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学习宣传 贯彻两个《纲要》电视电话会议 … ·...

1
本社社址:宿迁市发展大道2559号 邮政编码:223800 广告热线:84389888 发行热线:84389846 办公室电话:84389800 总编办电话:84389848 传真:84389796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213014990026 印刷:宿迁日报社印刷厂 A2 要闻 2020/03/12 星期四 编辑:史向宇 电话:84389959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报记者 高媛媛 肖伟伟 3月10日,宿迁市新冠肺炎疫 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做 好第二批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业工 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 知全市餐饮机构在符合各项防控 要求后,可恢复堂食经营。 3月11日是我市餐饮堂食服 务恢复的第一天,记者探访了多家 商业综合体、餐饮机构聚集区等, 了解相关情况。 《通知》指出,全省疫情防控应 急响应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 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后,恢复餐饮 服务单位有序经营已具备基本条 件。《通知》明确,除了文化娱乐、公 共洗浴、线下培训,以及网吧、歌舞 游艺厅、健身房、足浴店、游泳馆、 影剧院等非生活必需、空间相对密 闭、人员相对聚集的经营性企业, 其它商贸服务等企业在严格落实 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均可以自 主决定复工营业时间。餐饮企业 提供堂食服务的,必须严格执行市 场监管部门牵头制定的防疫操作 规范。 餐饮业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 行业之一。《通知》中明确了餐饮业 恢复堂食服务需要的条件,包括餐 饮企业要备好测温计、口罩、消毒 水等防疫物资;建立用餐人员可溯 源制度,预约就餐、错峰就餐;大厅 减少桌椅摆放,餐桌间距不小于 1.5米;商务宴请必须实行分餐分 食制;每桌顾客用餐后,应立即对 桌椅进行消毒,10分钟后再安排下 一批次顾客…… “您好,麻烦您登记一下姓名、 电话和身份证号码。”3 月 11 日中 午11点,在宝龙城市广场四楼一川 烤肉店门口,餐厅服务员正在对进 店人员进行实名登记。记者登记 好相关信息,服务员上前测量体温 后才放行进店。 店内,“就餐提醒”贴在了醒目 位置,并给顾客提供了免洗洗手 液,工作人员正在给餐桌消毒,部 分餐桌贴上了“已消毒”贴纸,并隔 桌摆放了“暂停服务”的桌卡。“我 们目前是准备安排客人隔桌坐,每 两张桌子之间空一张桌子,原本30 张桌子,现在减少了一半的餐位数 量。”餐厅负责人王先生介绍。 记者在餐厅转了一圈,目测店 内每张桌子大约长1.2米,每两张 桌子间的间隔约 60 厘米,按照“隔 桌坐”的办法,两张桌子用餐者至 少相距2.4米。 11点半,店内迎来了恢复堂食 服务的第一桌客人 —袁先生一 家 6 人,按照规定,他们只能分两桌 坐。“没事,特殊时期嘛,我们都理 解。”袁先生在服务员指引下进行 手机点单。 “以往都是服务员全程帮烤、 帮切、帮分食,出于安全考虑,现在 全部由客人‘自助’,服务员只帮 忙上菜,并建议客人使用扫码点单 和付款,尽量减少人员近距离接 触。”王先生说。 中午 12 点,正值饭点时间,宝 龙城市广场三楼、四楼的大部分餐 饮店都开放营业了,但客人较少。 胖哥俩肉蟹煲店门口有两名 外卖员正在等待取货。走进店内, 可以闻到淡淡的消毒水气味。记 者快速数了一下,发现总共只有5 桌食客在隔桌就餐且每桌人数都 没超过3个人。 “我们昨天接到商场开放堂食 服务的通知,就对店内进行了彻底 消毒,并且每桌顾客用餐后,再对 桌椅进行消毒,15分钟后才安排下 一批次顾客用餐。”餐厅负责人说, 虽然目前到店顾客较少,但恢复堂 食服务让他们有了信心,“相信餐 饮业的‘寒冬’会和疫情一起过去, 很快就能迎来春天。” 花甲米线、麻辣香锅、鲜鱼米 粉……宝龙后街的烟火气又回来 了,不少街头美食店逐步恢复营 业,但以外卖、外带为主,每个餐厅 门口处都摆放了隔离带、桌椅等障 碍物阻止入内,只可在店外或等候 区取餐,仅部分餐厅有客人就餐。 平时需要排队、等位的网红奶茶甜 品店,如今略显冷清。 在醉花甲店内,顾客梁岩正在 等餐。“听说这边可以就餐了,中午 下班就过来了。平时要排很久的 队,今天根本就没人。我个人比较 喜欢在饭店就餐,感觉在店里吃的 口感比外卖要好。”梁岩说,这是疫 情期间第一次出来吃饭。 在一家奶茶店门口,有四五名 顾客正在点单。店员介绍,随着复 工企业增多,店里的订单也有所增 加,不过外卖还是占比较大。 在金鹰商场,四诚餐饮旗下的 伦敦茶馆、洋房火锅等餐厅,目前 只有外带和外送服务。“疫情发生 后,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线上 销售,同时门店停业进行内部装 修、升级,大概在 3 月底可以恢复堂 食服务。”四诚餐饮负责人魏女士 介绍。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堂食就餐 的顾客不多,但大家对于门店的防 疫措施比较满意。目前,大部分餐 饮企业正在做开放堂食服务前的 准备,同时积极开拓线上外卖、门店 自提、企业员工餐等多元化业务。 据悉,宿迁市区各餐饮企业恢 复堂食服务在有序推进中,市场监 管部门将对已复工、提供堂食服务 的餐饮企业进行抽检,具体检查食 品经营许可、从业人员管理、用餐 人员管理、食品安全制度落实、经 营场所清洗消毒等情况,指导、帮 助餐饮企业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 时,更好复工复业。 宿迁餐饮堂食服务恢复首日直击 防疫不放松 重逢烟火味 3月11日,宝龙城市广场一饭店内,工作人员在给餐桌消毒。 