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翘堂甪家祖幼稚園 仁翘堂甪家祖幼兒園 ·...

4
今時今日,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等電子產品,可說是無處不在。 它們為生活帶來方便與娛樂,好處自然不能細數;但近 10 年的科學研究發現,電子 產品對 6 歲以下的幼兒可能弊多於利! 2 歲以下的幼嬰,需要觸摸實物、與真人互動,才能有效學習。在沒有成人的指 導下,電子產品的 2D 影像並不能幫助幼嬰認識 3D 的真實世界。所以,按照美國兒科 學會的指引,家長毋須特意安排幼嬰使用電子產品。在特別情况下(如家長身在外 地),幼嬰可以在其他成人陪同下使用電子產品,和家長保持聯繫。陪同的成人可以 把電子產品的影像「傳譯」給幼嬰知道。 愈玩手機 解難社交能力愈差 2 至 5 歲的幼兒,漸漸能夠通過電子產品學習。但電子產品,尤其是平板電腦 和智能電話,影像千變萬化,功能日新月異,容易令幼兒着迷,着迷到忘了吃飯、睡 覺、與真人互動,也忘了(在真實世界中)遊戲。加拿大心理學家 Sheri Madigan 與 團隊於今年 1 月發表一份重要的學術文章:研究團隊與 2400 個家庭協作,在幼兒 2 歲、3 歲和 5 歲時抽取數據,量度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和身心發展狀况。結果發 現,幼兒 2 歲和 3 歲時花愈多時間使用電子產品,3 歲和 5 歲時的解難能力、社交溝 通技巧和大小肌發展都愈差﹗ 綜合以上發現,家長應該控制 2 至 5 歲的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美國兒科 學會就建議,幼兒每天不應使用多於一小時的電子產品。幼兒使用時家長應盡量陪伴 在側,幫助幼兒把電子產品顯示的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例如:幼兒在 YouTube 見到獅子,家長可以和幼兒討論獅子和花貓的相似之處。 另外,家長應留意自己有無沉迷使用電子產品。家長與幼兒相處時,是否長期開 着電視,電話不離手,身邊還放着一部平板電腦呢?家長不妨在特定時間,如吃飯、 親子遊戲時,關上電視、收起電話和平板電腦,全情投入親子時間,更樹立好榜樣, 讓孩子學習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資料來源: 林俊彬‧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 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 仁愛堂田家炳幼稚園 仁愛堂田家炳幼兒園

Transcript of 仁翘堂甪家祖幼稚園 仁翘堂甪家祖幼兒園 ·...

今時今日,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等電子產品,可說是無處不在。它們為生活帶來方便與娛樂,好處自然不能細數;但近 10年的科學研究發現,電子產品對 6歲以下的幼兒可能弊多於利!

2歲以下的幼嬰,需要觸摸實物、與真人互動,才能有效學習。在沒有成人的指導下,電子產品的 2D影像並不能幫助幼嬰認識 3D的真實世界。所以,按照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引,家長毋須特意安排幼嬰使用電子產品。在特別情况下(如家長身在外地),幼嬰可以在其他成人陪同下使用電子產品,和家長保持聯繫。陪同的成人可以把電子產品的影像「傳譯」給幼嬰知道。 愈玩手機 解難社交能力愈差

2至 5歲的幼兒,漸漸能夠通過電子產品學習。但電子產品,尤其是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影像千變萬化,功能日新月異,容易令幼兒着迷,着迷到忘了吃飯、睡覺、與真人互動,也忘了(在真實世界中)遊戲。加拿大心理學家 Sheri Madigan與團隊於今年 1月發表一份重要的學術文章:研究團隊與 2400個家庭協作,在幼兒 2歲、3歲和 5歲時抽取數據,量度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和身心發展狀况。結果發現,幼兒 2歲和 3歲時花愈多時間使用電子產品,3歲和 5歲時的解難能力、社交溝通技巧和大小肌發展都愈差﹗

綜合以上發現,家長應該控制 2至 5歲的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美國兒科學會就建議,幼兒每天不應使用多於一小時的電子產品。幼兒使用時家長應盡量陪伴在側,幫助幼兒把電子產品顯示的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例如:幼兒在YouTube見到獅子,家長可以和幼兒討論獅子和花貓的相似之處。

另外,家長應留意自己有無沉迷使用電子產品。家長與幼兒相處時,是否長期開

着電視,電話不離手,身邊還放着一部平板電腦呢?家長不妨在特定時間,如吃飯、親子遊戲時,關上電視、收起電話和平板電腦,全情投入親子時間,更樹立好榜樣,讓孩子學習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資料來源:

林俊彬‧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

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

法。

仁愛堂田家炳幼稚園 仁愛堂田家炳幼兒園

孩子學習與成長過程,遊戲是佔有重要份量的。但遊戲不只是讓孩子開心而已,心理學家柯恩博士提到,遊戲可以是一種創新有益的教養方式。究竟孩子在遊戲中做些什麼?柯恩博士指出,遊戲是孩子用來探索世界以及溝通難以表達出的感受,藉此方式和他們在乎的人親近以及釋放情緒。

父母可以透過遊戲加入孩子的世界,幫助他們表達和理解深層的情緒,而且也能樂在其中。任何人都可以是擅長遊戲的父母,只要有冒險的精神,和願意放下身段嘗試新事物的決心,用孩子的方式加入他們的遊戲。無論是深情凝視嬰兒的雙眼,和學步兒追逐,與學齡兒童玩幻想遊戲,或和裝酷青少年一股腦地傻笑,這都是參與孩子的遊戲方式。

目前雙職家庭的成長,使得照顧及陪伴小孩的時間日漸減少。加上現時的趨勢,父母往往就是孩子的最佳玩伴!童心還在嗎?如何與孩子遊戲,可能是您的功課!

