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

Post on 14-Jul-2015

1.707 views 2 download

Transcript of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單元教學設計(二)  班別:6D

教材

類型校本教材 教學日期 30/3, 2/4

文體

單元單元六──議論文 教節時間 四節(40+80,共 120 分鐘)

學習

材料

課文(一)

《學習與遊戲》宇文

學習重點 透過本教學單元,學生能:

1. 認識文體──議論文

2. 認識課文主旨及內容大意

3. 理解課文中所用的論證方法

4. 學習文中生詞

5. 分析作者對於學習與遊戲的立場

6. 學習分配自己的時間表

教學步驟:

第一課節( 40 分鐘)     日期:30-03-2012(五)

時間 學習成果 學習活動 提問/講述/指示3 準備上課 指示:

1. 整理桌面,返回座位

2. 等候交功課同學回課室

3. 指出期8 一、引入 提問 提問:

1. 我們在以往單元中學過哪些文體?

2. 上一個單元學到了甚麼文體?

(說明文)

3. 我們學過到哪三種說明的方法?

(描述說明、數字說明、舉例說明)

4. 說明文的結構有哪幾種?

(分總、總分、總分總)

5. 說明文的作用是甚麼?

講述:

1. 我們學了如何記事、抒情、實用文和說理。

2. 但是,如果我們想在文章討論一些事情的好壞

時,我們又應該用甚麼文體呢?你們知不知道?

15 二、發展

溫習以往所

學知識

學習議論文

內容、結構

小組討論

2 分鐘

小組討論

5-6 分鐘

講述:

1. 其實,我們的新單元就是想要讓我們認識怎麼

寫一篇討論事情或道理的文章,而這個單元所

學的文體便是──議論文。

2. 我們今日的目標是學習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提問:

1. 顧名思義,想到「議論文」三個字,你能否猜

出這種文體的內容主題?

講述:

1. 其實議論文好像一場辯論一樣,有正、反兩個

立場。

2. (以上文為例)作者的工作是為其中一個立場

辯護,用不同的理由、例子、證據去證明他們

這一方是對的,並反駁對方的(立場)論點。

提問:

1. 若我們以「論勤有功,戲無益」為題,你會加

入甚麼內容?

-你自己的立場

-分析勤力讀書的結果/壞處

-分析遊戲帶來的好處/壞處

-舉例

2. 因為我們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支持/反駁這道題

目,所以,它的文體是……?(議論文)

3. 以上題為例,可否嘗試指出議論文的結構?

-首先通常有……題目、引言(*立場)

-然後……正文(*用證據、理由、例子來支持你

的立場)

-通常有……總結,歸納全文

4. 如何可以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只一味說你的立

場可以嗎?

(正反例子、例證,作出反駁)

小結

1. 議論文的目的是要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說

法,因此,你不但要說出自己的意見,

更要引不同的例子、數據等等用來增加

你的說服力。

2. 除此之外,亦要反駁與你相反的意見

3. 為了讓人更加清楚你的觀點,在文末可

以加總結段,重申你的觀點和理由。

2 指示:

1. 請同學可記下課堂要點

4 三、總結 備課 指示 :

• 備課:

看完片段後,回家想一想:

1. 讀書有甚麼好處及壞處?

2. 遊戲對你又有甚麼好處和壞處?

(善用/沉迷)

• 試寫下你一星期每日的生活時間表

6 觀看片段 指示 :

1. 留心看一看片段。

EP5-沉迷網絡遊戲(01:26-03:12)(03:25-06:45)

第二及第三課節( 80 分鐘) 日期:02-04-2012(一)

時間 學習成果 學習活動 提問/講述/指示5 準備課堂 指示:

收拾桌面,等候收功課同學返回課室

簡介今日流程

a. 課堂內容(派新單元)

b. 觀課老師

c. 期望──說話前先舉手、留心上課、

    討論時討論

10 二、發展

重點一:

展現備課功

培養多角度

思考

問答 討論備課成果:工作紙

提問:

讀書

是否只要讀書便有益處?(不是)

讀甚麼類型的書才有益處?有甚麼益處?

為什麼老師會說讀書也有壞處呢?(例子)

只顧讀書,日讀夜讀的生活對你有甚麼影響?

 壓力大 

 休息不足

 感到生活苦悶

 沒有時間認識課本以外的世界

予人印象:書蟲、古板

分組討論

3 分鐘

遊戲

很多大人都說遊戲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其實

玩遊戲對你有沒有益處?遊戲的例子?

有益處是否代表我們應該花大量時間在上面?

為什麼不?只顧玩樂的生活對你有甚麼影響?

 荒廢學業

 沒法學到一些知識

 予人印象差:只懂玩樂

小結──原來,雖然讀書的好處有很多,但若

我們只顧讀書的話,亦難免會感到生活苦悶,

壓力大,眼界亦只局限於課本上面。但是,若

果我們只顧玩樂、遊戲,我們不但學不到課堂

教的知識,更會給別人一個壞印象。

思考題

指示及提問:

進行分組討論 3 分鐘,討論:

那麼我們怎麼才可以既獲得讀書和遊戲的好處

而不要它們的壞處?

5 派發新單

元課本

指示:

• 請兩位同學幫忙派新單元

• 寫上姓名、班別、學號

• 打開第一課《學習與遊戲》8 重點二:

把討論所得

帶進課題 朗讀

講述:

• 指出剛才討論內容與本單元的課文有關

指示:

• 朗讀前先寫清楚 1-6 段

• 分組朗讀

• 留心聆聽,並用鉛筆間下每段的中心句

• 邊讀課文,邊用鉛筆間下四字詞

講述:

• 課文的題材與備課內容非常有關係

• 我們會一邊分析課文結構,一邊分析內容

8 重點三:

理清文章結

小組討論

3 分鐘

問答

1、 課文結構

指示:

小組形式,用 3 分鐘,速讀課文一次,找出:

文章的引文、正文、總結三部份

引言

提問:

文中其有幾段?