宿迁餐饮业逐步恢复堂食服务 本报讯 3 月 11 日,副市长薛 启书带领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调 研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及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在市洋河新区洋河镇医院和 市湖滨新区晓店镇医院,薛启书实 地查看预检分诊点、门诊部、住院 部等部门,认真听取关于门诊体温 检测、流行病学问诊、患者收治流 程等介绍。薛启书对医护人员在 防控工作中的付出表示感谢,强调 要继续做好院感防控工作,严格实 行全院消毒,设置医生通道、患者 通道和污物通道,避免交叉感染。 强化院感防控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水平。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协调 工作,确保医疗设备配备齐全、医 疗物资供应充足。 在调研宿迁经开区黄河街 道道口居委会卫生室和市湖滨 新区井头乡马窑居委会卫生室 时,薛启书强调,医护人员要认 真做好问诊记录,持续进行线下 排查,积极引导就诊病人做好个 人防护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居 民健康管理系统,满足周边居民 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需求,提高 群众满意度。 (纪雅囡 陈雷 赵静思 胡少雄) 市领导调研院感防控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本 报 讯(记 者 洪 磊) 3 月 11 日 上 午 ,省 政 府 召 开 2020 年 江 苏 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 况审计进点电视电话会议。市委 常委、常务副市长史志军带领市有 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宿迁分会场收 听收看会议,并在续会上讲话。 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安排, 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对我省2020 年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 况开展跟踪审计。2020年度审计 机关政策跟踪审计的内容是,聚 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经济 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堵点和痛 点,精准聚焦、靶向发力,加大对 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情况跟踪审计力度,重点关注“三 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放管服” 改革、“六稳”、创新驱动发展等重 大决策部署,同时对有关领域开 展专项审计。 史志军指出,各地、各有关部 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政策跟踪 审计对推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 地的重要作用,依法自觉接受审计 监督,全力配合、即知即改,保障审 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要坚持问 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举一 反三抓整改、促提升,进一步完善 迎审机制,通过审计监督推动各项 重大政策措施更好落实,助力全市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宿迁保障政策跟踪审计 有力有序开展 本 报 讯(记 者 侯 苏 雨) 3月 11 日 下 午 ,中 心 城 市 2020 年 棚 户 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召开。副市长 章其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8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 出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共 79 个项目、2.6 万户、592 万平方 米),将棚户区改造作为落实以人 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改 善群众生活条件的有效抓手、提升 中心城市形象的有力举措,大力推 进、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取 得了阶段性成效。2018年到2019 年,中心城市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 项目 51 个、15132 户、330 万平方 米;已完成改造 14779 户、320 万平 方米,签约率97.6%。 章其波指出,今年是棚户区改 造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各 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 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进一步 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明 确完成时限,按照“拆干净、交净 地”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扫尾项 目攻坚力度;要加大资金筹集力 度,进一步加快棚改新项目启动。 