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改變技術

20
行行行行行行 行行 行行行行 行行4A10H081 行行行 4A1I0014 行行行 4A1I0023 行行行 4A1I0074 行行行 行行行行 行行行 行行

description

行為改變技術. 班級:幼保二甲 組員: 4A10H081 蘇靖婷 4A1I0014 陳佳瑩 4A1I0023 尤秀惠 4A1I0074 邱乃晏 指導 老師: 楊淑娥 老師. 個案基本資料. 性別:女 年齡(兒童要計算實足年齡): 21 歲 出生序:老大 父親:張氏 母親:陳氏. 家庭成員. 陳氏. 張氏. 張小妹. 小張. 行為分析. (一)、具體陳述問題行為: 改變 對象者,每天早晨因為睡太晚,導致沒有正常吃早餐的習慣,因此我們要改變的行為即是正常飲食 。 (二)、確定問題行為的嚴重程度: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行為改變技術

Page 1: 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

班級:幼保二甲組員:4A10H081 蘇靖婷4A1I0014 陳佳瑩4A1I0023 尤秀惠4A1I0074 邱乃晏

指導老師: 楊淑娥 老師

Page 2: 行為改變技術

個案基本資料• 性別:女

• 年齡(兒童要計算實足年齡): 21 歲

• 出生序:老大

• 父親:張氏 母親:陳氏

Page 3: 行為改變技術

家庭成員

張氏 陳氏

張小妹 小張

Page 4: 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分析 (一)、具體陳述問題行為: 改變對象者,每天早晨因為睡太晚,導致沒有正常吃早餐的習慣,因此我們要改變的行為即是正常飲食。

(二)、確定問題行為的嚴重程度: 我們先記錄改變對象者平時的飲食習慣,發現改變對象者完全沒有吃早餐的習慣,這樣的飲食習慣嚴重程度可能會影響生活機能、情緒負面、一天作息…等。

Page 5: 行為改變技術

小張的飲食調查表

Page 6: 行為改變技術

擬定與執行行為改變計畫 標的行為: 我們計劃讓被改變者不再有不吃早餐的這項問題行為。 ( 計畫去改變的行為。 )

終點行為: 經過改善後,我們希望被改變者能夠培養出有定型的正常飲食,並且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經過改善矯正以後變成好的行為。 )

Page 7: 行為改變技術

方案設計• 何種技術: 逐步養成 + 變動基準法 + 代幣制

• 如何使用: 我們利用代幣制的方法讓被觀察者達到此小目標的行為 ( 附錄一 ) ,即可獲得一個印章,印章累積到一定的次數,則可以兌換活動增強物 ( 附錄二 ) ,並且運用逐步養成法,讓小張一步一步的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

Page 8: 行為改變技術

附錄一

週數 行為 得分

第一個禮拜 A.M.11:00 吃早餐 一周中有兩天做到得 1 章一周中四天有做到得 5 章

第二個禮拜 A.M.10:00 吃早餐 一周中三天有做到得 1 章一周中五天有做到得 5 章

第三個禮拜 A.M.9:00 吃早餐 一周中四天有做到得 3 章一周中五天有做到得 6 章

* 第四個禮拜為觀察期

Page 9: 行為改變技術

附錄二活動(物質)增強物 需要章數

允許享受早午餐一客 集滿 30 章獎勵

卡通造型捲線器一個 集滿 20 章獎勵

50 嵐多多綠一杯 集滿 10 章獎勵

麥香 10 元飲料一瓶 集滿 5 點獎勵

Page 10: 行為改變技術

執行步驟

基準期 處理期 結果評估期0102030405060708090100

吃早餐頻率

吃早餐頻率

Page 11: 行為改變技術

評估行為改變計畫的成效 依據我們還沒開始對小張操作行為改變技術前,小張幾乎都沒吃早餐,所以我們運用「逐步養成、變動基準法、代幣制」的行為改變技術改善小張吃早餐的狀況。 實施三個禮拜的處理期,透過小張的榮譽表,發現小張吃早餐的狀況有明顯改善、增加吃早餐的頻率。決定再進行一個禮拜,以不介入行為改變技術的方式來觀察小張吃早餐的狀況。 透過早餐榮譽表數據發現小張已慢慢養成吃早餐的習慣。

Page 12: 行為改變技術

小張的榮譽表 ( 佐證 )

