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19
教會歷史 第五課 基督教中世紀 590151720141 5

Transcript of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Page 1: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第五課

基督教中世紀 590‐1517年

2014年 1 月 5 日

Page 2: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

• 到了590年教宗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在位時(590‐604年),這位才華傑出的領袖自行與義大利的倫巴人Lombards簽訂和約,派遣官員治理義大利的城鎮,擴張教宗的世俗權力。他也在西歐全境推行修道運動,改進崇拜儀式,差派傳教士赴英格蘭宣教,著作很多,對中世紀影響很大。因此,一般寫中世紀的歷史,都是以大貴格利590年擔任教宗職位時為起點。

Page 3: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

• 歷史學家把他當作最後一位教父。• 自稱「神僕人中的僕人」• 創立一個包括奧古斯丁神恩獨作說與神人

合作說的混合救恩論,深深影響此後天主教神學。

• 鼓勵收集、尊崇聖徒和殉道士的聖潔遺物。相信神聖物質具有權能。

• 主張聖餐化質說:聖餐是和基督的契合,祂的聖體和聖血真實臨在於餅和酒之中。

Page 4: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尋求政治與教會的統一• 貴格利之後的歷任教宗,漸漸與倫巴人及東羅馬皇帝發生

衝突,於是尋求在法蘭克人Franks的支持,雙方越走越近。有一位皮平Pepin於751年獲教宗支持成為法蘭克王,在756年捐獻土地給教宗,從此教廷擁有領土。

• 皮平的兒子查理曼Charlemagne於800年被教宗利歐三世Leo III加冕為「羅國帝國」皇帝,這一個舉動表明教宗的權柄高過世上的君王。

• 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恢復了基督教羅馬帝國。他在軍事、宗教、知識三方面成功地引導歐洲基督教化一千年。

• 後法蘭克王國衰微,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被教宗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一直持續到1806年被拿破崙所滅。

Page 5: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 教宗國(756‐1870年):以教宗為首的政教合一國家。通過膏抹儀式向西部王權提供宗教支持,這種支持不斷的促成教宗和帝王之間的明爭暗鬥。

• 陷入封建制:諸侯各自割據一方,主教與修道院院長成為封臣,接受采邑。教宗的繼承人選就成為羅馬權貴家族的派系鬥爭的產物,該職位也就腐敗了。

• 克呂尼修道院革新運動:修道院也因擁有大片地產,世俗的權力鬥爭介入,因而失去原有的清靜純潔。有志之士發出要求徹底改革的呼聲。目標是將整個教會從世俗控制中解救出來,使之順服教宗權威。

• 1059年教宗制自身通過創建紅衣主教團選舉教宗。• 貴格利七世(1073‐1089)堅持聖職人員禁欲,譴責用

金錢買賣聖職(simony)。他也禁止君王選立聖職人員或授以印戒與權杖,此舉引發了德皇亨利四世Henry IV的抗爭。此「授職權之爭Investiture Controversy」在繼任的教宗與皇帝之間持續下去,到1122年雙方才達成協議。

Page 6: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教宗至上觀• 教宗的權力自從改革派的貴格利七世整頓中興之後,

權力日漸上漲,凌駕在皇帝君王之上。• 教宗成為歐洲屬世及屬靈上的最高權威。• 相信教宗掌管進入天國,免下地獄的恩典。• 教宗用的武器:1.開除教籍 2. 整個國家停止聖事。

3. 異端裁判所。• 教宗英諾森三世 Innocent III(1198‐1216)時,教宗

的權力達到最高峰,宣稱教宗是“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是全世界的統治者。英諾森三世85次成功運用停止聖事威脅反對不合作的王儲們。

• 教宗制高漲表現在十字軍東征與經院哲學上。

Page 7: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十字軍東征• 西方教會從1095年起,在教宗領導之下,開始連續約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運動。起因是回教徒土耳其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惡待基督徒,阻擾朝聖客,並且日漸威脅康士坦丁堡。教宗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發起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應許參加「聖戰」者可免稅、免債、免罪,減免在煉獄的時間。