将项目排定到月,确定具体实施批 次;要加强协作配合,牢固树立“一 盘棋”思想,进一步提高年度棚改 任务完成效率;要强化督查考核, 进一步调动棚改工作积极性,坚决 打赢棚改的“收官之战”。 我市推进中心城市 2020年棚户区改造工作 本 报 讯(记 者 张 云) 3 月 11 日上午,全省学习宣传贯彻《新时 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 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电视电 话会议召开,我市设立分会场,市 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正兰,市政 协副主席、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 长武倩,以及我市有关部门负责人 在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 全省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 印发的两个《纲要》全面总结了党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经验,科 学分析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现实 问题,准确把握新时代对思想道德 建设的新要求,对新时代公民道德 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战略 谋划,作出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 好两个《纲要》,是为实现“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巩固共同思想道 德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思想道 德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迫切需 要,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 出发的现实要求。各地、各部门要 抓住贯彻落实两个《纲要》的重要 机遇,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把思想 道德建设贯穿于构筑思想文化引 领高地、道德风尚高地、文艺精品 创作高地的全过程。各领域、各阶 段、各环节要持续加强文化强省建 设,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推动强 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硬核”力量, 为决胜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提供 强大的精神支撑和道德滋养。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学习宣传 贯彻两个《纲要》电视电话会议 本 报 讯(记 者 顾园园 通讯 员 陈湘龙) 为做好市直属学校安 全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日前,市财 政局开辟“绿色通道”,提前安排拨 付资金461万元采购防控物资,用 于对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快速体 温监测和日常消毒。 据介绍,在学校防控物资购置 未纳入年初预算的情况下,市财政 局按照疫情防控期间“特事特办、 急事急办”的原则,通过采取教育 发展专项资金切块安排、盘活存量 等举措,筹集安排防控物资采购资 金461万元,并通过财政资金拨付 绿色通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本次纳入保障范围的学校, 不仅包括11所各学段的公办学 校,还将6所民办学校纳入保障 范围。在保障物资质量的同时, 市财政局注重采购物资的科学性 和财政资金的效益性,确保按学 校所需及时将物资配备到位。具 体物资包括热成像测温仪、测温 简易棚通道、手持式热成像测温 仪、消毒液等。 目前,首批11台热成像测温 仪、45台手持式热成像测温仪及 10吨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已运抵各 学校,剩余物资中标企业正在组织 运输,预计开学前可全部到位。 宿迁做好市直学校开学安全保障 采购 461万元防控物资 (上接 A1 版) “2020 年,我们以‘全面小康决 战决胜年’为主线,聚焦短板弱项, 聚力决战决胜,持续做好巩固、提 升、增强文章,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宿豫区委书记、宿 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海红说,“我 们将通过招引高端化项目、培育高 质态产业、打造高水平平台,做强实 体经济,夯实全面小康建设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宿城区蔡集 镇党委书记王平说,全镇党员干部将 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 府最新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扎 实推进工业经济、高效农业、环境改 善、民生实事四项工程,全力提升广 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 之本,也是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检验标 准。“农民群众期盼更舒适的居住条 件。”