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2015高考作文拼“智慧” · 人生浮浮沉沉,为何要多纠结,不...

1
A3 编辑:刘敏 排版:缪丽媛 校对:侯焰 今日关注 2015 6 8 星期一 茶的智慧 静好的夜 里,老街安谧,偶有 昏黄的灯光溢出。案 上,精致的一盏茶壶摆着, 里头黄黑相间的茶叶细小而紧秀,茶毫 若隐若现。 此时,一股沸水涌入,茶叶在壶中 翻腾不息,金黄的茶汤即刻呈现。壶口 微开,一小缕白烟从缝中挤出,幽幽的 烟丝相裹着,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盘旋 而上,而后在某个点渐渐消失。 鼻子上前轻嗅,那是金骏眉独有的 香气,甜甜的味道似果蜜,透过气管,蜜 味填入心中,随便一阵舒心。 其实每一种茶都有它特有的气味, 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别致的味道。 这种味道是别人模仿不来的,干净的味 道让人羡慕,恶臭的味道会让人唾弃。 有人问,是不是我们就只能这样, 改不了了呢?我想说,多与干净味道的 人在一起吧!他们的干净会潜移默化 地感染着你,就像人生路上的一盏明 灯,指引着你,久而久之,你也会成为一 个拥有干净味道的人了。 冲泡茶水之时,八十五度的好水倾 入茶壶,翻腾着的茶叶调皮得像个孩 童,一壶好茶冲泡而出,茶香扑鼻。稳 稳当当地泡好茶,才能做好人。 有人却更欢一股沸水,却见茶叶瞬 间熟面,太猛烈,太心急,这样的人往往 缺少了那丝温柔与耐心。做事的太冲 动和浮躁,往往会使其事倍功半,成就 功名榜上也很难看到他们的名字。 而茶味的浓淡涩甘,也与品茶人的 心情牵涉。好茶加好水,便是上等之 品,就若英雄与美人相融,定是美话传 天下。好茶又若女人,贴心暖人,可细 细品之,也需好好呵护。 月色朦胧,侧卧案前,端起一壶茶 来,旁无一人,昏光下,独品,茶的智慧。 巧克力豆的智慧 多少个午后,阳光暖人,抚照在慵 懒的身子上。渐渐地,眼前一片迷迷糊 糊,眼皮也不由自主地耷拉上,睡意涌 上了心头。 这是属于午后特有的安静,没有割 草机的“嗤嗤”音,没有孩童的嬉闹声,亦 没有狗儿的轻吠。只有那树叶的婆娑, 好似在宣扬着,那永不消逝的生命的气 息。 放开身姿,自在地躺在草坪中央, 软软的草地散发着泥土的味道。伸出 左手,五指张开,想要挡住刺眼的阳光, 却觉一阵风儿悄悄走来,似乎还带着一 股阳光的味道,轻抚着我的脸颊。 顺手抓住放在身边的一袋巧克力 豆,拿起那袋巧克力豆的瞬间,好像抓 住了整个世界,社会记录的点点滴滴也 仿佛浓缩在了我的手中。 上下摇晃咖啡色的糖果袋子,频率 单一,而豆子间相互摩擦滚动的声音, 却清脆如铃,毫无节奏的共鸣,一下一 下冲击着我的耳膜。 想想人与人之间不就是如此么? 一个社会,一个群体,定是由一个个人 组成。他们生活在一起,或许还一起从 事着某个工作。分歧总会产生,矛盾一 定存在,交往间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 就像巧克力豆一样,它们在糖果袋 里碰撞摩擦。我们仅仅隔着一层包装 纸,却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只能任由它们 这种互相厮杀,最后沉溺在糖果纸袋中。 它们是不是碎了?颜色有没有脱 落?还好吃吗?这些问题蜂拥裹进胸 间,直击心房。人们会去关心,会去询 问,它们还有没有了价值?这些人有的 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良知的存在;有的 人却是寄予冷艳的话语,没有任何感情 色彩,这三个问话就像空洞的文字,没 有任何温度,在这类人看来,他人的五 味人生与自己毫无干系。如此的冷漠, 让我不由直打寒颤,还好有午后的阳 光,温暖着我。 撕开糖果袋子的瞬间,一颗颗五颜 六色的巧克力豆蹦出,鲜亮的糖衣,都是 一些好看的纯色。巧克力豆从咖啡色的 袋子里滚到草坪上,阳光下,好像彩虹刻 在了草坪上。它们自在地滚着,如此的 顽皮,有的甚至滚到了数米之外。 也是,在阴凉干燥的袋子里待了许 久,是该自在地在阳光下奔跑了。无拘无 束,心无旁骛,在天地间任由地徘徊着,没 有坏处,反而能让自己的心灵醒悟。 人生浮浮沉沉,为何要多纠结,不 停地抱怨呢?不妨像巧克力豆一样,怀 揣着智慧,突破重围,自在地生活。 阳光下,躺在清软的草地上,眯起 双眼,独看,巧克力豆的智慧。 市一中语文学科组长、高三备课组 长陈松林点评: 作者从冲泡茶和撕开巧克力豆袋子 的瞬间悟出了做人的智慧。“一股沸水” 太猛烈,太心急,缺少了那丝温柔和耐心, 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好茶当用恰好的温 度稳稳当当地泡,这就是茶的智慧,做人 也是如此。