以前太婆就是这样做的 呀。想来,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习俗 吧。奶奶的话,让我若有所思。现时许 多人,所欠缺的,正是一颗传承的心。 如今,母亲虽不像奶奶一样会给蒸好 的年糕“点红”,但她有自己的一套“吉 祥语”。她会在年糕上撒一些芝麻、红 枣、花生……用锅铲铲平。表吉祥如 意、年年有余。 刚蒸熟的年糕,散发出诱人的香 气。不多久,我的手里便拿着一块切好 的年糕在吃。又糯又甜的年糕,软软 的,口感好。 年糕还没下肚,母亲又炸起了油 炸糕。炸油炸糕的米浆是把豆子、米, 按一份豆子四份米浸泡半天后磨成 的。待油开了,用汤匙把米浆打在专用 的勺上。金黄的油,便顿时在热腾腾的 锅里作乱。油花四下飞溅,噼里啪啦。 不到一会儿工夫,一只只油炸糕便堆 满了盘,黄灿灿的,上面布满星星点点 的葱花,晃亮人眼。我对酥中泛软的油 炸糕,向来难抵诱惑。一出锅,便迫不 及待地伸了手拿。母亲说: “等会儿,还 没敬过菩萨呢。”待母亲挑出最好的几 个给菩萨供上后,我立马拿起一个,顾 不得烫,咬起来。母亲在一旁叮嘱,别 吃多了,并吩咐我把油炸糕分送一些 左邻右舍。邻居投桃报李,纷纷送来他 们家做的各色吃食。 年糕、油炸糕之类只能算得上美 食中的前锋。真正的主力还在后头。客 家人过年极重视家庭团圆亲朋宴饮。 要过新年了,如母亲一般的客家妇女 终日在厨房里把菜板剁得咚咚响。只 待年三十搬出一大桌挖空心思做成的 丰盛菜肴。如此光景,从大年三十起一 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几乎日日有亲朋 做东,请吃年酒。这让我想起《红楼梦》 里贾府过年的场景: “王夫人与凤姐是 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 皆是戏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 八日才完了。”我们客家人过年,与之 相比,毫不逊色。 食话新年 钟娴 提起过年,我总想起王安石的《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懵懂的年幼时代,我只能略懂 诗中反映迎新春的热闹场面。而不能 领悟诗人对春节寓含阖家团圆的情感 寄托。当我离乡日久,渴望回老家过年 与亲人团聚,重温幼时的欢乐,便渐渐 读懂了诗中的深刻含义了。 孩童时渔村过年的情景,难以忘 怀…… 进入“大寒”时节,海边洼地的水 仙花绽放盛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村 上过年的气息一天天浓郁起来,家家 户户忙碌着过年。 村中清澈的小溪边,妇女们麻利 地清洗着衣服和过年将用的物什。因有 家人的归来,她们心情愉快,清脆悦耳 的谈笑声合着“哗哗”的溪水声,飘荡在 小溪的上空。春节前夕,远到台湾海峡 捕鱼的渔船纷纷归航,渔民常年漂泊海 上,风里来雨里去。当天气恶劣时,全家 人忧心忡忡。只有他们的平安回家,全 家人才松下口气,开心地过春节。 石厝大院门口,邻居的老书生正在 挥毫泼墨,为乡亲抒写着充满美好祝愿 的春联。古井边,也特别热闹。小姐妹们 络绎不绝地前来打水回家,或用于清洗 桌椅灶台、碗橱炊具,或用于把门窗木 板洗擦得锃光发亮,张贴春联。 春节前的“大水”潮汐,海潮退得特 别低。平常看不见海岸礁石底部的海蛎、 螺蛤都裸露出来。小伙子们纷纷前往拾 捡,给那时年货匮乏的春节,增添了年味。 夜幕下爆竹声此起彼伏,终于迎来 了除夕夜,村上洋溢着吉祥欢乐的气 氛。村舍间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厨 房里不断飘来热气腾腾的油炸香味。 上世纪 70 年代渔村经济落后,乡 亲们一日三餐以地瓜为主粮,有时还 吃不饱。年夜饭远不如现时的丰盛,但 是,乡亲们用地瓜粉为主材料加工出 来的炒八珍糕、地瓜饺等菜肴,鲜美可 口,意味深远。年夜饭上,全家人边吃 边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年夜饭后,小孩子们便跑到海滩 上嬉闹,笑声一片, “叽叽喳喳”像一群 不知疲倦的燕子,传递着春天来临的 信息。