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神乐署

89
北北北北北北

description

北京天坛 之四. 天坛的神乐署. 琵琶演奏 风雪腊梅. 神乐署,是天坛保存下来的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它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1420 ), 在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朝东,对着斋宫,主要建筑有凝禧殿、显佑殿,四周有廊房相通,是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但惨遭八国联军和日寇的严重破坏,经修复,现在凝禧殿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显佑殿和南北两排廊房,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游人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古代灿烂的皇家音乐文化。. 神乐署的大门,就对着斋宫的护城河。从斋宫南门出来,沿着护城河向西走,就到了神乐署。. 神乐署的大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1: 天坛的神乐署

北京天坛之四

Page 2: 天坛的神乐署

神乐署,是天坛保存下来的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1420 ),在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朝东,对着斋宫,主要建筑有凝禧殿、显佑殿,四周有廊房相通,是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但惨遭八国联军和日寇的严重破坏,经修复,现在凝禧殿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显佑殿和南北两排廊房,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游人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古代灿烂的皇家音乐文化。

Page 3: 天坛的神乐署

神乐署的大门,就对着斋宫的护城河。从斋宫南门出来,沿着护城河向西走,就到了神乐署。

Page 4: 天坛的神乐署

神乐署的大门

Page 5: 天坛的神乐署

在大门口可看到正殿前的影壁的广场上陈列的古乐器。

Page 6: 天坛的神乐署

一进门,一边是售票处,一边是卫生间。

Page 7: 天坛的神乐署

广场上陈列的古乐器

Page 8: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9: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10: 天坛的神乐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1939年至 1945年 8月,日军西村部队 (1855部队 )将司令部设在署中,并在这里进行细菌战的实验与研究。

在布满爬山虎的墙上,有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遗址” 标志碑。 1939 年至 1945 年 8月,日军西村部队 (1855 部队 )将司令部设在署中,并在这里进行细菌战的实验与研究。

Page 11: 天坛的神乐署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遗址”的标志碑

Page 12: 天坛的神乐署

广场很开阔,大门和主殿之间有一座影壁。

Page 13: 天坛的神乐署

这座影壁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毁。现在原址按原式复建,恢复了这一淹没多年的景观。

Page 14: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前的影壁。

Page 15: 天坛的神乐署

影壁后神乐署的正殿——凝禧殿

Page 16: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

Page 17: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殿内面积达 600 平方米,歇山顶单檐古建筑,坐西向东,六楹五开间,东西向设穿堂门,是这里最重要的建筑,甚至在整个天坛,它也是最大的殿。

Page 18: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现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Page 19: 天坛的神乐署

“中和韶乐”展演厅

Page 20: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21: 天坛的神乐署

  “中和韶乐”展演舞台

Page 22: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23: 天坛的神乐署

舞台的侧面 

Page 24: 天坛的神乐署

古代祭祀乐舞展演

Page 25: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展馆。

Page 26: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展出的中和韶乐乐器钟

Page 27: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展出的中和韶乐乐器钟

Page 28: 天坛的神乐署

凝禧殿展出的中和韶乐乐器钟

Page 29: 天坛的神乐署

显佑殿位于凝禧殿后面,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

Page 30: 天坛的神乐署

显佑殿七开间,左右配殿各 3 间。署内还设有奉祀堂、掌乐堂、协律堂、教师房、伶伦堂、穆佾所和收藏乐生冠服的库房 23间。

Page 31: 天坛的神乐署

每年 11月在这里举办菊花展览

Page 32: 天坛的神乐署

显佑殿现开辟为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

Page 33: 天坛的神乐署

显佑殿内陈设了中国古代音乐人物塑像,壁间绘了音乐人物故事壁画。

Page 34: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35: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36: 天坛的神乐署

朱载堉 明代乐律学家、科学家、文学家 

Page 37: 天坛的神乐署

陈旸 北宋音乐学者

Page 38: 天坛的神乐署

何承天 南朝宋代乐律学家

Page 39: 天坛的神乐署

祖孝孙 隋唐间乐律学家

Page 40: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41: 天坛的神乐署

目前天坛神乐署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览从北面的廊房开始,南面厢房结束。

Page 42: 天坛的神乐署

展览从北面的廊房开始,顺时针依次为“

史沿革展室”

,“

乐律展室”

,“

鼓室”

舞蹈服饰展示”

,“

词曲展室”

,“

笛箫

埙笙琴瑟展室”

Page 43: 天坛的神乐署

历史 沿革展室全 面展示了神乐署的历史概况 、使用功能以及中和韶乐在祭祀活动中的使用情况。

Page 44: 天坛的神乐署

祭天大典使用的乐器。

Page 45: 天坛的神乐署

祭天大典使用的乐器。

Page 46: 天坛的神乐署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乐律室”。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乐律学研究的国家。这是《管子》中对音律的论述。