巧克力豆在没有撕开的袋子 里摇晃、碰撞、摩擦,互相厮杀,当撕开袋 子的瞬间,鲜亮的糖衣,自由地滚动,无 拘无束。我们的群体由一个个人组成, 分歧难免,矛盾常有,为什么不能学学巧 克力豆的智慧?作者观察生活细致,角 度独特,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智慧。 2015高考作文拼“智慧” 这是一棵不大的树,从天上 望去只如同一把绿色的小伞,放 到最近的小城镇里也比不上最低 的一幢楼房;这又是一棵很大的 树,苍虬劲枝,比村里最高的一户 人家还要高,烈日下阴凉了方圆 近十米,这是一个村庄的高度,一 个村庄,总有这么几棵树。 树下,一方菜田,圈着歪歪扭 扭的篱笆,篱笆旁站着我和爷 爷。爷爷的手撑在树干上,一样 的黝黑,一样的褶皱丛生,似乎看 不清哪里是树,哪里是手,又似乎 这手,或是树旁这老人,本就是这 树的一根分枝。“真的要搬走了 吗?”爷爷神色沉郁,像是在对我 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我张了张 嘴,还是没有出声。“走了好,走了 好啊,这辈子总归是要走的啊,只 是可怜了你,还要留在这里,还要 ……”爷爷有些哽咽,一扭头走进 了老房子。 一个月前爷爷的背影,一如 黑白的旧相片,在我的眼前和现 在爷爷的背影重叠在一起。奈 何,竹林已空,菜园已毁,玉兰落 尽,古木难存,断垣残壁中只有不 远处的电塔依旧高耸,还有,一圈 我抱不下的老树根。一个月的时 间,爷爷的白发又多了许多,又或 者是,无心再染了。“爷爷,你舍得 吗?”我不大的声音却映得废墟一 片寂静。 我怎么舍得? 一棵树,耐春寒秋瑟,冬雷震 震夏雨雪,依旧保树下一方清明, 同生共长。 一个村庄的玩具,或许好多 年也不会变。小时的我,在花鸟 鱼虫间玩厌了,爷爷就答应给我 做个新玩具。一根旧竹竿,一根 弯铁丝,一圈废铁环,于是乡间小 路上便想起了铁环与石子乒乒乓 乓的敲击声。现在想来,算不得 什么新玩具,旧时的玩意儿再现 罢了,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玩具 店里,但在那时,却赢得了小伙伴 们的惊羡。好玩的东西自然人人 都要,我哪里肯总是让出去。孩 童心性,却也打得眼泪汪汪。爷 爷倒是一副淡然的表情:“孩子 啊,好玩的要一起玩啊,做人要互 帮互助啊,你看门口那棵大树,和 周围的树,还有底下的菜田,不一 起长得好好的吗?”爷爷说完,就 和一群同辈人钓鱼去了。铁环的 乒乓声,响在了小路上,响在了院 子里,响在了大树下。 我怎么舍得? 一棵树,度岁月流年,忧愁风 雨,天灾人祸,依旧指天朝地,巍 然屹立。 心伤不过生死事,最伤犹是, 白发人送黑发人。年逾古稀,一 朝丧子,爷爷的伤痛,那时的我还 不懂。那些日子的夜很黑,奶奶 和妈妈一次次哭肿了眼睛,我看 到过爷爷独立倚着篱笆桩,无语 泪流;听到过他声音哽咽,字字气 衰,却依旧掷地有声。后来的日 子里,我看到了他依旧可以和老 伙计们嘬着小酒,侃着大山,接着 为我,为这个家忙东忙西。我看 到门口那棵大树被雷劈断的枝桠 上,创痕依旧,已泛新芽。 我怎么舍得? 一棵树,看人生变迁,白云苍 狗,无悲无喜,淡然处之。 乡间的小路难走,平日走走 就习惯了,最难走的还是下大雨 的时候,淤水倒是积不起来,但实 在是泥泞得很,加上狂风暴雨,少 有人情愿走这样的路,爷爷便是这 少有的人。雨落倾盆,白昼如夜,我 和爷爷穿着雨衣,一把大伞飘摇得 如一叶浮萍,偶有行人,也是狼狈不 堪。爷爷没说什么,只是深一脚浅 一脚,我看不大清爷爷的表情,想来 也是很自若的。从不远处看到门口 那棵标志性的大树,我有些欣 喜,正准备夺路快奔,却陷 在了泥里。回头看 去,爷爷一步一步, 不快,却稳,经过 我时只淡淡说了 句:“到家了。” 云销雨霁,我回 首向来潇洒 处,却不经意 间,在叶上的一 滴露华里发现 了自己。 “爷爷,你舍 得吗?“我似乎吵醒 了爷爷。爷爷侧了 侧脸,看似随意地擦了 擦脸,又有些茫然:“怎么会 舍得?当然舍不得了,可是日子 总得过吧。” 眼角的余光瞥过那圈老树 根,我有些惆怅。一棵树是一个 村庄的地标,人虽在,树不在,村 不在,待到人已逝,那村庄是否还 存在过?村里的每个老人,都懂 一棵树的智慧,这是一个村庄的 智慧,不舍,却依旧坚强地活着, 淡然地走过。 只是这样的树,还剩下多少 呢? 市一中高三语文教师陶明珠 点评: 文章由树及人,想到了自然、 人生蕴藏的无限智慧。作者以“一 树智慧”为题,不仅让人想到花的 绚丽、果的芬芳、叶的葱茏……它 时时刻刻让人看到一树如星星点 点、粉嫩花瓣般霰散在空中的智 慧。它时刻呈现在人们身边,香醇 得沁人心脾。 文章结构清晰明了、立意深 刻、感情深沉,用“我怎么舍得”串 起回忆,三个成长片段写出了从 树而得出的人生智慧。语言时而 清晰易懂,浅白如话;时而又深沉 如水,厚重内敛。最后一节“只是 这样的树,还剩下多少呢?”让人 感慨深思。 