哪些段落屬於引言部份?

「勤有功,戲無益」的意思?

正文

提問:

正文部份是由哪一段到哪一段?

哪些提示讓你知道這些段落屬於正文?

為什麼文末最後一段不屬於正文?

總結

講述:

餘下的第六段便是總結部份

指示:在課文左而寫上「引言」「正文」「總結」

5 2、 課文內容

引言──第一段

提問:

從引言可見,作者今日想提出的討論問題是…

…?

(討論俗語「勤有功,戲無益」是否正確)

作者為什麼要提出疑問?

(引起討論、下文,同時讓讀者思考)

作者用了甚麼方法引入題目?

(引用、疑問)

小結── 第一段利用對俗語提出疑問來指出文章

的討論重點,帶出下文,因此是引文。在議論文的

結構中又稱為「論點」。

指示:在引言下用括號補充「論點」二字

8(2) 問答 正文部份

第二段

指示:用 1 分鐘閱讀第二段課文

提問:

• 試撮要第二段的中心思想

歸納能力

識詞

(在學習上勤是重要的,是進步的先決條件,

而遊戲就可以幫我們舒緩緊張的情緒。)

• 作者寫作這段的作用是……?

(1)回應上段問題

(2)讓讀者明白作者的立場──不同意

• 如何不同意?他的意見是什麼?

(贊成勤學的重要性,反對遊戲毫無益處)

• 解詞:

先決條件:最重要,最有決定性、影響最大

頭昏腦脹:個頭就黎爆,辛苦

身心疲累:身?心?

舒緩:減低、減輕

小結──第二段指出了作者的立場和意見,他同意

勤力是學習的首要條件,但遊戲可以幫忙舒緩壓力

和緊張的情緒。由於此段指出了遊戲的好處,屬於

支持作者立場的理據,所以我們把此段分類成「論

據」。

 

提問:

小組討論

• 到這段為止,作者雖然指出了他的立場,亦說

出了為什麼會有這個立場,但是,他的說服力

足夠嗎?

• 為什麼不?欠缺了甚麼?

(回應星期五課堂)

(證據,即是──例子)

講述:我們一起往下看,找一找文章中有沒有用例子

去證明作者的立場是正確、說服力強。

指示:每組用 5 分鐘,找找文章裡面用了甚麼例子幫助

支持作者的理據,並把它圈起來。要做到兩件事

  例子

  例子說明的好處/壞處

8

課文理解

第三段

提問:

• 試指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學習和遊戲不是對立的,只要我們善於分配

時間,兩者其實可以相輔相成。)

• 作者在這段提出了什麼,來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例子)

識詞

• 哪些例子?先看第三段找出例子。

(愛因斯坦和朋友)

• 作者用了哪個形容詞說明效果?

(事半功倍)

• 解詞

相輔相成:互相輔助、配合以完成某事情

事半功倍:費力少,功效大

指示:在中心句開首寫上「論據 2」,在「科學家愛因

斯坦……」處寫上「論證」

講述:論證即是用作支持論據的例子或數據,用來增

加說服力10 第四段

講述:

• 本段「由此可見」一句連接並總結了上段,指

出遊戲可以鬆弛神經的好處。

• 解詞:「調劑品」

提問:

• 試指出本段的中心句。

(遊戲除了可以幫助我們舒緩情緒之外,還有

很多益處)

• 這段還提到遊戲的什麼益處?

「老鷹捉小雞」:訓練反應、合作精神

「下棋」:耐性、思考能力

「打球」:鍛鍊體魄

(共通點:結交朋友建立友誼)

• 為什麼作者要在這一段一次過提出這麼多例子

和它們的益處?

(好處十分明顯,沒有需要繼續發展)

• 在這段中 ,哪一句屬於論據?

(中心句)

• 它的論證有?

(三種遊戲)

指示:記下「論據 3」和論證 A, B, C

講述:作者寫到第四段,是否已經出現了文章的論點、

論據和論證?(是)但是你認為他的說服力是否已經

足夠?(不)為什麼?(因為作者只一味說遊戲的好,

但我們其實明知道遊戲也有不好的地方)

6 三、總結 提問:

• 這兩堂我們除討論了工作紙上面的「勤有

功?」和「戲無益」這兩欄外,還有甚麼?

- 文章的引言

- 正文第二、三、四段

- 認識論點、論據、論證

• 想一想,這篇文章在第二段指出了勤力的重要

性和壞處;在第三、四段又提出了不同的例子

支持自己的說法。但這樣足夠嗎?

• 如果我只提遊戲的好處,會帶來什麼影響?

• 我們要怎樣做才可以既得到學習的好處,又可

以獲得遊戲的益處?(備課紙)

• 思考題總結:根據剛剛各位同學所提到的答

案,我們可以發現每件事都有它的好、壞處,

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學習和遊戲當中最得

──平衡。

• 假期期間功課:每人試推介一種遊戲,並詳細

說明它的益處。(對身/心)

8 一、引入 小組分享

-5 分鐘

指示:

• 拿出你們的備課簿,用 5 分鐘,與同組同學分享

一下你平日的時間表,特別留心:

(一)你們的時間表有甚麼共通點?

例:除了睡覺外,哪樣活動佔最多時

間?為什麼?

(二)你們對自己的時間表有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