Page 47: 天坛的神乐署

这是《史记 ·乐书》中对音律的论述。

Page 48: 天坛的神乐署

这是明代的鎏金铜编钟。 

Page 49: 天坛的神乐署

这是《史记·律书》。古代乐律方面用得最广泛的是“三分损益律”(就好比是一支竹管我们将它分为三等分,减 1/3叫损,加 1/3叫益,用这种加减法计算出十二律的高度)和“十二平均律”。

Page 50: 天坛的神乐署

这是“十二律管”。就是十二支定音笛,不同的管笛长度对应不同的音律。

Page 51: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52: 天坛的神乐署

下面的展室是“鼓室 ” 。

Page 53: 天坛的神乐署

鼓是历代“雅乐”中形制种类最多的乐器。

Page 54: 天坛的神乐署

这种大鼓叫 “建鼓”。建鼓是革类打击 乐器。

Page 55: 天坛的神乐署

战国时代已经广泛应用。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实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  

Page 56: 天坛的神乐署

建鼓的底座

Page 57: 天坛的神乐署

这是汉代砖雕上的图案,是打击建鼓的情景。

Page 58: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小鼓叫 “搏拊” ,也是历代雅乐中一直沿用的乐器,在中和韶乐中用以节乐。演奏时,紃悬于项,用两手拍击,建鼓一击,搏拊以两击应节。 

Page 59: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两个木头叫“

雅”

,是中和韶乐的木制

打击乐器,演奏时,“

武舞工人持之筑地

以节律”。应该就像我们现在夯地一样。

Page 60: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叫“柷”,也是古代打击乐器,方形,以木棒击奏 ,表示乐曲开始。自周代开始用于宫廷雅乐,属历朝雅乐的专用乐器。在中和韶乐中用于起乐。

Page 61: 天坛的神乐署

这些架子上是你从未见过的鼓——失传了几百年的八面雷鼓、六面灵鼓、四面路鼓……

Page 62: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就是“四面路鼓”。路鼓是古时祭享宗庙所用的四面鼓。

Page 63: 天坛的神乐署

这面鼓叫晋鼓。晋鼓可不是指山西的鼓哦,

而是周代六鼓之一。通常用于宫廷礼乐,作

乐时,先击编钟,后击晋鼓。

Page 64: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是商代晚期的虎纹大铙。

大铙是古

代铜制打击乐器,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于

军旅,类似战鼓的作用。击铙于山顶,可号

召军队,指挥军阵,振奋军心,威慑敌人。

二是用于祭祀和宴乐时配合其他乐器击奏打

节拍。

Page 65: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大罐子叫虎纽錞于,是盛行于东周和汉

代的一种铜制乐器。多与鼓配合,用于号令

军士行动,战争中指挥进退。它还是娱乐、

祭祀、祈祷、庆典等礼仪活动中的重要祭器。

Page 66: 天坛的神乐署

虎纽錞 于顶部是一个虎造型的纽子 ,用于系绳悬挂。以物击之而鸣 。

Page 67: 天坛的神乐署

接下来的展室是《舞蹈服饰 展室》

Page 68: 天坛的神乐署

中国古代祭祀舞蹈分 为文舞和武舞,这是文舞。文德舞文德舞为车书会同之舞,象征以文德治太平。 以揖让得天下者先舞文舞。

Page 69: 天坛的神乐署

这是武功舞,即平定天下之舞,象征以武功定祸乱;以征伐得天下者先舞武舞

Page 70: 天坛的神乐署

   进入词曲 展室 

Page 71: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72: 天坛的神乐署

雅乐相关典籍。

Page 73: 天坛的神乐署

周代即有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之说。汉武帝时以李延年为乐府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人作郊祀歌十九章。童男女七十余人一起歌唱。

Page 74: 天坛的神乐署

这是《中和韶乐》总谱之一。

Page 75: 天坛的神乐署

下面就是《笛箫埙笙琴瑟 展室 》

Page 76: 天坛的神乐署

中和韶乐最重要的特点是“八音”具备,八音就是使用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演奏的音乐,所以又称八音乐。 

Page 77: 天坛的神乐署

接下来是埙展室。 

Page 78: 天坛的神乐署

这四个是商代的陶埙。安阳刘家庄墓出土。

Page 79: 天坛的神乐署

三彩人形陶埙。 

Page 80: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展室是笙。 

Page 81: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笙是战国时期的。

Page 82: 天坛的神乐署

清代的竹笙。

Page 83: 天坛的神乐署

琴瑟 展室。据考证,琴于商周时期即已 出现,俗称古琴。有关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三千年来,琴在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Page 84: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是东坡居士琴,宋代,仲尼式。

Page 85: 天坛的神乐署

古 琴

Page 86: 天坛的神乐署

这个瑟是清代文物。 

Page 87: 天坛的神乐署
Page 88: 天坛的神乐署

参观完“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博物馆”,不禁感慨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音乐源远流长,我们懂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这个展览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一一看完还真够累的,不过和获得的教益相比——很值得。

Page 89: 天坛的神乐署

许多图片选自网络 谢谢!

HYF 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