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 基測試題

30
歷歷 歷歷 歷歷歷歷 歷歷歷歷 歷歷 歷歷歷歷 歷歷 歷歷歷歷 歷 3 歷

description

第 3 章. 第二、三級產業.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 ( ) 1. 右圖為 21 世紀初的熱賣 商品預測表。請問:臺 灣的工業應朝哪一個方 向發展,才能提升產業 競爭力? (A) 勞力密集工業 (B) 原料密集工業 (C) 動力密集工業 (D) 技術密集工業 【93 年第一次基測 】. D. 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熱賣商品多為高科技類產品,屬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的產業。 觀念:強調臺灣現在工業的走向為「技術密集的高科技工業」。.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歷屆 基測試題

Page 1: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歷屆基測試題基測試題

第二、三級產業第二、三級產業第 3 章

Page 2: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 1. 右圖為 21 世紀初的熱賣 商品預測表。請問:臺 灣的工業應朝哪一個方 向發展,才能提升產業 競爭力? (A) 勞力密集工業 (B) 原料密集工業 (C) 動力密集工業 (D) 技術密集工業

【 93 年第一次基測】

D

Page 3: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熱賣商品多為高科技類產品,屬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的產業。

觀念:強調臺灣現在工業的走向為「技術密集的高科技工業」。

Page 4: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2. 下列為四種不同的工作型態。請問:哪一種

工作屬於第二級產業? 【 93 年第二次基測】

(A) (B)

(C) (D)

D

Page 5: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 (A) 貨車司機屬第三級產業, (B) 美髮師屬第三級產業, (C) 養羊人屬第一級產業, (D) 建築工人屬第二級產業。

觀念:能區別「三級產業」的類型。

Page 6: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 3. 右圖為幸福國四個地 區的商業營業場所數 量比例圖(圓餅圖) 。從圖中資料,可知 東部具有下列哪一項 特徵? (A) 商業比工業發達 (B) 工業比商業

發達 (C) 商業營業場所比其他地區多 (D) 大型商業營業場所比其他地區多

【 94 年第二次基測】

C

Page 7: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圓餅圖」用以比較不同地區同一現象的差異情況,以商業營業場所數量而言,東部地區所占的比例最多。

觀念:能判讀統計圖中的「圓餅圖」。

Page 8: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產業別1981 年 1991 年 2001 年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總人數( 千人 )

4,448 2,224 5,274 3,165 5,553 3,830

農業 ( % )

20.0 16.5 14.5 10.4 9.3 5.1

工業 ( % )

42.5 42.1 42.2 36.1 41.3 28.2

服務業( % )

37.5 41.4 43.3 53.5 49.4 66.7▲表(一)

Page 9: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 4. 表(一)是臺灣地區三級產業跨期比較的部分內容摘要。根據內容判斷,我國產業發展具有下列哪一種現象?

(A) 我國的勞動人口數呈現下降趨勢 (B) 勞力比例改變反映產業結構轉變 (C) 產業轉型兩性工作所得漸趨同酬 (D) 農業與工業勞動力人口比例增加

【 95 年第一次基測】

B

Page 10: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由題幹中的表可知,自 1981 年至 2001 年間,農業總人口比例下降,而服務業人口比例增加。再由女性人口的工業比例下降可知,昔日的工業多為勞力密集型的產業,隨著自動化生產進程,女性勞工比例減少,轉而從事服務業的種種證據可知,臺灣地區的產業結構產生轉變。

觀念:了解一國「三級產業比例變化」代表的意義,並能從圖表分析轉換成文字敘述。

Page 11: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年別( 西元 )

1952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農業( %

)32.2 29.1 28.5 23.6 15.5 12.7 7.7 5.8 4.1

工業( %

)19.7 23.2 29.9 30.2 36.8 39.9 45.7 46.3 42.5▲表(二)

Page 12: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5. 表(二)為歷年來臺灣農、工業占國內生產

淨值的比例,我們可運用表中資訊回答下列哪一問題?

(A) 工業產值比例在 1960 年後,呈現出何種發展趨勢?

(B)1985 年的勞工人口比 1960 年的勞工人口增加多少?

(C) 自哪一年起,資訊工業占工業產值的比例大幅提升?

(D)1955 年後,農地轉為工業用地的土地面積比例為何?

