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12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77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趙敏芝 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摘要 「戰略」一詞,古所未有。最多僅是代用字,如:計、韜、兵道、將略、 方略、策等,其意義莫不在顯「戰必勝,攻必克」的戰爭思維。但戰略的真正 目的,實為國家的長治久安 1 。是以執政者的每一舉措,包括管理及導引的力量 必須是理想的政治典範。遂由是,把我們帶入了哲學的境界。 其政治戰略上《管子》以「禮、法並重」為原則。曰:「禮義廉恥,國之四 維」〈牧民〉、「法者,民之父母也」〈法法〉;就經濟戰略其云「凡治國之道,必 先富民」〈治國〉;心理戰略上,其言「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 〈霸言〉;軍事戰略,則強調「夫兵雖非備道至德,然所以輔王成霸」〈兵法〉 2 對此,本文試圖建構《管子》的國家戰略體系:為維護國家利益(國富兵強) 始產生國家目標(成就霸王之業),故為有效而確實地執行國家各項措施,將政 治、經濟、心理、軍事四方面之國家政策加以統合的力量,即為國家戰略。至 今仍有借鑑作用。 關鍵詞:《管子》;國家戰略;禮法並重;輔王成霸。 1 伊爾(Edward Mead Earle)在《近代戰略思想》導言中曾說:「戰略必須日益對非軍事因素多加考慮,包括經濟、心理、 精神、政治、技術等方面者都在內。所以戰略不僅是一種戰時的觀念,而在所有一切時代都是國之大事」。國之大事 即政治上事。引自鈕先鍾,《現代戰略思潮》,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年,頁 1292 《管子》亦云「夫兵事者,危物也,不時而勝,不義而得,未為福也」〈問〉,強調非正義的戰爭不能持久。

Transcript of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Page 1: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 ─ 77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趙敏芝 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摘要

「戰略」一詞,古所未有。最多僅是代用字,如:計、韜、兵道、將略、

方略、策等,其意義莫不在顯「戰必勝,攻必克」的戰爭思維。但戰略的真正

目的,實為國家的長治久安1。是以執政者的每一舉措,包括管理及導引的力量

必須是理想的政治典範。遂由是,把我們帶入了哲學的境界。 其政治戰略上《管子》以「禮、法並重」為原則。曰:「禮義廉恥,國之四

維」〈牧民〉、「法者,民之父母也」〈法法〉;就經濟戰略其云「凡治國之道,必

先富民」〈治國〉;心理戰略上,其言「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

〈霸言〉;軍事戰略,則強調「夫兵雖非備道至德,然所以輔王成霸」〈兵法〉2。 對此,本文試圖建構《管子》的國家戰略體系:為維護國家利益(國富兵強),

始產生國家目標(成就霸王之業),故為有效而確實地執行國家各項措施,將政

治、經濟、心理、軍事四方面之國家政策加以統合的力量,即為國家戰略。至

今仍有借鑑作用。

關鍵詞:《管子》;國家戰略;禮法並重;輔王成霸。

1 伊爾(Edward Mead Earle)在《近代戰略思想》導言中曾說:「戰略必須日益對非軍事因素多加考慮,包括經濟、心理、

精神、政治、技術等方面者都在內。所以戰略不僅是一種戰時的觀念,而在所有一切時代都是國之大事」。國之大事

即政治上事。引自鈕先鍾,《現代戰略思潮》,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年,頁 129。 2 《管子》亦云「夫兵事者,危物也,不時而勝,不義而得,未為福也」〈問〉,強調非正義的戰爭不能持久。

Page 2: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自是對《管子》確有國家戰略思想而欲證之,以供借鑑作用。那什麼是「國家

戰略」?凡國家為了達成國家目標,維護國家利益,國家最高決策階層綜合運

用政治、經濟、心理、軍事四項國力要素,即謂之。 然策訂國家戰略,應掌握兩項基本要領:1.「計必先定於內」〈七法〉2.「不

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正世〉。正是這種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與

