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36
孫 孫 孫 2008/12/17 孫孫孫孫孫孫孫孫孫孫孫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專專專專專專 專專專專專專專專專專專

description

專業學習社群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前言. 起源. 專業學習社群 PLC. 應用. 意義. 動態 模式. 特徵. 效果. 討論架構. WHY??.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Page 1: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 : [email protected]

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Page 2: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討論架構

應用 專業學習社群 PLC

起源

效果

意義

前言

動態模式 特徵

Page 3: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為何要從專業學習社群的角度來探討教師專業發展呢 ?

※現有教師專業發展的局限性:忽略了組織、社群、生態、文化的力量,以致無法兼顧教師個人和學校組織的同步發展。 ※專業學習社群(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PLC )) – – The Big IdeaThe Big Idea ,提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另類思考的另類思考

前言 -1 WHY??

Page 4: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PLC 可當作轉化學校文化的機制 (Bryk, 1994) 課程改革與教學角色的轉變,需要 PLC 成員的共同決策 (Darling-Hammond,1996)PLC 被認為是發展教師能量及促進學校改進的有效策略( Eaker, DuFour & DuFour,2002)學校進步的原因和學校變革的過程,關鍵在於發

展 PLC ( Roberts & Pruitt, 2003)

前言 -2

Page 5: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PLC 提供了教師發展和學校改進的機會,以增進學校的整體效能 (Hord,2004) 。當教師成為 PLC 成員時, 他們可以獲得支持和挑戰,分享教學實務,進而改變教學,提高學生得學習表現 (Stoll & Louis,2007) 。PLCPLC 作為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實踐模作為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實踐模式,將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連結為一個相互式,將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連結為一個相互協調的系統過程,從而超越了已有的二元對立的協調的系統過程,從而超越了已有的二元對立的變革思路,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野。變革思路,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野。

前言 -2

Page 6: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前言 -3

顯然,顯然, PLCPLC 議題在教師專業發展領域中,已經持續受到關注與重視。然而,我們對於專業學習社群的概念、本質與發展的瞭解仍然相當有限。※討論重點:探討專業學習社群的源起、概念、內涵、發展歷程及效果,以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另類思考。

Page 7: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二十世紀九○年代中期,關於 PLC 的界定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各自的論述都是基於對教師、學生和學校的關注而有所側重。1997 年,美國西南教育發展實驗室(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首次發表了關於專業學習社群的實務運作,闡述了專業學習社群是具有共同理念的學校行政人員和教師構成的團體,他們致力於促進學生的學習,並且是進行協同合作、持續發展的學習( Hord, 1997 )。

 專業學習社群的源起 -1

Page 8: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後來, Roberts & Pruitt ( 2003 )在<學校即專業學習社群>(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一書中,參考 Kruse, Louis, & Bryk ( 1995 )、 Hord ( 1997 )的研究成果,編製專業學習社群評量問卷,以共享領導、協同合作、共同價值與願景、結構支持、分享實務等五個向度,來測量專業學習社群的概念。自此, PLC 的內涵通常以這五個向度來加以表述。

美、加、英、澳等國家關於美、加、英、澳等國家關於 PLCPLC 的研究已逐漸蔚為風的研究已逐漸蔚為風潮,快速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門議題(潮,快速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門議題( Stoll, Bolam, Stoll, Bolam, McMahon, Thomas, & Wallace, 2006McMahon, Thomas, & Wallace, 2006 )。)。

 專業學習社群的源起 -2

Page 9: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研究取向 -1

一、從文化視角分析 PLC 的發展: M. Fullan, A. Hargreaves 從教師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教師協作的重要意義。二、從學習型組織的觀點,對教師及學校進行研究: P. Senge 。三、從 PLC 與其他學科或資訊科技整合的角度進行研究:通常以網路作為交流溝通的平台。這種整合需要一定的學科基礎或軟硬體設備作支稱,形成校際間的 PLC 。

Page 10: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研究取向 -2

四、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出發,為了改善學校文化環境和提高教師素質,建立了 PLC :專業發展學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PDS) 、美國西南教育發展實驗室 SEDL(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進行了為期九年的 PLC試驗研究,其試驗區域涉及全美五個州,主要研究如何創建和評估 PLC

