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强化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Post on 21-Oct-2020

19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我市强化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 编辑/版式 丁京 /孙利 hbckdj@126.com 校对 杨素侠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4版 招商周刊 Http://www.hbnews.netZHAOSHANGZHOUKAN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招商引资工作主线,着力引进具有补链延链作用的项目,推动煤炭、电力、纺织服装等六大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升级,推动六大战新产业逐步集聚集群,产业转型实现了重要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性突破,彻底打破“除了煤电酒、别的都没有”单一结构的旧格局,构建了“六加六”产业发展新格局。

    优质企业的落户和一个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离不开招商引资。在平山电厂二期推进过程中,市直有关部门和烈山区积极主动作为,本着事不避难、事不过夜的原则,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完成项目

    报批,赢得了申能集团高层的充分肯定,最终平山电厂二期项目落户淮北。平山电厂二期135 万千瓦新型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凭借可实现预期供电标准煤耗 251克/千瓦时的“新一代技术”,将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煤电机组,树立起世界火电行业新的标杆。该项目已经于2018年7月开工,高 143 米的锅炉钢架正在搭建过程中,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平山电厂二期项目并网发电后,必将提升淮北“能源之都、动力之城”的美誉度,进一步扩大淮北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促进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来淮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个区域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招商

    引 资 这 辆“ 马 车 ”的 强 劲 推动。近几年,我市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全力加快发展步伐,铝基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初具规模。统计显示,2019 年,淮北濉溪铝基高端金属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完成产值 132.9 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 7.9 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 25 个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中排名第三。然而,就在几年以前,我市铝基产业仅有不到10家铝加工企业,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也没有形成产业链。特别是我市濉溪县把铝基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打造,通过近年来持续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先后引进华中天力铝业、美信铝业、

    艾瑞库车业、北工汽车、力幕科技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淮北高新区引进上海交大王浩伟教授团队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推动陶铝新材料实现了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产业化推广的不断跨越,初步完成发动机活塞、增材制造、特种铸造和汽车轻量化等四大应用主导产业布局,相关生产线正加快建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淮北铝产业基地现有涉铝企业 70 余家,规模以上企业 48 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其中年产值超过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 2 家、5至10亿元企业3家、1至5亿元企业21家,2019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11 家。基地产业链厚度和长度不断提升、延伸,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航天航

    空、军工装备等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我市聚焦“四基一高一大”战新产业招引关键环节项目,成功引进优耐德引发剂、天成新材料、无卤阻燃剂等碳基项目,引进力幕科技、万顺铝箔等铝基项目,引进兆纪光电、中煤远大等硅基项目,引进盛美诺、阜邦生物科技等生物基项目,引进希姆斯电梯、通域钢构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及东华软件中小企业云、深醒科技等大数据项目,进一步拉长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着力补齐产业短板,形成集聚效应。未来,我市通过持之以恒抓招商,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做大淮北经济总量。

    着力引进具有补链延链作用项目

    我市强化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4 月 5 日,工人在濉溪经济开

    发区内的富士特铝业生产车间加

    工铝合金型材产品。

    濉溪县获批安徽省第二批战

    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来,

    县委、县政府科学制定铝产业发展

    规划和促进政策。充分依托产业

    基础,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以

    优势互补、经济合作的方式,推动

    产业调整与转型升级,促进铝产业

    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目前,该基

    地已有涉铝企业60余家。

    ■ 摄影 记者 万善朝

    推动铝产业转型升级

    “杨光指导员来企业后,指导我们提前备足口罩、消杀药械、体温测量仪等防疫物资。复工之后,他又协调解决用工难题,帮助企业逐步恢复生产秩序。”对于濉溪县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杨光一个多月的悉心指导,力普拉斯安监部主任房成成非常感谢。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企业复工复产不断推进。2月11日,按照上级部门安排,杨光负责联络服务安徽力普拉斯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疫情暴发初期,