随着一串串闪闪发光烟花的升 空,瞬间空中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照亮了我们天真快乐的容颜。 长大后的这些追风少年,为了生 计,一个个背上行囊,纷纷外出打拼。 时光似村间那潺潺流入东海的溪流, 匆匆流逝,故乡渐行渐远。但是,幼年 时浓郁的年味却如陈年的酿酒,随着 时间的推移,在游子心灵深处愈发芳 香,慰藉着乡愁。 过年 周而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生最大 的幸福不过于能和家人围坐在一起 吃顿有温度的年夜饭”,这话说得不 无道理。除夕晚,一家人围坐餐桌前 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孩子健康成长, 年轻人畅谈过去一年的收获,构思来 年的奋斗目标,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 中,少不了一桌有温度的年夜饭。 或许曾经有过在餐车工作的经 历,因此结婚 40 年来每年的年夜饭都 是我掌勺,也许是得到母亲的遗传, 所奉献的菜品多数都能得到大家的 称赞。特别是孙女到来的这十几年 里,为解除“到谁家过年”的烦恼,我 们把亲家也请来一起过。到了差不多 时间的时候,儿子的朋友就会来拜 年,更增添了几分家庭的欢乐和趣 味。所以我家的年夜饭基本要准备两 桌,最多的时候曾经做过三桌,虽说 有些辛苦,却落得个开心。 为了让大家品尝到和平时不一 样的菜品,每年准备年夜饭基本是 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设计菜品。菜品 设计可是个充满智慧的活儿,热炒 凉拌一样都不能少、海鲜鱼肉样样 得有,虽说赶不上“满汉全席”,但也 有南北风味兼顾的十多道菜。因为 亲家是福州人,来做客的年轻朋友 有北方人,都得照顾到。这几年儿子 儿媳怕我们累了就建议过年吃火 锅,但我却始终认为火锅太单调,不 如自己做的有味道。 孙女长大后,就成了“评菜员”兼 “厨艺总监”,我做菜的时候她就学着 央视“厨艺争霸赛”中的厨艺总监刘 一帆,边看我做菜边品头论足,菜快 出锅的时候就伸出特意为她准备的 长柄汤匙,先尝尝汤汁的味道,然后 再捞块菜吃。有时她的评论还是有些 道理的,说实话有她站在旁边心里有 时还有点小紧张,但这对菜品上桌前 的质量还是多了份保障。我喜欢做 菜,把做菜当成一种享受,享受着过 程的快乐,享受着食客的评论。 制作年夜饭既是厨艺的集中展 示,又是体现自己对家人对朋友的真 情实意,让大家吃好吃出快乐是重 点。饭桌上可以听到食客对菜品的评 价,也可以传授菜品设计制作、主辅 料搭配和味道调配的技巧。儿子的朋 友中有些是真正的“吃货”,会拿我做 菜的口味与他们父母的菜做比较,但 还是比较认可我做的菜,因为我做的 菜既适合他们的口味,也有些花样创 新,能体现菜品的色香味美形韵和中 国传统的美食文化,而央视的“厨艺 争霸赛”“回家吃饭”和“味道”等节目 都是免费的美食课堂,从中所学到的 知识都为我给家人做一桌有温度的 年夜饭带来了许多帮助,在增添年夜 饭温馨、热闹氛围的同时,也留下许 多美好记忆。 温度的 温度的 年夜饭 年夜饭 雍万俊 雍万俊 人云:《红楼梦》过年张灯结彩, 《水浒传》过年胡吃海喝,《西游记》过 年游山玩水,《三国演义》过年钩心斗 角。 又云:《红楼梦》过年讲排场、比 阔气,《水浒传》过年讲吃喝、比义气, 《西游记》过年讲安全、防妖怪,《三国 演义》过年讲心计、比智慧。 最讲究的过年是《红楼梦》。第五 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 元宵开夜宴”中,曹雪芹非常详细地 讲述了贾家过春节的情景。一进腊 月,贾府上下就开始总动员,一直忙 到“龙抬头”。到了腊月二十九日,各 色均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 对、挂牌,新油了桃符,一切焕然一 新。