Page 13: 行為改變技術

過程遭遇的問題1.因為個案前一晚打工導致太過疲勞,隔天無法早起吃早餐。

2.因為早上沒有課,導致個案會有待在宿舍不想出門的想法。

3.因為個案經濟拮据,而想省下一餐的費用。

4.因為我們與個案的時間不盡相同,導致無法隨時地觀察。

Page 14: 行為改變技術

改進1. 運用代幣制的物質性增強物,使得個案有動力起床吃早餐。

2. 運用代幣制的社會性增強物,使得個案有被鼓勵,因而覺得有被激勵的感覺。

3. 運用口頭勸導吃宵夜的壞處,讓個案有所思考其中的利弊,把宵夜的費用取而代之為早餐費用。

4.製作小張的早餐榮譽表,讓小張自發性的紀錄自己每天吃的早餐。

Page 15: 行為改變技術

組員心得蘇靖婷: 藉由老師課堂上所教到的一些行為改變技術的方法,讓我們了解到許多技巧,可以運用在生活周遭,改變他的行為,將他不好或是需要增強的事物有些改變。然而在這次我們運用老師所教的利用在我們個案小張身上,我們剛開始決定要改變他的宵夜習慣,但是發現他飲食紀錄上,早餐幾乎是沒有再吃的,這造成健康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們覺得應該要調整好早餐習慣,然而後續的飲食或許可以調整好。我們的指標就慢慢轉向正常的飲食,但其實再做觀察時,因為我們也不能無時無刻的看著小張是否有正常吃早餐,我們就設計了一張早餐紀錄表給小張,

Page 16: 行為改變技術

利用老師所教的代幣制、逐步養成法、基準變動法,來實驗,但是剛開始很害怕我們所開出來的兌換制度沒辦法吸引小張,或是一些心理因素導致他不想吃早餐,我們也會口頭上跟他鼓勵增強他。然而慢慢的小張雖然沒有一次就在正常的時間內吃完早餐,但 2 、 3 周如果小張友在正常時間吃早餐得到的蓋章數就會增加。實驗了 3 個禮拜,果然是有效的,使得小張有正常的飲食,而我們心裡的成就感就大大增加,在經歷這整個改變過程,我們才體會到要改變一個人不是說簡單,但如果我們運用對的方法或許能簡單一些,而我們也要很有耐心的一步一步慢慢進行,否則得到的將會是反效果。

Page 17: 行為改變技術

陳佳瑩: 這門課讓我學習到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也更知道行為改變技術的施行,像是 :了解人的一些慣性,評估並針對不同問題進行行為改變技術操作,理論則學習到有各個不同學派,以及許多行為改變技術,謝謝老師給我們看專業但又清楚的影片及上課認真講解,幫助我們學習,特別是影片,看著裡面的人物操作行為改變技術,就會覺得人類真的很神奇,可能只是幾週的行為改變技術,卻能因而改變了他不好的行為養成好習慣,而這次有了這個報告的機會,可以讓我們運用課堂所學,這就像是把數學的公式套用於應用題中一樣,我們要評估用何種行為改變技術套用於個案中,讓我們可以學以致用,個案變好也是好事一樁,這樣的經驗很好,累積經驗值。

Page 18: 行為改變技術

尤秀惠: 行為改變技術這一門課程,一開始不是很理解到底怎麼運用行為改變技術在個案的身上,直到老師開始給我們小組期末作業後,讓我們實際的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與老師利用課堂下課的時間不斷的溝通及請教,與組員間不斷的討論及思考,才有現今所看到的期末作業。 在完成這份作業的過程中,我們也有碰到許多的困難,並且還面臨換個案的行為問題,但是因為有組員的相互扶持,我們才能夠從中解決問題,所以這次報告不但讓我學習到如何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也讓我更加的懂得團隊之間的合作,謝謝我的組員,也謝謝老師不斷的幫忙及指導。

Page 19: 行為改變技術

邱乃晏: 我一開始會選修行為改變課程,是因為對於行為改變有很大的興趣,還有對心理諮商的工作也是有那麼一點興趣,所以才想說選修這門課,希望能得到一些行為改變的實質能力!哈哈哈一直妄想著能好好的幫助一個人改變得到其中成就感。但其實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上了快一學期的課下來,學的是各行為理論學派、方法的基礎論點還有行為改變的範例以及實作個案。老師上課真的非常之認真,不只有整理課本重點內容授課還有找一些與行為改變相關的教學影片,還有請專業講師授課,相輔相成讓我們看過了解過更多案例和經驗來堆積實力、提升我們的能力還有增進我們的處理事情個案的效率!感謝老師的用心努力!我還要感謝我的組員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大家都很棒噢!

Page 20: 行為改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