【 95 年第二次基測】

A

Page 13: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表中僅提供農、工業的產值比例變化,由表中可知,農業產值比例逐年下降,而工業產值的比例逐年上升。

觀念:了解一國「三級產業比例變化」代表的意義,並能從圖表分析轉換成文字敘述。

Page 14: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 6. 右圖為乙國某年的 進出口資料。根據 該年資料判斷,下 列何者正確? (A) 乙國為貿易出 超國 (B) 進口物資只限於農工原料 (C) 乙國為主要農工資源出口國 (D) 工業產品進口總額達到 1112.06 億元

【 96 年第一次基測】

A

Page 15: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乙國出口總額大於進口總額,因此為 出超國。進口原料尚包括其他項目,主要出口品為工業產品,總額達1112.06 億元。

觀念:了解「出超」、「入超」的觀念。

Page 16: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北美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組織

Page 17: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 7. 右圖是 2005 年臺灣出口到各國的貿易值比例。根據圖中的資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日本向臺灣進口最多產品 (B)歐盟國家與臺灣亦有貿易活動 (C) 臺灣為北美自由貿易區之成員 (D) 臺灣進口最主要的來源是中國大陸

【 96 年第二次基測】

B

Page 18: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此圖為臺灣出口貿易圖,故無從判斷 臺灣進口貿易及地區;北美自由貿易區僅有加、美、墨三國。

觀念:了解國際貿易中何謂「進口」、「出口」的意義。

Page 19: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產業分類 人口比例(%)第一級 0.2

第二級 33.0

第三級 66.8

▲表(三)( ) 8. 表(三)是某地區三級產業的就業人口比例

資料,從表中可直接看出此地具有下列何種產業特色?

(A) 服務業發達 (B) 以農牧業為主 (C) 科學技術先進 (D) 加工製造比例最

高【 97 年第一次基測】

A

Page 20: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第三級產業的人口比例最高,因此服 務業發達。

觀念:了解「三級產業比例高低」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Page 21: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9. 在臺灣,有毛巾業者為了增加競爭力,把

毛巾摺成蛋糕形狀,成為廣受歡迎的禮盒;也有部分果農將水果製成果醬、果酒、果醋等產品銷售,以因應外國農產品的低價競爭。上述這些作法,主要是要達到下列何項目的?

(A) 提高附加價值 (B) 降低生產成本 (C)縮小城鄉差距 (D) 減少運輸里程

【 99 年第一次基測】

A

Page 22: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當中國加入國際貿易體系,臺灣毛巾、農產品業者已無力與中國競爭低價產品,業者只有轉型提高附加價值,才能做出市場區隔。

觀念:了解臺灣工業的轉型。

Page 23: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10.茶、糖、樟腦是晚清臺灣重要的出口

商品,當時臺北大稻埕常可見到婦女坐在洋行的騎樓下從事挑選茶葉的加工工作。洋行最初選擇大稻埕作為茶葉加工的地方,和下列何種區位條件最有關係?

(A)市場 (B)交通 (C) 動力 (D) 技術

【 99 年第二次基測】

B

Page 24: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 1860 年臺灣開港,臺灣北部山區廣植茶樹,茶葉在大稻埕加工,其交通距離最短。

觀念:了解各類型的工業適合的工業區位。

Page 25: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11. 下表為某工廠設置於甲、乙二地的成

本分析,該工廠老闆根據此分析結果,決定將工廠設於乙地,以減少支出。若僅由表中資料判斷,下列何項區位要素是其設廠最主要的考量?

(A) 原料  (B)市場  (C) 勞工  (D) 動力

【 100 年第一次基測】

A

成本

地點原料運輸 勞工 動力 產品運輸 其他

甲地 500 200 100 200 50

乙地 200 180 120 300 30

Page 26: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此表格敘述工廠設在乙地原料運輸成本較工廠設在甲地的成本低很多,所以基於省成本的目的,工廠設在乙地是因為原料區位。

觀念:了解工業區位條件。

Page 27: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12.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追求最高利潤,

在選擇設廠地點時,通常會考量原料、動力、勞工、市場等區位條件。下列選項中,企業設廠主要考量的區位條件,何者與其他三者差異最大? (A) 臺灣在民國 50 年代設立加工出口區,發展紡  織、電子組裝等加工業 (B) 中國於沿海地區設立經濟特區,吸引外商前  往投資玩具、製鞋等工業 (C) 日本於 1980 年代,產業開始外移,家電公司  紛紛至東南亞設立工廠 (D)委內瑞拉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會員國,有不  少外商前往投資石化工業 

【 100 年第二次基測】

D

Page 28: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 (A) 、 (B) 、 (C)皆為勞工區位; (D) 為原料區位。

觀念:了解工業區位條件。

Page 29: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 13. 圖 ( 二三 ) 為甲國在

2008 年至 2011 年進出口貿易的年度資料。根據圖中內容判斷,甲國在下列哪一年的貿易出超金額最多?(A) 2008 年 (B) 2009 年 (C) 2010 年 (D) 2011 年 

【 102 基測】

D

Page 30: 歷屆 基測試題

歷屆基測試題歷屆基測試題

解析:貿易差額的計算方式為出口貿易額減去進口貿易額,其值若是正值為出超,若是負值則為入超,依此計算,可得知2011 年的出超值最高。

觀念:了解貿易差額的計算方式,以及出、入超的概念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