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43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 /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 /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 阳春白雪. 先秦百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儒学的创立. 1 ,说“儒” 儒,古汉语写作 “ 需 ” ,会 “ 沐浴 ” 之意。 人为何要沐浴?准备参加祭祀活动。. 许慎 《 说文解字 》 : “ 儒,术士之称 ” ; 胡适:儒为 “ 殷民族的教士 ” 。. 儒,最早指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文化人 作为殷商苗裔的孔子,年轻时以 “ 儒 ” 为业 在 “ 百家争鸣 ” 的春秋战国时代, “ 儒 “ 成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 . 2 , 孔子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Page 1: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第二章 儒家文化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儒与孔子 / / 儒学三期 儒学三期 / / 儒教三义 儒教三义

阳春白雪

Page 2: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先秦百百家争鸣先秦百百家争鸣

Page 3: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一、孔子与儒学的创立一、孔子与儒学的创立11 ,说“儒”,说“儒” 儒,古汉语写作儒,古汉语写作““需需””,会,会““沐浴沐浴””之意。之意。 人为何要沐浴?准备参加人为何要沐浴?准备参加祭祀活动。祭祀活动。

Page 4: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儒,术士之称儒,术士之称””;;胡适:儒为胡适:儒为““殷民族的教士殷民族的教士””。。

Page 5: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儒,最早指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儒,最早指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文化人文化人•作为殷商苗裔的孔子,年轻时以作为殷商苗裔的孔子,年轻时以““儒儒””为业为业•在在““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儒““成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 成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

Page 6: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88

22 , 孔子,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孔子名丘字仲尼 , 鲁 国 陬 邑尼 , 鲁 国 陬 邑( 今 山 东 曲 阜 )( 今 山 东 曲 阜 )人 , 生 于 鲁 襄 公人 , 生 于 鲁 襄 公二 十 二 年 , 卒 于二 十 二 年 , 卒 于鲁 哀 公 十 六 年 鲁 哀 公 十 六 年 (( 前前 551-551- 前前

479)479) 。。 (( 据据《《史记史记 .. 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

Page 7: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Page 8: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的人格魅力•十五而志于学十五而志于学•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吾道不生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吾道不生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吾与点也吾与点也•前言戏之耳前言戏之耳

Page 9: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二、儒学三期二、儒学三期 原始儒学原始儒学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Page 10: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11 ,原始儒学,原始儒学

      原始儒学,又称孔学。其儒学元原始儒学,又称孔学。其儒学元典(六经及语、孟)产生于这一时代。典(六经及语、孟)产生于这一时代。 孔子面对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孔子面对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社会而呼吁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社会而呼吁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要义有四:血缘,仁义,礼乐,要义有四:血缘,仁义,礼乐,中庸。中庸。

Page 11: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孔子孔子去世后,儒分八家。其中对去世后,儒分八家。其中对儒学思想在理论上贡献最突出的是儒学思想在理论上贡献最突出的是以孟子为首的以孟子为首的““孟氏之儒孟氏之儒””和以荀和以荀子为首的子为首的““孙氏之儒孙氏之儒””。。

Page 12: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孟子孟子 孟子,名柯,孟子,名柯,邹国(今山东邹邹国(今山东邹县))人。生卒县))人。生卒年不详,据年不详,据《《孟孟

子子》》一书推断,一书推断,约生于周安王十约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卒于周赧七年,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前王十一年(前385-385- 前前 304304 )。)。

Page 13: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孟子孟子提出了提出了““性善性善””理论。 理论。 ““尽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矣”” 。并提出了 。并提出了““仁政仁政””学说和学说和““民本民本””思想,作出了思想,作出了““民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的著名论断。还提出还提出““与民同乐与民同乐””的主张。的主张。

Page 14: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荀子思想的主要特色是荀子思想的主要特色是综合百家、调和儒、法。荀综合百家、调和儒、法。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恶从善,才后天的努力,去恶从善,才能达到道德品质的高尚境界。能达到道德品质的高尚境界。

Page 15: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22 ,两汉经学,两汉经学    董仲舒(前董仲舒(前 170-104170-104 )于)于前前 140140 年上年上《《天人三策天人三策》》,建,建议以经他改造的儒学作为专制帝议以经他改造的儒学作为专制帝国的统治思想:国的统治思想:““诸不在六艺诸不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勿使并进。””