鑑往知來的歷史責任,表現出齊人的務實作風。 接著,就是建立一套完整詳備的國家戰略綱領。

貳、國家戰略綱領

一、國家利益

《管子》認為,國家利益既關乎國族之生存與發展,應包涵三大要素:(1)人民。「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霸言〉,強調人

民對政體的影響力。(2)土地。「地者,政之本也」〈乘馬〉,「草田多而辟田少者

---則國貧民飢。---民飢者不可以使戰。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八觀〉,

確保國家生存的有力條件,就在提高土地的生產力與合理使用4。(3)主權。國家

必須有一最高權力,以制定法律,執行公意,這就是主權5。在封建時期,主權

只被視為君主之屬性;但《管子》說:「明君知民之必以上為心也,故置法以自

治,立儀以自正也;故上不行,則民不從,------國必亂矣」〈法法〉。可見,《管

子》並未把主權視作君主專利6,反倒是指出了君主應受自己意志的限制。

二、國家目標

3 「國家戰略」在英國被稱為「大戰略」,在法國被稱為「總體戰略」,在德日過去稱為「戰爭指導」,美國則稱之為「國

家戰略」。 4 之所以有戰爭,常與土地有關;尤其兩軍會戰,如何利用地形、地物,更是作為攻守戰略之根本。因此,在策訂國

家戰略時,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是否可獲得較大經濟效益及戰略優勢,對整個戰略布局均有影響。 5 曹伯森,《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1964 年,頁 90。 6 「生法者,君也」〈任法〉,立法大權既操於君主,君主自被視為國家的主權者。只是歷來備受爭議,由於它是依自

己意思所設,何嘗不能再以意志解除。

Page 3: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 ─ 79

國家目標是國家利益的顯現。唯有先確立堅定的國家目標,才能使一切政

治行動產生統合的戰略效果。《管子》分三個層次思考這個問題:1.核心目標:

主要是社會道德價值觀的確立。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2.中程目標:包括

政治經濟體系的維繫,以政裕民。3.遠程目標:包括國家理念的發揚、世界秩

序的維護。如,成霸王之業與一匡天下的理想。

三、國家戰略

國家戰略既是運用及指導全國國力,使之發揮統合戰力的藝術,因此每一

環節都必須重視。無政治戰略,就不可能透過教習具備實力;無經濟戰略,一

切政治建設皆乃妄言;無心理戰略,便不能掌握民心;無軍事戰略,便不懂得

戰爭的最高境界在「至善不戰」〈幼官〉。故為確保國家利益完整及國家目標的

順利達成,對於這四種國力如何建力、用力,就深值吾人探究了。 (一)政治戰略 政治戰略為建立政治力,藉以創造與運用有利狀況以支持國家戰略的藝術

7。是以禮制的化導作用最為本要,「上下和同,而有禮義,故處安而動威,戰

勝而守固」〈五輔〉。尤其重四維的教化作用,曰:「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

蔽惡,恥不從枉。」〈牧民〉 『禮』是使社會井然有序的道德規範,內涵在使人們相互恭敬,互相尊重,

並幫助人們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上所處的位置,互不逾越,曰「上下有義,貴賤

有分,長幼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五輔〉也。顯然,『禮』指

一種選擇道德行為和實現道德價值的能力 8。『義』則是人們對國家社會的道

德義務,其謂「君臣父子人間之事謂之義。」〈心術上〉,說「知義然後中正,

中正然後和調,和調乃能處安,處安然後動威,動威乃可以戰勝而守固」〈五輔〉。

『義』則被視為改進和豐富道德評價的標準與機制。 至於廉跟恥的內容9,《管子》只說廉「不蔽惡,則行自全」,恥「不從枉,

則邪事不生」。可見,在《管子》心中,『禮、義』實為諸德之首。為了說明以

禮義為核心的道德規範,在國家戰略裡是必要且合理的,其主張如下: 人之常情「得所欲則樂,逢所惡則憂」、「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

7 《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2004 年,頁 4。 8 「夫人必知禮然後恭敬,恭敬然後尊讓,尊讓然後少長貴賤不相踰越,少長貴賤不相踰越,故亂不生而患不作,故