作为考场作文,其字数偏多, 建议浓缩前三段。 上世纪 60 年代的一个冬天,苍茫高 原上风沙肆虐,老藏民赶着马车,顶着 寒风,漫无目的地走在荒凉而无人迹的 沙石旷野。老人长歌呜咽,马儿脚步沉 重,马车颠簸磕绊。车上,是老人正值 壮年的儿子的遗体,儿子在几天前为保 护生产队为国家饲养的马群而牺牲。 不知走了多久,因为颠簸,老人儿子的 遗体终于从马车上掉落下来。老人吁 住马,“这是草原之神的旨意,也是儿子 的意愿!”老人说。留下儿子的遗体,任 由狼群和秃鹫在四周盘旋,藏族老人完 成了亲人的葬礼—这是电影《狼图 腾》中的一个镜头,也是这部电影给我 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片段。 季子问鬼神,孔子说:“未知生,焉 知死?”孔子是智慧的: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如此做学问的智慧、大方之 家的智慧,令人钦佩!而老藏民的智 慧,却令人深思! 近几年,有两本 书风糜,一直占据 畅销书排行榜, 那 就 是《盗 墓 笔 记》和《狼 图 腾》。 前 者应该是讲机关算尽和算尽机关的“智 慧”,后者则显示了“狼群如何团结协作 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句话是我 从所有对该书的读后感里总结出来 的。看来,斗智斗勇,成者为王,依然是 我们内心的渴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 人斗其乐无穷,依然是我们津津乐道的 话题。 不管《盗墓笔记》如何开发人们的 聪明才智,秦皇陵兀自岿然,数不尽的 金银财宝在地下重重险关里发出阴冷 的寒光……可是,等等,别说财宝了,万 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呢? 智慧,不是骇人听闻的机巧,不是 野心勃勃的钻营,甚至不是高深莫测的 学问。智慧来自自然,蜜蜂可以造出人 类建筑师都望尘莫及的六角蜂巢,候鸟 往返千万里只因为具备识途的本能…… 大自然里到处都是充满本真的智慧,柔 软如水一样欢娱,像艺术一样灵动。它 无关成败或者财富,只有安然和幸福! 通过“百度”,我得知电影里老藏民处理 儿子遗体的方式在藏区其实叫“天 葬”。藏民是智慧的,人来于自然,归于 自然,化作尘土融入天地……世间万物 给予我们的关于智慧的提示何尝不是 如此!可我们为什么只在《狼图腾》里 读出了成功学和钻营学呢?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想起这首著名的诗,它淡然、平静, 却饱含着人生的智慧。诗人告诉我们: 放下机巧,顺应自然,热爱大自然赋予 的生命之火和艺术之花,接受平淡人生 带来的普通幸福,才是这世间最为本 色,最为智慧的智慧! 靖江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徐刚 点评: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完全没有审题障 碍,但在立意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 立意准确,主旨鲜明,论述过程依托生 活,很好地注意了详略,从生活和自然的 角度阐述了人类和动物世界的智慧: “热 爱和接受是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最大智 慧。”条理清晰,对主题的论述准确。 修改建议:如果把文章第一小节浓 缩到第五小节中,作为对“天葬”的解释, 文章的结构可能会更加符合考场作文的 审阅要求,从而使文章从三类卷上升到 二类卷,目前本文建议在54分左右。 一树的智慧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二(1)班 张铮艺 智慧的智慧 青年作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蔡东 它们的智慧 怀德学院大一学生、 “怀德家书”征文一等奖获得者 殷雨欢 本报约请三位读者 写下水作文 根据考生回忆和网 络整理,今年的江苏高考语文 作文题目为:“智慧是一种经验,一 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 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以此写一篇不少 800 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本报约请三位读者写作下水 作文,并邀请我市曾参与高考阅卷 的资深语文教师点评,一起品评 不同读者对“智慧”的理 解。