• 於是群起響應,「誓師解放耶路撒冷」,1096年正式組成軍隊出發,1099年奪回了耶路撒冷,與其他三個十字軍邦國於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

• 當1144年艾狄撒陷落後,情勢吃緊,在教宗聖伯納號召下,1147年發起第二次十字軍,由法國國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領軍,但徒勞無功。

Page 8: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 1187年耶路撒冷陷落,教宗、德王、英王與法王於1189年共同發起第三次十字軍,簽訂三年休戰協定,但也未能光復耶路撒冷。

• 1202年第四次十字軍出征,中途卻改變計畫攻打君士坦丁堡,使得東西雙方教會裂痕更深。

• 接續的第五、六、七、八次因回教徒的軍隊強悍,十字軍皆是勞民傷財損兵折將。直到1291年亞割港Acre陷落,十字軍完全喪失在巴勒斯坦的据點。

• 回顧十字軍運動,就其所宣稱的收回耶路撒冷的目的而言,是徹底的失敗。十字軍東征不但妨害了後來向回教徒的宣教工作;更加分裂了東西方教會;軍隊殘暴擄掠與不道德的行為,留下歷史上的污點;也因為籌款,加速了「贖罪券」制度的引進。

Page 9: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哥特式大教堂一方面人渴望達到天國的高度;另一方面是神屈尊向卑微者講話。

教堂的柱子、拱門和尖塔,指向高空。神的榮光透過色彩斑斕的鉛框玻璃窗與卑微者相遇。

這是人類理性與神的啟示建築師的版本。

Page 10: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

• 大教堂中的學校運育了中世紀的大學。

•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是從大學中發展出來的神學哲學思想系統,目的是使用理性來研究藉啟示而來的真理。

• 經院哲學的開路先鋒有十一世紀末的安瑟倫Anselm of Canterbury (約1033‐1109年),他強調從理性來了解神學的重要。

• 倫巴德Peter Lombard(約1100‐1160年)寫作系統神學《語錄Sentences 》共四卷,後來成為中世紀天主教神學的教科書。

Page 11: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 亞布拉德Peter Abelard(1079‐1142年)發展正反辯證法,頗負盛名。正當此時,西方重新探尋古希腊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他的理性分析法成為學術研究的主流。

• 中世紀 重要的神學家可說是道明會修士阿奎納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他特注重知識與理智,將奧古斯丁的神學並亞里斯多德的哲學熔於一爐,寫成巨作《神學總論Summa Theologica》,至此,經院哲學已達至顛峰。

• 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1347年)發表其《唯名論Nominalism》指出:人類邏輯推理的有限,常使哲學論據有名無實,因此想單用人的理性來充分解釋上帝的啟示,是很困難的。此後「經院哲學」日趨沒落。

Page 12: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中世紀的守貧運動• 中世紀西方教會的屬靈風氣低落與道德生活腐敗,情勢每

況愈下,連修道院也因擁有大片地產,世俗的權力鬥爭介入,因而失去原有的清靜純潔。有志之士想通過回到使徒簡樸的生活來淨化教會。

• 守貧者阿諾德(1110‐1115)與韋爾多派(Waldeneses) 挑戰教宗制,後被判為異端。

• 到了十三世紀,有兩個著名的托鉢修會興起:「方濟會Franciscans」與「道明會Dominicans」。

• 方濟會是由法蘭西斯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 創始的,修士都過絕對貧窮的生活,個人或團體都不可擁有財產,深入民間從事社會救濟服務。

• 道明會由多明尼克Dominic of Guzman (1170‐1221) 發起,修士也過貧窮生活,相信守貧與傳道不可分離。他們獻身研究與講道,旨在保衛信仰,深入民間游走講道,駁斥異端,他們也是「異端裁判所」的成員。

Page 13: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教宗制的衰落• 十四與十五世紀新的經濟與政治情況改變了中

世紀社會的輪廓。田產作為財富的重要性漸趨式微。在政治上這是一個社會意識與日俱增的時代。談「民族」還太早,但地方色彩日淡,人們越來越把自己想成是「英國人」或「法國人」。他們發現自己的「國家」不需要教宗的直接指揮也能運轉。開始思考世俗與神聖,一個屬於國家領域,一個屬於教會領域。教宗的屬世權力開始下滑。