1.以欣賞的態度遊戲 對於孩子在遊戲中的行為、表現和創作作品等,家長要以欣賞的態度來看待。父母以描述事實的方式說:「我看到你很專心的把車子排成一排」,或者「你在畫畫的時候,手很用力的在畫。」取代問孩子:「你為什麼把積木疊的那麼高呢?」而更貼近孩子的感受。 2.不指導或暗示 孩子本身有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必須營造能自由選擇遊戲的環境,孩子才能盡情的發揮想像及創造的可能。父母與孩子遊戲時可以說:「你告訴我要怎麼陪你一起玩?」或者「你告訴我這個玩具要怎麼玩呢?」遊戲時孩子常會遇到很多問題,父母要避免指導或暗示要玩什麼?或要怎麼玩?那會剝奪孩子的樂趣及學習經驗的機會。除非孩子問你的想法,給些提示,引導孩子自行解決便已足夠了。 3.尚未發生的事不限制 父母陪孩子遊戲時,在孩子未有不適當的行為前,不要預先警告孩子可能發生的行為。譬如,父母可以說:「在這裡你可以決定要玩什麼,怎麼玩。」來取代說:「等一下在玩的時候,你不可以把球丟到別的東西」。 4.對孩子的表現有興趣 父母對孩子的各種表現展現出想要瞭解的意願。譬如,父母表達:「我看到你能用自己的想法,把積木堆出你要的樣子,我欣賞你專注的樣子。」 5.容許選擇 對於孩子選擇玩什麼玩具,用什麼方式玩,父母都予專心的陪伴。例如,孩子說:「我覺得這裡很無聊,沒什麼好玩的」,父母可以回應說:「聽起來這些玩具引不起你的興趣,你可以自由選擇要做些什麼?」;孩子說:「水彩快沒了」。父母可以回應說:「你可以選擇繼續畫,或者想想看其他的方式」。 6.足夠的反應 陪孩子遊戲時,父母對孩子說出,正在做的遊戲行為或是感受時,孩子會覺得受到注意與陪伴。譬如「我看到你幫娃娃梳頭髮」、「你一邊唱歌一邊玩,很開心的樣子」、「積木倒下來讓你嚇一跳」等。

資料來源:

教育作者:陳蓓薇

7.跟隨孩子的步調 父母要隨著孩子行動的速度,而避免對孩子說「趕快玩,要吃晚餐了」、「動作快點,時間到了。」 8.預先告知 父母與孩子協議的遊戲,要更改時間、進行方式、地點,或是在遊戲中要改變其他動作等,要預先告知孩子,例如父母可以說:「我們還有10 分鐘的時間可以遊戲」、「我現在要挪椅子靠近你?」、「1 個小時後有客人要來,抱歉,今天可能要提前10 分鐘結束。」 9.提供豐富安全的遊戲空間 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玩時會弄髒衣物和家中的擺設,同時亦擔心他們受傷,因而給予孩子很多的限制及禁令,這會減低遊戲的作用和孩子玩耍時的樂趣。父母應盡可能安排適當的空間範圍及設施,讓孩子能安全和自由地活動。 在面對輸贏的遊戲時,教師及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健康地面對競爭呢? 以平常心面對勝利。與其大張旗鼓慶祝勝利,不如從一開始就以低調處理勝利的重要性。告訴孩子輸了也沒有關係。讓孩子瞭解勝敗乃兵家常事。 競爭性遊戲值得爭議的地方並不在於競爭所產生的勝敗,而在於人們面對遊戲的態度,只要態度健康、處理得當,不論大人、孩子都可從中學習並得到樂趣。孩子上場之前,不妨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開開心心的玩!」可別告訴他:「好好的給我贏一場!」

2018-2019學年 《一人一花親子種植活動》得獎名單

獎項 班別 姓名

最燦爛奪目獎 K3 吳千榕

最茁壯成長獎 K3 梁子芊

最具美態獎 K1 張君男

恭喜!

月份 活動及假期內容

5月

31/5 生日會

1/5 勞動節

3/5 K2參觀陽光笑容小樂園

4/5 親子遊樂場

9/5 K3參觀消防局 11/5 專題家長講座

13/5 佛誕翌日

14/5-24/5 家長觀課雙週

18/5 親子遊樂場 25/5 仁愛堂轄下幼稚園聯合畢業典禮

6月

28/6生日會

1/6 專題家長工作坊 7/6 端午節

15/6 親子遊樂場

7月

26/7生日會

1/7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3/7 K2參觀濕地公園

13/7 親子遊樂場

23/7 K2參觀綠在屯門

8月

9/8生日會

3/8 個別約見家長日

10/8 結業典禮暨頒獎禮

13/8 K3參觀屯門警署 19/8-28/8 暑假

29/8-30/8 教師發展日

校址:屯門兆康苑兆恆閣兆順閣平台 電話:2465 5719 網址:http://ppe.yot.org.hk 傳真:2462 7032

家長回饋欄

感 謝 家 長 一 直 以 來 的 支 持 和 鼓 勵 。 為 讓 我 們 的教 育 工 作 做 得 更 臻 完 善 , 歡 迎 家 長 對 學 校 提 出意 見 回 饋 , 請 填 妥 後 撕 下 交 回 班 老 師 為 盼 ,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