泗阳县张家圩镇党委书记张振华 说, “我们将以农房改善项目工程为牵 引性工程,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步、 与乡村产业发展并举,全力推动乡村 振兴,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将以建设‘水美城市’为主 线 ,以 项目为根,以项目为本,对标对 表,找差距、抓落实。”市水利局党组书 记、局长张先彦说, “2020 年,我们将进 一步健全防洪除涝工程体系,着力打造 与‘江苏生态大公园’相适应、相配套的 生态河湖,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力 的重要体现,也是宿迁发展实践的成 功经验。 “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表面 上是经济数据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 境的差距。”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 局长耿静波说,“我们将始终把优化 营商环境作为‘头版头条’来抓,持续 深化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证照分 离’、市场主体电子档案应用等改革, 全力打造更高水平营商环境。” “我们将深入开展‘四帮四送’ 助企活动,逐户走访企业,主动摸排 需求,既督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 任,又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资金、 用工、物流等问题,引导用足惠企政 策,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沭阳县扎 下镇党委书记相如斌说,全镇党员 干部将提高认识,用责任担当擦亮 亲商爱商富商的金字招牌,与企业 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决战决胜。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当 前,全市干群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拿出 抓铁有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攻 坚拔寨、奋力争先,夺取高水平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收官之战的最后胜利。 聚力全面小康勇攀“三个更高” 本报记者 杨芹 仲文路 一株食用菌,从培养料装瓶,到 菌丝生长,在经历数天的孕育后,成 为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当这份 美食,在奔赴数百公里到达湖北省 时,就变成了一份来自宿迁的爱 心。2月22日,200余吨宿迁本地优 质农产品驰援湖北省黄石市,其中 食用菌就多达34吨。近日,记者走 访了我市几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寻 访这一株株舌尖美味成长过程中的 “春夏秋冬”。 人们常说“春华秋实”,春天播下 种子,秋天收获果实。然而,当你穿梭 在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内,一幕幕场景,让你对这个词有了新 的认识。对于这里的食用菌来说,它 们不受季节约束,在短短的50多天时 间里,经历了不一样的“生命历程”。 偌大的车间,装瓶机器“咕咚咕 咚”不停运转,一个个装满食用菌培 养料的瓶子整齐排列,就像春天播 下种子。这样的瓶子,一天要装50 万个。装瓶区对面,就是高温灭菌 房,这里的温度高达120摄氏度。90 分钟后,这些瓶子就被送进智能化 低温栽培库房,这里冷得像冬天一 样。面对一条条输送线,工人们忙 碌有序地采摘、包装,享受着“秋天” 般的收获。 “在50天里,食用菌在各种模拟 的自然环境里,经历着属于它们的 ‘春夏秋冬’。”江苏华绿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明说,目前, 该公司每天有360吨食用菌进入本 地和全国市场,给人们带去一份鲜 美的享受。 记者了解到,在支援黄石市的 34吨食用菌里,有12吨来自该公 司 。 100 万 元 现 金 、863 箱 金 针 菇 、 610箱蟹味菇……疫情期间,该公司 第一时间献出了“华绿”人的爱心,诠 释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就在离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不远处,另一株食用菌也在悄悄 地孕育生长,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 “一株杏鲍菇的成长,大概需要 60天时间,根据品质分为不同的等 级。”江苏康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 责人吴生明说,采摘后,这些菌菇将 被运往全国各地。 “杏鲍菇有大有小,个头越大经 济价值越高。”3 月 10 日上午,包装 车间内,工人夏晴霞正在将采摘下 来的杏鲍菇按照个头大小分类包 装。夏晴霞说,她一天能赚100多 元,比去外地打工强。 在 该 公 司 的 出 菇 房 里 ,7000 多 个菌包密密麻麻排放着,在这些菌 包上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杏鲍菇。在 出货区,工人们正在分类打包,一辆 辆运输车将载着它们前往全国各 地,到达人们的餐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这两 家,宿迁还有很多家生产食用菌的企 业。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尽可能地 保证产能,为市场供应足够的食用菌,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食”力抗“疫”。 一株食用菌的“春夏秋冬”

