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21
案案 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 案案 案案案案案案 案案 -------- 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 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案 案案

description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 我国机电工业技术引进及其 消化吸收与国产化的系统分析. 内容提要. 分析目的介绍 系统分析的总体框架 初步分析 规范分析 方案评价 冲突分析. 分析目的. 掌握“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系统分析原理; 学会运用关联树法、 ISM 方法 学会运用多种系统评价方法 学会运用 CA 方法. 技术引进的系统概念. 技术引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技术引进的系统特征和基本结构. 技术引进战略 选择的系统思路. 技术引进的环境特点和目标分析.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 吸收组织形式的选择.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Page 1: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 我国机电工业技术引进及其 消化吸收与国产化的系统分析

Page 2: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内容提要• 分析目的介绍• 系统分析的总体框架• 初步分析• 规范分析• 方案评价• 冲突分析

Page 3: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分析目的

• “ ”掌握 系统 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系统分析原理;• 学会运用关联树法、 ISM方法• 学会运用多种系统评价方法• 学会运用 CA方法

Page 4: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的系统概念

技术引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技术引进的系统特征和基本结构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行为的冲突分析

技术引进的环境特点和目标分析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形式的选择

引进项目消化吸收效果的系统评价方法

技术引进战略选择的系统思路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系统组织的若干要求

技术引进系统分析总体框图

Page 5: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良

宏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存在不必要的重复引进,引进效率低,效益不够理想

引进目标层次重点节奏还不十分明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对技术引进缺乏系统认识和战略考虑,指导思想有时不够明确

在引进项目的决策与评价中缺乏综合与长远效益观念

有对外经济管理中,控制与搞活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技术吸收和创新缺乏良好的组织保证体系

缺乏一个刺激引进技术尽快吸收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

缺乏完整、具体、有效的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政策及法规体系

认识原因 机制原因 政策原因

我国技术引进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关联树图

Page 6: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国际技术经济超系统

战略目标分系统

导引信息反馈信息技术信息人、财、物

本国化新型技术成果

技术服务子系统

实施保障分系统资金供给子系统

物资供给子系统

资源保障子系统

人力保障子系统

协调控制分系统

经济调节子系统

法律监督子系统信息指导子系统

决策支持分系统

技术研究子系统

综合评价子系统经济分析子系统

技术实现分系统

技术选择子系统

技术学习子系统

技术发展子系统

技术引进系统结构示意图

Page 7: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引进 系统

基础结构环境

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

社会政治环境

自然环境

国 内 现有 技 术水平

国内教育水平及其构成

国 家 技术政策

国 内 外技 术 发展趋势

资 金 保障制度

现有工业基础的配套能力

国内外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

技 术 提供 者 情况

企业素质及组织结构

现行经济和管理体制

产 业 结构 及 政策 国家

法律制度 社 会 文

化传统

国际政治关系

自然 资源

现 行 经济政策

生态环境

环境因素示意图

Page 8: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强自主技术能力、提高国民经济装备水平

(T)

提高技术水平( O1)

改善经济效果( O2)

提高装备能力( O3)

提高企业素质( O4)

( O11)

( O12)

( O21)

( O22)

( O23)

( O31)

( O32)

( O41)

( O42)

( O43)

使技术结构合理化合高级化

提高新技术的整体吸收和开发能力

提高国内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替代进口节约外汇支出

增强机电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改善产品结构增加品种提高成套能力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职工素质

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目标结构

Page 9: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A

(V) (V)

V

V

V

A

A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A

A

A

V

V

X

V

A

(A

A

A

A

A

(A) V

(V)

A

A

A

X

(A)

A

A

A

(V) (V) V

(V

V

A

V

V

V

V

A

V

V

X

(A) (V) V

A

X

(A )

1.引进企业消化吸收的积极性

2.企业营运管理水平

4.企业技术经济基础3.职工素质

5.企业工艺和测试水平6.技术的选择与论证

7.消化吸收所需经费8.整体科技水平及发展战略

9.现有工业基础配套能力

12.现行经济政策11.现行管理体制

10.宏观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

13.协作单位的积极性14.国产化产品的市场需求

15.重复引进和产品进口程度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示意图

Page 10: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引进单位消化吸收的积极性

企业技术经济基础

工艺和测试水平

重复引进和产品进口的程度技术的选择与论证

协作单位的积极性

国产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消化吸收所需经费

职 工 素质

现行经济政策

宏观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

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整体科

技水平及发展战略

现有工业基础配套能力

现行管理体制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影响因素结构图

Page 11: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变量说明 Ii——技术引进方 (i=1,2,…,p); Dj—— 消化吸收协作方 (j=1,2,…,q); Uk——(技术 (U T K) 或产品 )成 果使用方 (k=1,2,…,r); C——组织协调方;上标 (1)——生产企业; (2)——科研单位

Page 12: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引进项目在全行业影响深远、规模较大、技术分散性较小;引进企业条件较好,同行科研单位力量较强,行业管理比较严密、有效。