年三十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祖 仪式。诸子弟来到宗祠,列队迎候。然 后奏乐行礼,献爵三次。再往下是拜 尊长,发压岁钱,吃合欢宴。接着亲戚 们之间,互相宴请吃“年酒”。到了正 月十五元宵节,还要请戏班唱戏。 最快活的过年是《水浒传》。到了 宋代,很多春节的风俗都已基本定 型。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看灯火 等,都是过年的重要项目。而水泊梁 山的一帮弟兄,依然是以吃喝为主。 《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描述,春节当 天,宋江率领众兄弟穿上官服,望阙 朝贺。各位头领穿红锦战袍,纷纷贺 岁,参拜宋江。宋先锋大摆筵席,庆贺 宴赏,众兄弟轮次与宋江称觞献寿, 一醉方休。正月初二,宋江率众人到 东郊迎春,适逢天降大雪,当夜,宋江 又在宜春圃置酒,观赏松雪,觥筹交 错一番。 最刺激的过年是《西游记》。唐僧 师徒四人,为了取得真经,历经十四载 寒暑,在路上过了十四个春节,方才到 了灵山。他们这一路,可能只顾游山玩 水,降妖除魔,所以对过年不过年并不 在乎,书中描写也不多。只是在第九十 一回中,写了元宵节那天,他们在天竺 国金平府慈云寺观灯的盛景。 “三五良 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 太平歌。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 火树。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 界。”只可惜,因为这次观灯,唐僧又被 妖怪捉走了。 最智慧的过年是《三国演义》。在 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 二气周公瑾”中写道:“建安十五年春 正月元旦,吴侯大会文武于堂上。玄 德与孙夫人入拜国太。”这里说的元 旦,实际上就是春节。孙权和周瑜弄 假成真,赔了夫人又折兵。他们本想 将刘备软禁起来,没想到刘备依诸葛 亮之计,智激孙夫人,并与之订下了 “元旦秘事”。然后借到江边祭祖之 机,不告而去,逃回荆州。还有第二十 三回也曾提到,建安十五年过年这 天,吉平太医计划谋杀曹操,不料事 败被杀。这个年,也过得惊心动魄。 无意中,四大名著给我们提供了 四种过年的方式。 像《红楼梦》一样张灯结彩,太过 招摇。别说领导干部,即便富豪之家, 也容易引起闲言碎语。 像《水浒传》一样胡吃海喝,有点 过时。这年头,谁还稀罕大块吃肉、大 碗喝酒?嘴受得了,胃也受不了。 像《西游记》一样游山玩水,这个 不错。唐僧师徒去过的很多地方,我们 都还没有去过,况且现在也没有妖怪。 像《三国演义》一样深谋远虑,可 以参考。我们不能钩心斗角,但借过 年之机,对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做一些 思考和准备,也还有用。 当然,过年的宗旨是,休息第一, 团聚第一,快乐第一,安全第一! 看四大名著中怎样过年 汪金友 伴随着鼠年春节款款而来的脚步 声,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年货,唤醒 我对年货的记忆。 小时候,年货很简单。就连豆腐,也 是年货。做豆腐,不单程序复杂,而且费 力劳神。黄豆浸泡一夜磨成浆后,经过 过滤,使豆渣和浆汁分离。尔后,把浆汁 倒进大锅里。父亲在灶下续火,母亲在 灶台操作,我们在一旁观赏。当浆汁猛 火烧开后,停火一段时间。随着温度下 降,锅里烧开的豆浆,表面开始结皮,结 到出现皱褶,母亲先是用嘴吹一吹,继 而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配合,在上面 轻轻“捉拿”一下,倘若面皮不破裂,说 明厚度适中,便用一支筷子,从皮下穿 过,把整张皮从锅里提起来,插到一边, 晾干之后,就成了“豆腐皮”,留着正月 里来了客人“煮点心”用。 “提取”过几张 “豆腐皮”,将豆浆出锅舀到缸里,稍微 凉一凉,母亲一边小心翼翼点卤水,一 边用水瓢轻轻搅动。