    公司应急口罩短缺,杨光及时与濉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接,协调解决应急口罩1000只。随着员工的不断增加,他又帮助企业协调购买口罩 10000 只。力普拉斯很多工人居住在开发区各个小区,由于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大家上下班出入难,他们的电瓶车也不能进小区充电。杨光得知后,指导企业规范出具复工证明,及时解决人车出入小区难的困扰。

    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巡查督查……杨光每天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半随工人一起到厂,傍晚 5 点再和工人一起下班。每天上午,他还要

    进行班前教育警示会,督查各部门各班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发现职工未规范戴口罩或扎堆说话等行为严厉制止。疫情防控期间,杨光配合公司监督员到厂区、生活区巡查督查,共发现并处罚违反防疫规定10起,纠正整改8起。

    “企业要严格按照复工复产防控要求,既要抓好防控措施,又要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尽快实现稳产达产、增产扩产。”这是杨光近段时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了帮助企业安全防疫和生产经营同步进行,杨光参与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安排专人提前

    对返岗人员来源地及活动轨迹进行摸排。每天对进入厂区和车间的员工进行测温、消毒、登记,在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逐步恢复产能。在员工就餐方面,杨光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对职工超市、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并在食堂疏导分散排队、监督分桌用餐,为工人安全用餐做好服务指导工作。

    作为“四送一服”企业指导员,杨光挤出时间自学惠企政策,及时把疫情期间市、县出台的惠企政策汇编送到企业,为公司发展注入信心、活力、动力。积极和企业领导层探讨新发展理念、技改项目创新,助力

    企业提高产能。企业正式复工后,部分外地的员工无法返淮,杨光积极帮助企业做好招工用工保障工作,通过人社部门招聘平台、微信朋友圈、中介机构等,帮助力普拉斯发布招工信息。对于前来报名的工人,他指导填写报名信息表,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目前,公司复工员工已达1500多人。杨光指导员积极开展‘四送一服’服务,把自己当成企业一分子,在他的精心协助下,公司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平稳有序,产能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公司董事长董磊表示。

    濉溪县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杨光:

    主动作为助企发展 真心服务为企解忧

    山东近日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1 年)》,明确提出:到2021年,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过2000 亿元的 2 个,过 1000 亿元的 4 个,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青岛节能环保、淄博新型功能材料、烟台先进结构材料、烟台生物医药、临沂生物医药等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达

    到国内一流水平;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培育认定一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集群发展新路径。

    《实施方案》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高端引领。牢牢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特点,瞄准技术前沿,加强前瞻布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培育一批高端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坚持龙头带动。积极培育竞争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龙头企业,支持实施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和重大示范项目,发挥其在技术示范、产品辐射、产业链整合

    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做优做强产业集群的发展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做优生态。深入实施产业生态培育计划,全面提升要素供给质量,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具有“撒手锏”产品的配套企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型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集群发展新模式。四是坚持集约集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把园区作为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向龙头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突出、链条完整、协作密切的新兴产业集群。

    重点任务方面,《实施方案》明确,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眼于培育在全球产

    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到2021年,7个国家级集群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500—1000亿元的 4 家、100—500 亿元的 8家。二是完善集群产业链条。着眼于强健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强化产业集群的链条整合能力建设,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按照“产业集聚、上下游延伸”的原则,扩大“双招双引”力度,引进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关联项目,着力提高本地化配套率。三是强化园区承载能力。着眼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推动建设济青烟国

    际招商产业园,以“标准地”形式实施靶向精准招商,聚力引进支柱型、引领型世界 500 强企业和产业链引擎型项目,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大力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优化配置,将开发区、高新区和各类产业园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承载区,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全面提升园区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成果推广、知识产权服务等综合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建设省级及以上“双创”示范基地和创新创业共同体,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促进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更好对接,形成从创新到创业再到产业化的完整支持路径。