曰禮不可不謹也。」〈五輔〉 9 柳宗元認為,廉恥應出自禮義,無禮義即無廉恥,以廉恥為義之小節,故不能同禮義並論。請參閱《柳宗元集》第

一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 年,頁 77-78。可以看出『禮、義』指的是對行為的約束,而『廉、恥』

則指向內心的情操。

Page 4: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 ─ 80

〈禁藏〉,若任憑發展,勢必造成社會混亂;因此當人們無法自覺地以禮義為規

範時,「故為之法」〈樞言〉。然「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法法〉,為政

者若不能以「法」10來為民眾的生活、生存的正義提供秩序的皈依,縱有廣大

的土地、眾多的人民,仍不能保證國家是穩定的。是以法制一旦確立,便須嚴

格執行,以取信於民。若貪贓枉法,釋法行私,自然日侵而產怨11。由於「法

出于禮,禮出于治,治禮道也,萬物待治禮而後定。」〈樞言〉『法』是用來維

護『禮』的。又說:「所謂仁義禮樂者皆出於法,此先聖之所以一民者也。」〈任

法〉,『法』是最根本的準繩,沒有違背『法』的仁義禮樂。故云:「厚愛利,足

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審度量以閑之。鄉置師以說道之,

然後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故百姓皆說為善,則暴亂之行無

由至矣。」〈權修〉厚愛重利以親近人民,申明禮節以教育民眾,以身作則以垂

範人民,審定法度以約束人民,自然引導百姓從善如流12。 《管子》以其務實的政略家身份,避免了儒家的由個人倫理到社會倫理的

理想性,也避免了法家兇猛尚法,而不知濟之以禮的無人性;將禮與法並舉,

實是將此二者視為治理國家、鞏固國權同等重要。透過禮法各盡其用,以禮來

節制人的欲求,以法來規範人們行為的踰節無度,禮法可謂盡治道之責。13 以上所論,國家的責任就在教育人民知禮義廉恥,通過這種樹人的化民作

用,不僅可提高人民的文化水準,亦可培養人民守法的精神,使得整個政治風

氣為之改善。「法」則是保障人民權益、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有「定分止爭」

之效;加上在外交戰略上,「鈞之以愛,致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小

匡〉14,便可得到王天下的國家目標了,此即政治戰略的精粹。 (二)經濟戰略 《管子》認為要厚植本國實力,「必先富民」〈治國〉。「凡有地牧民者,務

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

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牧民〉,當人民手中有了土地和財富,就會固守產業,

民眾豐衣足食,有了溫飽的生活,自然就會學習和遵守社會道德規範。顯然《管

子》早就明白,社會的治亂、政治的得失、戰爭的勝負,無不取決於人們物質

10 「夫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

〈七臣七主〉 11 「為人上者,釋法而行私,則為人臣者援私以為公。公道不違,則是私道不違者也。行公道而託其私焉,寖久而不

知,姦心得無積乎?姦心之積也,其大者有侵偪殺上之禍,其小者有比周內爭之亂」〈君臣上〉 12 採《新譯管子讀本》(上)白話翻譯,頁 33。 13 汪大華先生:「管子論法,而入於禮」。《管子研究》,台北:帕米爾書店,1980 年,頁 24。 14 外政是內政的延長,應以利、信、德、武來爭取與國。尤其是選派適當的外交大使出使該國,對爭取與國之成效甚

為重要。如「隰朋聰明捷給,可令為東國,賓胥無堅強以良,可以為西土。---蒙孫博於教而文巧於辭,不好立大義

而好結小信,可游於楚---五年諸侯附」〈大匡〉。

Page 5: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 ─ 81

生活條件,並知有所節制15。依此,富強的經濟戰略便應運而生了。 所謂經濟戰略,主要以提高「民生樂利與動員潛力」為目標。是以,如何

在國內發展及有效運用經濟資源,並掌握時機,以便在國際上創造一有利我方

之態勢,繼而使劣勢變優勢,便是經濟戰略的實質內涵。其策略:一是經濟力

的整建,一是國防戰力的考量。所謂有土斯有財,人民產生安家重土的情感,

民生富裕了,對政府自然會給予支持16。而這一切,便有賴糧食的生產及開墾。

所謂「夫富國多粟------民事農,則田墾------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彊;