同时,睁大眼睛观 察豆浆的变化。当豆浆变成了“脑”,生 成一朵一朵豆腐花时,在桌上摆好压豆 腐的正方形木框、铺上洗净打湿的布 块,将豆腐花舀到木框里,待到豆腐花 沉积,用布块平平包住,先压上一块与 木框内围大小相同的木板,再加压几块 石头。当没水流出后,揭去木板,打开布 包,用刀切割成块状,又白又嫩的豆腐 就做成了。做好的豆腐,用油一炸,既可 现吃,也可备用。 除了做豆腐、蒸年糕,父母还会尽 其所能,杀鸡宰鸭买点肉,一家人就可 以高高兴兴、团团圆圆过大年了。 五六十年前,国家物资匮乏,我家 极度贫困。别说山珍海味,即便今天看 来,十分普通的水果,也是可望而不可 即。按家乡的风俗习惯,正月初一人们 要外出“游春”。一天,我和两个双胞胎 弟弟连蹦带跳来到同村一个朋友家中 时,但见他家厅堂正中一张“八仙桌” 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供品”。其中一 盘金灿灿的橘子,令人垂涎。担心弟弟 嘴馋,不敢多做停留,我拽住两个弟弟 的手,赶紧从他家厅堂退了出去。其 实,我自己嘴里,也溢满口水。 我第一次买年货,是四十二年前 的事。当年,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 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 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 油票、鱼票、肉票、糖票等专用购买凭 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任何公民, 没有相关票证,就算你有钱,啥也买不 到。年货,更要凭票限期定量购买。那 时,刚刚提成干部、尚未成家的我,分得 几张“年货票”,心里颇为高兴。当我从 部队驻地来到军分区“军人服务社”时,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群排队购买年货 的军人或家属。凭票供应的年货,品种 与数量都不多。依稀记得,有白砂糖、墨 鱼干、黄花菜、金钱菇等。 后来,我成了家。采买之类的事,多 由妻子负责。可是每到春节,难免为年 货发愁—不是兜里没钱,而是物品匮 乏。 1990 年初,我和妻子从江西调回福 建工作。虽然,票证时代结束了,但物产 还欠丰富。考虑到储备“年货”需要,一 台用了三年的旧冰箱,千里迢迢,运回 福建。住进租来的房子后,顾不上整理 家务,第一件“大事”,就是夫妻双双走 上街头,多多益善购买年货—从冰冻 鸡、冰冻鸭,到冰冻墨鱼、冰冻猪蹄等, 买了不老少,把整个冰箱塞得满满的。 这样,心里才踏实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豚。”如今,经济持续发展,物产极大丰 富。年年都是“丰年”,时时都有“鸡 豚”。从城市到乡村,从平时到年节,各 类商品,应有尽有。临近春节,年货更 是琳琅满目,任意挑选。不论何许人, 只要不差钱,除了法律禁止的,比如国 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之外,想买什么,就 买什么;要买多少,就买多少,不怕买 不到东西,就怕你买少了呢。 年货印记 张桂辉 每年的日子都不在同一天 河中央的那个装满鱼的葫芦 忽沉忽起 告诉我,勿喜勿忧 季节性地花开花谢 月盈月缺,满天星斗 也有流星灿烂的滑落 时刻变化。一如家乡的龙江 初一十五是检验餐桌的温度计 今年一过,天命昭然若揭 年节于脖子上架一把刀 一尾鱼是清蒸还是油炸 都是一道好菜 品尝过后才会知道 春节 念琪 主题 主题 · · 围炉把盏 围炉把盏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武夷山下 11 2020 1 21 日 星期二 理论文艺部 责任编辑:楚楚 电话:(0591)8709528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陈则周/篆刻