Transcript of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学习宣传 贯彻两个《纲要》电视电话会议 … ·...

本社社址:宿迁市发展大道2559号 邮政编码:223800 广告热线:84389888 发行热线:84389846 办公室电话:84389800 总编办电话:84389848 传真:84389796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213014990026 印刷:宿迁日报社印刷厂

A2 要 闻2020/03/12 星期四 编辑:史向宇电话:84389959 Email:[email protected]

■ 本报记者 高媛媛 肖伟伟

3 月 10 日,宿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做好第二批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全市餐饮机构在符合各项防控要求后,可恢复堂食经营。

3 月 11 日是我市餐饮堂食服务恢复的第一天,记者探访了多家商业综合体、餐饮机构聚集区等,了解相关情况。

《通知》指出,全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后,恢复餐饮服务单位有序经营已具备基本条件。《通知》明确,除了文化娱乐、公共洗浴、线下培训,以及网吧、歌舞游艺厅、健身房、足浴店、游泳馆、影剧院等非生活必需、空间相对密闭、人员相对聚集的经营性企业,其它商贸服务等企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均可以自主决定复工营业时间。餐饮企业提供堂食服务的,必须严格执行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制定的防疫操作规范。

餐饮业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通知》中明确了餐饮业恢复堂食服务需要的条件,包括餐饮企业要备好测温计、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建立用餐人员可溯

源制度,预约就餐、错峰就餐;大厅减少桌椅摆放,餐桌间距不小于1.5 米;商务宴请必须实行分餐分食制;每桌顾客用餐后,应立即对桌椅进行消毒,10分钟后再安排下一批次顾客……

“您好,麻烦您登记一下姓名、电话和身份证号码。”3 月 11 日中午 11点,在宝龙城市广场四楼一川烤肉店门口,餐厅服务员正在对进店人员进行实名登记。记者登记好相关信息,服务员上前测量体温后才放行进店。

店内,“就餐提醒”贴在了醒目位置,并给顾客提供了免洗洗手液,工作人员正在给餐桌消毒,部分餐桌贴上了“已消毒”贴纸,并隔桌摆放了“暂停服务”的桌卡。“我们目前是准备安排客人隔桌坐,每两张桌子之间空一张桌子,原本 30张桌子,现在减少了一半的餐位数量。”餐厅负责人王先生介绍。

记者在餐厅转了一圈,目测店内每张桌子大约长 1.2 米,每两张桌子间的间隔约 60 厘米,按照“隔桌坐”的办法,两张桌子用餐者至少相距 2.4米。

11点半,店内迎来了恢复堂食服务的第一桌客人——袁先生一家 6人,按照规定,他们只能分两桌坐。“没事,特殊时期嘛,我们都理解。”袁先生在服务员指引下进行

手机点单。“以往都是服务员全程帮烤、

帮切、帮分食,出于安全考虑,现在全部由客人‘自助’,服务员只帮忙上菜,并建议客人使用扫码点单和付款,尽量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王先生说。

中午 12 点,正值饭点时间,宝龙城市广场三楼、四楼的大部分餐饮店都开放营业了,但客人较少。

胖哥俩肉蟹煲店门口有两名外卖员正在等待取货。走进店内,可以闻到淡淡的消毒水气味。记者快速数了一下,发现总共只有 5桌食客在隔桌就餐且每桌人数都没超过 3个人。

“我们昨天接到商场开放堂食服务的通知,就对店内进行了彻底消毒,并且每桌顾客用餐后,再对桌椅进行消毒,15分钟后才安排下一批次顾客用餐。”餐厅负责人说,虽然目前到店顾客较少,但恢复堂食服务让他们有了信心,“相信餐饮业的‘寒冬’会和疫情一起过去,很快就能迎来春天。”

花甲米线、麻辣香锅、鲜鱼米粉……宝龙后街的烟火气又回来了,不少街头美食店逐步恢复营业,但以外卖、外带为主,每个餐厅门口处都摆放了隔离带、桌椅等障碍物阻止入内,只可在店外或等候区取餐,仅部分餐厅有客人就餐。平时需要排队、等位的网红奶茶甜品店,如今略显冷清。

在醉花甲店内,顾客梁岩正在等餐。“听说这边可以就餐了,中午下班就过来了。平时要排很久的队,今天根本就没人。我个人比较喜欢在饭店就餐,感觉在店里吃的口感比外卖要好。”梁岩说,这是疫情期间第一次出来吃饭。

在一家奶茶店门口,有四五名顾客正在点单。店员介绍,随着复工企业增多,店里的订单也有所增加,不过外卖还是占比较大。

在金鹰商场,四诚餐饮旗下的伦敦茶馆、洋房火锅等餐厅,目前只有外带和外送服务。“疫情发生后,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线上销售,同时门店停业进行内部装修、升级,大概在 3月底可以恢复堂食服务。”四诚餐饮负责人魏女士介绍。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堂食就餐的顾客不多,但大家对于门店的防疫措施比较满意。目前,大部分餐饮企业正在做开放堂食服务前的准备,同时积极开拓线上外卖、门店自提、企业员工餐等多元化业务。

据悉,宿迁市区各餐饮企业恢复堂食服务在有序推进中,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已复工、提供堂食服务的餐饮企业进行抽检,具体检查食品经营许可、从业人员管理、用餐人员管理、食品安全制度落实、经营场所清洗消毒等情况,指导、帮助餐饮企业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更好复工复业。