兵彊者戰勝」〈治國〉。 為此,必要盡地利。「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地不平均和調,

則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則事不可理也。」。正地,是使土地長短、大小都平整

劃一,肥瘠適中,也就是平均和調17。將這些可耕作的土地分給人民,又按時

調整土地,在地正的基礎上,就能穩定國家基業。 為了強化這種由經濟主導政治的理念,他提出了軍隊參與生產的具體措

施:「作內政而寓軍令」18。並一再強調經濟同戰略間的關係,「有蓄積,則久

而不匱」〈兵法〉;反之,若忽視二者關係,「百姓不安其居,則輕民處而重民散,

則地不辟,六畜不育,國貧而用不足,兵弱而士不厲,戰不勝而守不固,國不

安矣。」〈七法〉 《管子》亦未忽略工商業19的重要性;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建

立一支可隨時動員的兵力,再配備上精密的武器及裝備,在任何可能的戰場上,

便可迅速克敵制勝,完成國家目標。至於如何「聚天下之精財」?那就需要依

賴商業了。說:「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乘馬〉,若沒有市場交換商品,互通

有無,人民的必需品必然缺乏;若沒有商人,要使「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餘

於國」〈小匡〉,國家收購百工之銳器便不可能。 此外,就是對國際貿易的重視。曰:「關者,諸侯之陬隧也。而外財之門戶

15 王充闡釋道「爭,起於不足。谷足食多,禮義之心生;禮豐義重,平安之基立」【漢】王充,《論衡・治期》,卷十七,

長沙:岳麓書社,1991 年,頁 279。指出人類的道德生活會受經濟生活所決定與制約。 16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

則危鄉輕家---陵上犯禁,則難治也。」〈治國〉 17 《孟子》也有「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的警告。語見

〈滕文公上〉,【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年,頁 256。 18 此乃農即兵,兵亦是農;「為平時」可獲民食,「為戰時」可嫻習作戰技巧,此即其謂「耕器具則戰器備,農事習則

功戰巧矣。」〈禁藏〉。把生產勞動與戰備活動結合起來的方式,於今雖已不適用,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平時的物

資儲備仍是進行戰爭之基礎。 19 所謂「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小匡〉。 20 《管子》云:「天下之良工,則有戰勝之器。」〈小問〉「為兵之數,存乎聚財,而財無敵。存乎論工,而工無敵。存

乎制器,而器無敵。---是以欲正天下,財不蓋天下---工不蓋天下---器不蓋天下,不能正天下---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

也」〈七法〉。

Page 6: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 ─ 82

也。」〈問〉設置關稅是用以收取外匯收入的21。管書有「請以令為諸侯之商賈

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養,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

