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6
1 馬馬馬 馬馬馬馬馬馬馬 「」 政政政 11.10.01 政

Transcript of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Page 1: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

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政策會 11.10.01 更新

Page 2: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

六三三跳票─ GDP經濟成長率三年平均僅 3.24%

馬英九喊出「六三三」 (年經濟成長率達到 6%) 的政見,馬政府上任三年來經濟成長率平均僅 3.2% ,證明已經跳票;馬政府對外界宣稱 2010年經濟成長率高達 10.8% ,其實是因為前一年比較基期負 1.93% 太低的緣故。「民進黨執政時期 (2000-2007 年 )每年經濟成長率平均 4.4% 」

3.67

6.194.70 5.44 5.98

0.73

10.88

4.815.265.80

-1.65 -1.93

-4

-2

0

2

4

6

8

10

12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f)

% GDP 成長率

Page 3: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3

六三三跳票─失業率三年平均超過 5%高檔

馬英九喊出「六三三」 (失業率要降到 3%) 的政見,馬執政期間,失業率平均 5.1% ,距離 3%以下還有一大段距離 (民進黨執政期間平均 4.2%) ;2011 年 8月失業率雖降至 4.45% ,仍高居亞洲四小龍中的第一 (新加坡 2.1% 、韓國 3.1% 、香港 3.2%) 。

2.99

4.575.17 4.99

4.44 4.13 3.91 3.91 4.14

5.855.21

4.45

0

1

2

3

4

5

6

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1-

8)

% 失業率

Page 4: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4

六三三跳票─平均國民所得不到兩萬美元

馬英九喊出「六三三」 (人均國民所得達 3萬美金 )的政見,馬執政期間,平均國民所得不到兩萬美元,結果也是跳票。馬英九後來改口說「六三三」政見希望八年能夠做到。

1329911821 12077 12549

1360214412 14724 15192 15194

14271

16413

020004000

60008000

1000012000

140001600018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美元 平均國民所得

Page 5: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5

農業跳票─四年內每戶農家所得未能破百萬元

馬英九喊出「四年內每戶農家所得突破百萬元」,主計處最新「家庭收支調查」, 2010 年農家平均每戶所得只有 88.5 萬元,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對外坦言達不到。 (2006 年農家平均家戶所得達 94.1 萬元 )

917623

881298

860771873901

893124

872677

941160 937053

917705

872668884547

800000

820000

840000

860000

880000

900000

920000

940000

960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元 農民家戶年所得

Page 6: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6

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等分為 5組, 2010 年最高 20% 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 178.73 萬元,為最低 20% 家庭 28.85 萬元的 6.19 倍;財稅資料中心統計,將綜所稅申報戶分成二十等分, 2009 年最低 5%家庭平均年所得只有 5.1 萬元,最高 5%家庭平均年所得達 382.2 萬元,貧富差距飆升至 75倍,不僅續創歷史新高,更遠高於 2008 年的 65 倍。

5.55

6.39

6.166.07 6.03 6.04 6.01 5.98 6.05

6.346.19

5

5.2

5.4

5.6

5.8

6

6.2

6.4

6.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若不包含社福、稅費等政府移轉收支, 2010 年更高達 7.72 倍

五等分家庭可支配所得最高所得組為最低分位組之倍數

Page 7: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7

低收入戶數創歷史新高

2010 年雖然經濟成長率 10.88% ,但是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幾乎是零成長的 0.2% 。 2011 年第二季低收入戶戶數達 114,437 戶、 276,128 人,較 2008 年的第二季 87,664 戶、 209,945 人,分別增加 26,773 戶 (31%) 、 66,183 人 (32%), 並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66467 67191 70417 76406 82783 84823 89900 90682 93032105265 112200 114437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II)

戶 低收入戶戶數

Page 8: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8

若把物價上漲的因素加上去, 2011 年 1至 7月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 34,203 元,比 1999 年時的實質經常性薪資 34,845 元還少 642 元。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物價通膨下,薪水回到 13年前的水準

實質經常性薪資

3484535335

35895 36236 36397 3612535598 35728 35693

3456134096 34388 34203

32000

33000

34000

35000

36000

3700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1-7 )月

新台幣

Page 9: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9

月收入未滿兩萬元的受雇勞工 103.8萬人,佔整體 13%

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應該合理分配給勞工階層,「窮忙族」越來越多的社會現象,與吳揆當初所揭櫫的「庶民經濟」完全背道而馳。