Transcript of 看四大名著中怎样过年 -...

Page 1: 看四大名著中怎样过年 - fjsen.comfjrb.fjsen.com/fjrb/images/2020-01/21/11/2020012111_pdf.pdf · 春节前的“大水”潮汐,海潮退得特 别低。平常看不见海岸礁石底部的海蛎、

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年脚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一鼎一镬一直是人们最真切的拥有。吃是人们表达快乐满足最隆重的方式。尤其在年脚下,人们对食物的热爱,表现得格外强烈。

搭眼看去,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几乎都挂着腊肠腌鸡熏鱼。它和大红的中国结一样,成了新年到来的标志。正月头上,家里自然少不了亲朋往来。以家酿米酒相待,配上腊肠之类的冷盘,是最适宜的。

年脚下的菜市场,人气蒸腾。一个挨一个的摊点上,以卖吃食为主,比平时丰富许多。有老人骑着三轮车载着一车水灵灵的蔬菜在涌动的人潮里蜗牛般地蠕动。众人围上前,蹲下身仔细挑挑选选。老人一边装袋,一边强调,都是自家种的。没打农药的。旁边的人不时关照两句,秤头要足,他一一答应。

人们赶趟似的在拥挤的人群里穿梭。很快,手里便提得满满当当了。这只手里拎着一尾鱼,几块豆腐。那只手里提着一只鸡,一把青菜。鸟儿衔草一般,把东西一样样搬回家。我也提着大包小袋打道回府,自以为,也把年味带回家了。

年脚下,蒸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全家老少,人手一块年糕,寓意年年高呀。过去,家里的年糕都是奶奶蒸的。她会在蒸好的年糕上用筷子头蘸一点可食用的红粉,像给女子光洁的额头中间点一粒朱砂。我曾问过奶奶,何故如此?奶奶答,以前太婆就是这样做的呀。想来,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习俗吧。奶奶的话,让我若有所思。现时许多人,所欠缺的,正是一颗传承的心。如今,母亲虽不像奶奶一样会给蒸好的年糕“点红”,但她有自己的一套“吉祥语”。她会在年糕上撒一些芝麻、红枣、花生……用锅铲铲平。表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刚蒸熟的年糕,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不多久,我的手里便拿着一块切好的年糕在吃。又糯又甜的年糕,软软

的,口感好。年糕还没下肚,母亲又炸起了油

炸糕。炸油炸糕的米浆是把豆子、米,按一份豆子四份米浸泡半天后磨成的。待油开了,用汤匙把米浆打在专用的勺上。金黄的油,便顿时在热腾腾的锅里作乱。油花四下飞溅,噼里啪啦。不到一会儿工夫,一只只油炸糕便堆满了盘,黄灿灿的,上面布满星星点点的葱花,晃亮人眼。我对酥中泛软的油炸糕,向来难抵诱惑。一出锅,便迫不及待地伸了手拿。母亲说:“等会儿,还没敬过菩萨呢。”待母亲挑出最好的几个给菩萨供上后,我立马拿起一个,顾不得烫,咬起来。母亲在一旁叮嘱,别吃多了,并吩咐我把油炸糕分送一些左邻右舍。邻居投桃报李,纷纷送来他们家做的各色吃食。

年糕、油炸糕之类只能算得上美食中的前锋。真正的主力还在后头。客家人过年极重视家庭团圆亲朋宴饮。要过新年了,如母亲一般的客家妇女终日在厨房里把菜板剁得咚咚响。只待年三十搬出一大桌挖空心思做成的丰盛菜肴。如此光景,从大年三十起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几乎日日有亲朋做东,请吃年酒。这让我想起《红楼梦》里贾府过年的场景:“王夫人与凤姐是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皆是戏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我们客家人过年,与之相比,毫不逊色。

食话新年

□钟 娴

提起过年,我总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懵懂的年幼时代,我只能略懂诗中反映迎新春的热闹场面。而不能领悟诗人对春节寓含阖家团圆的情感寄托。当我离乡日久,渴望回老家过年与亲人团聚,重温幼时的欢乐,便渐渐读懂了诗中的深刻含义了。

孩童时渔村过年的情景,难以忘怀……

进入“大寒”时节,海边洼地的水仙花绽放盛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村上过年的气息一天天浓郁起来,家家户户忙碌着过年。