〈輕重乙〉天下商賈絡繹不絕的來到齊地,帶動了經濟繁榮,因此齊國所需要

的各種戰備物資,平日就已充分獲得了。 統而言之,為了發展經濟力,《管子》不只重視民力的作用,還重金禮聘專

家,希冀對農業教育有所促進22。凡此,皆足以說明其善於運用經濟政策及謀

略來達到增強實力、削弱敵力的目的,實具前瞻性眼光。 (三)心理戰略 所謂心理戰略就是激發並運用民心士氣,創造最大成功公算與有利之效

果,以支持國家戰略之藝術。其云:「齊國之百姓,公之本也」〈霸形〉,又曰「人

之不可不務也,此天之極也」〈五輔〉。不論事農或強兵,都離不開「人」,《管

子》遂把能否發揮人的作用,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地位,人民亦在國家安全的議

題上,漸漸扮演著積極性的角色。 從歷史經驗來看,「古之聖王,所以取明名廣譽,厚功大業,顯於天下,不

忘於後世,非得人者,未之嘗聞。」〈五輔〉,只要為政者站在開明無私和造福

人群的立場使百姓安居樂業,自然能得到民心的擁戴和支持。曰:「政之所興,

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牧民〉。『順民

心』即指為政應站在民眾的角度,「愛之、利之、益之、安之」〈樞言〉,愛施俱

行,終能在慎謀保國上,發揮極大的效益,這便是心理戰略。 所謂「得人之道,莫如利之」〈五輔〉,「百姓無寶,以利為首。」〈侈靡〉,

也就是這種趨利避害的人性觀,導致了目的在『予之為取』的心理戰略,亦對

政治戰略及經濟戰略發生了決定性的影響。23結果就是「夫民必得其所欲,然

後聽上;聽上,然後政可善為也」〈五輔〉。既然「政順人心」這麼重要,就應

該「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

則無不知也」〈九守〉24。其云:「欲為天下者,必重用其國,欲為其國者,必

重用其民,欲為其民者,必重盡其民力。」〈權修〉,國家的一切施為,不但須

要人民的配合,更需要人民的參與,遂由此,與國家戰略有了密切的共融。

21 為了促進國際貿易,《管子》屢次用取消關稅或減免關稅之手段。「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使關市幾而不正,廛而不

稅,以為諸侯之利,諸侯稱寬焉。」〈小匡〉,這種提倡自由貿易,以發揮自由經濟的特色,在諸侯國間建立了良好

的口碑。 22 《管子》禮遇農業專家,就是希望能促進農業更加發展。「民之能明於農事者、能蕃育六畜者、民之能樹蓺者、民之

能樹瓜瓠葷菜百果使蕃袬者、民之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謹聽其言而藏之官,使

師旅之事無所與,此國筴之大者也。」見〈山權數〉 23 《孟子》對此,也有相同的主張:「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民之道又如何?曰:「得其民有道:得其

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離婁上〉。請參閱《四書章句集註》,頁 280。 24 這是指,提供一個管道來測知人民的意見,〈桓公問〉裡有「嘖室之議」,施政的善與不善,人民可批評之,這樣才