84.4

91.396.5

103.5

95.8

85.4 8480.5

84.3

106.2103.8

60

70

80

90

100

11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萬人 月收入未滿 2萬元之受雇就業人數

Page 10: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0

月收入未滿三萬元的受雇勞工超過 359.7萬人,佔整體 45%

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應該合理分配給勞工階層,「窮忙族」越來越多的社會現象,與吳揆當初所揭櫫的「庶民經濟」完全背道而馳。

295305.6 308.6

325.8 327.3320.1 320.9

328.1 330.8

364.8 359.7

250

270

290

310

330

350

370

39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萬人 月收入未滿 3萬元之受雇就業人數

Page 11: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1

非典形雇用人數節節攀升

2010 年非典型雇用人數達 92.3 萬人。「部分工時勞工」 38.4 萬人,較 2008 年增加 23.47% ,「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勞工」 53.9 萬人,較 2008 年增加 8.23% 。「非典型雇用」人口日趨年輕化、高學歷化,但卻是低薪資、工時長、工作不穩定,淪為「可拋式」勞力。

31.136.8 38.4

49.8 51.7 53.9

0

10

20

30

40

50

60

2008 2009 2010

部分時間工作

臨時性或人力派遣

萬人 非典型雇用人數

Page 12: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2

青年失業高達 13.58% ,為整體失業率的 3倍

失業各年齡層中以青年失業最為嚴重,主計處 2011 年 1-8 月的調查資料,20-24歲的年輕人的失業率達 12.77% , 8月份更高達 13.58% ,平均每 100 人中就有 13人失業。 (民進黨執政時 2000-2007 年平均為 10.02%)

6.89

9.6511.31 10.95 10.44 10.33 10.1 10.56

11.89

14.6713.51 12.77

0

24

68

10

1214

1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1-8)

% 20~24歲失業率

Page 13: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3

物價驚驚漲,下半年會更慘

雖然今年 8月份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為 1.34% ,但是與民生物資相關的物價,漲幅卻高達 6~12% ,對於薪水階級及弱勢族群來說,生活更加辛苦。

9.5

6

10.611.8 11.5

0

2

4

6

8

10

12

14

麵粉 雞肉 蛋 沙拉油 泡麵

% 民生物價年增率 (2011 年 8月 )

Page 14: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4

北市買房平均要 16.2 年不吃不喝

「房價太高買不起」列為十大民怨之首,台北市買一間房子平均要 16.2年不吃不喝。馬政府推出多項政策,包括遺贈稅調降為 10% 、利率長期處於低檔、 ECFA 題材引爆資金行情等,助長了房市的泡沫化。

7.38.9

7.46.2

7.16.2

9

16.2

9.4

6.7 7.3 6.9

02

46

810

1214

1618

整體 台北市 新北市 桃竹縣市 台中縣市 高雄市

2008Q2

2011Q2

倍 房價年所得比

Page 15: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5

馬政府「苦民所苦」淪為口號

4.24 4.564.97 4.71

6.056.44

4.51

5.71

7.67

4.98

6.18

0

1

2

3

4

5

6

7

8

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民痛苦指數

馬總統說要「苦民所苦」,但是馬政府執政三年,人民的痛苦指數 (失業率 +通貨膨脹率 )平均達 6.28% ,反映出一般家庭收入明顯減少、實質購買力降低,生活負擔越來越重。 (民進黨執政 2000-2007 年平均為 5.15%)

Page 16: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6

馬政府三年舉債超過 1兆 3千億元

馬政府執政三年財政惡化、債台高築,三年舉債超過 1兆 3千億元。過度的浪費不僅造成沉重的財政赤字,更是拖垮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4679

3551

2450

32182935

2515

13801017 1255

4138

47974455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億元 中央政府債務舉借

Page 17: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7

馬政府近三年赤字達 1兆 2千億元

馬政府 2009 至 2011 年的赤字,平均一年高達 4千億元,相較於民進黨執政時期, 2000 至 2007 年平均一年的赤字只有 1千 800億元,執政後期的2006 、 2007 年的赤字只有 912 以及 107億元,幾乎達到收支平衡的情況,顯示馬政府的財政紀律不彰以及治理能力的不足。