Transcript of A3 2015高考作文拼“智慧” · 人生浮浮沉沉,为何要多纠结,不...

Page 1: A3 2015高考作文拼“智慧” · 人生浮浮沉沉,为何要多纠结,不 停地抱怨呢?不妨像巧克力豆一样,怀 揣着智慧,突破重围,自在地生活。

A3编辑:刘 敏 排版:缪丽媛 校对:侯 焰今日关注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茶的智慧静 好 的 夜

里,老街安谧,偶有昏黄的灯光溢出。案

上,精致的一盏茶壶摆着,里头黄黑相间的茶叶细小而紧秀,茶毫若隐若现。

此时,一股沸水涌入,茶叶在壶中翻腾不息,金黄的茶汤即刻呈现。壶口微开,一小缕白烟从缝中挤出,幽幽的烟丝相裹着,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盘旋而上,而后在某个点渐渐消失。

鼻子上前轻嗅,那是金骏眉独有的香气,甜甜的味道似果蜜,透过气管,蜜味填入心中,随便一阵舒心。

其实每一种茶都有它特有的气味,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别致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别人模仿不来的,干净的味道让人羡慕,恶臭的味道会让人唾弃。

有人问,是不是我们就只能这样,改不了了呢?我想说,多与干净味道的人在一起吧!他们的干净会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你,就像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你,久而久之,你也会成为一个拥有干净味道的人了。

冲泡茶水之时,八十五度的好水倾入茶壶,翻腾着的茶叶调皮得像个孩童,一壶好茶冲泡而出,茶香扑鼻。稳稳当当地泡好茶,才能做好人。

有人却更欢一股沸水,却见茶叶瞬间熟面,太猛烈,太心急,这样的人往往缺少了那丝温柔与耐心。做事的太冲动和浮躁,往往会使其事倍功半,成就功名榜上也很难看到他们的名字。