Page 16: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经,在先秦泛指各家经典,在  经,在先秦泛指各家经典,在汉代则专指儒家经典。从西汉中汉代则专指儒家经典。从西汉中到东汉中二百余年,是经学的全到东汉中二百余年,是经学的全盛时代,盛时代,““一经说至百余万言,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大师众至千余人””。汉代经学有。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之分 。

Page 17: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国家利用通经且遵奉统一信仰国家利用通经且遵奉统一信仰的儒生来建立官僚机构,将学术思的儒生来建立官僚机构,将学术思想纳入政治实践,为巩固专制国家想纳入政治实践,为巩固专制国家找到绝好途径。找到绝好途径。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官学与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官学与私学)之争,开启了中国学术的政私学)之争,开启了中国学术的政治主义与历史主义以及主流意识与治主义与历史主义以及主流意识与民间自由意识两大传统。民间自由意识两大传统。

Page 18: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33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以以““理理””为宇宙的最高本体和为宇宙的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名;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名;   以孔儒为核心却又融合佛、道,  以孔儒为核心却又融合佛、道,又称又称““新儒学新儒学””;;   以  以““明道明道””为目的,又称为目的,又称““道道学学”” 。 。

Page 19: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濂溪(周敦颐)开创,出入释濂溪(周敦颐)开创,出入释老,反求诸六经,建立无极→老,反求诸六经,建立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又提出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又提出““主静主静””、、““窒欲窒欲””的路径。的路径。

Page 20: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关学(张载)洛学(二程)奠关学(张载)洛学(二程)奠基,将人性与天地之性浑然一基,将人性与天地之性浑然一体,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体,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证。洛学则在实有中抽象出一证。洛学则在实有中抽象出一个个““理理””。。

Page 21: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朱熹集大成。理,在逻辑上先朱熹集大成。理,在逻辑上先于、高于、超越于万事万物,于、高于、超越于万事万物,又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又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而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又是理的而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又是理的具象化,从而将具象化,从而将““理理””还原到还原到现实世界和日常人伦。现实世界和日常人伦。

Page 22: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王阳明倡心学。王阳明倡心学。““心即理心即理””、、““ 心外无理心外无理 ”” ,将,将 ““ 心心 ”” 与与““理理””统一,以统一,以““心心””主宰万物。主宰万物。阳明心学还包括阳明心学还包括““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和和““致良知致良知””。。

Page 23: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泰州学派:心学异端泰州学派:心学异端 阳明之后,王学发生分化,阳明之后,王学发生分化,王艮发展为泰州学派,成为王学左王艮发展为泰州学派,成为王学左派,主张百姓日用即是道,肯定饮派,主张百姓日用即是道,肯定饮食男女之性。李贽师王艮之子,倡食男女之性。李贽师王艮之子,倡““童心说童心说””和和““自然人性论自然人性论””。。

Page 24: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三、儒教三义三、儒教三义 仁义仁义 礼乐礼乐 内圣外王内圣外王

Page 25: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1,仁义1,仁义““仁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际之间的的最初含义是指人际之间的亲善关系,在此基础上孔子将亲善关系,在此基础上孔子将““仁仁””提升为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提升为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范畴。如何达到如何达到““仁仁””?孔子提出了两?孔子提出了两个根本标准:个根本标准:忠恕。。

Page 26: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义者,宜也义者,宜也 礼崩乐坏、天下无道之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之时,““弘道弘道””的担子便落到的担子便落到““士士””(知(知识分子)身上。在识分子)身上。在““势势””的高压之的高压之下,士以下,士以““道义道义””自重,以自重,以““仁仁”” 作作““义义””的保证,形成的保证,形成““道义道义””与与““权势权势””的对峙或冲突。的对峙或冲突。

Page 27: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道义与权势冲突中的四种类型道义与权势冲突中的四种类型•陈寅恪:殉道陈寅恪:殉道•冯友兰:徜徉冯友兰:徜徉•吴 晗:遵命吴 晗:遵命•郭沫若:逢迎郭沫若:逢迎