在组织协调方有相当的能力、持久性和对下属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把有关的科研与生产,或生产与生产单位组织起来,联合引进和消化吸收对行业或部门有较大影响的国外先进技术。

组织联合式

引进企业营运条件较好,主观上希望独享技术成果;消化吸收难度不算太大市场状况好;客观上可能受到某些合同条款的限制。

引进企业基本依靠自己的力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但对个别疑难问题和某些外协要求,希望以合同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帮助解决

自主消化式

典型项目

主要背景含义示意图组织形式

C

I1(1)

Dj(j≠1)

I1(1) I1

(1)

C

Ii Dj Uk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

Page 13: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引进项目的总规模和消化吸收难度较大,但有足够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协调能

力,技术前景较好。

围绕主机技术的引进,有组织地由合适的相关单位引进主机所需、而国内又一时无法解决配件、材料等的研制技术。可以是一次,也可能是两次以上的配套引

进。

引进配套式

引进项目技术前景好,国内有经过组织的配套能力;引进技术分散性较大;引进

“ ”企业的外汇 供给 不 足。

在引进单项技术的同时,安排国内外制造商或科研单位消化和开发

配套技术设备研制项目

国内配套式

典型项目

主要背景含义示意图组织形式

C

I1(1) D1

(1) Uk

C

D2 U2

I1(1) D1

(1)

Uk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续 1)

Page 14: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技术前景好、对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潜在影响大、消化吸收难度大、现实市场需求小,多为发展中的储备型技术;行业研究院 (所 )

有较强的开发能力。

由有研究和开发实力的行业重点科研院 (所 ),以许可证贸易、技术合作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消化后有组织地在本行业推广应用,或作为国内

技术储备。

科研实现式

引进单位一般为新型企业集团或其它形式的技术经济联合体,在同行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引进项目规模和影响、消化吸收难度,以及

市场潜力大,技术前景好。

由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本行业有重要影响的企业集团 (联合企业 ),或其它形式的行业开发中心引进,并在使用中推广,以提高全行业

的技术水平及装备能力。

中心开发式

典型项目

主要背景含义示意图组织形式

C

I1(1)(2) Di

(1)(2) Uk

C

I1(2) Di

(2) UkT

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组织方案(续 2)

Page 15: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组织效能

结构评价

行为评价

功能评价

科研 -生产关联程度I、 D利益一致性I、 D与 U的贴近度

项目运营可靠性I消化吸收的积极性

二次技术效益“ ”国内 资源 利用程度

引进技术前景消化吸收产品的市场状况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Page 16: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组织形式 自主消化式

组织联合式

国内配套式

引进配套式

中心开发式

科研实现式

组织效能系数( E0)

0.484 0.532 0.644 0.460 0.736 0.508

组织效能排序 5 3 2 6 1 4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方案评价结果

Page 17: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Players Options 说明

经济及行业主管部门( Responsible Institute,R.I.)

1、解除产业保护( Remove)

“ ”引进 国际竞争对手,允许同类产品进口等

2、增加科技投入( Invest) 加大技改投入,推行支持高科技

政策等 

3、调整行业所职能

( Regulate)

将行业检测中心从企业化研究所剥离,调整研究所原有行业技术

管理职能

某集团公司( XDC)

4 、鼓励联盟( Ally)

鼓励厂、所结成技术和生产联盟,提高开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5 、支持合并( Combine)

通过合并,形成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协调过程实证分析的局中人及行动

Page 18: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_

S_

S

UUUURRRRUURRRRXDC

SRSSURUURUUURUUUR.I.

E2E1STABILITY:

11110000000000005、 combine

00001111001011014、 ally

XDC

111 11111000000003、 regulate

01010101010010112、 invest

11001100111010001、 remove

R.I.

XDC 优先序和稳定性分析过程及结果 Preference for XDC

Page 19: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稳定结局 结局说明

E1

E2

(110,10)

(111,10)

主管部门在解除产业保护的同时,增加科技等投“ ”入, 迫使 厂、所走上联盟的道路

主管部门除了以上行动外,调整行业所职能,可使厂、所选择联盟甚至合作的策略,形成合作创新局面

协调过程实证分析的稳定结局

Page 20: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D(j) 、WcWD

(j) 、 W

E’

WD(j) Wc WE’

SjR(j) SR U项 目 效益比较

项目个体剖析 项目等级评定

技术引进项目综合评判过程示意图

Page 21: 技术引进的系统分析

案例:技术引进及其消化吸收的系统分析

图中: D(j)——第 j个一级指标所属二级指标集。 WC——一级指标集 (C)权重向量。 W(j)

D——某一级指标 cj所属二级指标集 (D(j))

权 重向量。 W′E——评定集 (E)对应的标准满意度 (分值 )

向量。 Rj——二级指标集 (D(j))对应于评定集 (E)的

隶 属度矩阵。 Sj——单因素 (cj)综合隶属度向量。 R——一级指标集 (C)对应于评定集 (E)的隶

属 度矩阵。 S——项目综合隶属度向量。 μ——项目综合满意度 (优先度 )。

变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