而茶味的浓淡涩甘,也与品茶人的心情牵涉。好茶加好水,便是上等之品,就若英雄与美人相融,定是美话传天下。好茶又若女人,贴心暖人,可细

细品之,也需好好呵护。月色朦胧,侧卧案前,端起一壶茶

来,旁无一人,昏光下,独品,茶的智慧。巧克力豆的智慧

多少个午后,阳光暖人,抚照在慵懒的身子上。渐渐地,眼前一片迷迷糊糊,眼皮也不由自主地耷拉上,睡意涌上了心头。

这是属于午后特有的安静,没有割草机的“嗤嗤”音,没有孩童的嬉闹声,亦没有狗儿的轻吠。只有那树叶的婆娑,好似在宣扬着,那永不消逝的生命的气息。

放开身姿,自在地躺在草坪中央,软软的草地散发着泥土的味道。伸出左手,五指张开,想要挡住刺眼的阳光,却觉一阵风儿悄悄走来,似乎还带着一股阳光的味道,轻抚着我的脸颊。

顺手抓住放在身边的一袋巧克力豆,拿起那袋巧克力豆的瞬间,好像抓住了整个世界,社会记录的点点滴滴也仿佛浓缩在了我的手中。

上下摇晃咖啡色的糖果袋子,频率单一,而豆子间相互摩擦滚动的声音,却清脆如铃,毫无节奏的共鸣,一下一下冲击着我的耳膜。

想想人与人之间不就是如此么?一个社会,一个群体,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他们生活在一起,或许还一起从事着某个工作。分歧总会产生,矛盾一定存在,交往间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

就像巧克力豆一样,它们在糖果袋里碰撞摩擦。我们仅仅隔着一层包装纸,却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只能任由它们这种互相厮杀,最后沉溺在糖果纸袋中。

它们是不是碎了?颜色有没有脱落?还好吃吗?这些问题蜂拥裹进胸间,直击心房。人们会去关心,会去询

问,它们还有没有了价值?这些人有的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良知的存在;有的人却是寄予冷艳的话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这三个问话就像空洞的文字,没有任何温度,在这类人看来,他人的五味人生与自己毫无干系。如此的冷漠,让我不由直打寒颤,还好有午后的阳光,温暖着我。

撕开糖果袋子的瞬间,一颗颗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豆蹦出,鲜亮的糖衣,都是一些好看的纯色。巧克力豆从咖啡色的袋子里滚到草坪上,阳光下,好像彩虹刻在了草坪上。它们自在地滚着,如此的顽皮,有的甚至滚到了数米之外。

也是,在阴凉干燥的袋子里待了许久,是该自在地在阳光下奔跑了。无拘无束,心无旁骛,在天地间任由地徘徊着,没有坏处,反而能让自己的心灵醒悟。

人生浮浮沉沉,为何要多纠结,不停地抱怨呢?不妨像巧克力豆一样,怀揣着智慧,突破重围,自在地生活。

阳光下,躺在清软的草地上,眯起双眼,独看,巧克力豆的智慧。

市一中语文学科组长、高三备课组长陈松林点评:

作者从冲泡茶和撕开巧克力豆袋子的瞬间悟出了做人的智慧。“一股沸水”太猛烈,太心急,缺少了那丝温柔和耐心,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好茶当用恰好的温度稳稳当当地泡,这就是茶的智慧,做人也是如此。巧克力豆在没有撕开的袋子里摇晃、碰撞、摩擦,互相厮杀,当撕开袋子的瞬间,鲜亮的糖衣,自由地滚动,无拘无束。我们的群体由一个个人组成,分歧难免,矛盾常有,为什么不能学学巧克力豆的智慧?作者观察生活细致,角度独特,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智慧。

2015高考作文拼“智慧”

这是一棵不大的树,从天上望去只如同一把绿色的小伞,放到最近的小城镇里也比不上最低的一幢楼房;这又是一棵很大的树,苍虬劲枝,比村里最高的一户人家还要高,烈日下阴凉了方圆近十米,这是一个村庄的高度,一个村庄,总有这么几棵树。