能使政府有所警惕。

Page 7: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 ─ 83

是以,「明主-----救禍安危者,必待萬民之為用也,而後能為之」〈形勢解〉,

『用民』是為了救禍安危,決不只是為了鞏固君權;故又云:「凡民之用也,必

待令之行也,而民乃用」〈重令〉,為了確保「家」之安全,當然希望政府能負

起保衛國土之責,但是要想進無敵,退有功,必須充分動員群眾,動用的依據

便是「法」;「法」制的設立,為的就是保障愛民的完整性25,若是忽略此一原

則,必然招致「下怨上,令不行,而求敵之勿謀己,不可得也。」〈權修〉所以

說,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人類好利避害的人性,才可能有一個合理圓滿的處

理。 在處理人民與執政者的關係時,《管子》很慎重的提到:「蒞民如父母,則

民親愛之----蒞民如仇讎,則民疏之」,表面上似乎是強化尊君,把君視為民之

父母,不過這個『蒞』字,是用在彼此的對待關係上的,也就是「人主能安其

民,則事主如事父母」〈形勢解〉,反之,執政者不以保養之道,不懂得畏民修

己26,人民自然視如仇寇而疏遠之。可惜多數論者以《管子》重法專斷,認定

其只重執政者的意志,人民唯有順從的份。惟梁任公對此有較清楚的認識:「其

所峻治者,人民之箇人也,其所敬畏者,人民之全體也」27。 就因為把人民擺在國家戰略上的主要位置,則民樂其政,聽於上而行其令。

其云:「故有國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國威,齊士義,通上之治,以為下法,

則雖有廣地眾民,猶不能以為安也。」〈法禁〉,也惟有在上者能導之以政,齊

之以禮,去私心,行正義,獲得人民的信任,自然百萬之眾其心如一,安主安

國,達成國家目標。 (四)軍事戰略 戰爭是政治用暴力手段的延續28,因此在戰略思考上,《管子》一方面推動

「尊王攘夷」這遠大目標的完成,要求君主「務於兵」,並明言「兵者,不可廢」

〈參患〉。另一方面,又認為「貧民傷財莫大於兵,危國憂主莫速於兵」〈法法〉。

足見,《管子》並非黷武,甚至認為戰爭只會增加問題,不能解決問題。而用兵

的目的,不過在「外以誅暴,內以禁邪。」〈參患〉29。

25 梁啟超曰:「蓋愛民之效,莫急於使其父母妻子得完安於內,而欲其完安,則非進無敵退有功焉不可也,欲其有功而

無敵,非民皆為用焉不可也,,欲民皆為用,非法必立令必行焉不可也」。故稱頌《管子》「可謂知本矣」。也就是說,

失法愛民並非真愛民,法既失,民將無所依待,是以稱愛民,反而害民。見《管子傳》,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頁 23。

26 其謂:「操名從人,無不強也。操名去人,無不弱也。有天子諸侯,民皆遠之,操名而去之,則捐其地而走矣。故先

王畏民」〈小稱〉。 27 《管子傳》,頁 26。 28 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一種以強迫對方滿足我方的暴力行為」。其著,鈕先鍾譯,《戰爭論精華》,臺北:軍事譯粹

社,1981 年,頁 42。 29 孔子云:「聖人之用兵也,以禁殘、止暴於天下也。」見《大戴禮記・用兵》,「漢典古籍」網站。孟子更有「固國不

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之語。《四書章句集

・註 公孫丑下》,頁 241。

Page 8: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 ─ 84

他一再提醒人君「應競於德,非競於兵」〈大匡〉,「兵雖強,不輕侮諸侯,

動眾用兵,必為天下政理」〈重令〉,也就是用兵的宗旨不在索地、不在統治人,

惟以『德義』之名,才是匡正天下的根本。他反覆論述心志「心焚海內,民之

所利,立之;所害,除之;則民人從。」〈幼官〉,「成功立事,必順於理義,故

不理不勝天下,不義不勝人。」〈七法〉,更直言「兵強而無義者,殘。」〈侈靡〉,

他堅信唯有進行正義的戰爭,對整個中國才有戰略上的利益。可以看出,「不並

兼,不攘奪」〈重令〉,兵以義動;及重申「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版法解〉

便是他的軍事戰略思維30。 所謂軍事戰略,是一種分配和應用軍事工具,來完成國家政策目標的一種

科學。31軍事戰略的應用,為的不僅是要增加勝利的機會,還要增加勝利的有

利後果(和平)。因此在「國富兵強」的方針指導下,《管子》的軍事戰略極具參

考價值。 軍事戰略主要是從建軍、備戰和用兵三方面,施行控制與理解。

(一) 建軍:即確定軍隊的組織編制。他提出「作內政而寓軍令」,並論證了「卒

伍之人,人人相保,家與家相愛----死喪相恤,禍福相憂,居處相樂---夜戰

其聲相聞,足以無亂;晝戰其日相見,足以相識;歡欣足以相死。是故以

守則固,以戰則勝。」〈小匡〉之效益。經由如此縝密的組織編制,不僅造

就了成員(百姓)的凝聚力,也提供桓公對外發展所需要的軍事力量。 (二) 備戰:此乃國家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重要工作。《管子》對此頗有體會,

曾說:「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霸言〉。認為應從戰備的全面性、系

統性,來掌握這個指導原則。強調要做好八項戰備:(一)聚財。軍事活動

往往消耗巨大的人力、財力,因此用兵前,要做足準備,所謂「一期之師,

十年之蓄積殫;一戰之費,累代之功盡。」〈參患〉(二)論工。挑選工匠32。

(三)制器。(四)選士。〈七法〉(五)政教。指軍事思想教育。〈兵法〉(六)服習。指軍事訓練。(七)遍知天下。(八)明於機數。善於掌握戰機及善用權謀。

以上八項若能達到一定的水平,就擁有了不畏戰、不怕戰的本錢。 (三) 用兵:《管子》建立了一套整然而嚴肅的指揮系統,即主、相、兵主。云:

「人之眾寡,士之精麤,器之功苦盡知之,此乃知形者也,知形不如知能,

知能不如知意,故主兵必參具者也,主明、相知、將能之謂參具,故將出

令發士,期有日數矣,宿定所征伐之國,使群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議

30既然,戰略的出發點在國家利益,而國家利益為的就是一國的長治久安,故在戰略目標的實施過程中,不論平時或

戰時,能對國家政策提供最大的支援,以增加勝利的或然率和有利的後果即應重視;此中,軍事戰略的運用,是為

最直接、最有效。 31鈕先鍾等,《戰略理論研究》,臺北:聯鳴文化有限公司,1981 年,頁 12。 32《管子》曰:「來天下之良工,則有戰勝之器矣。」〈小問〉,「工之巧,出,足以利軍伍,處,可以修城郭補守備」〈問〉,

用工之巧,不僅可以增加士兵的信心,還可做好防禦之事。

Page 9: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 ─ 85

成敗,人主之任也。論功勞,行賞罰,不敢蔽賢有私行,用貨財供給軍之

求索,使百吏肅敬,不敢解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任也。繕器械,

選練士,為教服,連什伍,遍知天下,審御機數,此兵主之事也。」〈地圖〉,

『主』即君主;總掌戰爭指導及有關國防決策全部事宜,是負有戰爭成敗

重責大任的國家最高統帥。『相』的明智,則是在論功行賞,並準備必要設

施,以輔助軍事行動33。至於兵主(將帥)之職,主要表現在掌握與戰爭有關

的一切事項,靈活運用戰術以克敵制勝。由於兵主的智慧才略,關係著國

家的禍福和人民的安危,故應博識精通,未形先知,方能專心一意、以冷

靜的態度34,權衡天下情勢,做出有利我方戰略布局。 總之,主明、相智、將能;君主明於『主兵』,國相智於『治兵』,將帥賢

於『用兵』;三者具,方可戰勝守固、穩操勝算35。 若再加上情報戰,派遣間諜深入敵國,從飢飽、侈儉、治亂等八個方面,

來「觀人之國」〈八觀〉36以取得情報。在充分掌握敵我雙方情況的基礎下,出

兵打仗就能「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敺

眾白徒」,而達成「十戰十勝,百戰百勝。」〈七法〉的軍事目標了。

參、小結

戰略家在思考、計劃,和遂行戰爭時,必然從幾個層面來考量。即:

國家利益→國家目標→國家戰略→軍事戰略。為達成「國富兵強」的國家目標,

《管子》早已意識到家國之興亡,與戰爭之勝負,實取決於民心的支持。因此

特重經濟,主張「藏富於民」以帶動政治高度發展,穩定國之基礎。其以「富

上而足下,此聖王之至事也。」〈小問〉呼應「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

者地廣。」〈治國〉;同時揭示了經濟與軍事活動的休戚相關。但未忽略「內政

不修」「不能治其民,而能強其兵者,未之有也」〈七法〉的道理。故《管子》

一再強調「民之所欲」,並以此作為政治及心理戰略之中心觀念。 可看出,《管子》的國家戰略是朝著兩條路徑來發展的:一是政治的修明先

33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年,頁 314。 34 《管子》認為,人能靜,則體魄健全,神智清醒,也才能使精氣更好的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曰「人能正靜者,筋肕

而骨強。能戴大圓者體乎大方。鏡大清者視乎大明。」〈心術下〉,「去欲則宣,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

則明,明則神矣。」〈心術上〉,因此說,冷靜的態度及情緒的安定,是為將帥者應具備的智慧修養。 35 《新譯管子讀本》,頁 516。 36 為了在戰爭中取得先勝之機,先派出外交特使紛往各國。名義上是與各國交好,實則「觀其上下之所貴好」〈小匡〉。