• 徵稅之爭:英法國王要向神職人員徵稅,教宗認為教會只向羅馬教廷納稅。教宗以開除教籍威脅,但不影響新型的國王。

Page 14: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 雖然教宗邦尼費八世Boniface VIII(1294‐1303)宣稱順服教宗是每個人得救的必要條件,而且於1302年頒布教諭說教皇有管轄一切受造物的人的權柄。

• 但是法國國王腓力四世Philip IV集結勢力與教宗相抗,甚至將教宗定罪拘禁。雖然不久教宗被友人解救獲釋,但一個月之後就過世了。

• 繼任的教宗都受到法王的控制挾持,並且自1305年起至1377年教宗宗座遷居至法國的亞威農Avignon,教會史上稱為「被擄到巴比倫」時期。

• 接下來的是「大分裂Great Schism」時期(1378‐1417),羅馬與亞威農各有教宗分庭抗禮。雖然以往也有許多次教宗雙胞或多胞案,但這回是由同一的紅衣主教團經兩次選舉而產生的(法國派的紅衣主教們認為第一次選出的義大利人教皇無效)。

Page 15: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 整個西方教會看到這兩位教宗互相責罵彼此開除教籍,基督教世界分裂成兩半:在羅馬的教宗獲得義大利北部與中部、德國的大部分、英格蘭等地的擁護;在法國亞威農的教宗則獲得法國、蘇格蘭、西班牙等的支持,真是勢均力敵。但在一般大眾眼中,教會的合一遭到損害;在他們心里,教宗的形象一落千丈。

• 分析個中原因,不可忽略的是:各地民族主義興起,封建諸侯的勢力已漸漸消退,強有力的國家領袖君王崛起。各國人民對自己國家的情感,已漸漸勝過對教宗大一統基督教界的效忠。

Page 16: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 1409紅衣主教在比薩召開會議廢除兩位教宗,選出亞歷山大五世,另兩位不接受,現有三位要求有權繼承彼得的職位。

• 1414年在德國康斯坦茨舉行會議,純粹以民族為基礎選舉新教宗馬丁五世。這是教會開始認識到民族聯盟的權力。

• 開始思考「國家教會」,為宗教改革發出的挑戰做好了準備。

Page 17: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威克里夫John Wycliff (約1329‐1384)• 中世紀後期英國著名改革家。

• 支持政府沒收腐敗聖職人員的財產得罪教會。

• 他的見解1377年受到教宗譴責,但受朋友保護。

• 攻擊中世紀教會的一些主要教義:

1. 聖餐禮的化質說。

2. 教會乃由神的選民組成,不用神父作他們與神之間的代言人。相信教宗是敵基督者。

• 把《武加大拉丁文聖經》譯成英文《威克里夫聖經》。「羅拉德派」(喃喃祈禱者)攜帶翻譯的聖經經卷走村串戶,傳講神的話。

• 替下一世紀的宗教改革鋪平道路。

Page 18: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胡斯 Jan Hus (1374‐1415年)• 出生於波希米亞南方農民家庭。• 一生大部分在布拉格大學教書與伯利恆小教堂講道。• 接受威克里夫的教會觀,即教會是蒙神揀選的團體,

基督而非教宗是教會真正的元首。• 傳佈威克里夫的思想,包括對教宗制濫用權力的批

判。• 攻擊出售贖罪卷用來支持向那不勒斯發動戰爭。• 1415年出席康士坦茨會議為信仰辯護,雖帶有皇帝

的安全通行證,還是受到審判,被判火刑。

Page 19: Church history 5 教會歷史

• 胡斯的跟隨者溫和派稱「餅酒同領派」,激進派稱「塔波爾派」。教宗制最終鎮壓了波希米亞異端,但有一獨立教會存活下來,即弟兄聯盟,一直到路德出現。

• 直到15世紀末期,教會的改教領袖遭受挫折與打擊,證明從內部改革教宗的教會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