树下,一方菜田,圈着歪歪扭扭的篱笆,篱笆旁站着我和爷爷。爷爷的手撑在树干上,一样的黝黑,一样的褶皱丛生,似乎看不清哪里是树,哪里是手,又似乎这手,或是树旁这老人,本就是这树的一根分枝。“真的要搬走了吗?”爷爷神色沉郁,像是在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我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出声。“走了好,走了好啊,这辈子总归是要走的啊,只是可怜了你,还要留在这里,还要……”爷爷有些哽咽,一扭头走进了老房子。

一个月前爷爷的背影,一如黑白的旧相片,在我的眼前和现在爷爷的背影重叠在一起。奈何,竹林已空,菜园已毁,玉兰落尽,古木难存,断垣残壁中只有不远处的电塔依旧高耸,还有,一圈我抱不下的老树根。一个月的时间,爷爷的白发又多了许多,又或者是,无心再染了。“爷爷,你舍得吗?”我不大的声音却映得废墟一片寂静。

我怎么舍得?一棵树,耐春寒秋瑟,冬雷震

震夏雨雪,依旧保树下一方清明,同生共长。

一个村庄的玩具,或许好多年也不会变。小时的我,在花鸟鱼虫间玩厌了,爷爷就答应给我做个新玩具。一根旧竹竿,一根弯铁丝,一圈废铁环,于是乡间小路上便想起了铁环与石子乒乒乓乓的敲击声。现在想来,算不得什么新玩具,旧时的玩意儿再现罢了,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玩具店里,但在那时,却赢得了小伙伴们的惊羡。好玩的东西自然人人都要,我哪里肯总是让出去。孩童心性,却也打得眼泪汪汪。爷爷倒是一副淡然的表情:“孩子啊,好玩的要一起玩啊,做人要互帮互助啊,你看门口那棵大树,和周围的树,还有底下的菜田,不一起长得好好的吗?”爷爷说完,就和一群同辈人钓鱼去了。铁环的乒乓声,响在了小路上,响在了院子里,响在了大树下。

我怎么舍得?一棵树,度岁月流年,忧愁风

雨,天灾人祸,依旧指天朝地,巍然屹立。

心伤不过生死事,最伤犹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年逾古稀,一朝丧子,爷爷的伤痛,那时的我还不懂。那些日子的夜很黑,奶奶和妈妈一次次哭肿了眼睛,我看到过爷爷独立倚着篱笆桩,无语泪流;听到过他声音哽咽,字字气衰,却依旧掷地有声。后来的日

子里,我看到了他依旧可以和老伙计们嘬着小酒,侃着大山,接着为我,为这个家忙东忙西。我看到门口那棵大树被雷劈断的枝桠上,创痕依旧,已泛新芽。

我怎么舍得?一棵树,看人生变迁,白云苍

狗,无悲无喜,淡然处之。乡间的小路难走,平日走走

就习惯了,最难走的还是下大雨的时候,淤水倒是积不起来,但实在是泥泞得很,加上狂风暴雨,少有人情愿走这样的路,爷爷便是这少有的人。雨落倾盆,白昼如夜,我和爷爷穿着雨衣,一把大伞飘摇得如一叶浮萍,偶有行人,也是狼狈不堪。爷爷没说什么,只是深一脚浅一脚,我看不大清爷爷的表情,想来也是很自若的。从不远处看到门口那棵标志性的大树,我有些欣喜,正准备夺路快奔,却陷在了泥里。回头看去,爷爷一步一步,不快,却稳,经过我时只淡淡说了句:“到家了。”云销雨霁,我回首向来潇洒处,却不经意间,在叶上的一滴露华里发现了自己。

“爷爷,你舍得吗?“我似乎吵醒了爷爷。爷爷侧了侧脸,看似随意地擦了擦脸,又有些茫然:“怎么会舍得?当然舍不得了,可是日子总得过吧。”

眼角的余光瞥过那圈老树根,我有些惆怅。一棵树是一个村庄的地标,人虽在,树不在,村不在,待到人已逝,那村庄是否还存在过?村里的每个老人,都懂一棵树的智慧,这是一个村庄的智慧,不舍,却依旧坚强地活着,淡然地走过。

只是这样的树,还剩下多少呢?