村中清澈的小溪边,妇女们麻利地清洗着衣服和过年将用的物什。因有家人的归来,她们心情愉快,清脆悦耳的谈笑声合着“哗哗”的溪水声,飘荡在小溪的上空。春节前夕,远到台湾海峡捕鱼的渔船纷纷归航,渔民常年漂泊海上,风里来雨里去。当天气恶劣时,全家人忧心忡忡。只有他们的平安回家,全

家人才松下口气,开心地过春节。石厝大院门口,邻居的老书生正在

挥毫泼墨,为乡亲抒写着充满美好祝愿的春联。古井边,也特别热闹。小姐妹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打水回家,或用于清洗桌椅灶台、碗橱炊具,或用于把门窗木板洗擦得锃光发亮,张贴春联。

春节前的“大水”潮汐,海潮退得特别低。平常看不见海岸礁石底部的海蛎、螺蛤都裸露出来。小伙子们纷纷前往拾捡,给那时年货匮乏的春节,增添了年味。

夜幕下爆竹声此起彼伏,终于迎来了除夕夜,村上洋溢着吉祥欢乐的气氛。村舍间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厨房里不断飘来热气腾腾的油炸香味。

上世纪 70 年代渔村经济落后,乡亲们一日三餐以地瓜为主粮,有时还吃不饱。年夜饭远不如现时的丰盛,但是,乡亲们用地瓜粉为主材料加工出来的炒八珍糕、地瓜饺等菜肴,鲜美可口,意味深远。年夜饭上,全家人边吃边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年夜饭后,小孩子们便跑到海滩上嬉闹,笑声一片,“叽叽喳喳”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燕子,传递着春天来临的信息。随着一串串闪闪发光烟花的升空,瞬间空中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照亮了我们天真快乐的容颜。

长大后的这些追风少年,为了生计,一个个背上行囊,纷纷外出打拼。时光似村间那潺潺流入东海的溪流,匆匆流逝,故乡渐行渐远。但是,幼年时浓郁的年味却如陈年的酿酒,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游子心灵深处愈发芳香,慰藉着乡愁。

过 年

□周而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过于能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有温度的年夜饭”,这话说得不无道理。除夕晚,一家人围坐餐桌前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孩子健康成长,年轻人畅谈过去一年的收获,构思来年的奋斗目标,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少不了一桌有温度的年夜饭。

或许曾经有过在餐车工作的经历,因此结婚 40年来每年的年夜饭都是我掌勺,也许是得到母亲的遗传,所奉献的菜品多数都能得到大家的称赞。特别是孙女到来的这十几年里,为解除“到谁家过年”的烦恼,我们把亲家也请来一起过。到了差不多时间的时候,儿子的朋友就会来拜年,更增添了几分家庭的欢乐和趣味。所以我家的年夜饭基本要准备两桌,最多的时候曾经做过三桌,虽说有些辛苦,却落得个开心。

为了让大家品尝到和平时不一样的菜品,每年准备年夜饭基本是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设计菜品。菜品设计可是个充满智慧的活儿,热炒凉拌一样都不能少、海鲜鱼肉样样得有,虽说赶不上“满汉全席”,但也

有南北风味兼顾的十多道菜。因为亲家是福州人,来做客的年轻朋友有北方人,都得照顾到。这几年儿子儿 媳 怕 我 们 累 了 就 建 议 过 年 吃 火锅,但我却始终认为火锅太单调,不

如自己做的有味道。孙女长大后,就成了“评菜员”兼

“厨艺总监”,我做菜的时候她就学着央视“厨艺争霸赛”中的厨艺总监刘一帆,边看我做菜边品头论足,菜快

出锅的时候就伸出特意为她准备的长柄汤匙,先尝尝汤汁的味道,然后再捞块菜吃。有时她的评论还是有些道理的,说实话有她站在旁边心里有时还有点小紧张,但这对菜品上桌前的质量还是多了份保障。我喜欢做菜,把做菜当成一种享受,享受着过程的快乐,享受着食客的评论。