甚至用小恩小惠的方式,以懷柔各國、收買人心〈霸形〉;據〈小匡〉表示,當時齊之間諜網遍布各國的高達八十多

人,可見《管子》重視的程度。

Page 10: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 ─ 86

於攘外,國家的安定先於用兵;一是富國先於強兵,富民先於富國。37 《管子》

明白表示:「按彊助弱。圉暴止貪,存亡定危,繼絕世,此天下之所載也。諸侯

之所與也。百姓之所利也,是故天下王之。」〈霸言〉,可見其理想,仍是以道

德禮義、人倫文化為念,而不能單純地以霸道文化理解。故使「民之得知有綱

維,免於傾覆」,「尊王室以正大分,合中國以立大防」38,對於政治、經濟、

心理、軍事的建力與運用,已然藉由王夫之稱譽「春秋之時---不以兵車,而能

志喻信孚於諸侯,便有合天下為一體---有仁之實」39得到證明。

參考文獻

1. 【唐】尹知章注,《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文化事業公司,1985 年。 2.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年。 3. 【漢】王充,《論衡・治期》,卷十七,長沙:岳麓書社,1991 年。 4.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 年。 5. 【清】王夫之,《船山遺書全集》,臺北:中國船山學會、自由出版社合印,

1972 年。 6.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 7. 湯孝純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管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5 年。 8. 梁啟超,《管子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 年。 9. 克勞塞維茨著、鈕先鍾譯,《戰爭論精華》,臺北:軍事譯粹社,1981 年。 10. 鈕先鍾等,《戰略理論研究》,臺北:聯鳴文化有限公司,1981 年。 11. 鈕先鍾,《現代戰略思潮》,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年。 12. 俞大維,《國防論》,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 年。 13. 曹伯森,《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1964 年。 14.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年。 15. 汪大華,《管子研究》,臺北:帕米爾書店,1980 年。 16. 《大戴禮記》,網址為:【gj.zdic.net/archive.php?aid=3346】。

37 俞大維,《國防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 年,頁 22。 38 【清】王夫之,《船山遺書全集》,〈四書訓義〉卷十八,臺北:中國船山學會、自由出版社合印,1972 年,頁 4923。 39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憲問〉,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頁 412。

Page 11: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 ─ 87

Discussion on National Strategy in Guanzi

Ming-Tzi Chao Assistant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Chung Hua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word of “strategy” does not exist in ancient times. Substitute words are used only at most, and all the meanings indicate war thinking of “winning must be achieved when there is a war and capture must be achieved when there an attack. However, the real aim of strategy is for the long period of stability of a nation 40.That is to say, each measure of the rulers, including management and guiding power, must be an ideal political model. Hence, it leads us to a state of philosophy.

On political strategy, Guanzi takes “laying equal stress on both ritual and law” as the principle. It says, “Sense of propriety, justice, honesty and honor are the four dimensions of a nation.” (The herder) and “The law is the parents of the public” (The law). On economic strategy, it says, “Enriching the people must be with priority for the nation governance.” (Nation governance) On psychological strategy, it says, “ The start of a overlord shall be people oriented.” (On overlord) On military strategy, it strengthens on “though the war is not the noble morality, it can assist the governance and achieve overlord.” (The military law) 41。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nstruct national strategy system of Guanzi: To maintain national profits (national wealth and strong military) and start generating the national targets (achieving overlord), thus to execute various kinds of measures effectively and reliably, it shall integrate the power of national policies on four aspects, i.e. Politics, economics, psychology and military. It is called the national strategy, which still have reference for today.

40 Edward Mead Earle says in the preface of Modern Strategic Thinking,” Strategies must increasingly give more

consideration to the non-military factors, including the economic, psychological, spiritual, political, technical and other aspects. So strategy is not only the concept in wartime, but a major event of a nation at all times.” Major event of a nation is the event on politics. Niu Xianzhong, Modern Strategic Thought, Taipei, Li Ming Cultural Enterprise Co., Ltd, 1985, p129

41 Guanzi also says, “The war is a dangerous thing. Winning untimely and obtaining disloyally may not be good luck.” (Questions) It strengthens justice war shall not last for a long period.

Page 12: 《管子》的國家戰略芻義 摘要 - ir.nou.edu.twir.no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6/2/... · ─ ─78 壹、前言 「國家戰略」3一詞,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才被廣泛使用。本文以此為題,

─ ─ 88

Keywords: Guanzi;National Strategy;Laying equal stress on both ritual and law;

Assist the governance and achieve over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