宿迁餐饮堂食服务恢复首日直击——

防疫不放松 重逢烟火味

3月 11日,宝龙城市广场一饭店内,工作人员在给餐桌消毒。

宿迁餐饮业逐步恢复堂食服务

本报讯 3 月 11 日,副市长薛启书带领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调研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在市洋河新区洋河镇医院和市湖滨新区晓店镇医院,薛启书实地查看预检分诊点、门诊部、住院部等部门,认真听取关于门诊体温检测、流行病学问诊、患者收治流程等介绍。薛启书对医护人员在防控工作中的付出表示感谢,强调要继续做好院感防控工作,严格实行全院消毒,设置医生通道、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避免交叉感染。强化院感防控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水平。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医疗设备配备齐全、医疗物资供应充足。

在 调 研 宿 迁 经 开 区 黄 河 街道 道 口 居 委 会 卫 生 室 和 市 湖 滨新 区 井 头 乡 马 窑 居 委 会 卫 生 室时 ,薛启书强调 ,医护人员要认真做好问诊记录,持续进行线下排查,积极引导就诊病人做好个人 防 护 工 作 。 要 进 一 步 完 善 居民健康管理系统,满足周边居民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需求,提高群众满意度。(纪雅囡 陈雷 赵静思 胡少雄)

市领导调研院感防控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本报讯(记者 洪磊) 3 月 11日上午,省政府召开 2020 年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审计进点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史志军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宿迁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并在续会上讲话。

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安排,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对我省 2020年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跟踪审计。2020 年度审计机关政策跟踪审计的内容是,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堵点和痛点,精准聚焦、靶向发力,加大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

情况跟踪审计力度,重点关注“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放管服”改革、“六稳”、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同时对有关领域开展专项审计。

史志军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政策跟踪审计对推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的重要作用,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全力配合、即知即改,保障审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举一反三抓整改、促提升,进一步完善迎审机制,通过审计监督推动各项重大政策措施更好落实,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宿迁保障政策跟踪审计有力有序开展

本报讯(记者 侯苏雨) 3 月11 日下午,中心城市 2020 年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召开。副市长章其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8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共79 个 项 目 、2.6 万 户 、592 万 平 方米),将棚户区改造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有效抓手、提升中心城市形象的有力举措,大力推进、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8 年到 2019年,中心城市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 51 个、15132 户、330 万平方米;已完成改造 14779 户、320 万平

方米,签约率 97.6%。章其波指出,今年是棚户区改

造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明确完成时限,按照“拆干净、交净地”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扫尾项目攻坚力度;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进一步加快棚改新项目启动。将项目排定到月,确定具体实施批次;要加强协作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提高年度棚改任务完成效率;要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调动棚改工作积极性,坚决打赢棚改的“收官之战”。

我市推进中心城市2020年棚户区改造工作

本报讯(记者 张云) 3 月 11日上午,全省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我市设立分会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正兰,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武倩,以及我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

全省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两个《纲要》全面总结了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准确把握新时代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战略谋划,作出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

好两个《纲要》,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思想道德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现实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抓住贯彻落实两个《纲要》的重要机遇,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全过程。各领域、各阶段、各环节要持续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让社会文明程度高成为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硬核”力量,为决胜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道德滋养。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学习宣传贯彻两个《纲要》电视电话会议

本报讯(记者 顾园园 通讯员 陈湘龙) 为做好市直属学校安全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日前,市财政局开辟“绿色通道”,提前安排拨付资金 461 万元采购防控物资,用于对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快速体温监测和日常消毒。

据介绍,在学校防控物资购置未纳入年初预算的情况下,市财政局按照疫情防控期间“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通过采取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切块安排、盘活存量等举措,筹集安排防控物资采购资金 461 万元,并通过财政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本次纳入保障范围的学校,不仅包括 11 所各学段的公办学校,还将 6 所民办学校纳入保障范围。在保障物资质量的同时,市财政局注重采购物资的科学性和财政资金的效益性,确保按学校所需及时将物资配备到位。具体物资包括热成像测温仪、测温简易棚通道、手持式热成像测温仪、消毒液等。

目前,首批 11 台热成像测温仪、45 台手持式热成像测温仪及10 吨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已运抵各学校,剩余物资中标企业正在组织运输,预计开学前可全部到位。