制作年夜饭既是厨艺的集中展示,又是体现自己对家人对朋友的真情实意,让大家吃好吃出快乐是重点。饭桌上可以听到食客对菜品的评价,也可以传授菜品设计制作、主辅料搭配和味道调配的技巧。儿子的朋友中有些是真正的“吃货”,会拿我做菜的口味与他们父母的菜做比较,但还是比较认可我做的菜,因为我做的菜既适合他们的口味,也有些花样创新,能体现菜品的色香味美形韵和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而央视的“厨艺争霸赛”“回家吃饭”和“味道”等节目都是免费的美食课堂,从中所学到的知识都为我给家人做一桌有温度的年夜饭带来了许多帮助,在增添年夜饭温馨、热闹氛围的同时,也留下许多美好记忆。

有有温度的温度的年夜饭年夜饭

□□雍万俊雍万俊

人云:《红楼梦》过年张灯结彩,《水浒传》过年胡吃海喝,《西游记》过年游山玩水,《三国演义》过年钩心斗角。

又云:《红楼梦》过年讲排场、比阔气,《水浒传》过年讲吃喝、比义气,

《西游记》过年讲安全、防妖怪,《三国演义》过年讲心计、比智慧。

最讲究的过年是《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曹雪芹非常详细地讲述了贾家过春节的情景。一进腊月,贾府上下就开始总动员,一直忙到“龙抬头”。到了腊月二十九日,各色均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一切焕然一新。年三十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诸子弟来到宗祠,列队迎候。然后奏乐行礼,献爵三次。再往下是拜尊长,发压岁钱,吃合欢宴。接着亲戚

们之间,互相宴请吃“年酒”。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还要请戏班唱戏。

最快活的过年是《水浒传》。到了宋代,很多春节的风俗都已基本定型。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看灯火等,都是过年的重要项目。而水泊梁山的一帮弟兄,依然是以吃喝为主。

《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描述,春节当天,宋江率领众兄弟穿上官服,望阙朝贺。各位头领穿红锦战袍,纷纷贺岁,参拜宋江。宋先锋大摆筵席,庆贺宴赏,众兄弟轮次与宋江称觞献寿,一醉方休。正月初二,宋江率众人到东郊迎春,适逢天降大雪,当夜,宋江又在宜春圃置酒,观赏松雪,觥筹交错一番。

最刺激的过年是《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取得真经,历经十四载寒暑,在路上过了十四个春节,方才到了灵山。他们这一路,可能只顾游山玩

水,降妖除魔,所以对过年不过年并不在乎,书中描写也不多。只是在第九十一回中,写了元宵节那天,他们在天竺国金平府慈云寺观灯的盛景。“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只可惜,因为这次观灯,唐僧又被妖怪捉走了。

最智慧的过年是《三国演义》。在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中写道:“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吴侯大会文武于堂上。玄德与孙夫人入拜国太。”这里说的元旦,实际上就是春节。孙权和周瑜弄假成真,赔了夫人又折兵。他们本想将刘备软禁起来,没想到刘备依诸葛亮之计,智激孙夫人,并与之订下了

“元旦秘事”。然后借到江边祭祖之机,不告而去,逃回荆州。还有第二十

三回也曾提到,建安十五年过年这天,吉平太医计划谋杀曹操,不料事败被杀。这个年,也过得惊心动魄。

无意中,四大名著给我们提供了四种过年的方式。

像《红楼梦》一样张灯结彩,太过招摇。别说领导干部,即便富豪之家,也容易引起闲言碎语。

像《水浒传》一样胡吃海喝,有点过时。这年头,谁还稀罕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嘴受得了,胃也受不了。

像《西游记》一样游山玩水,这个不错。唐僧师徒去过的很多地方,我们都还没有去过,况且现在也没有妖怪。

像《三国演义》一样深谋远虑,可以参考。我们不能钩心斗角,但借过年之机,对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做一些思考和准备,也还有用。

当然,过年的宗旨是,休息第一,团聚第一,快乐第一,安全第一!