    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解读

    本报讯 3月31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李梅一行来濉溪县考察商业综合体项目。

    濉溪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红星美凯龙集团来濉溪县考察表示欢迎,并就濉溪县城市发展规划、前景以及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等作了介绍。经实地考察后,李梅表示,濉溪县地理位置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红星美凯龙”家居装饰及家具商场的运营者和管理者。主要通过经营和管理自

    营商场和委管商场,为“红星美凯龙”家居装饰及家具商场的商户、消费者和合作方提供全面服务,是国内经营面积最大、商场数量最多以及地域覆盖面最广阔的全国性家居装饰和家具商场运营商。与此同时,红星美凯龙还致力于追求中国家居业的美学发展。公司始终以

    “提升消费者居家生活品位”为己任,对每个家庭的居家环保负责任,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引导消费者了解家居文化。持续巩固“红星美凯龙”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家居生活专家地位,以建成中国最领先的、最专业的“家居装饰及家具行业全渠道平台商”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红星美凯龙客商来濉溪考察综合体项目

    本报讯 近日,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良森一行来相山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并进行座谈。

    陈良森一行实地考察了园区环境,并现场就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及建设作了详细了解。在科创大厦会议室,相山区有关负责人首先对考察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重点介绍了相山区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尤其对信息产业园区近期的建设情况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向客商作了重点推介。他希望双

    方在产业基金投入、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技术、园区共商共建等方面加强合作,通过产融联合、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利益最大化。

    陈良森对相山经济开发区在产业调整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贺,对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布局、高效率推进给予肯定,对投资信息产业园充满了信心。他表示,此次考察后将尽快促成低速电动车动力电池项目合作,尽早签订协议,下一步在PCB项目及面板封装等信息产业领域加大合作交流,实现双方互赢,促进园区发展。

    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客商来相山考察

    本报讯 企业复工复产以来,濉溪县经信局采取多项务实举措,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助推企业稳产达产。

    县经信局支持企业转产防疫物资,目前盈科安防、皇苑制衣生产防护服、口罩等项目已建成试产,正华生物生产测温仪项目已建成试产;支持企业口罩31000只、额温枪147只,为企业联系协调解决口罩20万只。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12条,为28家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办理过桥续贷,共计金额13953万元,担保贷款 50 户 90 笔计41461万元;为2家企业兑现贷款

    存量展期、2家企业兑现无还本续贷、1家企业兑现利息缓交。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为24家企业发放贷款4.4亿元。担保机构担保费率按0.5%执行,由县级财政给予担保机构0.5个百分点保费补贴。同时,兑现英科医疗、美信铝业、鸿源热电等3家企业127.6万元的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为淮海壹号众创空间和濉溪县电子商务产业园49户企业减免租金124.38万元。为企业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800余辆次。

    截至目前,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252家,占市调度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99%,复产企业245家,复产率97%,复工人数36153人,产能恢复率92.1%。

    濉溪县经信局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本报讯 濉溪经济开发区明确思路、聚焦重点、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濉溪经济开发区以营造高质量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在“实”上下功夫,在“量”上求突破,有效整合资源,健全服务体系,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强力科技支撑。通过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开发区助推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转型升级,涌现出一 批 市 场 竞 争 力 强 的 企 业 。2019年全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合计达到18家,列入高企培育库企业 20 家,32 家企业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备案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能矿机的NF70循环增压式液压校正器认定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三家企业拟验收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开发区积极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院士、博士工作站,并对中小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给予支持,兑现2018年度科技创新支持资金。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濉溪经济开发区加强人才、智力的培育和引进,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2019年新增2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新增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1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新 增 4 家 淮 北 市 第 九 批

    “555”产业创新团队,1 家濉溪县第六批“533”产业创新团队。去年,濉溪经济开发区被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评为“数字智慧园区”称号。

    濉溪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为发展赋能

    ■ 记者 吴永生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赵永成

    ■ 通讯员 周彬

    ■ 记者 吴永生

    ■ 记者 王晨 通讯员 高丹青

    ■ 记者 吴永生 整理

    ■ 记者 王晨