18232198

2479

3147

2515

1886

912

107

1081

44234114

3426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億元 中央政府赤字

Page 18: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8

債留子孫─馬政府債務創歷史新高

馬政府中央一年期以上債務餘額達 4.92兆元,若再加上潛藏性債務 13.3兆,後代子孫等於一出生就負債 80 萬元。

2.452.76 2.85 3.12 3.36 3.55 3.62 3.72 3.78

4.134.54

4.92

0

1

2

3

4

5

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兆元 (新台幣 )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

Page 19: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19

僑外對台投資萎縮急凍

民進黨執政期間 2000-2007 年平均一年僑外投資達 72億美元,執政的最後一年 (2007 年 )更高達 154億美元,馬政府上台後僑外對台投資卻一再倒退嚕, 2008-2010 年平均一年僅 56億美元,馬政府的效能不彰是造成外商裹足不前的主因。

76

5133 36 40 42

140154

82

4838

29

020406080

10012014016018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1-8)

億美元

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金額

Page 20: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0

台灣「錢進中國」創歷史新高

馬政府說簽了 ECFA之後,會讓台灣廠商加碼投資、根留台灣,增加國內工作機會。結果卻是「加碼中國、前進大陸」創歷史新高,台灣接的訂單卻有近半在中國生產,無助於創造國內就業機會。 (民進黨執政 2000-2007 年平均一年 55億美元,馬政府執政 2008-2010 平均達 94億美元 )

26 2839

46

6960

74

97 98

61

122

96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1-8)

億美元 台灣對中國投資金額

Page 21: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1

ECFA成效不彰─今年 1-8 月台灣對中國出口成長 ,比對美國、歐洲、東協六國出口成長還低

馬政府說簽 ECFA可以減少台灣灣產品輸入中國的關稅成本,增加台灣出口中國的競爭力,但是台灣產品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佔有率,由 2010 年的 8.29% ,下降至今年 1至 8月的 7.35% ,今年我國對中國的出口表現,亦不如對美國、歐洲、東協出口的成長。

10.4

22.4

13.7

23.5

0

5

10

15

20

25

( )中國 含香港 美國 歐洲 東協六國

% 台灣 2011 年 1-8 月對各國出口成長率

Page 22: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2

亞洲四小龍台灣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吊車尾

台灣人均國民生產毛額不到兩萬美金,居亞洲四小龍之末,甚至不到新加坡的一半。

18588 20742

31758

43867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台灣 韓國 香港 新加坡

美元

2010 年各國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

Page 23: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3

亞洲四小龍台灣失業率衝最高

台灣失業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甚至超過新加坡的兩倍。

4.45

3.2 3.1

2.1

0

1

2

3

4

5

台灣 香港 韓國 新加坡

% 2011 年 8月各國失業率

Page 24: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4

亞洲四小龍台灣勞工薪資最低

1276

20531766

2662

0

1000

2000

3000

台灣 韓國 (2008 )香港 年 新加坡

美元 2009 年各國非農業員工薪資

台灣勞工薪資也是亞洲四小龍最低,不到新加坡的一半。

Page 25: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5

亞洲四小龍台灣出口成長幅度倒數第二

擺脫美國次貸金融風暴,國際貿易量復甦,但今年 1-8 月台灣出口年增率成長 15.7% ,在四小龍中只有比香港的 13.2% 高。

15.7

23.9

13.2

20.7

0

10

20

30

台灣 (1-7 )韓國 月 香港 新加坡

% 2011 年 1-8 月四小龍出口年增率

Page 26: 111001馬政府無感復甦圖像

26

效能不彰的馬政府拖累台灣競爭力

項目 2010 2011 10-11變動

總體排名 8 6 +2

經濟表現 16 8 +8

政府效能 6 10 -4

企業效能 3 3 0

基礎建設 17 16 +1

IMD 《 2011世界競爭力排名》

馬政府的效能不彰,成為台灣競爭力的最大包袱,其中財政問題、只重硬體建設不重視科技、醫療、教育軟體建設,更造成國家資源的嚴重錯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