Page 11: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研究取向 -3

後續研究建議:1. 進行深度的個案研究,探討 PLC 的實際運作歷程及其效果2. 兼採質性與量化研究,探討 PLC 與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變革的關係3. 進行縱貫研究, 探討 PLC 與學校改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改變

Page 12: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PLC 是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 ),也是一種共同工作的方式( a way of working together ),以促進學校持續改進

PLC 的概念界定: 專業( who ):專業人員(教師) 學習( what ):探究知識 / 進行實踐 社群( How ):共同願景 /民主平等 / 互動對話

專業學習社群是什麼? -1

Page 13: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PLC 是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 ),也是一種共同工作的方式( a way of working together ),以促進學校持續改進

PLC 的概念界定: 專業( who ):專業人員(教師) 學習( what ):探究知識 / 進行實踐 社群( How ):共同願景 /民主平等 / 互動對話

專業學習社群是什麼? -1

Page 14: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是什麼? -2

※ 專業學習社群的三大思維 (The three big ideas of PLCs)

Big idea#1 :確保所有學生的學習( Ensuring that students learn )

Big idea#2 :協同合作的文化(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on )

Big idea#3 :關注學習結果( A focus on results )DuFour ( 2004 )

Page 15: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是什麼? -3

支柱 任務Mission

願景Vision

價值Values

目標Goals

關鍵問題 Why? What? How? Which?When?

如何達成 清楚的目的

可欲的未來 集體承諾 標的時間表

效益 形塑焦點釐清優先順序提供方向 指導行為 建立優先順序

※專業學習社群的四根支柱( The four pillars of PLCs )

Page 16: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PLC :由學校裡的教師、行政人員以及學生共同組成的動態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教師和行政人員作為教育的專業人員,經由個人和組織間的互動、協作,追求持續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以改進組織成員的知識、技能、態度及行為,提高組織進步和成長的能量,最終實現滿足學生需求的共同目標。由教師群體所構成的 PLC ,有別於一般的組織團體,它具有自有的獨特性 。

專業學習社群是什麼? -4

Page 17: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PLC 與一般教師組織團體的差異:第一、相互支持和分享的領導關係,重視平等互動、打破行政領導的權力限制,落實權力分享,以專業發展為引導相互指引、互同學習;第二,集體學習與實踐,強調教師跨年級、跨學科、跨學校的共同學習與協同合作,在各種形式的協同合作中發展對話與反思,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對策;第三,分享價值和共同願景,教師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第四,提供支持性的條件,為教師提供學習社群所需要的活動設備與場所等條件及支持性的反饋等;第五、分享知識與經驗,以信任為前提,建立平等民主的氛圍,教師才能真正的相互協助,接受回饋,採取新的策略改進教學。

專業學習社群是什麼? -5

Page 18: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 -1

相互支持與共同領導 (Supportive and Shared Leadership)

共同價值和願景 (Shared Values and Vision) 集體學習和應用 (Collective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分享實務 (Shared Practice) 支持條件 (Supportive Conditions)

Page 19: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相互支持和共同領導•在教師中培養領導力•分享權力、權威和責任•基於承諾和績效責任的民主決策共同的價值和願景•展示價值觀和規範•高度期望 •關注學生 •共同願景引導教與學

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 -2

Page 20: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集體學習和應用•分享資訊 •對話 •協同合作 •問題解決•知識、技能和策略的運用分享實務•觀察和鼓勵 •分享新實務成果•分析學生表現•培訓和啟導

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 -3

Page 21: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支持條件關係 (Relationships)關懷關係 信任和尊重 認同和慶祝 勇於冒險努力改變結構 (Structures)資源設備溝通系統

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 -4

Page 22: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 -5

集體學習與應用

共同價值與願景 相互支持

關係條件結構條件

分享與支持領導

Page 23: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建立專業學習社群 專業學習社群發展階段 創始 執行 制度化