宿迁做好市直学校开学安全保障

采购461万元防控物资

(上接A1版)“2020 年,我们以‘全面小康决

战决胜年’为主线,聚焦短板弱项,聚力决战决胜,持续做好巩固、提升、增强文章,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宿豫区委书记、宿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海红说,“我们将通过招引高端化项目、培育高质态产业、打造高水平平台,做强实体经济,夯实全面小康建设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宿城区蔡集镇党委书记王平说,全镇党员干部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

府最新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工业经济、高效农业、环境改善、民生实事四项工程,全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也是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农民群众期盼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泗阳县张家圩镇党委书记张振华说,“我们将以农房改善项目工程为牵引性工程,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步、与乡村产业发展并举,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将以建设‘水美城市’为主线,以项目为根,以项目为本,对标对表,找差距、抓落实。”市水利局党组书

记、局长张先彦说,“2020年,我们将进一步健全防洪除涝工程体系,着力打造与‘江苏生态大公园’相适应、相配套的生态河湖,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宿迁发展实践的成功经验。“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数据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耿静波说,“我们将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版头条’来抓,持续深化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证照分离’、市场主体电子档案应用等改革,全力打造更高水平营商环境。”

“我们将深入开展‘四帮四送’

助企活动,逐户走访企业,主动摸排需求,既督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又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物流等问题,引导用足惠企政策,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沭阳县扎下镇党委书记相如斌说,全镇党员干部将提高认识,用责任担当擦亮亲商爱商富商的金字招牌,与企业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决战决胜。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当前,全市干群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拿出抓铁有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攻坚拔寨、奋力争先,夺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战的最后胜利。

聚力全面小康 勇攀“三个更高”

■ 本报记者 杨芹 仲文路

一株食用菌,从培养料装瓶,到菌丝生长,在经历数天的孕育后,成为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当这份美食,在奔赴数百公里到达湖北省时 ,就 变 成 了 一 份 来 自 宿 迁 的 爱心。2 月 22 日,200 余吨宿迁本地优质农产品驰援湖北省黄石市,其中食用菌就多达 34 吨。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寻访这一株株舌尖美味成长过程中的

“春夏秋冬”。人们常说“春华秋实”,春天播下

种子,秋天收获果实。然而,当你穿梭在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幕幕场景,让你对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对于这里的食用菌来说,它们不受季节约束,在短短的50多天时

间里,经历了不一样的“生命历程”。偌大的车间,装瓶机器“咕咚咕

咚”不停运转,一个个装满食用菌培养料的瓶子整齐排列,就像春天播下种子。这样的瓶子,一天要装 50万个。装瓶区对面,就是高温灭菌房,这里的温度高达 120摄氏度。90分钟后,这些瓶子就被送进智能化低温栽培库房,这里冷得像冬天一样。面对一条条输送线,工人们忙碌有序地采摘、包装,享受着“秋天”般的收获。

“在 50天里,食用菌在各种模拟的自然环境里,经历着属于它们的

‘春夏秋冬’。”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明说,目前,该公司每天有 360 吨食用菌进入本地和全国市场,给人们带去一份鲜美的享受。

记者了解到,在支援黄石市的34 吨食用菌里,有 12 吨来自该公司。100 万元现金、863 箱金针菇、610箱蟹味菇……疫情期间,该公司第一时间献出了“华绿”人的爱心,诠释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就在离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远处,另一株食用菌也在悄悄地孕育生长,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

“一株杏鲍菇的成长,大概需要60 天时间,根据品质分为不同的等级。”江苏康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生明说,采摘后,这些菌菇将被运往全国各地。

“杏鲍菇有大有小,个头越大经济价值越高。”3 月 10 日上午,包装车间内,工人夏晴霞正在将采摘下来的杏鲍菇按照个头大小分类包装。夏晴霞说,她一天能赚 100 多

元,比去外地打工强。在该公司的出菇房里,7000 多

个菌包密密麻麻排放着,在这些菌包上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杏鲍菇。在出货区,工人们正在分类打包,一辆辆运输车将载着它们前往全国各地,到达人们的餐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这两家,宿迁还有很多家生产食用菌的企业。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尽可能地保证产能,为市场供应足够的食用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食”力抗“疫”。

一株食用菌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