Page 28: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2,礼乐2,礼乐 礼乐,中国传统社会的典礼乐,中国传统社会的典章制度、良风美俗和道德规范。章制度、良风美俗和道德规范。

Page 29: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说说““礼礼”” 礼,左为示旁,右为礼,左为示旁,右为““行行礼之器礼之器””((《《说文说文》》)右边的上半)右边的上半部是二玉在器之形,部是二玉在器之形,““盛玉以奉神盛玉以奉神人之器人之器””(王国维);下半部是(王国维);下半部是““鼓鼓””的初文(郭沫若)。的初文(郭沫若)。 ““ 礼礼””字的最初含义是指向字的最初含义是指向神出示礼(玉)乐(鼓)的祭祀活神出示礼(玉)乐(鼓)的祭祀活动。动。

Page 30: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礼乐又与专制等级相关。祭祀活动礼乐又与专制等级相关。祭祀活动有诸多规范,人在社会中的等级通有诸多规范,人在社会中的等级通过礼显示、固定下来并弥漫开去,过礼显示、固定下来并弥漫开去,礼乐于是成为典章制度、社会法规、礼乐于是成为典章制度、社会法规、行为规范的总称。行为规范的总称。

Page 31: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三礼与五礼三礼与五礼•三礼:儒家的三部典籍。三礼:儒家的三部典籍。《《周礼周礼》》,周王朝国家建构的基本大法;,周王朝国家建构的基本大法;《《仪礼仪礼》》,礼乐制度下贵族生活的细节规定;,礼乐制度下贵族生活的细节规定;《《礼记礼记》》,从礼的各种规定中阐发出的治国为,从礼的各种规定中阐发出的治国为帮的微言要义。帮的微言要义。•五礼:吉、凶、军、宾、嘉五礼:吉、凶、军、宾、嘉

Page 32: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孔子礼乐观:孔子礼乐观: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复西周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的礼乐制度,““行夏之时,乘殷之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辂,服周之冕,乐则《《韶韶》》舞。舞。”” 孔子晚年返鲁,以六艺教人,其中孔子晚年返鲁,以六艺教人,其中礼与乐最为重要,孔子是礼乐文化礼与乐最为重要,孔子是礼乐文化的传播者。的传播者。

Page 33: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援援““仁仁””入礼乐入礼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如乐何?•子夏曰:礼后(于仁)乎?子夏曰:礼后(于仁)乎?

Page 34: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游于艺游于艺•子曰: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子曰: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言。””•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

Page 35: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孟子礼乐观:与民同乐孟子礼乐观:与民同乐 孟子说孟子说““今之乐由(犹)古今之乐由(犹)古之乐也之乐也””,孟子并不在乎新乐,孟子并不在乎新乐还是雅乐,而在乎统治者是否还是雅乐,而在乎统治者是否““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天下,忧以天下””,是否与民,是否与民同乐。同乐。

Page 36: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荀子礼乐观:乐合同,礼别异荀子礼乐观:乐合同,礼别异 荀子说: 荀子说: ““恭敬,礼也;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调和,乐也。””又说:又说:““乐也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别异。””

Page 37: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33 ,,内圣外王 以圣贤的人格为价值指向,以圣贤的人格为价值指向,以个体的道德自觉为修身原则,以个体的道德自觉为修身原则,最终挺立于天地之间,担当起最终挺立于天地之间,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国家和民族的重任。

Page 38: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完全的人格完全的人格•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幸而免。””

Page 39: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四教与六艺四教与六艺•四教:文、行、忠、信四教:文、行、忠、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Page 40: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好 学好 学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枉。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枉。

Page 41: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尚 中尚 中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民鲜久矣。 圣人(中庸)圣人(中庸)——君子君子 ——狂狷狂狷——乡愿(小乡愿(小人)人)

Page 42: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论语论语 ·· 卫灵公卫灵公》》 1818 -- 2424 则则    

Page 43: 第二章    儒家文化 儒与孔子  /  儒学三期  /  儒教三义

《《论语论语 ··季氏篇季氏篇》》 44 -- 1010 则则•三友三友•三乐三乐•三愆三愆•三戒三戒•三畏三畏•九思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