分享和支持 . 在教師中 . 分享權力、 . 承諾和績效責 性的領導 培養領導力 權威和責任 任的民主決策 共同價值 . 展示價值 . 關注學生 . 共同願景引導和願景 觀和規範 . 高度期望 教與學集體學習 . 分享資訊 . 協同合作 . 知識、技能和和應用 . 對話 . 問題解決 策略的運用分享個人實務 . 觀察和鼓勵 . 分享新實務 . 分析學生表現 成果 . 培訓和啟導支持條件 . 關懷關係 . 信任和尊重 . 勇於冒險 . 認同和慶祝 . 努力改變

學生學習和學校改進

資源、設備、溝通系統外在關係和支持-教育行政機關、家長、社區

Huffman & Hipp,2003, p.25

學校行政人員和教師的行動

專業學習社群的動態模式 -1

Page 24: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的動態模式 -2

PLC 的關鍵人物:學校行政人員、教師 PLC 發展的三個階段:創始、執行、制度化 PLC 的五大內涵: 1. 相互支持與共同領導 2. 共同價值和願景 3.集體學習和應用 4. 分享實務 5. 支持條件:關係、結構條件

Page 25: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的動態模式 -3

PLC 的外在關係與支持力量:教育行政機構、家長、社群 PLC 的結果焦點:學生學習、學校改進 PLC永續發展的四大挑戰: 1.深度與廣度( Depth & Breadth ) 2.穩定與變革( Stability & Change ) 3.多樣與聚焦( Diversity & Focus ) 4.網絡與統整( Networking & Integration )

Page 26: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 -1

PLC 中的教師專業發展是持續的、更新的,不斷地尋求新的突破與超越。 PLC 意味著體現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能性,當學校向專業學習社群之路邁進,不但改變了以往學校生活中教師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對教師的工作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Page 27: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 -2

減少教師之間的孤立和隔閡 激發教師自我反思與成長 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與集體效能 促進教師實踐知識的分享與創新

Page 28: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評鑑的啟發 -1

一、教師評鑑參與成員組成的團隊被視為是一種 PLC

二、教師評鑑參與成員即 PLC 成員三、 PLC 五個層面在教師評鑑實務中的轉化與應用四、從 PLC 的角度評估教師評鑑的效果與問題

Page 29: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評鑑的啟發 -2

※幾個問題的思考: 教師評鑑參與成員有多少? 教師評鑑試辦時間有多久? 教師評鑑試辦在學校變革與發展中的定位? 在教師評鑑試辦期間,我們想做些什麼事?願景在那裡?如何開展?

Page 30: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評鑑的啟發 -3

PLC要素 TE樣貌

•相互支持與共同領導 •共同價值和願景 •集體學習和應用 •分享實務 •支持條件

相互支持與共同領導 共同價值和願景 集體學習和應用 分享實務 支持條件

學校結構教師角色學校自主權學校決策過程群體交流時間

學校人力資源領導的角色專業能力的獲得社會化過程信任與尊重

Page 31: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評鑑的啟發 -4

※教師評鑑的效果與問題: PLC 的角度 教師專業發展了嗎? 學校組織發展了嗎? 學生學習成就增進了嗎? 如果沒有,問題在那裡?未來該往那裡走?

Page 32: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評鑑的啟發 -5

※PLC 的發展是動態歷程:創始、執行、制度化 V.S. 教師評鑑的動態歷程為何?※PLC永續發展的四大挑戰: 1.深度與廣度 2.穩定與變革 3.多樣與聚焦 4.網絡與統整 V.S. 教師評鑑的挑戰在那裡?

Page 33: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如何發展專業學習社群 -1

Page 34: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如何發展專業學習社群 -2

1. 理解變革過程的複雜性2.激發變革迫切性的意識3. 從建立共同願景開始4.創造有意義的協同合作5.建立信任關係6. 轉化並重建學校文化

Page 35: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Coming together is a beginning,

staying togetheris progress,

and working togetheris success.

- Henry Ford

結 語 -1

Page 36: 孫 志 麟     2008/12/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E-mail:sun1014@ms37.hinet

結 語 -2

Question or Comment?

孫 志 麟 E-mail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