看四大名著中怎样过年

□汪金友

伴随着鼠年春节款款而来的脚步声,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年货,唤醒我对年货的记忆。

小时候,年货很简单。就连豆腐,也是年货。做豆腐,不单程序复杂,而且费力劳神。黄豆浸泡一夜磨成浆后,经过过滤,使豆渣和浆汁分离。尔后,把浆汁倒进大锅里。父亲在灶下续火,母亲在灶台操作,我们在一旁观赏。当浆汁猛火烧开后,停火一段时间。随着温度下降,锅里烧开的豆浆,表面开始结皮,结到出现皱褶,母亲先是用嘴吹一吹,继而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配合,在上面轻轻“捉拿”一下,倘若面皮不破裂,说明厚度适中,便用一支筷子,从皮下穿过,把整张皮从锅里提起来,插到一边,晾干之后,就成了“豆腐皮”,留着正月里来了客人“煮点心”用。“提取”过几张

“豆腐皮”,将豆浆出锅舀到缸里,稍微凉一凉,母亲一边小心翼翼点卤水,一边用水瓢轻轻搅动。同时,睁大眼睛观察豆浆的变化。当豆浆变成了“脑”,生成一朵一朵豆腐花时,在桌上摆好压豆腐的正方形木框、铺上洗净打湿的布块,将豆腐花舀到木框里,待到豆腐花沉积,用布块平平包住,先压上一块与木框内围大小相同的木板,再加压几块石头。当没水流出后,揭去木板,打开布包,用刀切割成块状,又白又嫩的豆腐就做成了。做好的豆腐,用油一炸,既可现吃,也可备用。

除了做豆腐、蒸年糕,父母还会尽

其所能,杀鸡宰鸭买点肉,一家人就可以高高兴兴、团团圆圆过大年了。

五六十年前,国家物资匮乏,我家极度贫困。别说山珍海味,即便今天看来,十分普通的水果,也是可望而不可即。按家乡的风俗习惯,正月初一人们要外出“游春”。一天,我和两个双胞胎弟弟连蹦带跳来到同村一个朋友家中时,但见他家厅堂正中一张“八仙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供品”。其中一盘金灿灿的橘子,令人垂涎。担心弟弟嘴馋,不敢多做停留,我拽住两个弟弟的手,赶紧从他家厅堂退了出去。其实,我自己嘴里,也溢满口水。

我第一次买年货,是四十二年前的事。当年,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布票、油票、鱼票、肉票、糖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任何公民,没有相关票证,就算你有钱,啥也买不到。年货,更要凭票限期定量购买。那时,刚刚提成干部、尚未成家的我,分得几张“年货票”,心里颇为高兴。当我从部队驻地来到军分区“军人服务社”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群排队购买年货的军人或家属。凭票供应的年货,品种与数量都不多。依稀记得,有白砂糖、墨鱼干、黄花菜、金钱菇等。

后来,我成了家。采买之类的事,多由妻子负责。可是每到春节,难免为年货发愁——不是兜里没钱,而是物品匮乏。1990年初,我和妻子从江西调回福建工作。虽然,票证时代结束了,但物产还欠丰富。考虑到储备“年货”需要,一台用了三年的旧冰箱,千里迢迢,运回福建。住进租来的房子后,顾不上整理家务,第一件“大事”,就是夫妻双双走上街头,多多益善购买年货——从冰冻鸡、冰冻鸭,到冰冻墨鱼、冰冻猪蹄等,买了不老少,把整个冰箱塞得满满的。这样,心里才踏实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如今,经济持续发展,物产极大丰富 。年 年 都 是“丰 年 ”,时 时 都 有“鸡豚”。从城市到乡村,从平时到年节,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临近春节,年货更是琳琅满目,任意挑选。不论何许人,只要不差钱,除了法律禁止的,比如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之外,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要买多少,就买多少,不怕买不到东西,就怕你买少了呢。

年货印记

□张桂辉

每年的日子都不在同一天河中央的那个装满鱼的葫芦忽沉忽起告诉我,勿喜勿忧

季节性地花开花谢月盈月缺,满天星斗也有流星灿烂的滑落时刻变化。一如家乡的龙江

初一十五是检验餐桌的温度计今年一过,天命昭然若揭年节于脖子上架一把刀

一尾鱼是清蒸还是油炸都是一道好菜品尝过后才会知道

春 节□念 琪

主题主题··围炉把盏围炉把盏

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武夷山下 11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理论文艺部 责任编辑:楚楚 电话:(0591)8709528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共筑中国梦

吉祥

陈则周/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