市一中高三语文教师陶明珠点评:

文章由树及人,想到了自然、人生蕴藏的无限智慧。作者以“一树智慧”为题,不仅让人想到花的绚丽、果的芬芳、叶的葱茏……它时时刻刻让人看到一树如星星点点、粉嫩花瓣般霰散在空中的智慧。它时刻呈现在人们身边,香醇得沁人心脾。

文章结构清晰明了、立意深刻、感情深沉,用“我怎么舍得”串起回忆,三个成长片段写出了从树而得出的人生智慧。语言时而清晰易懂,浅白如话;时而又深沉如水,厚重内敛。最后一节“只是这样的树,还剩下多少呢?”让人感慨深思。

作为考场作文,其字数偏多,建议浓缩前三段。

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冬天,苍茫高原上风沙肆虐,老藏民赶着马车,顶着寒风,漫无目的地走在荒凉而无人迹的沙石旷野。老人长歌呜咽,马儿脚步沉重,马车颠簸磕绊。车上,是老人正值壮年的儿子的遗体,儿子在几天前为保护生产队为国家饲养的马群而牺牲。不知走了多久,因为颠簸,老人儿子的遗体终于从马车上掉落下来。老人吁住马,“这是草原之神的旨意,也是儿子的意愿!”老人说。留下儿子的遗体,任由狼群和秃鹫在四周盘旋,藏族老人完成了亲人的葬礼——这是电影《狼图腾》中的一个镜头,也是这部电影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片段。

季子问鬼神,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智慧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此做学问的智慧、大方之

家的智慧,令人钦佩!而老藏民的智慧,却令人深思!

近几年,有两本书风糜,一直占据畅销书排行榜,那就是《盗墓笔记》和《狼图 腾》。 前

者应该是讲机关算尽和算尽机关的“智慧”,后者则显示了“狼群如何团结协作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这句话是我从所有对该书的读后感里总结出来的。看来,斗智斗勇,成者为王,依然是我们内心的渴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依然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管《盗墓笔记》如何开发人们的聪明才智,秦皇陵兀自岿然,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在地下重重险关里发出阴冷的寒光……可是,等等,别说财宝了,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呢?

智慧,不是骇人听闻的机巧,不是野心勃勃的钻营,甚至不是高深莫测的学问。智慧来自自然,蜜蜂可以造出人类建筑师都望尘莫及的六角蜂巢,候鸟往返千万里只因为具备识途的本能……大自然里到处都是充满本真的智慧,柔软如水一样欢娱,像艺术一样灵动。它无关成败或者财富,只有安然和幸福!通过“百度”,我得知电影里老藏民处理儿子遗体的方式在藏区其实叫“天葬”。藏民是智慧的,人来于自然,归于自然,化作尘土融入天地……世间万物给予我们的关于智慧的提示何尝不是

如此!可我们为什么只在《狼图腾》里读出了成功学和钻营学呢?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想起这首著名的诗,它淡然、平静,却饱含着人生的智慧。诗人告诉我们:放下机巧,顺应自然,热爱大自然赋予的生命之火和艺术之花,接受平淡人生带来的普通幸福,才是这世间最为本色,最为智慧的智慧!

靖江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徐刚点评: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完全没有审题障碍,但在立意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立意准确,主旨鲜明,论述过程依托生活,很好地注意了详略,从生活和自然的角度阐述了人类和动物世界的智慧:“热爱和接受是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最大智慧。”条理清晰,对主题的论述准确。

修改建议:如果把文章第一小节浓缩到第五小节中,作为对“天葬”的解释,文章的结构可能会更加符合考场作文的审阅要求,从而使文章从三类卷上升到二类卷,目前本文建议在54分左右。

一树的智慧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二(1)班 张铮艺

智慧的智慧青年作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蔡东

它们的智慧怀德学院大一学生、“怀德家书”征文一等奖获得者 殷雨欢

本报约请三位读者写下水作文

根据考生回忆和网

络整理,今年的江苏高考语文

作文题目为:“智慧是一种经验,一

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

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以此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本报约请三位读者写作下水

作文,并邀请我市曾参与高考阅卷

的资深语文教师点评,一起品评

不同读者对“智慧”的理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